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咱家乡好-主题班会设计1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自然资源等基本情况,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发展现状。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祖国各地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和自然资源。
2. 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发展现状。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发展现状。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各地之间的差异,增强对祖国各地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策略1. 活动策略:通过游戏、讨论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记忆效果。
2. 问题引导策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图片展示策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自然风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一张地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标出中国的主要地理位置和方位。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中国有多少个省份?哪些省份人口较多?哪些省份人口较少?这些省份有哪些特色?2. 提高兴趣环节教师介绍一首古老的民谣《谁不说俺家乡好》,并播放相关音乐。
然后,教师分组让学生编排歌曲舞蹈表演,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3. 主体环节(1)中国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和自然资源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和自然资源情况。
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东部沿海地区比内陆发达?为什么西部地区比东部发展落后?(2)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发展现状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发展现状。
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食?为什么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4. 总结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发展现状,写一篇小论文,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 谁不说咱家乡好(第一课时)(教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谁不说咱家乡好(第一课时)年级:五年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 家乡的历史和文化3. 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名人4. 家乡的发展变化教学重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 家乡的历史和文化3. 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名人教学难点:1. 家乡的历史和文化2. 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名人教学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家乡主题。
2. 学生收集关于自己家乡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等。
3.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位置。
2. 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二、探究家乡的历史和文化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历史或文化主题进行探究。
2.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分享家乡的历史故事、文化传统等。
3.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三、领略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名人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名胜古迹或名人进行介绍。
2.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分享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名人的故事。
3.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欣赏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名人,激发自豪感。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意识到家乡的美丽和魅力。
2. 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以“谁不说咱家乡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名人,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达谁不说咱家乡好教案

表达-谁不说咱家乡好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美好之处;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1.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美好之处;问答法: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讲解法: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1.4 教学步骤:1.4.1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美好之处;1.4.2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1.4.3 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第二章:家乡的自然风光2.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3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讨论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4 教学步骤:2.4.1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2.4.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家乡的人文景观3.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讨论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3.4 教学步骤:3.4.1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3.4.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家乡的美食文化4.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食文化,培养学生的品味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品尝家乡的美食;培养学生的品味能力和表达能力。
