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课件第七章光敏高分子材料

力学性能
硬度
光敏高分子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硬度 ,能够抵抗外部压力和摩擦力,保持 稳定的性能。
韧性
耐磨性
良好的耐磨性使光敏高分子材料能够 在长期使用中保持表面的光滑度和清 晰度。
光敏高分子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能 够在承受冲击和弯曲时保持完整性。
电学性能
导电性
部分光敏高分子材料具有导电性,能够传输电荷,在电场作用下 产生电学响应。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合成新型的环境友好型光敏高分子材料,以实现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电致变色
一些光敏高分子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能够发生颜色变化,从而实现 电致变色效应。
光导电性
一些光敏高分子材料在光的照射下能够导电,具有光导电性,可 用于光电转换器件。
04 光敏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 势与挑战
新材料开发
新型光敏高分子材料的研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光敏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如聚合物分散液晶、聚合 物稳定液晶等,这些新材料具有更高的光敏性能和稳定性,为光敏高分子材料的 应用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高性能光敏高分子材料
高性能光敏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 优异性能的光敏高分子材料,如 高感度、高分辨率、快速响应等
。
这类材料在光电子、生物医学、 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不断探索新 型的高性能光敏高分子材料,以 提高其性能并拓展其应用领域。
多功能性光敏高分子材料
01
多功能性光敏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多种功能的光敏 高分子材料,如光、电、磁等多功能一体化。
生物医学应用
光敏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利用光敏高分子材料的感光性质,可以实现光动力治疗、光热 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为肿瘤治疗、皮肤病治疗等领域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同时,光敏高分子材料还可以应用于 药物控制释放、生物成像等领域,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功能高分子材料一般指具有传递、转换或贮存物质、能量和信息作用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或具体地指在原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化学反应活性、光敏性、导电性、催化性、生物相容性、药理性、选择分离性、能量转换性、磁性等功能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
按照高分子的功能特性,功能高分子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种:1.分离材料和化学功能材料2.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3.光功能高分子材料4.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现对这几种材料进行简单的介绍一下。
分离材料和化学功能材料以化学功能为主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称为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
化学功能包括生成离子键、配位键、共价键的化学反应,上述价键断裂的分解反应,以及与上述反应有关的催化作用等,包括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各种阳离子有络合吸附作用的螯合聚合物,光化学性聚合物,具有氧化还原能力的聚合物,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使用的高分子试剂和高分子催化剂,降解型高分子等。
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主要通过在高分子骨架上引入具有特定化学功能的官能团或者结构片段,也可以将具有类似功能的小分子功能材料高分子化得到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经过功能化或者小分子功能材料经过高分子化以后,材料的溶解度一般均有下降,熔点提高。
对于化学试剂,经过高分子化后稳定性增加,均相反应转变成多相反应,产物与试剂和催化剂的分离过程简化,同时还产生许多小分子材料所不具备的其他性质。
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是固相合成的基础。
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电磁功能材料主要指导电聚合物材料。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以有机高分子材料为基体,加入一定数量的导电物质(如炭黑、石墨、碳纤维、金属粉、金属纤维、金属氧化物等)组合而成。
该类材料兼有高分子材料的易加工特性和金属的导电性。
与金属相比较,导电性复合材料具有加工性好、工艺简单、耐腐蚀、电阻率可调范围大、价格低等优点。
