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学与组分分析分析

合集下载

石油化学与组分分析

石油化学与组分分析

第一章1. 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经济发展供应能源,支撑材料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动力,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石油产品及石油化工中间体。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药,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际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2. 了解石油化学组成有何实际意义?因为原油虽在表观特征上与烃类相似,然而在利用原油和加工原油的角度看,各种原油在性质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有的原油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产率较高的合格汽油,有的却只能得到很低产率的低质汽油。

有的原油常温下要凝固,有的在0℃仍能流动。

有的原油很容易获得沥青,有的却非常困难。

原油及其加工后产品的性质都是由它们的化学组成所决定的,包括烃类的组成和非烃类的组成。

因此,在确定一种原油的加工方案前,首先要了解它的性质和组成。

3. 石油的定义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4. 常规石油是指哪些石油资源?常规石油就是指油气田可以用传统的技术(自喷、人工举升、注水气)采油等进行开发。

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5. 非常规石油指哪些石油资源?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尚无明确定义,人们采用约定俗成的叫法将其分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及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等,后者主要指低渗透气压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天然气及无气成因油气。

此外,油页岩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后产出的可燃气和石油,也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6. 世界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在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

石油的化学组成

石油的化学组成
吡咯类和吲哚类氮化物都不稳定,易于氧 化和聚合生成胶状物质,因此石油产品中 如果含有较多的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其颜 色很容易变深和产生沉淀。
3、卟啉络合物 在石油中还发现了一类由四个吡咯环所组成 具有卟吩结构的卟啉类化合物,这是一类重 要的生物标志物,在研究石油的成因中具有
第一节 原油的一般性质、元素 组成、馏分组成与分类
一、原油的一般性质
石油(Petroleum)或称原油(Crude Oil) 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黄色、褐色 乃至黑色的可燃性粘稠液体,它常与天然
气并存,有“黑色金子”之称。
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低层
中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而形成的烃类
和非烃类的复杂混合物。
常规原油的相对密度在0.80~0.95之间。
而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
之间,属偏重的常规原油。
重质原油的相对密度均在0.93以上,有
的还大于1.0。
二、原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主要是由C、H、S、N、O五种元素组 成,最重要的是C和H两种元素。
这些元素的含量大致范围为: C H 83.0~87.0m% 10.0~14.0m%
甲基环戊烷的异构体,在环己烷系中主要
是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
芳香烃以甲苯和二甲苯尤其是间-二甲
苯的含量较高,苯、对-二甲苯及邻-二
甲苯的含量显著较少。
汽油馏分中的单体烃组成与其使用和加工
性能都有直接的关系,因而它是重要的基
础数据。
3、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含量及分布 在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含量一般都比较高,尤 其是石蜡基的原油(如大庆和中原原油)其 含量就更高了。
主要特点之一 。
第二节 石油的烃类组成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表示法

石油的组成石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的组成石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的组成石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包括烃类及非烃类。

烃类。

石油中包括:①烷烃,含量随馏分沸点升高而逐渐减少。

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都存在。

后者主要是单取代基异构物,支链较短且大多靠近链端。

②环烷烃,主要是五元和六元环烷烃的衍生物。

低沸点馏分中以单环为主,中沸和高沸点馏分中还有双环和多环环烷烃。

③,含量随馏分沸点升高而增多,环数也增多。

大多带有烷基侧链,链的长度不一。

在高沸点馏分中还常并连有环烷环(环烷-芳烃)。

非烃类。

存在于石油中的有:①含硫化合物,是石油中主要的非烃化合物。

各种原油的含硫量差异很大,少的只有万分之几,多的可达百分之几。

在同一石油中硫化物含量随沸点升高而增多。

硫的存在形态已确定的有:元素硫、硫醚、硫醇、噻吩及其同系物等。

②含氮化合物,一般在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主要集中在高沸点馏分及中。

有碱性含氮化合物(吡啶、喹啉的同系物)和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吡咯、吲哚、咔唑类)。

