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化学实验
十二个物理化学中考实验

十二个物理化学中考实验
中考物理化学实验包括多个不同的实验,以下是12个常见中考物理化学实验:
1. 物质密度的测量
2. 测量物体的温度
3. 测量电流和电压
4. 欧姆定律的实验
5. 测量功率和电能
6. 物质燃烧实验
7. 物质溶解实验
8.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9. 物质氧化还原实验
10. 物质电解实验
11. 物质表面张力实验
12. 物质光的折射实验
请注意,以上仅为示例,具体考试中涉及的实验会根据地区和考试要求有所不同。
建议查阅所在地区的中考大纲或咨询相关人员,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初中学业水平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方案

初中学业水平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方案示例文章篇一:哎呀呀,一提到这初中学业水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我的小心肝就开始“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啦!你想想,物理实验里那些神奇的电路、力学装置,化学实验中各种五颜六色的试剂,还有生物学实验里那些小细胞、小植物,多有趣呀!可这有趣归有趣,考试的时候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怕。
就说物理实验吧,有一次我们做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
我和同桌一组,我俩那叫一个紧张又兴奋。
我拿着导线,手都有点抖,嘴里还嘟囔着:“这可千万别接错了呀!”同桌呢,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电压表和电流表,生怕读错数。
老师在旁边走来走去,时不时提醒几句:“注意量程!”“读数要准确!”这时候我就在想,这实验操作考试不就像一场刺激的冒险吗?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不然就会“掉坑里”。
化学实验也不简单呐!有一回做制取氧气的实验,要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然后加药品、收集气体。
我小心翼翼地把高锰酸钾放进试管,心里一直念叨:“可别撒出来啦!”好不容易弄好了,等着收集氧气的时候,那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一直在想:“到底能不能收集成功呢?”等到看到集气瓶里冒出气泡,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生物学实验呢,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那次,我拿着显微镜,左调调右调调,怎么都看不清楚。
旁边的同学都快完成了,我急得满头大汗,心里直喊:“哎呀,这细胞咋就不乖乖让我看清楚呢!”其实吧,这实验操作考试就像一场大挑战。
它可不只是考我们会不会做实验,更是考我们够不够细心、有没有耐心。
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错了,整个“大楼”都可能塌掉。
而且这考试也能让我们真正明白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到底是咋回事儿。
以前总觉得那些公式、原理干巴巴的,通过做实验,一下子就生动起来啦!不过,我也听说有些同学不太喜欢这考试,觉得太麻烦,压力大。
我就想说,这多有意思呀!怎么能因为怕麻烦就不喜欢呢?要是连这点挑战都不敢面对,以后还怎么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反正我觉得,这初中学业水平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虽然有难度,但是真的能让我们学到好多东西,也让我们变得更厉害!示例文章篇二:哇塞!一提到初中学业水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我的小心肝都开始“扑通扑通”跳啦!你想想,物理实验里那些神奇的电路、力学装置,化学实验中五颜六色的试剂相互反应,还有生物学实验里那些可爱又神秘的细胞和生物组织,这可太刺激啦!就先说物理实验吧。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实验汇总(共15个)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一、天平测质量【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二、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8 N。
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 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 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四、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48.0 g。
中考理化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目的:1. 了解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
2. 通过实验验证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温度。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实验器材:1. 铝制烧杯2. 橡皮筋3. 火柴4. 氧气瓶5. 铝片6. 玻璃片7. 温度计8. 秒表9. 记录纸10. 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铝片、橡皮筋、火柴、氧气瓶等放置在实验桌上。
2. 在铝片上用橡皮筋固定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上。
3. 将铝片放入铝制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口,确保烧杯内充满氧气。
4.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内的温度,记录数据。