与金属和半导体相比较,导电高分子的电学性能具有如下特点:(1)通过控制掺杂度,导电高分子的室温电导率可在绝缘体-半导体-金属态范围内变化。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基本性质。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相继开发出了许多具有特殊光学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光导高分子、光哈组合聚合物、光敏高分子等。
这些材料具有各种各样的光学性质,如透明度、强度、导光性能等,可以广泛应用于显示器件、光传感器、光通信器件等领域。
在显示器件领域,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灵活显示器、折叠显示器等新型显示器件。
与传统的刚性材料相比,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高可调性等优点。
此外,光功能高分子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透明触摸屏,其高透明度和可调性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品。
因此,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显示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光传感器领域,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光传感器。
由于其特殊的光学性质,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可以对光信号进行高效的检测和转换。
例如,一些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可以在受到光照后产生电流,从而实现光电转换。
这些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光电子设备、生物传感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此外,光功能高分子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光通信器件领域。
由于其优异的导光性能和可调性,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光纤和光波导。
这些材料具有低损耗率、高纯度和高速率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光通信器件的传输效率和速度。
因此,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光通信器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总之,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在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相信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光功能高分子材料还将出现更多新型材料,并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
7第七章--光敏高分子材料

淬灭过程是光化学反应的基础之一。芳香胺和脂肪胺是常见 的有效淬灭剂,空气中的氧分子也是淬灭剂。
2020/4/14
5、分子间或分子内的能量转移过程 激发态的能量可以在不同分子或者同一分子的不同发色团之
间转移。 能量转移在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聚合
移和化学反应,导致聚合物链断裂。 ②、光氧化降解过程
首先在光作用下产生的自由基,并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合 物。过氧化物是自由基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进一步引起聚合物 的降解反应。
2020/4/14
③、催化光降解过程 当聚合物中含有光敏剂时,光敏剂分子可以将其吸收的光能
转递给聚合物,促使其发生降解反应。 光降解反应的表现: 不利方面----使高分子材料老化、机械性能变坏; 有利方面----可以使废弃聚合物被光降解消化,对环境保护有利;
2020/4/4
这种树脂具有环氧树脂的优点。
2020/4/14
②、不饱和聚酯 光敏涂料用的不饱和聚酯类光敏树脂是线性不饱和聚酯,一
般由含不饱和双键的二元酸与二元醇进行缩合反应而生成。 如,由l.2-丙二醇、邻苯二甲酸酐和马来酸酐缩聚可生成不
饱和聚酯类光敏树脂。
不饱和聚酯光敏涂料具有坚韧、硬度高和耐溶剂性好等特 点。
光敏剂应具有稳定的三线激发态。其激发能与被敏化物质 (如,光引发剂)要相匹配。
常见的光敏剂多为芳香酮类化合物。如苯乙酮和二甲苯酮。
②、光引发剂 光引发剂是指,吸收适当波长和强度的光能后,可以发生光
2020/4/14
物理过程至某一激发态,若该激发态的激发能大于化合物中某一 键断裂所需的能量,因而发生光化学反应,该化学键断裂,生成 自由基或者离子,成为光聚合反应的活性种。具备上述功能的化 合物均可以用作光引发剂。
功能材料概论10(功能高分子材料)

其次,酶的固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酶的稳定性,适应反应条件 的能力提高。
另外,酶的固化还使均相反应转变成多相反应。简化了反应步骤, 使酶促反应可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 。
9.3定化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两大类。
化学方法有:利用酶分子上的-SH、-OH、NH2、咪唑基等, 将酶通过化学键连接到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载体上的共价键 结合法;作为载体的高分子必须含有能与上述基团反应的功能 基,如-F、-COCl、-SO2Cl、-NCO、-NCS、-CHO等。 用交联剂通过化学键将酶分子交联起来成为不溶性物质的交联 法。 物理方法有包埋法和吸附法。
