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安防系统简介

合集下载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03.02.2021
22
5.列车车门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中, 列车左右两侧都有车 门,列车停靠站台后,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会 控制列车开启靠近站 台的车门,保证乘客 安全上下车。
03.02.2021
23
6.空转、打滑防护
列车在线路上正常运行时,列车车轮在钢轨上滚动运行,
因某种原因,列车车轮会发生空转,或列车车轮在线路上滑
图8—4阶梯曲线
10
图8—4阶梯曲线
列车运行在O~D1区段,允许运行的最高速度为S1;在 D1~D2区段,允许运行的最高速度为S2;在D2~ D2区段,允 许运行的最高速度为S3。
03.02.2021
11
在每个区段,如果列车运行速度超过了在该运行区段所对 应的最大速度值,列车自动防护系统会向列车的制动系统发出 常用制动命令,列车的制动系统对列车施加制动力,使列车 运行速度在系统所设定的时间内,降到允许的运行速度范围内, 以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如果列车运行速度持续超过该运行区段 所对应的最大速度值,在持续的时间超过系统设定的时间 后,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将对列车实施紧急制动,强制列车停车, 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室0内3.0。2.2021
9
2.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基本原理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控制列车运行速度有两种基本方式:点式
叠加方式和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方式。
(1)点式叠加方式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以点式叠加方式控制列
车运行速度,其速度距离曲线呈阶梯状,称为阶梯曲线,如图
8.4所示。
图中横坐标表示距离值,纵坐标表示列车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除了以上的重要功能外,根据城市轨道
交通信号系统的配置情况和复杂程度,还可以有一些其他功
能,如控制列车的运行方向,提供驾驶员操作接口界面等。

CTCS简介1

CTCS简介1

列车
机车乘务员
输入模 块
输出模 块
人机界 面 jiemian 口
运行管理 记录单元
测速模 块入模 块
车载安全计算机
设备维护 记录单元
点式信 息接收 模块
连续信 息接收 模块
无线通 信模块
车载设备
点式 设备
轨道 电路
无线通 信模块
GSM-R
列控中心
相邻列控中心
地面设 备
联锁设备
维护管理中心
调度集中系统
定义
基本功能
CTCS体系结构 系统构成
定义
CTCS是为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并 以分级形式满足不同线路运输需求的列 车运行控制系统。
基本功能
(1) 安全防护 在任何情况下防止列车无行车许可运行。 防止列车超速运行。 防止列车超过进路允许速度。 防止列车超过线路结构规定的速度。 防止列车超过机车车辆构造速度。 防止列车超过临时限速及紧急限速。 防止列车超过铁路有关运行设备的限速。 防止列车溜逸。 测速环节应保证,一定范围内的车轮滑行和空转 不影响ATP的功能,并具有轮径修正能力。
相邻列控中心车载设备机车乘务员轨道电路列控中心联锁设备点式设备无线通信模块人机界面jiemian口输出模块列车输入模块点式信息接收模块测速模块入模块地面设备连续信息接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调度集中系统维护管理中心gsmr设备维护记录单元运行管理记录单元车载安全计算机1
第1章 CTCS系统
1.1 CTCS系统描述
人机接口
车载设备与机车乘务员交互的接口。

