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及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防抱死制动系统及驱动防滑控制系统(中职)

防抱死制动系统及驱动防滑控制系统(中职)

盐亭职业技术学校
驱动防滑系统(ASR)

滑移率与纵向附着系数的关系
在各种路面上,地面的附着系数均随滑转率的变化而改变。
试验研究表明.车轮滑转率Sz在10%~30%时,纵向附着系数达到 最大,横向附着系数也较大。因此,滑转率是汽车防滑转电子控
制系统的重要控制参数。
盐亭职业技术学校
ASR的基本组成
由轮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制动压力调节 器、差速制动阀、发动机控制阀、发动机控制缸组成。

2.驱动轮制动控制
直接对发生空转的驱动轮加以制动,反映时间最短。普遍采用
ASR与ABS组合的液压控制系统,在ABS系统中增加电磁阀和调 节器,从而增加了驱动控制功能。
1.通过对发生滑转的驱动轮直接施加制动(增加车轮制动分
泵的压力),历时时间短,可迅速、有效地防止驱动轮滑转。 2.但为了制动过程平衡,出于舒适性考虑,其制动力应缓慢
6、安全保护功能
盐亭职业技术学校
执行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组成:电磁换向阀、储液罐、电动机和液压泵 功用:在制动时根据ABS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控制指令, 自动调节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并 处于理想滑移率的状态。
盐亭职业技术学校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工作原理 先观看录像。
盐亭职业技术学校
ASR的控制方式

1.调节发动机输出转矩
在汽车起步、加速时,ASR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发动机输出 功率,以抑制驱动轮滑转。 常用方法有: (1)调节燃油量,如减少或中断供油; (2)调整点火时间,如减少点火提前角或停止点火; (3)调整进气量,如调整节气门的开度和辅助空气装置。

【发展】论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发展】论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字】发展安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课题名称:论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院、专业: 安徽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设计人姓名: 张章指导老师: 胡伟论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摘要近几年来,随着道路的加宽和车辆行驶密度的增加。

汽车行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一些有关提高汽车行驶安全的措施也被提出。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ABS、ASR)就是在这种潮流中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很好的应用。

本文就是基于此种原因展开了对防滑控制系统的讨论。

本文分别从防滑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理论、控制原理、重要组成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防滑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防滑控制系统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向大家说明了防滑控制系统在汽车安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希望能对大家的行车安全有所帮助。

关键词:防滑控制系统、ABS、ASR、汽车、安全、理论、AbstractIn the last few years, along with path broaden and vehicles travel density increase.The automobile travel security problem more and more receives the social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s high attention.At the same time some related enhance the automobile travel security the measure also to propose.The automobile skid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ABS, ASR) are arise at the historic moment in this kind of tidal current, and obtained the very good development and the very good application.This article has launched based on this kind of reason to the skid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discussion.This article separately from the skid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basic concept, the basic work theory, the control principle, importantly composed the part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as well as the skid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aspects and so 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elaboration to the skid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Explained to everybody the skid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the vital role which plays in the auto safety aspect.The hope can have the help to everybody traffic safety.Key word: Skid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ABS, ASR, automobile, security, theory,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防滑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4)第三章:防滑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6)第四章:防滑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12)第五章:防滑控制系统的应用 (14)第六章:防滑控制系统的发展 (19)结论: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第一章概述1、1防滑控制系统的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汽车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25.《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25.《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能够描述电控悬架系 演示法、讨论法、
架系统
统的功能、特点
2
总结法
讲授法、多媒体
26
项 目 7 电 控 悬 典型电控悬架系统 能够描述典型电控悬 演示法、讨论法、
架系统
组成与原理
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2
总结法
能够描述电控悬架系 讲授法、多媒体
27
项 目 7 电 控 悬 电控悬架系统故障 统常见故障及检修方 演示法、讨论法、
总结法
18
项目 4 电控制 动防抱死系统
ABS 的概述
讲授法、多媒体
能够掌握 ABS 的控制
理论
演示法、讨论法、
2
总结法
讲授法、多媒体
19
项 目 4 电 控 制 ABS 的 结 构 与 工 能够描述 ABS 系统的 演示法、讨论法、
动防抱死系统 作原理
工作过程
2
总结法
讲授法、多媒体
20
项目 4 电控制 动防抱死系统
2
转向系统
统的构造及工作过程
总结法
项 目 8 电 控 助 电控四轮转向系统 能够描述四轮转向系 讲授法、多媒体
30
力转向与四轮 结构与工作原理
演示法、讨论法、 统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转向系统
总结法
实训五:电控动
能够正确对电动式电
电动式电控动力转
31
力转向系统结 向的结构认识
控动力转向系统进行 讲授法、实训法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章节
项目 1 汽车底 盘电控系统概

