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讲学课件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教学互动
我的自画像:我是谁?(自我认识与评价) 对自己的身高、体重、体型、外貌的评价: 对自己的智力、优点、特长的评价: 对自己的短处、缺点、弱点的评价: 我的座右铭: 我最欣赏自己的是: 我最讨厌自己的是: 我的烦恼是: 我最近一次流泪: 我的朋友: 我与家人相处: 我的心理是否健康: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会影响一个人如何去认知周围的世界,进而影 响一个人的行为。在相同的环境中,人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 对于相同的学习条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效果,这都与自 我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健康、成熟的自我意识会给个人带 来快乐和积极的社会效果,而不健康、不成熟的自我意识则 会给个人带来痛苦与不幸,也会产生消极的社会效果。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可见,自我意识是一个复合体,它不仅包括一个人的愿 望、动机,即在过去生活背景中形成的信念、价值观以及对 未来的展望,还包括自豪或羞耻、自尊或自卑、激励或责备 等这样一些情感的体验。自我意识的形成受到个人的成长经 历、生活环境、自我态度、他人评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 且,自我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体的经验和 心理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2) 本我、自我和超我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深入探讨了 自我的结构。他认为,人初生时只有一个本能的我(本我), 其功能是一切为生存,其行为表现大多属于原始性的冲动, 遵循的原则只要快乐,肆无忌惮,且个人多不自知。他像一 个幼儿,容不得紧张,希望得到满足,易冲动、非理性、无 组织。自我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媒介,它适应环境中的一些条 件和限制,代表人的学习、训练和经验,遵循现实原则。超 我是社会规范中是非标准与价值判断的代表,它遵循道德原 则,支配、监督个人的一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健康的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健康的自我意识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第二章健康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导语: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人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在大学生人格形成和人格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大学生只有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并对自己持一种接受和开放的态度才能可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才有可能保持心理健康,顺利成长。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自我意识确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自我意识趋于稳定、全面、丰富和深刻。
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趋于协调发展,自我意识的核心—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基本确立。
下面从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看一下特点。
1.大学生自我认知方面的特点(1)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
大学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个新世界使得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多了,社会对大学生的的期望也比较高。
这时,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等一般问题,还涉及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自我价值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达到了新的广度和高度。
(2)自我认知更具自觉性和主动性。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预热阶段。
在这期间,他们摆着这样深刻的问题:我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我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等。
学生们总是十分感兴趣而急切思考着这些问题,并且会付诸行动。
相对于少年时期,大学生自我认知更有自觉性和主动性。
(3)自我评价能力增强。
由于大学生活的历练,大学生不仅知识增加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些,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总结等手段全面客观地看待和评价自己,自我评价逐渐走向成熟,自我评价的能力也逐步增强。
2.大学生自我体验方面的主要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存在、身份、角色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认知。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理解和自我价值,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面临的挑战。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方向三个方面。
自我认知指的是大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价值观、优点和缺点等。
通过深入了解自己,大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个性和倾向,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客观评价,包括对自己能力、外貌、品德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够正视和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
自我方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生活规划的认知。
