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力学综合实验

合集下载

力学传感器的原理

力学传感器的原理

力学传感器的原理
力学传感器是一种测量物体力学特性的装置,它可以将物体所受到的力量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输出。

其原理基于胡克定律,即物体受力时会产生形变,通过测量物体的形变来间接测量所受力的大小。

力学传感器一般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弹性元件和传感器。

弹性元件通常由金属或弹性体制成,其形状和材料会在受力时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

传感器则用于检测弹性元件的形变,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在力学传感器中,常见的弹性元件有压力传感器中的弹簧或弹性体,以及称重传感器中的弹性梁或弹性片。

当物体施加在弹性元件上时,弹性元件会发生形变,并且其形变的大小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

传感器通过测量弹性元件形变的方式来间接测量所受力的大小。

传感器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原理来测量形变,常见的包括应变片、压阻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等。

应变片是将弹性元件表面粘贴或固定上一块薄片,当弹性元件受力形变时,应变片也会发生相应的形变,导致其电阻值或电容值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计算出所受力的大小。

压阻传感器则是利用阻性材料的电阻值与形变呈正相关的特性来测量形变。

压电传感器则是利用压电材料的特性,当压电材料受力时会产生电压输出。

总之,力学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形变来间接测量力的大小,其原理基于胡克定律和弹性元件的特性。

不同类型的力学传感器
使用不同的传感器来测量形变,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输出。

这些传感器在各种应用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汽车工程、医疗设备等。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2023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2023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器材
电阻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电阻式传感器实验:
(1)将电阻式传感器接入电路,测量其阻值;
(2)改变被测物体的电阻值,观察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阻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电容式传感器实验:
(1)将电容式传感器接入电路,测量其电容值;
(2)改变被测物体的介电常数,观察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电感式传感器实验:
(1)将电感式传感器接入电路,测量其电感值;
(2)改变被测物体的磁导率,观察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感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
(1)将压电式传感器接入电路,测量其输出电压;(2)施加压力或振动,观察电路中电压的变化;(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磁电式传感器实验:
(1)将磁电式传感器接入电路,测量其输出电压;(2)改变磁场强度,观察电路中电压的变化;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磁电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传感器实验心得体会(精选7篇)

传感器实验心得体会(精选7篇)

传感器实验心得体会(精选7篇)传感器实验心得体会篇1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

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

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

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

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传感器实验心得体会篇2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学科,它需要数学、物理学、电子学、力学、机械等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各种物理量的变换原理、各种静态和动态物理量(如力、振动、噪声、压力和温度等)的测定,以及实验装置的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所涉及的基础理论。

许多测试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实际验证才能加深理解并真正掌握。

实验就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典型传感器、记录仪器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具有测试系统的选择及应用能力;具有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能力;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独立进行机械工程测试的能力,对各门知识得到融会贯通的认识和掌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测试技术实验课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手段,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力传感器原理实验

力传感器原理实验

力传感器原理实验
在力传感器原理实验中,我们使用一种称为导电性薄膜的材料。

该材料在施加力的作用下,会发生电阻变化。

实验中,我们将导电性薄膜固定在一个支撑平台上,并将其与电路连接。

首先,我们需要校准力传感器,在实验开始前先测量材料的初始电阻。

在不施加任何力的情况下,我们测量导电性薄膜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接下来,我们开始施加力量。

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如手指压力、重物压力等。

在施加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逐步增加力量,并测量导电性薄膜的电阻值。

记录下每次增加力量时的电阻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施加越大的力量时,导电性薄膜的电阻值越小。

这是因为施加的力量会使导电性薄膜微微变形,导致导电性薄膜上导电材料的排列更加紧密,电流更容易通过,从而导致电阻值的降低。

通过测量不同力量下的电阻值,我们可以建立一条电阻-力量
的线性关系曲线。

这条曲线可以被用来推断未知力量对应的电阻值,从而实现力量的测量。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绘制出电阻-力量的曲线,并使用该
曲线来进行力量的测量。

这对于需要实时监测力量的许多应用非常重要,如机器人手臂控制、工业自动化等。

实验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

实验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

实验压电式传感器实验实验项目编码:实验项目时数:2实验项目类型: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特点;熟悉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压电传感器进行振动和加速度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原理(一)实验内容1.压电传感器进行振动和加速度测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压电式传感器是一和典型的发电型传感器,其传感元件是压电材料,它以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为转换机理实现力到电量的转换。

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对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和振动进行测量,在声学、医学、力学、导航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1.压电效应: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见的压电材料有两类压电单晶体,如石英、酒石酸钾钠等;人工多晶体压电陶瓷,如钛酸钡、锆钛酸铅等。

