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

合集下载

6类非屏蔽模块的打线技巧

6类非屏蔽模块的打线技巧
模块 上打线 看似简 单 , 大有学 问 。 想打 好 、 却 要
打快 ,首 先就 要 了解 6类 非屏 蔽 线 缆 的结 构
和 生产工艺 。 6类 线 缆 中 采 用 4 对 隔 离 装 置 , 线 这 种 线缆 内部 带螺 旋 式 十 字 支撑 结 构 ,将所
委 员会 标 准 和 规 章 )中 的 定 义 是 ,R J是 描 述 公 用 电信 网络 的 接 口,常 用 的有 R 1 J 1和 R 4 ,计 算 机 网络 的 R 4 J5 J 5是 标 准 8位模 块 化 接 口的俗称 。R 4 J 5模 块 的核心 是模 块化插 孔 ,连 接 片 采 用 镀 金 铜 铍 合金 ,l DC采 用铜

品 性 能 方 面 的 纷 争 局 面 ,也 为 用 户 选 择 6类
布 线 产 品提 供 了一 个 可 靠 的 技 术依 据 。6类
布 线 带 来 的 最 大 好 处 是 用 户 可 以 大 大 减 少 在
通 过 线槽 来 连 接 双绞 线 ,锁 定 弹 片可 以在 面
板 等 信 息 出 口装 置 上 固 定 R 4 J 5模 块 。 常 见 的 非 屏 蔽 模 块 高 2 m 、宽 16 m、厚 35 m , c .c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 1  ̄ 6 0 2 -第 1 总第1 2 期 8 期
工程 验 收 规 范 》( 0 1 — 0 7)的 602 GB 5 3 2 2 0 .. 中就 规定 了对绞 电缆 终接 应符 合下列 要 求 :
(1) 接 时 , 每 对 对 绞 线 应 保 持 扭 绞 状 终 态 , 扭 绞 松 开 长 度 对 于 3类 电 缆 不 应 大 于 7 mm ; 于 5类 电 缆 不 应 大 于 1 mm ; 5 对 3 对

六类布线安装方法

六类布线安装方法

六类布线安装方法AN/NZS 3080、TIA 或ISO 的六类规范中并没有详细列出任何新的安装方法。

几年前为五类布线规定的安装方法也适用于六类布线。

其差别在于,由于六类具有非常严格的性能标准,因此其对安装质量要求更高。

六类布线中的任何安装错误或捷径,都有可能会导致测试勉强合格/不合格。

与大多数负责的制造商一样,Molex 企业布线网络部强烈建议严格遵守布线标准文件中规定的安装方法及我们随产品提供的建议作法。

Molex 企业布线网络部多年来一直规定,认证安装商必须采用优质的安装方法,因为产品和安装会对布线系统的整体质量产生同样的影响。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部分重要问题包括:1.电缆拉伸张力不要超过电缆制造商规定的电缆拉伸张力。

张力过大会使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变形,严重影响电缆抑制噪音(NEXT、FEXT 及衍生物) 的能力,及严重影响电缆的结构化回波损耗,这会改变电缆的阻抗,损害整体回波损耗性能。

