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改造

合集下载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作者:刘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0期摘要:“十二五”期间,脱氮除磷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大部分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效果不理想,急需进行升级改造。

本文对污水厂脱氮除磷存在的问题及升级改造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A2O;脱氮除磷;改造Abstract: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of the upgrade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an not be ignored. The majority of the built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has no ideal effect i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which is in urgent need of upgrading. This paper will discuss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nd its solutions for updating.Key words: A2O;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update中图分类号:U6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十二五”期间,国家首次将氨氮纳入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明确提出氨氮减排10%的目标,脱氮除磷成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效果不理想,如何对现有工艺进行改造,使其氮磷排放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脱氮除磷效果诊断及优化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脱氮除磷效果诊断及优化

2 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装置: 电解质呼吸仪(Electrolyticrespirometer,BI-2000),电热恒温干燥箱,COD消解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计,溶解氧测定仪,pH计,高压灭菌锅,马弗炉,分析天平 2.2 实验试剂
重铬酸钾、硫酸、硫酸银、硫酸汞、硫酸亚铁铵、菲啉、硫酸亚铁、氢氧化钠、过硫酸钾、酒石酸钾钠、盐 酸、碘化钾、碘化汞、钼酸铵、酒石酸锑钾、抗坏血酸,45%的 KOH溶液、1mol/L的 H2SO4溶液、玻璃滤膜 2.3 实验方法 2.3.1 水质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中 COD、NH3-N、NO3— -N、TN、TP、MLSS等基本水质指标测定方法均为 国家标准方法[6] 2.3.2 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
·35·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图 1 A2O工艺流程及各取样点 Fig.1 A2O processandsamplingpoints
1.1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
表 1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参数 Tab.1 waterqualityparametersforinletandeffluentofsewageplant 单位(mg/L)
项目
COD
氨氮
总氮
总磷
进水
60.0-87.9
12.0-21.1
12.1-25.0
1.2-2.3
出水
10.2-13.9
0.1-0.8
7.2-1浓度较低,经过处理之后氨氮,COD都很低,甚至比《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标准的要求都低很多 由于污水厂一直向生化池投加絮凝剂, 出水总磷浓度较低,当停止投加絮凝时,出水总磷浓度升高甚至超标 出水总氮虽然能达标排放,但总氮去 除率较低仅为 40%,说明该工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氧反硝化脱氮作用差 研究表明[5],根据生物脱氮的 基本原理和相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生物脱氮所需的 C/N值为 2.86,经测定,该厂 BOD/COD为 45%,故 该厂进水 BOD/TN平均值仅为 1.78,未能满足生物脱氮所需的碳源,因此,碳源不足可能为限制系统脱氮的 主要原因

江苏省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技术攻关总结报告

江苏省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技术攻关总结报告

江苏省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技术攻关总结报告江苏省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技术攻关总结报告论文导读,国家对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江苏省需完成太湖流域169个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除磷脱氮提标改造工程。

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工程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除磷脱氮,提标改造1技术攻关背景及研究内容1.1背景2007年春末夏初,太湖蓝藻爆发,引发无锡供水危机。

此后,国家对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实施建设。

根据国家和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在2010年底前,江苏省需完成太湖流域169个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除磷脱氮提标改造工程,总规模364.82万立方米/日,预计投资约27亿元。

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工程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系统性强,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不明确,设计参数和建设标准等缺乏。

因此,为确保提标改造技术可行,设备材料经济适用,提标改造任务如期完成,江苏省政府决定在省级财政资金中安排专项经费3000万元,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集中组织开展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技术攻关示范科技项目,为江苏省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建设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1.2研究内容针对江苏省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建设要求,确立了10个研究课题,立足于示范工程生产性试验,辅以中试、小试,以及调研分析等多种研究形式,广泛借鉴国内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免费论文,除磷脱氮。

具体研究内容框架图如下,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来源研究,调查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主要污染物来源,研究管网建设及运行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规律,建立苏南地区城镇污水水质数据库和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预测模型,有针对性的源头污染控制措施及政策建议研究。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基本原理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基本原理

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基本原理国外从六十年代开始系统地进行了脱氮除磷的物理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认为物理法的缺点是耗药量大、污泥多、运行费用高等。

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不推荐采用.从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研究并逐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除磷。

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八十年代后期逐步实现工业化流程.目前,常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有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等。

