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学惜时的司马光的故事
关于珍惜时间的故事 关于珍惜时光的小故事

【篇一:珍惜时间的司马光】司马光的爸爸为了激励儿子学习,经常对他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意思就是让司马光珍惜时间,多看书,多学习。
听爸爸的话,司马光非常的勤奋,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他几乎都是在学习了。
即使这样,他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如果能再节约出一点儿时间来看书就好了。
可是,吃饭和睡觉都是必须的呀。
”想来想去,司马光决定从睡觉中挤出一些时间。
试了两天,他非常的失望,因为看书太疲劳了,司马光经常是一挨枕头就睡着,而且一觉就是大天亮。
怎样才能少睡一些呢,想了几天司马光都没想出一个好办法。
这天,他看到门后的一根圆木头突然产生了灵感,就是用这根圆溜溜硬梆梆的东西做枕头。
夜里我睡着觉后枕头就会跟着动,那样我的头就会落到床板上,一震我不就醒了。
从那天开始司马光就用圆木头做枕头,又从睡觉中挤出不少的时间来看书,因为刻苦司马光十五岁的时候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才子了。
莎士比亚的名言: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时间会冲破青年人的华丽精致,它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它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它横扫的镰刀。
这也有力地说明了,要想取得成就,是不能不珍惜时间的。
【篇二:珍惜时间的鲁迅】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
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
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篇三:珍惜时间的车胤】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
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
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
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

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司马光,字子卿,号君实,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的一生,不仅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佩的政绩和学术成就,更有着许多励志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司马光警枕”故事。
据传说,司马光年轻时曾经在家乡为官,但由于一些原因未能得到重用,一度沦为了一个无名小官。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后来,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勤奋,终于得到了重用,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和学者。
司马光的励志故事,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要放弃努力和追求。
正如他在《资治通鉴》中所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在他的一生中,司马光还有一段著名的警枕故事。
据说有一天,司马光在床上睡觉时,突然感到有一只虱子在咬他。
他并没有立刻起身去除,而是等到虱子咬痛了自己,才起身去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毅力和耐心,不要因为一时的痛苦而轻易放弃,要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司马光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励志课。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学习司马光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正如司马光所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司马光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堂人生的励志课。
让我们牢记他的故事,不断努力,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坚定地走下去。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

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司马光,字子卿,号君实,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被誉为“司马文公”。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励志奋斗,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他的励志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司马光年轻时家境贫寒,但他却有着勤奋好学的品质,刻苦钻研经史典籍,不断充实自己。
他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正是他对自己学习态度的最好诠释。
他的刻苦努力,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治上,司马光一直秉持忠君爱国的宗旨,他反对奸臣当权,主张清君侧。
他曾多次力主改革,提出许多有益的政策,但却遭到了当时的朝廷的排斥和打压。
即便如此,司马光也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为国家的发展尽心尽力。
司马光的一生,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曾因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而多次受到贬谪、流放,家破人亡,饱受磨难。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定不移,始终保持着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晚年时,司马光曾经说过,“天下事有成功者,必先劳其心志。
”这句话道出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
他的成功并非来自于天赋异禀,而是源自于他不断努力奋斗的精神。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励志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奋发向上,不断追求进步。
司马光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来自于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
正如司马光所说,“志之难也,不在胜人,而在自胜。
”只有不断战胜自己,才能最终赢得成功。
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是一部真实的励志篇章,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让我们向司马光学习,励志前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

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司马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励志的故事。
其中,他的“警枕励志”故事更是为后人所传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据传说,司马光年轻时曾在一家书店打工,为了能够更多地学习和阅读,他每天晚上都会在书店的柜台上放一块木头,用来当枕头。
他用这块木头作为警醒自己的工具,每当他感到疲倦的时候,就会用头撞击木头,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睡觉,要继续学习。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得司马光最终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名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来自于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
司马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警枕励志”的精神,他不靠天赋,只靠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像司马光一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我们保持警醒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也要像司马光一样,用“警枕励志”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不要放弃,不要气馁。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正如司马光一生所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因此,让我们向司马光学习,坚持“警枕励志”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就是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它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鼓舞,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奋斗,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司马光,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多彩,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事迹。
而他小时候的故事,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
据传闻,司马光小时候聪明好学,勤奋好问,有着非凡的天赋和毅力。
小时候的司马光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
但是,他的父母非常重视教育,他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尽其所能地支持司马光的学习。
即使家境拮据,他们也从不吝惜对司马光的教育投入。
司马光的父母常常告诫他要懂得知足常乐,要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要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这些教诲深深地印在了司马光的心中。
在家人的悉心教导下,司马光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他勤奋好学,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用功读书,虽然生活贫困,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业。
他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对知识的渴望使他在学习上格外努力,他不断地钻研各种书籍,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在学校里,司马光也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各种竞赛中屡次获得第一名。
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使他在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楷模。
他的努力和勤奋也为他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赞扬。
除了学业上的努力,司马光还非常注重品德修养。
他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
他乐于助人,乐于奉献,时常参加各种义务劳动,帮助家人和邻居。
他的品德高尚,深受大家的喜爱和尊敬。
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
他的勤奋和努力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他的品德高尚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楷模。
正是因为这样,司马光才能在后来的政治、军事和文学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成为一代名臣。
他的一生,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品德的追求,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司马光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磨炼品德,追求卓越。
名人珍惜时间的小故事50字