含氮化合物在石油贮存过程中易生成胶质,在加工过程中能引起。

③含氧化合物,含量很少,存在形态以环烷酸为主,脂肪酸和酚的含量很少。

低分子环烷酸能腐蚀金属设备。

④胶状、沥青状物质,存在于高沸点馏分和渣油中,是以稠合芳环为核心,连有环烷环和烷基侧链、并有各种杂原子基团的复杂大分子化合物。

其中不溶于低分子正构烷烃而溶于苯的组分称为沥青质。

⑤金属化合物,以油溶性金属有机化合物或络合物形态存在,集中在渣油中。

金属元素有镍、钒、铁、铜等,镍和钒的含量从几个ppm到几百ppm,相当部分以卟啉络合物形式存在。

烃类的化学反应分为热反应和催化反应两类。

热反应:烃类在约450℃开始即有明显的热反应(包括裂解和缩合)。

在加热条件下,烷烃主要发生碳链断裂,生成碳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环烷烃主要发生侧链断裂和环烷环开裂反应;芳烃除侧链断裂外还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稠环芳烃直至焦炭(见),芳香环本身则很难开裂。

硅酸铝为催化剂,主要发生裂化反应。

②和反应,以铂、镍等金属为催化剂可使芳烃和烯烃加氢成为相应的饱和烃,也可使烷烃脱氢为烯烃或使环烷烃脱氢生成芳烃。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实验教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实验教案
二、石油的物理性质
1. 石油颜色的观察;2. 石油密度的测定;3.石油粘度的测定;4. 石油荧光性的观察。
思考题与作业
1. 观察我国若干油田原油的颜色。
2. 根据实验观察和讲课内容,小结原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关系及其应用。
实验
原理
石油的组分包括饱和烃、芳烃、胶质(非烃)和沥青质。根据石油中不同组分的化合物在流经分离柱内的吸附剂时,同吸附剂间的吸附性能不同,以及各种有机冲洗剂的极性不同,其脱附快慢也不同的原理,选择适当的吸附剂配比及冲洗剂的用量,可以把原油中各族组分分离。目前常采用柱色层法。
实验操作重点及难点
重点:组分分离,各油田原油观察。
难点:原油组分分析流程。
实验要求
1.了解组分分析的原理和分析流程。
2.掌握原油物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石油组分分析
1.纯化,棉花、滤纸净化,无水硫酸钠、层析硅胶(80-200目,分析纯),层析氧化铝(80-200目)纯化,玻璃器皿的净化。
2.实验步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实验教案
指导教师(签名)20年月日
课程性质
课内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一石油的组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
实验性质
验证性实验
开课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开课班级
资工1041~1044
人数
177
实验
目的
石油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特征对研究石油形成、运移、聚集、保存、次生改造和分布,评价石油的工业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目的:①通过实验演示了解石油的族组分组成分析过程; ②通过观察和测定了解石油的基本物理性质。
(3)在层析柱底部塞少量棉花,用80-200目活化过的硅胶及中性氧化铝按硅胶/氧化铝体积比为1:1干法充填层析柱,轻敲柱壁,使吸附剂填充均匀,并在柱上方加入适当的颗粒状无水硫酸钠;层析柱的内径为0.9cm,长度30cm。

石油中胶质化学组成分析及结构特征的研究概况

石油中胶质化学组成分析及结构特征的研究概况

石油中胶质化学组成分析及结构特征的研究概况陈兰萍;李崇瑛;杨晶;杨雪;楚景涵;蒲海源;罗治江【摘要】原油中胶质含量是原油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不仅影响原油的开采、储运及加工,而且还会导致加工所得石油产品的性能发生变化。

因此,对胶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当前应用于胶质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的HPLC—MS,GC—MS,NMR,FTIR等这些主要方法的应用。