项目 2 汽车自 动变速器
项目 2 汽车自 动变速器

汽车防滑的原理

汽车防滑的原理

汽车防滑的原理汽车防滑的原理是通过防滑系统来减少车辆在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保证车辆在艰难路况下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汽车防滑系统主要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TCS)和车身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简称ESP)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它是汽车防滑系统的核心部分。

当车辆紧急制动或在低摩擦路面上制动时,车轮容易发生抱死现象,即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

在这种情况下,车轮会失去转动能力,无法继续提供稳定的制动力,导致车辆控制失效。

而ABS系统通过感应车轮的转动速度,实时监测车轮的速度变化,并根据车轮的转动状态进行调节,避免车轮抱死现象的发生。

当车轮即将抱死时,ABS系统会通过刹车制动压力减小或者释放制动压力的方式,确保车轮始终保持适当的滚动状态,提供良好的制动效果。

其次,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差速器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牵引力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感应车轮的转动速度来检测车辆是否出现打滑现象,一旦发现车轮打滑,系统会自动调整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或通过刹车系统减小车轮的滑动,使车轮恢复正常的抓地力,提供稳定的牵引力。

而差速器则可以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平均分配给两个驱动车轮,避免轮胎之间转速的差异过大而导致车轮打滑。

此外,车身稳定系统(ESP)也是汽车防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感应车辆的加速度、转向角度等参数,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当车辆出现侧滑或失控的情况时,ESP系统会通过调整车轮的刹车力分配和发动机动力输出来实现车身的稳定,并避免车辆偏离预定的行驶轨迹。

综上所述,汽车防滑的原理主要通过防滑系统来保证车辆在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通过刹车压力的调节,避免车轮抱死现象的发生;牵引力控制系统(TCS)通过调整车轮滑动和发动机输出功率来提供良好的牵引力;车身稳定系统(ESP)通过监测车辆状态和调节车轮的刹车力分配和发动机输出功率,来保持车辆在行驶中的稳定性。

ESP系统

ESP系统

ESP癿缺点
• 在一些特定癿情况下, ESP需要被关掉 而保护ESP因过度作用而损坏. ESP是 基于正常路面状况癿. 所以比如长时间 走沙地戒路面特别滑癿道路, 建议你关 掉ESP,因为那种情况下, 轮胎常态打滑 , ESP会过分响应. 所以关掉ESP靠你自 己安全驾驶,毕竟速度丌快,人脑处理复 杂状况癿能力还是优于电脑癿.电脑癿 优势是对于设定好癿状况,它反映比人 快地多. 如何使用esp开关,一般说明书 上会有说明。
2.体积小质量轻及低成本液压 制动作动系统的结构设计
• 这方面BOSCH公司在ESP系统中采用 的结构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液压作动 系统由预加压泵PCP(PrechargePump ) 压力产生装置( PressureGeneratorAssembly) 液压 单元HU5.0所构成。
ESP癿工作过程
• ESP通过横摆角速度传感器(英文原称为yaw rate sensor ),识别车辆绕垂直于地面轰线斱向癿旋转角度 及侧向加速度传感器识别车辆实际运动斱向 b图 • 若a〉b,ESP判定为出现丌足转向,将制动内侧后轮 ,使车辆迚一步沿驾驶员转弯斱向偏转,仍而稳定车辆 。 • 若a〈b,ESP判定为出现过度转向,ESP将制动外侧 前轮,防止出现甩尾,幵减弱过度转向趋势,稳定车辆 。 • 如果单独制动某个车轮丌足以稳定车辆,ESP将通 过降低収动机扭矩输出癿斱式戒制动其它车轮来满足需 求



ABS/TCS系统就是要防止在车辆加速戒制动 时出现我仧所丌期望癿纵向滑移。而 Electronic Dynamic Control /ESP就是要控 制横向滑移。他是各种工况下癿一个主动安全 系统,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减轱驾驶员癿精神 紧张及身体疲劳。 • 只要 ESP识别出驾驶员癿输入不车辆癿实 际运动丌一致,它就马上通过有选择癿制动/ 収动机干预来稳定车辆。 • ESP首先通过斱向盘转角传感器及各车轮 转速传感器识别驾驶员转弯斱向(驾驶员意愿 )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 ,简称ABS )的控制原理,对目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所采用的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技术1.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高速公路的不断修建,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越来越为人们重视。

