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冀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优秀教学案例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首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其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背诵和应用;最后,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8的乘法口诀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我会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解释8的乘法口诀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另外,我还会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解决。例如,我会问学生:“如果一个队伍有8个人,那么这个队伍扩大到2倍、3倍、4倍分别是多少人呢?”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口诀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生进行实际计算时,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修正。同时,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我可能会用一个问题来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平时是怎么计算数字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那就是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年级数学上册7.1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 精选教学PPT课件冀教版

8 × 4 = 32(个)
口诀:四八三十二
答:大鼓、小鼓一共 有32个。
巩固应用
1. 说出每张卡片上的数是哪两个数相乘的积。 16 24 32 40 48 56 68
巩固应用 2.
巩固应用 3. 小小邮递员。
巩固应用 4. 买一套书,50元钱够吗?
8 × 6 = 48(元)
48元<50元
答:50元钱够买一套书。
用8的乘法口诀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 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能用8的乘法解
决简单问题。
3.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
功的体验。
情境创设 你认识这些乐器吗?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口风琴
吉他
架子鼓
探究新知 小小鼓号队。
说一说图 中有什么 乐器?是 怎样摆放 的?
繁华的城市,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群,让人无顾及四季的美景.有人说,在这座城市中很难看到星星,因为它太渺小了.其实不然,只是你没有这份心情,身边的灯红酒绿让你视他而不见。 我常常站在阳台上望着满天的星星,想着我们曾经有过的那一幕幕。这个城市见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望着那些星星。默默地看着星星在流泪?是不是寂寞的人都喜欢看星星? 也许这个城市的节奏太快,所以连爱情也少了原来的柔情似水。回想起来,我和他之间没有是有很多可以感动旁人的故事的,或者在旁观者的眼里,这样的恋情怎么可能会说失去就失去了呢?戏剧化的情节也就加深了回忆的伤。 是不是应该用“在一个对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错误的”来解释呢?敬就是这个错误的人,可是好像错误是我自己。因为快乐,让我不去计算它可维持多久,因为快乐,我从没过多的考虑过彼此思想的差距,因为快乐,我完全迷失了自 己。结果这段幸福时光维持了七个多月,在一个莫名的日子里,我们结束了一切。 时间像日记本一样一页一页飞快过去,然而,日记可以翻回去看看,时间却是不能返回到最初的时光了。他曾经答应带我去很多地方,他曾经答应带我去唱歌,他曾经答应带我去旅游,可是现在,他已经不需要兑现了。人家都说婚 姻如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我想爱情也是如此吧。七个月的甜蜜时光,之后的痛苦煎熬,终于一切都结束了。 像做了一场短暂的梦,短暂的好像黑夜里闪过的焰火,绚丽而即刻沉沦。衣橱里还躺着他买给我的衣服,抽屉里是他帮我准备的“药”,每次经过曾经两人去过的地方时,我都会想起以前的快乐。或许再美丽的语言,再美丽的往事 ,都及不上一次伤害来得深刻。伤口会慢慢结痂,变成一个坚硬的外壳,但是藏在这个坚硬外壳下的,还是一颗柔软的心。 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清新流畅的音乐,像春天初融的雪花,纯净,沁凉,在茫茫的白消逝的时候,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我沉静在这一尘不染的音乐中,可以忘却伤痛,抛开烦恼,回到最初的平静。还希望在这样的夜里,可以看到 美丽的星空,一切让爱做主。曾听过一位哲人讲的故事。一个旅人在路旁看到许多盛开的鲜花,他一边走一边采。沿途的花一朵比一朵大,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朵香,到黄昏的时候,将近旅程的终点,他看到一朵巨大的奇异的 花,在暮色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他喜出望外,抛掉了手中的花,奔跑过去,但他的脚步却因跋涉的疲劳而显得有些沉重。他终于赶到了那朵花的面前的时,那朵花已经枯萎了,他绝望的握住花梗,手一摇动,花瓣一片一片的 掉了下来。 于是,有人为旅人感叹,如果他不留恋那些小花而大踏步地一直向前走,就可能得到那朵奇异的花。我却不以为然,就算他得到了那朵令他喜出望外的奇异的花,当他回眸时,也会以同样的心情遗憾错过的那么多芬芳的无名的小花 ,也许就在这不起眼的无名小花丛中会有一朵更让他心驰神往,更让他感慨不已,更让他喜极而泣…… 人生是一个遗憾的过程,正因为有了无数个遗憾,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如此精彩如此美丽。稍不经意的一次回眸,满眼往事中最令人难忘和记忆犹新的注定是曾经有过的些许遗憾,就像我们常常忘记的夏日的沐浴,而记住了难捱的燥 热,忘记了冬季树挂上的棉絮,而记住了严寒的冷酷。每一个遗憾倒给我们的都是凝重的思索,每一个遗憾留给我们的总是流年的感动。重要的是不要因为一次遗憾,而忘却了我们人要风雨兼程的行旅。 许多人因为没有得到而抱怨而放弃而沉沦,智者会因为没有得到而奋起而执著而追求。感谢遗憾,就是感谢生命的馈赠;感谢遗憾,前方的路才会走的更坚实;感谢遗憾,未来的日子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带着遗憾远行,人生旅途 会更的精彩!
二年级数学上册7.1《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建议(新版)冀教版

《整理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乘法口诀的过程。
2、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3、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建议:◆整理乘法口诀1、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提示学生想一想2~6的乘法口诀是怎样整理的,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