但要深入、全面地了解胶质的组成和结构信息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分析方法。

%The content of resin was an important index of evaluation of crude oil. It not only affected the miningof crude oil,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nd processing, but also led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il products processing change. Therefore, the resin had the important meaning for the research. The current main methods applied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n by HPLC - MS, GC - MS, NMR, FTIR and so on were summarized. But to in - depth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in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information still needed to continue to explore new analysis method.【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2(040)002【总页数】3页(P51-53)【关键词】胶质;化学组成;结构特征;分析方法【作者】陈兰萍;李崇瑛;杨晶;杨雪;楚景涵;蒲海源;罗治江【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2.12胶质是石油中一种油溶的、杂散的、无规则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极性较沥青质小的芳杂稠环大分子非烃化合物,外观呈深棕色至深褐色,是极为粘稠不易流动的液体或无定形固体,受热时熔融,密度略小于1.0 g/cm3,是石油中的重要组分[1-2]。

2.1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2.1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32
CA%=6÷20×100%=30% CN%=4÷20×100%=20% CP%=10÷20×100%=50% RT=2;RA=1;RN=1
注:
➢石油馏分的结构族组成是把一个馏分看作是一个平均分子,
所以环数有可能是小数;
➢CA%、CN%、CP%、RT 、RA 、RN是平均分子的结构参数
②石油馏分结构族组成的n-d-M法 ➢烃类的物性与其结构单元密切相关 ➢测定中间馏分或高沸点馏分的相对密度(d)、折射 率(n)和分子量(M),就可以用表2-9中的公式算出各 结构参数(CA%、CN%、CP%、RT 、RA 、RN)
11
12
3.直馏馏分:从原油直接分馏得到的馏分。它基本保 留了石油化学组成的本来面目,如:不含不饱和烃, 在化学组成中含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
4.石油中含有的馏分,一般规定: ➢小于180℃的馏分为汽油馏分(也称为低沸点馏 分,轻油或石脑油馏分)
➢180~350℃的馏分为煤、柴油馏分(中间馏分, AGO) ➢350~500℃的馏分为减压馏分(也称高沸点馏 分,VGO) ➢大于500℃的馏分为减渣馏分(VR)
16
减压瓦斯油(vacuum gas oil;VGO)
简称VGO,指原油经减压蒸馏所得到的沸程范围约为350~ 500℃的馏分油的总称,是一种重质油。石油炼厂中减压瓦 斯油常作为制取润滑油的原料;也作为催化裂化、加氢裂化 及热裂化等过程的原料,以得到更多的轻质石油产品。随着 石油化工的发展,要求不断扩大裂解原料范畴,近年来,已 采用减压瓦斯油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用于烃类裂解。一般硫含 量低的减压瓦斯油,例如低于0.5%(质量),可以不经预处 理,即可直接进行裂解制取乙烯。以减压瓦斯油为裂解原料 的乙烯收率较低,裂解技术较复杂。

化学分析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研究

化学分析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研究

化学分析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分析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化学分析技术为石油化工企业提供了更加精确的质量监控和生产调控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石油化工生产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

它能通过分析样品中的初级、中间以及末端产品的组成和结构,对石油化工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比如,通过对合成乙烯制备过程中C2、C3、C4烃类碳数分布和分子结构特征的监控分析,可以帮助生产管理者控制乙烯产率,调整生产工艺和操纵生产参数。

此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还可以用于有机物分析,提高企业环保水平。

石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为确保环境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需要对废气、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析。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废气、废水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一些有害有机物的含量和结构,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依据,采取安全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又称为I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技术。

它可以通过测定样品的红外吸收谱,来确定样品中的主要成分。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IR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石油化工产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组成,可以分析出饱和、芳香和烯烃化合物的含量和结构特征。

IR技术还可对催化剂或吸附剂进行分析,监控其催化或吸附效果的变化情况,为石油化工生产线的调试和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IR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石油化工中的废水、废气处理。