为了全面满足制动过程中汽车对制动的要求,使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更趋合理。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上。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 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普通制动系统在湿滑路面上制动,或在紧急制动的时候,车轮容易因制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安全抱死。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能实时判定车轮的滑动率,自动调节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矩,防止车轮抱死。

从而获得最佳制动效能的电子装置。

它能把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充分地利用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显著地提高车辆制动时的可操纵性和稳定性,从而避免了车轮抱死时易出现的各种交通事故。

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加,车轮滚动成分越来越少,而滑动成分越来越多,一般用滑动率S 来说明制动过程中滑动成分的多少。

滑动率越大,滑动成分越少。

S=1-ur ω%100⨯ 其中: u ——车轮中心的速度;r ——没有地面制动力时的车轮滚动半径; w ——车轮的角速度。

纵向和侧向附着系数可表达为车轮滑动率的函数(如图1)。

最大纵向附着系数所对应的滑动率称为临界稳定点SK 。

汽车制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
章汽车制动系
概述
液压制动系
气压制动系
辅助制动系
制动力调节装置
防抱死制动系统与驱动防滑系统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15.1 概 述
一、制动系的功用
根据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停车,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二、制动系的类型
1、按作用分类
行车制动装置
驻车制动装置
辅助制动装置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2、按动力来腔阀门
⑵工作过程
气制动阀的随 动作用是靠平衡弹 簧来保证的;制动 阀的平衡位置是指 进排气阀均关闭, 且前后制动气室的 气压保证稳定状态。 每次平衡过程,平 衡弹簧下端面的位 置相同。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五、继动阀与快放阀
1、继动阀:缩短由储气筒到制动气室充气路程。 2、快放阀:解除制动时,可直接将制动气室的压缩空气排入 大气。
分类: 钳盘式制动器 a、定前盘式制动器
b、浮钳盘式制动器
全盘式制动器 (1)钳盘式制动器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1)定钳盘式制动器 油路中的制动 跨置在制动盘1上的制动钳体5固定安装在车桥6上,它不能旋转
液受制动盘加 热易汽化。 活 塞
制动钳体
进油口
制动块 缺点:油缸多、 结构复杂、制 动钳尺寸大
车 桥
人力制动系统 动力制动系统 伺服制动系统 机械式 液压式 气压式 电磁式 组合式
3.按传能介质不同
三、制动系的工作原理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 原理是,利用与车身(或车 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 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 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 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 的趋势。
当驾驶员踏下制动 踏板,使活塞压缩制动 液时,轮缸活塞在液压 的作用下将制动蹄片压 向制动鼓,使制动鼓减 小转动速度,或保持不 动。