这些因素是高速局域网系统传输中的重要因素,如千兆位以太网。

此外,这可能会导致线对散开,可能会损坏导线。

2.电缆弯曲半径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因为这会改变电缆中线对的绞距。

如果弯曲过度,线对可能会散开,导致阻抗不匹配及不可接受的回波损耗性能。

另外,这可能会改变电缆内部4 个线对绞距之间的关系,进而导致噪声抑制问题。

各电缆制造商都建议,电缆弯曲半径不得低于安装后的电缆直径的8 倍。

对典型的六类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50 毫米。

存在问题的最关键区域之一是配线柜,因为大量的电缆引入配线架,为保持布线整洁,可能会导致某些电缆压得过紧、弯曲过度。

这种情况通常看不见,即使最敬业的安装人员也可能会因为疏忽而降低布线系统的性能。

如果制造商提供了背面线缆管理设备,那么要保证根据制造商建议使用这些设备。

但是,器件内部的电缆弯曲半径有着不同的(更加严格的)限制。

一般来说,安装过程中的电缆弯曲半径是电缆直径的8倍。

在实践中,在背面盒中的弯曲半径以50 毫米为宜,进线的电缆管道的最小弯曲半径是100毫米。

6类屏蔽模块安装流程

6类屏蔽模块安装流程

6类屏蔽模块安装流程
6类屏蔽模块的安装流程如下:
1. 准备好工具,包括六类网线、剥线刀、打线刀、剪刀和网络测试仪。

2. 将六类网线放入剥线刀中,旋转剥线刀,剥开2-3cm的外被,剪掉六类
网线内部的十字骨架。

3. 剪掉十字骨架,分开线芯,按照模块上的线序标识(一般使用T568B的
线序),把线芯分别嵌入对应线序的卡槽中。

4. 把线芯嵌入卡槽后,使用打线刀用力按压,让线芯铜丝与卡刀充分接触,然后盖上后盖。

5. 将打线工具的刀口对准信息模块上的线槽和导线,模块外多余的线被剪断。

6. 把线缆中的排流线与模块后面的金属片连接。

7. 将信息模块的塑料防尘片固定,然后把模块的铁盖盖上,压紧。

8. 把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放入信息插座中。

9. 使用网络测试仪进行测试,确认模块是否接通。

如果指示灯从1-8依次闪烁,表明模块连接成功。

安装时请注意安全,如果对安装流程不熟悉,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非屏蔽综合布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 cabling)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布线方式,该方式不使用屏蔽设计,而是使用双绞线和特殊的电缆编织结构来减少电磁干扰。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下面将介绍六种常见的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1. 10GBase-T解决方案:10GBase-T是指支持10Gb/s数据传输速度的以太网技术。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可以使用Cat6A或更高规格的双绞线,支持10GBase-T的传输要求。

这种解决方案通常用于需要高带宽和快速数据传输的场景,例如数据中心、企业办公楼等。

2.IP摄像机解决方案:IP摄像机解决方案主要用于视频监控系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传输和监控图像。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通常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连接IP摄像机和网络设备,保证高清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电声传输解决方案:对于需要传输音频信号的场景,可以采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来实现电声传输。

在该解决方案中,通常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传输低频音频信号,使用光纤来传输高频音频信号,以保证音频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4.远程供电解决方案:远程供电解决方案是一种通过网络线缆为设备提供电力的技术。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中,可以使用Ethernet线缆来传输电力和数据信号,实现远程供电的功能。

这种解决方案通常用于需要远程供电的设备,例如网络摄像机、无线接入点等。

5.数字音视频解决方案:数字音视频解决方案主要用于音视频传输和分发系统,可以实现高清视频和音频的传输和分发。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通常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传输数字音视频信号,使用光纤来传输高清视频信号,以保证音视频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6.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连接和管理传感器设备的技术。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可以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连接传感器设备和网络设备,实现传感器数据的传输和管理。

6类线水晶头做法六类网线水晶头接法6类线接法图解教程

6类线水晶头做法六类网线水晶头接法6类线接法图解教程

6类线⽔晶头做法六类⽹线⽔晶头接法6类线接法图解教程⽹线有两种做法,⼀种是交叉线,⼀种是平⾏线。

交叉线的做法是:⼀头采⽤568A标准,⼀头采⽤568B标准平⾏线的做法是:两头同为568A标准或568B标准,(⼀般⽤到的都是568B平⾏线的做法) 568A标准:绿⽩,绿,橙⽩,蓝,蓝⽩,橙,棕⽩,棕 568B标准:橙⽩,橙,绿⽩,蓝,蓝⽩,绿,棕⽩,棕你可以注意下,两种做法的差别就是橙⾊和绿⾊对换⽽已。

