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7博士物理化学
2017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数理统计专业课考研真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理统计(含概率论) 试题 注: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设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A 和B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19,A 发生B 不发生的概率与B 发生A不发生的概率相等,则()P A = 。
2. 某人向同一目标独立重复射击,每次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为(01)p p <<,则此人第4次射击恰好第2次命中目标的概率为= 。
3. 设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且分别服从参数为1和参数为4的指数分布,则{}P X Y <= 。
4. 将长度为1m 的木棒随机地截成两段,则两段长度的相关系数为= 。
5. 设平面区域D 由曲线1y x=及直线20,1,y x x e ===所围成,二维随机变量(,)X Y 在区域D 上服从均匀分布,则(,)X Y 关于X 的边缘概率密度在2x =处的值= 。
6. 设随机变量X 概率分布为{}(0,1,2,)!CP X k k k ===,则2EX = 。
7. 设随机变量的方差为2,则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2P X E X -≥≤ 。
8. 设X 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0)σ>,从该总体中抽取简单随机样本122,,...,nX X X (2)n ≥,其样本均值2112ni i X X n ==∑,求统计量21(2)ni n i i Y X X X +==+-∑的数学期望()E Y = 。
9. 设,ξη是两个相互独立且均服从正态分布2)N 的随机变量,则随机变量||ξη-的数学期望(||)E ξη-= 。
10. 设12,X X 为来自正态总体2(,)N μσ的样本,若1211999CX X +为μ的一个无偏估计,则C =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设A ,B 为随机事件,且()0P B >,(|)1P A B =,则必有(A )()()P A B P A > (B )()()P A B P B > (C )()()P A B P A = (D )()()P A B P B = 2. 设A ,B ,C 是三个事件,与事件A 互斥的事件是(A )AB AC + (B )()A B C + (C )ABC (C )A B C ++3. 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11(,)N μσ,Y 服从正态分布222(,)N μσ,且{}{}12||1||1P X P Y μμ-<>-<,则(A )12σσ< (B )12σσ> (C )12μμ< (D )12μμ> 4. 设随机变量~(0,1)X N ,~(1,4)Y N 且相关系数1XY ρ=,则 (A ){}211P Y X =--= (B ){}211P Y X =-= (C ){}211P Y X =-+= (D ){}211P Y X =+=5. 设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且X 服从标准正态分布(0,1)N ,Y 的概率分布为{}{}1012P Y P Y ====,记()Z F z 为随机变量Z XY =的分布函数,则函数()Z F z 的间断点个数为(A )0 (B )1 (C )2 (D )36. 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0 01() 0121 2xx F X x e x -<⎧⎪⎪=≤≤⎨⎪⎪->⎩,则{}1P X =为(A ) 0 (B ) 1(C )112e -- (D )11e --7. 设X ,Y 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随机变量,它们的分布函数为()X F x ,()Y F y ,则m a x (,)Z XY =的分布函数是(A ){}()max (),()Z X Y F z F z F z = (B ){}()max |()|,|()|Z X Y F z F z F z = (C )()()()Z X Y F z F z F z = (D )都不是8. 设12(,,...,)n X X X 为取自正态总体2~(,)X N μσ的样本,则22μσ+的矩法估计量为(A )211()n i i X X n =-∑ (B )211()1n i i X X n =--∑ (C )221nii X nX =-∑ (D )211n i i X n =∑9. 设总体2~(,)X N μσ,其中2σ已知,则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的长度l 与置信度1α-的关系是(A )当1α-缩小时,l 缩短 (B )当1α-缩小时,l 增大 (C )当1α-缩小时,l 不变 (D )以上说法均错10. 在假设检验中,0H 表示原假设,1H 为备选假设,则称为犯第二类错误的是 (A )1H 不真,接受1H (B )0H 不真,接受1H (C )0H 不真,接受0H (D )0H 为真,接受1H三、 计算题(90分)1. 已知甲、乙两箱中装有同种产品,其中甲箱中装有3件合格品和3件次品,乙箱中仅装有3件合格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6博士荒漠化防治

