11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爱岗敬业,具备宽厚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教学、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教育事业,了解教育法规,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3.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教学、研究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化学。
2.学位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A、有机化学A、物理化学A、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B、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A、物理化学实验A、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原理实验B、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化学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上机实习、基础化学设计性实验、中学化学实验设计、教育技能训练I、教育技能训练II、教育技能竞赛、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五、专业特色:化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已在化学教育、应用电化学研究、精细有机合成、化学生物学研究及应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备化学、化工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教学工作、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二)规格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较好的共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并具备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语言能力。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6、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化工生产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7、了解化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研究能力。
二、学制、学位与学分要求1、学制:学制四年,学习年限3-6年。
2、总学分:实行附加学分制。
学生需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0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42学分、专业必修课70学分、专业选修课48学分。
此外还应修满课外附加的10学分才能毕业。
在上述160学分中,实践教学环节占39学分。
3、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分配表四、课程设置1、公共必修课程(42学分)2.专业必修课程(70学分)3.专业选修课程(68学分)注:学生可根据自己对就业的需要和个人志趣从本专业所列选修课程选修,也可从其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选修,选修其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不得超过本专业规定的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数的50%。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内容1.基础知识能力:学生要全面掌握物理、化学、数学等基本科学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知识,了解应用化工技术的相关知识。
2.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要掌握应用化工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包括化工工艺与装备、化工原理与工艺、工程化学、化工材料与催化等。
3.创新能力:学生要具备应用化工技术的综合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4.实践能力:学生要参与实践环节的培养,包括实验操作、实践实习、科研项目等,提高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5.社会责任感: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化工技术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倡绿色、环保的应用化工技术。
三、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操作、实践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专业导师制度:为学生安排导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研究中的问题。
3.毕业实习:组织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科研项目培养: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培养环节和要求1.核心课程:包括化工工艺与装备、化工原理与工艺、工程化学、化工材料与催化等核心课程,学生需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并通过相关考试。
2.实验操作:学生需参与实验操作,掌握化工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规范。
3.实践实习:学生需参与实践实习,例如到化工企业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应用情况。
4.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例如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应用化学(电化学)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电化学专业方向)培养方案(Applied chemistr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爱岗敬业,具备扎实的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能从事电化学领域(包括化学电源、电镀、表面处理等)设计、研究、生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2、系统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3、系统掌握电化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具有从事专业生产、技术管理,工艺设计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能力。
4、了解电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5、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的归纳、整理、分析能力,具有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四年,理学学位。
四、毕业最低学分要求本专业必须修满170学分方准毕业。
五、主干学科化学。
六、专业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设计、理论电化学、电化学分析测试、化学电源工艺与电镀工艺学等。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表一)八、课程设置与学分比例通识教育课必修课45 学分,占总学分的26.4%,选修课10 学分,占总学分5.9 %;学科基础课必修课44学分,占总学分的25.9 %,选修课0 学分,占总学分0.0 %;专业教育课必修课18 学分,占总学分的10.6 %,选修课37 学分,占总学分21.8 %;实践环节课必修课12 学分,占总学分的7.0%,选修课0 学分,占总学分0.0 %;素质拓展课创新学分4分,占总学分2.4 %。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 应用化学专业代码: 070302二、培养目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扎实旳应用化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旳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能在与化学及有关领域从事分析检测、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旳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规格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掌握应用化学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实践技能, 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试验训练, 具有良好旳运用所学知识、试验技能进行化学分析测试、生产和科技管理旳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具有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1. 热爱祖国, 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良好旳思想道德修养、强烈旳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 系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具有较强旳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一定旳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旳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学性思维能力;具有独立学习和获取有关信息旳能力。