其实验方法灵活简单,具有快速、高效、可靠、精密等优点。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可以分离和定量检测样品中的单一组分。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HPLC技术可以通过对石油化工产品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在石化工业中,HPLC技术可对多种化学品、生物制品、医药制品、有机物质等进行有效分析,并能快速准确的得出分析结果。

石油化学整理

石油化学整理

【绪论】前言主要介绍了石油工业的历史与现状、炼油工业的历史与现状、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与现状、石油化学学科沿革。

1、近代石油工业兴起的标志是什么?2、石油工业发展分为哪三个时期?3、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之间的差别是什么?4、世界石油与天然气的生产大国主要包括那些,我国的地位怎样?5、我国目前石油工业与炼油工业的状况?6、为什么要进行石油加工?7、简述炼油工业的发展。

8、最主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包括哪些?9、石油化学学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章、石油的化学组成】石油的化学组成主要介绍了石油的元素组成、馏分组成、石油的分类、石油及其馏分的烃类组成、石油中的含硫、含氮、含氧、金属化合物分布规律以及存在形态、石油中的胶质沥青状等非烃类物质。

本章重点难点:不同类型的石油化学组成的特点、石油中胶质与沥青质的组成特性、石油胶体化学的特点。

一、原油的一般性质、元素组成、馏分组成和分类原油的一般性质包括密度、黏度、残炭、凝点、正庚烷沥青质含量等,原油的元素组成主要包括不同原油的碳、氢、硫、氮、氧元素组成以及氢碳原子比,原油的馏分组成主要包括不同原油的汽油馏分、柴油馏分、减压馏分以及减压渣油的组成,原油的分类方法、不同原油的类型。

二、石油的烃类组成石油烃类组成的表示方法、石油天然气的单体烃组成、汽油馏分的单体烃组成与族组成、煤柴油馏分的烃族组成、减压渣油的族组成、减压馏分与减压渣油的结构族组成。

三、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硫在石油及其各馏分中的分布、石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存在形态。

四、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氮在石油及其各馏分中的分布、石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存在形态成。

五、石油中的含氧化合物石油中酸性含氧化合物的分布状况、石油中含氧化合物的组成、石油酸的性质及其利用。

六、石油中的微量元素石油中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石油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

七、石油中的胶状沥青状物质胶质与沥青质的元素组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特征、石油胶体分散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 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经济发展供应能源,支撑材料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动力,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石油产品及石油化工中间体。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药,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际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2. 了解石油化学组成有何实际意义?因为原油虽在表观特征上与烃类相似,然而在利用原油和加工原油的角度看,各种原油在性质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有的原油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产率较高的合格汽油,有的却只能得到很低产率的低质汽油。

有的原油常温下要凝固,有的在0℃仍能流动。

有的原油很容易获得沥青,有的却非常困难。

原油及其加工后产品的性质都是由它们的化学组成所决定的,包括烃类的组成和非烃类的组成。

因此,在确定一种原油的加工方案前,首先要了解它的性质和组成。

3. 石油的定义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4. 常规石油是指哪些石油资源?常规石油就是指油气田可以用传统的技术(自喷、人工举升、注水气)采油等进行开发。

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5. 非常规石油指哪些石油资源?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尚无明确定义,人们采用约定俗成的叫法将其分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及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等,后者主要指低渗透气压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天然气及无气成因油气。

此外,油页岩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后产出的可燃气和石油,也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6. 世界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在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

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7.中国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中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尚有57%的剩余可采资源有待探明。

总体属于石油勘探中级成熟阶段。

但中国待探明石油资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等等,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技术要求和成本费用越来越高。

未来中国石油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在西部和海上。

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资源丰富。

根据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约为100亿吨,其中70%在中国断续国界以内。

8. 世界石油资源消耗的大致情况消费量(亿吨油当量)9. 中国石油资源消耗的大致情况1950年原油和天然气只占总能源的0.9%,到1960年、1970年就分别增加到3%和15.3%,1980年达到26.8%,近年来,我国石油能源在总能源中的比重一直在20%左右。