4.3 教学方法:品尝法:引导学生品尝家乡的美食;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品味能力和表达能力。
4.4 教学步骤:4.4.1 引导学生品尝家乡的美食;4.4.2 培养学生的品味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家乡的特色民俗5.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民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谁不说俺家乡好》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谁不说俺家乡好》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嘿,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一份特别有情怀的实践活动方案——《谁不说俺家乡好》。
这是一场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旅程。
下面,我们就开始吧!一、活动背景家乡,是我们生命的起点,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家乡的了解似乎越来越少。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我们特举办《谁不说俺家乡好》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增进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提高家乡认同感。
2.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激发同学们的家国情怀。
三、活动时间即日起至月日四、活动流程1.分组阶段我们将同学们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家乡作为研究对象。
分组原则如下:(1)地域相近原则:尽量将来自同一地区的同学分在同一组,以便于开展活动。
(2)兴趣相近原则:充分考虑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尽量让同学们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家乡。
2.调研阶段(1)查阅资料: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信息。
(2)实地考察:同学们可以回到家乡,实地考察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遗迹等,感受家乡的魅力。
(3)采访家乡人:同学们可以采访家乡的亲朋好友、长辈等,了解他们对家乡的印象和故事。
3.创作阶段(2)制作手工艺品:同学们可以结合家乡的特色,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
(3)排练文艺节目:同学们可以编排舞蹈、歌曲、朗诵等文艺节目,展现家乡的魅力。
4.展示阶段(1)成果展示:同学们将调研成果、手工艺品和文艺节目进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
(2)互动交流:展示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与其他小组的成员互动交流,分享家乡的故事和感悟。
五、活动奖励1.优秀组织奖:评选出组织活动有特色、表现突出的班级。
2.优秀个人奖:评选出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
3.最佳创意奖:评选出最具创意的调研成果、手工艺品和文艺节目。
《谁不说我家乡好》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谁不说我家乡好》活动方案适用年级:五年级活动背景:“谁不说我家乡好”是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五年级下册的活动主题。
我的家乡保安镇位居叶县南30公里处,所辖行政区版图,形似一片黄金烟叶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家乡人,家乡的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关注和探索。
引导学生参与这种探索、调查活动,促使学生切身感受家乡的变化,关注平时的生活环境,对家乡怀抱感恩之心,从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发现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知识能力目标:(1)引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资料,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制定活动方案、自觉参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加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活动实践中,充分发展其整合知识、大胆创新的能力,从而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活动重难点: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发现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活动主题确定阶段目标:会提出关于我们家乡的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成研究的子课题。
指导要点:1、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引导学生对家乡多个方面产生兴趣和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引导学生对“谁不说我家乡好”这一主题进行分解,指导学生从自身能力、研究条件、预期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立可行的“家乡的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的特色产业”、“家乡的生活变化”等子课题。
《谁不说俺家乡好》主题.班会doc

活动主题:弘扬民族精神,畅谈家乡新变化主题队会:《谁不说俺家乡好》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自己的家乡发生的变化和进步,增强同学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提高同学们为家乡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将来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活动准备:l、布置学生搜集兴城名胜古迹的资料和古今名人资料。
2、人文景观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活动阐释:学生虽都是土生土长的兴城人,但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对家乡还有许多未知,或者对家乡的事物熟视无睹,鉴于此,设计了本次主题队会。
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去“走近家乡”,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去“感受家乡”,感受家乡的青山秀水、灿烂文化及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活动过程:中队长:各小组整队报告人数。
(小队报数)中队长:报告中队辅导员,五、二中队41人,全部出席,我们的活动准备完毕,请允许我们开会辅导员:接受你们的报告,批准你们开会,并预祝祝队会取得成功!第一项:中队长:全体立正!出队旗!奏乐!敬礼!第二项:唱队歌。
第三项:活动开始。
