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的养殖技术方法
泰和乌鸡养殖四绝招,细小处要注意

泰和乌鸡养殖四绝招,细小处要注意泰和鸟鸡作为药用在中国民间历史悠久,主治消渴、中恶、胸腹痛,虚劳亏损等,我国著名的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成份就是乌鸡的肉、内脏和骨头。
就连泰和乌鸡产的蛋,所含氨基酸含量也要比普通鸡蛋高,具有相当高的营养和滋补作用。
正是看中了泰和乌鸡特殊的药用价值,10年前李翔华开始养起了这种乌鸡,积累很多乌鸡养殖的经验。
第一招:灯泡保温法最初养鸡的时候,他就发现泰和乌鸡一生下来就出奇的小,长得也就拳头那么大,重量也就20多克,而其它鸡一出生都有50多克。
除了个儿长得小,这种小乌鸡苗还特别容易得感冒。
尤其在温度方面,只要一疏忽,就很容易发病,引起感冒。
得了感冒的小鸡苗不仅吃得少,喝得多,而且更多的时候是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样小家伙们再次染病的几率也高了,自然成活率也就比较差。
要减少弱小的泰和乌鸡苗患病的可能,温度调节成为了摆在李翔华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一般来说,在育雏阶段的第一周,环境温度在34℃左右,普通鸡就能够正常生长,而泰和乌鸡在这个阶段的生长最适温度却是在35~36℃。
而且由于生来弱小,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敏感,只要温度稍有变化,泰和小乌鸡就会感冒生病。
要使温度达标,关键就是要使温度相对恒定。
于是李翔华把炉火加温改成了简便易行的灯泡加温。
因为用火炉子保温,温度忽高忽低,效果很差。
采用灯泡加温以后,只要灯亮着,再盖上厚厚的棉被,育雏室里的温度就基本不变了。
不过,为了根据小乌鸡需要,人为的控制温度高低,李翔华还准备了各种瓦数大小不一的灯泡。
原来,小乌鸡苗在育雏阶段的温度也不是一直不变的。
第1周它的生长最适温度为35~36℃,到了第2周,温度就要下调到32~34℃,以后每周降低1~2℃。
所以,每个星期,养殖场里的饲养员都要通过更换灯泡,来调整温度,满足小乌鸡的生长要求。
有了适宜的温度,整个育雏期的鸡苗就不会再因为忽冷忽热而感冒了。
第二招:散养补营养泰和乌鸡一般养到六七十天的时候,李翔华就要把它们放到林地里去了。
乌鸡的饲养方法

乌鸡的饲养方法乌鸡是一种名贵的优良药用鸡种,其商品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乌鸡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乌鸡的饲养方法乌鸡出壳后,反应比其它鸡迟钝,不知饥饱,怕惊吓,对温度要求较高。
一周龄白天为32℃,晚上34℃,以后每周下降1℃~2℃,待二月龄脱尽绒毛长出新羽后方可脱温。
刚出壳的雏乌鸡应先放在暗光下休息,10~24小时后给予强光饮水、开食,以后把光减弱,用一个15W白炽灯即可。
饮水先用0.2%的高锰酸钾水,如有光叫不吃食的,可往它嘴中滴几滴糖水,等拉下胎粪就会吃食。
农户最好在火炕上育雏、炕面上可铺上一寸厚的细沙。
开食先喂八成熟的小米或玉米细粒、芝麻粒等。
3~5天可放上食槽,改喂小鸡料。
以后每隔5天喂一次高锰酸钾水或大蒜水用以防病。
中、成乌鸡与一般鸡的饲养管理大致相同,但乌鸡的饲料要精,粗蛋白含量为14%~18%,代谢能为每公斤2500~2800大卡,日粮以谷物为主,并按精料的20%~30%喂青绿多汁饲料。
自由采食砂子。
乌鸡怕湿怕潮,鸡舍要通风良好,地面干燥。
最好在鸡舍内设置高1米以上的栖架,让鸡栖息,可减少疾病、提高成活率。
乌鸡群体不宜过大,一般以100~120只较为适当。
饲料要足,每次喂料量以控制在1小时吃完为止。
鸡舍和运动场地,每年应换20厘米深新土一次。
乌鸡体质娇弱、抗逆性差,发病后容易死亡。
故重点应放在防病上。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做好鸡舍内外的消毒工作。
要经常打扫鸡舍和运动场,勤换晒垫料。
食槽、饮水器等每天应洗刷干净,每半月用1%~2%烧碱溶液消毒一次。
其次要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对不能用疫苗控制的疾病,可针对病的发生规律给以有效的预防。
乌鸡的饲养技巧1、雏鸡的消化机能弱,所以一定要喂容易消化的饲料,加半熟的小米饼拌入熟蛋黄(按18只雏鸡每日拌1个),10日龄后可以在饲料中加入10%~20%玉米面,8%~10%切碎的青饲料,1%~1.5%的骨粉,1%~l.5%的鱼粉和0.5%清水洗净的细砂粒。
养殖乌鸡的技术方法

养殖乌鸡的技术方法引言乌鸡,又叫黑鸡,是一种常见的家禽。
它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养殖乌鸡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能提供优质的食材。
本文将介绍养殖乌鸡的技术方法,包括饲养环境的搭建、营养饲料的选择、疾病防控等方面。
