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 政治经济学手稿

合集下载

马克思论著读后感——1844哲学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论著读后感——1844哲学经济学手稿
“劳动者降低为商品,而且是最无足轻重的商品;劳动者的贫困同他的生产的能力和规模成反比[应是“成正比”之笔误。——译者注];资本之积累于少数人手中,即垄断的更可怕的恢复,是竞争的必然结果;最后,资本家和地租生活者之间、农民和工业劳动者之间的区别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的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和无产劳动者阶级。”【注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3页。】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却紧紧抓住了历史的人,这个人就是活动着的人。而人作为类存在物直接面对自然的活动,即对象化活动就表现为生产活动??即劳动。于是异化就体现为异化劳动。对劳动着的人的把握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黑格尔的和费尔巴哈的异化区别了开来。也正是这种把握,使得马克思对国名经济学的批判有了可能。
首先,作者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它只是现实的理论表述??的概念,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的考察,得出了这么一个经济事实:
现实事物的客观存在总是有限的,概念才是无限的。有限的不免于死亡。因此概念、精神之类的才是永恒的、普遍的、才是最终值得肯定的。到了费尔巴哈,通过对宗教的异化和形成的过程的研究,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从而把哲学从神秘的、绝对的无限拉回到现实的无限??即人的无限,现实的人的无限就是人的本质,“就是理性、意志、心”。【注3、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1页】而宗教不过是“人心灵之梦”。【 注4、同上,第19页】正是这种对人的本体的肯定,使得费尔巴哈能用实证的人道主义代替黑格尔的抽象的绝对。但是在种代替的时候,他却丧失掉了黑格尔的丰富的历史感,他认为“在同一本质的对立面,矛盾的手段,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是时间”。【 注5、同上,第55页】他把时间作为了一个抽象的存在,没有意识到时间和运动,从而物质的统一。抛弃了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历史就成了空洞的时间。而他的人也就剩下一个抽象的人的“本质”。【 注6、以上参考了埃?博蒂热利《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的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读

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的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读

其次,手稿中的自然主义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在面对 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时,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只有顺应自然、 尊重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提醒我们认识到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运动。在当代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我们应该这些变化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来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类 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一些经典理论,其中包括异化 理论、自然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异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人的本 质的异化,使工人在劳动中感到自己与劳动产品相分离,失去了对劳动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自然主义则强调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 不是与之对抗。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变革的根本 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的手 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研读
基本内容
在众多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卡尔·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无 疑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这部手稿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 位,也是对人类思想史的巨大贡献。本次演示将通过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背 景、分析手稿的逻辑结构、阐述自己的观点及举例论证等方式,全面探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谢谢观看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阐述。例如, 在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行其道,许多工人因此失去了工作,沦为资本 家的奴隶。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现象,工人在劳动中感到自己与劳动产品相 分离,失去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主义呼吁人们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而不是无限制地追求技术和工业的发展。

马哲政治经济学手稿

马哲政治经济学手稿

·第三手稿
· 私有财产和劳动 ·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
需要、生产和分工
货币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
什么是共产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和平均共产主 义”的结合版?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种“共产主
义”
·普鲁东小资产阶级的共产主义 ·以傅里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以巴贝夫为代表的平均共产主义 ·议会的共产主义
·无政府共产主义
《手稿》中对上述几种“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义” 的理解
·粗陋的共产主义
·社会心理基础是对财富的嫉妒心和平均主义欲望, 是向简陋的原始生活的倒退,最终只能走向普遍 的贫穷
·政治性的共产主义
·只是政治上的解放,还没有完全摆脱私有财产的 束缚和制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 产主义的理解
·异化劳动的原始形式产生了私有财产,同 私有财产一起存在和发展,互相作用
·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人的自我异化的积 极扬弃
·讲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一种现实的运动
总结
· 《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 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其内容极为 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一份 独特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 作为处于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著作, 它是马克思在前一阶段已经达到的成就的 基础上前进,是对《论犹太人问题》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重要论点的 进一步发挥,从而帶来了马克思主义发展 史上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
谢谢
浅谈对共产主义的
理解
——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有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 介
· 《1844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约写于1844年5 月底6月初至8月,是 马克思于1844年初步 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 下的一部手稿。 19世 纪40年代,当时马克 思 (26岁)流亡在巴 黎,写下这批手稿, 所以又称“巴黎手

马哲原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讲义)

马哲原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讲义)

一、《手稿》写作的背景和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一)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总体线索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在哲学上是青年黑格尔派,在政治上是民主主义者。

这种思想架构在《莱茵报》时期接触现实问题时即已发生动摇。

在1843年《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历史研究中,他彻底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接受费尔巴哈的思想,实现了第一次重大思想转变。

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哪些思想呢?1、自然决定的描述逻辑;2、人的类本质异化与复归的批判逻辑;这是青年马克思思想中隐性的支配性思想。

