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窦娥冤》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学案设计:1.1窦娥冤1

第一单元1 窦娥冤学习目标1。
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
2。
品味戏剧语言,领会浪漫主义手法的作用.3。
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剖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把握作品的主题及进步意义。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阅读全文,自主复述剧情.2.观看戏曲《窦娥冤》的影片或影音资料.二、自练自测1.请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质.朴()刽.子手( ) 桃杌.() 桩()震撼.()盗跖.( ) 错勘.( )时辰.( )嗟.怨()杳.( ) 罪愆.( ) 尸骸.()负屈衔.冤() 湛.湛( )苌.弘( )古陌.荒阡( )甘霖.()亢.旱() 殡.葬( ) 谗.言()折.断( ) 折.本( ) 提.防() 街巷.( )埋.怨( ) 埋.葬()哥哥行.()2。
课文中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与窦娥的悲惨遭遇有什么关系?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合作探究1.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2。
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的情节表现出她怎样的思想感情?3。
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是什么?4。
《窦娥冤》塑造了窦娥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的意义是什么?5。
文章在第一部分描写了窦娥对天地的指责和控诉,否定了天地对现实社会的主宰,在最后一部分中却又对天发下三桩誓愿,希望天地为她昭雪冤情,这是否有点前后矛盾?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
嗟.怨(jiē) 罪愆.(yǎn) 衔.冤(xián) B.亢.旱(kànɡ) 刽.子手(ɡuì) 提防(dī)C 。
湛.湛(zhàn) 阡陌.(mò) 偃.旗(yàn) D 。
变徵.(zhènɡ) 苌.弘(chánɡ) 盗跖.(zhí) 2。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窦娥冤》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窦娥冤》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窦娥冤》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窦娥冤》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⑵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题。
⑶理解剧中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⑴实践活动,通过分角色饰演激发兴趣。
⑵品味鉴赏戏剧语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戏剧冲突的主要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在熟悉戏曲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剧情,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步骤〗一、导语欣赏一副对联: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请同学谈一谈其中蕴含的道理。
明确:戏剧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来源于生活,尽情地展现生活,使我们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感悟生活的真谛。
今天,让我们打开课本,学习一部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展现当时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
二、解题1、元杂剧介绍:⑴结构—楔子,一本四折。
⑵角色—末、旦、净、杂(上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
⑶剧本的构成──唱、(结合课本介绍宫调与曲牌)、科、白。
2、关汉卿介绍:元杂剧界的领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戏剧语言(本色派)三、整体感知,概括剧情请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的剧情,教师补充第四折剧情、四、把握窦娥形象提问:在剧本中这位受了冤屈的`窦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讨论后发言)提示:从人物语言入手把握人物性格明确:坚贞刚烈,善良孝顺,反抗。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

1 窦娥冤学习目标1.掌握元杂剧的基本知识;把握剧情,分析窦娥的形象;鉴赏夸张和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
2.体味古代戏曲的曲词美;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体会其勇于反抗不合理社会的精神和善良的人格。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查找“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三个典故的出处,深入理解其意义。
2.阅读《窦娥冤》全剧剧本,观看戏曲《窦娥冤》的影片或影音资料。
二、自练自测1.给加点字注音哥哥行.( ) 鼓三通.( ) 瀽.半碗( ) 刽.子手( ) 罪愆.( ) 错勘.( ) 盗跖.( ) 苌.弘( )提.防( ) 亢.旱( ) 暑气暄.( ) 湛.湛青天( )古陌.( ) 尸骸.( ) 前合后偃.( )2.解释下列词语。
亲眷:嗟怨:杳无音信:尸骸:负屈衔冤:古陌荒阡:甘霖:亢旱: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1.简要概括楔子和前三折的故事情节。
2.阅读【端正好】,思考:此曲中哪些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3.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可为什么又屈招?4.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发下三桩誓愿。
三桩誓愿是如何从时间、地点及监斩官的态度来写的?完成下表。