2、交流各组整理的结果。
3、提出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介绍自己的经验。
4、教师介绍“兔博士网站”的内容,在丰富学生乘法口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用中文和英语读几句乘法口诀,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计算填数1、指导学生观察表格,了解表格中数的顺序和位置。
2、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填数、交流。
然后,启发学生观察、探索表中数的排列规律。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规律和填的结果。
第2题,课前让学生每人做一个转盘,课上按题目要求做,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第3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答案:(1)7×4=2828+5=33(2)7×5=3535-2=33《整理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乘法口诀过程。
2、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3、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学准备:空白乘法口诀表,每组一张。
九九乘法口诀课件,英语口诀录音带。
教学方案:《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能用8的乘法解决简单问题。
3、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建议:◆各种乐器1、师生对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乐器。
2、出示某校鼓号队的部分乐器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乐器,是怎样摆放的。
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口诀中8的口诀。
2.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可以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掌握8的乘法口诀。
2.让学生运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实际问题。
3.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黑板、白板。
2.教学材料:教材、练习册。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识1.引入本课内容,让学生感受8的乘法口诀的奥妙。
4.2 讲解新知识1.首先教授“8的口诀”:“八八得六十四,一退十六进一;八十八得七百零二,一退十六进二;八百八十八得七千零一十四,一退十六进三。
”2.八八得多少?学生不难回答为64;八乘以十得多少?学生回答为80;由此可以推算出八十八得702,八百八十八得7014。
3.强化记忆:教师可经常商练此口诀,让学生逐渐熟练,直至记牢。
4.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等方式对口诀进行概括总结,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印象。
4.3 训练演练1.教师可以出一些类似于“8 × 6 =?”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教师可以出一些实际应用题,如“小明拥有8台电脑,每台电脑的价值是8800元,他要花多少元?”等等,让学生进行计算。
4.4 练习巩固1.让学生熟悉口诀的应用,教师出示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2.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编制一些类似的应用问题,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解答。
3.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5.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不断地学习和练习,让其能够真正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2.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要直接指出,要帮助他们思考并纠正错误,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7.1《8的乘法口诀》教案(新版)冀教版

《9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6、67页。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尝试总结、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
课前准备: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教学方案:《8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经历自己尝试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记住8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3、积极参加自主总结、交流8的乘法口诀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验。
教学建议:◆8的乘法口诀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蜘蛛的样子。
然后,结合兔博士网站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蜘蛛的常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提出“自己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要求。
提示学生根据1只蜘蛛有8条腿,分别计算出2只、3只……8只蜘蛛有多少条腿,填在表中,再自己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
3、交流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
先交流填的表格,说一说是和总结的口诀。
由学生说,教师参照教材,板书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4、提出蓝灵鼠的问题,让学生口答,教师在口诀右边写出另一个算式。
◆练一练第1题,同桌进行对口令练习。
目的是帮助学生记忆8的乘法口诀。
第2题,先让学生弄明白题意,然后自己在书上填空。
第3题,可以做找朋友的游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书上连线。
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读一读自己写的口诀。
第5题,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然后再计算。
学生可能有8×6,6×8两种不同的算法。