这与石油能源在世界总能源的比重58%相比还是相当低的。

10. 我国在石油资源方面面临哪些重大问题?1后备可采储量不足 2风险勘查投入不足 3缺乏供给保障机制,很难适应市场变化 4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增储上产需要 5环境问题严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11. 石油资源有哪些重要的应用?各种机械需要的各种润滑油,各种内燃机需要的不同规格的汽油和柴油,公路上铺沥青,飞机需要的喷气燃料,食品工业需要的食品级石蜡,橡胶工业需要的溶剂油,等等。

12. 如何合理地利用石油资源?(1)要真正认识到石油天然气是宝贵资源,才能做到经济合理地利用。

(2)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可以大量吸引外资,能真正地实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

利用天然气,再加上炼油厂的石脑油,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然后再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化肥、玩具、提包、纺织品、服装、人造宝石、鞋帽、电子产品、汽车零配件等等。

这些产品,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外,还有大力向外出口第二章1.天然气为何要分干气和湿气?伴随原油出产的湿性天然气叫做湿气,不含液体成分的为干性天然气。

2.干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干气是油田的伴生天然气,经过脱水,净化和轻烃回收工艺,提取出液化气和轻质油以后,主要成分是甲烷的处理天然气。

3.湿气和干气主要有什么不同?烃类气体中,CH4≥95%,C2+<5%的烃气,称为干气,又叫贫气;CH4≥95%,C2+>5%的烃气,称湿气,又叫富气。

4.天然气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天然气主要可用于发电,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汽轮机电厂的废物排放水平大大低于燃煤与燃油电厂,而且发电效率高,建设成本低,建设速度快;另外,燃气轮机启停速度快,调节能力强,耗水量少,占地省。

天然气也可用于化工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主要有合成氨,甲醇,炭黑等近20个品种,经二次或三次加工后的重要化工产品则包括甲醛、醋酸、碳酸二甲酯等50个品种以上。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生产装置投资省、能耗低、占地少、人员少、环保性好、运营成本低。

天然气广泛用于民用及商业燃气灶具、热水器、采暖及制冷,也用于造纸,冶金、采石、陶瓷、玻璃等行业,还可用于废料焚烧及干燥脱水处理。

6. 工业上惰性气体He、Ar2、Ne是如何得到的?一般是通过分离空气制取的,通过对液态空气进行分级蒸馏,可得稀有气体混合物,再用活性炭低温选择吸附法,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稀有气体了。

7. 原油的主要元素组成?C 83.0%——87.0% H 10.0%——14.0% N 0.01%——0.7% O 0.05%——1.5% S0.05%——5.0%8. 原油的H/C比大致在什么范围?与原油的分子量和烃类组成有什么关系? XX——4.0 同一系列的烃类的,其H/C原子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烷烃的变化幅度较小,环烷烃的随分子量的变化幅度较大。

不同结构的烃类,碳数相同时,烷烃的H/C原子比最大,而芳烃最小。

对于环状烃而言,相同碳数时,环数增加,其H/C原子比降低。

9. 原油中主要的非烃元素有哪些?S.N.O等,还有金属元素例如Ni.V.Sn.Na等等。

10. 原油的一般物性有哪些?大多数原油是密度比水低的黑色粘稠液体。

原油的一般性质,如密度、粘度、凝点、蜡含量、胶质、残碳等,都有专门的实验分析方法。

11. 我国的原油有哪些特点?Ni 高V低,与国外相反。

我国石油一般为偏重的石油。

12. 原油中烃类组成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单体烃组成、族组成,结构族组成。

13. 何为馏分?为什么要将原油切割为不同的馏分?分馏是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所分成的部分称为馏分。

在理想状况下,可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可通过极精密的蒸馏将化合物按其沸点次序逐一蒸馏出来而得到彻底的分离。

