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园艺植物育种学期末考试样题2
【期末复习】园艺植物育种学期末考试样题及答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期末考试样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多系品种2、选择差3、实生选种4、杂种优势5、异源多倍体6、外植体二、填空题(共35分)1、在某番茄品种育种目标制定时,要求番茄红素含量达到一定的大小,该目标属于品质育种目标中的。
(1分)2、由于园艺植物利用方式及人们对产品嗜好,葡萄品种选育包括鲜食、制干、制汁、酿造、制罐等,体现出园艺植物品种育种目标具有特点。
(1分)3、从开花授粉习性来看,在遗传上纯合程度高、不携带致死或半致死基因,因而不发生近交或自交衰退现象的植物属于。
(1分)4、1951年,日本果树试验场从国光和元帅的596株杂种中选出一个优株,经过多次嫁接繁殖后获得了“富士”品种,该品种属于同型杂合类型中的。
(1分)5、部分无性繁殖园艺植物除可采用常见的有性杂交方式选育新品种外,由于较经常发生体细胞突变,因此,成为其育种的有效途径。
(1分)6、自交系选育的主要目的是用于,通常不直接用于生产上推广栽培。
(1分)7、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由提出;大白菜、芥菜等起源于。
(2分)8、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是种质资源的保存中的形式。
(1分)9、洋葱从北方引向南方栽培时,发现地上部分生长旺盛而鳞茎变小,其主要原因是。
(1分)10、丹麦植物育种家W.Johanssen提出的“纯系学说”说明针对群体选择是否有效取决于群体内是否具有。
(1分)11、进行群体选择时,性状的选择强度与入选率具有一定的联系,通常通过以实现对选择强度的加强。
(1分)12、苹果品种旭产生两个短枝芽变类型本迪旭和威赛旭在杂交育种中均可将短枝性状传递到后代,推测其变异应该发生在层分生细胞。
(1分)13、随着添加杂交亲本的增多,早期参加杂交的亲本在杂种中所占的遗传组成。
(1分)14、用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是一种快速(20-60 分钟)而准确的花粉活力检测方法,具有正常生活力的花粉在显微镜下将表现。
(1分)15、在杂交过程中,需要进行花器官的去雄处理,为避免不同来源的花粉相互污染,在实际工作中,用具及手常用进行处理。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题及答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品种退化:是指品种在繁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逐渐丧失其优良性状,种的典型性,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品种退化。
2、童性:童期在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等方面和成年期不同的特性叫做童性。
3、实生繁殖:对于无性繁殖的园艺植物来讲,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叫实生繁殖。
4、品种: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5、芽变:来源于体细胞中自然发生的遗传变异。
6、育种对象:是指在育种工作中选择哪种园艺植物作为选育的对象。
7、品种审定:是指对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由权威性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审查,并做出能否推广和在什么范围内推广的决定。
8、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没有发生受精作用的繁殖方式。
9、童期:指实生苗不能诱导开花的时期。
10、引种:植物的任何种类和品种在自然界都有它一定的分布范围,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它们从原来的分布范围引进新地区的实践活动叫做植物引种。
11、混合选择:是根据植株的表型性状,从原始群体中选取符合选择标准要求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下一代混合播种在混选区内,相邻栽植对照品种及原始群体的小区进行比较坚定的选择法。
12、系谱选择法:是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的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植一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基因型优劣的选择法。
13、超亲优势:这是用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的平均值(Pₖ)作为尺度,衡量F₁平均值与高亲平均值之差的方法。
14、营养系品种:由单一优选植株或变异器官经无性繁殖而成的品种叫营养系品种。
15、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二、判断题1、生物混杂是指异种花粉混入引起的有性后代间的性状差异。
(✔)2、胞质型雄性不育很难找到保持系。
(x)3、趋中变异是指杂种后代性状平均值趋近于亲中值的现象。
( ✔)4、周缘性嵌合体在同一分生层内的细胞间遗传性质不同。
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与填空(30分,每空1分)1、根据种质资源的类型与性质,可以将种质资源分为地方品种、主栽品种、原始类型、野生近缘种等。
2、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介导法。
