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细目表

合集下载

地理双向细目表1

地理双向细目表1

锋面的概念、类型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变化特点。

能够理解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

掌握由于气候变化要采取的适应对策懂得水圈的构成与特点。

关系及影响。

记水循环具体环节。

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河流水的各种补给形式及特点要因素。

掌握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熟识“世界洋流分布图”分布。

能够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质。

特征量与水资源数量的关系掌握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懂得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能说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了解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成过程的地质作用。

皱山的概念。

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态的影响。

第二章3、4节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表形懂得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

能说出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地形倒置的成因地质构造规律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实践意义了解河流地貌成因分类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初步懂得河谷的形成过程。

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能说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形式。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演化过程。

理解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理。

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的整体性。

明确地理环境差异的绝对性。

熟悉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规律。

自然带与气候带分布的关系。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七年级地理段考双向细目表(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段考双向细目表(人教版)
4

10
美洲的划分(P20)
226)
6

12
判别气候类型,读懂气候特征(难点,所学的五大洲中典型的气候类型)
6

13
亚洲与欧洲图(地名:海洋——四大洋、地中海和黑海、北海、波罗的海,半岛——亚洲三大半岛、欧洲南部三大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高原——青藏、蒙古、伊朗、德干高原,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英吉利海峡)(课本P4或图册P5-P6)
七年级地理段考双向细目表(人教版)
序号
考点
大致分值
题型
选择题
综合题
1
描述亚洲的位置、欧洲的位置(P2-P3半球、纬度——重要纬线横穿本洲的什么方位、海陆位置——东南西北各是什么地方)
6

2
亚洲的地形特征(P5)、气候类型(P7)、河流特点(P9)
10

3
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分析)
4

4
欧洲地形特点,冰川作用的地貌(P5-6)
4

5
亚洲世界之最(课本课文内容和图册出现的)
4

6
亚洲人口分布图(人口分布及原因)P11-P12
4

7
非洲地理位置(P13)
2

8
非洲地形(P15)、气候类型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分布)、河流与气候的关系(气候影响水量)
8

9
地形与气候的关系(乞力马扎罗山——赤道雪峰,地形影响)
16

14
非洲图(地名:撒哈拉沙漠、东非大裂谷、刚果盆地、尼罗河)(课本P14或图册P12))
8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3、★★四年来地理高考考过两次的考纲条目;
4、★四年来地理高考考过一次的考纲条目;
5、△四年来地理高考从未考过的考纲条目。
4
土地利用类型


简答题
6
渔业资源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危害
选择题
4
地质灾害判断

填空题
4
地质灾害(火山、地震)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与地区分布
选择题
4
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

选择题
4
老年化

选择题
4
人口指标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选择题
4
人口净迁移

选择题
4
简答题
9
工业练习(产业链)

选择题
4
工业联系(汽车产业链)

选择题
4
汽车服务业布局区位因素

简答题
6
意大利工业布局区位因素

填空题
6
工业布局与其区位因素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选择题
4
交通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迁移

选择题
4
人口迁移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其形成原因
选择题
4
城市空间结构与其形成原因


填空题
4
城市空间结构与其形成原因

地理中考双向细目表

地理中考双向细目表

纽带和辐射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联系 促进国际合作 香港的优势为内地提供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北方)
6,2,A
2%
10,2,D
2%
3,2,A
2%
9,2,B
2%
0.007 0.007 0.007 0.007
0.01% 0.01% 0.01% 0.01%
八下 新疆的地形特点;西气东输
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外向型经济;80年建 立的经济特区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的人口特点) 澳大利亚城市分布特点
45,2,B 2%
1,2,A
2%
0.007 0.01% 0.007 0.01%
南极大陆的独特自然环境
17,2,A
2% 4,2,A
2% 0.013 0.01%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特征 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及人种)
45,4,C 4%
45,2,A 2%
认知水平
2011年(100分)
了解
理解
掌握
灵活 运用
选择
简答 百分比
4,2,A
2%
5,2,B
2%
9,2,B
2%
1,2,A
2%
19,2,D
2%
2012年(100分)
选择
简答
百分 比
2013年(100分)
3年平均
选择
简答 百分比 分值
百分比
13,2,A
2% 0.013 0.01%
0.007 0.01%
0.007 0.01%
认知水平
了解
理解
掌握
灵活 运用
2011年(100分)
选择
简答 百分比
2012年(100分)