饲养环境的搭建养殖乌鸡需要一个合适的饲养环境,以确保其生活舒适和身体健康。
以下是搭建饲养环境的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点:1. 空间规划乌鸡生活空间的规模和合理布局对其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鸡舍宜选择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地方,每只乌鸡的生活空间应保持在1平方米左右。
鸡舍内部应设有合适的饮水和饲料器具。
2. 温度控制乌鸡对温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幼鸟期间更是如此。
鸡舍内应安装合适的加热设备,以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8-32摄氏度之间。
3. 光照管理乌鸡对光照的需求较高,充足的光照能促进其生长和健康。
鸡舍内应安装合适的照明设备,每天保证12-14小时的光照时间。
4. 粪便处理乌鸡的粪便排泄物含有大量氨气,对乌鸡的健康有害。
应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减少氨气的浓度,保持鸡舍的卫生。
营养饲料的选择合理的饲料配方对乌鸡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乌鸡饲料选择的几个要点:1. 蛋白质含量乌鸡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期和繁殖期。
饲料中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一般应在18-20%之间。
2. 维生素和矿物质乌鸡需要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
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D、E、B群等。
3. 水分控制饲料中的水分含量对乌鸡的消化和吸收有一定影响。
合理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一般在12-15%之间。
4. 饲料浓缩度饲料的浓缩度决定了营养含量的高低。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调整饲料的浓缩度,以满足乌鸡的营养需求。
疾病防控乌鸡易受到众多疾病的侵袭,因此疾病防控十分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疾病防控方法:1. 预防接种乌鸡在幼雏期应进行一系列疫苗接种,以提高其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乌鸡养殖的实施方案

乌鸡养殖的实施方案一、选址。
乌鸡养殖场选址要选择在离市区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同时要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噪音源。
场地要求平整、排水良好,并且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二、场地准备。
在选好的场地上,需要进行场地清理和平整,清除杂草和杂物,确保场地整洁。
同时要进行排水设施的建设,保证场地排水畅通。
三、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力,确定乌鸡养殖的规模。
可以选择小规模试验性养殖,也可以选择大规模商业化养殖。
不同规模的养殖会有不同的投入和收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四、饲养管理。
1. 圈舍建设。
乌鸡的圈舍建设要考虑通风、保暖和防潮等因素,保证鸡只的生长环境舒适。
圈舍内的设施要齐全,包括喂食设备、饮水设备和卫生设施等。
2. 饲料管理。
根据乌鸡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乌鸡的生长和产蛋情况,因此要选择优质饲料,并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
3. 疫病防控。
定期对乌鸡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保证乌鸡的健康生长。
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传播。
五、销售渠道。
在养殖乌鸡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
可以选择与餐饮企业、超市或者个体客户进行合作,也可以选择开设线上销售渠道,拓展销售市场。
六、经济效益。
乌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与养殖规模、管理水平、市场行情等因素密切相关。
