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板钢筋识图解析
单向板、双向板、板筋识图

(2)计算跨度。该值与支座反力的分布有关, 即与构件的搁置长度a和构件刚度有关(图2.5 )。
(3) 跨数。 (4) 荷载。楼面荷载包括永久荷载g和可变荷 载q。永久荷载包括板、梁自重、隔墙重和固定设备 重等。可变荷载包括人和临时性设备重、作用位置 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其它荷载。 (5) 折算荷载。如图2.6所示
两种板的弯曲如图2.2所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了这两种板的界定条件: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 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3) 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 等于3时,应按单向板计算。
现浇式楼盖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不同,可分 为肋形楼盖和无梁楼盖。
肋形楼盖又可分为单向板肋形楼盖、双向板肋 形楼盖和井式楼盖。 无梁楼盖是指将板直接支承在柱顶的柱帽上, 不设主、次梁,因而天棚平坦,净空较高,通风与 采光较好,主要用于仓库、商场等建筑中,如图2.1 所示。
图2.1 楼盖的主要结构形式
(4) 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介于2 和3之间时,宜按双向板计算,但也可按沿短边方向 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此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 量的构造钢筋。
图2.2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弯曲 (a) 单向板;(b) 双向板
2.2.1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对结构平面进行合理的布置,即根据使用要求,
M=(1-β)Me
当连续梁两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时:
M=面的弯矩不宜调整,其弯矩设 计值取考虑荷载最不利布置并按弹性理论求得的最不 利弯矩值;
④ 连续梁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可按荷载最 不利布置,根据调整后的支座弯矩用静力平衡条件计 算,也可近似取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按弹性理论算 得的剪力值。
板钢筋识图解析

关于板钢筋图解说明:
板的配筋,受力筋在板的长、宽两个方向都有,是双向;受力筋在板底、板面都有,是双层。
弯钩朝上、朝左为底板筋。
每段板的钢筋都必须标出来:
弯钩朝右、朝下为上部筋(顶部),图中标注为板支座负筋。
支座负筋外伸长长度不小于板短跨1/4。
这也可以是板的上部钢筋,而不是支座负筋:
注意:对于底板筋和顶部筋横向跟纵向那个放上边那个放下边:
解答:对于底板筋:短向钢筋在上,长向钢筋在下,通常是根据底部单位面积多的在下。
因为最底部收到拉力最大,所以长向钢筋单位面积多放在下边抵抗拉力。
如何看懂配筋图

板配筋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包括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
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表示即可,必要时也可加画断面图。
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
断面图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钢筋位置及板厚。
板的配筋有分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如果板的上下钢筋分别单独配置,称为分离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得到就称为弯起式,下图中的配筋即为分离式配筋。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板配筋图识读.ppt

2. 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
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 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 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 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 间上不一致。 答案:A
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 答案:C
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时代潮流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近代交通由传统的人力工具逐渐演变为 机械动力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 汽车、电车、轮船、飞机先后出现。 (2)通讯工具由传统的邮政通信发展为先进 的电讯工具,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
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如①、②等)、配筋值、横向连续 布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 横向布置到梁的悬挑端。
例如:(××)为横向布置的跨数,(××A)为横向布置的跨
数 及 一 端 的 悬 挑 部位,(××B)为横向布
置的跨数及两端的悬挑
部位。
3、钢筋表
钢筋表同梁的钢筋表的画法一样。钢筋的长度结合平面 图和断面图经过计算而定。如图中②号钢筋的长度应为 1000+(70 -10 )×2= 1120 ,其中 70为板厚,10 为保 护层厚度,70-10等于直钩的长度。②号钢筋的数量应 为3600÷200+1=19根。因为有两根相同的梁,所以共 有②号钢筋38根。
16板钢筋图识读解析