5. 点燃火柴,观察火柴是否燃烧。
6. 记录火柴燃烧的时间,以及燃烧过程中烧杯内温度的变化。
7. 重复步骤4-6,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
8.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1. 在温度为25℃时,火柴未能燃烧。
2. 在温度为40℃时,火柴能够燃烧,燃烧时间为10秒。
3. 在温度为60℃时,火柴燃烧时间为15秒。
4. 在温度为80℃时,火柴燃烧时间为20秒。
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可知,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温度。
2. 在实验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火柴燃烧时间也随之增加,说明温度越高,燃烧越充分。
3. 在温度较低时,火柴未能燃烧,说明温度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
实验结论:1.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温度。
2. 温度越高,燃烧越充分。
3. 实验过程中,火柴燃烧时间与温度呈正相关。
实验反思:1. 本次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2. 在实验过程中,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对燃烧条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探究了物质燃烧的条件,通过实验验证了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温度。
实验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火柴燃烧时间也随之增加,说明温度越高,燃烧越充分。
中招理化生实验题详细步骤

实验一: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0分)器材准备:凸透镜、凹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光具座(或粉笔、刻度尺)。
实验要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过程与记录:(1)选择实验器材:所给的器材中既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用简单的方法(如做放大镜、对太阳光聚焦、观察透镜形状等)选出凸透镜。
(1分)(2)安装实验器材:在桌面上放置好光具座(或者在桌面上画一条直线),将蜡烛、光屏、凸透镜等按照正确的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或者已经画好的直线上)。
(2分)(3)调整实验器材: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火焰的中心大致在。
(2分)(4)实验观察记录:调整蜡烛、透镜或光屏的位置,观察成像的情况,并完成下表。
(4分)(5实验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10分)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木板、木块、细绳等。
实验要求:(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过程与记录:(1)观察记录:观察你所用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分度值为;指针是否指零?。
(2分)(2)测量记录:将木板平放在桌面上,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块缓慢移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和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其根据是。
(3分)(3)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再测量两次,求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做的好处是。
(2分)2分)(5)整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
(1分)器材准备:量筒、水、玻璃杯、细线、小蜡块(或塑料块)、小石块。
实验要求:(1)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2)用量筒测量小蜡块的体积。
过程与记录:(1)观察记录:观察你所使用的量筒,其最大测量值为,分度值为。
(2分)(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
(3)用细线把小蜡块和小石块系在一起,注意它们之间的线长要合适;再用细线悬吊蜡块,使小石块全部浸入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 ;(3分)(4)手提细线,使蜡块也全部浸入水中,读出此时水、蜡块和小石块的总体积= 。
中招化学36个实验步骤

中招化学36个实验步骤
实验一:制备氧化铜
1.将氢氧化铜加热至100°C,转化成氧化铜。
2.将氧化铜置于干燥器中除去水分。
3.用试管将氧化铜转移至燃烧室中,加热至高温,观察生成的铜氧化合物。
实验二:制备氯化亚铁
1.将亚铁粉末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2.通过结晶提纯氯化亚铁。
3.用滴定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氯化亚铁溶液中,观察生成的沉淀。
实验三:制备硫酸铁(II)
1.将铁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II)。
2.用滴定管滴加硫酸铁(II)溶液至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生成的沉淀。
3.加热硫酸铁(II)溶液直至结晶生成硫酸铁(II)固体。
实验四:制备硫酸铜
1.将铜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2.通过滤纸过滤固体硫酸铜,并用冰水冷却。
3.将硫酸铜溶液置于蒸馏器中蒸馏,收集纯净的硫酸铜固体。
实验五:制备氯化铜
