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植物保护概论》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概论一、课程简介《植物保护学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植保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保护学概论》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专业导论课,主要阐述植物保护涉及到的各类有害生物及其发生危害规律、预测方法、防治技术与策略,以及主要作物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和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内容包括植物病害、虫害、农田草害、农田鼠害、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与预测及防治技术与策略、主要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等。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常识和基本方法。
二、考试内容1. 绪论1.1 植物保护的概念1.2植物、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1.3 植物保护学的方针、研究内容2.植物病害2.1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2 植物病原物2.3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2.3 植物病害的诊断3. 植物虫害3.1昆虫的形态结构3.2昆虫的生物学特征3.3.植物害虫种类及其危害3.4.农业害螨及其危害4.农田草害4.1 杂草的概念及其生物学特性4.2 杂草生态学、杂草群落演替与种群动态预测4.3 杂草分类及主要杂草介绍5. 农业鼠害5.1 鼠害的概念5.2 害鼠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习性5.3害鼠的种类(此章不作为考试内容)5.4鼠害的防治6.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及预测6.1 植物病害的流行6.2 植物害虫种群动态6.3 植物病虫害预测7.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7.1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7.2 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8.主要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8.1 大田作物病虫草害综合治理8.2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8.3蔬菜病虫害综合治理棉花病虫草害综合治理9.植物保护技术推广9.1 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形式9.2 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体系9.3 植物保护器材的管理与销售三、考试要求1. 绪论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有:(1) 植物保护、有害生物和生物灾害的概念。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植物保护学》

附件5浙江农林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保护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植物保护学》考试是为招收植物保护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基础植物保护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植物保护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植物保护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植物保护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绪论考试内容1.植物保护学定义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2.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历史3.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考试要求1.了解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植物保护与人类、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2.了解植物保护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
3.掌握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掌握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二)植物病害考试内容1.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其类型2.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的发生基本因素3.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和病征的概念;植物病害病状和病症的类型考试要求1.掌握基本概念,例如: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征、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病原真菌、病毒、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等等。
2.掌握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的四个阶段。
3.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例如柯赫法则的内容和其局限性,以及侵染性病害的特点与诊断,例如真菌、细菌、菌原体、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及诊断要点。
山西农业大学809植物保护学通论2019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19年山西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山西农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9
科目名称:植物保护学通论
Ⅰ考试性质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植物保护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基础植物保护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植物保护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植物保护学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182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贵州大学863植物保护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科目代码及名称:863 植物保护学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科目考试着重考核考生掌握植物保护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
法和基本理论的程度,要求考生对植物保护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比较全 面的了解,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植物保护知识分析农业生产中植物病虫害防治 问题。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植物保护专业
第3页共5页
