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了学飞》
2019年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2 寓言两则 知了学飞 蜗牛和蚯蚓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2019年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2 寓言两则知了学飞
蜗牛和蚯蚓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2019年新教科版三年级语下册12 寓言两则知了学飞蜗牛和蚯蚓教案及作业题答案时间2019-03-28 教案2019年新教科版三年级语下册12 寓言两则知了学飞蜗牛和蚯蚓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12 寓言两则
教学要求
1会认“寓、懊、蜗、蚯、蚓”5个生字,会写“寓、则、翔、艰、讲、耐、烦、嚷、翅、悔、努、迟、继、傻、睡”15个生字。
理解本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复述两则寓言故事。
3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理解内容。
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教学时
两时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认读绿色双线内的5个生字,会写本15个生字,理解“羡慕、不耐烦、懊悔”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复述寓言故事。
3能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三年级下册语文《知了学飞》课件 教科版

共勉: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法国)约翰逊
自学提示: 《蜗牛和蚯蚓》告诉了
我们什么道理?你是从哪些语句 中体会出来的?
蜗牛在墙角边爬。 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哥,你到哪 里去啊?” 蜗牛说:“我要到墙顶上去。”蚯蚓忍 不住笑了起来:“哈哈!你也想到墙顶上去 吗?不要空想了吧!你应该明白自己爬的多 慢啊!” 蜗牛不理它,继续向墙顶上爬。蚯蚓觉 得蜗牛太傻了,笑了笑,就钻到泥里去睡觉 了。 蚯蚓一觉醒来,钻出泥土看看,却看不 见蜗牛了。原来蜗牛已经爬到墙顶上了。
这时候,知了遥望着万里长空中远飞的大 雁,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是后悔 又有什么用呢?它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 了!”
选词填空:
后悔
懊悔
1、小明很(懊悔),他觉得自己不应该 这样做,他要像小明道歉。
2、抓住这机会,要不然,你会(后悔)的。
这时候,知了遥望着万里长空中远飞的大
雁,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是后悔 又有什么用呢?它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 了!”
蜗牛在墙角边爬。 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哥,你到哪 里去啊?” 蜗牛说:“我要到墙顶上去。”蚯蚓忍 不住笑了起来:“哈哈!你也想到墙顶上去 吗?不要空想了吧!你应该明白自己爬的多 慢啊!” 蜗牛不理它,继续向墙顶上爬。蚯蚓觉 得蜗牛太傻了,笑了笑,就钻到泥里去睡觉 了。 蚯蚓一觉醒来,钻出泥土看看,却看不 见蜗牛了。原来蜗牛已经爬到墙顶上了。
寓言:
《农夫与蛇》 《画蛇添足》 《狐假虎威》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坐井观天》 《龟兔赛跑》 《乌鸦喝水》 《拔苗助长》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了学飞》

我会读
艰苦 不耐烦 万里长空 扑腾 嚷起来 展翅高飞 羡慕
想一想: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我会说
知了看到(
),就想(
在学飞时,知了( ),又(
最后(
)。
)。 )。
我会说
知了看到(大雁自由地飞翔 ),就想( 学飞 )。 起因
在学飞时,知了(怕苦 ),又( 偷懒
最后( 没有学成
)。
)。 经过 结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想一想:
选一个试着说一说
如果只有( 虽然有( 只有(
),没有(
),就不会(
),但是没有(
),也不会(
),才能(
)。
既要(
),又要(
),才能(
)
)。 )。
小组合作 知了再学飞
第二年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
知了又去(
),大雁(
)。
知了每天(
)。
它再也不(
)。
日复一日,知了终于(
)。
作业。(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知了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 学习经常偷懒。
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知了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 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经常偷懒。大雁给它讲飞的原理, 它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 给它飞的技巧,它只试了几下,又自满地嚷起来:“知了! 知了!”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大雁给它讲飞的原理,它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 说:“知了!知了!”
( ),就( )地说:“( )!( ) !” 大雁
教给它( ),它( ),又(
):“( )!
( )!”
