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装配式建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2018年装配式建筑设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年装配式建筑设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年装配式建筑设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2)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1、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2)
2、服务公司发展战略 (3)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
1、装配式建筑市场空间巨大 (3)
2、公司装配式建筑人才和技术积累深厚,项目经验丰富 (4)
四、项目环境影响 (4)
五、项目建设规划 (4)
1、人员安排 (4)
2、项目实施进度 (5)
六、项目投资估算 (5)
七、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6)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旨在紧跟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加大装配式建筑设计研发投入和业务开展力度,实现公司装配式建筑设计能力的提升和产业化应用。

公司拟建3,0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用于本项目的实施,将对场地进行装修,并采购一系列装配式建筑设计和研发用软硬件设备,用于对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进行深入研发和设计,并引进一批高级设计人才,开展装配式建筑研发和设计。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装配式建筑区别于传统的建筑方式,是将建筑所需要的墙体、叠合板等预制构件在工厂按标准生产好后,直接运输至现场进行施工装配,实现了从“建造”到“制造”的转变。

与传统现场浇筑的生产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缩短工期、减少人工等优势。

目前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尚处于发展初期,装配式建筑比例不高,与欧美和日本50%至70%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装配式建筑将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公司是全国最早开展装配式建筑研究的企业之一,在该领域有比较深厚的积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增强公司在装配式建筑领。

2018年装配式建筑行业KATERRA分析报告

2018年装配式建筑行业KATERRA分析报告

2018年装配式建筑行业KATERRA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建筑行业鲜有独角兽,KATERRA成一枝独秀 (6)1、建安成本逐年上升,生产率提高缓慢 (6)2、传统模式根深蒂固,装配式难以一蹴而就 (7)3、建筑需求更新换代慢,科技创新少用武之地 (8)二、装配式叠加产业链整合,四轮融资兽形初显 (9)1、创始人资历丰富,收割人才促发展 (10)2、软银领投D轮融资,估值超30亿 (11)3、KATERRA创新模式,建房只需17天 (12)(1)基于技术平台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12)(2)17天建成三层小楼 (13)三、模式创新表现亮眼,融资成功保驾护航 (14)1、新模式亮点突出 (14)(1)全栈式服务省心、省时、省成本 (14)(2)IOT网络&SAP平台协调人力、物力、财力 (15)(3)预制木结构优点多多 (15)2、内外因共促融资成功 (16)(1)建房耗时短,开发商资金回笼快 (16)(2)装配式市场潜力大,公司未来订单有保障 (17)(3)软银&鸿海计划布局建筑行业 (18)四、未来建筑去向何方,装配式指明方向 (19)1、美国流行预制木结构建筑 (20)(1)综合成本较低 (20)(2)施工简单快捷 (20)(3)运输条件允许 (21)(4)防火规范严格 (22)2、中国则以预制混凝土结构为主 (23)(1)建造历史悠久 (23)(2)混凝土性能更适合 (23)(3)成本更具优势 (24)3、中美建房手续的差别 (25)(1)美国建房流程 (25)(2)国内建房流程 (26)(3)比较 (26)4、我国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机遇 (27)五、总结 (28)美国建筑科技公司KATERRA因年初收到软银领投的8.65亿美元,而渐渐出现在投资者的视野中。

许多人好奇为什么看似普通的装配式建筑公司可以在短短三年内成长为建筑科技行业唯一的独角兽?与国内的装配式建筑公司相比它又有何差别呢?因此,我们全方位分析了KATERRA模式:建筑行业鲜有独角兽,KATERRA成一枝独秀。