全球卫星定位或其他设备提供列车定位及列车速度信息 列车完整性检查设备 运行管理记录单元 规范机车乘务员驾驶,记录与运行管理相关的数据

CRH1型动车组安全系统概述

CRH1型动车组安全系统概述

CRH1型动车组安全系统概述一、安全系统的功能概述1.安全系统对列车进行自动监测和控制以防事故发生,一列动车组有几个与操作安全相关的系统。

2.安全系统,由司机安全装置、自动列车保护装置、火灾探测系统组成。

二、司机安全警醒装置DSD的功用1.警醒装置DSD监控司机的警觉性,要求一直显示司机在场,否则列车即被停止运行。

2.警醒装置DSD设备,通过司机操控台上的确认按钮和脚靠上的一个踏板来确认司机状态。

3.警醒装置DSD装置,由TCCCU进行监测和控制。

4.警醒装置DSD装置的部件组成及安装位置:(1)c1面板:按钮DSD模式选择器,指示灯DSD警告。

(2)c2面板:按钮DSD确认,显示不到,在台面下脚踏板警醒装置DSD确认。

三、火灾探测系统的功用1.火灾探测系统的功能,是探测列车上发生的火灾并向司机和列车员报警。

2.此系统的分布贯通整个列车,包含几种单元。

(1)司机室、乘务员室和厕所内车顶上的光学烟雾/热度探测器。

(2)客室区车顶的吸气式烟雾探测器。

(3)Tb车的厨房区域车顶的热度探测器。

(4)乘务员室的控制单元和指示单元。

四、按钮安全警醒装置DSD模式选择器的功用1.按钮警醒装置DSD模式选择器,仅在警醒装置DSD功能测试时使用。

需要启动警醒装置DSD时,指示灯警醒装置DSD警告与一个声频信号一起使用以提示司机。

2.按警醒装置DSD确认按钮,表示已注意到。

五、安全警醒装置DSD确认踏板的功用1.警醒装置DSD确认踏板有三个挡位:完全踏下、中间挡位和完全释放。

为了显示已警觉到,脚靠必须保持在中间挡位上。

2.踏板和按钮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使用其中的一项就足以表示出对警告的确认。

六、安全警醒装置DSD监控和操作方法1.正常运行期间,司机必须保持将脚靠踏板置于中间挡位,每隔小于50s的间隔就必须松开一次脚踏板再将脚踏板恢复于中间挡位或再按一次警醒装置DSD按钮。

如果做不到这点,司机就会收到要求采取措施的信号。

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

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

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安防系统在轨道交通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提高交通安全性能,也可以提供便捷的乘客服务。

本文将介绍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一、工作原理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智能检测和实时预警等功能。

首先是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安装摄像头监控车厢内外的情况,包括乘客行为、车厢内的财物安全等。

其次是智能检测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红外线等装置监测车厢内外的异常情况,例如火灾、烟雾、爆炸等。

最后是实时预警系统,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自动向值班人员发送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二、实际应用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交通安全性能: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可以对车厢内外的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及时掌握乘客行为、车辆状况等信息,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保障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2. 提供便捷的乘客服务:智能安防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安全监控,还可以为乘客提供便捷的服务。

例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系统可以在乘客进入车厢时自动识别身份,方便乘客刷卡进出闸机。

另外,系统还可以提供车次信息、换乘指引等服务,使乘客出行更加便利。

3. 数据分析与应用: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还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通过分析乘客流量、拥挤程度等数据,可以优化车厢布局,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此外,数据分析还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优化交通运输效率。

4. 技术创新与发展:智能安防系统在持续创新和发展中不断提高性能和功能。

例如,目前已经出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安防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并发出相应的预警。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安防系统将能够更好地满足交通运输领域的需求。

总结: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在提高交通安全性能、提供便捷的乘客服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原理

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原理

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原理
火车自动防护系统是指火车运行中,可以自动检测和处理一些危险因素,以防止发生事故,从而有效提升运输安全能力的技术系统。

它是一种智能化技术,它可以根据当前的环境情况以及实际需要,选择最佳的操作方式,以保证安全可靠的运行。

火车自动防护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火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危险,系统会自动检测和处理,避免发生事故的发生。

具体的技术手段包括:
1、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和其他测量设备,实时监测轨道和车辆内部的变化,及时发现危险,提醒司机和乘务人员作出正确的决定,以防止发生危险和事故。

2、避障系统:当检测到障碍物时,车辆内部的避障系统会自动控制制动系统,以调节制动器的制动力,达到防止发生事故的目的。

3、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况,如果发现危险时,可以及时通过特定的通信系统向该路段前方和后方的车辆发出警报,以降低车辆碰撞及火车脱轨的风险。

4、遥控系统:该系统可由车站控制中心、主要调度台或监控中心远程控制火车,具体控制内容包括:火车速度、运行方向、轨态及车辆动力系统等,以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和事故。

