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祖师_志公和尚十二时歌 偈颂

合集下载

宝志禅师的十二时辰歌

宝志禅师的十二时辰歌

转] 宝志禅师的十二时辰歌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设置置顶推荐日志转到私密日志转载自百步穿杨转载于2010年02月06日 20:00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权限: 公开平旦寅,狂机内有道人身,穷苦已经无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著物,入迷津,但有纤毫即是尘。

不住旧时无相貌,外求知识也非真。

日出卯,用处不须生善巧,纵使神光照有无,起意便遭魔事扰。

若施功,终不了,日夜被他人我拗。

不用安排只么从,何曾心地起烦恼。

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坐卧不知原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

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

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假饶通达祖师言,莫向心头安了义。

只守玄,没文字,认著依前还不是。

暂时自肯不追寻,旷劫不遭魔境使。

日南午,四大身中无价宝,阳焰空华不肯抛,作意修行转辛苦。

不曾迷,莫求悟,任尔朝阳几回暮。

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

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义,他家文字没亲疏,莫起功夫求的意。

任纵横,绝忌讳,长在人间不居世。

运用不离声色中,历劫何曾暂抛弃。

晡时申,学道先须不厌贫。

有相本来权积聚,无形何用要安真。

作净洁,却劳神,莫认愚痴作近邻。

言下不求无处所,暂时唤作出家人。

日入酉,虚幻声音终不久,禅悦珍馐尚不餐,谁能更饮无明酒。

没可抛,无物守,荡荡逍遥不曾有。

纵尔多闻达古今,也是痴狂外边走。

黄昏戌,狂子施功投暗室,假使心通无量时,历劫何曾异今日。

拟商量,却啾唧,转使心头黑似漆。

昼夜舒光照有无,痴人唤作波罗蜜。

人定亥,勇猛精进成懈怠,不起纤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

超释迦,越祖代,心有微尘还窒阂。

廓然无事顿清闲,他家自有通人爱。

夜半子,心住无生即生死,生死何曾属有无,用时便用没文字。

祖师言,边外事,识取起时还不是,作意搜求实没踪,生死魔来任相试。

鸡鸣丑,一颗圆光明已久,内外接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

不见头,又无手,世界坏时渠不朽。

未了之人听一言,只这如今谁动口。

武威藏西夏文《志公大师十二时歌》译释

武威藏西夏文《志公大师十二时歌》译释

酉星丛窒呈Q!i:Q兰Tan gu t Rese arch武威藏西夏文《志公大师十二时歌》译释口杜建录于光建摘要:本文在武威藏西夏文写本((志公大师十二时歌》译释的基础上,考证《志公大师十二时歌》不是志公的著作,而是唐末五代时期流行于江南地区佚名的禅宗修持俚曲。

西夏文本所依据的底本是北宋《景德传灯录》中的《志公和尚十二时颂》,西夏高僧在翻译的过程中又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和说明。

武威西夏文写本《志公大师十二时歌》的出土,反映出禅宗在西夏佛教各宗派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以及禅宗信仰在西夏境内的兴盛。

关键词:西夏;《志公大师十二时歌));佛教;禅宗作者简介:杜建录(1962一),男,汉族,宁夏同心人,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夏学研究;于光建(1981一),男,汉族,甘肃武威人,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武威市博物馆文博馆员,主要从事西夏历史与文献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夏文献与文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ZH001)。

西夏文《志公大师十二时歌》,1989年3页纸粘结而成。

四边缺字,卷首完整,末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亥母洞出土,武尾残,大字下方及左面的小字是对上面及威市博物馆藏,编号6750,《中国藏西夏文右面大字所作的注解。

第2行大字“彘鲍藤献》编号G31.032[6750】[1J 516-520。

土黄色蒂熊愿现效糠数”,意为“道圆祖师时持依丝棉纸,楷书手抄,字体分为大小两种,其经解”,表明注解者是道圆祖师。

中大字66行,行3-14字不等。

除首行和第一、武威藏西夏文《志公大师十二时2行外,每行大字下均有两行小字,第10行歌》释文和11行之间又添加1行小字,小字行2-24武威藏西夏文《志公大师十二时歌》残字不等。