板钢筋种类
问题:
板里有哪些钢筋? 答:底筋(X方向、Y方向)、面筋(贯通、非贯 通)、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 筋)、撑脚钢筋(又称马凳筋,双层钢筋时支撑 上下层)。
负筋 端支座面筋 支座负筋 非贯通面筋 中间支座面筋 分布筋 负筋
分布筋
温度筋(X方向、Y方向)
“(2)” 说明这个 ⑥号筋在 相邻的两 跨之内设 置。
(2)非悬挑板的平法原位标注示例
图中原位标注的是2号筋,φ8间距150,“(2)”表 示连续布置的跨数为两跨,900、1000表示自梁支座 中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当两边对称延伸时,可仅在 一边标注(如B轴的2号筋)。
(3)一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示例
集中标注识图
集中标注: 板块编号 板厚 贯通纵筋(B——下部,T——上部) 板面标高高差
(底部X向贯通筋) (底部Y向贯通筋)
原位标注: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线 向跨内的延由“代号”+“序号”组成,板构 件代号,见下表:
建筑工程预算
板构件平法识图
一、板构件的分类: (1)从板所在标 高位置,可将板 分为楼板和屋面 板;
(2)根据板的组成形式,可以分为有梁楼 盖板和无梁楼盖板;
有梁楼盖板
无梁楼盖板
(3)根据板的平面位置,可以将板分为普 通板、延伸悬挑板、纯悬挑板。
注意:延伸 悬挑板和纯悬 挑板的外形一 致,钢筋构造 不同,延伸悬 挑板的上部受 力筋应与相邻 跨内板的上部 纵筋连通配筋。 而纯悬挑板的 上部受力筋则 是相对独立的。
(XXA)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一端的悬挑部位 (2A)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一端悬挑部分
(4)两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示例
钢筋入门识图讲解

入门钢筋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如何看懂配筋图

板配筋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构造详图包括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
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表示即可,必要时也可加画断面图。
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
断面图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钢筋位置及板厚。
板的配筋有别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如果板的上下钢筋分别单独配置,称为别离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得到就称为弯起式,下列图中的配筋即为别离式配筋。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板配筋图的识图

板图运用点捕捉的心得
绘制板图时常用的点捕捉方式有:端点(Endpoint)、交点 (Intersection)、插入点(Insertion)、圆心点(Center) 。所以建议 在绘制板图的过程中我们只打开这四种捕捉方式,而其他使用频 率不高的捕捉方式,不要打开,用手在键盘上输入就行了。
手输点捕捉的具体方式为:输入需要用到的点捕捉的前三个英 文字母,例如:最近点(Nearest)就输入Nea、中心点(Midpoint)就 输入Mid ,其他的点捕捉方式以此类推。
钢筋点的不同含义
以下图为例,我们可以留意在钢筋图中有两种颜色的钢筋圆点。其中钢筋 线与标注线交叉处的黄色圆点代表的是:钢筋线与标注线的是相关联的;钢筋 线端头的红色圆点代表的是:钢筋到达端头时要上弯或者下弯,进行锚固。
钢筋点的放置要求
通常交叉处的圆点中心必须与钢筋线与标注线的交点重合,钢筋线端头的 锚固圆点中心必须与钢筋线的端点重合。钢筋端头的点离结构线必须有一个保 护层的距离,以保证图纸的美观。
楼板图内的结构线
楼板配筋图是以结构平面图为基础来绘制完成的图纸。下图内灰色的 线条表示的就是结构的轮廓线。通常楼板配筋图突出表示的是钢筋线,因 此我们会把结构线变成浅色(Halftone),以突出钢筋的分布方式。
楼板图内的钢筋线
楼板图通过虚、实线来区分顶部及底部的钢筋。其中实线代表 顶部钢筋,虚线代表底部钢筋。
T10/300 T2 & B2 (LV) 解释如下: T10表示 : 钢筋的直径 为10mm; 300表示 : 按照300mm 的间距来放置钢筋; T2表示 : 顶部(TOP)第 二层钢筋; B2表示 : 底部 (BOTTOM)第二层钢筋; LV表示 : 每条钢筋的 长度都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板钢筋图解说明:
板的配筋,受力筋在板的长、宽两个方向都有,是双向;受力筋在板底、板面都有,是双层。
弯钩朝上、朝左为底板筋。
每段板的钢筋都必须标出来:
弯钩朝右、朝下为上部筋(顶部),图中标注为板支座负筋。
支座负筋外伸长长度不小于板短跨1/4。
这也可以是板的上部钢筋,而不是支座负筋:
注意:对于底板筋和顶部筋横向跟纵向那个放上边那个放下边:
解答:对于底板筋:短向钢筋在上,长向钢筋在下,通常是根据底部单位面积多的在下。
因为最底部收到拉力最大,所以长向钢筋单位面积多放在下边抵抗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