火车自动防护系统可以有效提升运输安全,将火车的安全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减少发生事故的风险。

它的核心技术也会不
断改进,以更好地帮助火车行驶安全的。

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的功能(一)

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的功能(一)

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的功能(一)列车自动防护(ATP)子系统,即列车运行超速防护或列车运行速度监督,是保证行车安全、防止列车进入前方列车占用区段和防止超速运行的设备,实现列车运行安全间隔防护和超速防护。

通过ATP子系统检测列车位置并向列车传送ATP信息(目标速度信息或目标距离信息),列车收到ATP信息,自动实现速度控制,确保列车在目标距离内不超过目标速度的前提下安全运行。

它的主要功能有:一、列车定位定位的任务就是确定列车在路网中的地理位置。

通常,ATP系统都是利用查询应答器及测速电机和雷达完成列车定位的。

安装在线路上某些位置的应答器用于列车物理位置的检测,每个应答器发送一个包括识别编号(ID)的应答器报文,由列车接收。

在ATP车载计算机单元的线路数据库里存有应答器的位置,这样列车就知道它在线路上的确切位置。

由测速电机和雷达执行列车位移测量。

列车定位的误差来自应答器检测精度、应答器安装精度和位移测量精度。

二、速度和距离测量列车实际运行速度是施行速度控制的依据,速度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速度控制效果。

列车位置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通过确定列车的实际位置,才能保证列车之间的运行间隔,以及能够在抵达障碍物或限制区之前停下或减速。

三、ATP监督功能ATP监督负责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各监督功能管理列车安全的一个方面,并在它自己的权限内产生紧急制动;所有的监督功能,在信号系统范围内提供了最大可能的列车防护。

各种监督功能之间的操作是独立的,且同时进行。

ATP监督包括速度监督、方向监督、车门监督、紧急制动监督、后退监督、报文监督、设备监督等。

四、超速防护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速度限制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速度限制,如区间最大允许速度、列车最大允许速度;另一种是临时性的速度限制,例如线路在维修时临时设置的速度限制。

固定限速是在设计阶段设置的,ATP车载设备中都储存着整条线路上的固定限速区信息。

五、停车点防护停车点有时就是危险点,危险点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越过的,因为这会导致危险情况。

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

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

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轨道交通在现代城市交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许多安全隐患。

因此,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定义、功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定义及基本原理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是指通过集成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对轨道交通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测、报警和控制的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监控摄像头、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警和干预,以保障乘客和交通运营的安全。

二、功能特点1. 实时监测: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轨道交通线路、车辆、人员等关键信息,及时感知异常情况。

2. 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提前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进行预警提示。

3. 自动控制:系统配备自动化控制装置,可以自动切断电源、停车等操作,以减少事故发生时的损失。

4. 性能监测:系统可以对轨道交通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包括车辆的运行速度、制动性能、车门状态等,确保交通运营的安全和顺畅。

5. 运营分析: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轨道交通的运行数据,可以对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三、发展趋势1. 多传感器融合:未来的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将采用更多种类的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激光雷达等,以扩大监测范围和提高监测精度。

2. 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功能,如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 数据共享与联动:未来的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将与其他城市交通系统相互联动,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处理,提高整体交通安全水平。

4. 无人驾驶技术: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动驾驶列车的需求,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结论轨道交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是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

请对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进行简单总结

请对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进行简单总结

请对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进行简单总结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是一种用于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装置。

它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通过对列车状态和运行环境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从而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列车的各项参数,包括列车速度、制动状态、车门状态等。

通过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系统能够准确地获取这些信息,并进行实时的分析和处理。

一旦发现列车出现异常情况,如超速、制动失效等,系统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自动刹车、报警等,以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还能够监测列车所处的运行环境,包括轨道状态、信号灯状态等。

通过与信号系统的联动,系统能够准确判断列车所处的位置和行驶方向,从而确保列车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刻表进行运行。

如果系统发现列车偏离了预定的轨道或出现信号异常,它会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紧急制动、联络调度员等,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还能够对列车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与调度中心的通信,系统能够及时接收和发送各种信息,如列车位置、运行状态、乘客数量等。