通过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大学生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学业规划和生活规划,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既需要个体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引导。
1. 学校角色:学校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不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2. 家庭角色:家庭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环境。
家长应该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展自我意识。
家庭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活动、家庭教育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3. 个体努力:大学生个体也需要主动努力培养自我意识。
他们可以通过多角度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探索,如阅读相关书籍、参与心理辅导、参加社团活动等,提升自我意识的水平,并逐渐形成独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三、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自信心:通过培养和发展自我意识,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树立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挑战和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

第二单元完善自我意识1. (单选题)本我指的就是我们本身最原始的冲动,例如我们饿了就会想吃,天气热就想脱衣服,遵循的是()原则。
A. 道德B. 现实C. 快乐D. 理想正确答案: C2. (单选题)自我遵循()原则,主要是起到与现实连接的作用,让我们可以适应现实环境,调和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的作用。
A. 道德B. 现实C. 快乐D. 理想正确答案: B3. (单选题)超我遵循()原则,比如你看到了面包店里的面包,本我告诉你饿了,你应该吃,但超我却告诉你不能吃,直接吃是违反法律的,是不道德的,不可以这样。
A. 道德B. 理想C. 快乐D. 现实正确答案: A4.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了解自我的方法有()A. 与他人比较B. 任意而为C. 自我反省D. 心理测验正确答案: B5. (单选题)“……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一男生”,这句话自我介绍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A. 理想自我B. 投射自我C. 现实自我D. 心理自我正确答案: C6. (单选题)“我昨天打球扭伤了脚,现在走路一瘸一拐的,大家会觉得我很奇怪”,该同学的这种想法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A. 投射自我B. 理想自我C. 现实自我D. 心理自我正确答案: A7. (单选题)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标志是()A. 建立自信B. 良好的自我意识C. 保持积极情绪D.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答案: B8. (单选题)“我以后会更帅更高更会交际”这属于自我意识中的()A. 投射自我B. 现实自我C. 理想自我D. 心理自我正确答案: C9. (单选题)自信属于自我意识当中的()A. 自我印象B. 自我控制C. 自我认识D. 自我体验正确答案: D10. (单选题)小花很自律,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看书,这属于()A. 自我控制B. 自我提高D. 自我体验正确答案: A11. (单选题)“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少女”属于自我意识中的()A. 心理自我B. 理想自我C. 现实自我D. 投射自我正确答案: D12. (单选题)“我是泉州经贸学院商务系的一名大一新生”,这属于自我意识中的()A. 心理自我B. 理想自我C. 社会自我D. 投射自我正确答案: C13. (单选题)我活泼开朗,性格外向,喜欢交朋友,这属于自我意识中的()A. 理想自我B. 生理自我C. 投射自我正确答案: D二. 多选题14. (多选题)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将自我意识分为()A. 忘我B. 本我C. 自我D. 超我正确答案: BCD15. (多选题)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有()A. 比较法B. 经验法C. 反省法D. 我行我素正确答案: ABC16. (多选题)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A. 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B.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C. 自尊心与自卑感之间的矛盾D.独立性与依附性的冲突正确答案: ABD17. (多选题)自我意识的偏差包括()A. 自负与自卑B. 自尊与自爱C. 逆反与顺从D. 孤独与迷茫正确答案: ACD18. (多选题)自我意识发展的信息来源有()A. 他人反馈B. 反射性评价C. 社会比较D. 自身行为正确答案: ABCD19. (多选题)从形式上,自我意识可以分为()A. 自我管理B. 自我认识C. 自我体验D. 自我调节正确答案: BCD20. (多选题)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A. 生理自我B. 社会自我C. 现实自我D. 心理自我正确答案: ABD21. (多选题)从自我观念看,自我意识可分为()A. 现实自我B. 社会自我C. 理想自我D. 投射自我正确答案: ACD22. (多选题)“我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鼻子小巧又精致”,这属于自我意识中的()A. 自我认识B. 心理自我C. 生理自我D. 社会自我正确答案: AC三. 判断题23. (判断题)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是人格调控系统的核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辅导
案例导入
大一学生姜某,相貌一般,来自偏远山区,父母体弱多病, 家境贫困。来到大学后他本来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 的命运,可入学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与班级同学 相差悬殊:他有地方口音,一张嘴说话就被同学笑话;他不善于 交际,很孤独,不像城里学生见识多,多才多艺;来到大学前从 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不会上网聊天、打游戏;在经济方面捉襟 见肘。他觉得自己永远无法和别人比,他开始悲观失望,对学习 和生活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和自尊,内心的自卑感越来越强烈。
“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在各种心理素质方面的差距并不一样。
