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20200704230530)

合集下载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划和标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设施和管理模式,打造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

在选址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土地的肥沃程度、水资源情况、地形地貌等因素,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应加强土地的保护和管理,防止土地过度开发和污染,保持土地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其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交通、水电供应、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温室大棚、智能设备、冷链物流等现代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另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还需要重视农业生产管理和技术支持。

包括建立科学的种植、养殖计划,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最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还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农田水土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同时,应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和食品安全,确保农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总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也逐渐成为各地政府和农业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现代农业示范园不仅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也可以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济收入。

本文将探讨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参考。

一、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基本要求1.1 地理位置及土地利用情况现代农业示范园应选址于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质量好的产业园区或乡村地区。

土地利用情况需要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如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等因素。

此外,需要保证示范园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并且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1.2 设计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园需要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和养殖模式来提高生产效益。

同时,需要科学规划农业区域、种植组合和农产品的销售等。

1.3 技术研究和推广示范园需要注重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引进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农业先进技术,加强科学研究和示范推广,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1.4 服务设施现代农业示范园需要完善的服务设施,如水电路网、道路交通、人员宿舍、食堂、医疗设施、教育设施等,为农民和外来工提供便利。

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步骤2.1 需求调研为确定农业示范园的建设目标和需求,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

2.2 资源调查进行区域性的资源调查和土地评估,通过测绘和勘测,选择最适宜的地点进行农业示范园的建设。

2.3 规划设计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包括农业种植区、养殖区、销售中心、办公区、生活区等。

同时,也需要考虑环保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2.4 建设实施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项目建设方式,实现规划方案的落实。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环保、安全、效益和品质等方面。

2.5 运营管理建成后,需要进行运营管理工作,包括人才培养、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以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

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

附件三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一、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

农业园区的农田整治要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

种植业类园区要求土地平整,地块方正,朝向一致。

亩均配置沙石机耕路6米左右,主路宽4.5米,支路宽3.0米,两边衬砌路肩,农机具下田作业便捷;亩均配置排灌水沟(渠)10米左右,排灌分系,合理配置泵站、农电、库房等设施。

畜禽型园区要求畜舍排列整齐,结构合理,环境清洁卫生,配有沼气池,粪尿通过沼气处理或其它生态利用。

水产型园区要求鱼塘排列整齐,布局科学合理,水深符合养殖品种要求,鱼塘塘埂有护坡或驳坎,并有足够的宽度,不漏水,园区内有机耕路,且平整、坚实,道路畅通。

电网、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配套设施齐全。

二、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

①特色种植园区:特色经济作物园区(含露地蔬菜和水生蔬菜)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5000亩以上;大棚蔬菜园区(含草莓和食用菌)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3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1000亩以上;②特色养殖小区:特色畜禽养殖核心示范基地年生猪、奶牛、肉羊、肉禽存栏出栏量分别达1万头、200头、400头和10万羽,区域性年存栏出栏量分别达5万头、800头、2000头和100万羽;③水产养殖面积1000亩以上,区域性面积3000亩;④特色林木园区:苗木花卉和经果林核心示范基地面积分别达1000亩和500亩,区域性规模分别达3000亩和1500亩;⑤生态休闲观光园区:以种养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核心示范基地主导产业集中连片达3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达1500亩以上;以苗木花卉和经果林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面积分别达500亩和300亩以上,区域性面积分别达1500亩和1000亩以上。

三、具备一定的科技应用水平。

园区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主要生产技术居市内领先。

具有良好的技术开发能力,成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研发基地。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市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大力推动以高原夏菜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和名特新优农产品生产经营。

为此,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已成为当前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

该示范园将集工厂化育苗、农业高新技术培训、展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一体,发挥以下功能:1.集中展示我市近十年来蔬菜生产从解决本地供应到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对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进行展示。