这样,调度员可以随时了解列车的运行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指挥和调度。

同时,系统还能够对列车进行远程诊断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故障,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是一种为了保障列车运行安全而设计的重要装置。

它通过实时监测列车状态和运行环境,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列车运行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地铁一期列车安防系统简介
自控部 IT工班 肖涵
列车安防系统主要以下几部分构成
骨干传输网络 车地无线传输系统 车载信息发布系统 车载图像监控系统 控制中心与车载管理中心 车辆段系统 电源系统

列车安防系统其主要功能
提供车站与控制中心、车辆段之间的高速数据 骨干传输通道 提供车地之间的高速数据无线传输通道 车载信息发布 高清晰数字视频在地铁运行车辆的实时播出 车站、控制中心和车辆段DCC对列车车厢内的 实时图像监控 列车驾驶员对前方车站旅客候车情况的实时监 控
车载图像监控系统
系统构成
完毕 谢谢!!
列车安防传输网络
车地无线传输系统
车载信息发布系统(车载PIS)
功能
车载子系统是安防监控、运营信息、资源 开发兼顾的系统,因此在正常情况下,系统可 交替或并行发布多种媒体资讯和服务信息,在 紧急情况下报警安抚和引导信息优先发布。
车载信息发布系统(车载PIS)
设备组成
车载信息发布系统主要由车载交换机、车 载服务器、LCD显示控制器、LCD液晶显示屏 等设备构成。地铁列车每节车厢分别安装一台 小型交换机,构成车内小型局域网,为车载信 息发布系统及车载图像监控系统提供传输通道。 系统采用对称式结构,在首尾端两个驾驶室内 安装完全相同的两套设备,互为备用。每节车 厢安装8台19”LCD显示屏。车载信息发布系统 从结构上可分为:车载显示控制部分、车载显 示终端部分和车载局域网部分。

系统重点
传输网络(骨干、车地无线) 车载信息发布系统(车载PIS) 车载图像监控系统
列车安防传输网络
骨干网络
骨干传输网络在控制中心和车站之间组成 高速宽带传输通道,提供高清晰数字视频信息、 视频监控信息的千兆以太网通道,并作为车地 无线传输系统的骨干传输路由。网络结构为双 环冗余千兆以太网,环内16个节点(控制中心 和车站),环外1个节点(竹子林车辆段), 各节点设HP网络交换机2台,控制中心设网管 终端1台。
车载信息发布系统(车载PIS)
连接方式
车载信息发布系统(车载PIS)
系统信号流程
车载图像监控系统
概述
车载图像监控系统实现列车司机、控制中 心值班员、车辆段DCC和车站值班员对列车车 厢情况的实时监控。
车载图像监控系统
设备组成
车载图像监控系统主要由研华车载服务器、 东土KEN5000车载网络交换机(与车载信息发 布系统共用)、雄震Generatouch 15"触摸显 示屏、三星SCC-931TP摄像头、网视通 NV901BT、NV902BT编码器等设备构成。
列车安防传输网络
骨干网络
列车安防传输网络

车地无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输系统
车地无线传输系统为覆盖全线车站、区间和车辆段的 数据传输网络,为车地之间提供视频、数据、语音等信 息的传输通道,提高车地之间有效的通信和紧急救援手 段。采用802.11g和802.11a无线局域网技术,整套系统 遵循统一的10/100M BaseTx和IEEE802.11a/g标准,工 作在2.4GHz或5.8GHz的工作频率上。无线传输系统在 整个列车运行线路上提供不少于24Mbps的物理层有效传 输带宽。系统对多媒体流采用IP/DVB封装机制,将 MPEG-2 TS流打入到IP包当中,然后在控制中心以IP多 播的形式馈入骨干传输网,传到沿线各个车站,再通过 车站无线传输系统传送至每列地铁列车上,在车厢内每 一个显示终端上播放实时;每节车厢的视频图像可通过 无线传输网络实时传送到临近车站和控制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