2018年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3月目录一、装配式建筑引领行业变革,工期/环保优势明显 (5)1、装配式建筑:像造车一样造房子 (5)2、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7)3、装配式建筑工期/环保优势突出,成本劣势有望不断缩小 (9)(1)装配式建筑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缩短建设周期 (9)(2)建筑环保节能发展大势所趋,装配式建筑完美契合 (9)(3)我国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结构造价差距不断缩减,未来优势有望逐步显现 (10)二、人口红利消失叠加环保政策趋严,装配式建筑迎来快速发展期 (12)1、日本:二战后复苏促建设需求爆发,劳动力短缺助推装配式建筑发展 .. 122、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叠加环保趋严,我国装配式建筑迎快速发展期 (15)3、BIM技术助力打破行业发展瓶颈,装配式建筑发展增添新动力 (17)三、政策助推钢结构建筑市场扩张,雄安新区标杆作用凸显 (19)1、政策助推钢结构建筑发展,剑指千亿市场空间 (19)2、雄安新区将打造绿色智慧新城,钢结构建筑发展标杆作用凸显 (21)四、技术黏性赋予PC结构先发优势,配套/标准完善助推钢结构加速发展 (23)1、专业人才缺乏阻碍钢结构产业发展,PC结构发展获先发优势 (23)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优势明显,行业政策加码助力市场扩张 (24)3、围护体系与技术标准逐步完善,夯实钢结构住宅推广基础 (26)五、杭萧钢构:钢结构住宅龙头厚积薄发,技术授权助力业绩腾飞 (28)1、积极推进产品迭代升级,抢占钢结构住宅市场先机 (29)2、借力技术输出跑马圈地,合作项目落地开启成长新空间 (29)六、主要风险 (30)1、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下降导致钢结构建筑推广不及预期 (30)2、房地产投资大幅下行或棚改进度放缓导致钢结构建筑发展不及预期 (31)3、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钢结构建筑造价成本提高 (31)装配式建筑引领行业变革,工期/环保优势明显:装配式建筑指的是通过工业化方法在工厂制造工业产品,再在工程现场运用机械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按要求组合和装配而成的特定建筑产品。

2018年装配式建筑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装配式建筑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装配式建筑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0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 (6)1、行业主管部门 (6)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二、行业发展现状 (12)三、行业地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 (15)1、地域性 (15)2、周期性 (15)3、季节性 (16)四、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6)五、行业市场规模 (17)六、行业壁垒 (19)1、设计壁垒 (19)2、技术和研发周期壁垒 (19)3、产业化制造与管理壁垒 (19)4、生产设备壁垒 (20)5、资金成本壁垒 (20)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1)1、有利因素 (21)(1)政策支持 (21)(2)优势明显 (22)(3)大数据 (22)(4)钢结构建筑的应用日益普及,作为最环保、最成熟的装配式建筑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2)2、风险因素 (23)(1)处于起步阶段 (23)(2)与国外差距大 (23)八、行业相关企业简况 (24)1、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2、浙江长兴天鑫钢结构有限公司 (24)3、杭州晨基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24)4、上海钢之杰钢结构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24)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在工厂预制完成的部分或者所有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再通过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浇筑等方式连接形成的具有实用性的建筑物。

轻钢结构建筑是一种以冷弯薄壁型轻钢结构构件做为屋主体框架,再由各种复合式板面材料构成屋顶和墙面,最后装配水、电、地板、门窗的集成化工业产品。

产品所需零部件大多在工厂标准化批量生产,最后运往施工场地进行快速组装、搭建,并且可以随时拆卸重装、反复利用。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①建材环保、建造环保、建筑环保,符合国家绿色建筑要求,节能保温隔音性能优于普通砖混建筑;②快速、便捷的“搭积木式”装配施工,符合国家重点推广的装配式建筑;③采用各国建筑标准为基准的重钢结构,融合公司专利技术的墙结构系统,具备超强抗震防风性能,使用寿命长;④环境亲和性好,适合各类山地、滩涂、森林等地型建造各类别墅,可使用架空地基和新型钢桩基础,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建筑现场环境的破坏和污染;⑤釆用新型建材,建筑风格多样,防火防虫防霉,耐候性好,维护成本低;⑥具备卫浴、厨柜、家居、净水、太阳能配套优势,客户体验好。