合理的养殖规模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保证乌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七、风险防范。
乌鸡养殖过程中存在着市场风险、疫病风险等各种风险,需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可以购买保险、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做好市场调研,降低经营风险。
八、总结。
乌鸡养殖需要全面考虑场地选址、场地准备、建设规模、饲养管理、销售渠道、经济效益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全面规划,合理实施,才能保证乌鸡养殖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乌鸡养殖技术

乌鸡养殖技术一、引言乌鸡,又称黑鸡,是一种珍贵的农产品。
它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被誉为“禽中至宝”。
乌鸡养殖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乌鸡养殖技术的关键点,帮助养殖户有效地进行乌鸡养殖。
二、选种与繁殖乌鸡的选种非常重要,要选择身体健康、外形完整的乌鸡作为种鸡。
种鸡的选取直接影响后代的质量和产量。
种鸡的繁殖可以采用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的方式。
在繁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种鸡的饲养条件和饲料,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饲养管理1. 圈舍建设乌鸡的圈舍建设要符合其生长特点和行为习性。
圈舍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环境干净卫生。
饲养密度要适中,避免过度拥挤。
2. 饲料配制乌鸡的饲料配制要科学合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调整。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使用变质或污染的饲料。
3. 给水给料乌鸡的给水给料要及时、充足。
水源要保持清洁,水质要符合卫生标准。
饲料要定时定量地供给,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
4. 疾病防控乌鸡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定期对乌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注意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控制病菌和虫害的传播。
四、生长与养护1. 生长管理乌鸡的生长过程需要合理的管理。
要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定期测量体重和生长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适当的运动和活动对于乌鸡的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要。
2. 养护管理乌鸡的养护工作包括羽毛护理、疾病防治、环境清洁等方面。
要定期给乌鸡梳理羽毛,保持羽毛的整洁和健康。
注意乌鸡的饮水和饲料,避免受到污染和变质。
五、市场营销乌鸡养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
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选择适宜的销售渠道。
同时,要关注乌鸡市场的动态和价格变化,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销售策略。
六、经济效益分析乌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肉价和乌鸡的产量上。
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合理安排养殖规模和养殖周期,控制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确保乌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乌鸡人工养殖要点和注意事项

乌鸡人工养殖要点和注意事项说到乌鸡,很多人想到的名词就是大补之物,乌鸡也确实有着多种药用功效。
乌鸡体型轻巧、营养丰富、成熟早,目前不少农村人家里其实都有养殖乌鸡,下面一下学习一下乌鸡的养殖技术要点。