然而对于原油来说,这样的彻底分离难以实现。

原油中化合物组分数极多,不少组分的沸点差距很小,有的大分子量的化合物的挥发性很低,还有的化合物容易受热分解,此外还存在溶液的非理想性,这些因素都使原油难以通过精密分馏来实现单体化合物的彻底分离。

14. 来自不同原油的相同馏分(沸程相同)其化学成分是否相同?不相同。

相同沸程的馏分可能互相之间密度会有较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化学组成不同所致。

15. 何谓原油和馏分的单体烃组成?这是将组成石油馏分的每一种烃类的单体化合物的含量全部表示出来的方法。

(只适用于部分低沸馏分)16. 何谓原油和馏分的族组成?这是将组成石油馏分的所有烃类化合物按它们在有机化学中的分类归属,按族表示它们的含量。

(方法适用于各种石油馏分)17. 何谓石油和馏分的结构族组成?这是将组成石油馏分的所有烃类化合物中的亚分子的结构单元按类型表示它们的含量。

(最常用的结构族组成分析中将石油馏分中所有烃类分子的碳原子按它们在芳香环、环烷环和烷基侧链上这三种类型进行归属,然后用芳香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P)这三个特征指标来表示石油馏分中烃类化学组成。

18. 单体烃表示法可用于哪些馏分?部分低沸馏分。

19. 汽油馏分的单体烃组成有何特点?各个单体烃相差很悬殊。

在石油轻馏分中丰度较高的烃类主要有正构烷烃,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甲基环戊烷,甲苯,二甲基环己烷以及在2—位或3—位上有单甲基支链的异构烷烃。

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含量明显高于多支链的异构烷烃的含量。

简单取代基的化合物在石油轻馏分中有较高丰度是一种普遍倾向。

20. 族组成表示法常用于哪些馏分?几乎都可以使用,常用于轻组分,中间馏分。

21. 对轻组分通常用哪几个烃族表示其族组成?链烷烃P 环烷烃N 芳烃A 烯烃 O22. 对中间馏分通常用哪几个烃族表示其族组成?链烷烃P 环烷烃N 芳烃A23. 对渣油组分通常用哪几个烃族表示其族组成(广义族组成)?饱和烃(直链、支链、环状)芳香烃。

24. 对渣油进行四组分分析时,用正庚烷为溶剂和用正戊烷为溶剂得到的沥青质含量为何不同?渣油中的沥青质溶于正庚烷但不溶于正戊烷。

25. 结构族组成表示法常用于哪些馏分?重馏分(可用于轻馏分,中间馏分,但无实际意义)。

26. 不同化学组成方法有何实际应用意义?单体烃分析方法适用于低沸点的部分馏分,而将石油馏分中单体烃的含量全部分析清楚很困难,所以需要族组成分析法。

27. 何谓虚拟组分?组分可能实际不存在,根据其馏分温度虚拟出来的一个馏分。

28. 描述两种虚拟组成方法。

(1)烃类集总组分烃类集总组分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虚拟组分。

它的提出主要是考虑各种烃类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性。

一般根据所涉及的反应和希望解决问题,从实用的角度将性质相近的化合物归并在一组并成为“集总”,从而使石油馏分简化成为若干个集总组分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馏分的虚拟组分石油的中间馏分或高沸馏分都是一些有极多组分数的烃类等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的沸点分布是近于连续分布的。

在有些场合它们可粗略地近似为单元组分,并取混合物的平均性质作为这简化处理的单元组分的性质。

29. 结构族组成常用哪几个特征指标来表示结构单元?芳香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A)、环烷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N)和烷基侧链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P)30. 原油中主要的非烃元素有哪些?它们的元素含量大致范围是多少?N 0.01%——0.7% O 0.05%——1.5% S 0.05%——5.0%31. 原油中的非烃元素对石油加工和石油产品有何影响?它们的存在对原油的加工和产品的使用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32. 原油中主要的含硫化合物是哪些?硫化氢、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噻吩等化合物和一些分子量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枫类、亚枫类)的含硫有机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