6.3 植物病虫害预测 考试要求: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 病害流行的类型。(2) 害虫种群的定义、 种群特征、种群结构。(3) 杂草群落演替。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有:(1)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及病害流行的因 素。(2)害虫的生长和消长类型及因素分析。(3)病虫害的调查方法及预测 技术。 7.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考试内容: 7.1 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 7.2 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 考试要求: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植保方针(2)植物检疫、农 业防治、作物抗害品种的利用、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各种防治方法的特点、 利弊及在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有:(1)经济阈值。(2)IPM(IPC); TPM。(3)农药的种类及作用特点。 8.主要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考试内容: 8.1 大田作物病虫草害综合治理 8.2 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 8.3 蔬菜病虫害综合治理棉花病虫草害综合治理 考试要求: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水稻、玉米、蔬菜、果树、小麦、棉花、重 要病虫害的种类。 (2) 水稻、玉米、果树、蔬菜、小麦、棉花、重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有: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重要病虫 害的综合防治。
三、考试形式 闭卷,180 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 绪 论 考试内容: 1.1 植物保护的概念 1.2 植物、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 1.3 植物保护学的方针、研究内容 考试要求: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有:(1) 植物保护、有害生物和生物灾害的概 念。(2) 植物保护的对象、目的及方式与方针。(3)化学农药的 3R 问题。
沈阳农业大学917植物保护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沈阳农业大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917考试科目:植物保护学
本考试大纲由植物保护学院于2014年9月15日通过。
一、考试性质
植物保护学考试是为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植物保护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植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相关专业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植物保护学科的基本素质,并有利于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择优选拔。
二、考查目标
植物保护学考试涵盖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杂草及害鼠的基础知识,不同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发生与成灾规律、预测预报技术及防治策略。
要求考生:掌握植物病害的定义及成因、植物症状的定义和组成、植物病征类型及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各类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病原物侵染过程及病害循环、柯赫氏法则的具体内容及意义。
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昆虫变态的概念及昆虫变态的主要类型、昆虫个体发育各阶段的特点、掌握昆虫世代等概念、常见植物害虫重要目的特征;。
植物保护学通论课程考试大纲

植物保护学通论课程考试大纲第一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1.1 植物病害概述1.1.1 植物病害的定义和分类1.1.2 植物病原体的分类和形态学特征1.2 植物病害的病征和病因1.2.1 植物病害的病征及其原因1.2.2 不同病害的病因及其发生规律1.3 植物病害的传播1.3.1 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及其生物学特性1.3.2 不同病害的传播方式及其控制方法第二章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2.1 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2.1.1 病原体与宿主的共生关系2.1.2 病原体的生长发育及其对宿主的影响2.2 宿主抗病性机理2.2.1 植物的天然免疫机制及其调控2.2.2 植物病害的免疫研究进展2.3 病原体侵染的分子机制2.3.1 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分子层面机制2.3.2 基因组学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第三章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3.1 植物病害防治原理3.1.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物病害防治策略3.1.2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原则3.2 植物病害的物理防治技术3.2.1 温度、湿度、气氛等物理条件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2.2 物理方法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3.3 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技术3.3.1 农药分类和化学结构3.3.2 农药使用方法、环境安全和药效限制3.4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3.4.1 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和分类3.4.2 生物防治制剂的研制方法和应用实践第四章植物病害的诊断与监测4.1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4.1.1 病害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流程4.1.2 植物病害诊断的实验技术和操作流程4.2 植物病害的监测4.2.1 监测方法和指标的选择4.2.2 植物病害监测技术和实践应用4.3 植物病害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4.3.1 植物病害防治策略的原则和方法4.3.2 植物病害防治实践案例解析结语通过学习植物保护学通论课程,了解了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和植物病害的诊断与监测方法。
北京农学院(811)植物保护基础2021年初试大纲

2021年初试科目(811)植物保护基础考试大纲一、大纲的性质《植物保护基础》(包括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昆虫学)是报考农业硕士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植物保护方向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昆虫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引起植物病害的各类病原物;植物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措施等。
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昆虫生物学理论、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昆虫目级阶元与常见科的分类特征、昆虫生理学知识,以及昆虫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为控制害虫和利用有益昆虫为人类服务。
三、卷面结构1.内容组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60%;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占40%。
