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导学案 - 附答案版

3.1 导学案 - 附答案版
3.1 导学案 - 附答案版

课题: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学习目标】

①说明世界、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②说明世界、中国耕地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③举例说明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预习案(自主预习、梳理知识)

【知识梳理】认真阅读课本P32~P37页,在课本上勾画、标注知识要点,将本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建立知识体系、设计框架图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淡水资源短缺(P32~P35页)

1、世界淡水 供应与需求

2、中国淡水 供应与需求

二、耕地日渐减少(P35~P36页)

1、世界耕地供求趋势: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人类正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2、中国耕地资 源面临的压力

三、一些矿产濒临耗竭(P36~P37页)

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世界消费矿产资源数量快速增长,有些矿种发生 甚至短缺。

2、中国矿产资源现状

【预习自测】

排水卫生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由于缺乏排水卫生设施,每年在全世界造成140

万儿童死亡。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到2025年将有18亿人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信息反映出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 )

A.水资源总量不足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水资源污染严重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2、我国南方地区水价低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太大 B.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

C.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北方地区人口数量大于南方地区

3、有关耕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目前有大量未开垦的土地,利用潜力巨大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总的来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总特点: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淡水资源短缺的危害: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粮食产量,危害生态环境, 损害人体健康,还会引发国际冲突。 自然原因: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②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①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②不合理开发利用, 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农业和城市缺水状况备受关注。 ①耕地面积比重小,人均占有量少; ②耕地资源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

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④耕地质量差(高、中、低产田各占1/3);土地退化、污染严重。 ①矿产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三),人均占有量少; ②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

③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矿产资源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

区,矿产资源富集区主要在中西部地区。

B.随着对未开垦土地的开发,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不断增加

C.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不会面临耕地不足的局面

D.随着人口增长,耕地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峻

4、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A.南方地少水多B.南方地多水少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

5、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

C.开采中采富弃贫,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D.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探究案(规律总结、疑难突破)

探究一:淡水资源短缺

1、阅读课本P32~P34页“淡水资源短缺”标题框下的课文,在课本上勾画要点,结合P32页表3.1“世界淡水利用状况”、P34页表3.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图3.2“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域差异略图”及“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右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⑴.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淡水资源短缺的问

题,试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水资源短

缺会带来哪些问题?

原因:①水资源总量有限;②水资源在地球上分

布不均;③生产、生活总需水量大;④水污染和

浪费严重;

问题: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粮食产量;危害生态

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引发国际冲突等;

⑵.结合“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北非和中

东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新加坡地处热带雨

林气候区,为什么会成为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⑵.中东和北非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沙漠

广布,河湖稀少,地表径流少;

新加坡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⑶.据表3.1比较非洲和欧洲各部门用水比例的差异及原因?

⑶.生活用水欧洲大于非洲,因为欧洲生活水平高,需水量大;工业用水比例欧洲大于非洲,农业用水比例非洲大于欧洲,因为欧洲经济结构工业占主导,非洲经济结构农业占主导;

⑷.据图3.2及表3.2分析缺水带和少水带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多水带和丰水带的城市为什么会存在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⑷.缺水带和少水带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河湖稀少,地表径流少;

多水带和丰水带城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

⑸.据图3.2判断华北地区位于什么带?为什么该地成为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如何解决?⑸.过渡带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河流径流小;②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④水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工业生产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提高水价,增强节水意识、防治水污染等;

2、完成课本P34页思考。

①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②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③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归纳总结】①熟记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危害,我国淡水资源供需现状;(见知识梳理一)

②我国各地面临的水资源问题: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水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长江以北外流河区—水资源最为紧缺;内流河区—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带来生态环境问题;

③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见探究一第1题第⑸小题。

探究二:耕地日渐减少

3、阅读课本P35~P36页“耕地日渐减少”标题框下的课文,在课本上勾画要点,结合P35页图3.4“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供求”,探究下列问题。

⑴.根据图3.4分析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可耕地面积及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⑴.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不断减少,按现有的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原因:①人口急剧增长,耕地需求增加;②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使耕地退化;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使耕地减少等;

⑵.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或使现有农业水平翻番,世界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的前景如何?并分析开垦土地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耕地供求矛盾吗?

⑵.会使耕地出现供需矛盾的时间延缓不能,因为进一步开垦耕地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只能延缓耕地出现供需矛盾的时间;况且可垦耕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短时期翻番;控制人口增长才是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

⑶.我国耕地资源面临哪些方面的压力?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年来耕地面积减少的可能原因?

⑶.压力:①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人均耕地日益减少;④中低产田多,耕地退化、污染严重;

原因:自然灾害、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自然原因;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生态退耕占用、耕地污染等人为原因;

【归纳总结】①熟记世界耕地供求趋势及我国耕地面临的压力;(见知识梳理一)

②世界可垦耕地面临不足的原因:见探究二第3题第⑴小题。

③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见探究二第3题第⑶小题。

探究三: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4、阅读课本P36~P37页“一些矿产濒临耗竭”标题框下的课文,在课本上勾画要点,结合P37页图3.6“世界14种矿产的预期寿命”,探究下列问题。

⑴.近年来世界许多地区闹“油荒”,“石油危机”日益严重,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⑴.石油资源短缺问题

产生原因: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世界石油资源数量有限且生产、消耗分布不均;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经济迅速发展,石油消费需求急剧增长;

⑵.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什么作用影响?根据图3.6分析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⑵.地质作用消费增长率越大的矿产其可开采寿命衰减得越快;

⑶.我国矿产资源的紧迫性表现哪些方面?

⑶.①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富矿少、贫矿多,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③矿产资源产、消分布不平衡。

【归纳总结】①世界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及我国矿产资源的紧迫性;(见知识梳理一)

训练案(知识巩固、拓展运用)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右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共同问题有:()

①水资源更新速度快②水资源利用率过高③水资

源污染严重④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

因是:()

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

3、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较小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D.水资源春夏多,秋冬少

左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4~5题。

4、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

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6~7题。

6、(2008江苏地理)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①用水量大②降水丰富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节约用水②国内跨流域调水③人工降水④循环用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

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下图为“2002~2007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单位:109 m3/a)”,读图回答8~9题。

8、虚拟水资源流入量最多的地区是:()

A.AB.BC.CD.D

9、图中信息表明:()

A.D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干旱缺水

B.C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农产品总产量少

C.总体上说,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节省水资源

D.虚拟水资源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

10、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中国未来石油供需平衡(单位:亿吨)图乙: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⑴.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中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对外依赖程度将于

2015年之前超过50%;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地区。(4分)

⑵.进入21世纪以来,原油价格一路飙升,能源市场正在提醒我们要尽早为能源供应的前途着想。试分析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4分)

⑵.石油产量增加缓慢,需求量日益增长,进口石油来源地区单一,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需经过远距离的海上运输,存在安全隐患;

⑶.走出能源“困局”,一靠开源,二靠节流,试简述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主要措施。(8分)

⑶.节约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多种形式的可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寻找和形成多元化的石油供应市场;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等。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北平原多年来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是严重的高氟水地区。而高氟水会造成氟斑牙等各种疾病,其形成受到岩石、气候、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氟含量与岩石氟含量的相关关系图。

(1)说出华北地区地下水氟含量高的原因。(6分)

(1)水资源不足,开采深度大;深层地下水更新慢,与含氟岩石接触时间长;地下岩石氟含量高。

(2)说出两种减轻高氟水危害的措施。(6分)

(2)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跨区域调水;人工降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