《8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1、经历自己尝试总结、交流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记住8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方案:1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8的乘法口诀》冀教版

【精品】第7单元第2课时(教案)冀教新课标版(2014秋)-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8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的想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信心。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法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习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复习2:科普知识:蜘蛛有4对足,8只眼,身体分为头胸部及腹部。
我国约有1000种蜘蛛。
蜘蛛腹部能喷丝结网,当小虫等粘到蜘蛛网上时,就会被蜘蛛吃掉。
因此,人们说蜘蛛是扑灭害虫的能手。
探究新知教师:同学们,每只蜘蛛都有8条腿。
那2只呢?3只、4只呢?请同学们先自己计算。
(计算2分钟)教师:我们来看,2只蜘蛛就有16条腿,3只蜘蛛就有24条腿。
根据这个表格,同学们能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吗?(讨论3分钟)教师:那么请同学们看8的乘法口诀就是这样的: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记忆2分钟)教师:我们学校组建了一个鼓号队,我们来看,小鼓有多少个呢?学生:3×8=24 口诀:三八二十四教师:非常棒!大鼓、小鼓一共有多少个呢?学生:4×8=32 口诀:四八三十二。
教师:那么小号有多少把呢?学生:2×8=16 口诀:二八十六。
教师:那么这个鼓号队一共需要多少人?学生:8×8=16 口诀:八八六十四。
教师:老师给出一些小提示:1.8的乘法口诀和前面所学是乘法口诀一样,除了最后一句,每一句口诀可以列出两个乘法算式。
2.8的乘法口诀有8句,每相邻两句的积差了8。
巩固练习教师:二年三班有4排座位,每排坐8个同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学生:4×8=32。
二年级数学上册《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1.对乘法概念的理解尚不深刻,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2.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趣味性教学活动来巩固。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找出至少两个可以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与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3.自我挑战:尝试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以下乘法题目:8×5、8×6、8×7、8×8、8×9。将你的答案和计算过程记录下来。
4.家长协助:请家长协助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计算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鼓励。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发现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2.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到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3.能够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提高数学运算的准确性。
5.情感教育,渗透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教案2(优质精编)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材及对象分析:“8的乘法口诀”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初步掌握了乘法口诀的意义,会运用1—7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这部分知识为学生学习8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
教材处理“8的乘法口诀”的口诀引入,不是抽象地直接搬出口诀,而是先通过小狗在数轴上跳,一次跳8,二次跳几,三次、四次……这样形象的例子,进而推导出8的乘法口诀。
学生易于掌握和接受。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学生在有了1—7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学生已有基础,学生学习并不抽象,比较容易理解。
我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思维特点和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感知操作、讨论尝试等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探索新知,帮助学生逐步悟出8的乘法口诀的由来。
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顺利地掌握口诀的编制过程,并帮助记忆。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过程中穿插一些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教学难点:掌握8的乘法口诀六、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模型、口算卡片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大约5分钟)1、背1—7的乘法口诀2、开火车。
(1—7的表内乘法的口算卡片)板书课题 8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这一步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孕伏和铺垫。
﹞(二)探索学习过渡:听说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课件出示:1、它是怎样跳的呀?咱们一起观察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能用8的乘法解决简单问题。
3、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能用8的乘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境
1、全班同学交流,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乐器。
交流学生知道
的乐器,使每个都
能积极参与数学活
动,并自然引出小
鼓乐队乐器。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说一说关
于乐器的问题,你们都知道哪些乐器?
