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和技巧

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和技巧一、工程量的计算公式1.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一般为:体积=面积×厚度,其中面积指的是土石方工程覆盖的面积,厚度指的是土石方工程的厚度。
一般情况下,土石方工程属于三角形或梯形,因此可以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2.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公式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公式一般为:体积=面积×厚度,其中面积指的是混凝土工程面积,厚度指的是混凝土的厚度。
在计算混凝土工程量时,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损耗率,一般为10-15%。
3.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一般为:数量=钢筋长度/钢筋间距,其中钢筋长度指的是钢筋的长度,钢筋间距指的是钢筋之间的距离。
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还需要考虑到钢筋的损耗率和剪钢筋的长度。
4.砖砌工程量计算公式砖砌工程量计算公式一般为:数量=砖砌长度×砖砌高度,其中砖砌长度指的是砖砌的长度,砖砌高度指的是砖砌的高度。
在计算砖砌工程量时,还需要考虑到砖的损耗率,一般为5-7%。
以上介绍了常见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实际工程中还可能有其他类型的工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计算公式。
二、工程量计算的技巧1.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和要求在进行工程量计算之前,工程师需要对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包括设计图纸、相关技术要求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信息,才能准确地计算工程量。
2.使用标准工程量手册标准工程量手册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其中收集了各种类型工程项目的计算公式和工程量数据。
工程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工程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充分利用计算工具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可以充分利用计算工具来提高计算效率,减少计算错误的发生。
比如,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将计算公式和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进行自动计算。
4.注意工程量的损耗率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注意工程量的损耗率。
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其损耗率是有差异的。
最全工程算量计算公式

最全工程算量计算公式工程算量计算是工程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准确的算量计算可以帮助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以下是最全的工程算量计算公式的详细介绍:实体工程量是指工程中各种构件的具体体积、长度、面积等。
以下是常见的实体工程量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V=l×w×h-立方体体积V=l×w×h-圆柱体积V=π×r²×h-钢筋体积V=A×L,其中A为钢筋面积,L为长度-混凝土体积V=A×h,其中A为横截面积,h为高度-墙体面积A=l×h,其中l为长度,h为高度- 圆柱体表面积 A = 2πr² + 2πrh人工工程量是指工程中各种人工作业的数量和工时。
以下是常见的人工工程量计算公式:-人工数量N=T/T0,其中T为总工时,T0为一人一天的标准工时-工程总人工量G=N×K,其中N为人工数量,K为单位工程量- 人工费用Cost = G × R,其中 G 为工程总人工量,R 为单位人工费用3.施工材料消耗计算公式施工材料消耗是指工程中各种材料的用量和成本。
以下是常见的施工材料消耗计算公式:-施工材料总消耗量G=P×K,其中P为施工面积或长度,K为单位面积或长度的材料用量- 材料费用Cost = G × R,其中 G 为施工材料总消耗量,R 为单位材料价格设备使用量是指工程中各种设备的使用量和费用。
以下是常见的设备使用量计算公式:-设备使用总量G=T/T0,其中T为总工时,T0为一台设备一天的标准工时- 设备费用Cost = G × R,其中 G 为设备使用总量,R 为单位设备使用费用单位工程量是指工程项目每单位的工作量。
以下是常见的单位工程量计算公式:-单位工程量K=G/P,其中G为工程总量,P为工程面积或长度6.系数法计算公式系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工程算量计算方法,通过设定不同构件的系数和参数,可以对工程量进行快速计算。
