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基础知识1
农田水力学1 灌溉用水量

,有利于根系发育
7
吸着水
Pore Space
Water on soil particle surface
8
毛管水与重力水
毛管水
重力水
9
土壤水
2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无效水:低于土壤吸着水(最大分子持水率)的 水分。作物不能吸收利用。 过剩水: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失。 有效水:重力水和无效水之间的毛管水。
21
一、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
植株蒸腾( transpiration)
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面的气孔 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占根系吸入水分的99%以上。
株间蒸发(棵间蒸发)(evaporation)
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蒸腾与蒸发合称腾发(evapotranspiration),通常 也称为作物需水量(Water requirement of crops )
—— 需水系数或称蒸发系数。
a,b——经验常数。
•特点
–仅需水面蒸发量,易于获得
–常用于水稻地区
31
三、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K ”值法(以产量为基础,也称产量法) 基本公式:ET=KY 或 ET=KYn+c 式中:ET——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总需水量,m3/亩
Y——作物单位面积产量,kg/亩; K——以产量为指标的需水系数,m3/kg;
水稻地区 适宜的淹没水层;适宜的渗漏强度;地下水位维
持适宜的深度。
17
三、不良农田水分状况
1.不良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原因 (1)土壤水分过多
原因:降雨、洪涝灾害、渍害、不合理灌溉 (2)农田水分不足
原因: 降雨不足(主要原因); 降雨径流损失(水土保持较差); 土壤保水性能差(有机质少) 过度蒸发(气象、地下水、土壤结构等
苗木灌溉方式

苗木灌溉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畦灌:这是一种传统的地面灌溉方法,适合小面积灌溉。
在苗木行间开沟,使水在沟内流动,借重力作用湿润土
壤。
这种方法设备简单,投资少,但劳动强度大,灌水
不均匀,水分蒸发量大,容易冲毁土壤结构,造成土壤
板结。
2.沟灌:在行间开沟,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溉沟后,沿沟底
和沟坡流动,湿润土壤。
与畦灌相比,沟灌的流量较大,
能较好地冲洗和带走土壤中的盐分,但灌水定额较大,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3.喷灌:通过空中进行配水,由压力管道将水通过喷头喷
洒到空中,形成水滴落到地面和植物上,进行灌溉。
喷
灌不受地形限制,节水,省工,对土壤结构破坏小,能
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苗木生长。
但
设备投资较大,运行费用较高,易受风的影响,蒸发损
失较大。
4.滴灌:将水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田间,通过管道上的毛
管上的孔口或滴头将水均匀而缓慢地滴入植物根区附
近土壤中的灌水方法。
滴灌能更准确地控制灌水量,仅
湿润作物根区部分土壤,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同时减少
了水分对土壤结构的破坏作用,节省了劳动力,便于实
现自动化管理。
但滴灌管道投资较高,易堵塞,需要过滤设备。
除了以上四种灌溉方式,还有渗灌、地下灌溉等方式。
选择哪种灌溉方式,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灌溉水源、灌溉制度、作物种类和苗木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第三章灌水技术第一节(资)

各种坡度均可, 水量较少 尤其适用于复 杂地形 平坦 较平坦 较平坦 水量缺乏 水量极其 缺乏 水量缺乏
各种灌水方法适用条件简表
各种灌水方法优缺点比较简表
灌水方法 水的 利用 率 灌水 均匀 性 不破 坏土 壤的 团粒 结构 对土 壤透 水性 的适 应性 对地 形的 适应 性 改变 空气 湿度 结合 施肥 结合 冲洗 盐碱 土 基建 与设 备投 资 平整 土地 的土 方工 程量 田间 工程 占地 能源 消耗 量 管理 用劳 力
1.微灌灌水方法:微灌是通过一套专门设备,将灌溉水加低 压或利用地形落差自压、过滤,并通过管道系统输水至末级 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的流量 均匀而又经常地、缓慢地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土壤表面或 地表下土壤。微灌法主要借毛细管作用,也有部分重力作用 湿润根系区附近局部范围的土体,所以又称局部灌溉法。微 灌法依细小水流由灌水器流出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滴灌法、 微喷灌法和涌泉灌法等多种类型。
点分布的均匀程度。
32
灌溉排水工程学 第三章 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二.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
(2) 灌溉水的利用率高。应使灌溉水都保持在
作物可以吸收到的土壤里,能尽量减少发生地面
流失和深层渗漏,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即灌水
效率)。
33
