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礼仪-人大金正昆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的讲座

合集下载

观金正昆讲文明礼仪有感

观金正昆讲文明礼仪有感

观金正昆讲文明礼仪有感观金正昆讲文明礼仪有感篇一:观金正昆谈礼仪有感课程名称:百家讲坛系列节目论文要求: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每个10分)①:埃及艳后②:法老的诅咒③:揭开狮身人面像的面纱④:金正昆谈礼仪---人际交往法则⑤:金正昆谈礼仪---服务礼仪2、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不少于1500字)(专题内容占20分,心得体会占30分)答:看《金正昆谈服务礼仪》有感看完金正昆教授的《服务礼仪》后,作为一个要踏入社会事业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做人”和“礼仪”我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刻地体会到,做为一个社会新人,仅仅自尊自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学会以礼待人,口齿留香。

中国乃礼仪之大邦,中华美德礼仪源远流长。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金教授认为,“礼仪者,履也”,照《说文解字》的说法,礼就是车轮压的印,即前人定的规矩、家法和行规,做人的规则。

比如说公共场所不宜高声喧哗,会场、影院不宜接听手机。

金教授指出,荀子讲“礼者,养也”,“礼由心生”,具有良好文明意识,礼是必备的基本教养,必须表里如一。

“文明礼貌服务,怎么对待别人?那就要做到?待客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不仅要形式美而且是心灵美。

”礼仪就在我们身边,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很重要的。

金教授称,“有道德才能高尚,有修养才能文明。

”讲礼仪要有阳光的心态,学会理解、欣赏别人、包容别人,而非挑剔别人,有容乃大;因为世界不完美、世界觉有多样性,“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礼者,敬也”,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每个人都是天使,这样生活、工作就会变得美丽可爱。

大致上礼仪所体现的就是尊重。

金教授认为礼貌服务是一种社会需要,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服务行业的产物,而礼仪就是礼貌的实践形式。

其基本要求有三:1. 要使用尊称。

对待年长者或地位高者,要使用“您”,对代女性应根据其年龄称小姐女士,太太等不同称呼。

并且禁忌使用下一个,四号,喂等替代性称呼,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金正昆讲礼仪观后感3篇

金正昆讲礼仪观后感3篇

金正昆讲礼仪观后感3篇人有礼则立,事有礼则成,企有礼则赢,国有礼则宁,你我有礼则“常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正昆讲礼仪的,欢迎大家阅读!金正昆讲礼仪观后感(一)上个星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有关礼仪的讲座,由于其他一些事情很遗憾没有参加,所以特意去网上看了金老师的讲座,真的是十分的精彩。

金老师幽默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

对礼仪也有了从新的认识。

从礼仪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礼仪的核心是尊重。

尊重,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的根基。

尊重分为自尊和尊他。

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志。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

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学习礼仪首先是个人的需要,因为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素质,人人都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得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

我们在坚持传统精华的基础上,用现代的理性的礼仪角度来规范自我,使礼仪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德和操守,这是对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合格的现代社会建设者的要求。

现在我们将面对着毕业,面对了就业,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首先在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

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

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

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其次,当你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落落大方的气质,文明道德的修养,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

金正昆谈礼仪

金正昆谈礼仪

金正昆谈礼仪篇一:《金正昆谈礼仪之宴会礼仪》金正昆《金正昆谈礼仪之宴会礼仪》金正昆央视国际 (2005年07月04日 10:50)主讲人简介: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

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

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古往今来,宴会一直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早在《礼记·礼运篇》中,就有“夫礼之初,始于饮食”的结论。

千百年来,人们在摆席设宴中形成了一整套纷繁复杂的礼仪。

大到菜单的制订,小到餐具的使用,其中的讲究使得很多人面对宴会而无所适从。

请客需要注意些什么?如何才能少花钱多办事?参加宴会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尽管如今人们的交往不再墨守成规,但是如果不掌握必要的宴会礼仪,只凭美酒佳肴往往适得其反。