3、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能定向的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是群体遗传组成的标志。
4、“先杂后纯”和“先纯后杂”分别是指组合育种、优势育种育种途径。
5、只改善某一品种的1~2个缺点,常采用回交或诱变育种途径。
6、亲本性状互补是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重要原则,它的含义是①不同性状互补,②同一性状不同单位性状互补。
7、回交育种对非轮回亲本的要求是输出性状特别优良,并是质量性状。
8、多倍体育种时常用的诱变剂是秋水仙素,它的作用原理是作用于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能抑制纺锤丝的形成,而不抑制染色体的复制,从而使细胞的染色体加倍;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鉴定等。
9、根据遗传,园艺作物雄性不育系可分为:核雄性不育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基因工程雄性不育系等。
10、根据品质测定的方法,可将果树、蔬菜的品质分为感官品质和化学品质。
其中化学品质又可分为营养品质、卫生品质和药用品质。
11、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亲本的后代群体的平均值与最初原始群体平均值之差,称为C 。
A、遗传力B、选择差C、遗传进度 D 、选择强度12、母系选择法常用于 A 的选择。
A、异花授粉作物B、常异花授粉C、自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园艺作物进行选择的园艺作物是 D 。
13、在杂交育种中只对F1A、异花授粉作物B、常异花授粉C、自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园艺作物14、单子传代法最适用于 C 杂交后代的选择。
A、行株距大的自花授粉园艺作物B、行株距小的自花授粉园艺作物C、行株距大的异花授粉园艺作物D、行株距小的异常花授粉园艺作物二、名词解释:(2分×10=20分)1、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分布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窄,只有改变其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需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的称作驯化引种。
2023年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期末复习经典题

第一章绪论(一~三章5分)1.良种旳属性包括:优良、适应、整洁、稳定、和特异、简称优、适、齐稳特。
2.良种旳作用:增长产量、增长抗逆性、延长产品旳供应和运用时间、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省劳动力。
3.育种目旳总趋势:高产、优质、高效第二章园艺植物旳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4.纯育品种:由遗传背景相似和基因型纯和旳一群植物构成、包括有性繁殖植物从杂交育种、突变育种中通过系普法育成旳品种。
5.杂交种品种:由遗传上纯和旳亲本在控制授粉旳条件下生产旳特异组合旳一代杂种群体叫做杂交种品种。
第三章育种对象和目旳6.遗传可塑性:指植物旳遗传特性发生适应性变异旳潜在也许,取决于遗传变异性旳高下第四章种质资源(四~五章15分)7.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旳原始材料。
8.中国果树来源中心:苹果、梨、桃、李、杏、樱桃、枣、柿、板栗、猕猴桃、柑橘类、琵琶、龙眼、荔枝。
9.种质资源旳分类:①按栽培学分类:种、变种、品种群、品种、品系、群体品种②按来源分:当地种质资源(地方品种、过时品种、主栽品种)、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发明旳种质资源。
9.种质资源旳保留:就地和迁地保留、种子保留、种植保留、离体试管保留、运用保留、基因文库保留。
10.种质资源旳管理基本规定:防止种质资源流失、加强和研究运用部门旳联络。
及时发挥种质资源旳运用。
第五章引种11.引种: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旳需要。
把植物本来旳分布范围引种到新地区旳实践活动叫做植物引种。
12.引种旳材料选择:德国林学家Mayr专家提出在树木引种时应遵照“气候相似法则。
”13.引种旳措施:①种源试验②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③栽培试验14.引种方式:根据与否变化对象遗传适应性可分为简朴引种、驯化引种,后者是引种和实生选种旳结合。
根据引种对象旳类别和引种计划旳长短可分为:个别引种和类别引种。
15.引种成败旳旳原则:①能在不加保护旳条件下生长②引种后旳品种对产量、品质不减少③繁殖方式和引种前旳不变16.引种旳生态限制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考试试题姓名:一、名词解释(每个 5 分,共40 分)1. 品种:2. 有性繁殖3. 春化作用4. 诱变育种5. 种质资源6人工种子7.原生质体8.细胞全能性二、简答题(每题6 分,共30 分)1. 简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主要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
2. 引种成功的标准是什么?3. 简述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4. 简述选择育种的程序?5. 与其他常规育种方法相比,单倍体育种有哪些优势?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 分)1. 论述植物基因表达调控过程。
2.论述诱变育种的意义3. 以一种一二年生花卉为例,论述杂交优势育种的一般程序。