灌溉排水工程学 第三章 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二.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
(3) 少破坏或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灌水后能
二.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 合理的灌水方法、灌水技术一般应满足下述基本要求:
(1)灌水均匀。能保证将水按拟定的灌水定额灌
到田间,而且使得每棵作物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水量
。常以均匀系数来表示。
指应用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实施灌水后,田间灌溉水湿润作 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或者田间灌溉水下渗湿润作物计 划湿润土层的均匀程度,或者表征为田间灌溉水在田面上各
水灌溉知识手册word版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节约用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仅为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水资源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水资源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洪涝灾害频繁。
二是干旱缺水日趋严重。
农业、工业以及城市都普遍存在缺水问题。
北方河流干枯断流情况愈来愈严重。
三是水生态环境恶化。
我市水资源状况?***水资源总量9317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2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全省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三,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县市。
水资源归谁所有?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水资源《水法》有何规定?《水法》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有依法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什么制度?根据《水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什么管理体制?根据《水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农业灌溉用水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应当加强农业节水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农业灌溉节水意识。
有灌溉条件的村庄应成立用水户协会,制定协会章程。
村级灌溉管理由用水户协会服务代理。
协会根据灌区用水调度方案,按时按序做好水量交接、按接水等工作。
没有成立用水户协会的村,可由村委确定专人或专门组织行使灌溉管理职责。
大河灌区各受益乡镇、村要重视和加强灌溉管理工作,执行供水单位的供水计划,制定支、斗、农、毛渠及农田灌溉用水制度;协调解决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灌溉矛盾,针对本辖区特点做出灌区年度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并下达灌溉指导性计划。
灌溉排水工程学-ch4-1-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四章灌水方法(1)施坰林z主要内容灌水方法分类适用条件基本要¾一、灌水方法分类、适用条件、基本要求与评价指标¾二、地面灌水方法(1-2)喷灌法¾三、喷灌法(3)四微灌法¾四、微灌法(4)z教学要求:了解灌水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其适应条件;了解对灌水方法的基本及其适应条件了解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与评价灌水质量的指标;掌握地面灌水系统、喷、微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z教学重点:改进地面灌水技术与喷灌、滴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滴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4-1灌水方法分类41z灌水方法是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土壤内转化为土壤水分要素的方法,区土壤内转化为土壤水分要素的方法亦即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形式。
z灌水技术包括从田间渠道网或管道向灌水地块配水,向灌水沟、畦、格田或灌水设备灌水机械内供水分水与灌水水设备、灌水机械内供水、分水与灌水等技术。
§4-1灌水方法分类z一. 灌水方法分类:z根据灌溉水向田间输送与湿润土壤的方式不同把灌水方法分为四大类:¾1.地面灌水方法;¾2.喷灌灌水方法;¾3.微灌灌水方法;4渗灌灌水方法¾4.渗灌灌水方法。
z 或根据土壤湿润情况分为全部灌溉、局部灌或根据壤润情况分为部灌溉局部灌溉。
z地面灌水方法是使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主要借重力作用兼有毛细管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又称重力灌水法。
z地面灌水方法是普遍采用的灌水方法。