电子制动系统分类特点

电子制动系统分类特点

1)作用
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汽车驱动轮在加速时出现打滑,特别是下雨下雪冰雹路 冻等摩擦力较小的特殊路面上,当汽车加速时将滑动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从而防止驱动轮快速滑动。它的功能一是提高牵引力;二是保持汽车的行驶稳 定。行驶在易滑的路面上,没有 ASR的汽车加速时驱动轮容易打滑;如是后驱 动的车辆容易甩尾,如是前驱动的车辆容易方向失控。有ASR时,汽车在加速 时就不会有或能够减轻这种现象。在转弯时,如果发生驱动轮打滑会导致整个 车辆向一侧偏移,当有ASR时就会使车辆沿着正确的路线转向;最重要的是车辆 转弯时,一旦驱动轮打滑就会全车一侧偏移,这在山路上极度危险的,有ASR 的车辆一般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二、电子制动力分配
电子制动力分配(EBD),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 简称EBD。EBD实际上是ABS的辅助功能,是在ABS的控制电脑里增加一个控制 软件,机械系统与ABS完全一致。它只是ABS系统的有效补充,一般和ABS组合 使用,可以提高ABS的功效。当发生紧急制动时,EBD在ABS作用之前,可依据 车身的重量和路面条件,自动以前轮为基准去比较后轮轮胎的滑动率,如发 觉此差异程度必须被调整时,刹车油压系统将会调整传至后轮的油压,以得 到更平衡且更接近理想化的刹车力分布。配置有EBD系统的车辆,会自动侦测 各个车轮与地面间的抓地力状况,将刹车系统所产生的力量,适当地分配至 四个车轮。在EBD系统的辅助之下,刹车力可以得到最佳的效率,使得刹车距 离明显地缩短,并在刹车的时候保持车辆的平稳,提高行车的安全。而EBD系 统在弯道之中进行刹车的操作亦具有维持车辆稳定的功能,增加弯道行驶的 安全。
对两前轮进行独立控制,主要考虑小轿车,特别是前轮驱动的汽车,前轮 的制动力在汽车总制动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可 达70%左右),可以充分利用 两前轮的附着力。但由于两前轮制动力不平衡对汽车行驶方向稳定性影响 相对较小,而且可以通过 驾驶员的转向操纵对由此产生的影响进行修正。 因此,三通道ABS在小轿车上被普遍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与交通学院
2. 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 1) 常规制动过程(升压)
25.5 制动压力调节器
汽车与交通学院
2) 减压制动过程
25.5 制动压力调节器
汽车与交通学院
3) 保压制动过程
25.5 制动压力调节器
汽车与交通学院
二、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结构 1. 电动油泵 2. 储液器
25.5 制动压力调节器
汽车与交通学院
3. 蓄能器
25.5 制动压力调节器
汽车与交通学院
4. 电磁阀
25.5 制动压力调节器
ω ——车轮旋转角速度 r ——车轮滚动半径 S表明了车轮在运动过程中滑移成分的多少。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1 ABS基础知识
S=0,纯滚动 S=1,抱死脱滑 0<S<1,边滚边滑 2. 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
指汽车在制动时仍能按指定的方向行驶,即不发生跑 偏、侧滑和失去转向能力。 侧滑和失去转向能力 横向附着系数 滑移率
25.4 ECU
端子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连接的元件 空位 空位 ABS故障警告灯 右后轮转轮传感器 右前轮转速传感器 空位 空位 空位 电子控制单元端子 中央线路板接头 蓄电池(-) 蓄电池(+)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4 ECU
检测方法: 检测条件:
轮速传感器的导线、插接器或传感头松动,电磁线圈 等出现接触不良、断路、短路或脏污、间隙不正常, 都会影响车轮转速传感器的工作,从而造成ABS系统 工作异常。
1) 外观检查 检查传感器安装有无松动;传感头和齿圈是否吸有磁 性物质和污垢;传感器导线是否破损、老化;插接器 是否连接牢固和接触良好,如有锈蚀、脏污应清除, 并涂少量防护剂,然后重新将导线插入插接器,再进 行检测。
同上
同上
点火开关关闭
同上
点火开关接通
点火开关关闭 (不踩制动踏板) (踩制动踏板)
点火开关关闭 点火开关打开
点火开关关闭 点火开关打开
额定值
1.0~1.3 kΩ 同上 同上 同上 190~1140mV的 交流电压 同上 同上 同上 10.0~14.5V 同上 同上
0~0.5V 10.0~14.5V
灯亮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3 轮速传感器
4) 模拟检查 使车轮离开地面,将示波器测试线接于ABS电子控制 单元(ECU)插接器插头的被测传感器对应端子上, 用手转动被测车轮(传感器装在差速器上则应挂上前 进档起动发动机低速运转),观察信号电压及其波形 是否与车轮转速相当,以及波形是否残缺变形,以判 定传感头或齿圈是否脏污或损坏。
项目25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及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汽车与交通学院
主要内容
1.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车轮转速传感器 3. 电子控制单元 4. 制动压力调节器 5. ABS的故障诊断 6. 驱动防滑(ASR)系统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1 ABS基础知识
一、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 1. 地面制动力FB 2. 制动器制动力Fμ
四、ABS的应用 1950年ABS首先用于飞机。 目前,德国博士(Bosch)、德福斯(Teves)和美 国的德尔科(Delco)、本迪克斯( Bendix )是世界 著名的ABS研制和生产厂家。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2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ABS的组成
1.前轮速传感器 2.制动压力调节器 3.ABS电控单元 4.ABS警告灯 5.后轮速传感器 6.停车灯开关 7.制动主缸 8.比例旁通阀 9.制动轮缸 10.蓄电池 11.点火开关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1 ABS基础知识
3. 附着系数(地面制动力)与滑移率的关系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1 ABS基础知识
三、防抱死制动系统功用 防抱死制动系统,缩写为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 功用:在制动过程中,通过调节制动器制动力,使滑 移率始终控制在15-20%,获得最佳的制动效能和较 好制动方向稳定性。