2.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四、大纲内容第一部分普通植物病理学,占50%1.绪论了解植物病害的发生和重要性,掌握什么是植物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区别,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
2.植物病原生物掌握植物病原菌物的一般性状、分类与命名、各门菌物的形态特征和主要植物病原菌物的属。
掌握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种类。
掌握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复制和增殖、传播和转移、分类和命名以及重要的植物病毒种类。
掌握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与结构、生活史和生态、寄生性和致病性以及主要类群。
掌握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主要类群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史。
3.非侵染性病害掌握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因素和诊断要点。
4.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掌握植物病害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的概念,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越冬和越夏、传播及其在病害循环中的意义。
重点掌握各类病原物的侵入方式、越冬方式与场所、传播途径。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植物学考试大纲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植物学》考试大纲学术型硕士考试的植物学(615),总分 150分Ⅰ.考试性质《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作物学、园艺、植保等植物生产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了解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学习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目标植物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细胞与组织、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等部分。
考试要求:(一)植物细胞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
2.熟练掌握细胞器的功能和种类。
3.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4.掌握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二)种子和幼苗1.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外界条件。
3.掌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及其原因。
4.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
(三)植物组织1.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分类。
2.了解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管植物的组织系统。
(四)营养器官——根1.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
2.掌握根尖的分区与生长动态。
3.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构。
4.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五)营养器官——茎1.了解茎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与分枝方式)。
2.熟悉芽的概念与分类。
3.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茎结构。
5.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生长。
(六)营养器官——叶1.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叶序的概念。
2.熟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片的一般结构及功能。
3.掌握禾本科植物的叶片结构的特点。
(七)营养器官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1.了解茎与叶、茎与根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2.灵活掌握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及生长环境的适应。
3.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了解其结构与功能。
(八)生殖器官——花1.掌握植物繁殖的类型。
2.熟悉花的组成并能熟练应用花程式;理解并掌握花的演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植物保护学)
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植物保护硕士学术学位入学考试植物保护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三门植物保护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植物保护生产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普通植物病理学约35 分
普通昆虫学约35 分
植物化学保护约3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简答题:8 小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10+15+15分
三、考查范围
普通植物病理学
(一)考查目标
考核内容为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病原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技术和基本研究方法。
(二)考查内容
0 绪论
植物病害的概念;生物病原和非生物病原;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及特点;植物病害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的概念和类型;
1 植物病原菌物
(1)菌物的主要特征;营养体的类型;真菌菌丝组织体的类型;真菌无性繁殖的概念及产生无性孢子的类型;真菌有性繁殖的概念及产生有性孢子的类型;真菌生活史的概念和类型;真菌五个亚门的分类系统和命名;真菌分类单位的基本概念;
(2)卵菌门菌物的主要特征;霜霉目分科及主要科的特征;重要属(腐霉
属、疫霉属、霜霉属、假霜霉属、单轴霉属、盘梗霉属、白锈属)的特征及引致的主要病害;
(3)子囊菌门菌物:门的特征;重要属(白粉菌属、布氏白粉菌属、钩丝壳属、球针壳属、叉丝壳属、叉丝单囊壳属、单丝壳属、长喙壳属、的特征及引致的主要病害;
(4)担子菌门菌物:门的特征;分纲依据;冬孢菌纲的特征;锈菌目和黑粉菌目的
特征、分类及致病特点;锈菌的生活史类型;重要属(柄锈菌属、胶锈菌属、单孢锈菌属、多胞锈菌属、黑粉菌属、轴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的特征及引致的主要病害;
(5)半知菌类菌物:主要目(无孢目、丝孢目、束梗孢目、瘤座孢目、黑盘孢目、球壳孢目)的特征;重要属(丝核菌属、轮枝孢属、梨孢属、链格孢属、镰孢属、炭疽菌属)的特征及引致的主要病害;
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什么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形态大小及革兰氏染色,原核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原核生物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侵染源,原核生物引起的病害症状特点,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依据及重要属(土壤杆菌属、欧文氏菌属、假单孢菌属、黄单孢菌属)的特征及引致的主要病害,以及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方法等。
