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及配置概述.doc
生产工艺介绍

生产工艺介绍概述生产工艺是指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工艺和技术的总称。
在制造业中,生产工艺是产品成功制造的关键。
一个良好的生产工艺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生产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常见的生产工艺类型。
生产工艺的基本概念生产工艺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原材料采购、制造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等环节。
它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优化的工艺参数实现产品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生产。
生产工艺通常包含了各个环节的详细操作步骤、工艺参数和技术要求。
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工艺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原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原材料,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和准备。
2.制造工序: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焊接、喷涂等工序。
3.质量检测:对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成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4.包装和储存:根据产品特性进行包装,并进行存储以便后续配送。
在每一个步骤中,生产工艺需要进行详细的工艺参数设置和工艺控制,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常见生产工艺类型生产工艺的类型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产品特性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工艺类型:1.铸造:将熔化的金属或合金注入到型腔中,经过冷却和凝固得到所需的铸件。
2.焊接:将两个或更多的金属部件通过加热或加压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3.切削:通过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割、镗削、钻孔等操作。
4.喷涂:将涂料或颜料喷射到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5.组装:将多个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品。
生产工艺的选择取决于产品的要求、原材料的特性和生产规模等因素。
生产工艺的优化与改进为了提高生产工艺的效率和质量,制造企业通常会进行工艺的优化与改进。
这些优化与改进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流程优化:通过简化工艺流程、消除冗余操作和改进工艺控制方法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设备改进: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改善产品质量。
3.自动化控制: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技术,提高工艺参数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啤酒生产工艺设计概述.doc

啤酒生产工艺设计概述啤酒生产技术概述:啤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消费量仅次于水和茶,位居第三。
啤酒是在20世纪初引入中国的,是一种异国情调的葡萄酒品种。
啤酒从英文啤酒翻译成中文“啤酒”,被称为“啤酒”,至今仍在使用。
啤酒是以大麦芽、啤酒花和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这是一种含二氧化碳的低度葡萄酒,被称为“液体面包”。
这是一种低浓度酒精饮料。
啤酒的酒精含量最低,所以喝啤酒不容易醉人和伤人,喝少量啤酒有益健康。
根据工业啤酒的发酵工艺和方法,介绍了工业啤酒的原料、生产工艺、设备、工艺操作条件和工艺指标。
关键词:生产过程生产状态工艺流程介绍;啤酒由麦芽、大米、啤酒花、啤酒酵母和酿造用水制成。
其主要特点是酒精含量低,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钾、钙、镁等营养成分。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啤酒含水量高,可以解渴。
同时,啤酒中的有机酸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一方面,它可以减少过度兴奋和紧张,促进肌肉放松;另一方面,它可以刺激神经和促进消化。
此外,啤酒中低含量的钠、酒精和核酸可以增加脑血液的供应,扩张冠状动脉,并通过用供应的血液刺激肾脏来加速人体的代谢活动。
此外,啤酒还具有“防病”的功能。
根据美国加州医学中心进行的实验显示:与滴酒不沾者和酗酒者相比,适度饮用啤酒可以降低患心脏病和溃疡的概率,并可以预防高血压和其他疾病。
然而,尽管啤酒的酒精含量不高,但一旦过量,酒精的绝对量就会增加,这将增加肝脏的负担,直接损害肝脏组织,增加肾脏的负担,并削弱心肌功能。
从长远来看,它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
1啤酒工业的简史和发展1.1啤酒的定义1.1.1传统上,啤酒是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以大米或其他谷物为辅助原料,通过麦芽汁制备、啤酒花煮沸和酵母发酵制成的。
它含有各种含二氧化碳、泡沫和低酒精含量(2.5% ~ 7.5%)的熟生啤酒。
然而,在德国辅料是被禁止的,所以典型的德国啤酒只能用大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酿造。
小麦啤酒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酿造的。
有机肥生产线成套设备配置介绍