1.种鸡管理种鸡采取分阶段饲养,目的是防止鸡长得过肥,节约饲料,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阶段,从开产到产蛋20周为止。
第二阶段从产蛋21~40周龄,日粮中蛋白质水平维持在16%;第三阶段产蛋41周龄以后日粮蛋白质水平可降至15%。
2.饲养方法乌骨鸡可分炕上平养、网上平养与地面散养等几种种模式。
炕上平养笼舍建造必须选择背风朝阳、地势干燥、平缓、四周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的地方。
网上平养肉鸡5周龄前在育雏舍培育,5周龄后转群到网上饲养,有利于充分利用育雏设备和加快肉用仔鸡后期的发育。
鸡舍内饲养区全部铺上离地面高60厘米金属网或木、竹栅条,或在用钢筋支撑的金属地板网上再铺一层弹性塑料方眼网。
地面散养合理掌握乌骨鸡生长期密度,可使乌骨鸡避免浪费饲料,提高生长速度,提高肉料比,增加乌骨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般1~10日龄,每平方米40~50只;10~20日龄,每平方米30~40只;20~30日龄,每平方米25~30只等。
3.疫病防治鸡新城疫由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90%~100%,潜伏期为3~5天,该病常无任何疾病表现就突然死亡。
主要是定期预防接种,增强鸡免疫力。
我国目前生产的鸡新城疫苗有I系、II系、III系、Ⅳ系四种。
鸡霍乱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鸡霍乱潜伏期约4~9天,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病。
本病主要是用磺胺类药物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长效磺胺,以每天每公斤0.1~0.2克效果较好。
4.注意事项鸡舍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母鸡的健康和产蛋率,要给乌骨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最适温度为13℃~25℃;光照时间每天14~16小时,光照强度15平方米内40瓦灯照为宜,乌鸡很易受惊吓所以环境要安静。
乌鸡养殖时间和方法

乌鸡养殖时间和方法引言乌鸡是一种珍贵的养殖禽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受到了民众的青睐。
在乌鸡的养殖过程中,了解适宜的养殖时间和方法非常重要,可以保证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介绍乌鸡的养殖时间和方法,帮助养殖者更好地进行养殖管理。
乌鸡养殖时间乌鸡的养殖时间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育雏期和产蛋期。
育雏期育雏期是指从孵化出蛋至雏鸡3个月大的时期。
一般乌鸡蛋孵化出鸟雏需要21天左右,孵化完成后,雏鸡会进入育雏舍进行生长发育。
育雏舍的温度要保持在30-3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60-70%。
雏鸡的饲养要注重高蛋白质、高能量、易消化的饲料,同时要保持饲料的新鲜。
在育雏期间,要加强对雏鸡的管理和疫病防控,确保雏鸡的健康生长。
产蛋期产蛋期是指乌鸡开始产蛋至养殖结束的时期。
一般乌鸡在4-5个月大左右开始产蛋,每只乌鸡每年的产蛋量在180-220颗左右。
在产蛋期间,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保持饮水器和喂料器的清洁卫生。
饲料的配方要根据乌鸡的生长发育需要进行调整,注重蛋白质的供给,同时要添加适量的钙质,提高蛋壳的质量。
产蛋期还需要加强乌鸡的养殖管理,定期检查乌鸡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疫措施。
乌鸡养殖方法乌鸡的养殖方法包括场地准备、选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
场地准备乌鸡的养殖场所应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土地肥沃的地方。
养殖场所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保持干燥清洁。
鸡舍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每平方米的养殖密度一般为2-3只。
鸡舍内部的温度要适宜,一般保持在15-30摄氏度之间。
选种乌鸡的选种要选择健康、体型饱满的雏鸡作为种鸡。
种鸡的血统要纯正,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
在选种过程中,要注意雌雄比例的控制,一般为1:5左右。
同时,要定期更换种鸡,避免近亲交配对后代造成的不良后果。
饲养管理乌鸡的饲养管理是乌鸡养殖的关键。
饲养要注意合理的饲料配方,供给优质的饲料。