5.窦娥勤劳、善良、孝顺、安分、刚烈,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女性被毁灭的原因是什么?6.“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汉卿要把“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提.防(dī)嗟.怨(jiē)亲眷.(juàn)前合后偃.(yǎn)B.罪惩.(qiān)埋.怨(mái)亢.旱(kàng)孤身只.影(zhī)C.尸骸.(hái)煞.尾(shà)甘霖.(lín)鼓三通.(tōng)D.错勘.(kān)湛.湛(zhàn)盗跖.(zhí)古陌.荒阡(bǎi)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罪愆倾刻披枷戴琐B.分辨诀别造蘖望帝啼鹃C.时辰昭障冤枉湛湛清天D.怜悯呕吐白练负屈衔冤3.下面词语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磨.(摇)旗天地也.(同样) 只合..(应该) 生.(深)埋怨B.糊突..(罪过) ..(混淆) 则.(只)被杳.(无影踪)无音信罪愆C.兀的..(那) 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吧)..(这) 兀那D.葫芦提...(糊涂) 烈.(烧)些纸钱孩儿荐.(祭) 暑气暄.(暖)4.下列关于杂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1 窦娥冤1-人教版

窦娥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文,梳理故事情节与人物冲突,品味曲词的抒情性与音韵美;2.品人,鉴赏窦娥的反抗精神;3.品文化,理解“天人感应”的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品文,梳理故事情节,品味曲词的抒情性与音韵美;2.品人,鉴赏窦娥的反抗精神。
教学难点:品文化,理解“天人感应”的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概括法、分角色朗读法、讨论展示法、比较归纳法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戏剧,尤其是元杂剧非常陌生,加之本文篇幅较长,学习存在一定困难。
教学设想:采用“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用“品文——品人——品文化”一条线串联起教学环节,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进程。
品文环节通过概括梳理故事情节,通过分角色朗读品味曲词的抒情性与音韵美。
品人环节通过讨论展示鉴赏窦娥的反抗精神。
品文化环节通过比较归纳理解“天人感应”的中国传统文化。
追求有审美意味,有文化深度,有诗意语言,有成长效能的语文课堂。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部戏剧,他以社会与生命的双重悲剧震撼人心;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个女性,她以善良和美好的品格感染读者。
鲁迅曾说呢:“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名作《窦娥冤》,一起去感受文学之美、文化之深!一、品文——故事情节与曲词特点(一)梳理故事情节1.一名同学概括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冲突;2.教师板书人物冲突关系表窦天章借借赛卢医亲贷贷父家帮女蔡婆凶婆恩媳冤杀仇窦娥张驴儿父子楚州太守激烈的冲突(第三折)过渡问:既然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折,去欣赏《窦娥冤》的悲剧之美吧。
(二)品味曲词的抒情性与音韵美1.分角色朗读片段;过渡问:你觉得哪一部分曲词或念白让你震撼或感动?2.品味《滚绣球》(1)齐读《滚绣球》(2)品味手法:呼告、对比、对偶、感叹、反复、押韵(提醒学生做笔记)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美直抒胸臆、高亢激越——抒情性(3)教师范读(4)学生齐读过渡问:从这些曲词、念白和情节中,你品出了怎样一个窦娥?二、品人——窦娥形象1.学生自主静默完成对窦娥形象的梳理,要求分点作答,有概括有依据;2.一生板书展示,学生补充笔记,教师评点;学生板书:①善良孝顺,如窦娥怕婆婆受刑而屈打成招,临行前唱《叨叨令》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难过;②正直刚烈,如不愿改嫁张驴儿,情愿见官,大堂上据理力争,宁愿受刑也不愿屈招;③反抗精神,如敢于指斥天地清浊不辨,敢于责骂官员善恶不分。
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窦娥冤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1窦娥冤班级姓名小组第号【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中重点字音,字义,字形。
2.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
3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到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分析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3.概括该剧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挖掘反抗精神的内涵、难点联系历史,解读反抗的时代特征【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度过了初中向高中过渡的过渡期,而且已经学习过必修一必修二,在一定程度上各模块都具备一定的基础,因此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导学流程】自主学习的内容一.回顾旧知识回顾《红楼梦》经典著作中每回的主要内容二.基础知识感知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介绍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1.给下列字词注音孛.老()绣闼.()鳏寡..()撚.断()..孤独()䦶䦷恓.惶()祗.候()梼杌..()苌.弘化碧()盗跖()前合后偃()例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提.防(tí) 顷.刻(qīng)嗟.怨(jiē) 后偃.(yǎn)B.尸骸.(hái) 罪愆.(yán)衔.冤(xián) 古陌荒阡.(qiān)C.湛.蓝(zhàn) 错勘.(kān)亢.旱(kànɡ) 苌.弘化碧(chánɡ)D.煞.尾(shà) 埋.怨(mái)浣.纱(huàn) 杳.无音信(yǎo)A项,提dī,顷qǐng;B项,愆qiān;D项,埋mán。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整体把握1.主题及其进步意义剧中的主要人物是窦娥,她善良,本分,相信天理和官府,她的含冤被斩,是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各种流氓犯罪行径,尤其是对官府草菅人命的控诉;她被斩前质疑、责骂天地,为申明自己的冤屈又许下三桩誓愿,则表现了她不屈的反抗精神。
剧作强调了官府的反动本质: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淫威,不能替百姓伸张正义,反而成为流氓恶棍的帮凶,置无辜的百姓于死地。
剧中楚州太守桃杌是造成窦娥冤案的关键人物,他是地方官员的代表。