今天,金正昆教授就在推杯换盏中,为您解析吃喝中的礼仪。

(全文)所谓宴会,是指的以宴请为形式的一种重要的社交应酬。

换而言之,你自己请自己吃饭,你自己跟老婆孩子吃饭,跟爹妈吃饭这不是宴会,宴会实际上是一种社交活动。

我们现代人要讲多交朋友,广结善缘,你没有形式你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你想认识别人,你到哪儿认识啊?你不可能在菜市场你告诉人家,咱俩认识认识吧,那倒也行,但是不容易有实质性的接触。

所以社交需要形式,像我们一般讲的,宴会、舞会、音乐会、家庭聚会容易创造人们交际的形式。

所以第一点我要讲了,宴会实际上吃是形式,交际是内容。

否则它没地方,没时间,没场合,所以这个要说清楚。

另外这个宴会礼仪它很有特点,据我所知,宴会礼仪主要来自两大内容,第一,来自习俗。

我们曾经说了,礼出于俗,俗化为礼,礼仪是来自习俗的,其实社交礼仪很大一块内容来自宴会。

你回想一下你的人生经验,你认识了好朋友,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人际关系,往往是在家庭聚会中,平常交往应酬中,吃饭的时候认识的密切的。

教师礼仪概述金正昆礼仪

教师礼仪概述金正昆礼仪

《教师礼仪》讲座2015年11月12日我校进行了教师心理健康讲座,由电教老师提供的录像带,录制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正昆主讲的校园礼仪。

全体教师参加了这次统一播放的讲座历时一个小时的讲座讲座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金正昆教授,中国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

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现代交际礼仪》、《社交礼仪教程》、《涉外礼仪教程》、《商务礼仪教程》、《政务礼仪教程》、《公共关系教程》等20余部。

金正昆教授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社交礼仪,引导人们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应对自如,凸显个人魅力。

其讲解深入浅出妙趣横生,深受大家好评。

第一集教师的仪表一、教师为什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首轮效应、仪表是一个人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

(女人看头、男人看腰)教师注重自己的仪表,是为了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对方容易接受我们。

二、教师仪表的规范:简单讲教师仪表就是教师的教养和形体的一种互相的协调。

具体讲,仪表是一个人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

就是一个人外在的整体的外形、外观,包括头部、手部的仪容、身上穿戴以及动作和表情。

静态的看头、手、脚;动态的就是表情和动作。

仪表,表面上看是个自然状态,实际上它有社会属性在那里面。

“腹有诗书气自华”,仪表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表现。

因为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你的形象得体与否,既表示学校管理是否严格,又展现了你对对方的尊重与否。

教师仪表的规范要求:1.干净。

身上无异味、无异物是最基本的要求。

2.整洁。

整整齐齐,比如衣服该扣的扣子要扣上、不要扣错位置。

一丝不苟是一种作风,如果一个人做这件事不认真很难设想做那件事会认真。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所以,整齐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风度,这种风度要在仪表上得以体现。

3.文雅。

要显得有教养,有艺术的品位。

学习金正昆教授交往礼仪讲座的心得体会

学习金正昆教授交往礼仪讲座的心得体会

学习金正昆教授交往礼仪讲座的心得体会衣食足而知礼,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礼仪让每个人丰盛,也让每个人的生命也更加高贵。

人置身于社会之中就免不了要交往,而礼仪,是一种交往的艺术。

中国是礼仪之邦,“半部《论语》治天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礼仪也在与时俱进。

对于现代礼仪的概念,很多中国人还是很模糊,所以非常有必要学习和了解。

金教授指出,所谓“礼仪”就是交往的艺术,按照国际上的标准说法,一是有效沟通,二是与人合作。

这里的合作包括:与家人合作、与部门合作、与媒体合作。

按照他的观点来看,世界具有多样性,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合作。

人人都知道,痛苦来自比较之中,但很多人说话不注意别人的感受,说出的话让人很不舒服。

譬如,两人一见面,一位就说“你今天看起来气色不佳啊,是胃不好吗?”这时,被问的一方心里已经很不舒服了,不客气地回了一句“我的胃很好”,没想到这位仁兄丝毫没有察觉,紧跟着又叮问了一句“那你是不是肝有问题?”很显然,表示关心的一方不善于察言观色,主观与客观不相符,一片好意非但没有被人领情,反而弄巧成拙,把对方气个半死。