《园林植物育种学》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1. 品种:指遗传上相对一致,具有相似或一致的外部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某一种栽培植物个体的总称。
2.有性繁殖:通过亲本的雌雄配子受精而形成合子,近一半分裂、分化和发育而产生后代的过程。
3. 春化作用:一些植物必须经历一定的低温处理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官发育的现象。
量。
4. 诱变育种:人为的利用理化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遗传物质的突变,经分离、选择、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5. 种质资源:经过长期自然演化和人工创造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改良植物的基因来源6.人工种子: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体细胞诱导成形态和生理上均与合子胚相似的体细胞胚,然后将其包埋于一定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介质中,组成类似种子的单位。
7.原生质体:去细胞壁厚的裸露细胞团。
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二、简答题(回答要点,每小题6 分,共30 分)1. 简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主要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
①就地保存:保存原有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存费用较低;但易受自然灾害。
( 1.5 分)②异地种植保存:基因型集中,比较安全,管理研究方便;但费用较高,基因易发生混杂。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按题型

《园艺植物育种学》期末复习资料试卷题型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二、选择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从提供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名词解释1.品种:是指在一定生态条件下,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具备优良性状的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群体。
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两个都算对)2.育种目标:是指作物通过遗传改良后要达到的目的。
1种质资源:是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也称为遗传资源。
2种质库:又称基因库,是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组成。
3种质:种质又称遗传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或种质),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1.引种:是指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
2.驯化引种:通过改变植物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或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这种方式称为驯化引种。
1.选择育种:是在现有作物品种群体中,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优良的自然变异个体,通过培育、比较和鉴定,从而获得新品种或改良现有品种的一种方法,简称选种。
2.遗传力就是亲代性状值传给后代的能力的大小。
3.选择差:入选群体的平均值与原始群体的平均值之差。
4.遗传进度:入选亲本后代构成群体的平均值与上代原始群体的平均值之差。
5.有性繁殖:通过有性过程产生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1.近缘杂交:是指不存在杂交障碍的同一物种之内不同品种、变种或类型间的杂交,用于选育新品种。
2.远缘杂交:是指植物学上不同种、属以上类型之间的杂交,是种间、属间或地理上相隔很远的不同生态类型间的杂交。
3.亲本选择:是指根据育种目标在原始材料中选择优良的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复习题(课程代码392384)一、填空题1.在人类进行有性杂交育种以前,所有栽培作物的品种,都是通过选择育种这一途径培养出来的。
2.进化的基本要素是突变、基因重组、隔离和选择。
3.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是基因定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4.多倍体按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即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5.当两对独立基因发生互作时,互补作用的F2代表型分离比为9:7 。
6.1909年约翰生(W.J.Johannsen1859-1927)发表了“纯系学说”,并提出了“基因”一词。
7.AABBDD的多倍体类型是异源六倍体。
8.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一般有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