他说自己是“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并且一见到告状的就下跪,说什么“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他不分青红皂白地对窦娥动用大刑,因为他相信:“人是贱虫,不打不招。
”贪图钱财,而百姓的性命在他眼里如虫豸一般,他哪愿意动心思查清楚案件呢!窦娥在临刑前唱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就表现了对官吏们反动本质的深刻认识。
2.情节和结构本剧是元杂剧中情节和结构最讲究的作品之一。
剧作里,窦娥和张驴儿、桃杌的冲突与斗争是主要情节,那些和主要情节没有太大关系、却是人物活动的重要背景的情节往往由人物台词交代出来,而没有直接加以描述。
比如楔子和第一折之间剧情的时间跨度是十三年,这期间在女主角窦娥身上发生了不少事情:随蔡婆搬到山阳县住,十七岁时和丈夫圆房,两年后丈夫病逝,服孝将近三年。
在引入主要矛盾上,作者也显示出非凡的功力。
第一折里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赛卢医,他的说白告诉我们他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蔡婆马上要来讨账,他打算杀掉她。
这样从一开始人们就被带入紧张的戏剧氛围中。
3.人物形象窦娥基本的性格特征是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见,刚强,她的反抗精神是在外界迫害下激发出来并迅速高涨的,是人物性格合理的发展。
善良,安分守己:对于自己凄苦的身世,年轻守寡的窦娥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为了来世的幸福,她要侍养婆婆,为丈夫服孝,听婆婆使唤。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善良与安分。
《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课文,欣赏作品的语言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赏析悲剧艺术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主人公窦娥勇于反抗不合理社会的精神和善良的性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作品的语言,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
【难点】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课时安排设置2课时教学,本教案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很多人在自己蒙受冤屈的时候常常感叹说:“真是比窦娥还冤哪!”那么,窦娥是什么人?她因为什么受冤?冤到了什么程度?今天我们就来鉴赏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
(教师板书课题。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1.课前布置学生排演《窦娥冤》课本剧,学生表演课本剧,其他学生欣赏。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本剧的故事梗概。
明确:父将窦娥来抵债——蔡婆讨债赛卢医——恶人赖债害人命——张驴儿父子救蔡婆——父子逼人成婚配(窦娥不从)——张驴儿设计害蔡婆——张福食毒归西天——张驴儿逼婚挟窦娥(窦娥不从)——张驴儿诬陷告州官——昏官不查定娥罪——窦娥刑场发誓愿——三桩誓愿皆应验。
(三)深入研读学生四人为一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8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窦娥一生有哪些不幸遭遇?2.戏剧一般是通过制造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而戏剧冲突一般有三类:人物之间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
那么本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属于什么类型?3.窦娥之“冤”表现在哪个方面?(或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4.从窦娥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元代什么样的社会状况?明确:1.(1)三岁丧母;(2)父女分离;(3)丧夫打击;(4)流氓欺压;(5)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
2.人与环境(社会)的冲突。
3.(1)流氓恶棍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2)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反被判以死罪。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教学设计与思考

《窦娥冤》教学设计与思考单桂青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元杂剧常识。
2、了解剧情,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主人公性格特征。
3、理解文中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戏曲。
4、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
教学重难点1、朗读、品味【端正好】【滚绣球】两段唱词及“三桩誓愿”的戏文,深入理解窦娥的冤情。
2、了解剧情,把握主人公性格特征。
3、理解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与感天动地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朗读、品味赏析法。
通过范读,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赏析课文。
2、人物形象剖析法。
3、点评说戏导演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国最伟大的喜剧作家是谁?(莎士比亚)我国元代影响最大的喜剧作家是谁?(板书:关汉卿)关汉卿的出现比莎士比亚还要早300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著名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板书课题)。
(解说:让学生了解与戏剧相关的重要作家外,还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祖国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二、研习课文窦娥遭严刑毒打,从而被屈打成招。
在被押赴刑场斩首的途中,她声泪俱下地对天地鬼神提出了震撼人心的指斥。
这就是节选部分第三折——开头两段的唱词。
(解说:由感知课文背景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唱词的赏析。
)1、具体研习。
指导学生朗读【端正好】和【滚绣球】,揣摩作品语言,品析窦娥的“冤”情。
(解说:由此突破文章的教学重难点。
)先请学生自由朗读,品味唱词。
强调【正宫】是指这一折戏的音乐宫调名称,“正宫”调比较高亢激越,朗读唱词时要注意体会。
