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农村建房环保评估报告范本

农村建房环保评估报告范本1. 引言本报告对某农村地区建房项目进行环保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建房过程的环保措施、使用材料的环保性能、房屋的能源利用等方面。
通过评估,旨在指导该建房项目的环保改进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2. 建房过程的环保措施评估2.1. 施工工艺和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方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施工工艺和设备,并set up 了详细的施工计划。
施工工艺包括垃圾分类、节水节能、尘埃控制等环保措施,设备使用具备能耗低、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的设备。
同时,施工方严格执行施工计划,减少施工时间,降低环境影响。
2.2. 废弃物处理建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通过分类回收和合理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可回收材料如钢筋、木材等被分类回收,并进行再利用。
其他废弃物经过合理的处理,如使用环保垃圾袋、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等,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使用材料的环保性能评估3.1. 建筑材料建房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被认定为环保建材,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
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材料本身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因此,使用这些环保建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2. 室内装修材料室内装修材料也是环保材料,并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标准。
室内墙壁采用无甲醛涂料,地面使用绿色环保地板,家具和装饰品均为环境友好型产品。
这些选择减少了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降低了对居住者的健康影响。
4. 房屋的能源利用评估4.1. 能源消耗房屋在运行期间的能源消耗被评估为较低水平。
房屋采用了节能灯具,安装了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能源监测和管理。
同时,房屋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日照、通风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
4.2. 减少碳排放房屋所使用的暖气系统采用高效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热水器等。
同时,建筑本身的隔热性能优良,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这些措施对减少碳排放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5. 结论该农村建房项目在建房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施工工艺、设备、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模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模板
一、项目概况
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XXX项目)位于XX县XX乡XX村XX社,全面
构思计划总投资XXXXX万元,其中固定投资XXXXX万元,计划实施时间XXXX年至XXXX年,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1、建设内容: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建设规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评价依据与评价方法
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基于《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建设项
目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等,结合XX县XX乡XX村XX社实际情况,采用因果关系分析、效应分解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对项目的目标实现与环境影响关系进行探讨和评价。
三、项目潜在环境影响
1、土壤环境影响:XXX项目建设期间现场施工活动可能对土壤环境
产生影响,如建筑垃圾的掩埋与处理、用地挖掘等。
2、水环境影响:XXX项目建设期间可能会产生污水排放、地表水污
染以及水体水质变化等影响,特别的,该项目涉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深
层水抽取与重力引水工程可能会引起地下水污染、水源污染及涓流污染等。
3、空气环境影响:XXX项目建设期间可能会产生气体的放射、粉尘
的扬播、气象因素的变化等影响。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000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这也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的关注。
为了避免建设项目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项目概述该项目位于某市,拟建设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主要包括商场、影院、写字楼、酒店和停车场等。
该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总投资为10亿元。
二、环境评价对象和准则环境评价对象涵盖了空气、水、土壤、噪声和生态环境等。
因此,评价准则主要包括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国家《环境噪声标准》(GB3096)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综合评价标准》(GB/T15173),并参照了当地政府的相关标准。
三、环境问题识别在项目建设周期中,可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主要包括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并且,该项目的建设地段附近也有一个湿地,所以对于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四、环境管理计划1. 建造过程的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污染。
比如,在噪声污染方面,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工艺的调整、区域的划分等方法降低噪声的影响。
在大气污染方面,可以采用环保型材料、燃气锅炉等降低排放量。
在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方面,可以采用防渗措施等。
2. 运营阶段的环境保护在商业综合体正式运营之后,也需要对环境进行保护。
比如,加强建筑物的维护,确保水质的清洁,防止垃圾污染,加强餐饮业的环保意识等。
3. 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文本提出几项保护措施,如在植物选择上以本土植物为主,使用环保型材料,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等。
五、环境保护预测和评价通过上述的环境管理计划及措施,本报告认为该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但还是提出了几点可能造成污染的原因,比如人为疏忽或破坏。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范本)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 评价背景及目的1.1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2 目的该报告书的目的是对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并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2. 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在这里填入项目的名称。
2.2 项目背景在这里填入项目的背景介绍,包括项目的规模、地理位置、建设目的等。
2.3 建设内容在这里填入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建设规模、施工工艺等。
3. 评价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方法:•实地调研:我们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实地勘察,了解了周边环境的特点和现状。
•文献资料搜集:我们收集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相关法规、环境监测数据、项目预案等。