(二)写作手稿时的思想背景马克思是哲学专业出身,他之所以研究经济学,是因为受了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赫斯、蒲鲁东的影响。

《手稿》是马克思从人本主义哲学出发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所作的批判。

其中的人本主义异化劳动理论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三)《手稿》中的两条线索1、一条是明显的主导的人本主义的线索,这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异化论的延伸和对赫斯经济异化思想的系统化。

【此时的马克思认为,人本学是国民经济学的秘密,劳动是资本的秘密,社会的人是货币的秘密。

】2、另外一条是隐蔽的不自觉的线索,即从经济现实出发的客观线索。

关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日】广涉松: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三个先验预设1、人未异化的本真存在;2、异化了的非本真存在;3、通过对异化的扬弃而恢复人的本真存在;马克思就是从上述劳动异化理论的预设出发,对现实的劳动的非人状况进行哲学—伦理学的批判。

二、关于《手稿》的创作时间、由来、结构、出版及其影响。

1、创作时间:1844年4月到8月。

不是为了发表而写作的。

2、由来:梁赞诺夫——马克思《巴黎笔记》照相版手稿——10个笔记本中有3个是相对对立的理论文本。

3、出版:1927年。

中文版:1957年。

4、传奇遭遇:最难解读、引用最多的解读;近期的2次重大解读(前苏联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解读、中国理论界“类哲学”和“实践人道主义”解读);《手稿》在80年代中国的反响(讨论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与人道主义理论的第一次热潮)5、影响:西方——“新的福音书”,“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马克思的中心著作”,“概括了马克思的全部精神的唯一文献”亨·德曼:“新发现的马克思”。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的自由理论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的自由理论
的 自然必 然性 .限制 了人 的需要 :人所需要 的是桌 子 而不是 树木 .是面包 而不是 麦粒 。在历 史 之初 ,
“ 普遍性 ” ,决定 了人在任 何一种客体 中都 能实现 自
己的 目的 ,能够 克服任 何外在 自然必 然性 的 限制 , 从而实现 自由。
人类处 处都会受到外在 的 自然必然性 的限制 ,因而
造价值的 自由;劳动产 品的交换 实现 并确证人的 自由 ;自由的真正 实现 需要一 系列的社会 经济条 件 ,因而在 资本 主义社会 ,自由必然异化为 劳动者 的不 自由;资本 主义的发展 为扬弃 自由的异化
创造 了社会 经济条件 ,因此真正的 自由也植根在 资本 主义社会 中。马克思的上述观 点是我们 全面
二 、 自由是 “ 为我 ”与 “ 为他 ” 的统一
从 经济关 系的角度看 ,为物 “ 塑形 ” 的过程 即 是 价值创造 的过 程 ,而从更一般 的意义上看 ,则 是
“ 为我”与 “ 为他 ”统一 的过程 。
不 得不 改造 自然物 ,即 “ 服障碍 ” 克 、克服 自然 的
外在 必然性限制 ,实现 自我 目的 ,也 就是 自由的生
马 克 思 《 治 经 济学 批 判 手稿 》 政
中 的 自 由理 论 水
胡 贤鑫
摘 要 :在 《 治经济学批判手稿 》中,马克思从 经济学的视 角 ,全面论述 了自由问题 。他认 政
为 : 自由的本质是克服 外在 自然必然性对人 的 限制 ; 自由在 劳动 中生成 ,并在 劳动 中展 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此 自由的根据在 于人 的劳动 ;劳动是创 造价值 ( 用价值 和交换价值 )的活动 ,因而人 的 自由是创 使
动则是 “ 我的活动 ” 为 ;人 只能通过 “ 为我 的活动 ”

马哲作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阅读摘录

马哲作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阅读摘录

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中,马克思主要谈论的问题是工人工资的问题,那么?工资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工资对于工人,是自我劳动的合理报酬,还是资本家剥削的一种形式,或者说,对于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所得利润的损失,还是与之相反促进了其利润的增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工资)的相关论述如下:(1)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就是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活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

按照斯密的意见,通常的工资就是同“普通人”即畜类的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

(2)市场价格的偶然的和突然的波动,对地租的影响比分解为利润和工资的价格部分的影响小;而对利润的影响又比对工资的影响小。

一般情况是,有的地方工资提高,有的地方工资保持不变,有的地方工资在降低。

(3)当资本家赢利时工人不一定得到好处,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一定跟着吃亏。

例如,当资本家由于制造秘密或商业秘密,由于垄断或自己地段的位置有利而使市场价格保持在自然价格以上的时候,工人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4)其次,劳动价格要比生活数据的价格远为稳定。

两者往往成反比。

在物价腾贵的年代,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下降而下降,因生活价格提高而提高。

这样,二者互相抵消。

无论如何,总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没有饭吃。

在物价便宜的年代,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提高而提高,因生活数据价格下降而下降。