9.重组育种是“先杂后纯”,优势育种是“先纯后杂”。
10.有性杂交可以实现基因重组,它是种质资源创新的有效手段。
11.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12.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包括芽变选种、营养系微突变选种和实生选种。
13.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14.测定重组型配子数的简易方法有测交法和自交法两种。
15.当两对独立基因发生互作时,重叠作用的F2代表型分离比为 15:1 。
16.基因型方差的公式为 VG=VA+VD+VI 。
17.原始材料是选育某个品种时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
18.花药(花粉)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花粉的单倍性。
19.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一般有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
20.低温、干燥和黑暗有利于保持花粉的生命力。
21.进行基因定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
22.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突变和由杂交实现的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基本原料。
23.噬菌体侵染试验和细菌转化试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4.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一般有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
25.数量性状的变异是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26.植物从原产地引种到引种地通常会有两种反应,其一是简单引种,其二是驯化引种。
27.DDdd的多倍体类型是同源四倍体。
西南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期末考试样题二

西南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期末考试样题二一、名词解释(共6题,2分/题,共12分)1、纯育品种2、单子传代法3、雄性不育性4、诱变育种5、自交不亲和性6、分子标记二、填空题(共25题,1-2分/题,共33分)1、根据群体内遗传的同型和异型以及群体内个体遗传的组成情况,园艺植物中的同型杂合类品种主要包括和。
(2分)2、对许多以资源圃形式保存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为节约管护成本发展了离体试管保存形式,该形式常见采用的途径有缓慢生长系统和两种形式。
(1分)3、从高纬度引种园艺植物到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栽培容易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1分)4、园艺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会形成其特殊的生态型,根据其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土壤生态型、气候生态型和三类。
(1分)5、选择育种方式可获得纯度高的自交系,如果发现某一主要经济性状的显性方差高时,该自交系适合用于选育。
(1分)6、园艺植物同一品种相同类型的芽变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单株上发生体现出芽变。
(1分)7、果树果实和抗性芽变选择的两个较为关键的时期分别是和。
(2分)8、植物杂交中,往往存在正交和反交的差异。
从遗传角度分析,正交和反交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1分)9、添加杂交是多亲杂交的一种形式,从遗传角度分析,先参加杂交的亲本在最后获得杂种的遗传组成中占有比例。
(1分)10、在回交育种中,当目标性状受隐性基因控制时,每回交一代后应该进行,防止目标性状丢失。
(1分)11、萝卜与结球甘蓝之间的杂交属于。
(1分)12、喜马拉雅山的多花报春(2n=18AA)和原产阿拉伯南部的轮花报春(2n=18BB)杂交后代自然发生染色体加倍获得邱园报春(2n=36AABB),该杂交种称为多倍体中的。
(1分)13、通过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发现番茄杂种出现一条其两个杂交亲本均未出现的56KD大小的新蛋白质。
该现象可以用杂种优势产生遗传机制的假说进行解释。
(1分)14、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殖方式,该生殖方式在植物育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育种学》期末考试样题二一、名词解释(共6题,2分/题,共12分)1、纯育品种2、单子传代法3、雄性不育性4、诱变育种5、自交不亲和性6、分子标记二、填空题(共25题,1-2分/题,共33分)1、根据群体内遗传的同型和异型以及群体内个体遗传的组成情况,园艺植物中的同型杂合类品种主要包括和。
(2分)2、对许多以资源圃形式保存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为节约管护成本发展了离体试管保存形式,该形式常见采用的途径有缓慢生长系统和两种形式。