3.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旳基本措施, 到达国家规定旳体质健康原则;具有一定旳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很好旳人文科学素养和语言体现交流能力;具有健全旳人格和良好旳生活习惯与心理素质;具有一定旳管理能力。
4.掌握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工业分析、食品分析、药物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内容, 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食品卫生、工业、农业、环境样品等重要成分旳分析测试工作。
理解应用化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旳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一定旳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旳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学性思维能力;掌握中外文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旳基本措施。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1. 原则学制: 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详细状况合适缩短或延长, 修业年限最短为3年, 最长不得超过7年。
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 应用化学 专业的性质和培养任务
1 专业性质 . 1
应 用化 学专 业 是 以化 学 学科 为 基 础 的应 用 型 理 工科 专 业H。 国家 教 育 部 颁布 的本 科 专业 目录 明确 规 l
定:应用化学专业 属于理科专业,毕业 生可根据所在学校教学计 划及 培养 目标授予理学或工 学学士 学 位 。这说 明应用 化 学专 业 是 理工 结 合 以理 为 主 的 ,是 研 究 化学 理 论在 相 关领 域 中应用 的 理科专 业 ,而 不 是 工科 专业 ,是产 品 开发或 技 术应 用型 专业 ,而 不是工 程 型专业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们 已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对于化工工艺专业来说 ,由于学时所 限 ,化学 理 论知 识 讲授 相 对较 少 ,毕业 生 在某 些 领域 有 时会 涉 及 一些 比较复 杂 的化学 问题 ,这 时他 们 会 显 得无 所 适 从 。对那 些 综 合 院校 化 学专 业 的 毕业 生而 言 ,虽然化 学理 论 知识 较 扎 实 ,但距 离应 用开 发 还 比较 远 ,一 时也 难 以发 挥作 用 ,而 设置应 用 化学 专业 填 补 了这 个空 缺 。 因 此 ,我们 认 为应 用化学 专业 是
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政策与法规 ;了解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专业 文 献 ;具有 一 定的新 产 品开 发 、复杂 样 品处理 及测 试等 方面 的实验 设 计和 实验 研 究能 力 。
2 专业课程体系
应 用化 学 专业 是 在 我 院 原有 的工业 分 析 与检 验 、理 化 测试 与 质 检 技术 两 个 专 科专 业 基础 上发 展起 来 的新 升本 科 专业 ,2 1 年 开 始 招 收第 一 届本 科 学 生 。结 合 原专 科专 业 办 学 方 向及 我 院 的建 材特色 ,怎样 00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安排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ractical Chemistry)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070302 专业名称:应用化学二、学制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学习年限: 4年三、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精细化工相关专业知识和熟练实验方法技能的可从事化学化工相关工作的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化工、轻工、食品、医药、化妆品和材料等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分析检测和生产技术管理的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四、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本专业本专业主要适应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日用化工等行业,为化工产业的科研、开发、质量控制、产品监测、进出口贸易、环保、商检等企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通过四年学习受到良好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相关的工程技术能力训练,较系统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具有精细化工生产操作、产品开发、分析检测、工艺设计及技术管理能力。
五、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1. 知识结构。
本专业的核心知识是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工艺及应用知识,具体的知识结构如下: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化工单元操作知识: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工艺设计和操作调节。
化工设备知识:化工制图,典型化工设备工艺设计。
表面活性剂知识、助剂知识、计算机知识、管理知识、人文知识。
2. 能力结构。
本专业的核心能力是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操作能力,具体能力结构如下:化工原材料分析化验、产品及产品质量检测能力;精细化工新产品研制、开发能力;典型精细化工设备的选型、简单设备的制造设计能力;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操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生产组织管理能力;社会工作能力;自学与创新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同时具备精细化工行业必须的政策、法规意识。
六、主干学科化学七、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涂料化学及工艺学、化妆品生产工艺、精细化学品分析等。
应用化学专业

2
0207131 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2 32 32
药物化学
3 0208262 Medicinal
2 32 32
Chemistry 天然有机化学
4 0207132 Natural Organic 2 32 32
Chemistry
5
0208254
专业外语 Specialized English
学院
2 数理系
经管学 3
院
经管学 2
院
经管学 3
院
经管学 2
院
经管学 2
院
经管学 2
院
经管学 3
院
经管学 2
院
政法部
2 经管学 院
2 政法部
2 32 32
2 政法部
2 32 32
2 政法部
历 20 史 教 21 育 与 22 心 理 23 学 类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文 学
32 艺 术
0601101 0603001
高等数学 Higher Mathematics 大学物理 Physics
10 160 160 7 112 112
技 7 0603001 大学物理试验 Physical Experiment
1.5 48
48
术
计算机文化基础
基 8 0802101 Foundations
of 3 64 32