有机肥生产线成套设备配置介绍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与有机肥生产线设备配置息息相关,一般有机肥生产线成套设备主要由发酵系统、干燥系统、除臭除尘系统、粉碎系统、配料系统、混合系统、造粒系统、冷却烘干系统、筛分系统和成品包装系统组成。
下面详细说明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各环节系统的设备需求: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的发酵系统由进料输送机、生物除臭机、混合搅拌机、专有升降式翻抛机及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干燥系统的主要设备有皮带输送机、转筒干燥机、冷却机、引风机、热风炉等;除臭除尘系统由沉降室、除尘室等组成,郑州鑫盛机械免费提供图纸,免费指导用户垒砌;粉碎系统就包括有郑州鑫盛生产的新型半湿物料粉碎机、LP链式粉碎机或笼式粉碎机、皮带输送机等;配料系统包含设备有电子配料系统、圆盘喂料机、振动筛,一次可以配置6-8种原物料等;混合系统有可选择的卧式搅拌机或盘式搅拌机、振动筛,移动式皮带输送机等组成;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的造粒系统需要用到造粒机设备,可选择的造粒机设备有:复合肥对辊挤压造粒机、圆盘造粒机、平膜造粒机、生物有机肥球形造粒机、有机肥专用造粒机、转鼓造粒机、抛圆机、复合肥专用造粒机等;冷却烘干系统可用到回转式烘干机,转筒冷却机等设备来进行烘干冷却。
筛分系统主要由滚筒筛分机来完成,可以设置一级筛分机、二级筛分机,使成品率更高,颗粒更好;成品包装系统一般包括电子定量包装秤、料仓、自动缝包机等。
这样就可以实现有机肥生产线的全自动无间歇生产。
相配套的鸡粪有机肥生产线设备配置的建设规模一般为年产3-10万吨。
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市场容量,市场覆盖情况。
一投资规模及产品方案设计需要根据以下条件制订:原料资源特点,当地土壤条件,当地种植结构与主要作物品种,工厂场地条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等。
鸡粪有机肥生产线工艺流程—有机肥项目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报利润高、市场风险小(有机肥一般至少5年保质期)、回收期短(一遇农忙,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大(中国地大物博,尤其是在河南、东北等农业大省,用量相当大),一般一年就可收回投资并当年产生盈利。
11.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说明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一)、原料的接收 1 、散装原料的接收以散装汽车、火车运输的,用自卸汽车经地磅称量后将原料卸到卸料坑.2 、包装原料的接收: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接收两种。
3 、液体原料的接收:瓶装、捅装可直接由人工搬运入库。
(二)、原料的贮存饲料中原料和物料的状态较多,必须使用各种形式的料仓,饲料厂的料仓有筒仓和房式仓两种.主原料如玉米、高粮等谷物类原料,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多采用筒仓贮存,而副料如麸皮、豆粕等粉状原料,散落性差,存放一段时间后易结块不易出料,采用房式仓贮存。
(三)、原料的清理饲料原料中的杂质,不仅影响到饲料产品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饲料加工设备及人身安全,严重时可致整台设备遭到破坏,影响饲料生产的顺利进行,故应及时清除。
饲料厂的清理设备以筛选和磁选设备为主,筛选设备除去原料中的石块、泥块、麻袋片等大而长的杂物,磁选设备主要去除铁质杂质。
(四)、原料的粉碎饲料粉碎的工艺流程是根据要求的粒度,饲料的品种等条件而定。
按原料粉碎次数,可分为一次粉碎工艺和循环粉碎工艺或二次粉碎工艺。
按与配料工序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先配料后粉碎工艺与先粉碎后配料工艺.1 、一次粉碎工艺: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原始的一种粉碎工艺,无论是单一原料、混合原料,均经一次粉碎后即可,按使用粉碎机的台数可分为单机粉碎和并列粉碎,小型饲料加工厂大多采用单机粉碎,中型饲料加工厂有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粉碎机并列使用,缺点是粒度不均匀,电耗较高。
2 、二次粉碎工艺有三种工艺形式,即单一循环粉碎工艺、阶段粉碎工艺和组织粉碎工艺。
( 1 )单一循环二次粉碎工艺用一台粉碎机将物料粉碎后进行筛分,筛上物再回流到原来的粉碎机再次进行粉碎。
( 2 )阶段二次粉碎工艺该工艺的基本设置是采用两台筛片不同的粉碎机,两粉碎机上各设一道分级筛,将物料先经第一道筛筛理,符合粒度要求的筛下物直接进行混合机,筛上物进入第一台粉碎机,粉碎的物料再进入分级筛进行筛理。
生产工艺说明书

生产工艺说明书1. 引言生产工艺说明书是一份详细描述产品生产过程的文档,旨在提供给生产人员以及相关人员一个清晰的指导,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可靠、高效。
本文将介绍某产品的生产工艺步骤、所需材料、设备要求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2. 产品概述本产品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电子设备,主要用于解决特定问题。
该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3. 原材料准备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原材料:- 材料A:用于产品外壳的制造,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
- 材料B:用于电路板的制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绝缘性能。
- 材料C:用于产品的内部组件,具有特定的功能特性。
4. 设备要求为了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以下设备:- 设备A:用于材料A的加工和成型,具有高温控制和精确的模具设计。
- 设备B:用于电路板的制造,包括印刷、焊接和组装等工序。
- 设备C:用于产品的测试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
5. 生产工艺步骤5.1 材料加工- 将材料A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并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外观质量。
- 对材料B进行印刷、蚀刻等工艺,制造电路板的导电层和绝缘层。
- 对材料C进行加工,包括切割、成型和组装等步骤,以完成内部组件的制造。
5.2 组件组装- 将电路板和内部组件进行组装,确保各个部件的连接正确可靠。
- 对组装后的产品进行外壳封装,保护内部电路和组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5.3 测试和质量控制- 对成品产品进行功能测试,确保产品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 进行外观检查,确保产品外观无瑕疵。
- 进行质量控制,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
6. 安全注意事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使用设备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 对于涉及高温、高压等危险操作,必须佩戴防护设备。
- 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7. 结论生产工艺说明书提供了产品生产过程的详细指导,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流程和概述