页面宽17厘米,总长120厘米,由存寅时至戌时,但酉时和戌时较残,尤其是戌时非常残,几乎无法辨识。

限于篇幅,本非/文只解读正文,注解另文考释,兹录文如下。

志公十二时颂

志公十二时颂

志公十二时颂
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穷苦已经无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入迷津但有纤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外求知识也非真
日出卯
用处不须生善巧纵使神光照有无起意便遭魔事娆
若施功终不了日夜被他人我拗不用安排祇么从何曾心地生烦恼
食时辰
无明本是释迦身坐卧不知原是道祇么茫茫受苦辛
认声色觅疏亲祇是他家污染人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
禺中巳
未了之人教不至假使通达祖师言莫向心头安了义
祇守元没文字认着依前还不是暂时自肯不追寻旷劫不遭魔境使
日南午
四大身中无价宝阳焰空花不肯拋作意修行转辛苦
不曾迷莫求悟任你朝阳几回暮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
日昳未
心地何曾安了义他家文字没疏亲不用将心求的意
任纵横绝忌讳长在人间不在世应用不离声色中历劫何曾暂拋弃
晡时申
学道先须不厌贫有相本来权积聚无形何用要求真
作净洁却劳神方认愚痴作近邻言下不求无处所暂时唤作出家人
日入酉
虚幻声音不长久禅悦珍馐尚不餐谁能更饮无明酒
勿可拋勿可守荡荡逍遥不曾有纵汝多闻达古今也是痴狂外边走
黄昏戌
狂子施功投暗室假使心通无量时历劫何曾异今日
拟商量却啾唧转使心头黑如漆昼夜舒光照有无痴人唤
作波罗蜜
人定亥
勇猛精进成懈怠不起纤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
超释迦越祖代心有微尘还窒碍放荡长如痴兀人他家自有通人爱
半夜子
心住无生即生死生死何曾属有无用时便用无文字
祖师言外边事识取起时还不是作意搜求实无踪生死魔来任相试
鸡鸣丑
一颗圆光明已久内外推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
不见头亦无手天地坏时渠不朽未了之人听一言祇者如今谁动口。

