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2_6-10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区别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其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是静态的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体现出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和联系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用途决定体现课堂小结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1.下列用途只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 B.钻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用煤气烹饪D 随堂训练2.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E C BD A A.铜能生锈生成铜绿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以粮食为原料酿酒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E.木棒受力折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3.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
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083.4 ℃;③沸点为2567 ℃;④密度8.9g/cm 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⑩铜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
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铜的物理性质有:。
铜的化学性质有:。
好几天都没吃到一顿可口的美餐了,除了两三只根本塞不了牙缝的小虫子外,几乎一无所获。
公主此刻才恍然大悟,这是大学者唆使她干的。
为什么我不能也变成一只颠倒的兔子呢?”“你也是了,爸爸?”“是的。
app软件开发/现在可叫我怎么办呢?”老头子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他的娃娃老太婆捧在手上抱回家。
一只猴子将分配到的行头与黑熊的相比后大为不悦,说:“怎么回事呀,为什么黑熊的衣帽鞋那么大套,我的这么小件,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领班的对它解释:“这行头关键要合身,你体形小,配制的行头也要小;黑熊个头大,当然要配制大套的行头,这不是很正常的吗?”猴子脑袋摇晃得跟拨浪鼓似的:“你别哄我,我精着呢,大套行头用料多值钱,给我配的行头小不拉唧的能值几个钱?不行,我就要黑熊的这套行头!”领班又跟它解释,行头按套卖,不轮大套小套用料差不了多少,价钱一个样。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1_1-5

导入新课
酒精的用途很广,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有哪些性质?
作燃料
酿酒
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具有以下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水溶性:是否挥发:
是由有可燃性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0.8g/ml
能与水互溶易挥发能燃烧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学习目标能区分物质的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
0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
01
03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
是化学性质。
讲授新课
”
第三位学者说,“那我将它弄活。
用它得有个度,人也是这样,吃,不能过度;做,不能过度;玩,也不能过度。
这时这个家里就空荡荡了。
玛特迪夫
青蛙一旁见了摇头叹息:“太不自量力了!你那硬壳纵然能抵挡千万只蚂蚁的进攻,也承受不起一只牛蹄万分之一的重量呀!”
老鼠为什么要求知识呢?最后它求到了想了解的知识了吗?
灰老鼠趁着夜色溜进书房跳上书架,还来不及做什么事情,就被在书房里守值的花猫给逮住了。
在公羊群里一对公羊在打仗。
,大船在洪水上漂泊了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但总是看不到陆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 新人教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
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
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 容易——不易”等字词。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性质教学

C. 铁可以打成铁片
D.4℃时水的密度最大
解析:
A. 颜色、气味(qìwèi)、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B.稳定性指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C.说明铁具有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 D.密度属于物理性质。
12/11/2021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讲授(jiǎngshòu) 新课
归纳与小结 区别
思考:
(1) 如何正确(zhèngquè)闻气味?
(2)如何鉴别O2和CO2两种气体?
扇闻法 燃着的木条(mù tiáo)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讲授(jiǎngshòu) 新课
三 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
观察与思考
生活中,我们(wǒ men)除了用水灭火之外, 还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12/11/2021
均为无色、
无味(wúwèi)的气体
在标准情况下,氧气(yǎngqì)
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无 物理性质 味的气体
木条(mù tiáo)在氧气 中
燃烧得更旺;
木条在二氧化 碳中熄灭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 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化学性质
讲授(jiǎngshòu) 新课
(4)汽油挥发了
物质(wùzhì)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用途
(5)汽油可作汽车燃料
12/11/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讲授(jiǎngshòu) 新课
归纳与小结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区别
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是 动 态的,其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
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在满 足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 性,是静态的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第一个课题,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三节正式的化学课。
本课时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关知识,透过化学变化过程的揭示,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以及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为今后学习某一物质的性质以及从分子、原子层面认识物质性质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相关知识以及基本了解,能基本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不了解,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区分。
对实验过程的相关步骤也了解不深。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水、铁块、铝、氧气的照片。
提问:观察下列物质,你能说出它们哪些性质?学生:回答(二)、新课讲授环节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问: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学生:思考。
PPT展示:蜡烛燃烧、灭火、切菜,登山等图片。
学生:观察并回答。
总结: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比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比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实验探究:实验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学)课标定位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2.在关于物质的性质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3.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知识在线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伴随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发光、吸热、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实例石蜡熔化、灯泡发光、海水晒盐等食物腐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产联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往往同时发生知识拓展1、水沸腾的实验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与玻璃片又凝结成液体;胆矾的研碎块状固体被粉碎成蓝色粉末;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并放出大量的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蓝色的硫酸铜沉淀;2、变化时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3、化学变化常伴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化学能可以转化光能、热能和电能。
4、如树木的生成是将光能转化为物质的化学能。
而镁条的燃烧是将镁条所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下列成语包含的物质的变化其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该变化为()A.钻木取火B.积土成山C.百炼成钢D.死灰复燃【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A、钻木取火过程中,木头燃烧有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积土成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过程中,生铁中的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只有B属于物理变化,其他三项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RJ上册教案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区分变化与性质。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
(赠送)一、情景导入世界上有上千万种物质,它们有的坚硬有的柔软,有的通透有的斑斓,有的可以燃烧,有的却有剧毒……观察身边的物质,它们都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二、合作探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物理性质【讲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些简单介绍。
【阅读教材】了解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
【小结】(1)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3)密度: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拓展】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讲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我们上一课时学习的实验1-1(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这里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等。
【拓展】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演示】实验1-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讨论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提问】由上面实验总结出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小结】物理性质:两者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3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5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7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9第1课时常见的化学仪器和药品的取用9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连接与洗涤11单元复习课1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5第1课时空气的组成15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7课题2 氧气19课题3 制取氧气21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23单元复习课25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27课题2 原子的结构29第1课时原子内部的结构29第2课时离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1课题3 元素33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33第2课时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35单元复习课37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39课题2 水的净化41课题3 水的组成43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45第1课时化学式与化合价45第2课时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47单元复习课49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5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51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53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55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57单元复习课59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61第1课时金刚石、石墨和C6061第2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63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65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67第1课时二氧化碳67第2课时一氧化碳69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71单元复习课7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75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77第1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77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利用和开发79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81单元复习课83附录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85【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说出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2.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习化学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