装配式建筑2018分析报告

装配式建筑2018分析报告

一、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一、相关概念简介
混凝土预制构件
在工厂或工地预先加工制作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混凝土构件。
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
外墙板 内墙板 混凝土预制构件
叠合板
预制楼梯 预制阳台
一、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外墙板
由保温层、内外
层混凝土墙板组成的
一种夹芯式墙体。该 墙体在预制构件厂制 作生产,然后运输至 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使 用。
前言
工程总包全产业链模式:以中建国际为代表,拥有较强的设计、融资、建 造一体化的运营运作能力,业务范围全面而专业,具备了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上 几乎所有环节需要的能力,可提供项目规划设计、管理、生产、施工和专项技 术研发等全方位工程服务。在装配式建筑大力推广的初期,行业分工尚未形成, 工程总包全产业链模式可以实现设计咨询、构件生产和建筑施工等环节的整合, 工厂的产能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中间环节成本的降低也可弥补构件成本的劣 势。前瞻认为,工程总包全产业链模式将会在未来十年装配式建筑高速发展的 阶段最有看点。
一、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二、相关政策简述 三、装配式建筑案例
四、预制构件的制作
五、预制构件的安装 六、装配式住宅的优点 七、装配式住宅的缺点 八、装配式住宅使用建议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一、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装配式建筑
将建筑的部分或全 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 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 将预制构件通过可靠的 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 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
元。 3、采用预制构件外墙,外墙全部为混凝土墙体,可以免于缴纳《新
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专项基金缴纳标准为10元/平方米。
二、相关政策简述
地方政策--北京

2018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

2018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

2018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8 2018 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福建省福建省住建厅1月11日对2018年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进情况通报各地。

指出 2018 年全省完成建筑产业现代化投资工程包 74.6 亿元,已建成投产 15 家预制混凝土构件(PC)生产基地,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 262 万立方米,其中,福建建工集团、中建海峡等 10 家企业获批全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从产能上为装配式建筑构件市场需求提供保障,结合福建省地域特点,按照 150 千米为辐射半径,从服务范围上实现 PC 生产基地全省全覆盖。

各地积极落实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2015-2018 年总建筑面积达到 1069 万平方米。

其中,2018 年新开工建筑面积 626.45 万平方米。

重点推进的预制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2018 年新开工试点项目79个,总建筑面积 402.39 万平方米(其中,福州 48 个项目共 246.8 万平方米,泉州 18 个项目共 72.7 万平方米,漳州 5 个项目共35.1 万平方米)。

山东省山东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实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定期调度通报制度的通知》。

明确指出2018年全省绿色建筑竣工8513.93万平方米,新增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221 个、面积 2454.25 万平方米,占1/ 3全年任务量的 175.3%,比去年增长 25%。

各市均超额完成年度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识任务指标。

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 2192.64 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量的 121.8%。

各市均超额完成年度装配式建筑新开工任务指标。

海南省 1 月 15 日,2019 年海南省装配式建筑暨安全文明标准化观摩会在三亚举行,会议明确海南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是大势所趋。

从政策层面看,海南把推进装配式建筑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海南自贸区(港)以及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具体措施之一,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海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综合定额(试行)》《海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为推进装配式项目实施提供基本的技术标准。

2018年装配式建筑市场热点分析

2018年装配式建筑市场热点分析

2018年装配式建筑市场热点分析2018年4月一、长租公寓新时代再掀装配式浪潮,国企领航三大特征加足马力 (2)1.需求端稳健+政策端助推,新秀长租公寓异军突起 (2)2.租赁用地与装配式建筑深度绑定,国家队入场再添新动力 (4)二、装配式自身优势显著,国家/地方政策共筑建筑工业化蓝图 (5)1. 装配式建筑VS传统建筑优势瞩目,绿色高效契合时代发展主旋律 (5)2. 考虑装配式建筑优势突出,中央+各省市政策大力支持 (8)三、租房+购房市场双重驱动,装配式住宅市场规模大幅扩容 (10)1. 情景一:若不考虑长租公寓,2020年装配式住宅市场规模近5000亿102.情景二:若考虑长租公寓,装配式住宅市场规模将再创新高 (11)1一、长租公寓新时代再掀装配式浪潮,国企领航三大特征加足马力1.需求端稳健+政策端助推,新秀长租公寓异军突起流动人口数额稳定,长租公寓需求缺口大。