•专家论证:我们组织了专家对评价结果进行论证,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环境评价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价,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方面:4.1 大气环境影响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将产生一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包括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同时,施工期间的粉尘扬尘也会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4.2 水环境影响项目在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废水排放,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
此外,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施工活动对水体质量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4.3 生物多样性影响建设项目可能破坏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导致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动植物的迁移和数量的减少等。
对于敏感物种和生态脆弱区域,这种影响可能更加显著。
5. 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我们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大气环境保护: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粉尘控制,减少扬尘污染。
•水环境保护:强化废水处理措施,保证废水排放达标;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保护:设立生态保护区,采取合理采矿、森林保护等措施,保护周边生物多样性。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项目的快速增长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对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估。
一、项目概述在开始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该项目进行概述。
该项目是一个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厂房、道路、排水系统等设施建设。
项目拟在一个已开垦的土地上进行,旨在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项目总体规划面积为XXX平方米,预计投资额为XXX万元。
二、环境敏感性分析在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进行评估之前,我们需要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性进行分析。
该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生态脆弱区,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热点。
当地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管理也十分重要,需要特别关注。
此外,项目周边还有一些敏感区域,如人居区、农田等。
三、建设项目对土壤的影响评估1. 土壤水土流失由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土壤开挖和移动,可能会引发土壤水土流失问题。
为减少这一影响,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植被覆盖、沉淀池建设等。
2. 土壤污染工业园区内可能会存在化学品、油料等物质的贮存和使用,这些物质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有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
需要建立严格的物质管理措施,并及时处理有害物质的廢弃物。
四、建设项目对水体的影响评估1. 水资源消耗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供应,可能会对当地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消耗。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水资源,推广节水意识。
2. 水污染工业园区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如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会造成水质污染。
应建立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必要的水质监测和处理。
五、建设项目对空气的影响评估1. 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会产生一些大气污染物,如扬尘、废气等。
应采取有效的防尘、防霾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
2. 气候变化建设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环评报告范文

环评报告范文
一、项目说明
名称:某工业园区新建厂房工程项目
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
建设单位:xx公司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计划新建厂房一座,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建筑面积约xx平方米。
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个标准化厂房、生产线、库房、办公楼、食堂、变电站等配套设施。
三、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项目建设区域周边地区表层土壤、地下水、大气、噪声等环境质量状况良好,不会对项目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2.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不会涉及水源地、金属矿山、石棉矿山、放射性矿山、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城市绿地、公园、动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气和废水均经过处理后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3.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本项目建设中,将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采取以下环保措施:
(1)建设生产设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使废气达标排放。
(2)建设垃圾分类设施和危险废物收集设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尽量降低垃圾污染产生的污染物。
(3)建设专门的废水处理站,对废水进行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4)建设噪声监测设施,对项目周边区域的噪声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树林绿化等。
(5)尊重社区民意,与居民就项目环保问题进行充分沟通。
四、结论
根据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本项目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同时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落实好各项环保措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前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旨在全面评估项目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报告基于对建设项目的详尽调查和研究,以科学客观的方式呈现评估结果。
二、项目背景1. 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设xxx,项目总占地面积为xxx平方米,预计工期为xxx年。
2. 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xxx地区,距离主要城市xxx公里,交通便利,周边区域为农田和未开发的自然环境。
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实地勘察、文献资料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2. 环境影响评估基于所收集的数据,运用适当的环境评估方法,对项目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估。
3. 风险评估对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方面本项目将采用环保技术、采取合理的建设方案,对周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如提升就业率、改善基础设施等。
2. 对环境可能产生消极影响的方面本项目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土地破坏、噪音扰民等。