➢生物脱氮原理生物脱氮是利用自然界氮的循环原理,采用人工方法予以控制,首先,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转化成氨氮,而后在好氧条件下,由硝化菌左右变成硝酸盐氮,这阶段称为好氧硝化。

随后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菌作用,并有外加碳源提供能量,使硝酸盐氮变成氮气逸出,这阶段称为缺氧反硝化。

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就是氮的分解还原反应,反应能量从有机物中获取。

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影响其脱氮效率的因素是温度、溶解氧、PH值以及碳源,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菌增长速度较缓慢,所以,要有足够的污泥泥龄。

反硝化菌的生长主要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并且要用充裕的碳源提供能量,才可促使反硝化作用顺利进行.由此可见,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与反硝化反应需要具备如下条件:硝化阶段:足够的的溶解氧,DO值在2mg/L以上,合适的温度,最好在20℃,不能低于10℃,,足够长的污泥泥龄,合适的PH条件。

反硝化阶段:硝酸盐的存在,缺氧条件DO值在0。

2mg/L左右,充足碳源(能源),合适的PH条件。

生物脱氮过程如图5—1所示。

反硝化细菌+有机物(氨化作用)(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生物除磷原理磷常以磷酸盐(H2PO4-、HPO42-和H2PO43—)、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生物除磷就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状态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从外部摄取磷,并将其以聚合形态储藏在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

生物除磷主要是通过排出剩余污泥而去除磷的,因此,剩余污泥多少将对除磷效果产生影响,一般污泥龄短的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多,可以取得较高的除磷效果。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摘要:在陈述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的基础下,简单分析生物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

关键词:脱氮除磷;机理;工艺1 前言城市污水中的氮、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

氮、磷的主要危害:一是使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二是影响水源水质, 增加给水处理成本;三是对人和生物产生毒害。

上述危害严重制约了城市水环境正常功能的发挥, 并使城市缺水状况加剧,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体的提高和环境的恶化,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达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环境工作者对一些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或设计出新工艺,本文简单介绍一些脱氮除磷工艺。

2 生物脱氮原理【1】一般来说, 生物脱氮过程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氨化作用, 即水中的有机氮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氨氮。

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 氨化作用进行得很快, 无需采取特殊的措施。

第二步是硝化作用, 即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 水中的氨氮首先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 然后再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

为防止生长缓慢的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从活性污泥系统中流失, 要求很长的污泥龄。

第三步是反硝化作用, 即硝化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

这一步速率也比较快, 但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兼性厌氧菌, 只有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反硝化, 因此需要为其创造一个缺氧或厌氧的环境( 好氧池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 。

反应方程式如下:( 1) 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总反应式为:( 2) 反硝化反应:另外, 由荷兰Delft 大学Kluyver 生物技术实验室试验确认了一种新途径, 称为厌氧氨( 氮) 氧化。

即在厌氧条件下,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由自养菌直接将氨转化为氮, 因而不必额外投加有机底物。

反应式为:NH4+NO2→N2+2H2O3 生物除磷原理【1】所谓生物除磷, 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 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

而在好氧条件下, 能够过量地从外部环境摄取磷, 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 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储藏在菌体内, 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 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最新版本

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最新版本
.
生物法除磷的理论基础:
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 能够过量地, 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 从外部环境摄取磷, 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储藏在体内, 形成高磷污泥, 排出系统外, 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
有机磷 ADP ATP 无机磷 无机磷 ATP ADP 有机磷 释放 聚磷 聚 磷 菌 → 聚 磷 菌 合成 降解 溶解质 ATP ADP PHB PHB ADP ATP 无机物 厌氧段 好氧段 聚 磷 菌 的 作 用 机 理
.
该反应的微生物属自养型厌氧细菌,生长速率非常低,但将氨氮厌氧转化能力非常高,可以达到4.8kgTN/(m3·d),最佳运行条件: 温度为10~43℃,pH值为6.7~8.3。
.
自养型氨厌氧氧化菌生长慢,启动时间非常长,为使ANAMMOX污泥保留在反应器中并得到足够的生物量,需要有效的污泥截留(由此建议用生物膜反应器)。另外ANAMMOX过程的营养需求,是否出现羟胺、肼类化合物,二氧化氮等代谢中间产[HJ]物和二次污染问题等都是新工艺实际运行中要解决的问题。
.
图1 ANAMMOX流化床反应器装置 1.污水 2.亚硝酸盐溶液 3.4.5.泵 6.取样口 7.ANAMMOX流化床反应器 8.恒温水浴 9.水封 10.湿式气体流量计 11.出水
.
该工艺的本质是通过控制环境温度造成两类细菌不同的增长速率,利用该动力学参数的不同造成“分选压力” 。使用无需污泥停留(以恒化器方式运行,其SRT=HRT)的单个CSTR反应器来实现,在较短的HRT(即SRT)和30 ~40℃的条件下,可有效地通过种群筛选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氧化菌,并使硝化过程稳定地控制在亚硝化阶段,以 NO2-为硝化终产物。SHARON工艺适用于含高浓度氨(>500mg/L)废水的处理工艺,