2.开展各类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带动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3.通过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解决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不统一、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出苗率不高等问题,发展工厂化育苗产业,示范带动中小育苗经营户开展集约化生产,提升我市高原夏菜的统一规范化种植水平,改善蔬菜的品种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4.通过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示范园+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促进示范园周边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增强区域性辐射带动效应。

5.通过种植和养殖的紧密结合,实现动物有机肥料的循环再利用,实现示范园的有机化种植、生态化发展,无公害化产出,为我市有机农业的起步发展发挥带头作用。

该示范园的建设将有力推动我市以蔬菜产业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六、农业科技培训和宣传推广通过对各类农业生产高新技术和名特新优农副产品的培训和展示,可以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农业科技培训,加强对农业知识的科普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科技素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也可以宣传推广我市乃至全省的名特新优农产品和农业生产发展,提升我市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南通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

南通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

附件1:南通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一、总体标准(一)基础设施配套。

园区总体布局合理,水、电、沟、渠、路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农产品商品化运作,储藏、加工和流通设施配套。

园区主干道建成硬质水泥路,有园区标志牌。

(二)主导产业高效。

园区产业优势突出,核心区集中连片规模较大,对周边地区能发挥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

(三)科技含量较高。

有技术依托单位,实行标准化生产。

良种覆盖率达100%。

有相应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机、植保、农业投入品等专业化服务达100%。

(四)质控体系规范。

有良好的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五有”农产品质量检测室。

园区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

有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或著名商标。

(五)产加销一体化。

园区产业化经营面达80%以上,通过合同、订单、入股、二次返利等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相对接。

(六)运作机制科学。

园区建设主体清晰,实行企业化运行,管理职责明确,内部制度健全,各类台账齐全。

核心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

二、分类标准(一)优质水稻产业类1. 规模标准:园区面积不低于10000亩,有3个以上1000亩集中连片核心区和相应的苗情、农情观测点。

2. 服务指标:园区内有机插稻商品化育供秧示范点,商品化育供秧达100%,主体品种不超过2个,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达100%,综合防治普及率90%以上,秸秆机械化还田达100%。

3. 产量要求:优质水稻产业园区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上。

(二)设施农业产业类1. 规模标准:5000亩设施农业园区的核心区钢架大棚连片面积(实棚)达2000亩以上,万亩设施农业园区的核心区钢架大棚连片面积(实棚)达3000亩以上。

2. 设施标准:钢架大棚为6米以上跨度的热浸镀锌钢管大棚,钢管外径不少于22毫米,壁厚不少于1.2毫米,拱间距0.8米,两侧有压膜槽。

3. 技术指标:园区有1~2个主导品种,推广应用2~3项适新技术,集中展示不超过3个主体高效种植新模式。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案现代农业示范园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案现代农业示范园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案现代农业示范园实施方案一、综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的途径,打造出一批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科技研发等功能于一体,并以农业科技示范、标准化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

二、建设目标1.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高质量发展;2.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3.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引领农业转型升级;4.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乡村,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内容1.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示范园区内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重点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吸引农民参与示范种植和养殖。

同时,建立科研机构和实验室,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2.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包括修建灌溉系统、修复水土流失和水资源保护工程等。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率和排水能力,保障农作物的灌溉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构建农产品加工体系在示范园区内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和农产品仓储设施,通过冷链物流等手段,实现农产品从采摘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程管理。

打造农产品品牌,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提高附加值。

4.促进农业和旅游融合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行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通过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措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资金保障通过政府引导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农民合作社入股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入股和分红等方式,分享建设成果。

五、政策支持1.减免租赁费用和土地使用权转让费用,降低农民参与示范园区建设的门槛。

2.对示范园区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兴业。

3.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4.加强示范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保障。

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

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

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指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基础,展示和推广先进农业生产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生产基地。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和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和管理达到一定的标准,以下是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现代农业示范园应选择地理环境优越、水资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区进行建设。

同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科学合理地规划示范园的布局和作物种植结构,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其次,现代农业示范园应具备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