1.将铜粉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
2.通过爆破实验去除余留的氯气,提纯氯化铜。
3.用干燥管将氯化铜气体冷却、凝华,生成氯化铜颗粒。
以上是中招化学36个实验步骤的部分内容,每一个实验都需要严格操作,注意安全第一,实验过程中需谨慎处理化学试剂,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祝实验成功!。
中考物理12个实验

中考物理12个实验
1.磁场实验:利用铁丝、电池和磁铁,观察磁场的作用。
2. 光路实验:通过凸透镜、凹透镜和平面镜,观察光线的折射和反射。
3. 弹性实验:通过弹簧、质量和振幅,研究弹性力的作用。
4. 电路实验:通过电池、灯泡和开关,研究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5. 热传导实验:利用铜棒和火源,研究热传导的过程。
6. 空气压力实验:通过水平和竖直的U形管,观察空气压力的变化。
7. 声音实验:通过音叉、共振管和麦克风,研究声音的传播和共振。
8. 颜色实验:通过棱镜、光栅和彩色光源,研究颜色的形成和原理。
9. 重力实验:通过斜面、坡道和滑轮,研究重力的作用和机械优势。
10. 牛顿环实验:利用光源、平板玻璃和目镜,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
11. 电磁感应实验:通过线圈、磁铁和电源,研究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12. 摆实验:通过单摆、双摆和万有引力,研究摆的周期和物体的运动。
- 1 -。
中考物理化学实验

a.开关未断开扣0.5分;
b.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错误一个扣0.5分;
c.电流表的示数读错扣0.5分。
(扣完为止)
4
改变电流表的位置
开关断开,拆开电路,把电压表接在另一个灯泡两端,合上电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并记录。
1
a.开关未断开扣0.5分;
b.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错误一个扣0.5分;
c.电压表的示数读错扣0.5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0
实验前准备
把石棉网的位置与酒精灯的高度调节好。
(由教师先准备)
1
悬挂上温度计
在小烧杯中到入约70ml的热水,在铁架台上悬挂上温度计,使之不与烧杯底部或杯壁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
1
a.温度计与烧杯底部或烧杯壁接触,扣0.5分;
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扣0.5分;
c.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扣0.5分。
4
过滤
按过滤的操作要求,将上述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注入漏斗中,过滤。
1.5
a.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或引流操作不正确扣0.5分;
b.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或搅拌了漏斗内的液体扣0.5分;
c.倒液体时液体超过滤纸边缘扣0.5分。
5
实验分析
写出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溶解固体时搅拌,过滤时引流液体。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探究三线共面
组装器材,将白色光屏(中线)垂直放在平面镜上,激光紧贴一边木板入射,旋转另外一边,观察反射光线。
1
a.不知组装器材的扣0.5分;
b.不能紧贴木板入射扣0.5分。
c.木板不知旋转找反射光线的扣0.5分。(扣完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测量时,每测错一次扣0.5分。
(扣完为止)
4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算出铁块、铜块、较大体积的铁块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的浮力大小,然后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结论。
1.5
a.能算出铁块、铜块、较大体积的铁块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的浮力大小得1分,每算错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
附件1:中考加试物理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中的规律(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0
实验前准备
把石棉网的位置与酒精灯的高度调节好。
(由教师先准备)
1
悬挂上温度计
在小烧杯中到入约70ml的热水,在铁架台上悬挂上温度计,使之不与烧杯底部或杯壁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
(扣完为止)
3
观察水沸腾后温度计的变化
水沸腾后,每隔20秒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三次即可,熄灭酒精灯,观察水的沸腾情况,停止沸腾后,记录水的温度一次。
1
a.不能正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每次扣0.5分;
b.未熄灭酒精灯扣0.5分。
(扣完为止)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水沸腾的规律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水沸腾过程中的规律为温度不变,且要吸热的结论。
c.没有摆放好器材扣0.5分。
(扣完为止)
八、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探究三线共面
组装器材,将白色光屏(中线)垂直放在平面镜上,激光紧贴一边木板入射,旋转另外一边,观察反射光线。
1
a.不知组装器材的扣0.5分;
b.不能紧贴木板入射扣0.5分。
c.木板不知旋转找反射光线的扣0.5分。(扣完为止)
1
a.温度计与烧杯底部或烧杯壁接触,扣0.5分;
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扣0.5分;
