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牛羊溯源项目
牛羊肉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牛羊肉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发布时间:2023-02-15T08:06:30.90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9月18期作者:那顺宝音1 玉兰2 牧仁3 陶娅2 宝地呼4 孟和吉日嘎拉5 [导读] 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需求,杜绝传统肉品检疫环节中伪造使用印章及检疫标识的行为,那顺宝音1 玉兰2 牧仁3 陶娅2 宝地呼4 孟和吉日嘎拉51.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赤峰0251502.巴林右旗大板镇人民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赤峰 0251503.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人民政府内蒙古赤峰 0251504.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农牧局内蒙古赤峰 0253505.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赤峰 025150摘要: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需求,杜绝传统肉品检疫环节中伪造使用印章及检疫标识的行为,积极采取措施,改进牛羊肉产品检疫标志,在新标志上设置二维码,消费者可以登录“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输入溯源码查询或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查询牛羊肉相关信息。
政府监管部门通过监管平台或扫描二维码识别检疫标志真伪,有效打击伪造检疫印章、检疫标志、逃避检疫等违法行为。
关键词:牛羊肉检疫;存在的问题;建议引言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需求,规范牛羊肉检疫标志管理,增加动物产品检疫及标志技术含量,杜绝牛羊肉检疫环节流通环节中违法违规行为,根据《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羊屠宰检疫规程》《牛屠宰检疫规程》等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在2个牛羊屠宰检疫点实施了牛羊肉检疫标志规范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动物卫生监管水平,减少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1规范牛羊检疫标志的必要性1.1规范牛羊检疫标志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的必要手段。
(2)对上市牛羊肉标志可实现功能防伪、官方兽医检疫中便于操作、监督执法过程中有利监管、肉品流通中可追溯管理的目的,进一步推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以监促检、以检促防、防检结合。
萨如拉图雅嘎查培育发展乌珠穆沁羊项目实施方案

萨如拉图雅嘎查培育发展乌珠穆沁羊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聚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健全牧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特制定萨如拉图雅嘎查培育发展乌珠穆沁羊项目实施方案,具体情况如下:一、项目名称萨如拉图雅嘎查培育发展乌珠穆沁羊项目二、项目计划建设期2023年4月一2023年11月三、项目建设单位乌兰哈拉嘎苏木人民政府四、目标任务帮助牧户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进而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提高嘎查组织的服务能力,夯实凝聚和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彻底解决牧民增收难,带动牧民共同富裕,实现“嘎查有增收产业,牧民有增收渠道”的发展目标。
五、资金来源申请2023年度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六、项目建设内容总投资192万元,投入72万元新建400平米暖棚2处;投入45万元新建500平米储草棚一处;投入9万元新建42平米防疫兽医室,投入7万元兽用新型无针注射系统一套。
投入48万元500平米育肥棚一处;投入11万元,购置安装30OIn喂料饮水设备。
七、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023年1月-2023年3月完成可研、实施方案编制与审批;2023年4月-2023年5月完成设备招标、采购;2023年6月-2023年9月暖棚建设施工;2023年10月下旬-12月底,实施主体项目验收。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嘎查施行“一肩挑”,并由“一肩挑”带领一批年轻化、专业化的“两委”干部队伍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项目管理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力保障;成立项目实施监督组,对项目资金使用决策程序和落实情况以及后续财务公开、民主使用集体资金情况等进行监督。
九、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实施本项目是提升嘎查党支部组织力的重要举措。
通过项目实施,可提升嘎查集体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嘎查集体经济增收,从而提升嘎查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嘎查“两委”为民服务能力。
内蒙牛羊食品加工监管制度