共1 页第1 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荒漠化防治试题注: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荒漠化
2.石漠化
3. 土壤盐渍化
4.土壤侵蚀
5.径流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荒漠化防治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简述荒漠化评价的主要内容
3.简述水力侵蚀的主要形式
4.请列出我国8大沙漠和4大沙地名称
5. 简述正常侵蚀与加速侵蚀的区别
三、论述题(共40分)
1.简述沙尘天气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10分)
2.简要分析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10分)
3.论述我国荒漠化的分布特点、成因及其综合治理技术措施(20分)。
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考研真题-619物理化学(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1.表面张力的存在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受到一个沿液面的切线方向的力而引起的。
2.表面活性剂超过了某一特定浓度后在溶液内部将形成胶团3.泡沫的存在主要依赖于加入的表面活性剂的数量。
4.统计熵中包括了构型熵(或残余熵),所以对于某些气体它要大于量热熵。
5.在定温定压下,溶剂A 和溶质B 形成一定浓度的稀溶液,采用不同浓度表示的话,则溶液中A 和B 的活度不变。
6.化学反应等温式r m r m a ln G G RT Q θ∆=∆+,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反应的r m G θ∆将改变,且r m G ∆,a Q 都随之改变。
7.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r G ∆大于0,故要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可以使反应向正向进行。
8.H U p V ∆=∆+∆适用于封闭体系的恒压过程。
9.在恒压下,理想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率//p V T R p ∂∂=()。
10.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体积1V 恒温自由膨胀到体积2V ,则21ln(/)S R V V ∆=。
11.在密封容器中,水、水蒸气和冰三相呈平衡时,此系统的组分数为3,自由度为0。
12.松弛法能测定很高的反应速率,数学处理也较简单,但因只能应用于高反应速率的测定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13.在简单硬球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c E 。
14.构成可逆电池的电极必须是可逆电极。
15.以Pt 为电极电解24a N SO 水溶液,两极的溶液中各加几滴石蕊溶液,在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呈蓝色,阳极区溶液呈红色。
二、选择题(60分) (1-24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25-28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在一绝热汽缸中有1mol 绝热气体,其始态为111p T V ,,,经可逆膨胀到222p T V ,,,再施加恒定外压将气体压缩至1V ,则整个过程的S ∆为:(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无法确定2.一封闭体系进行不可逆循环,其热温熵之和:(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其符号根据具体循环而定。
林科院历年博士真题答案-森林生态

一、名词解释1、森林简单来说,森林是以多年生高大木本植物为主的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
是天然的或者为生产木材及其他林产品、为保护环境及游憩而经营的木本植物群落;森林具有一定的面积、密度、高度和生产力,更重要的是森林中的各种成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生物成分之间、生物与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各种生态关系和能量过程发生必然联系,形成森林生态系统。
2、生物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逐步稳定的扩展,这种过程成为生物入侵。
3、耐阴性指树种在林冠庇荫条件下是否能够正常发育并完成更新的能力。
二、简答1、NDVI及其计算方法和生态学意义NDVI是指归一化的植被指数,是反映土地覆盖植被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包括是否有植被覆盖,以及植被覆盖的程度等),是反映农作物涨势和营养信息的重要参数之一。
为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减去红波段反射率之差除以二者之和NIR-RNDVI=—-—-NIR+R根据NDVI可以检测植被的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及消除部分辐射误差等,根据该参数,可以知道不同季节农作物对氮的需求量,对合理施氮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还能反映出植物冠层的背景影响,如土壤、潮湿底面、雪、枯叶、粗糙度等。
2、Ecotone(群落交错区)的特性及功能效应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群落交错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具有相邻群落的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种的数量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也即边缘效应。
生态学意义:目前,人类活动正大范围的改变着自然环境,形成许多交错带,如城市的发展、工况的建设、土地的开发均使原有的景观界面发生变化。
新的交错带可以控制不同系统间的物种、能量域信息的流通,对生态系统交错区生物多样性、能流、物流及信息流的研究,有利于了解生态交错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污染物的反应及敏感性,也有助于对变化的环境中怎样对生态交错带加以管理。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7博士植物纤维化学