赵州禅师《十二时辰歌》

赵州禅师《十二时辰歌》

赵州禅师《十二时辰歌》鸡鸣丑,愁见起来还漏逗。

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

裩无腰,袴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

比望修行利济人,谁知变作不唧溜。

平旦寅,荒村破院实难论。

解斋粥米全无粒,空对闲窗与隙尘。

唯雀噪,勿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

谁道出家憎爱断,思量不觉泪沾巾。

日出卯,清净却翻为烦恼。

有为功德被尘埋,无限田地未曾扫。

攒眉多,称心少,叵耐东村黑黄老。

供利不曾将得来,放驴吃我堂前草。

食时辰,烟火徒劳望四邻。

馒头槌子前年别,今日思量空咽津。

持念少,嗟叹频,一百家中无善人。

来者只道觅茶吃,不得茶噇去又嗔。

禺中巳,削发谁知到如此。

无端被请作村僧,屈辱饥凄受欲死。

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

适来忽尔到门头,唯道借茶兼借纸。

日南午,茶饭轮还无定度。

行却南家到北家,果至北家不推注。

苦沙盐,大麦醋,蜀黍米饭虀莴苣。

唯称供养不等闲,和尚道心须坚固。

日昳未,者回不践光阴地。

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老僧身便是。

不习禅,不论义,铺个破席日里睡。

想料上方兜率天,也无如此日炙背。

晡时申,也有烧香礼拜人。

五个老婆三个瘿,一双面子黑皴皴。

油麻茶,实是珍,金刚不用苦张筋。

愿我来年蚕麦熟,罗睺罗儿与一文。

日入酉,除却荒凉更何守。

云水高流定委无,历寺沙弥镇常有。

出格言,不到口,枉续牟尼子孙后。

一条拄杖粗棘藜,不但登山兼打狗。

黄昏戌,独坐一间空暗室。

阳焰灯光永不逢,眼前纯是金州漆。

钟不闻,虚度日,唯闻老鼠闹啾唧。

凭何更得有心情,思量念个波罗蜜。

人定亥,门前明月谁人爱。

向里唯愁卧去时,勿个衣裳著甚盖。

刘维那,赵五戒,口头说善甚奇怪。

任你山僧囊罄空,问著都缘总不会。

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暂止。

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几。

土榻床,破芦蓆,老榆木枕全无被。

尊像不烧安息香,灰里唯闻牛粪气。

志公和尚万空歌

志公和尚万空歌
幻化空身虚变现,空是色来色是空。
空手来了空手去,到头总是一场空。
朝走西,暮走东,人生恰似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场辛苦一场空。
夜深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
从头仔细想一想,便是南柯一梦中。
不信但看桃李树,花开能有几时红。
任你做到公卿相,死后还归泥土中。
身归土,气归风,一片顽皮裹臭脓。
世间多少穷后富,也有多少富后穷。
金也空来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万两黄金拿不去,为他一世受牢笼。
生也空来死也空,生死如同一梦中。
生如百花逢春好,死如黄叶落秋风。
夫也空来妻也空,大限到了各西东。
夫妻本是同林鸟,可怜死后不相逢。
男也空来女也空,黄泉路上难相逢。
贵子贤孙休贪爱,人因痴爱堕牢笼。
志公和尚万空歌》
【梁】志公和尚(宝志禅师) 撰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来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大地本来无寸土,人生劳碌一场空。
日也空来月也空,来来往往不留踪。
日月星辰常运转,人亡千载永无踪。
山也空来水也空,随缘变化体无穷。
青山绿水依然在,为人一死不相逢。
田也空来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败不如猪狗相,何不当初问志公。
生有一,死无二,休向人前夸伶俐。
生前置下田万顷,死后只得三步地。
宽八尺、长丈二,仔细思量真个是。
若人死后带得去,志公与你亲书契

志公禅师的故事

志公禅师的故事

志公禅师的故事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志公禅师的故事宝志禅师(418--514),亦作保志、宝志公、志公或宝志大士。

南北朝齐、梁时高僧,金城(今甘肃兰州)人,俗姓朱。

一生屡现神异。

一、十二面观音像。

丹青驰誉于南朝的张僧繇yáo曾受梁武帝诏请,为宝志禅师画像。

禅师一时兴起,以指端轻轻地朝面门一剺【lí割;划开】,竟现十二面观音像妙相殊丽,或慈或悲,僧繇竟无法成笔。

二、屡现神异。

齐建元年间,禅师几天不进食也不觉得饥饿;又常讲一些他人不理解的话,但事后他所说的话都应验了,所以江东一带的官员、百姓都很尊崇他。

可齐武帝却认为禅师妖言惑众,将他囚禁在狱中。

但人们仍见他在街市上游走,前往探监时却又见他确在狱中。

一日,禅师对狱卒说:“门外有人用金钵盛饭来,你快去取!”狱卒到狱外一瞧,果真是文慧太子送饭来给禅师。

当这件事传到齐武帝的耳中,他才将禅师迎入宫中,居于后堂,但仍禁止他自由出入。

三、直到齐亡,梁武帝即位立刻下诏:“大士宝志,迹拘尘垢,游甚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惧。