学生发言,可能说到许多。
然后出
示教材上的图。
2、让学生观察小鼓乐队乐器图,先说一说有什么,再说是怎样摆放的。
了解图中的乐
器以及摆放特点,
为选择信息提问题
做准备。
师: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一所学
校小鼓乐队的乐器,看一看这个鼓乐队
有哪些乐器。
生:这个鼓乐队有小号、小鼓、大
鼓,还有钗。
师:说一说这些乐器是怎样摆放
的?
学生可能说会说:
(1)这些乐器每排摆8件,从下
往上看,小号摆32排,小鼓摆了3排,
钗摆了2排,最上面是大鼓,只有1排。
(2)从上往下看,第一排是大鼓,
第二、三排是钗,接着摆了3排小鼓。
最下面是2排小号,四种乐器,每排都
是8件。
学生表述只要意思对就可以了。
学
生如果直接出数量,给予肯定。
二、提问题,
解答问题[来源:]
1、提出:根据鼓乐队的乐器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呢?然后全班共同提问题,并解答。
明确要求用乘
法计算,引导学生
提问题的思考,提
高学习效果。
师:根据小鼓乐队的乐器,你能提
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呢?
学生提问题,全班共同解答。
如:
生:小号一共有多少把?
师:怎样列式呢?用哪句口诀的?
生1:8×2=16,用口诀:二八十
六
生2:还可以写出:2×8=16,用
口诀:二八十六
师:谁还能提出其他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小号一共有多少把?
8×2=16
或:2×8=16
口诀:二八十六
(2)小鼓有多少个?
8×3=24
或:3×8=24
口诀:三八二十四
(3)钗一共有多少个?
8×2=16
或:2×8=16
口诀:二八十六
(4)大鼓、小鼓一共有多少个?
8×4=32
或:4×8=32
口诀:四八三十二
(5)这个鼓乐队一共有多少件乐器?
8×8=64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
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
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
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
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
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4)
(5)问题学生提不出,教师可以启发。
2、提出“这
个鼓乐队一共需要多少人?”的问题,让学生说出怎样解答,为什么?
课本、报刊杂
志中的成语、名言
警句等俯首皆是,
但学生写作文运用
到文章中的甚少,
即使运用也很难做
到恰如其分。
为什
么?还是没有彻底
“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很简单,每天
花3-5分钟左右的
时间记一条成语、
师:同学们来看课本第64页,红
红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鼓乐队一共需
要多少人?谁来说一说这个问题怎样
解答,为什么?
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8×8=64
解答。
因为这个鼓乐队一共有64件乐
器,鼓乐队演奏时,每一件乐器需要一
个人,所以,64件乐器就需要64个人。
练习的内容和学生
的实际经验,体会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弄清楚题意,先独立思考,再回答。
乘法口诀的变
式练习。
师: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谁来
读一读题目的要求?
指名读。
师:对,这些数字卡片是两个数相
乘的积,你们能说出是哪两个数相乘的
吗?
学生回答。
2、练一练第2题,计时口算练习。
考查学生口算
的速度和正确率。
师:看练一练的第2题,我们来做
计时小练习,看谁做的有快又对!准备
好了吗?开始!
学生写得数,老师计时。
3、练一练第3题,可以利用课件进行趣味练习。
让学生说一说把哪封信送到哪个院子。
多样化的计算
练习。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上的这个题,
你能说出哪个信封送到哪个院子吗?
学生说,老师操作课件。
4、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先弄明白题意,然后再做题。
综合性练习
题。
师:我们来看练一练第4题,一套
书是6本,一本8元,那么买一套书,
50元钱够吗?想一想要算这个题,我们
应该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来源:]
生:先算一套书需要多少钱。
师:回答的真好。
一套书需要多少
钱呢?谁来说一说?
生:6×8=48元。
师:然后怎么做呢?
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