压电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在发生变形的同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它表面会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时,又重新回复到原不带电状态,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后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如图1 (a) 、(b) 、(c)所示。

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a) (b) (c)图1 压电效应2.压电晶片及其等效电路多晶体压电陶瓷的灵敏度比压电单晶体要高很多,压电传感器的压电元件是在两个工作面上蒸镀有金属膜的压电晶片,金属膜构成两个电极,如图2(a)所示。

当压电晶片受到力的作用时,便有电荷聚集在两极上,一面为正电荷,一面为等量的负电荷。

这种情况和电容器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晶片表面上的电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漏掉,因为压电晶片材料的绝缘电阻(也称漏电阻)虽然很大,但毕竟不是无穷大,从信号变换角度来看,压电元件相当于一个电荷发生器。

从结构上看,它又是一个电容器。

因此通常将压电元件等效为一个电荷源与电容相并联的电路如2(b)所示。

其中ea=Q/Ca 。

式中,ea为压电晶片受力后所呈现的电压,也称为极板上的开路电压;Q为压电晶片表面上的电荷;Ca为压电晶片的电容。

实际的压电传感器中,往往用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压电晶片进行并联或串联。

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力传感器使用方法

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力传感器使用方法

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力传感器使用方法在物理实验中,力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各种力的大小和方向。

它是一种基础实验仪器,常用于力学、动力学、静力学等领域的研究。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力传感器使用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实验。

一、力传感器的原理力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力的装置,基于霍尔效应、电容效应、应变片、壳体等原理进行测量。

其中,霍尔效应传感器利用磁场对霍尔元件感应电位差进行测量,电容效应传感器通过电介质中的电容变化来测量力的大小,应变片传感器则是通过损伤材料的弹性形变来测量力的。

二、力传感器的选择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首先要选择适合实验需求的力传感器。

力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要确定所需的量程、灵敏度、精度、形状等参数。

如果需要测量的力比较小,一般选择灵敏度较高、量程较小的力传感器;如果需要测量的力比较大,应选择量程较大的力传感器。

此外,还应注意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安装方式、输出信号类型等因素。

三、力传感器的安装力传感器的安装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要确保力传感器与被测对象的接触面完好无损,并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固定传感器,避免传感器的移动或摆动。

其次,要确保力的作用轴线与传感器的检测轴线保持一致,以免造成力传感器的失真或损坏。

最后,要确保力传感器处于水平位置,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四、力传感器的校准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对力传感器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建立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实际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校准可以通过设定标准质量与力传感器的组合进行,根据所施加的标准质量所得到的传感器输出信号,建立校准曲线。

校准后的力传感器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

五、力传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力传感器进行实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力传感器应避免受到冲击、振动或过载等不良条件的影响,以免损坏传感器。

其次,在连接和操作传感器时要遵循相关安全规定,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最后,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力传感器的性能并进行维护,如检查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时间、信噪比等参数,清洁传感器的接触面等。

用力学传感器对摩擦力进行的实验研究

用力学传感器对摩擦力进行的实验研究

研究 摩擦 力 , 使力 的测量 精度 得 到较 大 改善 , 中 为
学 老师 和学 生研究 摩擦 力带来 了方 便 。
以下是 用北京 师 范大学 开发 的一套 传感 器对
些。
摩擦 力进行 的研 究 , 有 图 像均 由配 套 软 件 自动 所 生成 。为 了 比较 , 笔者 尽 量 对 图像 进 行 了相 同坐
笔 者让 一 名实 验 助手用 手对 木块 侧 向运 动加
了 。笔 者实验 过 让 拉 力 恒 定 后 , 图像 的 平 滑性 其
非 常好 。第 二种 观点 似 乎可 以接受 。根 据 相关文 献, 中学课本 上 的公式 一 般称为 库 仑经 验公 式 , 是
以控制 , 木 块 运 动 过 程 中尽 量 不 摆 动 。 实验 结 使 果 如表 3 。图 4 是 未加 控制 时 的图像 , 4 a 图 b是加 以控 制 时 的图像 。从 图像看 出 , 4 图 b的滑 动摩 擦
衡法 , 即使物 体受 到 的摩 擦力 与拉 力平衡 , 对拉 力
进 行 测量 。 实验装 置 : 高 中 教 学 中常 见 的 实验 装 置 主 在 要 有 图 1中 a和 b所 示 两 种 。 图 l 置 的关 键 a装
暂, 弹簧秤 根 本无法 演示 , 学生 对此 也只 能意 会记
住结 果 。传感 器为 中学 师生 的实验 研究 带来 了新 的研 究手 段并 扩大 了研 究领域 。用 力学 传感 器来
是 使 木块匀 速 滑 动 。根 据教 学 实 践 看 , 学生 对 该
装 置较 容易 接 受 。图 l 置 的 实 验效 果 一 般 认 b装 为 比图 l a的效果好 , 是学 生理解 起 来相 对 困难 但