电线电缆制造流程概述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机电产品通常采用将另件装配成部件,多个部件再装配成单台产品,产品以台数或件数计量。
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计量单位.所有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电线电缆产品.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次就越多.ﻫ一,电线电缆产品制造的工艺特性:ﻫ1.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对电线电缆生产的影响是全局性和控制性的,这涉及和影响到:(1)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ﻫ生产车间的各种设备必须按产品要求的工艺流程合理排放,使各阶段的半成品,顺次流转.设备配置要考虑生产效率不同而进行生产能力的平衡,有的设备可能必须配置两台或多台,才能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得以平衡.从而设备的合理选配组合和生产场地的布置,必须根据产品和生产量来平衡综合考虑.(2)生产组织管理ﻫ生产组织管理必须科学合理,周密准确,严格细致,操作者必须一丝不苟地按工艺要求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艺流程的通畅,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交货.特别是多芯电缆,某一个线对或基本单元长度短了,或者质量出现问题,则整根电缆就会长度不够,造成报废.反之,如果某个单元长度过长,则必须锯去造成浪费.(3)质量管理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的生产方式,使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瞬时发生一点问题,就会影响整根电缆质量。
质量缺陷越是发生在内层,而且没有及时发现终止生产,那么造成的损失就越大。
因为电线电缆的生产不同于组装式的产品,可以拆开重装及更换另件; 电线电缆的任一部件或工艺过程的质量问题,对这根电缆几乎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事后的处理都是十分消极的,不是锯短就是降级处理,要么报废整条电缆。
它无法拆开重装。
ﻫ电线电缆的质量管理,必须贯串整个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检查部门要对整个生产过程巡回检查,操作人自检,上下工序互检,这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和手段。
生产工艺介绍

生产工艺介绍生产工艺是指将原材料加工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它在各个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生产工艺的流程和关键环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产工艺的要点。
一、生产工艺概述生产工艺是指将原材料加工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它包括原料准备、加工设备的选择和操作、工艺参数的控制等环节。
不同行业和产品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遵循相似的基本原则。
二、原料准备原料准备是生产工艺的第一步,它涉及到原材料的选择、采购和储存等环节。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考虑产品的质量要求、使用性能以及成本等因素。
采购原材料时,要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并具备合格证书。
储存原材料时,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受潮、受热或受污染。
三、加工设备的选择和操作加工设备是生产工艺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选择加工设备时,要考虑产品的特性和生产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
同时,操作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准确加工。
四、工艺参数的控制工艺参数的控制是生产工艺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控制工艺参数,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规格稳定。
例如,在温度控制方面,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工艺特性,设定适宜的加热温度和冷却温度;在速度控制方面,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和设备的运行速度等。
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严格控制,可以避免产品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损失和客户的投诉。
五、工艺流程的优化工艺流程的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全面分析和改进,可以减少生产环节、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优化生产线布局和调整工作流程等方式来实现工艺流程的优化。
六、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产品的检验和测试、质量记录和问题处理等方面。
在检验和测试时,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式来评估产品的质量。
制丝生产工艺设备概述