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题目类型 编号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19、20 21 22 23 24 25 读图分析 填图 2 读图分析 填图 综合 3 读图分析 填图 4 1 考点内容 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地形特点 亚洲气候的影响 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亚洲河流的特点 亚洲的地理分区 亚洲的湖泊 日本经济发展特点 东南亚的旅游资源 东南亚的主要国家 东南亚的河流 东南亚的气候影响 东南亚的城市分布 东南亚的人口 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俄罗斯的经济特点 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俄罗斯的河流 印度的气候特点 印度的农业特点 亚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的气候特点 东南亚的地形区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日本的海陆位置 日本的组成 日本工业区、分布及原因 印度的海陆位置 印度的气候特点 印度的城市 印度经济发展特点 俄罗斯的气候类型、特点 俄罗斯的纬度位置 100 分值 2 2 2 2 2 2 2 4 2 2 2 4 2 2 2 6 2 2 2 2 2 4 3 3 5 2 5 2 6 4 1 1 3 9 2 目标层次 归纳 2 2 2 2 2 4 分析 2
选择
2 4 2 2 2 6 2 2 2 2 2 3
2
2 1 3 9 47 17 100
读图分析 读图分析 5 合计
目标层次 举例
读图说出
2
2 2
4 3 5 5 2 4 4 1
2 100
2 34

地理三年级上册双向细目表

地理三年级上册双向细目表

地理三年级上册双向细目表单元一:认识地球知识点- 地球的形状和特点- 地球的四季变化-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力要求- 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特点- 能够理解地球的四季变化原理- 能够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和影响单元二:认识家乡知识点- 家乡的位置和特点- 家乡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家乡的气候和季节- 家乡的发展变化能力要求- 能够描述家乡的位置和特点- 能够介绍家乡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能够了解家乡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能够观察和总结家乡的发展变化单元三:认识中国知识点- 中国的位置和边境-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中国的气候和季节- 中国的特产和名胜古迹能力要求- 能够标出中国的位置和边境- 能够描述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能够了解中国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能够介绍中国的特产和名胜古迹单元四:认识世界知识点- 世界的大洲和洋流- 世界的地形和地势- 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能力要求- 能够标出世界的大洲和洋流- 能够描述世界的地形和地势- 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单元五:认识太阳系知识点- 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星球的特征和命名能力要求- 能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能够描述不同星球的特征和命名写作要求- 除了在研究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点外,还要培养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通过写描述家乡、中国和太阳系等内容的文章来巩固研究成果。

- 可以通过制作图片、海报、多媒体等形式的展示,将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呈现。

以上是地理三年级上册的双向细目表。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对地球、家乡、中国、世界和太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新课标八年级地理双向细目表

新课标八年级地理双向细目表




认识省内 位置、经济和文化等
3、知道三角洲、城镇化等概念含义。

区域

第二节
1、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 2、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区——西双版纳 3、了解原始森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第一节
2、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 3、认识黄土高原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
第三节
1、明确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范围、地形特点 及自然特征。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的主 要的牧区。

八年级地理双向细目表
第一节
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并能对北京的位做出简要评价。


—北京
2、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八年级地理双向细目表
新课程内容标准
了解中国位置及优越 第一章 性,记住中国邻国、 从世界看 海域以及省级行政单
中国 位组成。了解中国的 人口和民族构成。
了解中国的地形结构
第二章 中国的自
然环境
和地势特征,主要气 候类型及特征和季风 气候显著地特点,中 国主要河流湖泊及常
见的自然灾害。
节 第一节
疆域 第二节
√√
第九章 了解中国国情和世界 走向世界 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
的中国 世界的联系。
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 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第三节 水资源

地理双向细目表

地理双向细目表
成都石室中学高2021届适应性考试(一)
地理双向细目表
板块内容
具体内容
题型
题号
分值
能力层次
识记
理解
应用
权重
人文地理
商业区位因素
选择题
1
4

48%
商业区位因素
选择题
2
4

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选择题
3
4

人口老龄化
选择题
4
4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选择题5Βιβλιοθήκη 4√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选择题
6
4

牧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非选择题
6

生物多样性
非选择题
37(2)
8

生物多样性
非选择题
37(3)
8

旅游地理
成都市夜间旅游的发展条件
非选择题
43
10

10%
环境保护
电动汽车电池处理
非选择题
44
10

10%
36(1)
4

食品加工的区位因素
非选择题
36(2)
6

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非选择题
36(3)
6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非选择题
36(4)
8