然而,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测措施,这些负面影响可以最小化。
五、环境保护措施1. 综合治理措施本项目将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以确保项目施工和运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执行。
2. 生态恢复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进行生态恢复工作,包括植树造林、生态景观修复等,以恢复和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3. 监测和管理措施建设过程中将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同时,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
六、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本项目将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事故和突发事件,确保项目施工和运营期间的环境安全。
七、结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综合评估了本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风险应急预案。
通过合理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项目背景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起始部分,项目背景介绍了本次建设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等基本情况。
详细描述了项目的建设目的、规模、产能、建设工期、预计投资等关键参数,以便读者对该项目有一个初步了解。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在本节中,将阐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分析项目的环境影响,可以合理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环境风险,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环境影响评价还可以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参考,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评价范围和方法本节将介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所采用的评价方法。
首先,确定评价的范围,包括对建设项目的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接着,介绍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如采样调查、环境模型模拟、数据分析等。
四、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基线调查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本节将详细介绍环境基线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包括对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水质、大气质量、土壤质量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获得项目建设前的环境状况。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与分析本节将详细阐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进行评价和分析。
首先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营阶段对自然环境、水资源、大气质量、土壤质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描述,利用评价方法和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项目的环境影响程度。
六、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在本节中,将对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
根据前期的调查分析结果,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进行排查,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方案,以降低环境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七、环境保护措施本节将重点介绍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前期影响评价的结果以及管控措施的建议,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可行性,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噪声控制、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评价报告项目名称: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项目建设单位(盖章):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编制单位:河南金环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九月目录1 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任务由来 (1)1.3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内容 (2)1.4评估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 (3)2 评估依据 (4)2.1编制依据 (4)2.2环境现状评估目的及原则 (6)2.3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估因子 (7)2.4评估标准 (8)2.5评估范围及重点保护目标 (10)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3)3.1工程概况 (13)3.3环境影响分析 (18)4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24)4.1自然环境 (24)4.1.5土壤植被 (25)4.2社会环境 (26)4.2.3名胜古迹 (26)4.2.4矿产资源 (27)5 环境现状及影响调查与评估 (28)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8)5.2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28)5.3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29)5.4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30)6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39)6.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39)6.2选址符合性分析 (39)6.3与流域规划相符性分析 (39)6.4项目与各类生态功能区要求的相符性 (40)6.5环境相容性分析 (40)6.6用水合理性分析 (40)7 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 (41)7.1已有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 (41)7.2环保整改或补救措施及建议 (42)7.3防止污染措施的结论与建议 (43)8 环境风险分析 (45)8.1评价目的 (45)8.2风险源识别 (45)8.3运营期地质与生态环境风险分析 (46)8.4风险应急预案 (47)9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49)9.1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制度现状调查 (49)9.3环境监测计划 (50)10 评估结论 (52)10.1工程概况 (52)10.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2)10.3需进一步完善的保护措施 (53)10.4结论 (54)10.5建议 (54)1 总论1.1 项目概况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位于赣县区大田乡夏湖村,是以发电为主的V 等工程,电站于2005年10月建成投产。
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共有一个电站发电系统,电站坝址位于赣江水系桃江一级支流长洛河下游。
该电站在赣江水系桃江一级支流长洛河下游取水后引水至厂房内两台发电机组发电。
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为无调节引水式水电站,枢纽工程主要由拦河坝、引水道、压力管道、发电厂房和发电机设备等建筑物组成。
电站坝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15º08´06″,北纬25º50´2″,坝址以上流域面积56.2km2,大坝坝高16.1m,总库容23万m3,设计引用发电流量2.78m3/s,装机容量480kw(320kw+16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82万kw·h,年利用小时数3792h,入赣县区国家电网。