共1 页第1 页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纤维化学试题注: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共50分)1. 植物细胞壁上纹孔的功能和种类。
(4分)2.纤维素DP。
试述纸浆纤维素DP与打浆和成纸性能的关系。
(6分)3.纤维的润胀。
试述打浆、纸浆纤维润胀和抄纸性能之间的关系。
(6分)4.Klason木素。
测定草及阔叶材木素时,为何必须同时测定酸溶木素?(6分)5.木素的结构单元间的联接类型。
(4分)6.硫酸法制浆中,木素大分子中哪几种化学键断裂?(6分)7. 如何应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木素进行研究?(6分)8.组成半纤维素的单糖种类。
(6分)9.COD、BOD名词解释,水处理过程中,BOD/COD之比,可说明废水的什么性能?(6分)二、综合答题(共30分)1.不同纤维原料(草类、竹子和木材)应选择不同的蒸煮工艺。
比较化学法蒸煮(烧碱法蒸煮和硫酸盐法蒸煮)的药剂组成、脱木质素速率和纸浆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并论述为何木竹原料化学法制浆仍然选择硫酸盐法蒸煮为主?(10分)2. 半纤维素对溶解浆和纸浆打浆行为的影响。
(8分)3. 化学浆漂白方法分类。
为什么说氧碱漂白是绿色漂白工艺(ECF漂白和TCF漂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2分)三、论述题(共20分)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是自然界植物体中储量最为丰富的三种天然高分子化学组分。
请结合所学植物纤维化学及生物炼制有关知识,论述当下随着地球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植物纤维原料中这三大组分的利用途径和发展前景。
中科院2017年博士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生态学

中科院2017年博士入学考试试题:生态学简答:1、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异同点?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
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2、人为干扰、人为调控区别与联系?人为干扰是人类生产发展过程中改变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系统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并引起生态系统发生演替的人类活动,它是把自然生态系统改造成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影响活动。
由于干扰的强度和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可能是增益性的—优化结构、增强功能,对无序干扰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的补偿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劣化结构、削弱功能,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利于人类生产活动。
人为干扰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断改造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影响活动。
它在人类生产发展过程中改变了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系统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引起生态系统演替。
由于干扰的强度和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可能是增益性的—优化结构、增强功能,对无序干扰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的补偿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劣化结构、削弱功能,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利于人类生产活动。
人为干扰具有广泛性、多变性、潜在性、协同性、累积性和放大性等特征和性质。
生态系统调控是指:是在人类的干预下,利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来调节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机能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以此达到保护生态系统的目的,并且按人类的目进行生产的综合体系.3、生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原理?群落是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既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范围

3008
混凝土材料学
《混凝土材料学》蒋林华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土木工程材料》蒋林华科学出版社,2013
3011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系统规划与管理》董增川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水资源系统规划与调度》叶秉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100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物理》方征平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03
泛函分析
《泛函分析讲义》(上册),张恭庆、林源渠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104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贾永红编著(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数字摄影测量学》张祖勋张剑清编著(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3083
传感器技术与信息处理
《传感器和信号调节》(第二版)Ramon Palids—Areny等著,张伦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085
泥沙运动力学
《泥沙运动力学》钱宁、万兆惠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5
3086
粘性流体动力学
《粘性流体动力学》F·M·怀特著,机械工业出版社,魏中磊等译,1982
2004
应用统计
《应用统计学》(第二版),卢冶飞,孙宝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015
管理综合
《现代企业管理一变革的观点》黄速建等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战略管理》张阳等主编,科学出版社
2016
数理逻辑
《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系统建模与推理》(英文版第2版),Michael Huth,Mark Ryan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6博士林火管理

共1 页第1 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林火管理试题注: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燃烧三要素
2. 扑火危险环境
3. 火演替
4. 火顶级
5. 特殊火行为
6. 森林火险
7. 飞火
8. 火爆
9. Byram火线强度公式
10. Rothemal 火蔓延速度公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森林火灾的影响
2. 简述我国森林火灾时间地理分布
3. 简述目前国内外扑救森林大火的技术措施
4. 简述生物防火主要内容
5. 简述火生态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扑火人员安全防范措施及避险技术
2. 我国林业新形势下的林火特点与对策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2 页第1 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注: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系统和环境
2. 焓
3. 节流膨胀
4. 熵增原理
5. 理想稀溶液
6. 原电池电动势
7. 一级反应
8. 布朗运动
9. 电迁移率
10.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的四个基本假设是什么?
2. 一定量101325Pa、100℃的水变成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若视水蒸气为理想气
体,因过程的温度不变,则过程的ΔU=0、ΔH=0 。
此结论对不对?为什么?
3. 化学势在解决相平衡和化学平衡上有什么用处?
4. 请就以下三个方面比较克拉佩龙方程与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①应用对象;
②限制条件;③
5. 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时,为什么要在通过的电流趋于零的条件下进行?否则会产
生什么问题?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某乙醇水溶液,含乙醇的摩尔分数x(乙)=0.0300 在97.11℃时该溶液的蒸气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