c.温度计与烧杯底部或杯壁接触扣0.5分。(扣完为止)
2
给小烧杯中的水加热
读出水的初始温度,然后点燃酒精灯,给小烧杯中的水加热,每隔一定的时间,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在实验纪录表格中。
1
a.不能正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每次扣0.5分。
1.5
实验记录表格中至少有六次数据记录。
a.没有画出实验记录表格扣0.5分;
b.没有在表格上记录数据扣0.5分;
c.不能得出实验结论扣0.5分。
5
整理器材
取下温度计、摆放好器材。
0.5
a.未取下温度计、摆放好器材的扣0.5分。
六、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0.5
a.取水超过烧杯容积1/3或从试剂瓶中取用明矾方法不正确扣0.5分。
2
搅拌
搅拌后静置。
0.5
a.搅拌方法不正确或搅拌时液体外溢扣0.5分。
3
装配过滤装置
取一张圆形滤纸折好,放入漏斗里,用滴管吸取少量水,将滤纸湿润,与漏斗组成过滤器,用铁架台组装好过滤装置。
1.5
a.不能正确折滤纸扣0.5分;
b.滤纸与漏斗组装过滤器时滤纸没有湿润扣0.5分;
c.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扣0.5分。
4
过滤
按过滤的操作要求,将上述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注入漏斗中,过滤。
评分标准
1
画出实验电路图
电源、两个灯泡、开关串联,电压表并联。
1
a.画错电路图扣1分;
b.电路符号画错一个扣0.5分。
(扣完为止)
2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时,开关应先断开,把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合上电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
1
a.接线前开关未断开扣0.5分;
b.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错误一个扣0.5分;
1
a.开关未断开扣0.5分;
b.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错误一个扣0.5分;
c.电压表的示数读错扣0.5分。
(扣完为止)
5
得出实验结论。
拆除电路
整理器材
得出实验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断开开关,拆除所有电路连接线,整理器材。
1
a.没有得出实验结论扣0.5分;
b.拆除前未断开开关扣0.5分;
2
探究两线分居
从不同方向入射,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
0.5
a.不能从不同方向入射的扣0.5分。(扣完为止)
3
探究两角相等
能画出记录数据的表格,能读出反射角、能读出入射角。
1.5a.不ຫໍສະໝຸດ 画出表格的扣0.5分;b.反射角读错或记错的各扣0.5分;
c.入射角读错或记错的各扣0.5分。(扣完为止)
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依次挂上铁块、铜块、较大体积的铁块缓慢浸入水中,完全浸没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
1
a.测量时,每测错一次扣0.5分。
(扣完为止)
3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铁块、铜块、较大体积的铁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依次挂上铁块、铜块、较大体积的铁块缓慢浸入盐水中,完全浸没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
b.不能得出结论扣0.5分。
6
整理器材
实验后整理器材。
0.5
a.没有整理器材扣0.5分。
附件2:中考加试化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三、实验名称:水的净化(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取适量浑浊的水,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
用100mL小烧杯取约20mL浑浊的水,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用药匙取少量明矾加入小烧杯;盖好试剂瓶并放回原处,标签向实验者。
4
改变数据,探究两角相等。
从不同方向入射,记录反射角、入射角。改变入射角重复步骤3两次。
1
a.记错数据的扣0.5分;
b.不能重复两次的扣0.5分;
(扣完为止)
5
得出实验结论。
整理器材
得出实验结论:光的反射规律。
1
a.没有得出实验结论扣0.5分;
b.没有整理器材扣0.5分。
(扣完为止)
十一、实验名称: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5分)
序号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1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铁块、铜块、较大体积的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用细线分别绑好铁块、铜块、较大体积的铁块,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它们的重力G1、G2、G3。
1
a.测量时,每测错一次扣0.5分。
(扣完为止)
2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铁块、铜块、较大体积的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电压表的示数读错扣0.5分。
(扣完为止)
3
改变电流表的位置
开关断开,拆开电路,把电压表接在其中一个灯泡两端,合上电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并记录。
1
a.开关未断开扣0.5分;
b.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错误一个扣0.5分;
c.电流表的示数读错扣0.5分。
(扣完为止)
4
改变电流表的位置
开关断开,拆开电路,把电压表接在另一个灯泡两端,合上电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