自然地理
气候特征分析
选择题
7
4

42%
自然带非地带性
选择题
8
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选择题
9
4

时间计算
选择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命题细目表还原与仿制
(一)2017年命题细目表还原1.2017年全国Ⅰ卷地理细目表
2.2017年全国Ⅱ卷地理细目表
(二)细目表的功能与作用
命题细目表实则为考试命题所用的一种“考核目标与涉及内容”为主体的关联统计表。

它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体现着考试性质和命题立意,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考试测量也会发生变化。

尤其在全国的高考试题命制上更为明显。

为高校选拔新生的选拔性大规模考试,其命题立意已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

(见下图)
鉴于此,细目表不在局限在“知识与能力”的双向上,而趋于多项化,既能反映出围绕或依托的主题材料是什么?创设什么样的题目情境?考核哪方面的素养?又能判断出采用哪种题型?分值有多大?试题难度及区分度是大是小?
就主试者而言,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片面性,而应具有计划性、完整性;使命题者更加明确测评的目标,把握试题的难度结构,调试阅读量、思维强度与测量时间的匹配程度,利于科学合理组卷切合考区考生实际,从而,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试卷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试卷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就受试者而言,可以了解学科命题主题选材及情境创设的特点,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认识试卷结构、题型功能与难度设置等,从而,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三套卷及海南单科卷地理试题细目表,以试题主体信息要素为核心内容统筹列出,既可视为还原命题参照的细目表,又可视为进行试题试卷研究的要素统计表,二者兼顾简便易读易懂,利于启示与引导地理学科的复习备考指导。

高考地理试题的设计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地理科学中萃取智慧,通天理、接地气,使试题显得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信息存理据,问题有新意,其中蕴含着试题系统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促动的精神力量。

现实社会,媒体多元,信息通达,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丰富,学生群体了解和掌握的信息足以超乎主试者的想象,教育已经进入了“同喻”时代。

主试者与学生可以相互促动,主试者可以享受职业满足,受试者能够圆满学业理想,主试者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共同构造了地理试题测试的理脉和意趣。

在时下的教育考试生态中,学生要有问疑的智慧与灵感,也要有质疑的胆量和习惯,进而完成自我调动与自我实现。

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从试题赋予的资源中摄取有效信息,把感受到的人情物象、事趣哲理充分地表达出来,化被动为主动、化参与为主导,这并非“一个美丽的传说”。

某种意义上讲,研究试题是一项文化活动,承载着完善教育测评的社会责任。

说到文化,最具影响力和震撼性的当数试题中的思维冲突和教育价值,因此,试题设计在转变意识,合理定位。

“一题一世界,一问一菩提”,彰显试题的教育本质,关注学生的德性与知性、智能与潜能、业力与恒力。

如此,学生的灵感会不断产生,火花会第次呈现,问题会迎刃而解。

试题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点燃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的内心动起来才是地理教育测试的初衷和归宿。

(三)细目表的信息要素及变化
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已经在体现学科“素养立意”,体现了地理命题在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深化优化测评主旨功能,积极探索着适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大地理核心素养测评的情境创设与设问方式。

今后还会注重基于现实生活、生产及生态问题选材设问,强调真实情境下测评核心素养。

“点滴之处看素养”“细微之处鉴品质”以小见大类的题目还会创设。

为了提高试题试卷的质量,从单个试题入手,具体到所测评的素养上,且考虑素养形成与表现的水平等级,然后,通盘考虑优化组合平行试卷。

进而,支持与顺应高中新课程、高考新方案的实施。

若采用下表所列要素提高“素养立意”命题质量,对教学与复习课也适用。

高考地理试题是主试者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也是学生理念转化与和素养形成的高地。

伴随新课标的实施,教育考试会发生本质性变化,改变着原有的思维模式,释放着人性的智慧之光。

在宏大的地理时空中,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测试方式的通变,谱就了地理试题的“四重奏”,也将会形成地理试题的“新常态”。

文本认知向过程体验转变,形成以学生个体意识为主的思维活动。

无序检视向系统分析转变,建构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知识图谱。

事实为主向问题中心转变,树立问题概念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

单向思考向综合思维转变,重视学生学习素养和学业潜力的提升。

(四)命题细目表的仿制与预测1.2018年模拟命题细目表(一)
2.2018年模拟命题细目表(二)
3.2018年模拟命题细目表(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