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 知了······ 大雁······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12.寓言两则【第1课时】《知了学飞》

懊悔的。
东张西望: 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形容寻找东西或心神 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造句:老师说:“同学们上课时不要东张
西望,要认真听讲。”
展翅高飞: 形容鸟展开翅膀向高空飞去。 造句: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不再害怕, 不久它就能展翅高飞了。
我们已经了解了寓言中的生字字词,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本则寓言,老师送给大
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
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
核心问题: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一读:《知了学飞》讲了什么故事?
2.二品:知了为什么想学飞? 3.三思:知了学飞的态度是怎样的? 4.四探:知了学会飞行了吗?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 边思考“核心 问题”“串珠 问题”。
《龟兔赛跑》《守株待兔》……这
些寓言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它们都包
含着深刻的道理。本文的《知了学飞》 和《蜗牛和蚯蚓》同样是两个寓言故事,
它们又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
一起去读一读吧!
12 寓言两则
第一课时
知了学飞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了”;
会儿爬来爬去。
4.四探:知了学会飞行了吗? 知了并没有学会飞翔。
课文结构
知 了 学 飞
开始 学飞过程 结果
羡慕
应脚踏实地、
不耐烦
勤学苦练
懊悔
课文主旨
《知了学飞》这则寓言讲述了知了原本不会飞,
后来和大雁学飞,却因怕苦和不耐烦而半途而废的故
事。这则寓言最后要告诉我们的是:徒有美好的愿望 和远大的志向,而没有脚踏实地、克服困难、辛勤耕 耘的精神,将永远一事无成。
三年级语文12寓言两则 知了学飞 蜗牛和蚯蚓(苏教版)完美版

预习
拓展
寓 言 两 则
你知道吗?
资料宝袋
寓言: 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 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 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 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我会写
zé
两则
nài fán
耐烦
chí
迟了
字词乐园
yàn
大雁
rǎng
嚷着
jì
继续
xiáng
飞翔
4、听过故事此时你想对蜗牛和蚯 蚓说些什么呢? 小组派代表说一说。
结构梳理
知 1.请大雁教飞
了 2—4.怕苦 自满 不认真学 怕苦 自满
学 飞
5.没学会飞 懊悔
学不到本领
蜗 牛
1—4.蚯蚓笑蜗牛
爬上墙顶是空想
一坚 定持
和
成不
蚯 5.蜗牛不理它 继续爬 到墙顶
功懈
蚓
主题概括
《知了学飞》:讲的是知了不会飞,后来跟大 雁学飞,却因怕艰苦和不耐烦半途而废的故事, 告诉我们学习做事态度要端正,要有持之以恒的 决心,我们不应该自以为是,应当谦虚求教,才能 有所成就。
细读品味 赏析文章
• 学习《知了学飞》: • 1、读懂了小知了是怎么学飞后,
思考:你从这些词语看出小知了学 飞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 不耐烦,不认真,自满。
2019/5/12
• 2、完成句子:
• 这只小知了怕艰苦,一会儿( ),
一会儿(
),学习(
)。
• 3、小知了两次说了:知了,知了。自满,自我满足。
2019/5/12
• 4、就在这声声知了中,秋天来了,该检验 知了的学习成绩了。通过这一段内容,你 有何感受:
小学三年级下册《知了学飞》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下册《知了学飞》说课稿各位同行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知了学飞》【说教材】《知了学飞》是一则图文并茂而又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它不但有严谨的结构、清晰的脉络,而且语言简洁、描绘生动。
全文只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个极富讽刺意味的反面形象——知了,寓言虽然浅显易懂,却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级龄尚小,阅历不深,但他们天真、好动、活泼、聪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同时他们也比较善于想象,乐于表现。
我相信只要教师能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给每个学生以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会尽展风采,并能在活动中感受“脚踏实地,勤学苦练”的真谛。
【说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及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宗旨,我是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3、通过对知了心理变化的探究,理解寓言所表明的寓意。
4、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说重、难点】基于本文是以知了的心理变化为线索组织成文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的分析,把握知了的心理,从而帮助学生感悟课文的主题。
另外,本文语言的刻画能逼真地体现知了不同的内心感受,所以在教学中,还要抓住知了的语言,进行朗读指导,从而加深体验。
【说策略】本文的教学内容适合“读、说、议、演”等形式的教学,在教学中要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热情参与,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精读、善导、激情、引思”八字教学法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通过“读、说、议、演”等方式进行操作,让学生在读中学,说中练,议中感,演中悟。
三年级语文下《知了学飞》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知了学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知了学飞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关注生态环境。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想象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3.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4. 角色扮演道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知了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组词,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3. 课文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等,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4.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5. 想象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如:“如果你是小知了,你会怎样学飞?”6.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体会角色的情感。
7.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小知了学飞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的?”9.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观察周围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三年级语文下《知了学飞》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知了学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坚持努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知了学飞》。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教学多媒体播放知了的叫声,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声音。
(2)简要介绍知了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举例运用。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举例分析。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个小故事。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知了的其他资料,进行分享。
(2)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与同学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故事创作的想象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就( )地说:“( )!( ) !” 大雁
教给它( ),它( ),又(
):“( )!