如果连接的双⽅地位不对等的,则使⽤平⾏线,例如电脑连接到路由器或交换机。

如果连接的两台设备是对等的,则使⽤交叉线,例如电脑连接到电脑。

篇⼀ : 6类线⽔晶头做法 6类线接法图解6类线⽔晶头做法 6类线接法图解做⼀条3⽶的⽹线,直接根据⽹线上标明的数值,选取3⽶即可了,⼀般6类⽹线都带⽶数。

1、使⽤⼯具取下1厘⽶左右的外⽪,⽤于拉出内部的铜线。

2、将两端的外⽪向后⽤⼒推,铜线和⼗字架⼀起向外拉,⼀拉⼀推即可将⽹线拔出来了,预留1厘⽶,⾄少要拉出来3-5厘⽶,然后像这样固定住外⽪,因为铜线很硬,所以固定好后,外⽪就没法复原了。

3、⽤钳⼦剪掉⼗字⾻架部分,然后开始理线序:橙⽩、橙、绿⽩、蓝、蓝⽩、绿、棕⽩、棕4、也就是这样,理线的时候⽤⼒将线拉直,⼿法是⽤拇指指甲配合⾷指将线刮直,这时候线末端是弯的,然后双⼿⼀起⽤⼒,将线拉直压紧,这1步需要多多练习,⼀般做⼗多个头⼦即可熟练掌握了。

5、达到这个效果后,⽤钳⼦,剪掉最上部弯曲的部分,只留下根部5-10毫⽶即可了。

上图留得稍微有⼀些长,另外⼀头我留得⽐较短,做出来效果就好很多。

6、6类⽔晶头是两部分,1个是固定线序的辅助头,另1个就是⽔晶头部分了。

7、套上辅助头的效果,这时候注意⼀定要检查线序,决定成败的关键就在此时8、然后套上⽔晶头外部,注意检查辅助头和线是否顶到最⾥⾯了,如果上⾯安装辅助头后部的余线剩余太多,超过了10毫⽶就会导致辅助头顶不到最⾥⾯,导致压线失败。

六类屏蔽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六类屏蔽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六类屏蔽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确定工程需求:了解项目需求,明确布线系统的覆盖范围、设备数量和类型,以及所需线缆的长度和类型。

材料采购:根据工程需求,采购合适的六类屏蔽网线、面板、连接器等材料,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工具准备:准备剥线刀、剪刀、螺丝刀、电钻、测距仪、打线钳等工具,确保施工过程中工具的完好和齐备。

二、环境检查确认施工现场的安全条件,确保没有妨碍施工的障碍物和危险源。

检查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的状况,确保布线过程中不会对现有结构造成破坏。

了解现场的电源和接地情况,确保布线系统的电气安全。

三、布线设计根据建筑平面图和设备布置图,确定布线系统的走向和路径。

设计合理的线缆长度和预留余量,避免线缆过长或过短导致的问题。

制定详细的布线图纸和标注,方便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和管理。

四、线材剥皮使用剥线刀将六类屏蔽网线的外皮剥开,露出内部的线芯。

剥皮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到内部的线芯和屏蔽层。

五、墙面穿线根据布线设计,在墙面上打孔并安装穿线管。

使用电钻或手动钻将线缆穿入穿线管中,确保线缆的走向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六、面板安装根据布线图纸,确定面板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使用螺丝刀将面板固定在墙面上,确保面板的平整和牢固。

七、线缆固定在线缆的走向上,使用线缆夹或扎带将线缆固定在墙面或吊顶上。

确保线缆的固定间距和弯曲半径符合标准要求,避免线缆受到过大的拉力和压力。

八、网线测试使用专业的网线测试仪对每条网线进行测试,确保网线的连通性和传输质量符合要求。

测试过程中要记录每条网线的测试结果,并对不合格的网线进行修复或更换。

九、工程验收在完成所有布线工作后,对整个布线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

检查布线系统的外观质量、安装工艺和电气性能等方面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整理并提交工程验收报告,确保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认可。