1. 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光学纯氨基酸的合成 合成L—蛋氨酸,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仅能获得外消旋体产物,而 采用从Aspergillus aryzae菌中提取的酰化氨基酸水解酶作为催化 剂,将此酶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固化在N,N-二乙基胺乙基葡聚糖 树脂上,再将这种固化有酶催化剂的树脂装入反应柱中,使N乙 酰基-D,L-蛋氨酸外消旋体通过反应柱进行脱乙酰基反应,在柱 的出口处将得到光学纯的L蛋氨酸。而且该反应柱可以连续反复 使用。
(3)复合功能 高分子吸附剂、高分子絮凝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染料、高 分子稳定剂、高分子相溶剂、高分子功能膜和高分子功能电极等。 (4)生物、医用功能 抗血栓、控制药物释放和生物活性等 。
2. 从制造和结构的角度考虑:
结构型功能高分子 复合型功能高分子
3. 按照功能特性通常可分成以下几类:
9.3 固定化酶
9.3.1 固定化酶的优点
酶是一种分子量适中的蛋白质,由各种氨基酸连接而成,存在于 所有活细胞中,是生命过程中化学反应中的天然催化剂,在生物 体内进行的化学反应,几乎全部是由酶催化的。
第7章 光敏高分子材料

一、光化学和光物理原理
• 光(包括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线)是光敏高分 子材料各种功能发生的基本控制因素,一切功能 的产生都是材料吸收光以后发生相应物理化学变 化的结果。物质吸收光子以后,可以从基态跃迁 到激发态,处在激发态的分子容易发生各种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化学的,如光聚合光降解;也可 以是物理的,如光致发光、光导电。
• 光导聚合物的应用 • 1、在静电复印和激光打印中的应用 • 2、光导材料在图象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利用在光照射下分子互变异构储存太阳能
思考题
1、简述光交联和光聚合。 2、简要介绍Jablonsky光能耗散图。 3、光敏涂料的光源选择有哪些方面可以考虑? 4、光刻胶的定义。 5、简述深紫外光致刻蚀剂的原理及优点。 6、要提高光导电体的光电流,需要哪些条件。 7、光导电聚合物可能有哪三种结构形式? 8、举例说明光照射下分子互变异构储存太阳能。
6)高分子光导材料 在光照下,电导率能显著增加的材料称为光导材料。 光检 测元件, 光电子器件。
7)光致变色高分子 材料吸收光以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引起吸收波长发生 显著变化,从而材料外观颜色发生变化的高分子材料为光致变色材料。
8)高分子光力学材料 在光作用下,材料分子结构的变化,引起外型尺寸变化, 光控机械运动。
电子束和x射线作为激发源。。。。
第三节 高分子光稳定剂
材料的老化;光老化;光化学反应;自由基; 一 、光降解和光氧化
光的吸收 光吸光度 光量子效率 高分 子材料中的吸光性添加剂和杂质对光的吸 收重要,染料和颜料
引发机理 自由基的产生 过氧自由基 光 敏物质
二、光稳定剂的作用机制
聚合物抗老化的两种方式:
光照引起分子结构改变。从而导致聚合物整 体尺寸改变的可逆变化称为光力学现象。
功能高分子材料知识点

功能高分子材料知识点功能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特定功能或应用价值的高分子材料。
它们在现代科技、工程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的知识点。
一、定义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那些具有特殊功能或特定应用价值的高分子材料。
传统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作为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而功能高分子材料则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其他特殊功能,如光、电、热、磁、生物等功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二、分类功能高分子材料可以根据其特殊功能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分类:1.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如荧光材料、光存储材料、光敏高分子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光学器件、显示器件和光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2. 电功能高分子材料:如导电高分子材料、电致变色材料、电解质材料等。
这些材料可用于电子器件、储能装置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3. 热功能高分子材料:如热敏高分子材料、热稳定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火焰阻燃、温度传感和热能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4. 磁功能高分子材料:如磁性高分子材料、磁性流体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信息存储、医学诊断和磁性传感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5. 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如生物降解材料、生物传感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医学领域、环境保护和食品包装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三、知识点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知识点:1. 结构与性能关系: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特殊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研究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指导材料的合成和应用。