名人珍惜时间的小故事50字1,司马光警枕读书的故事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
小时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
这里说一个他成年的故事,刚满二十岁那年即考上进士。
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
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
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2,范仲淹白天苦读的故事.范仲淹两岁时失去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珍惜时间的鲁迅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非常珍惜时间。
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鲁迅确实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谈空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
鲁迅还以各种形式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和工作。
在北京时,他的卧室兼书房里,挂着一副对联,集录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两句诗,上联是"望崦嵫而勿迫"(看见太阳落山了还不心里焦急),下联为"恐鹈鹕之先鸣"(怕的是一年又去,报春的杜鹃又早早啼叫)。
书房墙上还挂着一张鲁迅最崇敬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司马光的小故事

司马光的小故事
司马光,字子卿,号君实,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他的一生经历颇为传奇,留下了
许多令人感慨的小故事。
司马光小时候聪明好学,但家境贫寒,家里无法供他读书,于
是他就到富家做家教,帮人家的孩子读书。
司马光勤奋好学,渴望
知识,每天晚上都要熬夜读书。
有一次,他在为人家的孩子补课时,看到主人家的书架上有一本《左传》,他就忍不住拿了一本回家。
后来主人家发现了书的遗失,怀疑是司马光偷的,便让人把他带回来,责问他是否偷了书。
司马光坚决否认,但主人家怀疑他是撒谎,就把他打了一顿。
司马光痛定思痛,决心要好好读书,不再做家教。
后来,司马光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了进士,成为了一名官员。
他在政治上勇于直言,敢于维护正义,因此深得人民的爱戴。
他还
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等著作,对中国历史学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光一生坎坷,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勤奋好学,不畏艰难,
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的一生经历,给我们留
下了深刻的启示,只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
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
司马光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勤奋、毅力
和坚持不懈的结果。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
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司马光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诠释。
司马光的三个小故事简短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一生有着许多富有智慧和启示的小故事。
以下是其中三个简短的故事:
故事一:砸缸救人
司马光小时候聪明过人,机智勇敢。
有一次,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其中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其他小孩都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司马光却十分冷静,他搬起一块大石头,用力砸向水缸,水缸被砸破后,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善于运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
故事二:勤奋好学
司马光从小就非常勤奋好学,他每天都刻苦读书,直到深夜。
他的学问日益渊博,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故事三:刚正不阿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一位正直清廉的官员,他不畏强权,敢于直言进谏。
有一次,他为了国家利益而冒犯了一位高官,虽然遭受打压和排挤,但他始终坚守原则和立场。
最终,他成功地为国家争取到了利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上,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畏强权和压力。
以上是司马光的三个小故事简短介绍。
这些故事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智慧。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司马光的思想和品质,并从中汲取启示和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勤学惜时的司马光的故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勤学惜时的司马光的故事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儿童故事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
流传千古、影响长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他编写出来的。
司马光小时候在私塾里上学的时候,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甚
至觉得自己比别人的记忆力差。
为了训练自己的记忆力,他常常要花
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书上的东西。
每当老师讲完书上
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于是纷纷跑出去玩耍了。
司
马光却一个人留在学堂里,关上窗户,继续认真地朗读和背诵,直到
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本,能背得一字也不差,才肯罢休。
他还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比如骑马赶路的时候,或者夜里不能
入睡的时候,一面默诵,一面思考文章的内容。
久而久之,他不但对
所学的内容能够记诵,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好,少时所学的东西,竟
至终身不忘。
因为他从小学习一丝不苟,勤奋用力,为他后来著书立
说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司马光一生坚持不懈地埋头学习、写作,往往忘记饥渴寒暑。
他
住的地方,除了书本,只有非常简单的摆设:一个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做的枕头。
为什么要用圆木做枕头呢?原来是这样的,司马光常常读书到很晚,他读书读累了,就会睡一会儿,不过人睡觉的时候是要翻身的,当他
翻身的时候,枕头就会滚到一边,这时他的头自己会碰到木板上,这
样一振动,人也就醒了。
于是,他就马上披衣下来,点上蜡烛,接着
读书。
后来他把那个圆木枕头看成是有思想的东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就是凭着这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司马光和他的助手,
花了整整19年时间,编成了《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