有时候,过度地关心别人,不仅自己劳而无功,而且还给别人造成了伤害。

俗话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故而不应相互指责,相互埋怨,交际的高手都是会为别人创造机会的人。

很多人是“癌症性格”,他们总是目中无人,处处与人为敌,不能与人为善。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在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干涉别人的人越少,经济越不发达的地方,“关心”别人的人越多,而越是干涉别人的地方是非越多。

世界具有多样性,但世界又是平的。

在人际交往当中,很多人犯了一个共同错误就是讲话不考虑结果。

老子说“知己者明,知人者贵。

”毛泽东也曾经教导过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别人,要假设对方见多识广,切忌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

优秀范文:观看“金正昆教授教师礼仪讲座”心得体会3篇

优秀范文:观看“金正昆教授教师礼仪讲座”心得体会3篇

优秀范文:观看“金正昆教授教师礼仪讲座”心得体会 (2)优秀范文:观看“金正昆教授教师礼仪讲座”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近日,我有幸观看了“金正昆教授教师礼仪讲座”,收获颇丰,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礼仪的重要性,并对我今后成为一名教师也产生了许多思考。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首先,金教授在讲座中着重强调了教师在校园里的形象和风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

讲座中金教授展现的一身干练而不失庄重的着装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他的规范整洁的服装和得体的仪容给人一种亲切和信任的感觉,让我意识到一个教师的仪表形象对教学和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从现在起,我将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力争做到专业、得体、整洁。

其次,金教授在讲座中讲到了教师的言行举止。

他提到了一些常见的不良教师行为,例如言语粗鲁、态度冷漠、缺乏责任心等。

他强调了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榜样影响学生。

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和谐友好的态度,用自己的行动来彰显教师的风采。

最后,金教授还分享了一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技巧和交往方法。

他强调了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师关系,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体谅学生。

他还提到了正确的表扬和批评方法,引导我认识到教师应该通过鼓励和帮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这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用真心和关怀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教师礼仪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一种规范,更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体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和教学能力,更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言行举止,努力成为学生们的榜样,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将会牢记金教授的教诲,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身边的礼仪-人大金正昆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的讲座

身边的礼仪-人大金正昆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的讲座

身边的礼仪-人大金正昆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的讲座主讲人简介:金正昆教授是国内知名礼仪专家。

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

已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万字。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关系学院外交学系教授,并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任兼职教授。

内容简介:现在,随着人们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掀起了学习礼仪的热潮,特别是随着中国向国际化迈进步伐的加快,2008北京奥运的即将临近,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而言,规范的礼仪都将是顺应时代进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前提。

《身边的礼仪》系列立足于普及礼仪知识,通过对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繁荣工作、社交、会客、谈话、宴请、着装等六个方面的礼仪知识的讲解,从而扩大和提升礼仪的实用价值,并很好地达到了对个人的职业塑造和对单位形象、品牌塑造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全文)昨天有一个同志让我写个赠言之类的东西,学生要毕业了,走向社会了,让我写句话我很高兴,我写了一句话,有礼走遍天下,那我这个礼“呢”就是讲的礼仪的礼。

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现代人形象至上,形象是金。

那么什么是形象呢?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留给他人的印象,以及获得的社会评价,那就是他的形象。

所谓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

那么比如说话,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言为心声,你每个人都要说话。

那天在街上走碰到一个同志,他说你是金教授,我说我是,哎呀,我见到你很高兴,我说为什么,我在电视上刚看到你呀,我说是吗,哎呀,他说我今天见到你太高兴了,昨天在电视上刚看到你,今天就见到活的了。

那么这个同志绝对是一个好人,不是一个好人,人家能看见我也不愿意理我,装不认识你行了吧,但是应该说他是不擅表达。

礼者敬人也,为什么刚才说那个说金教授您还活着呢?大家就乐了,因为他这个话说的有点失敬于对方。

礼的意思是讲尊重,在人际交往中,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所谓礼也。

礼者敬人也,那么这个问题。

听金正昆教授政务礼仪讲座心得范文

听金正昆教授政务礼仪讲座心得范文

听金正昆教授政务礼仪讲座心得范文
金正昆教授的政务礼仪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政务领域的专家,金教授对
政务礼仪的讲解非常详细和专业,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金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政务礼仪的重要性。