内蒙牛羊食品加工监管制度一、引言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牛羊养殖和食品加工地区,其牛羊肉制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为了确保牛羊食品加工的安全与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监管制度。
本制度主要涵盖原料采购监管、加工过程卫生、质量检验标准、食品添加剂管理、包装标签规定、储存和运输规范、销售记录追踪、召回及处置措施等方面。
二、原料采购监管1.牛羊的养殖基地需取得相关部门的资质认证,确保养殖过程无污染、无添加。
2.原料牛羊需经过健康检查,确保无疾病、无农药和兽药残留。
3.原料的采购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来源可追溯。
三、加工过程卫生1.加工车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加工设备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洗。
3.加工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确保操作规范、个人卫生达标。
四、质量检验标准1.牛羊肉制品的质量检验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2.检验项目应包括感官指标、营养成分、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
3.检验结果应真实、准确,并及时反馈至生产部门。
五、食品添加剂管理1.食品添加剂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严禁使用非法添加剂。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得超标。
3.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储存和使用应建立严格的台账制度。
六、包装标签规定1.牛羊肉制品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2.包装上的标签应清晰、完整,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对于预包装产品,其标签还应注明配料表、净含量等内容。
七、储存和运输规范1.牛羊肉制品的储存和运输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污染和变质。
2.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产品的温度和湿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产品的堆放应合理布局,防止压坏和损坏。
内蒙古自治区牛羊屠宰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218号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布文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218号【发布日期】2016-04-01【生效日期】2016-06-01【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地方法规【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牛羊屠宰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218号《内蒙古自治区牛羊屠宰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2月2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6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代主席布小林2016年4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牛羊屠宰管理,规范牛羊屠宰行为,保证牛羊产品质量,保障牛羊屠宰行业健康发展和公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牛羊屠宰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牛羊产品,是指牛羊在屠宰后未经加工的胴体、肉、脂、脏器、血液、骨、头、蹄、皮、尾等。
第三条自治区对牛羊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牛羊屠宰,农村牧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
“农家乐”、“牧家游”等所涉及的牛羊屠宰由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管理办法。
第四条牛羊定点屠宰厂(场)是牛羊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当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五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一组织、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牛羊屠宰管理工作,将牛羊屠宰监督管理和屠宰技术指导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编制牛羊屠宰行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牛羊屠宰的监督管理工作。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牛羊屠宰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牛羊屠宰技术指导。
智慧畜牧业全产业链追溯体系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畜牧业全产业链追溯体系解决方案一、前言古往今来,养殖业一直都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资交换的重要环节。
从原始社会的简单圈养,到现代化的养殖场,可以这么说,养殖业的发展史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养殖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基于国家改革和完善商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以及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以成熟技术兼容已有局部应用,以“安全、方便、幸福、安居”为宗旨,打造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溯源协同平台”体系,以追溯平台为核心,建立追溯应用系统,覆盖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终端销售、检验检测、政府监管、企业管理、查询验证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
在建立产品流通信息追溯体系标准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消费者提供产品流通追溯相关信息、定制应用服务、及数据增值服务。
二、建设背景我国是一个畜牧大国,在实现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低、政府监管薄弱、环境污染、行业数据资源分散等问题,阻碍了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牛、羊肉产品的需求已由“量变"转为“质变”,对牛、羊肉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牛业实际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生产水平、疫病控制、肉产品安全方面以及高效牧场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成为中国肉牛业发展以及打入国际市场的瓶颈。
三、建设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牛羊屠宰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218号)《内蒙古自治区当前产业发展序列》内政办发〔1998〕57号《关于“十三五”期间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牛羊屠宰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四、建设意义1、社会效益追溯系统能让消费者通过手机查询,知道餐桌上每一块肉的源产地,能对羊的饲养、屠宰及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吃上“放心肉”,保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使得市场更加的规范、健康,真正达到追溯的目的2、生态效益通过智慧畜牧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在不增加牲畜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增加牧民收入,间接的保护了自治区的各大草场。
【精选推荐】猪牛羊产品检测项目技术标准与要求

【精选推荐】猪牛羊产品检测项目技术标准与要求
技术标准与要求
供应商相关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抽检频率和时间在合同中规定,按时完成合同规定的检测工作并出具检测报告。
每次检测工作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提供检测报告给采购方。
其中检出结果不合格的,必须在检测工作完成后48个小时内当面或以快递的方式送达采购方。
供应商对检测不合格的样品要进行确认检测,做好相关质量控制措施。
各种记录和质控要满足计量认证和溯源的要求。
供应商必须保留副样2个月以上。
供应商所有实施的项目及出具检测报告均须接受采购人任何时候的监督及检查。
检测项目、检测依据和判定依据件详见下表:
猪牛羊产品例行(风险)监测检测项目、检测依据和判定依据
1.猪牛羊产品检测(280批次):
监测品种主要包括猪肉、猪肝、牛肉、羊肉。
2.承检方按照采购人要求完成全部的检测服务任务、数据汇总等任务,出具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汇总表、分析报告。
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下的羊肉保卫战!