制丝生产工艺设备概述引言制丝是将生茶加工成茶叶制品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制丝工艺设备是制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
本文将对制丝生产工艺设备进行概述,包括设备的类型、功能和主要工艺流程。
设备类型制丝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揉捻机:用于将经过初步处理后的生茶进行揉捻,使其形成特定的外形和质地。
2.翻盘机:用于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翻动,使其叶片得到充分展开。
3.干燥机:用于将翻盘后的茶叶进行干燥,通常采用高温烘干或热风吹干的方式。
4.分级机:用于将干燥后的茶叶按照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5.包装机:用于将分级后的茶叶进行包装和封装,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卫生。
设备功能不同类型的制丝生产工艺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揉捻机:揉捻机主要通过搅拌、压榨、搓揉等方式,使茶叶叶细胞的压破,释放茶叶的汁液。
这样可以使茶叶的香气更为浓郁,口感更为醇厚。
2.翻盘机:翻盘机主要通过旋转、翻动等方式,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均匀展开,使其整齐排列。
这样可以使茶叶的外形更为美观,色泽更为鲜艳。
3.干燥机:干燥机主要通过加热或吹风等方式,将翻盘后的茶叶进行快速干燥。
这样可以防止茶叶发霉、变质,延长茶叶的保质期。
4.分级机:分级机主要通过筛分、振动等方式,将干燥后的茶叶按照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这样可以使茶叶的品质更加统一,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包装机:包装机主要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将分级后的茶叶进行包装和封装。
这样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主要工艺流程制丝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压缩:将新鲜采摘的生茶进行轻微的压缩,以破坏细胞结构。
2.搅拌:将压缩后的生茶进行搅拌,释放茶叶内部的汁液。
3.揉捻:将搅拌后的生茶进行揉捻,使茶叶得到充分的破碎和混合。
4.翻盘: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翻盘,使其叶片完全展开。
5.干燥:将翻盘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
6.分级:将干燥后的茶叶按照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2.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3.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5.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
(书第7页第12题)
6.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
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余数的单位一定和被除数的相同。
③个别情况下会出现商要加一,如书P7第10题。
第二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
3.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时针走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
1时=60分
1分=60秒
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
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时针指在不到8,分针指在11,表示7时55分。
7.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8.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8时 8时零5分 8时55分
8:00 8:05 8:55
9.和时间有关的比大小时,注意:
①尽量把单位名称转化成同一个之后再进行比较。
②时间越段,速度越快;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10.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如:上午8时到校,中午12时放学,学生在校多长时间?
12-8=4(时)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1.相反的方向:
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
2.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3.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4.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5.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观测点。
○在△的(西北)面。
“的”字在谁的旁边就以谁为观测点,这里△就是观测点。
从△出发向○画一个箭头,对照方向标,找出所指方向。
6.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
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
1.10个一是1个十。
(1个十里面有10个一)
10个十是1个百。
(1个百里面有10个十)
10个一百是1个千。
(1个千里面有10个一百)
10个一千是1个万。
(1个万里面有10个一千)
四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位);三位数的最高位是(百位);两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位)。
(几位数的几要写成汉字!)
3.数的组成,如:9713里有(9)个千,(7)个百,(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注意:此处括号里都应填数字!)
4.读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如:4000读作:四千 4010读作:四千零一十 4001读作:四千零一
5.写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6.用算盘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7.比较数的大小:
①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要大。
②位数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起,先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③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
④如果百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十位上的数。
⑤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
8.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9.近似数,可以用“≈”表示一个接近整百、整千的数。
如:5136≈5000
10.组合数字:看清要求是组成几位数,如果是组成最大的数,那每个数位上的数都要尽
可能的大,并且是数位越高数字越大;如果是最小的数,那每个数位上的数都要尽可能的小,并且是数位越高数字越小,注意最高位上不能是0。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
1.长度单位:
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2.单位换算: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3. 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大约6毫米。
一枚5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解决问题时如果遇到长度单位不统一,一定要换算成一样的长度单位后,再计算。
5.画线段时,记得要标数据,如果需要计算,要写算式计算后再画线段。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口算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先拆数(拆成几十和几),再口算(先加(减)几十再加(减)几)
2.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50+70,由5+7=12,推出50+70=120;
500+700,由5+7=12,推出500+700=1200;
110-30,由11-3=8,推出110-30=80;
1100-300,由11-3=8,推出1100-300=800;
二、笔算(用竖式计算)
1.列竖式计算加减法的注意点:
①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退1作10。
2.隔位退位减: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十位上是“0”,没得借,再向前一位百位借;借到了,往回走,十位上“0”有退位点看作“9”去计算。
3.加法验算,把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再算一次;
减法验算,用差+减数,看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3.比角时,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一条边,哪个在外哪个角就大。
4.把角按大小分,可以分成:锐角、直角、钝角
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
所有的锐角都小于直角,所有的钝角都大于直角,所有的钝角都大于锐角。
三种角的大小关系:锐角<直角<钝角。
5.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6.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有2个锐角和2个钝角,没有直角。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8.三角形中角的情况:
①锐角、锐角、锐角②锐角、锐角、直角③锐角、锐角、钝角
任何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1个直角或1个钝角。
最多有3个锐角。
最少有2个锐角。
10.数角、画角时,只要看到直角就标上直角符号。
“T”字型中有两个直角,“十”字型中有4个直角,“工”字型中有4个直角。
11.数角时要把所有的角都数全,如:
图中有(8)个角
12.钟面上,3时整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直角;
3:30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锐角。
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不同的分类标准是为了解决问题,因为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产生不同的分类标准。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2.收集整理数据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用不同的方法记录和整理数据
可以用“√”、“○”、“□”、“正”等符号来记录数据,一个“正”字代表5个。
4.题目中要求记录数据可以用“√”、“正”等符号来记录数据;
如果要求记录“个数”、“人数”等,就直接填数字。
5.记录整理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回答问题。
可以从数据中发现:①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②谁最多,谁最少。
③……(要根据统计的结果具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