力的传感器原理实验

力的传感器原理实验

力的传感器原理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力的传感器原理。

实验器材:力传感器、示波器、万用表、电源、导线等。

实验步骤:
1. 将力传感器连接到电源和示波器上,使用导线进行连接。

2. 将力传感器的负极接地,正极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

3. 打开电源,调整示波器的时间和电压范围。

4. 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到力传感器上,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和电压变化。

5. 记录施加力的大小和示波器显示的电压值。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观察,施加力到力传感器上会导致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有所变化,并出现相应的电压变化。

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施加的力成正比,即当施加的力增大时,示波器上显示的电压也增大。

实验分析:
这个实验验证了力传感器的原理,即利用压阻效应或应变效应实现力的测量。

当施加力到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内部发生应变,导致电阻或电容的变化,进而产生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示波器可以将这些变化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以便进行观察和测量。

实验小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了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示波器进行力的测量。

我也学会了如何搭建实验装置并记录实验数据。

这个实验对于深入理解传感器技术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力学综合实验
采用美国PASCO 公司生产的动力学实验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代替传统测量仪器,配以Datastudio 数据处理软件,用电脑采集和处理数据,满足各种力学物理量的测量需要,能够设计包括冲量,动量,动能,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简谐振动,摩擦力等多种动力学实验。

加速度和简谐振动实验利用运动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对不同倾角的斜面上的弹簧和物体系统的振动周期和运动受力情况进行电脑监控和数据采集,通过“Datastudio ”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受力与弹簧形变情况可求出弹簧倔强系数k ,也能根据测量受力和物体运动加速度情况从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F=ma 。

冲量定理实验是利用运动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对光滑导轨上的小车的运动情况和碰撞受力情况进行电脑监控和数据采集,通过“Datastudio ”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给出弹性碰撞前后速度及碰撞过程中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在一定精度下验证了冲量定理。

实习1加速度和简谐振动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是测量不同倾角的斜面上的弹簧和物体系统的振动周期和运动受力情况,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F=ma 。

二、实验仪器
ScienceWorkshop 接口,50N 力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带质量的动力车,弹簧,导轨,底座和支杆
三、实验原理
对于弹簧上的物体,振动的理论周期为
k
m T π2= (1) 这里T 是一个周期运动的时间,m 是振动质量,k 是弹簧倔强系数。

根据虎克定律,弹簧产生的力与弹簧被压缩或伸长的距离成正比,
F=-kx (2)
这里k 是弹簧倔强系数。

这样在实验上,可以通过施加不同的力让弹簧压缩或伸长不同的距离来确定。

作力—距离的图,直线的斜率就等于k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3)
其中F是作用在物体m上的外力,a是物体的加速度。

四、实验内容
1.仔细阅读PASCO综合力学实验中相关仪器的说明书,了解DataStudio 软件的使用方法
2. 正确连接计算机、ScienceWorkshop接口及传感器;打开ScienceWorkshop 接口,然后打开计算机。

3. 双击电脑上DataStudio 图标,打开软件,创建新的实验项目,进行ScienceWorkshop接口和传感器的参数设置(必要时可进行传感器初始化校正)。

图1
4.将运动传感器与力传感器分别安置在导轨的两端,把小车放在导轨上,把弹簧的一端插入小车的孔中,将弹簧和小车连在一起,然后把弹簧的另一端与导轨末端的力传感器连在一起。

抬高与弹簧相连的导轨的末端,让导轨倾斜。

导轨的末端升高后,弹簧会伸长。

让导轨的倾角足够小,这样,被拉长的弹簧的长度不。

超过导轨长度的一半。

记下平衡位置L
5. 在这个实验中,力传感器用来测量弹簧的受力情况。

而运动传感器用来测量小车的运动情况(位移,速度,加速度)。

用软件测量和绘制小车运动情况随时间变化,弹簧受力与位移或者加速度变化的数据表格和图线。

6.根据小车运动情况测出简谐振动的周期T,代入公式(1)可求出弹簧倔强系数k;根据公式(2),弹簧受力与位移的变化关系也可求出弹簧倔强系数k;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可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公式(3)弹簧受力与加速度的变化关系可验证牛顿大二定律,自行设计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过程。