全世界现有灌溉面积中约有90%左右的灌溉面积采用地面灌溉。
我国地面灌溉面积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98%以上。
根据灌溉水向田间输送的形式或湿润土壤的方式不同,传统地面灌水方法可分为畦灌、沟灌、块灌、漫灌、串灌和淹灌畦灌沟灌块灌漫灌串灌和淹灌,除上述几种之外的方法均在《节水灌溉技术》课中讲授。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教案_1

---------------------------------------------------------------最新资料推荐------------------------------------------------------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教案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教案 . 主讲教师:刘增进 2004 年 1 0 月 2第一讲自我介绍引言:我国古代灌溉史现代灌溉事业节水灌溉发展动因第一章节水灌溉概论第一节节水灌溉的内涵及研究内容一、节水灌溉的内涵 1、定义 2、内涵 3、表述二、节水灌溉的环节三个环节第二讲第二节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一、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措施(开源节流,以供定需) 1、多种水资源联合运用技术 2、雨水汇集利用技术 3、地下水利用技术 4、劣质水资源化5、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二、节水灌溉的工程技术措施 1、渠道防渗技术 2、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3、喷灌技术 4、微灌技术 5、覆膜灌溉技术 6、地下灌溉技术 7、坐水种(点灌) 8、沟畦灌溉改造技术 3 9、调亏灌溉10、非充灌溉 11、交替灌溉 12、精细灌溉三、农艺节水措施 1、耕作保墒技术 2、覆盖保墒技术 3、水肥耦合技术 4、节水作物品种筛选技术 5、化控节水6、调整农业结构第三讲四、节水管理措施 1、节水灌溉制度设计 2、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 3、灌区配水技术 4、灌区量水技术 5、现代化灌溉管理技术1 / 186、农业水价问题五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1、水稻旱育技术2、水稻控制灌溉第三节发展节水灌溉的意义一、全球水资源概况二、我国水资源概况 1、来水量 2、需水量 3、可供水量 4、节水灌溉潜力 4 5、水资源分区 (1)多水区 (2)湿润区 (3)半湿润区 (4)半干旱区 (5)干旱区第四讲第三节发展节水灌溉的意义三、国情 1、人口总数密度 2、 GDP 3、经济结构二元结构 4、 800 美元的概念美元以上发达阶段美元基本实现美元初步实现美元起步工业化300030001500800 四、农业现状 1、农业生产率低下2、农业结构不合理 3、农业产品技术含量低 4、农业组织单一 5、出口产品多为初级产品 6、产品成本高7、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8、农业投资少五、 WTO 对农业的冲击 1、世界粮价 2、我们的承诺 3、对策(有利) green box yellow box 六、粮食安全 5 1、质量 2、数量 3、平时应对粮荒 4、战时 5、对策(储备、发展) 6、结论第四节我国节水灌溉的新进展一、节水灌溉发展历程 3 个阶段二、目标三、新进展四、现代农业附录学习与考试 1、学习方法认真听讲,作好笔记。
水利工程灌溉技术

水利工程灌溉技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干旱气候的影响,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产量的增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利工程灌溉技术以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一、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水滴的方式直接释放到植物的根系区域的人工灌溉方式。
它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土壤侵蚀,并且有助于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率。
在滴灌系统中,水通过管道和滴灌带缓慢地滴入土壤中,从而提供了水分和养分供应。
滴灌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适合于各种作物的种植。
它可以在温室和田间进行应用,并且通过在土壤中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滴灌技术还可以通过精确供水,减少水分的浪费,并减少土壤和养分的流失。
二、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通过喷洒水流来灌溉农作物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在灌溉区域喷洒水雾或水流来增加土壤水分含量。
喷灌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在喷灌技术中,水通过喷灌器或喷头以喷雾或直接流水的形式释放。
这种技术可以避免土壤侵蚀,并且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喷灌技术还可以降低温度和湿度,减少作物的蒸腾,从而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三、地下灌溉技术地下灌溉技术是一种将水分输送到植物根系层的人工灌溉方式。