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下的羊肉保卫战!商界导读:10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开始正式实施,而早在实施前,在距离帝都700公里的锡林郭勒盟就开始了肃清羊肉市场的保卫战。
文丨张禄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近些年,瘦肉精、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普罗大众不断发声:“我们还能吃什么”、“监管又在何处”?《食品安全法》顺势修订,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一实施,各地各企业便纷纷掀起了宣传活动。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早在9月5日,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之前,食品安全法义务普法宣讲团和《食品安全与法》栏目组就去了离帝都700公里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开展宣讲活动。
锡林郭勒盟也是宣讲团和栏目组进行宣讲活动的第一站。
“锡林郭勒盟羊肉”首当其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锡林郭勒盟草原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可利用的草场面积达到了18万平方公里,是境内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生物圈监测体系的国家级草原。
在锡林郭勒盟,你总能听见当地的人们这样自豪地称赞他们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
”的确,锡林郭勒盟羊,以肉质鲜美、多汁不膻、营养滋补、绿色天然而出名。
哈尔滨、北京、上海……全国的羊肉都争着叫“锡林郭勒盟羊肉”,你也总能看到挂着“锡林郭勒盟羊肉”的招牌下门庭若市。
然而,锡林郭勒盟羊一年600到800万只的出栏量,仅占全国羊只总产量的2%。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部分商贩由于利益的驱动,便生产、加工、销售假冒伪劣的锡林郭勒盟羊肉。
有的使用次品羊肉充之,更有甚者,直接用猪肉、鸭肉、鸡肉等其他肉类,添加羊肉精,冒名“锡林郭勒盟羊肉”。
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羊肉市场乱象,亟待解决。
新丝路“三把刀”为“锡林郭勒盟羊肉”正名今年7月16日,上线的新丝路电子商务平台,便是锡林郭勒盟人保卫“锡林郭勒盟羊肉”品牌的依托。
这个平台由土生土长的马云峰历时两年,联合当地政府,集结当地企业、牧户与创业者而建,以羊肉交易为主,牛肉、奶制品、民族工艺品等作为辅助商品。
有机牛羊认证项目实施方案

有机牛羊认证项目实施方案本项目旨在为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一个可靠的有机认证体系,保证牛羊产品的有机质量和安全性。
项目实施方案如下:一、建立有机认证管理机构1.设立牛羊有机认证管理委员会,由有机农产品生产者、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代表组成,负责制定有机认证标准和监督管理工作。
2.建立认证机构,负责实施牛羊有机认证工作,包括审核申请材料、现场检查和颁发认证证书。
二、制定有机认证标准1.参照国际有机认证标准和国家相关法规,制定适用于牛羊产品的有机认证标准,包括饲料管理、养殖环境、兽医保健等方面。
2.依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不断修订和完善有机认证标准,确保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期望。
三、开展有机认证推广工作1.开展有机认证知识培训,提高生产者对有机认证的认知和理解,帮助他们合理应用有机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2.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有机认证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促进有机产品市场化。
四、建立有机认证监督管理体系1.建立完善的认证档案管理系统,对认证对象的申请材料、现场检查报告等进行登记和归档,保证认证过程的透明和规范。
2.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对有机认证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有机产品质量和安全。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积极参与国际有机认证组织的活动和交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有机认证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有机认证的国际影响力。
2.与国外有机认证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促进有机产品的国际贸易,拓展有机产品的国际市场。
六、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1.建立有机产品监督抽检制度,对已认证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有机认证标准。
2.定期对认证机构进行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其独立公正地执行有机认证工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建立起一个健全、科学的有机牛羊认证体系,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力的保障,推动我国有机产品的发展和壮大。
七、建立产销溯源系统1. 建立牛羊有机产品的产销溯源系统,对生产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确保产品的来源真实可查、生产过程合规可追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程
1、牧场
牲畜出生后将佩戴RFID电子耳标,作为牲畜个体身分的标识,在养殖过程中通过利用PC或RFID手持设备读取标签的唯一ID号码并添加内容,详细记录牲畜品种、饲料信息、防疫信息、用药信息、环境信息、生长情况、牧户信息等等写在牲畜耳标上,并上传到平台数据库。
同时对养殖场内牛只个体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实现电子化的跟踪处理,便于养殖户对牲畜的日常管理。
2、屠宰场
各牧户把牛羊集中到屠宰场,屠宰场根据耳标上的RFID,读取后继续添加屠宰场的信息,如屠宰地点,屠宰负责人,时间等等。
添加追溯记录信息,包括入场时间,品种,性别,年龄,耳标号,入场体重,入场检疫信息登记(来源地、入场检疫证号、入场检疫员姓名、编号、非疫区证明编号、车辆消毒证号)。
入场后需要记录采食饲料信息、生长信息、饲养期间防检疫免疫记录(检疫记录、疫苗注射记录)、疾病治疗信息(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信息。
3、屠宰
对牛羊进行宰杀,分割筛选。
采用某个牧户饲养的牲畜为一批屠宰对象,对分割下来牛羊肉的各部分装入带有某一部分肉的名称,屠宰师傅等等相关RFID信息的盒子中。
采集旧耳标信息及盒子上的RFID标签信息,统一录入到数据库中。
4、称重包装
利用二维码溯源秤,打印产品二维码等信息贴在外包装上。
即导入数据库中的信息到溯
源称秤中,打印具溯源信息的肉品凭证。
5、物流
扫描产品二维码后添加完善信息,添加仓库、运输车、产品图片等相关信息。
6、商场、消费者
消费者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获取溯源信息。
牧场信息
日期
养殖地点
负责人
免疫时间
兽医
用药名称
屠宰信息
时间
单位
负责人
企业代码
检疫证号码
检疫人员
企业信息
以文本、图片、视频等自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