2. 合成方法: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涉及到多种方法,如化学合成、物理改性和生物合成等。
不同的合成方法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同影响。
3. 表征技术: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需要借助于各种表征技术,如光谱分析、热分析和电子显微镜等。
掌握这些表征技术对于研究功能高分子材料至关重要。
4. 应用领域: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新型光电功能高分子和改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新型光电功能高分子和改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新型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新型光电功能高分子和改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这些材料在太阳能电池、LED灯、智能材料、传感器、医疗领域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光电功能高分子1、定义光电功能高分子是一种结构精密、功能丰富、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
它具备光电转换、发光、光电导、扩散、储存、控制等多种功能,可用于太阳能电池、显示器、灯光发光、激光器、生物医学等领域。
2、研究进展在研究方面,目前光电功能高分子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加强光电性能,如提高电荷传输速率、降低光电转换损失等;另一个是开发新的材料,如手性共聚物、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等来实现更好的光电转换和性能改善。
目前,随着材料科学和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已经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与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相比,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和整合性,更适合于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应用。
3、应用前景随着环保、绿色能源的日益受到重视,高分子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它不仅能够普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小型电子设备,如电子表、手机、电脑,还能够在大型光伏电站、船舶、飞机、太空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高分子太阳能电池有着应用范围广泛、能源效率高、光学稳定性好、制造成本低等优势,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技术。
二、改性材料1、定义改性材料指的是对普通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后,使其具备更好的性能。
改性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添加复合材料、改变交联程度、改变粒径等等。
改性材料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防腐能力、导电性能和光电性能等特点,可以应用于电子、光电、能源、化工、医药等领域。
2、研究进展在改性材料的研究中,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
例如,利用高分子材料来制备改性材料,通过掺杂金属或半导体等添加物来改变材料的电学性能,用表面活性剂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等改变材料表面性质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收光能后的活化。当分子吸收光能后,只要有足
够的能量,分子就能被活化。
分子的活化有两种途径,一是分子中的电子受
光照后能级发生变化而活化,二是分子被另一光活
化的分子传递来的能量而活化,即分子间的能量传
递。下面我们讨论这两种光活化过程。
5 分子的电子结构 按量子化学理论解释,分子轨道是由构成分子
电荷转移跃迁示意图
在分子间的能量传递过程中,受激分子通过 碰撞或较远距离的传递,将能量转移给另一个分 子,本身回到基态。而接受能量的分子上升为激 发态。因此,分子间能量传递的条件是: (1) 一个分子是电子给予体,另一个分子是电 子接受体; (2) 能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
分子间的电子跃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某一激发态分子 D* 把激发态能量转 移给另一基态分子A,形成激发态 A*,而 D*本身 则回到基态,变回 D。A* 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新 的化合物。