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方案
青岛科技大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计划
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 熟练运用化学知识在化学及其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生产、科技开发及其相关 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302)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化学在专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在化工、制药、材料、日用化学品、环保等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生产、分析检测和企业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和军事训练标准及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养;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精细化学品或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基础和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毕业时须获得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三、主干学科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学
四、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化学科学实验基础,高分子化学、助剂化学及工艺学、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化工仪表与自动化、专业外语。
精细化工方向:精细化学品化学、药物合成、波谱解析。
材料方向: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合成、材料化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见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学实验、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六、学制
4年,修业年限3-6年。
七、学位授予
理学学士学位。
八、毕业学分要求
需修满190学分。
其中学科必修课最低112.5学分(公共基础课41.5,专业基础课71),学科选修课最低30学分,公共选修课最低10学分,实践环节不少于37.5学。
九、教学计划有关说明
第6、7学期的选修课(每周4学时),上完即举行考试或考核;第6、7学期的180学时专业实验主要由综合性设计实验、专业方向课实验、专业选修课实验等构成;“学科前沿与区域产业论坛”由系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以听课记录、考勤等为依据)。
十、主要课程简介
1、无机化学
学时:104
学分:6.5
开课学期:第1、2学期
主要内容: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基础电化学以及元素和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与用途等。
教材: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分析化学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第3学期
主要内容: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分光光度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及样品的制备、分离和富集方法。
教材: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有机化学
学时:108
学分:7
开课学期:第3、4学期
主要内容: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理论、命名、结构、性质、反应类型和规律以及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等。
教材:高占先. 有机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物理化学
学时:108
学分:7
开课学期:第4、5学期
主要内容: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与表面化学、统计热力学初步等。
教材: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杨. 物理化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仪器分析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第5学期
主要内容: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电位分析,伏安与极谱,电解和库仑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分子发光,核磁共振,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
教材:朱明华.仪器分析(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化工制图及CAD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教材:魏崇光. 化工工程制图(第三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7、化工基础
学时:96
学分:6
开课学期:第5、6学期
主要内容:流体力学、流体输送设备、化工单元操作原理及计算。
教材:陈敏恒等. 化工原理(第二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8、精细化学品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第5学期
主要内容:医药中间体、农用化学品、染料与颜料、涂料、表面活性剂、石油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合成材料助剂、食品添加剂等的合成及应用。
教材:赵德丰等. 精细化学品合成化学与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9、高分子化学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第5学期
主要内容:缩聚和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开环聚合,聚合方法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教材:潘祖仁. 高分子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10、材料科学基础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第5学期
主要内容:材料的原子排列、晶体及非晶体的凝固、塑性变形及强韧化、复合材料及界面、固态相变、材料理论新发展及高性能材料研究新成果等。
教材:刘智恩. 材料科学基础.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1、材料化学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第6学期
主要内容:材料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材料相变的化学热力学理论,以及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结构特性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
教材:朱光明,秦华宇. 材料科学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2、化学实验
学时:34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1-6学期
主要内容:基本操作与技能52学时,无机化学44学期;分析化学36学时;有机化学68学时;物化60学时;仪器分析40学时,化工基础48学时
教材:理论课配套教材及自编讲义
13、专业实验
学时:180
学分:7.5
开课学期:第6、7学期
主要内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精细化学品化学、材料化学方向专业实验
教材:自编教材或选定相应教材
表一: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进程总表
注:社会实践安排在假期进行,不占用教学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含毕业答辩、毕业教育、毕业鉴定。
表二: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一)
进行,课内学时没有算入合计中统计。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二)
表三: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三)
表四:
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