1)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稳定在2.4亿人,参考2013 年末全国流动人口居住方式来看,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和公租房的比例为0.3%,租住私房比例为67.3%,现阶段租房仍是流动人口居住需求的主要手段。

2)过去私房租赁市场不规范、不专业、乱相丛生,而长租公寓由专业化公寓商提供,具有规范化、专业化、体系化等特点,预期未来将成为租赁市场的主要模式。

图表1:全国流动人口稳定维持在 2.4亿左右图表2:流动人口居住方式以租私房为主“租售并举”政策频出,我国房屋租赁“大时代”来临。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2017年7月9部委发布《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租赁市场的通知》,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房住不炒’,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中央从顶层设计明确鼓励引导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租售同权”缩小了租房与购房的福利差异,满足了消费者的权利需求,有利于提高租房租期的稳定性,预计未来较长时间长租公寓的利好政策不变。

2018年装配式装修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装配式装修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装配式装修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工业化装修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带来行业变革 (5)二、装配式装修具有多重优势,全流程效率可大幅提升 (7)1、标准化生产提升部件质量,材料综合性能优异,显著提升装修品质 (9)2、装配式装修可实现超短工期,显著降低人力依赖 (10)3、全流程预算可控,成本优势突出 (11)4、后期维护便捷,易于再装修 (11)5、环保性能优势显著 (12)三、产能可均质化快速扩张,有望促行业集中度提升与产业链重构 (12)1、装饰行业市场空间巨大,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 (12)2、装配式装修可促装饰产能均质化快速扩张,有望重塑产业链格局 (13)(1)直击传统装修无法实现均质化扩张痛点,突破产能瓶颈 (13)(2)可实现全产业链部品协同大幅提升效率 (14)(3)显著提升装饰企业产业链地位 (14)(4)装配式装修借助住宅全装修及住房租赁行业浪潮有望快速发展 (14)四、装配式装修行业初具规模,技术储备雄厚的龙头有望快速崛起 (16)1、亚厦股份:装配式装修解决方案重剑出鞘 (16)2、和能人居科技:华北住宅产业化装修龙头 (18)3、科逸公司:整体卫浴&整体厨房 (19)4、装配式软装:定制家居龙头已实现软装环节的装配式解决方案 (20)五、主要风险 (21)1、房地产政策调控趋严风险 (21)2、装配式装修推广低于预期风险 (21)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21)4、应收账款产生坏账风险 (21)5、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风险 (22)装配式装修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带来行业变革。

装配式装修是指通过模块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及信息化协同的产业化装修方式。

装配式装修在标准化流程框架下又可进行前期个性化设计及后期柔性化生产,实现规模化与个性化兼顾。

近年来由于传统装修用工成本快速上升及资源材料的现场严重损耗浪费,装配式装修的相对优势有望不断显现与增强,装配式装修逐步替代传统装修的行业变革有望到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装配式建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报告摘要:●装配式建筑是当代建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自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历经四个阶段。

当前我国正处于当代工业化发展阶段,环保任务紧迫叠加人口红利消失,预制式结构建筑迎来发展契机。

同时,钢铁产能过剩背景下,装配式钢结构一再受到政策鼓励,未来增量空间广阔。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模式,以预制构件在施工工地现场装配,而非传统的现浇模式。

相对于传统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具有更加“环保、高效、高质”的特征。

我国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应用最为广泛。

钢结构具备轻质高强、可塑性强、抗震性强、绿色节能等优势,多应用于非住宅类建筑中,较少应用于住宅建筑,其单位造价比PC40%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高约300元。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现浇走向预制式,是现代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成本比传统现浇方式高20-25%。