(1分)3、从高纬度引种园艺植物到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栽培容易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1分)4、园艺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会形成其特殊的生态型,根据其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土壤生态型、气候生态型和三类。
(1分)5、选择育种方式可获得纯度高的自交系,如果发现某一主要经济性状的显性方差高时,该自交系适合用于选育。
(1分)6、园艺植物同一品种相同类型的芽变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单株上发生体现出芽变。
(1分)7、果树果实和抗性芽变选择的两个较为关键的时期分别是和。
(2分)8、植物杂交中,往往存在正交和反交的差异。
从遗传角度分析,正交和反交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1分)9、添加杂交是多亲杂交的一种形式,从遗传角度分析,先参加杂交的亲本在最后获得杂种的遗传组成中占有比例。
(1分)10、在回交育种中,当目标性状受隐性基因控制时,每回交一代后应该进行,防止目标性状丢失。
(1分)11、萝卜与结球甘蓝之间的杂交属于。
(1分)12、喜马拉雅山的多花报春(2n=18AA)和原产阿拉伯南部的轮花报春(2n=18BB)杂交后代自然发生染色体加倍获得邱园报春(2n=36AABB),该杂交种称为多倍体中的。
(1分)13、通过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发现番茄杂种出现一条其两个杂交亲本均未出现的56KD大小的新蛋白质。
该现象可以用杂种优势产生遗传机制的假说进行解释。
(1分)14、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殖方式,该生殖方式在植物育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价值主要体现为。
(2分)15、对亲本进行配合力测定是杂交育种中重要的环节。
进行配合力测定时,对测交种(测验种)的选择是重要的。
如测定一般配合力,要求测验种遗传上是的;而测定特殊配合力时,要求测验种遗传上是的。
(2分)16、由于雄性不育系或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在某些园艺植物中存在较大的难度。
因此,制种中可利用二氯乙酸、乙稀利等进行,使杂交制种得以实现。
(1分)17、甘蓝材料A与不育系B杂交后发现杂交后代群体保持100%的不育率,从该结果来分析,该不育系B估计属于类型雄性不育。
(1分)18、辣椒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进行田间制种时,必须人工去除母本中的。
(1分)19、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中,不同S等位基因之间可能存在显隐关系。
如S1〈S2,则将S1S2植株花粉授到S1S1植株柱头上表现为,授到S2S2植株柱头上表现为。
(2分)20、自交不亲和系进行杂交制种时,其亲本的保持普遍采用方式得以实现。
(2分)21、用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是一种快速(20-60 分钟)而准确的花粉活力检测方法,具有正常生活力的花粉在显微镜下将表现。
(1分)22、异源多倍体自交结实情况一般比同源多倍体。
(1分)23、组织与器官培养中常用的两种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
(1分)24、诱变育种根据诱变因素可分为(例如中子、激光等)和(例如烷化剂等)两大类。
(1分)25、通过小孢子或花粉的离体培养可获得。
(1分)26、由于隔离距离不够而发生不同亚种、变种、品种或类型之间的天然杂交称为混杂。
(1分)三、判断题(正确记“√”,错误记“×”。
共10题,1分/题,共10分)1、实际上,植物学上的Variety与Cultivar内涵是相同的。
()2、异花授粉植物持续进行单株选择容易出现衰退现象。
()3、南方长日照园艺植物引种我国到北方地区栽培时,会出现开花结果延后,营养期加长、生长旺盛等现象。
()4、针对数量性状选择时,通过压低单株的入选比例可以提高选择强度。
()5、利用大白菜杂交种获得杂交后代后,其单株选择应该从F2代开始。
()6、园艺植物利用雄性不育系选育新品种时,对应的父本系均需含有恢复基因。
()7、自交不亲和系表现为蕾期和花期自交都不亲和。
()8、同源四倍体植株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开花结果正常。
()9、通过利用植物子房中的胚珠培养可以获得单倍体。
()10、将放射性同位素涂抹于芽表面进行诱变属于典型的外照射处理。
()四、问答题(共4题,共25分)1、从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来源来分析,种质资源可分为哪些类型,有何特点以及在育种中各自有何应用价值?(7分)2、选择育种中株选涉及单一性状和综合性状的选择,在选择上如何进行?(5分)3、优良自交不亲和系应具备哪些条件?(5分)4、造成良种退化的原因有哪些?(8分)五、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共20分)假设你是一位从事番茄育种的育种家。
你拥有如下一些资源:高抗番茄晚疫病优异材料A;抗除草剂“阿特拉津”材料B(抗性基因位于细胞质叶绿体);优良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番茄材料D(细胞核中含有针对雄性不育材料C中不育基因的恢复基因);近缘野生番茄材料E(含青枯病抗性基因);综合性状优良材料F。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如下问题:1、如何获得抗番茄晚疫病和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双抗育种材料?说明程序。
(5分)2、能够获得抗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吗?为什么?(3分)3、利用材料F和E如何获得具有青枯病抗性基因的番茄育种材料,选育过程中会遇到何障碍?有何解决办法?(6分)4、如何利用上述育种材料选育一个抗晚疫病且综合性状优良的番茄F1品种?(必须利用雄性不育途径进行)。