3 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植物病毒核酸的类型;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播方式?在介体传播中,病毒与介体有哪些关系;植物病毒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如何依据标本诊断植物病毒病与其他侵染性病害;田间如何区分植物病毒病害与其他非侵染性病害;类病毒与病毒有哪些异同点;如何进行植物病毒的鉴定;
4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植物病害侵染过程的概念和步骤;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四个阶段的概念和主要影响因素;几类主要病原菌的侵入途径;植物病害循环的概念以及包括的三个主要环节的概念;几类主要病原菌的越冬、越夏场所和传播途径;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和单年流行病害、积年流行病害的关系;植物病害流行的因子(三要素)。
5 植物的抗病性在病害互作中的作用植物抗病(避病、耐病、诱发抗病性、免疫)的概念;植物抗病性的分类和相应概念(主效基因抗病性、微效基因抗病性、小种专化抗病性、非小种专化抗病性、主动抗病性、被动抗病性);植物的主动和被动抗病机制(包括物理、化学两方面);过敏性坏死反应、植保素、病程相关蛋白的概念;植物避病和耐病的机制;植物的诱导抗病性及其机制。
6 植物病害的诊断
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程序和要点(柯赫法则);非侵染病害诊断程序和要点。
7 植物病害的防治植物病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的原因;植物检疫的概念、任务和植物检疫对象必须具备的条件,检疫方法;农业防治的原理、具体措施;生物防治的原理、具体措施;物理防治的原理、具体措施;化学防治的原理、具体措施和注意事项;化学防治综合症、与环境相容性农药的概念。
普通昆虫学
(一)考查目标考核内容包括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内部解剖以及昆虫分类。
(二)考核内容
1、绪论;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节肢动物门的特征;昆虫纲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纲的区别;昆虫的发生特点;昆虫繁盛的原因;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对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昆虫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2、昆虫体躯构造和功能
(1)昆虫的体躯的构造。
(2)昆虫的头部:头壳的基本构造;触角的构造、类型及功能;昆虫眼的构造及功能;昆虫口器的构造、功能及类型、昆虫口器与化学防治的关系;昆虫的头式。
(3)昆虫的胸部:胸部的基本构造;胸足构造及功能;翅的构造和变异;的连锁构造。
(4)昆虫的腹部:腹部的基本构造;昆虫的外生殖器;幼虫的腹足。
(5)昆虫的体壁:体壁的构造特征和功能;体壁构造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3、昆虫的内部解剖
(1)消化系统:消化道的构造;消化道的主要功能;化学农药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排泄系统: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马氏管的作用。
(3)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气门的构造和形式;昆虫的呼吸方式;化学药剂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4)循环系统:昆虫循环系统与哺乳动物循环系统区别;昆虫循环系统的作用;
(5)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定义;神经系统基本构造;神经系统的功能;昆虫的感觉器;神经的传导机制;化学药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6)激素:昆虫激素的定义;外激素。
4、昆虫生物学
(1)昆虫的繁殖方式:两性繁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卵胎生、幼体生殖的概念及其区别。
(2)昆虫的发育和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世代和年生活史;休眠和滞育;昆虫的主要习性。
5、昆虫分类
(1)昆虫分类学的意义:昆虫分类的意义和一般概念;昆虫纲的分类特征
(2)分类的基本原理:昆虫纲的分目。
(3)农业昆虫的重要目、科概述(9 目+蜱螨亚纲)。
6、昆虫生态学
(1)农业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非生物因素:气候因素和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2)昆虫的种群及生态对策类型
(3)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
(4)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统计方法
植物化学保护
(一)考查目标植物化学保护学内容包括农药的基础知识、杀虫剂、杀菌剂、杀虫剂的代表品种及作用机理。
(二)考查内容
1. 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农药含义与农药分类;毒力与药效概念以及区别,影响药效的因素,毒力与药效的计算与表示单位;农药对被保护作物的影响,药害的产生原因、种类、产生药害后的补救措施;农药对人畜的毒性,毒性种类和特点。
2. 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掌握散度及农药分散体系的概念、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了解农药辅助剂类型及其用途;掌握农药剂型及性能,主要为可湿性粉剂、乳油、粉剂、颗粒剂、悬浮剂、可溶性粉剂、烟剂、油剂、气雾剂、浓乳剂等;了解农药的施用方法等。
3. 害虫和病原菌对农药的抗性及治理害虫抗药性的定义、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抗药性种类、害虫抗药性机制;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特点,影响因素。
4. 农药对周围生物群落的影响
掌握化学防治对害虫群落和天敌的影响,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大发生及其原因;了解农药对授粉昆虫及家蚕的影响,农药种类对于蜜蜂的毒性;了解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5. 杀虫剂及杀螨剂
掌握杀虫剂的分类;掌握杀虫剂进入虫体的途径;掌握和理解杀虫剂的毒理(神经毒剂、呼吸毒剂、原生质毒剂等);掌握常用杀虫剂,包括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特异性杀虫剂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常用杀螨剂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 杀菌剂、杀线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掌握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掌握杀菌剂的杀菌作用原理;掌握常用杀菌剂,包括无机杀菌剂、有机硫杀菌剂、芳烃类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抗菌素和杀线虫剂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2-3 种)的特点、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
7. 除草剂掌握除草剂的分类、吸收和传导;掌握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形态选择、生理选择、生化选择、人为选择及使用安全剂;掌握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土壤处理、茎叶处理);掌握常用除草剂3-5 种。
参考书目:
1. 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第4 版),200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彩万志主编.普通昆虫学(第二版)(21世纪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3. 吴文君.农药学原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