总结:本施工方案详细介绍了六类屏蔽综合布线的施工过程,包括施工准备、环境检查、布线设计、线材剥皮、墙面穿线、面板安装、线缆固定、网线测试和工程验收等方面。

北讯综合布线方案六类非屏蔽

北讯综合布线方案六类非屏蔽

第一章、概述一、综合布线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也将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有力保证。

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善,无疑对建筑物的智能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即一个能够支持用户选择的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网络布线系统)为其智能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物理链接平台。

所谓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因此,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这种系统使用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积木式、模块化设计,遵循统一标准,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也使每个信息点的故障、改动或增删不影响其它的信息点,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并节省了费用。

根据标准设计的布线方案,能适应和支持现有的或将来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需求,能适合语音、数据计算机局域网(LAN)、图像和其它连接的需要。

智能化楼宇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不仅为现代化的信息通讯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而且也为楼宇的智能管理提供了集中的控制通路。

结构化布线系统为用户创造了舒适、快捷的软环境,节约了发展商与经营者的人力和财力开支,极大地提高了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水平,,满足了各部门对通讯和网络的需求。

根据对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CS)的要求, 本大楼布线系统的设计主要满足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二部分。

该系统将为用户提供集话音、数据、文字、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网络,帮助用户实现多功能电话、语音信箱、网络代理连接Internet等应用。

需求说明1、本系统按六类/E级(250MHZ)标准进行设计。

六类非屏蔽系统布线方案书

六类非屏蔽系统布线方案书

Addison Technology Ltd.1XXXXXX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总体技术解决方案(六类非屏蔽)制作单位:制作日期:Addison Technology Ltd.2 目 录前 言 ------------------------------------------------------------------------------------------- 4第一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项目简介 -------------------------------------------- 5 一. 项目简介 ---------------------------------------------------------------------------------- 5 二. 用户需求分析 ---------------------------------------------------------------------------- 5 三.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优良的性能 --------------------------------------------------- 7第二章 XXXXXX 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依据 ------------------------------------ 8 一.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整体技术要求 ------------------------------------------------ 8 二. XXXXXX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求 -------------------------------------------- 9 三. XXXXXX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 9第三章 布线系统产品配置设计说明 ---------------------------------------------- 10 一. 工程概况 --------------------------------------------------------------------------------- 10 二.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思想 -------------------------------------------------------------- 11 三. 系统提供的服务范围 ----------------------------------------------------------------- 11 四. XXXXXX 系统构成及配置 ------------------------------------------------------------- 121.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 122. 综合布线的特点与优势 ------------------------------------------------------------- 143. 本次综合布线产品的品牌选型及分析 ------------------------------------------ 154. 方案设计系统产品的配置 ---------------------------------------------------------- 17第四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施工规范及方法 ---------------------------------------- 23一.施工概况 -------------------------------------------------------------------------------- 23二.施工方案设计-------------------------------------------------------------------------- 23三.施工图纸会审-------------------------------------------------------------------------- 24四.施工物料准备-------------------------------------------------------------------------- 24五.施工阶段划分-------------------------------------------------------------------------- 24六.施工现场检查-------------------------------------------------------------------------- 24七.安全文明施工-------------------------------------------------------------------------- 24八.施工管理 -------------------------------------------------------------------------------- 25九.质量检查 -------------------------------------------------------------------------------- 25第五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施工验收及竣工资料 ---------------------------------- 25一.工程验收 -------------------------------------------------------------------------------- 251. 施工范围 ------------------------------------------------------------------------------- 252. 工程验收标准及依据 ---------------------------------------------------------------- 263. 测试项目 ------------------------------------------------------------------------------- 264. 工程的验收方式 ---------------------------------------------------------------------- 27二.施工验收仪器与自检: ------------------------------------------------------------- 27Addison Technology Ltd.3 三.布线系统文档的建立 ---------------------------------------------------------------- 28四.竣工资料 -------------------------------------------------------------------------------- 29第六章 ADDISON 公司人员培训及售后服务 ----------------------------------- 30 一. 培训 -------------------------------------------------------------------------------------- 30 二. 售后服务 -------------------------------------------------------------------------------- 31Addison Technology Ltd.4 前 言本文件为XXXXXX 项目爱达讯六类非屏蔽布线系统解决方案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
准备工序
在面板或配线架已经就绪、双绞线已经理线完毕后,方可进行模块端接。