(伴随播放歌曲《谁不说家乡好》,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甲:同学们,有一个地方,被称为旅游胜地之一。
主持人乙:有一座城市,被誉为“辽西一颗明珠”主持人丙:有一代儿女,正在打造现代文明的精彩与神奇;主持人甲:有一方水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成为人生的美好寄托,这些是说的哪儿呢?合:那就我们的家乡——兴城!(课件出示兴城全貌图)主持人甲:兴城市地处辽西走廊中部,辽东湾西海岸,依山傍海,景色秀丽,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素有“渤海明珠”之美誉。
全市总面积211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5万。
兴城民风纯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兴城山清水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省级旅游度假区海滨的万米金滩,海水清澈见底,细沙绵延,美丽的海滨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主持人乙:不仅如此,这里曾因拍摄《三进三城》抗日战争影片而闻名全国。
主持人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兴城,畅谈家乡,品读家乡。
故乡——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

-文化内涵的理解:课文中蕴含的家乡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可能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教师需要提供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对比、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等词汇的运用,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重要性。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家乡的特色或故事。
2.写作练习: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型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词汇和修辞手法,写一段赞美自己家乡的文字。
故乡——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乡”主题下的《故乡——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通过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民俗风情,增强对家乡的认知和自豪感;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汇与句型: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如“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等,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教师应通过实例讲解和反复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修辞手法: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是教学的重点。教师需通过具体文段分析,使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表达谁不说咱家乡好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表达-谁不说咱家乡好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并掌握如何表达对自己家乡的喜爱和赞美。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会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达对自己家乡的喜爱和赞美。
2.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美景、特色和文化。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家乡的美。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使文章更具个性化和独特性。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家乡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的印象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板书课题“谁不说咱家乡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自己家乡的喜爱和赞美。
3.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美景、特色和文化,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情感。
4. 示范:教师以自己家乡为例,进行示范性写作,展示如何表达对自己家乡的喜爱和赞美。
5.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进行写作练习。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达对自己家乡的喜爱和赞美。
2. 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美景、特色和文化。
3. 学生的写作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展现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资源1. 家乡美景图片或视频。
2. 写作范文或示例。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家乡的美。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描述家乡的特色和文化。
3.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注重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方向。
六、教学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和同学们家乡的特色和美景,互相学习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不说咱家乡好》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点和人们生活情况。
2、通过亲身搜集资料,学生能深刻感受家乡的物产丰富,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初步培养学生为家乡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
准备过程:1. 搜集相关资料;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好的景点,搜集相关图片、实物,准备介绍给别人。
搜集家乡的物产,并了解物产的种类和特点,以及这些物产为家乡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每位学生至少带一样家乡物产(实物或图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3. 编制节目脚本;4. 选择学生演员并组织排练。
活动重点、难点:通过交流家乡的物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过程:班会正式开始前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一、王:1、中队会准备开始,请各就各位。
2、各小队整队;3、各小队向中队长报告人数。
4、《谁不说咱家乡好》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出旗,敬礼。