它通过在土壤中埋设灌溉管道,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植物根系区域。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浪费,并且可以提供持续和均匀的水分供应。
地下灌溉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和作物,特别适合于干旱地区和水资源稀缺的地区。
它可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并且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农作物的生长质量。
四、灌溉水管理技术灌溉水管理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灌溉水资源来提高农业灌溉效益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通过合理确定灌溉时间、量和频率,以及选择适当的灌溉方式来提高灌溉效率。
灌溉水管理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需水量来实现。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减少用水量,并且可以避免过度灌溉引起的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第四章-灌溉渠道系统(1)

渠道的净流量:需要渠道提供的灌溉流量。 渠道的毛流量:计入水量损失后的流量。 设计流量是渠道的毛流量,它是设计渠道断面和渠系建筑 物尺寸的主要依据。
五、渠系建筑物的规划布置
渠系建筑物:各级渠道上的建筑物 1.引水建筑物
引水方式 引水建筑物
作用
无坝引水 渠首进水闸
调节引入干渠的流量
有坝引水
由拦河坝、冲沙闸、 雍高水位,冲刷进水闸前的淤
进水闸等组成的灌 沙,调节干渠的进水流量,满
溉引水枢纽
足灌溉对水位及流量的要求
水库取水 抽水取水
大坝、进水闸等 水泵站
斗 渠 的 间 距 主 要 根 据 机 耕 要求确定,和农渠的长度相 适应。
三、斗、农渠的规划布置
3. 农渠的规划布置
农渠是末级固定渠道,控制范围 为一个耕作单元。农渠长度根据 机耕要求确定,在平原地区通常 为500~100m,间距为200~ 400m,控制面积为200~600亩。 丘陵地区农渠的长度和控制面积 较小。在有控制地下水位要求的 地区,农渠间距根据农沟间距确 定。
五、渠系建筑物的规划布置
3.交叉建筑物 倒虹吸
渡槽
4.衔接建筑物
当渠道通过坡度较大的地段时,为了防止渠道冲 刷,保持渠道的设计比降,就把渠道分成上、下 两段,中间用衔接建筑物联结,这种建筑物常见 的有跌水和陡坡, – 跌水:用于跌差较小的陡坎(<3m) – 陡坡:用于跌差较大、地形变化均匀(>3m )
二、干、支渠的规划布置形式
1)山区、丘陵区灌区的干、支渠布置
山丘、丘陵区的干渠一般沿灌区上部边缘布置,大体 上和等高线平行,支渠沿两溪间的分水岭布置。 在丘陵地区,如灌区内有主要岗岭横贯中部,干渠可 布置在岗脊上,大体和等高线垂直,干渠比降视地面坡 度而定,支渠自干渠两侧分出,控制岗岭两侧的坡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灌应用
渗灌 • 渗灌技术已经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应用许多年了,是人工将 地下水位抬高,直接从底下为植物根系供水的方法。 • 渗灌常用于商业温室产品,如对盆花进行灌溉,还可以施肥, 用含有肥料的水溶液从底部浸泡花盆10 到20分钟,然后水可以 回收,这种运作需要高技术自动操作,设备费用贵,但节省人 力、水和化肥,同时维护和操作费用也很低,原理和地下滴灌 一样。
时针式喷灌机
• 时针式喷灌机是一种移动式喷灌机,喷灌头安装在有轮子支撑的电镀钢管或 铝管上,围绕一个中心旋转,从中心枢轴输送水,整个喷灌机喷灌面积形成 一个圆。这种喷灌机械在美国使用的很普遍。 • 这种机械喷头可以吊在钢管上,只在植物上面喷撒,有的可以几乎吊到 地面上,直接在植物之间的地面上喷洒,因此可以节约由于蒸发损失的水。 • 时针式喷灌机的旋转可以由水力推动,也可以由电机推动,目前大多数 都使用电机。这种机械灌溉面积是一个圆形,因此在每个圆形之间的空档不 能被灌溉利用,只适合在耕地面积充分的地区使用。
经济作物灌溉
适合于大型农场
机械化操作
牧草灌溉
美国现代灌溉发展
美国、土耳其、以色列发展最为迅速
未来中国灌溉的发展趋势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 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做好2012年农 业农村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 品有效供给,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 动至关重要。
以色列
灌溉
• 灌溉,意思是用水浇地。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 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 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 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漫灌
•
比较浪费水资源,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并且容易造成地下 水位抬高,因此使土壤盐碱化,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渐被淘汰。 但由于只需要少量的资金和技术,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中仍然被 广泛使用。
3
合理灌溉
我国的粗放农业,每 年农田灌溉要用掉大 量的水。传统的灌溉 手段(漫灌),用水 量大,水的利用率很 低。
因此,为了节 约用水,一些地 区根据农作物的 需水规律,采用 了喷灌、滴灌等 先进的灌溉技术。
合理灌就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地、适量地灌溉,以便使 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的效益。