包括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系统等。

这些设施和技术可以帮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现代农业示范园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此外,现代农业示范园还应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工作,向农民普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科学素养。

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农业科技示范活动等形式,帮助农民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现代农业示范园还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农业企业的合作交流,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总之,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是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应符合的一系列要求和规定。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有利于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农业生产主体能够严格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一、前期准备1.1目标确定首先确定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目标,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1.2资金筹措筹措建设示范园所需的资金,可以通过政府拨款、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

二、规划设计2.1地点选择选择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的地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确保示范园能够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和游客。

2.2建筑规划设计示范园的建筑布局,包括示范大棚、农业科技馆、农产品展销中心、种植区、养殖区等。

合理规划建筑面积和功能分区,确保各个功能区域相互协调。

2.3产品规划确定示范园主要种植和养殖的农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优势进行选择,同时鼓励引进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4农技支持组织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为示范园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2.5环境保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示范园时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合理利用水资源,选择适合的耕作方式和养殖方式,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三、推广引导3.1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包括举办农业科技展览、开展农业知识讲座、组织农业观摩活动等,提高示范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2培训引导组织农民培训班,传授现代农业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3农产品推广通过农产品展销中心、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推广示范园生产的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管理运营4.1组织管理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来负责示范园的管理和运营,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示范园的正常运转。

4.2运营收入通过农产品销售和观光门票等方式获取运营收入,并用于持续改进和发展示范园。

4.3在线预约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在线预约参观,方便游客安排行程,提高参观效率。

五、监督评估5.1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定期进行检查和巡视,确保示范园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一、小麦示范园(一)规模标准:冬小麦示范园集中连片在 1 万亩以上。

(二)工程措施标准:有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标准,实现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

(三)滴灌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标准包括:选用优种及品种搭配技术、滴灌技术、氮肥控释肥技术、有机沃土培肥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推广秸秆还田、复播油葵两熟制技术、灾害性气候预警和灾后管理技术等集成配套综合技术。

(四)管理机制标准: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场企业为载体,建立现代经营模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统一整地施肥、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获“五统一”管理模式。

培养一批高素质种粮大户(100 亩以上)或合作社(千亩以上),配备相应数量的农艺工,并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或档案。

五)产量效益标准。

小麦长势均匀,平均亩产量达到450 公斤以上。

二、玉米示范园(一)规模标准:种植集中连片,面积在1 万亩以上(二)工程措施标准:田间工程措施完善,达到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

(三)技术标准:选用高产、耐密紧凑型优良品种,集成地膜栽培、精量点播、缩行增株、节水灌溉等与良种相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确保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达到100 %;实现品种、整地耕种、肥水管理、防治病虫、机械收获“五统一”管理模式,耕地、播种、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四)管理机制标准:建立现代经营模式,大力培育专业化生产合作社(千亩以上)、种粮大户(100 亩以上)及植保专业联防队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或档案。

(五)产量效益标准:农区玉米平均亩产900 公斤以上,牧区玉米平均亩产连年稳定在700 公斤以上。

三、棉花示范园(一)规模标准:种植集中连片,面积在1 万亩以上。

(二)工程措施标准:田间工程措施完善,达到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三)技术标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品种,统一供种,优种率达到100 %,全部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滴灌技术、精量半精量机械化播种;实现整地播种、灌溉施肥、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全程机械化;推广机械采收示范3000 亩以上,智能化灌溉示范1000 亩以上。

(四)管理机制标准:建立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合作联营模式,大力培育棉花生产合作社(千亩以上)、植棉大户(100 亩以上)及植保专业联防队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并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或档案。