(1)师生齐读【端正好】讨论:从哪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窦娥的“冤情”?(“没来由”“不提防”两个词语突出了莫名其妙地犯法受刑,受屈含冤。
“叫声屈动地惊天”可看出窦娥冤屈之深和悲愤之极,真是公道何在,天理何存?)“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一句表明了窦娥的什么感情?将此句用几种不同的语调、语气朗读出来,让学生体味朗读效果。
(“怎不将”表明冤情深重,对老天不得不表示怨愤,说明悲愤到了极点)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段唱词集中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感情?用一个字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级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编号:4-1 编制时间:编制人:张宏
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窦娥冤》
课标要求考纲要求
1.感受经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培养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体裁
文学鉴赏能力,倡导探讨风气。
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 2.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
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知达艺术。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
识建构。
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
3.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
理和人文精神。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
图。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学习目标】
1.识记元杂剧和作者的有关文化常识。
2.能找出元杂剧中出现的典故并能分析体会元杂剧的语言特点。
3.能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
4.研读第三折,能说出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
【重、难点】
1.识记元杂剧和作者的有关文化常识。
2.能找出元杂剧中出现的典故并能分析体会元杂剧的语言特点
3.能说出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
【预习案】
【任务一】利用10 分钟时间,认真阅读相关知识,勾画知识链接部分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一、文学常识
1.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在世界剧坛上中国古典戏剧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它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四种基本形式。
2.元杂剧: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它有自身的的特点和较严格的体制,并形成了韵散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代杂剧: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唱
元曲套曲(一宫调数曲子)杂剧(散曲
+“科”+“白”)唱+演
3.杂剧的结构形式通常是一本四折,之外可以加楔子。
四折分别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
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
科介:关于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舞台指示。
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组内评价:
4.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旦末净杂四类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元杂
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杂: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5.元杂剧——严格的体制
a 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
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b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c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
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6.宫调
a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zhǐ)、羽、变宫、变徵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曲调。
b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c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
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曲牌a曲牌是曲调的名称,规定曲的格式、字数、平
仄等。
b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例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
正好】,表示这一折自曲牌【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宫调。
7.剧本的构成:唱、科、白三部分a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
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b科是戏剧动
作的总称。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c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d宾白是元
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8.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四大爱情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