他强调,政务礼仪是政府官员必备的
基本素养,它能够体现政府的形象和文化,对于政府的形象塑造和公众关系的建立非
常重要。

政府官员在公务活动中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公众所关注和评价,因此,熟悉和
掌握政务礼仪是政府官员的基本要求。

其次,金教授介绍了政务礼仪的具体内容。

他讲解了在公务场合中如何正确地进行问
候和致意,如何掌握与公众沟通的技巧,以及如何处理各种应酬和宴会礼仪。

金教授
强调了政府官员要注重细节,细心观察和回应对方的言行,以展示出自己的尊重和关心。

此外,金教授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经验。

他提醒政府官员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包括着装、仪态和言谈举止;要注重礼仪礼节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自己的修养和自信;要注重对公众的关怀和服务,以赢得公众的支持和信任。

通过金教授的讲解,我深刻认识到政务礼仪对于政府官员的重要性。

政务礼仪不仅仅
是表面的形式和规矩,更是一种表达尊重和关怀的方式。

作为未来的政府官员,我将
认真学习和实践政务礼仪,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和修养,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同时,我也会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分享给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共同推动政务礼仪的普及和提升。

感谢金教授的精彩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礼仪-人大金正昆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的讲座主讲人简介:金正昆教授是国内知名礼仪专家。

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

已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万字。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关系学院外交学系教授,并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任兼职教授。

内容简介:现在,随着人们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掀起了学习礼仪的热潮,特别是随着中国向国际化迈进步伐的加快,2008北京奥运的即将临近,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而言,规范的礼仪都将是顺应时代进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前提。

《身边的礼仪》系列立足于普及礼仪知识,通过对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繁荣工作、社交、会客、谈话、宴请、着装等六个方面的礼仪知识的讲解,从而扩大和提升礼仪的实用价值,并很好地达到了对个人的职业塑造和对单位形象、品牌塑造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全文)昨天有一个同志让我写个赠言之类的东西,学生要毕业了,走向社会了,让我写句话我很高兴,我写了一句话,有礼走遍天下,那我这个礼“呢”就是讲的礼仪的礼。

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现代人形象至上,形象是金。

那么什么是形象呢?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留给他人的印象,以及获得的社会评价,那就是他的形象。

所谓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

那么比如说话,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言为心声,你每个人都要说话。

那天在街上走碰到一个同志,他说你是金教授,我说我是,哎呀,我见到你很高兴,我说为什么,我在电视上刚看到你呀,我说是吗,哎呀,他说我今天见到你太高兴了,昨天在电视上刚看到你,今天就见到活的了。

那么这个同志绝对是一个好人,不是一个好人,人家能看见我也不愿意理我,装不认识你行了吧,但是应该说他是不擅表达。

礼者敬人也,为什么刚才说那个说金教授您还活着呢?大家就乐了,因为他这个话说的有点失敬于对方。

礼的意思是讲尊重,在人际交往中,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所谓礼也。

礼者敬人也,那么这个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和生活之中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所谓礼。

当然礼这个东西你要不把它表现出来,有时候还不行,所谓礼多人不怪,那你说你尊重别人你总得表现出来,它就得跟仪有关了。

那么什么是仪呢?仪顾名思义,仪式,仪实际上就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

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这个礼和仪互为因果,你光说你尊重,你不表现出来不行,你光说你表现你不懂得尊重别人也不行。

给各位出个小问题吧!请您听好了,打电话的时候,不管你是手机还是座机,打电话时谁先挂?那么我下面和各位来说一说,一般我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经常有人犯一个常识性错误,他告诉我说这还不容易吗?对方挂。

行不通。

如果哪个同学自己肚子里面给我的答案是对方挂,我现在建议你,把手放在腿上肉厚的地方拧自己一下,以示警戒,下不为例,因为他没有操作性。

你想想我们现在是人民大学,假定我人民大学校部规定打电话时对方挂,那边是清华,清华校部也规定打电话时对方挂,人大和清华通话将出现何种状态?两边都不挂,死扛,大说其废话。