在端接前,应准备好工具、模块及模块配套的压线盖。

制作标尺
使用多余、废弃的双绞线制作两个标准长度的标尺:总长标尺(300mm)和护套标尺(250mm)。

制造方法:用钢皮尺测量双绞线的长度,用剪刀剪出指定长度。

整理即将端接的双绞线
如果是面板端的双绞线,将盘绕在底盒内的双绞线展开,清除底盒内和双绞线上的杂物。

如果是配线架端的双绞线,将穿入模块孔的双绞线从孔中抽出,从配线架上方预留给跳线管理器的空间中穿到配线机柜的正面来。

端接工序
端接点上的双绞线长度至少应有500mm以上(其前端的200mm在端接前剪去,因为顶端的双绞线中的绞距有可能会松散)。

1. 剪出端接长度
自面板平面(或配线架平面)开始,使用总长标尺与所端接的双绞线比对后,用剪刀贴总长标尺外边沿剪断所端接的双绞线。

2. 重新制作线缆编号
双绞线在剪短时,往往将线头附近的线号一起剪去,为此需重新制作线号。

由于端接在距线头处50mm以内,因此线号应放在距线头处100mm以外,通常应保留两处。

由于这是正式保留的线号,因此根据标准,它应该使用能够保存10年以上的标签材料制作。

当然,有些工程中使用号码管或干脆使用油性记号笔,也未尝不可。

3. 剪去护套内的撕裂带
在水平双绞线的护套内,有一根撕裂带。

在用剪刀在护套边沿上垂直剪一个缺口后,可
以使用撕裂带斯开护套。

由于撕裂带为锦纶丝所制,十分柔软,因此宜用剪刀剪去。

4. 剪出护套长度
自面板平面(或配线架平面)开始,使用护套标尺与所端接的双绞线比对后,用剥线根据贴总长标尺外边插入所端接的双绞线后环绕一圈,切断护套层,然后拔下被切下的护套。

该位置就是双绞线与模块的交界处。

如果1个配线架中所有的双绞线在端接后全部等长,那么就可以做出很漂亮的配线架背面造型。

5. 剪去十字骨架(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使用)
端接六类带十字骨架的非屏蔽双绞线之前,应贴着护套剪去四对双绞线芯线中间的十字骨架。

在剪线时,应注意不得损伤芯线(包括铜芯和绝缘层)。

6. 确定双绞线的芯线位置
将双绞线平放在模块中间的走线槽上方(注意:是平行于走线槽,不是垂直于走线槽),旋转双绞线,使靠近模块走线槽底的两对芯线的颜色与模块上最靠近护套的两对IDC色标一致(不可交叉)。