工艺方法——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工艺方法——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工艺方法——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工艺简介一、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技术1、传统生物脱氮原理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在好氧条件下去除以BOD5为主的碳源污染物的同时,在氨化细菌的参与下完成脱氨基作用,并在硝化和亚硝化细菌的参与下完成硝化作用;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菌的参与完成反硝化作用。

2、传统生物除磷原理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体内的ATP进行水解,放出H3PO4和能量形成ADP;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有氧呼吸,不断地放出能量,聚磷菌在透膜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能量、通过主动运输从外部摄取H3PO4,其中一部分与ADP结合形成ATP,另一部分合成聚磷酸盐(PHB)储存在细胞内,实现过量吸磷。

通过排除剩余污泥或侧流富集厌氧上清液将磷从系统内排除,在生物除磷过程中,碳源微生物也得到分解。

3、常用工艺及升级改造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工艺有A/O工艺、A2/O工艺、UCT工艺、SBR 工艺、Bardenpho工艺、生物转盘工艺等,这些工艺都是通过调节工况,利用各阶段的优势菌群,尽可能的消除各影响因素间的干扰,以达到适应各阶段菌群生长条件,实现水处理效果。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常用工艺有了一些改进,目前应用最广泛、水厂升级改造难度较低的是分段进水工艺。

与传统A/O工艺、A2/O工艺、UCT工艺等相比,分段进水工艺可以充分利用碳源并能较好的维持好氧、厌氧(或缺氧)环境,具有脱氮除磷效率高、无需内循环、污泥浓度高、污泥龄长等优点。

分段进水工艺适用于对A/O工艺、A2/O工艺、UCT工艺等的升级改造,通过将生化反应池分隔并使进水按一定比例分段进入各段反应池,以充分利用碳源,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的碳源不足和剩余污泥量过大的问题。

分段进水工艺虽然对提高出水水质有较好的效果,但该工艺并不能提高处理能力,当水厂处于超负荷运行时,分段进水改造也不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二、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生物脱氮除磷过程中出现了超出传统生物脱氮除磷理论的现象,据此提出了一些新的脱氮除磷工艺,如: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反硝化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运行控制

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运行控制

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运行控制随着当前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需要我们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以减轻污水的污染,本文就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运行控制进行阐述。

标签:污水处理;脱氮除磷;运行控制一、前言随着当前人们生活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物质,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当前不同的污水处理单位运用脱氮、除磷的工艺有所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相同。

下面就对脱氮除磷的运行控制进行叙述。

二、水体中氮磷的主要来源我国水体氮磷污染主要来自日常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污染及工业生产污染源。

生活氮磷污染来自城市人口的排泄物、食品废物和合成洗涤剂。

农业生产污染主要是农用化肥大量流失。

工业污染主要为食品加工企业、化肥生产企业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氮,磷化工行业排放含磷废水。

此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旅游、航运等也对流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概述微生物脱氮除磷技术(Biological NutrientRe-moval)按微生物在系統中的不同状态,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通过设立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来实现硝化、反硝化、释磷和放磷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

具体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有: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生物转盘同步脱氮除磷工艺、SBR工艺、氧化沟工艺、亚硝酸盐生物脱氮工艺、AB法及其变型工艺等。

而这些工艺可以说都属于组合工艺,其发展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又超越了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的实践范围。

从系统的泥龄、流态到配套设备都朝着扬长避短的组合方向发展。

一方面能满足传统处理去除有机物、悬浮物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除磷,并经过硝化、反硝化作用而达到脱氮目的。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使其发展到基于小试、中试的半生产性实验和工程应用。

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证明组合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在实际中对组合工艺进行了优化。

所有这些都是考虑到脱氮除磷均包含着厌氧、缺氧、好氧三种状态的交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7,No.62009年6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1概况漯河市污水处理厂,系“九五”期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重点项目之一,一期工程设计规模日处理城市混合污水80000m 3,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该工程采用carrousel 氧化沟工艺,设计出水标准为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服务面积约28km 2,服务区人口35万人。