“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可能沿着不同方向转化。
三、渴望关爱理解与缺乏知音的矛盾
一方面是强烈希望获得别 人的关爱与理解。
另一方面又感到得不到 别人的关爱与理解。
四、自我实现的意向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确立了“理想我”的目标后,力求使理想变为现实, 但客观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
案例评析
案例中小欣属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善导致的情绪低落,可以从以下三个 方面加以分析:
(1) 小欣自我评价中只注重生理自我的特点,忽略了社会自我和心理自 我的充实和完善,当发现自己身材变胖后,自我认知评价都是负面和消极的。
(2) 自我评价的片面性和负面性。小欣自我评价中认为瘦是一个人美的 重要标志,胖了就是不可爱的、不被人喜欢的,这种自我评价导致自我的情 绪体验是不开心、抑郁的。
一、“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一) 接受客观评价,从中吸取有益成分,修正自我观念,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二) 拒绝别人的评价,坚持原有的自我观念,我行我素 (三) 全盘接受他人评价而改变自我评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的调适——如何成为明白人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 (二)积极地悦纳自我(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三)不断反省自我,学会调整和控制自我 (四)不断地完善和超越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我超越的潜能。 第一,接纳。接纳自我和自我所在的现实环境。 第二,行动。对自己决定的事情,付诸行动,并全力以 赴。 第三,情感。工作学习时情感投入,获得乐趣。 第四,成就。就是以上三者完成后的必然结果,是努力 奋斗的代价。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美)詹姆斯认为
主观自我(I)
自我 客观自我 (ME)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 我 意 识 的 结 构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通过自我评价而获得
通过自我价值的评判 而获得的自信、自卑、 自责等。 通过自我调节而获得
判断以下三种情况属于自我意识的那种成分? 1、我相信自己会找到合适的工作。 2、我对自己找不到好的工作而感到烦恼。 3、我要为找到工作而努力学习和实践 ,提 高综合能力。
自我悦纳训练—改变思维方式
对自我常见的扭曲想法 我个子小,怕别人瞧不 起 换用自我增强的思维 • 拿破仑、邓小平也是小 个子,都是领导者。 • 我不漂亮但性格好,朴 实大方,别人愿意和我 交往 • 贫困给我奋进的动力, 我用自己的努力拼一片 天空。 •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没 试过怎么知道?!
自我悦纳训练—改变思维方式
我的缺点
缺乏激情 易冲动 爱面子 急躁 太容易相信人 有时固执 爱耍性子 特别内向 好出风头
可以转化为相应的优点
冷静 容易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 自尊心强、有自信 做事迅速、有效率、有激情 善良、不做作、纯真 坚持正确的
3、自我控制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与盲目从众,过分独立 与逆反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第一节 理解自我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意识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意识最简单的 理解是觉知性。这里所讲意识是指人对客观现 实的自觉能动反映。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最先使用了“自我意识”这 一概念——“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个体对 自身及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本讲
目录
1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特点 2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3 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和偏差
4 大学生典型自我意识问题的干预
第1节
理解自我我意识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这样一个神谕——“人啊!认识你自己。”苏格 拉底特别爱用这句话来教育他的学生。
认识你自已!
• 我是谁? • 我是否有价值? • 我为什么要活着? • 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 面对着这些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不断追寻的问题,
Awareness知觉:演讲者喜欢和三岁的孩子玩,欣赏他们眼中的世界,因为 他们眼里望去一切都是崭新的。拥抱知觉就是拥抱内心中三岁的自己,去 感知就是去记住眼中的世界也曾是崭新的。——(开放的我)
Authentic本真:要流露真性情,做真实的自己。举了美国一个著名棒球手 的例子,他热刺刺绣,退役后还出了一本专门讲刺绣的书。自己喜欢就好, 也不在乎是否会遭到别人的嘲笑。——(本真的我)
大多数人很关注别人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当然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有周围朋
友的指点和帮助,但是你不能将命运交给别人的两片嘴唇。很多时候别人对你的
认识是片面的,关键时候是你要相信自己,学会正确评价自我、悦纳自我。
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但可以选择我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能改变我自己的长相,
大学生心理健康02(自我意识)

❖ 自我肯定: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应该是能积极自我肯定 、积极进取、有积极内省意识的人;
认识你自己
二、塑造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 (一)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
1.用“比较法”认识自己
合理运用比较策略:综合比较、适当的向 下比较。
❖ 案例研究:你在想什么?
认识你自己
0
研究计划 食物
电视与广播 一般想法 对话 人物 自己 休闲活动
杂事与家庭 时间
没想什么 工作
2
4
6
2.6 4.5 5.1 5.3 5.4
8
10
12
14
16
7.9 8
9.6 11 11.1
14.4 15.1
( Csikszentmihalyi & figuski,1982 )
认识你自己
❖3. 用“评价法”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
你在意别人的评价吗?