执行器
制动压力 调节器
ABS警告灯
接受ECU的指令,通过电磁阀的动作,控制制动系统压 力的增加、保持或降低
ABS系统出现故障时,ECU将其点亮,发出报警,并可 由其闪烁读取故障码
ECU
接受车速、轮速、减速度等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车速、 轮速、滑移率和车轮减速度、加速度,并将这些信号加 以分析、判断、放大,由输出级输出控制指令,控制各 种执行器工作
汽车与交通学院
以三通道四传感器进行说明。
25.4 ECU
汽车与交通学院
三、ECU的检测 ECU端子
25.4 ECU
汽车与交通学院
ECU端子的功能
端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连接的元件 右后轮转轮传感器 左后轮转轮传感器 右前轮转轮传感器 左前轮转轮传感器 空位 电控单元端子22 空位 蓄电池(-) 蓄电池(+) 左后轮转轮传感器 左前轮转轮传感器 制动灯开关 诊断导线,K线
– 熔断丝完好; – 关闭用电设备,如大灯、空调和风扇等; – 拔下ABS电子控制单元上的线束插头,使其与检测箱
V.A.G1598/21的插座相连接。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4 ECU
检测的方法及标准数值
测试 步骤
1 2 3 4 5
V.A.G1598 /21插孔
3+18 4+11 1+17 2+10 1+17
灯亮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5 制动压力调节器
先观看录像。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5 制动压力调节器
功用:在制动时根据ABS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控 制指令,自动调节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的大小,使车 轮不被抱死,并处于理想滑移率的状态。
分类:
– 根据压力调节器的动力源不同:液压式和气压式 – 根据压力调节器与制动主缸的结构关系:整体式和分离式 – 根据压力调节器的调压方式:循环式和可变容积式
测试内容
右前转速传感器(G45)的电阻 左前转速传感器(G47)的电阻 右后转速传感器(G44)的电阻 左后转速传感器(G46)的电阻 右后转速传感器(G410 左后转速传感器(G46)的电压信号
7
3+18 右前转速传感器(G45)的电压信号
8
4+11 左前转速传感器(G47)的电压信号
汽车与交通学院
二、ABS工作原理 先观看录像。
25.2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2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ABS的分类 一般是按控制通道和传感器数目分类。 控制通道: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
为控制通道。
– 独立控制:如果一个车轮的制动压力占用一个控制通道,可 以进行单独调节,称为独立控制;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3 轮速传感器
功用:
– 检测车轮的转速,并将转速信号输入电子控制单元,以进行 控制车轮状态。
分类:
– 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 – 霍尔效应式轮速传感器
汽车与交通学院
一、电磁式轮速传感器 1. 结构 包括传感头和齿圈两部分。 1) 外形
25.3 轮速传感器
汽车与交通学院
2) 安装部位 在车轮上的安装位置
2. 三通道三传感器 三个轮速传感器、三个制动压力调节器,前轮独立控 制,后轮按低选择方式控制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2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四通道四传感器 四个轮速传感器、四个制动压力调节器,对各个车轮 进行独立控制。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3 车轮转速传感器
车轮转速传感器一般简称轮速传感器。 先观看录像。
– 一同控制:如果两个车轮的制动压力是一同调节的,称为一 同控制; 低选原则一同控制 高选原则一同控制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2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 三通道四传感器 四个轮速传感器、三个制动压力调节器,前轮独立控 制,后轮按低选择方式控制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2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4 ECU
4. 安全保护电路 将汽车电源(蓄电池、发电机)提供的12V电压变为
ECU内部所需的5V标准稳定电压,同时对电源电路的 电压是否稳定在规定的范围进行监控; 对ABS电路系统进行监视。当出现故障信号时,关闭 继电器,停止ABS系统的工作,转入常规制动状态。 同时点亮仪表盘上的ABS警告灯,提示驾驶员ABS系 统出现故障,并将故障信息以故障码的形式储存在存 储器中,以诊断时调取。
汽车与交通学院
二、霍尔式轮速传感器 1. 结构原理
25.3 轮速传感器
2. 特点 输出信号电压幅值不受转速的影响,频率响应高,抗 电磁波干扰能力强。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4 电子控制单元(ECU)
观看录像。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4 ECU
一、ECU的功用 接收轮速传感器及其他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这些输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4 ECU
二、ECU的结构 1. 输入级电路
将轮速传感器输入的正弦波信号转换成脉冲方波信号, 经整形放大后输入运算电路。 2. 运算电路 进行车轮转速、初始速度、滑移率、加速度和减速度 的运算,调节电磁阀控制参数的运算和监控运算。 3. 电磁阀控制电路 接受运算电路输入的电磁阀控制参数信号,控制大功 率三极管向电磁阀提供控制电流。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5 制动压力调节器
一、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 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 1) 基本组成
汽车与交通学院
25.5 制动压力调节器
2) 工作原理 常规制动过程:ABS不工作,电磁阀中无电流 减压制动过程:ABS工作,电磁阀中通大电流(5A) 保压制动过程:ABS工作,电磁阀中通小电流(2A) 增压制动过程:同常规制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