那么打电话时谁先挂呢?按照日常生活的礼仪我们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对方挂,不行。

谁挂呢?地位高者先挂,礼讲的是尊重,仪是一种表现形式。

那么打电话时谁先挂呢?地位高者先挂。

比如我是学生,我和我的老师通话,我老师先挂。

我是晚辈我和我长辈通话长辈先挂。

我是部下我和我上司通话,上司先挂。

在日常工作之中我们讲客户至上,市场是导向,为客户服务,不讨论和客户通话时客户先挂。

我想这个例子能够比较明确地说出来什么是礼什么是仪。

那么严格地讲礼仪应该是从属于公共关系学科的一门学科,应该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子学科。

公共关系那我们大家知道,它实际上是在现代社会中一个社会组织塑造组织形象的科学,那么礼仪作为子学科它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呢?塑造的是个人形象。

因为在组织之中它有硬件。

比如我们说一个著名的品牌,麦当劳,大家恐怕脑袋瓜里立刻就蹦出来一个大M,那是它的企业形象可识别标志,那么那是死的,那是物,物有的时候它是要人去管的。

那么人的形象,有的时候呢,和物的形象互相辅助,互为表里。

那么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之中,塑造人的形象的艺术就是礼仪。

礼者敬人也,礼多人不怪,其实都是这个问题。

那么我们来学习礼仪什么问题比较重要呢?其实两个问题是比较重要的,第一个问题摆正位置。

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

在家里你是孩子是晚辈;在学校你是老师或者是学生;在单位你是同事是上级还是下级;那么摆正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位置摆不正,那么在生活中也好,在工作中也好有的时候就会出点问题。

那天来了一个同学,外校一个同学,找金教授,找我作为校外论文评阅人,论文答辩了要请一个专家来指导指导,来了。

一进门就问,谁是金正昆?我就不大高兴,说实话,求人要像求人的样子,是吧!那你是作为晚辈也好,作为学生也好,你怎么也得说声请问哪位是金老师或者金教授。

我挺不高兴我说我。

然后就讲了,那你帮我看一篇论文吧,我是谁谁谁的研究生。

我说那你放这儿吧。

快看。

她这话一说,当时在场的男同志都用那种怪怪的眼神看着我,我必须正当防卫了。

快看。

我说放这儿吧。

抓紧,二十五号要答辩,必须看完。

扭头就要走了,我说同学请留步。

站住了,您还有什么事吗?我说请问谁求谁?她说我求你。

我说你求我,金老师就给你免费上一课,应该怎么求我。

进门应该这样说,请问哪位是尊敬的金正昆教授?使用尊称,待人接物要使用尊称,进了大学什么样的人叫他老师?直接的学生叫他老师。

比如我在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那我的外交学专业的同学或者上过我课的学生叫我金老师。

还有谁叫我金老师,我同事同行叫我金老师。

否则外来的人,要叫我教授,而且使用尊称还有个技巧就高不就低。

但是我也见过老实人,那天一个同志问我,他说我不知道你评上没有?就高不就低。

我说你应该这样说,请问哪位是尊敬的金正昆教授?得到确认之后,再讲金教授我是某某学校某某专业的某某导师的研究生,金教授久闻您在国内从事公共关系学研究方面颇有成就,所谓是著名的专家学者之类,你得说说。

当然这个你还得会说,你那个用词要斟酌,你否则的话夸人跟骂人似的。

那天一个同志这么夸我,金教授,早就知道你,早就知道你在外交学和公共关系学研究方面小有名气。

一句话说得我不爽,夸专家学者之类,应该说大有名气,那才是好听的话,或者说很有名气,那也是不错的话,但不能说小有名气,说小有名气等于讽刺我刚混出点模样,还不怎么地,你让人家高兴就痛快点不能除二。

应该是这样讲,然后说金教授实际上学生早就久仰您,所谓名师出高徒,那以前没有机会师从于您,那么临到毕业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您的栽培,知道您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希望金教授您百忙之中给弟子一个机会。

你求人得像个求人的样。

那么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摆正位置其实是你处理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礼仪在我来看实际上说专业的话,那是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