这样,二者互相抵消。

(5) 不同行业的工人的劳动价格的差别,比不同投资部门的利润的差别要大得多。

在劳动时,个人活动的全部自然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差别表现出来,因而所得的报酬也各不相同,而死的资本总是迈着同样的步子,根本不在乎实际的个人活动如何。

(6) 工资的提高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

他们越想多挣几个钱,他们就越不得牺牲自己的时间,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来替贪婪者从事奴隶劳动。

这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

工人寿命的缩短对整个工人阶级是一个有利状况,因为这样就必然会不断产生对劳动的新需求,这个阶级始终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一部分,以避免同归于尽。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介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介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介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历史背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亦称《巴黎手稿》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1844年4-8月在法国巴黎写的一部手稿。

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即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

该著作标志着马克思已最终地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并开始了向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接近。

《手稿》的写作是马克思旱期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曾经历了两次决定性的转折。

第一次是在《莱茵报》被查封后,马克思回到克罗茨纳赫。

为了反思在《莱茵报》期间亲身接触到的现实社会的政治斗争,解决因现实与黑格尔理性哲学的矛盾所产生的“苦恼的疑问”,他阅读并研究了有关法国、英国、德国的20多部历史著作,写出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得出了法的关系如同国家形式一样决定于“市民社会”,而“市民社会”的解剖侧应求之于政治经济学的结论。

这既标志着马克思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也说明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马克思思想深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次是1843年10月底,马克思迁往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中心——巴黎。

在这里,马克思亲自参加了工人的革命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到物质力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意义,写出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两个转变,为了进一步揭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市民社会”的秘密,马克思搜集了大量的材料,细心地研究了法国革命的历史,打算写一部《国民公会史》.然而,这种研究使他认识到,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的结果,而阶级斗争又是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

这时,恩格斯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也给马克思很大启发,使他进步认识到只有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基础上,才能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改造方式。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1844年4—8月于巴黎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写的著作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现在的名称是后人加的。

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现部分原稿已轶失。

1927年,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达·梁赞诺夫将《手稿》第3部分整理后,发表在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上,后重印于192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3版上,标题为《〈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

1929年在巴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评论》法文杂志上以《关于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札记》和《关于需要、生产和分工的札记》为标题发表了一些片断。

1932年,德国社会党人S·朗兹胡特和J·P·迈耶尔对手稿进行整理后,用原文发表在《卡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早期著作)》第1卷中,标题是《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这个版本略去了《手稿》的第一部分。

同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国际版)第1部分第3卷首次用原文全文发表了《手稿》,标题是《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

中译文编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现在出版的《手稿》的结构是编者加工整理而成的。

《手稿》中的有些篇章(《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等)的标题是马克思原稿就有的,另一些篇章的标题是编者加的。

《手稿》是马克思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性考察,从而论证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研究工作的记录。

它主要由马克思在阅读过程中对原书的摘录、概括的转述、批判性的注释以及马克思自己在研究中产生的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组成。

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手稿》共27页。

在这27页稿纸上,马克思每页都分为“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三个纵栏。

前16页,马克思在这三个标题下主要摘录了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并作了批判性的分析。

从第17页开始,马克思只写“地租”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介
• 《1844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是马克思第一 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 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 考察,并初步阐述自 己的新的经济学、哲 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 想的一部早期文稿。
目录
• 第一手稿 • 工资 • 资本 • 地租 • 异化劳动 • 第二手稿 • 私有财产的关系 • 第三手稿 • 私有财产和劳动 •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 需要、生产和分工 • 货币 •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
谢谢
浅谈对共产主义的 理解
——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有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介
• 《1844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约写于1844年5 月底6月初至8月,是 马克思于1844年初步 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 下的一部手稿。19世 纪40年代,当时马克 思(26岁)流亡在巴 黎,写下这批手稿, 所以又称“巴黎手 稿”。
什么是共产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和平均共产主 义”的结合版 ?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种“共产主 义”
• 普鲁东小资产阶级的共产主义
• 以傅里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 以巴贝夫为代表的平均共产主义 • 议会的共产主义
• 无政府共产主义
《手稿》中对上述几种“共产主义” 的理解 • 粗陋的共产主义
• 社会心理基础是对财富的嫉妒心和平均主义欲望, 是向简陋的原始生活的倒退,最终只能走向普遍 的贫穷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 产主义的理解
• 异化劳动的原始形式产生了私有财产,同
私有财产一起存在和发展,互相作用 • 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 ,人的自我异化的积 极扬弃 • 讲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一种现实的运动
总结
• 《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 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其内容极为 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一份 独特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 作为处于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著作, 它是马克思在前一阶段已经达到的成就的 基础上前进,是对《论犹太人问题》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重要论点的 进一步发挥,从而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发展 史上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
• 政治性的共产主义
• 只是政治上的解放,还没有完全摆脱私有财产的 束缚和制约
•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 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 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 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 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 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 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 和本质、对象化合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 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