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

美国式的现实主义
马克·吐温的创作不模仿欧洲作家,不受文学传统的约束, 马克 吐温的创作不模仿欧洲作家,不受文学传统的约束, 吐温的创作不模仿欧洲作家 他的创作直接来源于他身边的美国乡巴佬, 他的创作直接来源于他身边的美国乡巴佬,来源于西部生 特别是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因而创作了真正的“ 活,特别是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因而创作了真正的“ 美 国货” 把英国文学的腔调降到最低点, 国货”,把英国文学的腔调降到最低点,是美国式的现实 主义。 主义。 题材以描写西部生活为主。最著名的两部作品《 题材以描写西部生活为主。最著名的两部作品《密西西 比河上》 (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和 《 哈克贝利·芬 比河上 》 Mississippi ) 哈克贝利 芬 历险记》 Adventures) Finn) 历险记 》 ( The Adventures ) of Huckleberry Finn ) 反 映了美国风物风情。 映了美国风物风情。 站在美国民主主义作家立场,反对种族歧视, 站在美国民主主义作家立场 , 反对种族歧视 , 揭露美国 虚假民主;反对工业文明,怀念密西西比河“自然人” 虚假民主 ;反对工业文明,怀念密西西比河“ 自然人” 生 活。
外国文学史
马克·吐温 马克 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 吐温
马克·吐温( Twain,1835——1910) 1910) 马克 吐温(Mark Twain,1835 吐温 1910 美国幽默作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美国幽默作家,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独立的美国文学的标志。 独立的美国文学的标志。
马克·吐温 马克 吐温
本名塞谬尔·朗赫恩 克莱门斯。 本名塞谬尔 朗赫恩·克莱门斯。 朗赫恩 克莱门斯 马克·吐温是其笔名 吐温是其笔名。 马克 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 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 村贫穷律师家庭, 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 学徒。当过排字工人, 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 河水手、南军士兵, 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 材业、矿业和出版业, 材业、矿业和出版业,晚年巡回 演讲, 演讲,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 写作幽默文学。马克· 写作幽默文学。马克 吐温这个 笔名取自水手的行话, 笔名取自水手的行话,意思是 英尺深” “12英尺深”,指水的深度足以 英尺深 使航船通行无阻。 使航船通行无阻。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你们一不要抽烟,二不要喝 酒,三不要吃得太多……" 艾略特:"40年前我从哈佛到牛津.现在 你也从哈佛到牛津,我该给你什么忠告 呢?" 诺拉艾弗朗:"不管你们选择干什么,不 管你们会走怎样的路,我只希望,你们不 要选择成为一名'淑女'!"
三,艺术特点
1,"反话正说" 即将那些批评性的,讽刺性的反向话语, 意思,用一种一本正经,堂而皇之的方式 说出来. 2,幽默爽朗而富于哲理,讽刺夸张而不失 分寸.
第二,作品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 公,他们大都天真,老实,无知,思想单 纯,什么事都一厢情愿,结果常常事与愿 违.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艾送喜 《关于我最近辞职的事实经过》:小秘书
第三,幽默里含有讽刺. 《自传》 "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经久的. 幽默只是一股香味儿和花絮.我老是训诫 人家,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够坚持30年"
3,"跟着太阳起床" ,"跟着云雀起床" "弄到一只那种适当的云雀Ř你们可要非常谨慎地对待说谎" 社会对年轻人的不宽容使情有可原的小小 过错成为弥天大罪,这是让人最为痛心的.
"在实践和经验使人获得信心,文雅,严谨 之前,年轻人运用这门了不起的艺术时要 有分寸,只有这三点才能使得说谎的本领 无伤大雅,带来好处." 并不是作者厌恶真理,而是对真理埋没, 谎言横行的现实深深失望,以致出此愤言.