语其佛理,则声闻之上;谈其隐伦,则遁仙高者,岂可以俗法常情空相疑忌?自今中外,任使。

”在两位武帝之间,地位截然不同的宝志禅师,从此悠然自在,游化世间。

四、智识诡计。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这是形容佛教法服海青缝合的广袖。

据说广袖的缝合便是宝志禅师的杰作。

梁武帝信佛虔诚,然而夫人郗【xī古读chī】氏却生性忌妒,不信佛法。

某日,郗氏准备了许多肉包子,请禅师及其弟子们前来应供,心想:“和尚若吃了肉包子便是犯戒;若拒绝不吃便是违逆后旨。

”要陷僧众于两难之中。

宝志禅师知郗氏心怀不轨,临行前,要众僧将海青广袖的袖口缝合,袖筒中暗藏馒头。

入宫应供时,一手把包子放进空袖筒内,一手取出馒头来吃,使郗氏的诡计无法得逞。

五、化导仁慈治国。

梁武帝曾藉志公禅师神通力,见到地狱众生的种种苦相,志公云钟声可使地狱众生暂免受苦。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梁】志公和尚(宝志禅师)撰注:此经出自《大藏经》第51卷菩提烦恼不二众生不解修道。

便欲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

将道更欲觅道。

一念之心即是。

何须别处寻讨。

大道晓在目前。

迷倒愚人不了。

佛性天真自然。

亦无因缘修造。

不识三毒虚假。

妄执浮沉生老。

昔时迷未为晚。

今日始觉非早。

持犯不二丈夫运用无碍。

不为戒律所制。

持犯本自无生。

愚人被他禁系。

智者造作皆空。

声闻触途为滞。

大士肉眼圆通。

二乘天眼有翳。

空中妄执有无。

不达色心无碍。

菩萨与俗同居。

清净曾无染世。

愚人贪著涅槃。

智者生死实际。

法性空无言说。

缘起略无兹偈。

百岁无智小儿。

小儿有智百岁。

佛与众生不二众生与佛无殊。

大智不异于愚。

何须向外求宝。

身田自有明珠。

正道邪道不二。

了知凡圣同途。

迷悟本无差别。

涅槃生死一如。

究竟攀缘空寂。

惟求意想清虚。

无有一法可得。

翛然自入无余。

事理不二心王自在翛然。

法性本无十缠。

一切无非佛事。

何须摄念坐禅。

妄想本来空寂。

不用断除攀缘。

智者无心可得。

自然无争无喧。

不识无为大道。

何时得证幽玄。

佛与众生一种。

众生即是世尊。

凡夫妄生分别。

无中执有迷奔。

了达贪嗔空寂。

何处不是真门。

静乱不二声闻厌諠求静。

犹如弃面求饼。

饼即从来是面。

造作随人百变。

烦恼即是菩提。

无心即是无境。

生死不异涅槃。

贪嗔如焰如影。

智者无心求佛。

愚人执邪执正。

徒劳空过一生。

不见如来妙顶。

了达淫欲性空。

镬汤炉炭自冷。

善恶不二我自身心快乐。

翛然无善无恶。

法身自在无方。

触目无非正觉。

六尘本来空寂。

凡夫妄生执著。

涅槃生死平等。

四海阿谁厚薄。

无为大道自然。

不用将心画度。

菩萨散诞灵通。

所作常含妙觉。

声闻执法坐禅。

如蚕吐丝自缚。

法性本来圆明。

病愈何须执药。

了知诸法平等。

翛然清虚快乐。

色空不二法性本无青黄。

众生谩造文章。

吾我说他止观。

自意扰扰颠狂。

不识圆通妙理。

何时得会真常。

自疾不能治疗。

却教他人药方。

外看将为是善。

心内犹若豺狼。

愚人畏其地狱。

智者不异天堂。

对境心常不起。

举足皆是道场。

宝志禅师著录

宝志禅师著录

宝志禅师圆寂后,梁武帝为他兴建开善寺,并在锺山立塔纪念。

宝志禅师留下许多赞颂诗偈,收在《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分别是:<志公和尚大乘赞>十首、<志公和尚十二时颂>十二首和<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其中<志公和尚十四科颂>中的菩提烦恼不二、持犯不二、佛与众生不二、事理不二、静乱不二、善恶不二、色空不二、生死不二、断除不二、真俗不二、解缚不二、境照不二、运用无碍、迷悟不二等,最能显示这位神异禅师洒脱自在的本地风光。