工程量计算的方法

工程量计算的方法
工程量计算是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工程量计算方法:
1. 清单工程量法:清单工程量法是指根据工程图纸和清单规范,按照一定比例划分各个部分的面积、体积、重量等,然后计算出各个部分的具体工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建筑物、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工程。
2. 模拟量法:模拟量法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仿真,计算出工程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量,从而确定实际施工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工程和难以预测的因素,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材料变化等。
3. 经验量法:经验量法是指根据过去类似工程的实际施工经验,估算出未来工程的工作量。
这种方法需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实际工程数据,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4. 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指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预测未来工程的工作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工程和难以预测的因素,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材料变化等。
除了以上常用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外,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计算方法,如加权法、平方根法、最小二乘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选择。
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对工程的预算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保证计算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比较,以确定工程的实际工作量,为工程的预算和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工程量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公式1、除锈、刷油工程。
(1)设备筒体、管道表面积计算公式:S=π×D×L式中π——圆周率;D——设备或者管道直径;L——设备筒体高或者管道延长米。
(2)计算设备筒体、管道表面积时已包含各类管件、阀门、法兰、人孔、管口凹凸部分,不再另外计算。
2、防腐蚀工程。
(1)设备筒体、管道表面积计算公式同(1)。
(2)阀门表面积计算式:(图一)S=π×D×2.5D×K×N图一式中D——直径;K——1.05;N——阀门个数。
(3)弯头表面积计算式:(图二)图二S=π×D×1.5D×K×2π×N/B式中D——直径;K——1.05;N——弯头个数;B值取定为:90°弯头B=4;45°弯头B=8。
(4)法兰表面积计算式:(图三)S=π×D×1.5D×K×N图三式中D——直径;K——1.05;N——法兰个数。
(5)设备与管道法兰翻边防腐蚀工程量计算式:(图四)图4S=π×(D+A)×A式中D——直径;A——法兰翻边宽。
(6)带封头的设备防腐(或者刷油)工程量计算式:(图五)图五S=L×π×D+(D[]22)×π×1.5×N式中N——封头个数;1.5——系数值。
3、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者管道绝热、防潮与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S=π×(D+2.1δ+0.0082)×L图五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者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者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者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工程量计算大全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出O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 ( A+4) X ( B+4) =S 底+2L 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 A ------ 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 ------ 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 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 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二挖土方的底面积X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 V (A+2C+KXH) HXL。