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优势,有图形有数据有表格,设计合理,数
据处理正确。

NOTE注意事项
1.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严禁鲁莽操作,以免损坏仪器。

2. 实验中应小心调节小车车轮间距与导轨上轮槽匹配,以减少摩擦。

3. 实验中应避免小车碰撞运动传感器,造成仪器损坏
4. 实验中每次使用力传感器测量受力前,请按下力传感器上的清零按钮进行受力清零校正,并小心检测力传感器的受力情况,防止超过50N的受力范围,造成仪器损坏。

五、本实验可入手的创新点
1. 研究不同角度的斜坡上弹簧小车体系的简谐振动情况,根据实验中数据证明你所总结的规律。

(例如:简谐振动的周期会随着斜坡倾角的改变而改变吗?比较周期的实验值和理论值,结果如何?随着倾角改变平衡位置会改变吗?如果倾角变为90度,周期将是多少?等等)
2. 思考其他的简谐振动或其他形式的运动(如单摆,三线摆,扭摆等等)利用本套力学实验系统是否能完成这些测量?为什么?本仪器的测量精度如何?
3. 生活中或生产中那些测量能应用到力传感器或运动传感器?尝试找出这些现象?如何应用?本仪器的测量精度如何?
Suggestion建议
1. 尝试思考和解答以上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数据说明问题,找出答案。

2. 查询相关资料,拓宽思路,也许会发现不少有趣的新问题。

实习2冲量定理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车与力传感器发生弹性碰撞前后的动量和受力冲量情况,并验证冲量定理。

二、实验仪器
ScienceWorkshop接口,50N力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带质量的动力车,导轨,底座和支杆
三、实验原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dp F dt = (1)
其中 F 为物体所受的力,p 为物体的动量, 而 t 为受力时间。

受力前后的动量变化满足以下公式: f i p p p Fdt ∆=-=⎰ (2) 其中p mv = ,而 Fdt ⎰ 表示受力时间内力F 对时间t 的积分。

四、实验内容
1.仔细阅读PASCO 综合力学实验中相关仪器的说明书,了解DataStudio 软件的使用方法
2. 正确连接计算机、ScienceWorkshop 接口及传感器;打开ScienceWorkshop 接口,然后打开计算机。

3. 双击电脑上DataStudio 图标,打开软件,创建新的实验项目,进行ScienceWorkshop 接口和传感器的参数设置(必要时可进行传感器初始化校正)。

图2
4.将运动传感器与力传感器分别安置在导轨的两端,把磁性小车放在导轨上,调节导轨下的倾斜螺丝,保证整个导轨水平。

将力传感器上受力部位连接磁性缓冲器,推动磁性小车使其匀速运动,碰撞力传感器上的磁性缓冲器后匀速返回。

5. 在这个实验中,力传感器用来测量碰撞时的受力情况。

而运动传感器用来测量小车的运动情况(位移,速度,加速度)。

用软件测量和绘制小车整个碰撞过程前后的运动情况随时间变化以及碰撞受力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表格和图线。

6.利用软件采集数据点坐标及积分区域计算等功能,计算小车运动前后的动量变化值如公式(3),以及受力冲量值如公式(4),
f i f i p p p mv mv ∆=-=-
(3) impulse Fdt Area ==⎰
(4) 并检验这两者的实验结果是否满足公式(2)冲量定理。

自行设计数据表格及数
据处理过程。

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优势,有图形有数据有表格,设计合理,数据处理正确。

NOTE 注意事项
1.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严禁鲁莽操作,以免损坏仪器。

2. 实验中应小心调节小车车轮间距与导轨上轮槽匹配以减少摩擦。

3. 实验中应避免小车碰撞运动传感器,造成仪器损坏
4. 实验中每次使用力传感器测量受力前,请按下力传感器上的清零按钮进行受力清零校正,并小心检测力传感器的受力情况,防止超过50N 的受力范围,造成仪器损坏。

五、本实验可入手的创新点
1. 研究不同的碰撞情况时的动量与冲量的关系,根据实验中数据证明你所总结的规律。

(例如: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等情况;更换力传感器前的缓冲器类型(磁性、弹簧、粘土缓冲器)实验结果又什么不同?它们分别属于那种碰撞情况)
2. 思考单车碰撞测量是否能引申到双车碰撞测量?动量测量能否引申到动能测量?利用本套力学实验系统是否能完成这些测量?为什么?本仪器的测量精度如何?
3. 生活中或生产中那些测量能应用到力传感器或运动传感器?尝试找出这些现象?如何应用?本仪器的测量精度如何?
Suggestion 建议
1. 尝试思考和解答以上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数据说明问题,找出答案。

2. 查询相关资料,拓宽思路,也许会发现不少有趣的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