如果无法做到一致,可将模块掉转180度后再试。

7. 双绞线放入模块走线槽内
在确定双绞线芯线位置后,将双绞线平行放如模块中间的走线槽内,其护套边沿与模块的边沿基本对齐(可略深入模块内)。

8. 将靠近护套边沿的两对线卡入打线槽内
由于靠近护套的两对打线槽与双绞线底部的两对线平行,因此可以将这两对线自然向外分,然后根据色谱用手压入打线槽内。

注意:尽量不改变芯线原有的绞距。

9. 将远离护套边沿的两对线卡如打线槽内
前两对线刚好在护套边,因此基本上不需要考虑绞距。

这两对线将远离护套,因此需将它自然的理直后,放到对应的打线槽旁(保持离开护套后的绞距不改变),然后根据色谱用手压入打线槽内。

注意:如果为了保证色谱而被迫改变绞距时,应将芯线多绞一下,而不是让它散开。

10. 将8芯线全部打入打线槽内
在芯线全部用手压入对应的打线槽后,使用1对打线工具(将附带的剪刀启用)将每根芯线打入模块的打线槽内,在听到“喀哒”声后可以认为芯线已经打到位。

此时,附带的剪刀将芯线的外侧多余部分自动切除。

11. 盖上模块盖
在全部端接结束前,将模块的上盖中的线槽缺口对准双绞线的护套边沿,用手指压入模块。

此时,双绞线与模块中的走线槽方向平行,如果要将双绞线与模块中的走线槽方向垂直(如:配线架中的模块有此要求),则可以将双绞线弯曲90度后从上盖中间的线槽中出线。

12. 双绞线垂直于端接面
当模块需安装在配线架或在面板中必须背后出线时,可以在盖上模块盖后,将双绞线垂直转动90度,让双绞线从模块盖中间的穿线孔中穿出。

但应注意双绞线的护套在模块中的位置仍然保持在原位置。

收尾工序
在模块端接完毕后,应尽快将模块插入面板或配线架内,以便利用面板或配线架保护模块的端接性能。

在面板端,将模块卡入面板的相应卡口内,然后将面板装在底盒上。

在配线架端,将模块退回配线架背后,顺势将多余的双绞线理顺(不再扭曲)后,卡入配线架的相应卡口内。

模块端接方法的理论解释
众所周知,模块端接处的故障大多是NEXT(近端串扰)超标。

而近端串扰是指一对线发出的电磁波“串”进了另一对线,引起杂波电平过高所致。

因此模块端接处要想办法减少线对对外发出的电磁波,同时也要想办法减少线对接收外界电磁波的能力。

模块端接点附近NEXT干扰产生的原因之一
根据电子技术中的天线理论,当一对线的两芯分开时,这一对线的两芯线之间形成了一个磁场,当另一芯线或模块内的芯线(印刷线路板上的印刷金属线)被“网”入磁场时,就会感应到这些不该接收的电磁波,形成了NEXT干扰。

这是模块端接处不可避免的现实,但可以减小。

方法之一就是:四对线仍然保持绞距,并就近端接。

本文建议的端接方法的理论基础
在此次介绍的模块端接方法中,由于双绞线平行进入模块的端接处,必然有两对线先端接,其余两对线后端接。

那么先端接的两对线由于刚出护套,因此无法形成绞距,因此最理想的方式是让他们就近打在最靠近的端接点上。

而远的两对线则可以保持绞距直至端接点旁
在散开,这样四对线内的电磁场始终在各自对绞的芯线之间,因而减少对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同时芯线对绞而产生对电磁波的对消能力也能够充分发挥抗干扰作用。

过去的端接工艺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此次使用的是180度KeyStone模块,这已经成为行业中流行的标准模块结构。

在常规端接方法中,双绞线是从四个端接点的中心插入,四个线对向各自的方向分散后端接,尽管散开后的长度都小于标准规定的12.7mm,但由于距离短,四个线对中的绞距全部散开,形成了四个相互干扰的交变电磁场,实际结果是仍然会产生较强的NEXT 干扰。

两种端接方法经对比试验(同一个人、同一根线、同一个模块)证实前者可以将NEXT 值改善2dB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欣慰的数据。

实际上,这种端接方法是向产品质检部门学来的。

在学会并看到到比对数据后,再从理论上找原因而得出上述理论依据。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