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清洁饮水器和喂料器,保持饮水、饲料的新鲜。
乌鸡养殖方法

乌鸡养殖方法乌鸡又称乌骨鸡、丝羽乌骨鸡(Silky fowl),是一种杂食家养鸟。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乌鸡养殖方法,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乌鸡养殖方法:温度、湿度乌骨鸡体型小,对温度要求比较高。
1- 4日龄应在36- 37℃,5- 8日龄34- 35℃,以后每周降2℃,5周龄后保持在23- 25℃。
在保持室温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呼吸道病的发生。
育雏室内相对湿度:第1周为65%左右,以后55%左右,以人感到湿热合适、不干燥为宜。
如果湿度低,应用喷雾器喷水;湿度高时应加强通风和升温。
乌鸡养殖方法:饲养密度密度过大,雏乌骨鸡采食饮水不均匀,发育不整齐。
1- 14日龄为每平方米50只,15- 20日龄每平方米30只,21- 24日龄为每平方米20只左右。
随时观察雏鸡饮水、采食,及时调整密度和饮水器、料盘的大小。
乌鸡养殖方法:光照日龄内光照以每天20- 24小时为宜,7日龄后每周减少光照2小时,直至光照时间为13小时。
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4瓦,15日龄后改为每平方米1- 2瓦。
乌鸡养殖方法:鸡苗目前在我国南方庭院养殖中应用的品种有雪峰乌骨鸡、江山白羽乌骨鸡、四川山地乌鸡、泰和乌骨鸡和金阳丝毛鸡等。
可以根据当地消费习惯选择适宜的品种。
健康的雏乌骨鸡大小均匀,绒毛富有光泽,眼大有神,蛋黄吸收好,脐环平整,没有血迹,活泼好动,叫声响亮,握在手中有弹性,挣扎有力,肛门干净,无粪便粘附。
乌鸡养殖方法:及时饮水、开料雏鸡进舍后休息1- 2小时及时饮温开水,温度20℃左右为宜,1升水中加葡萄糖50克,补液盐1克,然后再饮用0.01%的高锰酸钾水1次。
饮足水后即可开食喂料,6- 7次/每天。
开食先用半熟碎米再用小鸡配合料。
喂食量以2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
2- 4周龄后改为饲槽喂料,喂料采取少喂勤添,喂八成饱为原则,第1周每天喂6- 7次,1周后5- 6次,随光照时间缩短,逐渐减少喂料次数。
可自己配雏鸡饲料,配方是:玉米55%、高粱5%、麦麸4%、大麦5%、鱼粉9%、豆粕16%、槐叶粉3%、骨粉2.5%、食盐0.37%、多种维生素0.05%、蛋氨酸0.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鸡的养殖技术方法
乌鸡属鸟纲、鸡形目、雉科。
它是小型鸡,头小颈短,颌下有须,耳叶蓝中透绿,全身羽毛白色,除两翅主翼和尾羽为箭形羽毛外,
全呈绒状细毛。
雄性为桑椹状紫黑色圆冠,冠后为一撮细毛髻。
雌
性头顶戴白色绒球髻,上颌下连两颊面上有许多细的短毛。
爪分五趾,即后趾上多生一趾,毛脚,跖毛多而密。
因为它的眼、喙、舌头、皮、肉、骨、跖趾、内脏及脂肪均为黑色,由此而得名乌鸡。
1.精心育雏。
雏鸡刚孵出时,必须采取保温育雏。
第1周最适温度35~36℃,第2周龄为32~34℃,以后每周降低2℃,5~7周就
可脱温。
雏鸡2日龄后,如发现三分之一的雏鸡有用嘴啄地的现象
时即可开食。
开食头几天饲喂煮得半熟的小米,并拌入熟蛋黄,蛋
黄量按每18只雏鸡每天1个即可。
7天后改喂混合饲料,饲料以半
熟的谷物为主,辅以青菜、鱼粉、维生素。
育雏时每平方米可饲养
17只左右。
饮水要充足清洁,初期喂温水,水中应加入万分之一的
高锰酸钾。
2.成年鸡饲养。
雏鸡生长较快,30日龄即可生长丝毛,50日龄
体重可达250克。
平时要保持鸡舍卫生,湿度适宜,饮水充足。
产
蛋期间保持每天光照16~17小时,光照不足时早晚要人工进行补充。
日粮要采用配合饲料,配合情况是:鱼粉10%、豆饼10%、谷物粉20%、玉米(2316,2.00,0.09%)粉30%、高粱5%、米糠7%、贝壳粉2%、生长素1%、青绿饲料15%。
采用干、湿结合的饲喂方法。
4月龄前
日喂4~5次。
产蛋期间,适当多喂青绿多汁饲料,以防止产蛋鸡过肥;适当加入锰盐,提高产蛋量和蛋的品质。
3.防治疫病。
乌鸡虽抗病力强,疫病较少,但也应坚持“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
每天打扫鸡舍,清除粪便,注意防潮;每周
消毒1次,每隔3~5天刷洗消毒食槽;不喂霉烂变质饲料。
4.繁殖选种。
乌鸡的繁殖,必须选择重冠、绿耳、白绒、五爪、乌黑五大特征俱全的优良个体。
孵化可在春、秋两季,但以春孵为好。
公鸡要求健壮、性特征明显;母鸡要求产蛋多、就巢性差。
繁殖公母鸡比例1:6,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孵出的雏鸡也健壮。
公鸡到6~7月龄即可配种,母鸡以10月龄为佳,能利用3~4年。
看了“乌鸡的养殖技术方法”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