认识你自己
活动:多角度自我描述
❖ 第一步,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描述自己,要忠实于自 己的内心;(20个我是谁)
❖ 第二步,他观自我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 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
认识你自己
一个学生的咨询信件摘录
老师,您好! 我现在很苦恼,刚刚进入大学,我特别希望自 己能够拥有新朋友,但是我身边的同学大部分来自 市区,他们见多识广,而我来自一个小山村,他们 聊的话题我很多都插不上嘴,而且我也发现自己很 孤陋寡闻,为了不让别人看到我真实的水平,我以 沉默来回避,越是这样,我也越来越难融入他们中 间去,现在我感觉自己特别孤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 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外在行 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如当 学生参加公益事业时,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
• 个体的行为既具有外显性更有内倾性,因而依据自己行 为的判断为自我的确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一)他人的反馈(习得性无助2)
• 实验2 :塞里格曼1975 年 • 实验是在大学生身上进行的, 他们把学生分为三组: 让第一组学生听 一种噪音, 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 第二组学生也听这 种噪音, 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 不给受试 者听噪音。 • 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 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 一种实验: 实验装置是一只 “手指穿梭箱”, 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 的一侧时, 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 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 音。 • 实验结果表明, 在原来的实验中, 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受试者, 他们在 “穿梭箱” 的实验中, 学会了把 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使噪音停止, 而第二组受试者, 也就是说在原 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他们的手指仍然 停留在原处, 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 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追求身体的外表、 物质欲望的满足,
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对自己的名望、地 位、角色、性别、 义务、责任、力量 等的认识
自尊、自信、自 追求名誉地位,与
爱、自豪、自卑、 他人竞争,争取得
自怜、自恋
到他人的好感等
对自己的智力、性 格、气质、兴趣、 能力、记忆、思维 等特点的认识
有能力、聪明、 优雅、敏感、迟 钝、感情丰富、 细腻
(一)他人的反馈(习得性无助1)
• 实验1:塞利格曼1967
•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 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 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 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 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 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 一、 自我意识的涵义 •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意识的核心部 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它 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如果再进一步简 化,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 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 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 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 的心理系统。
• 但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内部线索了解自己, 如想法、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外显行为更准确,因 为行为易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更易伪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一)他人的反馈(习得性无助3)
• ①定义: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 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 ②表现: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 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 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沮丧,并以愤 怒的形式表现出来。习得性无助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意识障 碍,它抑制了人改造与影响环境的能力,强化了顺从甚至 屈从并转化为一种内在信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反射性评价2
• 案例:一个大学生的信: • “我感到非常孤独,宿舍的同学不喜欢我,常常是当我在 宿舍外面听着里面在热烈地谈论一个问题而我进入宿舍 时,谈话经常就中断了,大家的表情也显示出冷淡与不在 乎,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这使 我非常痛苦。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中,我的家境略 好些,可这不是我的过错,我一直主动地想与同学相处 好,甚至做了一系列努力都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在中学以 前,我一直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我现在变得沉默了,因为 不知道该如何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自我意识的心理功能
• 1、决定个体行为的持续性与合目标性。 •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 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生理 自我
社会 自我
心理 自我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对自己身体、外貌、英俊、漂亮、有 衣着、风度、家属、吸引力、迷人、 所有物等的认识 自我悦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反射性评价1
• 在生活中,那些与我们生活无关紧要的人有时并 不会给予我们清晰明确的反馈,但我们可以从他们 的态度与反应中来了解自己。 • 符号互动学者库利提出“镜中我”(Lookingglassself),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像别人感知我 们一样,镜子中的我或别人眼中的我就是我们感知 的对象,我们常常依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 己,这一过程称之为反射性评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一)他人的反馈
• 通常,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等给予 清晰的反馈,从而增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 • 激励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 说:“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否定性评价过多 时,学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追求信仰,注意行 为符合社会规范, 要求智慧与能力的 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
• 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标志,它不是与生俱 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 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般而言,大学生对 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逐渐形成。
第二章 自我意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老子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
——笛卡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意识的分类
意识
环境意识 自心理是健积康教极育地第二知章自我意 觉和思考识的自我
宾我是被注意、思 考或知觉的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