该污水处理厂1997年12月开工建设,2000年7月进水试运行,同年10月底达标排放。

图1工艺流程图该污水处理厂运行八年来,累计净化城市综合污水2亿多t ,日均进水量为70000~85000m 3,出水水质基本符合原设计出水要求,出水COD Cr 均低于120mg /L ,其去除率均在80%以上,有时甚至高于90%;出水BOD 5均低于30mg /L ,去除率均在90%以上;只有SS 时有超标现象发生。

同时,carrousel 氧化沟具有较好的除磷功能,但脱氨氮功能有限。

随着环境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对重点流域出水断面的水质要求在进一步提高,尤其更加关切氮、磷污染物的污染问题。

根据豫发改城市[2008]579号文件要求,10座省辖市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脱氮改造,其中要求漯河市污水处理厂出水NH 3-N ≤10mg /L ,TN ≤15mg /L ,COD Cr ≤60mg /L 。

从原厂检测数据看,出水NH 3-N 没有达到水质排放要求,出水COD Cr 虽然与排放指标接近,但不稳定。

2问题分析2.1进水水质超标。

原设计进水COD Cr 标准为500mg /L ,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COD Cr 大多超过设计指标,有时甚至超设计标准数倍,导致污泥负荷过高,氧化沟内没有足够的氧气氧化分解污染物质,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另外,原设计进水SS 为200mg /L ,而实际进水大都在400mg /L 以上,进水SS 高,会导致氧化沟内污泥含量MLSS 快速上升,影响氧气的传递吸收[1]。

由于污收稿日期:2009-02-25作者简介:王斌(1974-),男,河南漯河人,学士,工程师,从事污水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改造王斌1,朱学红1,赵若尘2(1.漯河市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河南漯河462000;2.南京市排水管理处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南京210019)摘要: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工程实例,对老氧化沟进行功能区划分、设备改造:增加好氧区溶解氧浓度,降低缺(厌)区溶解氧浓度;同时适当增容,延长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泥龄。

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到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

关键词: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功能区改造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09)06-0032-03Reconstruction in N and P Removal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Wang Bin 1,Zhu Xuehong 1,Zhao Ruochen 2(1.Luohe Water Co.Ltd.Luohe46200,China ;2.Jiangxinzhou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of Nanjing Discharge Water Conducting Center ,Nanjing210019,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construction case in the town ,classing function zone and improving equipment on oxidation channel.At the same time enforcing the DO concentration of aerobic zone ,while decreasing the DO concentration of anoxic zone;meantime,cementing the capacity of oxidation channel to extend HRT an d SR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ey output indicators of the system stably achieve GB18918-2002first-degree emission standards.Keywords :N and P removal;class zone ;increase the DO concentration ;increase the volume 污水治理32●泥含量过高,大量污泥滞留在系统内,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污泥含量高达6000~7000mg/L,沉淀池固体负荷过大,污泥界面很高,部分SS就随出水排出,导致出水SS很高。

2.2氧化沟内溶解氧浓度低氧化沟运行管理中,溶解氧(DO)的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有脱氮要求的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中DO要求控制在2.0~3.0mg/L,DO低于2.0 mg/L,硝化将受到抑制。

因为硝化菌是好氧菌,无氧时即停止生命活动;其次,硝化菌的摄氧速率较分解有机物的其他细菌低得多,如果不保持充足的溶解氧量,硝化菌将“争夺”不到所需的氧;再者,绝大多数硝化细菌包埋在污泥絮体内,只有保持混合液中较高的溶解氧浓度,才能将溶解氧“挤入”絮体内,便于硝化菌摄取[2]。

一期工程出水的NH3-N大多超过《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这说明氧化沟内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其他菌群仍然占据优势地位,而用于硝化和反硝化的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处于较为劣势地位。

也就是说,硝化菌所要求的生存环境没有完全达到,有所欠缺。

从分析的数据看,营养物并不缺,所缺的应该是较高浓度的溶解氧环境。

生产中实际测定的DO大多低于1.5 mg/L,证明氧化沟溶解氧浓度确实较低。

2.3氧化沟容积较小NH3-N与TN的去除需要足够长的泥龄、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足够的好氧区容积和缺(厌)氧区容积等条件。