(6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6题,2分/题,共12分)1、纯育品种:由遗传背景相同和基因型纯合的一群植物组成的品种。
2、单子传代法:从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开始,每株取1粒种子混合组成下一代群体,直到纯合程度达到要求时(F6及其以后世代)再按株收获,形成株系,从中选择优良株系育成品种的方法。
3、雄性不育性:植物雄蕊发育不完全,没有授粉和生育能力,而雌蕊发育正常,授以外来正常花粉能结实的现象。
4、诱变育种:人为采取物理、化学的因素,诱发有机体产生遗传物质的突变,经选育成为新品种的途径。
5、自交不亲和性:是指雌雄配子均有正常生活受精能力,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6、分子标记:基于DNA水平的多态性遗传标记。
是遗传标记的一种。
二、填空题(共25题,共33分)1、杂交种品种;营养系品种(2分)2、超低温保存系统(1分)3、温度相似(1分)4、共栖生态型(1分)5、杂交种或F1品种(1分)6、重演性(1分)7、果实采收期;灾害期(2分)8、细胞质遗传差异(1分)9、少(1分)10、自交一代(1分)11、远缘杂交(1分)12、异源多倍体或异源四倍体(1分)13、超显性假说(1分)14、杂种优势的固定(2分)15、杂合;纯合(2分)16、化学杀雄(1分)17、细胞质不育(1分)18、可育植株(1分)19、亲和;不亲和(2分)20、蕾期授粉(2分)21、红色(1分)22、好或多(1分)23、细胞分裂素(1分)24、物理诱变;化学诱变(1分)25、单倍体(1分)26、生物学混杂(1分)三、判断题(共10题,1分/题,共10分)1、×2、√3、×4、√5、×6、×7、×8、√9、√ 10、×四、问答题(共4题,共25分)1、(1)、本地主栽品种或地方品种(2分)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的地方品种或当前推广的良种。
在产量、抗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缺点,但对本地区适应性强;缺少系统整理与研究,品种内比较混杂。
利用价值:A、经过提纯、改良后可能成为当地的优良品种。
B、常用于杂交育种中的亲本材料。
(2)、外地品种资源(2分)引自外地区或国外的品种或材料。
具有与本地品种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性状或本地品种缺少的。
有可能不太适合本地的气候、土壤及耕作条件。
利用价值:直接引种用于生产或用作杂交亲本;利用生态显性选育品种。
由于环境条件变化较大,品种的变异往往更为迅速和明显(生态显性)。
(3)、近缘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类型(2分)包括栽培植物的近缘野生种和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野生种主要特点可能具有栽培种缺乏的抗性(病、虫)以及具有一些特殊的性状,如矮杆、雄性不育等。
利用价值:驯化为新的栽培植物;转移有用的基因或染色体片段。
(4)、人工创造的育种材料(1分)包括人工诱变产生的突变体、远缘杂交的新类型、育种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基因工程材料等。
主要特点:具有自然界所没有的特征特性。
利用价值:一般经过多代选育才具有利用价值。
共计7分2、(1)单一性状选择A、分项累进淘汰法(1分)B、分次分期淘汰法(1分)(2)综合性状选择A、多次综合评比法(1分)B、加权评分比较法(1分)C、限值淘汰法(1分)共计5分3、(1)、高度的花期系内株间交配和自交不亲和性,而且相当稳定,不受环境条件、花龄等因素的影响;(1.5分)(2)、蕾期控制自交结实率高;(1.5分)(3)、胚珠和花粉生活力正常;(0.5分)(4)、经济性状优良;(0.5分)(5)、配合力强;(1分)4、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1)、机械混杂(2分)(2)、生物学混杂(2分)(3)、自然突变和品种本身遗传性的变化(2分)(4)、不正确的选择和留种方式的影响(1分)(5)、不适宜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影响。
(1分)共计8分五、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共20分)1、方案1:采用回交育种方式,以高抗番茄晚疫病优异材料A为供体亲本并作为轮回亲本持续多代回交。
方案2:采用杂交方式后用重组育种方式进行选育。
(5分)2、不能。
由于抗除草剂“阿特拉津”材料B抗性基因位于细胞质内,不能将其导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3分)3、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以及杂种不稔性等障碍。
解决措施如采用桥梁种,胚胎抢救、染色体加倍以及回交等措施。
(6分)4、用下述三个方案之一。
方案(1):A、A材料抗番茄晚疫病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多代回交获得C材料的保持系。
对应C材料作为不育系。
回交过程中注意入选单株抗晚疫病的鉴定。
B、D材料与F材料进行多代回交获得含恢复基因的材料作为父本系。
回交过程中注意对恢复基因的选择,即每回交一代的后代入选单株应该与不育系C进行杂交,检测回交后代入选单株是否携带恢复基因,主要是是否实现育性的恢复。
C、由上述保持系、不育系、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
(6分)方案(2):A、F材料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多代回交获得C材料的保持系。
对应C材料作为不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