式中:V 基槽土方量; A 槽底宽度;C ------- 工作面宽度;H --------- 基槽深度;L --------- 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 XB+a X b+(A+a) x(B+b)+a X b]。
式中:V -------------- 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 基坑上口宽度; a 基坑底面长度; b 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4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4啬厚+L内4啬厚)式中:底------- 底层建筑面积;L中 ----------- 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 内墙净长线长度。
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

工程量计算规则(1)平整场地指厚度在±30c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其工程量为建、构筑物底面积的外边线各边加2m计算。
平面为矩形平整场地面积:S=(+4)(B+4)=S底+2L外+16建筑物外轮廓为非直角时,应按实际情况计算。
(2)挖土方按“m3”计,考虑加工作面、放坡系数计算工程实际施工的工程量,按施工方法、土的干湿、坑槽的类别、土的类别、挖土深度等不同套基价。
挖沟槽=(B+2C+kH)×H×L挖基坑=、B—独基基底的长与宽 B—条基基底宽度C--增加的工作面 K--放坡系数 H--挖深L--沟槽的长,外墙基时取L中,内墙基时取内沟槽的净长。
(3)原土打夯:按图示尺寸(含工作面)面积以“m2”计算,不分土的类别及夯实方法套基价。
原土打夯=沟槽底面积+地坑底面积=(B+2C)×(L中+L净)+(+2C)×(B+2C);(4)回填土分为基础回填土和室内回填土,均以“m3”计,不分土的类别及夯实方法套基价。
基础回填土=挖沟槽体积+挖基坑体积-室外地坪标高以下埋设物的总体积室内回填土=[底层建筑面积—内外承重墙水平投影面积]×回填土厚度回填土厚度=室内外高差—地坪厚度(5)余土外运:挖方量扣减回填土量,以“m3”计,按运输方法和运输距离的不同而套基价,买土费用另计。
余土外运=挖沟槽体积+挖地坑体积-(基础回填土体积+室内回填土体积)(6)挖土支挡土板或护坡时需另计。
(7)其它规则:、人工土石方计算;b、机械土石方;c、人工凿石和石方爆破。
桩基分两类:预制桩或灌注桩1.主要分项内容:桩基础工程列项时,主要根据施工顺序列项,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影响。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一般包括:制桩、运桩、打桩、接桩、送桩、浇筑桩承台等项目;现浇灌注桩一般包括钢筋笼制作、灌注桩子目。
2.必须已知的条件(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或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1)土壤级别的划分(一级土和二级土两大类)及施工方法、工艺流程、采用机型及桩土的泥浆运距;2)是平地还是斜坡、基坑内或在地坪上打坑槽内打桩;3)是否小型工程;4)是否打密桩(桩间距小于4倍桩径);5) 是否打试验桩;6)是否补桩或打地基强夯后的桩;7)是否打斜桩;8)桩长及截面尺寸、砼强度等级及管桩的填充材料等。
工程量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书
工程名称: 序号 江南人家18#楼 项目特征 单位 计 算 公 式 数量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第4页,共64页 分项3;3.3-0.801-1.08)+0.24*0.9* (1.2+0.6+7.4-0.92-0.4)+0.24*0.5*(5-0.8) 0.24*0.5*(2.7+0.6+1.5-1.13-1.038) 0.24*0.35*(2.1+1.5-1.3-0.12) 0.24*0.75*(1.2+3.3+1.8+7.4-1.08-2) 0.24*0.5*(0.6+2.7+0.6+1.5-1.08-1.08) 0.24*0.35*(3.3+0.6-0.24) 0.8*1*(0.6+2.7+0.6+1.5-1.08-1.08) 0.24*0.5*(1.616-0.12-0.4) 0.24*0.37*(0.34-0.12)*4 0.24*0.35*(0.6+2.7-0.48-0.12) 0.24*0.45*(0.6+1.5+1.2-0.43-0.4) 0.24*0.4*(2.6-0.48-0.48)*2 0.24*0.4*(2.6-0.48-0.48)*1 0.24*0.4*(2.2+2-0.43-0.8-0.37)*2 0.24*0.4*(2+2.2-0.37-0.8-0.43)*2 0.6*0.6*(0.37+0.5+3.4+2-0.8-0.8-0.12) 0.24*0.4*(2.6-0.43-0.43)*2 0.24*0.4*(2+3-0.12-0.8-0.43)*2 0.24*0.4*(3+2-0.43-0.8-0.12)
工程量主要计算公式