一期工程NH3-N去除效率只有30%左右,说明硝化效果不好,TN去除效率也不会高。

通过测算该厂氧化沟的名义水力停留时间仅为11.53h,其中好氧区的相对水力停留时间仅为6h,小于脱氮工艺好氧区停留8h的常规要求;另测算其污泥实际泥龄仅为8d,泥龄较短,影响硝化菌的积累繁殖,达不到氨氮硝化的菌群比例要求[3]。

3脱氮除磷的升级改造通过对一期工程运行现状的分析可知,要满足新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要求,即出水NH3-N≤10 mg/L、TN≤15mg/L、COD Cr≤60mg/L,NH3-N、COD Cr 需要进一步改进,其中NH3-N的硝化、TN的去除是本次工程改造升级的重点。

3.1设计规模漯河市污水处理厂原规划规模为12万m3/d,分两期建设,到目前为止,处理污水8万m3/d的一期工程和处理污水5万m3/d的二期工程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处理污水量为10.5万m3/d,其中二期工程出水执行《城镇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根据对漯河市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的水量预测,至2010年,污水进厂量在12万m3/d以上。

结合城市总体新规划的近期建设要求,同时考虑到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部分指标较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宜适当留有余地,故此确定总处理规模为13万m3/d,其中二期保持现有规模,一期脱氮改造工程的规模仍为8万m3/d。

3.2设计参数根据河南省政府对漯河黑河2010年出水断面NH3-N≤5mg/L、COD Cr≤68mg/L的要求,结合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情况,确定一期脱氮改造工程的进出水水质设计参数如表1。

表1一期脱氮改造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出水氨氮和总氮执行《城镇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氧化沟改造后的工艺运行参数:设计处理量80 000m3/d,总有效容积48400m3(好氧区容积33350 m3,停留时间10.0h;缺(厌)氧区容积15050m3,停留时间4.5h),污泥含量4000mg/L,污泥负荷0.08 kg BOD5/kg MLSS.d,总污泥龄18d。

3.3改造工程设计改造的重点:一是对氧化沟进行扩容,利用现有场地新增一座小氧化沟;二是对老氧化沟进行功能区划分,好氧区增加曝气机,缺(厌)氧区增加推进器;三是增建氧化沟配水井、二沉池配水井各一座。

3.3.1新建氧化沟设计参数新建氧化沟1座,采用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有效水深5.0m,有效容积10000m3,池内好氧区容积6940m3,,缺(厌)氧区容积3060m3。

好氧区设8台φ1500mm的转碟曝气机,缺氧区设4台φ2500 mm潜水推进器。

3.3.2氧化沟配水井、二沉池配水井设计参数根据对一期氧化沟、二沉池配水的需要,增建进水配水井、二沉池配水井各一座,平面尺寸3.0×4.0 m,深度5.0m。

3.3.4原有氧化沟的改造对一期氧化沟构筑物进行优化改造,在保持原有工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区划分,分为好项目COD Cr BOD5SS NH3-N TN TP 设计进水水质50020030040603原出水水质1203030改造后出水水质6020205(8)151mg/L污水治理王斌等: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改造第6期33--●污水治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第6期氧区、缺(厌)氧区。

单沟有效容积为19200m3,有效水深3.7m,水力停留时间为14.5h,其中好氧区当量停留时间10h,缺(厌)氧区当量停留时间4.5h。

每条单沟好氧区增加2台37kW的转碟曝气机,缺(厌)氧区增设3台φ2500mm潜水推进器,原有进水口的1#倒伞型曝气机停运,2#、3#曝气机保持空位不变,4#曝气机作为备用机。

4工程投资和改造后的运行情况本工程总投资1300万元,2008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2008年12月投入运行。

改造前后的进出水水质变化情况见表2。

5结语漯河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质符合设计要求,其中出水COD Cr、BOD5、NH3-N、TN、TP均优于《城镇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每年可多削减COD Cr2400t、表2改造前后进出水情况NH3-N840t,进一步改善了黑河的水质,提高了黑河下游地区的用水质量,维护了公众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1王洪臣.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与维护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田志梅.活性污泥法的生长控制[J].江苏环境科技,2005(3):15-17.3朱学红,孙耀华,陈今召.超负荷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8):25-27.(责任编辑/曲志平)项目COD Cr BOD5SS NH3-N TN TP 改造前进水水质54525437029.7-3.03改造前出水水质64.519.533.922.8--改造后进水水质53024732032.543.52.78改造后出水水质37.28.7517.23.474.150.32mg/L铋无毒,无辐谢,是一种非常稀缺的金属,又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金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