( )!”
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 知了······ 大雁······
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着大 雁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 梢。
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自然段,圈画相关的词句, 想一想: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知了?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1.大雁教给它飞的技巧,它只试了几下,又自满地 嚷起来:“知了!知了!”
知了又自满地想:
大雁教给它飞的技巧,它只试了几 下,又自满地嚷起来:“知了!知了!”
学飞是件很艰苦的事。知了( ),一会儿( ),一
会儿( ),学习( ) 。大雁给它讲( ),它
得名பைடு நூலகம்知了”。
飞翔 树梢 懊悔
我会读
艰苦 不耐烦 万里长空 扑腾 嚷起来 展翅高飞 羡慕
想一想: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我会说
知了看到(
),就想(
在学飞时,知了( ),又(
最后(
)。
)。 )。
我会说
知了看到(大雁自由地飞翔 ),就想( 学飞 )。 起因
在学飞时,知了(怕苦 ),又( 偷懒
最后( 没有学成
知了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 学习经常偷懒。
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知了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 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经常偷懒。大雁给它讲飞的原理, 它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 给它飞的技巧,它只试了几下,又自满地嚷起来:“知了! 知了!”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大雁给它讲飞的原理,它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 说:“知了!知了!”
)。
)。 经过 结果
想一想:
在学飞前,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知了? 圈出重点词,用“_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 的。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自由地 飞翔,十分羡慕,就想跟大雁学飞,大雁 高兴地答应了。
十 分羡 慕
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天 空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
选一个试着说一说
如果只有( 虽然有( 只有(
),没有(
),就不会(
),但是没有(
),也不会(
),才能(
)。
既要(
),又要(
),才能(
)
)。 )。
小组合作 知了再学飞
第二年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
知了又去(
),大雁(
)。
知了每天(
)。
它再也不(
)。
日复一日,知了终于(
)。
作业。(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1.讲:给你的家人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你懂得 的道理。 2.写:知了和大雁再次相见,会发生什么呢?把 口头作文,写成小短文。
这时候,知了遥望着万里长空中远飞的大雁,真懊 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它 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这时候,知了遥望着 / 万里长空中 / 远飞的大雁, 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是 / 后悔又有什么 用呢?它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替懊悔的小知了叹着气说: “唉——迟了!迟了!” 替伤心的小知了叹着气说:“唉——迟了!迟了!” 替无奈的小知了叹着气说:“唉——迟了!迟了!”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知 了 学 飞》
执教者:乌兰其木格 单 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北完小学
《小猫钓鱼》
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 故事,讲一个道理的 文章,就是寓言。
12. 寓 言 两 则 知 了学飞
知了,又叫蝉。是
一种昆虫,是身体最大 的一种蝉。成虫有2--5 厘米大。夏天,雄蝉的 鸣叫声很大,因为声音 像“知了”的音,因此
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自由地 飞翔,十分羡慕,就想跟大雁学飞,大雁 高兴地答应了。
合作学习:
1.读一读:默读第2自然段; 2.想一想:圈画相关的词句,思考:你看 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知了? 3.小组交流。
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知了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 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经常偷懒。大雁给它讲飞的原理, 它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 给它飞的技巧,它只试了几下,又自满地嚷起来:“知了! 知了!”
知了不耐烦地想:
大雁给它讲飞的原理,它只听了几 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
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知了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 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经常偷懒。大雁给它讲飞的原理, 它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 给它飞的技巧,它只试了几下,又自满地嚷起来:“知了! 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