工程量主要计算公式在工程领域中,工程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工程量包括土建工程、机电工程、水利工程等各个方面,它们的计算方法也各有不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主要介绍工程量计算中的一些主要公式,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方工程量计算是土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开挖土方量、填方土方量和挖填方土方量的计算。
其中,开挖土方量的计算公式为:开挖土方量 = 开挖面积×开挖深度。
填方土方量的计算公式为:填方土方量 = 填方面积×填方深度。
挖填方土方量的计算公式为:挖填方土方量 = 开挖土方量填方土方量。
2.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公式。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是土建工程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混凝土用量、水泥用量、砂用量和石子用量的计算。
其中,混凝土用量的计算公式为:混凝土用量 = 混凝土体积×混凝土密度。
水泥用量的计算公式为:水泥用量 = 水泥用量比例×混凝土用量。
砂用量的计算公式为:砂用量 = 砂用量比例×混凝土用量。
石子用量的计算公式为:石子用量 = 石子用量比例×混凝土用量。
3.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钢筋工程量计算是土建工程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主要包括钢筋用量、钢筋长度和钢筋重量的计算。
其中,钢筋用量的计算公式为:钢筋用量 = 钢筋截面积×钢筋长度×钢筋根数。
钢筋长度的计算公式为:钢筋长度 = 钢筋总长度弯曲长度。
钢筋重量的计算公式为:钢筋重量 = 钢筋用量×钢筋密度。
4. 水泥砂浆工程量计算公式。
水泥砂浆工程量计算是土建工程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水泥砂浆工程量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水泥用量、砂用量和水用量的计算。
其中,水泥用量的计算公式为:水泥用量 = 水泥用量比例×砂用量。
砂用量的计算公式为:砂用量 = 砂用量比例×水泥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6-2 目标格式:选择 Soundings(xyz); 选手文件:选择需要进行转换的水深(集合)文件(*.log)(一般要选择经过单 波束编辑后的*.edt 文件的集合); 在点击“文件名”按钮,会出现一个保存“*.xyz”文件的对话窗口,如图 6-3 所示,用户只需设定文件名和保存路径即可。
HYDROGRAPHIC SURVEY SOFTWARE
HYPACK MAX
操 作 手 册
第二版
编写:刘志 刘东海 李华山
广州航道局测量部 电话:(020)84424451
E-mail: HYPACK@ 网络资源:/hypack/index.asp
广州江南大道中 173 号 6 楼 传真:(020)84423897
第六章 共12页
Page 9 of 12
HYPACK MAX 操作手册
工程量计算
图 6-13 Sheets Per Page :One 每页绘一个断面;Multiple 每页绘多于一个断面,由纸张的 大小、断面水平和垂直比例等决定; Scale :断面图的水平和垂直比例设定; Spacing :页面水平和垂直方向偏移距离; Plot Legend :打印 Survey 程序中输入的项目信息,如:项目名称、测量者、测量 日期和数据名称等; Dxf Out :将断面图输出为 Dxf 格式文件,如图 6-14 所示。
6.6.4
“Volumes”
图 6-14
如图 6-15 所示,“Volumes”以文本文件的形式显示剩余工程量。
第六章 共12页
Page 10 of 12
HYPACK MAX 操作手册
工程量计算
图 6-15 “Volumes”选项中,各区域的定义如下: Channel Volume:航道设计工程量; Overdepth Volume:超挖工程量; DESIGN INFO:设计工程量信息; OVERDEPTH INFO:超挖工程量信息; V1L_A:航道左边坡,设计水深以上的剩余工程量; V1L:左航槽设计水深以上的剩余工程量; V1R:右航槽设计水深以上的剩余工程量; V1R_A:航道右边坡,设计水深以上的剩余工程量; V2L_A:航道左边坡,允许超挖水深与设计水深之间的剩余工程量; V2LP:当实际泥面线水深小于设计水深时(实际泥面线在设计水深之上,下同), 左航槽允许超挖水深与设计水深之间的剩余工程量;当实际泥面线水深大于设计水深时 (实际泥面线在设计水深之下,下同),该值为零; V2L:当实际泥面线水深小于设计水深时,表示左航槽允许超挖水深与设计水深之 间的剩余工程量,此时 V2L=V2LP;当实际泥面线水深大于设计水深时,表示左航槽允许 超挖水深与实际泥面线之间的剩余工程量; V2RP:当实际泥面线水深小于设计水深时,右航槽允许超挖水深与设计水深之间的 剩余工程量;当实际泥面线水深大于设计水深时,该值为零; V2R:当实际泥面线水深小于设计水深时,表示右航槽允许超挖水深与设计水深之 间的剩余工程量,此时 V2R=V2RP;当实际泥面线水深大于设计水深时,表示右航槽允许 超挖水深与实际泥面线之间的剩余工程量;
第六章 共12页
Page 6 of 12
HYPACK MAX 操作手册
图 6-9 对应的断面示意图,如图 6-10 所示:
断面示意图
工程量计算
0m
测 线 起 点 ( 1)
( 5)
-8.9m
( 2)
( 3)
( 4)
图 6-10
模板文件做好后,即可用“Save As”将文件存盘退出。
6.6 用“Chinese 1 End Area 1”计算工程量
第六章 共12页
Page 3 of 12
HYPACK MAX 操作手册
工程量计算ຫໍສະໝຸດ 图 6-4第六章 共12页