(五)产量效益标准:平均亩产皮棉150 公斤以上,“三丝” 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四、蔬菜及特色作物示范园(加工番茄、辣椒、洋葱等)(一)规模标准:设施蔬菜示范园规模在3000 亩以上,因地制宜地选择温室棚型结构,集中连片面积(设施内面积)达到300 亩以上;达到“十有”标准(即有技术规程、生产档案记录、专业合作组织、技术负责人、基地管理负责人、产品品牌、包装标识、检测手段、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农超对接或微机联网平台);加工番茄、辣椒、洋葱、红薯等种植规模在5000 亩左右,育苗温室在100 亩以上。

(二)工程措施标准:日光温室结构必须符合本地温室建造标准,棚内通道全部硬化,配套保温被、机械化卷帘机、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园艺装备,采用微小型生产机械,实行耕作机械化;建造净菜加工车间,对蔬菜产品进行清洗、分等、分级、包装等,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保鲜;集中连片1 万亩以上的蔬菜(番茄、辣椒)基地,示范园区要建设集约化育苗中心,因地制宜地选用现代化大型温室作为育苗区,购置活动育苗床、自动育苗机、穴盘、育苗基质等,年育苗2500 万株或推广面积1 万亩以上;蔬菜园区要建设预冷保鲜库,对蔬菜产品进行预冷保鲜。

(三)技术标准:种植作物品种统一,茬口搭配合理,实行标准化生产;防虫网、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防寒栽培、防雾滴棚膜、膜下滴灌等病虫害防控技术有效集成,农药用量减少30 %以上。

(四)管理机制标准:示范园区必须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100 %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和产品订单生产;必须取得无公害或绿色蔬菜认证,有正式品牌,并进行品牌运作。

蔬菜园区的产品做到100 %品牌销售;建立和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 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每10 亩设施蔬菜配备1 名蔬菜园艺工,有专业技术人员3-5 名。

(五)经济效益标准:园区内每亩拱棚蔬菜收入不低于5000 元,每亩温室蔬菜收入不低于3 万元,加工番茄、辣椒、洋葱、红薯等作物亩均效益在2000 元以上。

五、现代食用菌产业示范园(一)规模标准:集中连片规模栽培面积在10 万平方米以上,有固定的主导产品,总产达到1000 吨,有专业合作社。

(二)工程措施标准:水、电线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栽培设施及附属设施完善;有菌种繁育中心、发酵堆料生产车间、保鲜库;在资源循环利用和生产过程现代化程度方面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产地环境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

(三)技术标准:实行“五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购价、统一栽培、统一加工、统一标识销售),采用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

(四)管理机制标准: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服务体系配套完善,配备5 名技术员或农民技术员,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或档案。

(五)经济效益标准:每500 平方米菇棚年平均收入5 万元以上。

六、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含葡萄园)(一)规模标准:苗木示范园在县产业规划区内,种植规模相对集中连片,面积1000 亩以上;新建葡萄园采用密植高产技术,面积1000 亩以上;改扩建葡萄园面积2000 亩以上。

(二)工程措施标准:统一规划和布局苗木、葡萄园田间道路和农电体系;统一规划和布局苗木果园灌渠、管道体系,大力推广涌泉灌、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统一规划和布局葡萄园防护林;葡萄园土、水、气达到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鲜食葡萄必须选择棚架,酿酒葡萄采用篱架,东西向;整地、建园、立架、选苗、定植要严格按照基础规程执行。

(三)技术标准:1.现代花卉苗木技术标准:落叶乔木、常绿树种、花灌木、宿根花卉、经济林种植区和母本园区、引种驯化区、繁殖区、生产区等区域分布明确,实行统一引进新品种,统一灌溉施肥、统一苗木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标识等标准化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6000-1999 )、自治区《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 DB65/T2201-2005 )的标准,建立不同苗木花卉品种的出圃质量、规格、分级、包装等标准,确保成活率>95 %,品种30-50 种,中高档苗木占30 %以上,标准化生产程度较高,初步实现标准化生产。