1.2任务由来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项目以发电为主,该电站始建于2004年。
因项目一直没有办理环评批审手续,根据国家环保法律规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江西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工作的通知(赣环委字[2016]14号)的有关规定:“实行规范整顿一批,完善备案一批、淘汰关闭一批。
整改措施为“备案完善”先行实行停产整治,达到环保要求后,可以补办的按先行的审批验收权限办理管理手续。
经整治后仍不能达到审批验收要求的项目:(1)由分局、县环保局组织开展环境现状评价,环境现状评价由项目单位自行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环境现状评价报告,报县区环保局、分局审核,环境现状评价应重点关注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环境风险是否可控;(2)经环境现状评价后,县环保局、分局组织发改委、安监、规划、消防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各相关单位意见,各单位同意后,上政府网公示(4个工作日);(3)公示结束后提请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下文备案,纳入日常监管。
本项目属于未批先投项目,且已经取得的赣州市赣县区环保局的同意,本项目应编制环境现状评价报告以办理“完善备案”手续。
因此,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委托本环评公司对其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对项目所在地现场踏勘,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开展资料收集,调研工作,结合本工程现有检测报告,参考等文件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1.3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内容依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环保违法违规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2016】4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项目属于建成已投产的项目,需编制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报赣县环保部门审批。
为此,建设单位委托本环评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评单位工作人员按照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对项目用地周边环境进行了详实的踏勘和考察,充分利用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基础及现场环境监测,摸清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对项目的工程分析进行了研究、分析、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结合项目所在区域规划要求及其环境的具体情况,最后编制完成本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1)工作程序建设单位委托并提供有关资料——评价单位前期初步调查工作——现状调查、监测——编制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现状环境影响报告上报主管部门进行信息公开——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备案。
(2)主要工作内容①进行建设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分析区域环境影响源、通过现状评价明确项目所在地的主要环境问题;②通过工程分析,摸清工程建设的规模和主要内容,分析运营期的主要污染环节、污染类型、排污方式及污染程度;③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和论证工程采取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从环境保护角度上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及减轻污染的对策及建议,为工程已采取的不合理措施提出整改措施;④对项目与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符合性进行分析论证;⑤进行环境影响风险分析;⑥提出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4评估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本次环境现状评估重点关注以下问题:本项目为无调节引水式电站,为生态影响型项目,坝址位于桃江一级支流长洛河下游,通过引水道、压力管道引至发电厂房水轮机组。
项目属于清洁生产项目,本身不会造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运营期对坝后桃江一级支流长洛河下游河段水量、水文情势、水生生态、水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等的影响;河流两侧山体自然植被的破坏及水土流失的问题,筑坝后水质富营养化、库底泥沙淤积的影响;大坝阻隔对回游性鱼类的影响。
2 评估依据2.1 编制依据2.1.1 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1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年8月);(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订版);(15)《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1.2 行政法规及法规性文件(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0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10);(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8)《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国发[1998]36号);(9)《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10)《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国函[1992]13号)。
2.1.3 部委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保部令第5号);(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5)《关于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1997]758号);(6)《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04]24号);(7)《关于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通知》(国家环保局2004年12月);(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9)《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的函》(环办函[2006]11号);(10)《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环发[2015]112号);(11)《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的通知》(环发[2005]13号),2012年1月实施;(12)《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环发[2006]93号);(13)《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14)《关于深化落实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通知》(环办〔2012〕19号);(15)《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65号)。
2.1.4 技术导则与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1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12)《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13)《全国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试行规范》(GB/T15808—1995);2.2 环境现状评估目的及原则2.2.1 评估目的调查工程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声环境和水环境影响以及工程已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并通过对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现状监测与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有效性以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达标情况;针对工程存在的实际环境问题及可能存在的潜在环境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整改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