●行业政策密集出台,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有望快速突破我国政府近年密集出台相应政策,沿上下游布局实施共同着力。

目前全国31省份已出台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其中26个省份已出台相应补贴政策)。

据估测到2020年,约8个省份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当期新开工面积的30%左右,约5个省份可达20%,预计其余17个省份该比例低于15%。

近期我们通过宏观政策、产业研发、以及下游地产需求来分析,发现行业已到质变时刻。

从宏观政策角度来看,全国装配式建筑推广与补贴并进,推进力度较大,行业有望乘政策春风,早日完善规范化产业化体系;从产业研发及成本角度来看,装配式成本比传统施工高,但传统施工依赖于现场人员,人口红利消失之际,劳务成本不断走高,传统施工方式成本优势逐渐削弱,且技术研发加速之际成本有望降低;从下游来看,当前融资环境偏紧,地产板块具有高周转要求,装配式建筑需求有望扩张。

●“十三五”要求装配式建筑到2020年占比达15%,行业空间释放在即我们根据“十三五”要求的最低装配比例作出了装配式行业空间预测,经测算可知未来三年装配式建筑总规模约12705亿元,2018-202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规模有望达2521亿元、3961亿元、6223亿元,分别占2017年建筑业总产值的1.18%、1.85%、2.91%。

●相关标的:建议关注:富煌钢构/鸿路钢构/东南网架/精工钢构。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下行,各省市装配式建筑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不及预期目录一、装配式建筑:当代建筑工业化的最佳载体 (4)二、从现浇到预制,装配式实现“节能+环保” (5)(一)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 (5)(二)装配式钢结构:抗震性最好的装配式结构 (7)(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浇体系的工业化载体 (8)三、国家及地方政策密集出台,装配式瓶颈有望快速突破 (9)(一)行业政策沿“钢材-施工-地产”着力,上中下游稳步推进 (9)(二)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有望快速突破 (14)四、国内装配式渗透率仍然较低,需求拉动下空间广阔 (14)(一)“十三五”15%规划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有望持续放量 (14)(二)对比海外市场,我国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6)(二)钢结构绿色建筑市场潜力巨大 (16)五、相关标的:富煌钢构/鸿路钢构/东南网架/精工钢构 (17)六、风险提示 (18)插图目录 (19)表格目录 (19)一、装配式建筑:当代建筑工业化的最佳载体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自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历经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我国处于工业复兴阶段,大量厂房兴建,且建筑要求不高,具有标准化特征,在此背景之下,第一个“五年计划”出台,强调学习苏联经验,支持装配式建筑。

但受制于机械设备不完善,民用建筑应用较少。

2)装配式建筑持续发展:20世纪60年代之后,正规构件厂开始出现(北京为主),机械设备也自国外引入。

一方面预制混凝土结构开始推广于多层民用住宅;另一方面,现浇+预制混凝土钢筋结构开始应用于高层住宅及公共建筑。

3)装配式建筑发展步入低潮期:20世纪80年代后,受制于机械化水平低,装配式成本偏高,结构抗震性较差,人力成本较低等综合原因,原有已兴起的(半)预制结构建筑逐步被现浇结构取代。