微灌的分类
• 微灌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所用的设备(主要是灌 水器)及出流形式不同,分为: • 滴灌(地表与地下滴灌) • 微喷灌 • 涌泉灌(小管出流灌) • 重力滴灌 • 渗灌
微 喷 灌
滴
灌
微 灌 技 术
灌水器种类
重力滴灌
小管出流 渗 灌
喷灌
• 是由管道将水送到位于田地中的喷头中喷出,有高压和低压的区别,也可以 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式喷头安装在固定的地方,有的喷头安装在地表 面高度,主要用于需要美观的地方,如高尔夫球场、跑马场草地灌溉、公园 等。 • 喷头的压力一般不能超过2-3巴,过高会产生水雾,影响灌溉效益,喷 头有可以转动的,转动可以是360度回转也可以是转动一定角度。喷枪还可 以用于工业防尘。
政策解读
• 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要毫不放松抓好粮 食生产,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提升农村金融 服务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 • 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 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 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 • 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强化基层公益性 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 社会化服务组织。 • 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要振兴发展农业 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 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要坚持不懈加强农田 水利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搞好生态建设。 • 六、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要加强农产品流通 设施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
谢谢大家Biblioteka End灌溉基础知识
李新团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蒸腾作用 散失水分
只有1%~5%的水分保留在植物 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等生命活动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河流、湖泊等)、地下水和土壤水,其中, 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 ,按1997年人口统计, 3 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m ,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 3 3 量将降到1760m 。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m 为用水 紧张的国家。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
微喷灌
• 微喷灌是利用折射、旋转、或辐射式微型喷头将水均匀地 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的灌水形式,隶属于微灌范畴。 微喷灌 的工作压力低,流量小,既可以定时定量的增加土壤水分,又 能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 果园、药材种植场所,以及扦插育苗、饲养场所等区域的加湿 降温。
滴灌
• 如果将喷头和水源用管子连接,使得喷头可以移动,为移动式 喷灌,将塑料管卷到一个卷筒上,可以随着喷头移动放出,也 可以人工移动喷头。 • 喷灌的缺点是由于蒸发也会损失许多水,尤其在有风的天气时, 而且不容易均匀地灌溉整个灌溉面积,水存流在叶面上容易造 成霉菌的繁殖,如果灌溉水中有化肥的话,在炎热阳光强烈的 天气会造成叶面灼伤。
平移式喷灌机
• 也叫连续直线移动式喷灌机,是一个长管道,每隔一定间隔有 一个支架,支架上有轮子,喷头在管子上,整个管道平行移动 喷洒,水由管道一头输入,所以喷灌面积可以大到几千公顷。
复合灌溉技术 施工
地膜与滴灌结合
施工完成
促进作物生长
棉花作物
棉花成熟
传统北方小麦灌溉渠施工
南方水稻灌溉
中央一号文件
• 意见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 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 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 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 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 入强劲动力。 • 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 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 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 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