5,"切莫随便摆弄枪支" 讽刺庸人自扰,以根本不存在的理由来禁 止"年轻人"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6,"好书才是年轻人该读的" "要小心选择"那类要求人谨记圣谕,利 于自我完善的书来读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笔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笔记以下是五年级下册语文第 18 课《威尼斯的小艇》的笔记:一、作者简介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二、生字词1. 威尼斯(wēi):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的首府。
2. 小艇(tǐng):小型轻快的船。
3. 船艄(shāo):船尾。
4. 船舱(cāng):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
5. 保姆(mǔ):也作保母。
被雇照管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
6. 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7. 停泊(bó):指船只停靠;在某处停留。
8. 威尼斯(ní):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的首府。
三、多音字1. 哗:huá(哗笑)huā(哗哗)2. 叉:chā(交叉)chà(分叉)四、近义词闻名——著名、交叉——交错、灵活——灵巧、耸立——矗立、情趣——趣味五、反义词轻快——沉重、灵活——呆板、簇拥——分散、沉寂——喧闹六、理解词语1. 纵横交错:横的和竖的交叉在一起。
形容事物或情况复杂,交叉错杂的样子。
2. 操纵自如:控制或驾驭时能灵活自如,完全如意。
3.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七、课文主题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八、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全文的总起。
第二部分(2~3):写小艇的样子和坐在船舱里面的舒服感受。
第三部分(4):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四部分(5~6):写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九、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这篇课文从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外形和坐在小艇里的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等方面,介绍了威尼斯独特的交通状况和小艇的重要作用。
马克吐温简介

马克吐温中文介绍

马克吐温中文介绍马克吐温(Mark Twain, 1835~1910)美国作家。
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的笔名。
1835年11月31日生在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长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小城汉尼拔。
父亲是个不得意的乡村律师和店主,在他12岁时去世。
他曾拜师学习排字。
1851年在他的哥哥欧莱恩开办的报馆中充当排字工人,并开始学习写作幽默小品。
1853年后在美国中西部和东部作排字工人。
1856年去新奥尔良,想转道去巴西,在乘船沿密西西比河南下时遇见老舵手贺拉斯·毕克斯比,拜他为师,18个月出师后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舵手,直至内战爆发,水路交通断绝。
在战争中他曾一度参加南军。
1861年欧莱恩被林肯总统派去西部内华达领地政府任秘书,他随同前往,试图在经营木材业与矿业中发财致富,均未成功,便转而以写文章为生。
1862年在内华达弗吉尼亚城一家报馆工作。
1863年开始使用“马克·吐温”的笔名。
这个词是密西西比河水手的行话,意思是“12英尺深”,指水的深度足使航船通行无阻。
1864年,在旧金山结识幽默作家阿·沃德和小说家布·哈特,得到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提高了写作的本领。
1865年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根据一个流行已久的传说改写,生动地表现了当时在开发中的美国西部所特有的幽默的风格,加上突出的运用口语的文风,风行一时,使他全国闻名。
此后经常为报刊撰写幽默文章。
1866年去夏威夷岛采访,1867年作为记者乘“桂格城”号轮船随一批旅游者去欧洲和巴勒斯坦旅行。
他写的报道后来辑成《傻子国外旅行记》(1869),此书嘲笑了欧洲的封建残余和宗教愚昧,也讽刺了富有的美国旅游者的庸俗无知。
1870年马克·吐温与奥莉薇娅·兰登结婚。
她是纽约州一个资本家的女儿。
这段婚姻对马克·吐温的影响如何,历来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他的妻子成了他的作品的检查官,妨碍他偏于粗犷的才能的发挥。
【资料】马克吐温简介汇编

人物介绍
作者马克·吐温以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为读者塑 造了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一群小伙伴。汤 姆·索亚是个成长中的孩子,他调皮,喜欢恶作 剧,却又善良可爱乐于助人。他讨厌教堂里老 师干巴巴的说教,他不喜欢整天在学校里干燥 无味的生活,他希望加入海盗,过新鲜刺激的 生活。他总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做出那些 懦弱的"好孩子",体面的"优秀生"无法做出的 正义行为,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百万英镑》作者写的很 滑稽、有趣,欢乐之清溢出 纸面。《3万元的遗产》就含 有讽喻,我们看到的金钱怎 么扭曲人们的思想感情,以 致主人公昏头昏脑,最后 “沉浸在模糊的悔恨和悲伤 的梦境里”临死之前,男女 主人公体会到“暴发的、不 正当的巨大财富的一个陷 阱。”在《败坏了赫德莱堡 的人》中,马克·吐温收起了 笑脸,满怀辛辣的讽刺,把 那些“诚实的、自豪的”正 人君子的虚伪外衣剥下来, 暴露出他们“既要当婊子又 要立牌坊”的贪婪面目。这 也可以称作“笑”,但那是 一种冷峻的笑。
高的理想。” 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不仅仅是
嘲笑人类的弱点,而且是以夸张手法,将它放
大了给人看,希望人类变得更完美、更理想。
后人评价
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优秀的演说家 。 近代幽默文学的泰斗!