4)近年钢结构广受鼓励:环保任务紧迫叠加人口红利消失,预制式结构建筑迎来发展契机,钢铁产能过剩背景下,装配式钢结构一再受到政策鼓励,未来增量空间广阔。

图 1: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表1:1952至今装配式建筑政策梳理时间线 归纳具体内容1952-1975 建筑工业化方案 《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1976-2012 工作方案:“三化一改”;技术规程技术规程:JGJ78-1、JGJ 20-84、JGJ 1-91、CECS52:1993、CECS52:20102013-2015 工作方案:国办发〔2013〕1号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装配式建筑与成品住房、绿色节能建筑联动发展发展规划:住建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 住建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2016发展规划:中发〔2016〕6《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号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10年左右使装配式建筑占比新建建筑达30%发展规划:国办发〔2016〕71号《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装配式建筑提到国家层面,明确京津冀等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推广节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和钢结构建筑2017H1技术规程:GB/T51231-2016、GB/T51232-2016、GB/T51233-2016发布《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将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意味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将正式步入正轨工作方案:国办发〔2017〕19号协同18部委制定落实《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包含7大部分20项内容发展规划:建科[2017]53号《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标准及技术体系工作方案、发展规划:建科[2017]77号《“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以及配套管理办法等三大文件:明确2020年前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比例达15%以上,其中重点、积极、鼓励推进地区分别达20%、15%、10%以上2017H2技术规程:GB/T51129-2017批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129-2017,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

原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5同时废止。

2018Q1工作要点:建科综函[2018]2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8年工作要点》,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编制装配式建筑领域技术体系框架,提升装配式建筑技术及部品部件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

评估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评定第二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以历史经验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受益于其施工现场的“环保性”和“整体性”及不断扩张的厂房/住宅/商业用房需求,受制于较高的成本,施工难度及质量。

当下钢铁产能依然过剩,环保整顿力度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之下,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产业有望加速扩张。

二、从现浇到预制,装配式实现“节能+环保”(一)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其最显著特征在于预制性。

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模式,以预制构件在施工工地现场装配,而非传统的现浇模式。

相对于传统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具有更加“环保、高效、高质”的特征。

表2: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优势显著装配式建筑传统建筑提升指标模式以预制构件现场装配工地现浇-设计需要考虑更多因素(节点防水,外墙保温较简单-等),相对复杂人员配置 较少较多 人工用量下降30%施工管理 精准度要求高,管理较繁琐复杂 较简单 - 施工进度 较快较慢- 施工质量 工厂预制和现场机械安装的方式提高了建筑标准化及精准度现场施工的方式限制了工程质量 - 产业链特征 将设计、生产、施工整个产业链整合起来 设计、生产、施工等各个环节相对独立和分散-环保性 工厂生产,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较少,噪声污染较小,且建筑垃圾回收率提高 产生较多建筑垃圾,噪声污染、光污染 建筑垃圾减少45%,建筑污水减少45%,能耗降低30% 工期 较短 较长 工期提前30% 成本较高较低造价上涨30-35%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图2:装配式建筑 图3:传统式建筑资料来源:预制建筑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装配式建筑在线,民生证券研究院按照结构材料分类,装配式建筑主要可分为三大类: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三类结构的建筑因使用材料不同,施工特点和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

表3:装配式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建筑对比 分类 工艺模式特点适用范围钢结构在工厂采用切割后焊接的方法,在工地施工时一般采用螺栓、铆钉或者焊接的组装方法,形成能够承受荷载的钢结构 强度高、重量轻单层厂房、大跨度公共建筑、高层和超高层的酒店和写字楼,住宅尚未广泛推广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浇筑和工厂预制均可。

预制类需在工厂制成不同的构件单元,再到工地进行组装,施工构件之间的连接可采用类似于钢结构的机械连接,也可以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组装成整体,还可以采用焊接或后张预应力的方法形成受力的结构 耐久性好、造价便宜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较为主流)木结构一般在工厂加工成不同的构件或部品,在现场通过螺栓和螺钉连接比较轻、施工简便,但我国木材资源不够丰富,实际应用较少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应用较多;利用国外木材资源发展国内低矮建筑是我国未来方向,特别是小城镇和农村房屋资料来源:预制建筑网,民生证券研究院(二)装配式钢结构:抗震性最好的装配式结构1. 钢结构具备轻质高强、可塑性强、抗震性强、绿色节能等优质特征钢结构是由钢板、型钢、钢管、钢索等钢材为基本材料,通过焊接、铆、螺栓等方式连接而形成的钢制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