5、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二、激情谈话揭示主题王:首先,请中队长讲话。
中队长:同学们,我们的家乡风光秀丽,物产丰富。
丰富的物产有力地推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天,就让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家乡呐喊,为自己的家乡而自豪。
有请主持人王璐平、刘滢三、活动一:家乡物产博览会主持人甲:悠悠故乡土主持人乙:浓浓故乡情,主持人甲:母亲的恩永远最大,主持人乙:故乡的情永远最深。
主持人甲:我们爱家乡,爱家乡的青山绿水,主持人乙:我们爱家乡,爱家乡的一草一木。
主持人甲:队员朋友们,课前请你们搜集家乡的物产,都带来了吗?生:带来了。
主持人乙:好,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主持人甲:大家带来的特产可真多。
1、按省市划分小组:主持人甲:我们再来看一看,你们带来了什么物产?(生:红肠、啤酒、饼干、煎饼、风景图片……)主持人乙:大家带的物产品种多样。
下面请你们按出产地分组,现在我把这个牌子放到这几张桌子上,请根据你带的物产摆放到桌子上,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主持人放标志牌,学生找小组,分成黑龙江组、山东组、四川组、河北组、北京组。
)主持人乙:同学们都又快又准地找到了各自的小队,说明你们已经掌握了物产的产地,都非常优秀。
2、举行物产博览会主持人甲:下面我们再开展一项小活动,举行一次家乡物产博览会。
我们的活动步骤分三步:⑴布置展台,展示物产⑵准备解说,介绍物产⑶参观展台,倾听讲解主持人乙:我们先进行第一、二步。
①请队员队员们把放满物产的桌子布置成一个展台。
摆放的时候要精心设计一下摆放顺序,做到美观瞩目。
②然后每组里推荐1—2名队员当解说员,解说你们组的物产,可以解说全部,也可以解说一、二个物产。
围绕着物产的特点、物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来解说。
解说词需要小队的队员们共同完成。
开始吧!〈各小队布置展台,准备解说词,主持人巡视参与〉3、参观展台,倾听讲解。
主持人甲:刚才各个小队都精心布置了展台,准备好解说词了吗?主持人乙:好,下面我们进行第三步:参观展台,倾听讲解。
哪个小队先来解说?(各组轮流解说,说后组织评价、补充)4、主持人甲:听了各个小队的介绍,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我看见有些队员已经按捺不住,馋涎欲滴了。
请队员们现在就参观各个展台,品尝一下当地的物产吧。
开始行动!5、拓展空间,补充物产主持人乙:参观了各小队的展台,品尝了各个小队的物产,我很有感触。
我们家乡的物产不仅品种多,数量多,而且带来了家乡经济的发展,使家乡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我想,除了大家带来了这些物产,还有许多物产我们没有带来,作为家乡的小主人,你能向队员们介绍介绍家乡还有哪些物产?〈学生介绍特产:花椒、蚕茧、八宝豆豉、板栗、核桃、桃、工业品:针织内衣、毛衫、饲料、水泥〉三、活动二:推销家乡物产1、设计广告主持人甲:我们的家乡山青水秀,风光美丽,现在,到家乡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可是我们向游人宣传、介绍、推销家乡物产的好机会。
队员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家乡的物产?生:做广告。
主持人乙:好办法。
通过广告进行宣传,就会提高家乡物产的知名度。
做广告有许多方式,你想通过哪种方式宣传家乡的物产?〈队员回答:设计广告语、电视广告、网络广告、表演等〉甲:广告的形式灵活多样。
下面,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给一种物产设计广告。
我们来个广告设计比赛行吧?(行)〈队员设计。
〉2、展示广告作品主持人甲:刚才各位队员们都非常投入,完成广告设计了吗?主持人乙:好,请各小队战士你们的最佳广告设计作品。
〈小组内交流、评选〉主持人甲:选好了吗?请各小组评选的最佳设计者站起来,带着你们的作品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即时评价。
)主持人:你认为哪个小组的设计最优秀?(评优发奖)3、总结:主持人甲:各位队员们大显身手,用多种形式介绍了家乡的物产。
我想有了大家的宣传,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到家乡参观游览,家乡的物产也一定会名扬四海。
主持人乙: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
有了远大的志向,还需要从现在起努力学习,练好本领,相信我们长大以后,一定会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有这个信心吗?(生:有。
)下面请中队辅导员讲话中队辅导员:相信自己,努力学习,家乡因我更美丽!主持人甲:全体起立,呼号;退旗,敬礼。
《谁不说咱家乡好》主题中队会到此结束。
山东组:生1:我给大家介绍的物产是煎饼。
俗语说:“山东煎饼卷大葱,赛过酒一盅。
”煎饼是家家饭桌上的美食,人人都爱吃。
煎饼的种类很多,有小麦煎饼、玉米煎饼、高粱煎饼、小米煎饼、蔬菜煎饼,还有杂粮煎饼。
过去,人们用鏊子烙煎饼,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机器煎饼。
许多人靠烙煎饼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生2:我给大家介绍大蒜。
我们家乡的大蒜以头大瓣齐、皮薄色白、沾辣郁香、营养丰富等特点而驰名中外,特别是苍山,产的大蒜最有名,被称为“大蒜之乡”。
现在的大蒜产品还远销日本等国呢。
生3:这是泰山生4:这是趵突泉生5:这是东营,黄河入海口黑龙江组:哈尔滨人最实在,风土人情十大怪。
同学1:头一怪,秋林的面包像锅盖,禁嚼耐压又抗拽。
又好吃,又好带,搁上十天半月都不坏。
同学2:二一怪,红肠小肚供不上卖,味道香而不腻人人爱。
走亲串友作礼品,到哪都是个上等菜。
同学3:三一怪,越冷越吃凉冰块,糖葫芦冰棍销得快。
冻梨冻柿子冻水饺,想吃就吃哪都卖。
同学4:四一怪,啤酒名城声在外,尽显冰城人豪迈。
经常举办啤酒节和大奖赛,四方宾客慕名来。
同学5:五一怪,冬泳健儿大有人在,松花江里游得快。
冰雪助阵齐喝彩,哇塞,真酷,真能耐。
同学6:六一怪,皮袄大衣毛朝外,三九严寒也冻不坏。
农民伯伯最喜爱,劳动保护真不赖。
同学7:七一怪,老年秧哥最有派,全是爷爷和奶奶。
冰雪名城添风采,欢乐无尽春常在。
同学8:八一怪,狗拉爬犁跑的快,常搞越野拉力赛。
冰雪天,荒郊外,享不尽的冰怀雪趣原生态。
同学9:九一怪,冰雪大世界造得快,冰雕雪塑千姿百态。
五光十色放异彩,巧压天工,誉満神州海内外。
同学10:十一怪,冰天雪地花不败,满街都是姹紫嫣红的"大头菜"。
三九严寒冻不死,腊月逆朔风吹不坏。
合:冰雪名城十大怪,说起哪样都不赖。
八方游客冰城来,我们热情来接待。
河北组:四川组山西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
有50年代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的大泉山水土保持典型,北岳恒山最高峰一六棱山主峰黄羊尖脚下的汉白玉石林、罗文皂怪坡、夏季滴水成冰的秋林冰洞、春季杏花绽放的奇异美景举不胜举,民间艺术“二人台”唱晌京城,声名远扬,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滑银山鼓乐队、200多年历史的李满山道乐享誉国外;民间工艺绚丽璀灿,精美的皮革制品、刺绣、剪纸、泥塑、布艺等地方特色产品在周边地区晓有知名度。
阳高盛产谷子、黍子、豆类、莜麦、山药蛋、高粱、玉米胡麻、白麻和甜菜。
王官屯的槟沙果、京杏、杏脯和罗文皂的元白菜驰名国内外,是全国7大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
北京组:生1:我们组设计了广告语:家乡的桃,个大味甜,欢迎购买,欢迎品尝。
生2:我们组想用表演的形式来宣传山楂:(小组齐唱)“都说冰糖葫芦儿酸,可酸里面透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裹着酸……冰糖葫芦,酸甜可口,营养味美,欢迎品尝。
生3:我们组为家乡的蔬菜做广告。
我们组编了一首儿歌(小组拍手唱):甲:家乡产什么?乙:家乡产蔬菜。
有辣椒,有菠菜,有芹菜,萝卜,土豆,西红柿,品种繁多营养丰富。
甲:家乡什么多?乙:家乡蔬菜多,茄子、芸豆、大白菜,还有油菜和大葱,蔬菜畅销省内外,人们全靠它致富。
生4:我们组为糁做广告。
糁:沂州特产,家乡美食,营养丰富,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