繁育技术要求:按照播种育苗、嫁接和培育大苗的方式,依据《育苗技术规程》( GB/T6001-1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 ( GB/14073-1993 ) 的要求,乔木培育大苗按株行距(50-80 )X(50-80 )厘米定植,树穴直径30-50厘米,深度30-50厘米,每亩2500〜2700株;灌木冠幅20〜30厘米按株行距30 X 30厘米定植,每亩7000〜8000株;宿根花卉3〜5个芽按株行距25 X 30 厘米定植,每亩8000 〜10000 株。

2.葡萄园技术标准:葡萄园花果管理技术体系(包括果实套袋、铺反光膜、人工授粉或果园放蜂、疏花疏果等技术)土肥水管理技术体系(生物覆盖、果园生草、增施有机肥、节水灌溉设施等);树体管理技术体系(间伐技改、四季修剪技术等);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包括各种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和设备,如悬挂粘虫板、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等);生产机械化设备体系(包括高效喷雾器、开沟施肥机、各种园艺工具、采摘运输机械及选果设备等);生产技术及信息服务体系(包括病虫害预警预报及防治技术服务、管理技术指导和服务、各种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及补救措施指导与服务等)。

建园栽植标准:水土条件较好,园内道路通畅。

鲜食葡萄必须选择棚架,东西向开沟,株行距1米x4米或1.2米x 3.5米,亩有效株数不少于280-330 株。

(四)管理机制标准:以项目单位为载体,把分散生产经营农户组建为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购买苗木、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检疫消毒,建立存圃、出圃档案(葡萄园必须建立和完善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管理档案和生产管理记录档案);统一防治果树病虫害,统一销售果品,修建果品保鲜库;必须配备相应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苗木或果品检疫消毒制度;要注册商标或产品认证,并实施品牌运作。

(五)产量效益标准:苗木示范园年出圃亩均收入5000 元;鲜食葡萄园盛果期平均亩产量1.8 吨左右,商品果率在85%以上。

酿酒葡萄园盛果期平均单产1.2-1.5 吨,含糖量不低于18 度。

改造果园平均亩产量达到1200 公斤以上。

七、现代畜牧业示范园(一)规模标准:奶牛养殖园区年存栏生产母牛1000 头以上;牛羊育肥养殖园区年出栏5000 头(只)以上;商品猪养殖园区年出栏5000 口以上;商品肉鸡养殖园年出栏30 万羽以上。

(二)工程措施标准:适应现代化、自动化、机械化作业的圈舍与运动场的建筑设计与改造;奶牛养殖园区配备TMR 机及配套系统、青贮收获及加工机械、现代化挤奶设施、奶牛发情探测仪及DHI 设备、自动恒温饮水设备、微机管理系统等;牛羊育肥养殖园区配备TMR 机及配套系统、青贮收获及加工机械、自动恒温饮水设备、微机管理系统等;商品猪养殖园区配备猪性能测定系统、微机管理系统等;商品鸡养殖园区配备环境控制系统设备、粪污处理设施、微机管理系统等。

有屠宰设施场所的,要建立冷冻保鲜库。

(三)技术标准:在各养殖园区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

集成良种引进、繁殖与胚胎移植生物技术;生产性能测定技术;饲草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实现畜禽低碳排放的能量蛋白饲料均衡供应技术;机械化、自动化采食、饮水技术,饲草料加工等机械化作业技术;生产过程的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畜禽养殖园区信息化管理技术;畜禽标识与可追溯体系建设,生产环节质量控制技术;畜禽养殖园区粪污等废弃物处理技术等,使其达到机械化作业、信息化管理、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现生产全过程质量监控,开展节净生产、控制畜禽养殖低碳排放。

(四)管理机度标准: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或档案,制定并落实区内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和控制、粪污处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五)产量效益标准:生猪年出栏率达到160 %以上;肉鸡出栏率达到500 %以上;奶牛单产达到6 吨以上;肉牛出栏率达到200 %以上;肉羊出栏率达到150 %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