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 他是怀有赤子之心的顽童,亦是仗义
执剑的骑士! 有个关于马克·吐温的书库。 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哈克贝利·费恩,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另 一个“调皮鬼”。他不上学,没有接受 过教育,却拥有一颗正义的心,勇敢的 心。 书中充满着童真,童趣,可能 与作者的经历有关。
作者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正因为这样 才会把小时候的所见所闻写得如此淋漓 尽致。马克·吐温以一个孩子的经历,细 致地描写,处处透着童趣。成年人看着, 也能重新体验一下童年的生活。
马克_吐温——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作者简介马克·吐温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
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
其交游广阔,威廉·迪安·豪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
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其于1910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写作风格:熔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生平简介童年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
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
他只有两个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那两个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1904年8月31日)。
他的父亲是当地的法官,收入菲薄,家境拮据。
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
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所学徒,当过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
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就了一颗正义的心。
他的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在他四岁时死去,而他的哥哥本杰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后亦死去了。
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情节作用:人物性格形成的依据,人物的性格是在情节的推进和变化中 完成并得到体现的,而作品的主题也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展现出来的。有 时候,故事情节可起到全文的线索作用。
文本分析
确定人物
男上司(丈夫) 女打字员 夫人 岳母
具体环境
办公室 餐厅 商场 ……
文本分析
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美]马克·吐 Twain)(1835.11.30-1910.4.21) 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 40年的创作生涯,写出了10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短篇小说及其他体裁 的大量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 再度出洋》和《百万英镑》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 险记》、《王子与贫儿》等。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 誉为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微型小说特点
以微知著,以近知远 博采众长,不拘一格 取材精确,镜头小说 写特殊点,重情绪化
文本分析
阅读文本,小组探讨文本情节 要求:根据小说三要素,找出人物以及环境(具体 环境),复述小说故事情节(言简意赅为佳)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 的背景。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 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情节版本
老板桃色事件 老板追妻历程 职场事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代表作:《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个人评价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特色
•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
•从风格上说,在西部幽默传统的基础上,幽默中含有讽刺,发挥极度夸张的艺术想象。
•从人称上,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大都天真、老实、无知,思想单纯,什么事都一厢情愿,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创作历程
•早期创作(1865-1870)
主要以讽刺手法批判宗教教育的危害;揭露世俗社会的人们为了个人利益彼此欺诈、勾心斗角的社会风气;暴露民主、自由掩盖下的美国社会真相,批判种族歧视和伪民主的社会现实。
重要作品:《傻子出国记》、《竞选州长》和《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等。
•中期创作(1871-1895)
对美国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进行全面思考,以辛辣的讽刺批判了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道德沦丧。
这是马克·吐温创作的黄金阶段,发表了一系列优秀小说。
重要的作品:《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傻瓜威尔逊》和《百万英镑》等。
•后期创作(1896-1910)
这一时期创作中主要批判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以及进一步探讨资本主义社会和普遍人性。
创作形式增加了游记、杂文和政论方面。
重要作品有:《赤道环游记》、《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给坐在黑暗中的人》、《战争祈祷》、《神秘的陌生人》等。
创作特征
•思想特征
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尖锐地揭露了美国民主与自由掩盖下的虚伪,批判了美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社会弊端,诸如种族歧视、拜金主义、封建专制制度、教会的伪善、扩张侵略等,表现了对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由生活的向往。
•艺术特征
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鲁迅评价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
马克·吐温自己则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
”
幽默讽刺不仅仅是嘲笑人类的弱点,而是以夸张手法,将它放大了给人看,希望人类变得更完美、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