图 6-5
Page 4 of 12
HYPACK MAX 操作手册
工程量计算
在图 6-5 中显示的是用我们选择的“*.xyz”文件所生成的“Tin”模型。这个“Tin” 模型从原理上讲,它是“*.xyz”文件中的水深点按照“相邻最近三点”和“XTE Maximum” 原则生成的一系列小三棱柱的集合。
第六章 共12页
Page 7 of 12
HYPACK MAX 操作手册
工程量计算
图 6-11 “Line” :观看不同的测量数据文件的断面情况; “Zoom” :设定断面视图的显示范围;要观看整个视图,可选“Template”或“Line”, 要观看某部分,可选“Left of Centerline”或“Right of Centerline ”;还可以输入“Start DBL”和“End DBL”值指定一个范围; “MIN&MAX DEPTH” :设置断面视图的垂直显示范围; “CrossHair” :鼠标将以十字交叉线的形式显示断面图任意点的深度、DBL、和 XY 坐标信息; “Annotation” :除了可以显示“CrossHair”的内容外,还显示当前测线文件的对 应测点的深度以及断面模板的信息。
6.6.2 “Graph Options”选项
点击对话框中的“Graph Options”项,可以设置断面的显示参数和内容等,如图 6 -12 所示。
第六章 共12页
Page 8 of 12
HYPACK MAX 操作手册
工程量计算
6.6.3
“Print”选项
图 6-12
“Print”选项,主要是设置把断面图打印到普通打印机上的参数,如图 6-13 所示。
制作计算断面模板文件 用“Chinese 1 End Area 1”计算工程量
计算报告
图 6-1
6.1 获得后处理数据文件
获得后处理的方法,详见第五章的介绍。关键在于“潮位改正”和“测试板回声 校准”,具体方法在此不再重复。我们最后需要的是“*.log”的文件集合,即“*.edt” 文件。
第六章 共12页
编者
HYPACK MAX 操作手册
工程量计算
第六章 工程量计算
6 工程量计算
HYPACK MAX 能较方便地通一些步骤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它的基本原理是“断面 法”。它的主要步骤作业流程图如图 6-1 所示。
获得后处理数据文件 将后处理文件转换成 XYZ 格式文件
制作断面计划线文件 制作断面数据文件(Tin Model)
计算模式选择“Chinese 1 End Area 1”,然后点击 File-Open 项,将用“Tin Model” 生成的断面测量数据文件集合即“*.log”文件选中,如图 6-8 所示。
6.6.1 “View”选项
点击对话框中的“View”项,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测量数据文件和断面的相对 位置情况,如图 6-11 所示。
第六章 共12页
Page 2 of 12
HYPACK MAX 操作手册
工程量计算
图 6-3 然后点击图 6-2 的“转换”按钮,程序会将数据文件转换成 XYZ 格式的文件。
6.3 制作断面测线计划文件
用户得到“*.xyz”文件后,还不能用 HYPACK MAX 程序计算工程量,因为 HYPACK MAX 计算工程量的方法是“断面法”,用户还需要将“*.xyz”文件转换成为对应一条条计 算断面线的测量数据文件后,才能进行计算工程量。
Page 1 of 12
HYPACK MAX 操作手册
工程量计算
6.2 将数据文件转换为 XYZ 格式文件
“*.XYZ”格式文件包含测量数据最基本的三要素:X 坐标、Y 坐标和 Z 坐标(即 水深)。将后处理测量数据转换成“*.XYZ”格式文件主要方法有:排序(SORT)法、 断面(Cross Sort)法、网格排序(Mapper)法以及 Export 方法。正如第五章关于测量 水深数据筛选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 SORT 法和 Cross Sort 法、Mapper 法都会剔除一部 分不符合用户设置的水深点(主要是考虑数据点间隔,不影响出图的问题),这三种方 法对于输出成果图而言是非常正常和必要的,但对于工程量计算而言,越多的正确的水 深点参与计算,对于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可靠度是有好处的。因此建议使用 Export(直接 转换)法。
下一步,用户需使用“*.lnw”(断面测线)文件,对刚才生成的“Tin”进行处理, 生成对应于各条断面测线的工程量计算数据文件。
“Tin Model”生成后,点击“Tin Model”主菜单的 Export 菜单里的“All Format”, 出现如图 6-6 所示的窗口:
图 6-6 程序默认从第一条测线至最后一条测线,凡是在测量数据覆盖的范围内的航道断面 测线位置都将生成对应的计算断面测量数据文件。点击“目录文件”出现一个“Save LOG File”的对话窗口将生成的“*.log”(计算断面测量数据文件集合)命名存盘;最后点 击“确定”按钮,即生成对应于断面计划测线的断面测量数据文件和包含这些文件名的 集合“*.log”。
计算模式选“Chinese 1 End Area 1”,然后点击“File—Open”,将“Tin model” 生成的断面测量数据文件集合(*.log)文件调入,再将超深(OVDepth)、左边坡超宽 (Left Ext)、右边坡超宽(Right Ext)的数据信息输入(见图 6-8)。在计算航道 设计断面的工程量时,由于断面测量数据文件集合(*.log)里包含了航道的有关断面 设计数据,断面模板文件(Template)这一项可不输入。
航道断面测线计划文件的建立,使用“Channel Design”方法。具体的方法见本手 册第三章的有关内容,在此不重复介绍。
通过“Channel Design”,我们得到了需要的航道断面测线计划文件“*.l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