附:《志公和尚大乘赞》十首(一)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除声色言语。

言语即是大道,不假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妄情递相缠绕。

一切如影如响,不知何恶何好。

有心取相为实,定知见性不了。

若欲作业求佛,业是生死大兆。

生死业常随身,黑暗狱中未晓。

悟理本来无异,觉后谁晚谁早。

法界量同太虚,众生智心自小。

但能不起吾我,涅盘法食常饱。

(二)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

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

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

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

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

烦恼因心有故,无心烦恼何居。

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梦时梦中造作,觉时觉境都无。

翻思觉时与梦,颠倒二见不殊。

改迷取觉求利,何异贩卖商徒。

动静两亡常寂,自然契合真如。

若言众生异佛,迢迢与佛常疏。

佛与众生不二,自然究竟无余。

(三)法性本来常寂,荡荡无有边畔。

安心取舍之间,被他二境回换。

敛容入定坐禅,摄境安心觉观。

机关木人修道,何时得达被岸。

诸法本空无著,境似浮云会散。

忽悟本性元空,恰似热病得汗。

无智人前莫说,打尔色身星散。

(四)报尔众生直道,非有即是非无。

非有非无不二,何须对有论虚。

有无妄心立号,一破一个不居。

两名由尔情作,无情即本真如。

若欲存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

徒费功夫无益,几许枉用工夫。

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一切不憎不爱,遮个烦恼须除。

除之则须除身,除身无佛无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门祖师_志公和尚十二时歌偈颂志公和尚十二时歌
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

穷苦枉经无数劫。

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

入迷津。

但有纤毫即是尘。

不住旧时无相貌。

外寻知识也非真。

日出卯。

用处不须生善巧。

纵使神光照有无。

举意便遭魔境娆。

若施功。

终不了。

晓夜被他人我拗。

不用安排只么从。

何曾心地生烦恼。

食时辰。

无明本是释迦身。

坐卧不知元是道。

只么茫茫受苦辛。

认声色。

觅疏亲。

尽是他家染污人。

若欲拟心求作佛。

问取虚空始出尘。

禺中巳。

未了之人争为讨。

假饶特达祖师言。

莫向心头安了义。

只守玄。

没文字。

认着依前还不是。

暂时自肯不追寻。

永劫不遭魔境使。

日南午。

四大身中无价宝。

阳焰空华不肯抛。

作意修行受辛苦。

不曾迷。

莫求悟。

任你朝阳几回暮。

有相身中无相身。

无明路上无生路。

日昳未。

心地何曾安了义。

他家文字有亲疏。

不用工夫求的意。

任纵横。

绝忌讳。

长在人间不居世。

运用元来声色中。

迷夫未识争为计。

晡时申。

学道先须不厌尘。

有相本来权积聚。

无形不用更安真。

作净洁。

却劳神。

莫认痴狂作近邻。

言下不求无住处。

暂时唤作出家人。

日入酉。

虚幻声香不长久。

禅悦珍羞尚不餐。

谁能更饮无明酒。

没可抛。

没可守。

荡荡逍遥未曾有。

纵使多闻达古今。

也是痴狂外边走。

黄昏戌。

狂子兴功投暗室。

假使心通无量时。

历劫何曾异今日。

拟思量。

却啾唧。

转使心头黑如漆。

昼夜舒光照有无。

痴人唤作波罗蜜。

人定亥。

勇猛精进成懈怠。

不起纤毫修学心。

无相光中常自在。

超释迦。

越祖代。

心有微尘还窒碍。

放荡常如痴兀人。

他家自有通人爱。

半夜子。

心住无生即生死。

生死何曾属有无。

用时便用勿文字。

佛祖言。

外边事。

识取起时还不是。

作意搜求实总无。

生死魔来任相试。

鸡鸣丑。

一颗圆光明已久。

内外追寻觅总无。

境上施为浑大有。

不见头。

也无手。

世界坏时渠不朽。

未了之人听一言。

只这如今谁动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