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2.2.2其他细胞器-教案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2.2.3细胞核-教案

细胞核【教学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3.知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会区别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教学过程】讲2.伞藻的“帽”的形状是由细胞的什么结构决定的?通过以上证据表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细胞的分裂、分化、生长、衰老和凋亡等各种生命活动,都受到细胞核的控制。
为什么细胞核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呢?得出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上有许多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拓展认知一: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它还能生长和分裂吗?拓展认知二: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
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
无核的一半虽然仍能消化已吞食的食物,但不能摄取食物;对外界刺激不再反应。
有核的一半照样摄食,对刺激有反应,能生长分裂。
如果用显微勾针将有核一半的细胞核钩出,这一半的行为就像无核的一半一样。
如果及时植入同种变形虫的另一个核,各种生命活动又会恢复。
这个实验说明细胞核的功能是什么?这两个认知可以进一步明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第三部分有无核膜是区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依据讲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阅读课本P42页内容,说说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者的区别并填写相应表格内容。
细胞体形极微,需要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
读课本图2-42和图2-43,说一说原核细胞没有核,为什么其生存不受影响,这从反面说明了细胞核中真正起作用的物质是什么?知识巩固: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科学家不仅能够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哺乳动物,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项辅助生殖领域的新技术——“三亲婴儿”技术。
板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认识细胞的组成部分;
3. 能够描述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的生活活动。
教学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2. 细胞的功能:营养吸收、代谢、生长、繁殖。
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示范:通过PPT、实物模型等方式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的特点和功能,并展示讨论结果;
3. 实验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1. 开场引入:通过提问和引言介绍细胞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2. 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细胞的特点;
4. 实验观察: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5. 总结提问: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测。
教学评价:
1. 让学生完成一份小练习,检测他们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评价他们对细胞的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
1. 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生动有趣;
2. 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教案课题: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
2. 掌握细胞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能够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器的功能和互补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并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15分钟)1. 先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分别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及其功能,以及细胞核的作用。
三、细胞器功能的讲解(20分钟)1. 详细介绍细胞器的功能: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2. 分析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强调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四、课堂作业(10分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实验结果等,回答相关问题,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对细胞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此节课主要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了细胞的结构,并通过讲解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部分的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功能。
另外,通过介绍细胞器的功能,使学生了解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
在课堂作业环节,通过学生的问题回答和观点分享,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希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系统地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

二、技术的进步推动细胞生物学发展
肉眼、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用不同的显微镜及染色方 法观察到的酿酒酵母细胞
二、技术的进步推动细胞生物学发展
发现细胞
红细胞
神经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黄瓜果肉细胞
一、显微镜的发明支持细胞学说建立
相差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 电子透射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发明支持细胞学说建立 显微镜的发明开启了人类窥探微观世界的大门
1674年,列文虎克 首次观察到活细胞
1838年,施莱登 提出“所有的植 物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
英国罗伯 特·虎克用 显微镜观察 木栓组织, 发现并命名 细胞。
施莱登、施 旺共同建立 了细胞学说
魏尔肖总结 出: 细胞通过分 裂产生新细 胞
从器官到 组织
资料的积 累 —— 认 识 细胞
观察和归纳相 结合——形成 理论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在 修正中前进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 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细胞的发现到建立的全过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不足之处
1665年
罗伯特· 胡克
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看到的是死细胞
17世纪 列文虎克 发现了许多活细胞
1838年
施莱登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的,细胞是最小的活的单位
没有与动物界联系
1839年
施旺
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教案
课题: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三大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构成和功能;
3. 能够描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的基本功能和代谢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构成和功能;
3.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的电子显微镜图片引入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微小而复杂的结构。
2. 讲授(15分钟):
a. 细胞膜: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对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性;
b. 细胞质:讲解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内各种器官的作用;
c. 细胞核:讲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说明细胞核对遗传物质的重要性。
3. 演示实验(10分钟):
通过显微镜观察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让学生亲自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4. 讨论(10分钟):
让学生讨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进化过程。
5. 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澄清学生的疑惑,强化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
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巩固所学知识;
2. 完成《细胞的基本结构》习题,巩固练习。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结合理论讲授和实验演示,使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的奥秘。
2.2.1叶绿体与线粒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1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实例,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科学方法,探究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异同点,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现象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
4.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生物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参与小组内的讨论和汇报。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有全面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多媒体资源:利用动画和实物模型等资源,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作用与目的:
-确保学生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深入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学习效果: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比较、分析等科学方法,探究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异同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如显微镜下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加深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学习效果:
-结构:双层膜结构、类囊体薄膜、基质
-功能:光合作用
2.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必修壹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壹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 能够描述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生物膜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的分子组成;
2. 掌握生物膜的特点。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
2. 多媒体设备;
3.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
1. 展示细胞的结构组成图,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20分钟)
1. 讲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示意图讲解。
三、实验探究(30分钟)
1. 制作酵母菌的实验,观察细胞结构;
2.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总结细胞结构特点。
四、细胞分子组成和生物膜讨论(15分钟)
1. 讲解细胞的分子组成,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构成要素;
2. 分析生物膜的特点和功能。
五、小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教学反馈:
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细胞的更多知识,拓展学习范围;
2. 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高中生物必修1一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1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3. 能够描述细胞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2. 细胞的功能:营养、代谢、生长、分裂;
3. 细胞的特点和分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细胞的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3. 实验:进行细胞的显微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4. 讨论:带领学生讨论细胞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细胞的特点和分类。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细胞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深化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教学资源:
1. 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教材和课件;
2. 细胞显微镜观察实验的器材和材料;
3. 细胞图片和视频。
评价方式: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态度;
2. 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技巧。
拓展延伸:
1.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多样性;
2. 细胞的生物工程应用;
3. 细胞的损伤和修复。
注:本教案仅作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细胞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本节课用二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学习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二课学习其他细胞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目标】
1.记住几种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各种细胞器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密切配合。
【核心素养】
1.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2.细胞结构的统一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将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细胞器模型、印制细胞器图片。
【教学过程】
第二部分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大分子物质合成与运输寻找证据:阅读下面资料,重点关
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3种
细胞器在分泌蛋白的产生、运输和分
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
问题
1.核糖体的功能是什么?新合成
蛋白质的去向取决于什么?
2.消化酶从合成到分泌所经历的
运输途径是怎样的?
3.在消化酶的运输和分泌过程
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可能是
什么?
断进行研究,揭示了胞质溶胶和各种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绘制出细胞的
亚显微结构模式(图2-36)细胞内具
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
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
传递等生命活动。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形成性评价
1.分泌蛋白的运输方向是()
A.游离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附着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2.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强度,这是由于存在着()
A.细胞膜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壁
3.鉴定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主要的是看它有没有下列的那种结构()
A.大液泡
B.叶绿体
C.中心体
D.细胞壁
4.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A.胰岛素、转氨酶
B.抗体、激素
C.干扰素、胃蛋白酶
D.呼吸酶、载体蛋白
5.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
(1)该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细胞所特有,动物细胞不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
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的场所。
(3)对吸收水分有重要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4)细胞中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并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图中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对细胞具有________作用。
(6)细胞中的DNA分子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中。
板书设计
其他细胞器
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
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研究方法:
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