说通俗点,交往的艺术。

是交往的艺术。

是现代人的待人接物之道。

交往艺术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同时代表自己的组织,有助于维护所在组织的形象。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你和别人摆正位置的时候,什么最重要呢?我想讲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就是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当你和别人打交道时,你要摆正位置,怎么摆正呢?以对方为中心。

我这儿打一个比方,有一天到一个单位去了,本来在那儿做了一个报告,完了以后他们董事长说要请我吃顿饭,我也就不客气了,因为时近中午,不吃白不吃。

当时是董事长、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三个人陪着我进了一间雅座单间。

说实话,那桌饭我一看花了上千块钱,我跟他说,哎呀,我说谢谢各位,破费了,这个接待规格高。

你记住当你和别人交往时,要善于肯定对方。

人家穿了一件衣服,人家做了一件事也是就高不就低,说点好话,如果你愿意的话。

比如打个比方我们这儿有女同学,假定你们宿舍五个女生,那么你呢假期的时候呢,爸爸或者哥哥送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一件名牌的服饰吧,大概花了那么四五百呢,你高高兴兴穿来了,那么服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呢,展示自己的地位与众不同,否则你干嘛花五六百买件衣服?花五块钱买行吗。

衣服的最本能的功能不就是遮羞吗、御寒吗、防暑吗,你花那么多钱,说实话五百块钱也是一件衬衫,五块钱也是,都能穿,它不就是与众不同吗,展示自己的品位吗。

你穿这件五百块钱衬衫到宿舍来了,到学校来了,其实我们要想跟你过不去也很容易,当然大家别这么干,我这纸上谈兵呢。

那怎样让你不舒服呢?抵制,装没看见。

你穿这件衣服在这儿晃来晃去我们就是没看见,憋死你。

忍无可忍,你来问了,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一般。

猜我这件衣服多少钱?二十。

气死她。

当然你说实话人家吃饭也好,人家请你玩也好,人家穿一件衣服也好,你要不说那种事就别说,说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

所以这个一进去那很高档的一个包间了,这菜都在那儿放着呢,我就肯定了,我说你这破费,花一千多。

这一说董事长挺高兴,他说老金啊,咱也不是政府机关,有规定的限制,这是咱们自己的企业,说实话,酒楼这个老板就是我弟弟,要什么给什么,你抡,放开吃。

说的挺好。

我说董事长我说你这么够朋友,金某人就不能不够朋友了,我这人有一个毛病,好为人师,您对我这么好,我说我要不跟您说两句不合适。

我说其实你这桌饭我看了之后并不高兴。

他说为什么呀?我说那我问你,这饭你请谁呀?他说我请你呀。

我说你请我的话,你干嘛不问问我呢,咱们到哪儿去吃?比如到酒楼去吃呀,还是到海边去吃海鲜呀?是吧,是吃个山野菜呢?还是吃个川菜、粤菜、上海菜?是吃个火锅还是吃个烤肉?是吃个中餐还是吃个西餐?问问我,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如果你开个大会,五六十个人众口难调,没办法我招呼你,吃自助。

还有一办法,桌餐,八菜一汤,就跟咱们在家吃饭似的,你妈把那个饭做好了你就得吃,你敢不吃,不吃饿死你,或者你自己想办法出去吃。

但是这个不同,他请的是我呀,既然你请的是我,说实话你就该问问我,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有同志说,说我不会说话,我不会来事。

还有人说,说我是好心,我没有恶意。

好心要被人家认可这才是好心,那么行动要被人家接受这才叫产生效果,形成互动。

所以我们在讲到交往艺术的时候呢,头等大事你要有数,交往以对方为中心,这是我讲的摆正位置。

那么在讲到礼仪,讲到交往艺术,其实还有第二点需要你注意,端正态度,在日常生活之中,人是有情绪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有情绪,他有感情。

那么当你和别人打交道时,端正态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在处理端正态度这个问题的时候,交往艺术生活礼仪告诉我们什么呢?四个字,接受对方。

如果不是原则问题,那就要请你善解人意,不要随便对人家进行过多的是非判断。

大是大非,党纪国法,国格人格我们要旗帜鲜明,一清二楚,如果小是小非得过且过。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啊,不要随便对人家说yes or n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