300 200 100
X射线 γ射线
10-1 10-3
化学键键能
化学 键能 /(kJ/mol) 键 O- O N- N C- S C- N 138.9 160.7 259.4 291.6 化学 键 C-Cl C- C C- O N- H 键能 /(kJ/mol) 328.4 347.7 351.5 390.8 键能 /(kJ/mol) 413.4 436.0 462.8 607
化学键
C- H H- H O- H C=C
2 光的吸收 发生光化学反应必然涉及到光的吸收。光的吸
收一般用透光率来表示,记作T,定义为入射到体
系的光强I0与透射出体系的光强I之比:
T I Io
如果吸收光的体系厚度为l,浓度为c,则有:
lgT lg I I o lc
其中,ε称为摩尔消光系数。它是吸收光的物 质的特征常数,也是光学的重要特征值,仅与化合 物的性质和光的波长有关。 一个概念: 发色团:在分子结构中能够吸收紫外和可见光的基团
O C (T1) + (S0)
O C (S0) + (T1.Er=255.6kJ/mol)
从这个例子还可看到,为使分子间发生有效的 能量传递,每对给予体和接受体之间必须在能量上 匹配。研究表明,当给予体三线态的能量比接受体 三线态能量高约17kJ/mol时,能量传递可在室温下
的溶液中进行。当然,传递速度还与溶液的扩散速
D
hv
D*
A
D + A*
例如,用波长366nm的光照射萘和二苯酮的 溶液,得到萘的磷光。但萘并不吸收波长366nm 的光,而二苯酮则可吸收。因此认为二苯酮在光 照时被激发到其三线态后,通过长距离传递把能 量传递给萘;萘再于T1状态下发射磷光。
O (S0)+hv(Er=289kJ/mol) C
O C (T1)
在光化学反应研究的初期,曾认为光化学反应
与波长的依赖性很大。但事实证明,光化学反应几 乎不依赖于波长。因为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激发态的 数目是很有限的,不管吸收什么样的波长的光,最 后都成为相同的激发态,即S1和T1,而其他多余能 量都通过各种方式释放出来了。
分子受光照激发后,可能发生如下的反 应:
D* D* D* D* + A D* + A A* H D +hv(或热能) E D*(或D+,D-) D+ AD + A* E E (未反应,返回基态) (直接反应) (间接反应) (间接反应) (间接反应)
两个电子能量相同,自旋方向相反,因此,能量处
于最低状态,称作基态。分子一旦吸收了光能,电
子将从原来的轨道激发到另一个能量较高的轨道。
由于电子激发是跃进式的、不连续的,因此称为电 子跃迁。电子跃迁后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大多数分子的基态是单线态S0; 电子受光照激发后,从能量较低的成键轨道进
入能量较高的反键轨道。如果此时被激发的电子保
1.197 105 1.24 103 kJ (eV) (nm) (nm)
其中,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3×1023)。
用上述公式可计算出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的能 量 。作为比较,下表给出了各种化学键的键能。 由表中数据可见,λ=200~800nm的紫外光和可 见光的能量足以使大部分化学键断裂。
感光性树脂的研究和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 最早应用于印刷制版,现主要用于电子工 业中,作光致抗蚀剂。光致抗蚀剂的应用 促使电子工业向高集成、微型化和高的可 靠性方向发展。
今后它的发展合以下几个趋势: (1)清洁工艺,“绿色制品”; (2)综合汇集、性能提高。因此在各种组份上将 出现如下变化: ①预聚物和单体,无公害对皮肤和眼睛刺激性 很小;阳离子聚合体系的品种向乙烯醚类预聚 物发展。 ②水性、粉末涂料的相关技术和光固化技术综 合汇集产生一系列性性能优异、工艺良好、符 合环保要求的崭新产品。与此相配套的水溶性 或可乳化性光敏剂、增感剂、改性剂应运而生
E h h c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6.62×10-34 J· s)。
在光化学中有用的量是每摩尔分子所吸收的能
量。假设每个分子只吸收一个光量子,则每摩尔分 子吸收的能量称为一个爱因斯坦(Einstein),实 用单位为千焦尔(kJ)或电子伏特(eV)。
1Einstein Nhv Nhc /
最重要的是与反应直接相关的第一激发态S1和T1。
S1和T1在性质上有以下的区别: (a) 三线态T1比单线态S1的能量低。 (b) 三线态T1的寿命比单线态S1的长。 (c) 三线态T1的自由基性质较强,单线态 S1 的 离子性质较强。
7 电子激发态的行为
一个激发到较高能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除了
发生化学反应外,它还将竭力尽快采取不同的方式
自动地放出能量,回到基态。 多原子分子,其激发态就有多种失去激发能的途 径,如:
(a) 电子状态之间的非辐射转变,放出热 能;
(b) 电子状态之间辐射转变,放出荧光或磷光;
(c) 分子之间的能量传递。
(d) 化学反应。
8 电子跃迁的类型 电子跃迁除了发生从成键轨道向反键轨道的跃
迁外,还有从非键轨道(孤电子)向反键轨道的跃
各种波长的能量
光线名称 微 波 红外线 可见光
波长 /nm 106~107 103~106 800 700 600 500
能量 /kJ 10-1~10-2 10-1~102 147 171 201 239
光线名称
波长 /nm 400
能量 /kJ 299 399 599 1197 106 108
紫外线
根据这些性质上的差别,可帮助我们推测化学 反应的机理。例如,甲醛分子的模式结构图为:
分子中有2个π电子和2个n电子(还有一对孤 电子处于能级较低的氧原子SP轨道上,故不包括n 电子中)。这些电子所在各轨道的能级和电子跃迁 如下图所示。一般地讲,π轨道的能级比n轨道 的低,所以π →π*跃迁比n →π*跃迁需要较高的 能量(较短的波陡)的光。
的原子价壳层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换言之,
当两个原子结合形成一个分子时,参与成键的两个
电子并不是定域在自己的原子轨道上,而是跨越在
两个原子周围的整个轨道(分子轨道)上的。
2 ( * )
能 量
2= A - B A
成键轨道
1 ( )
B 1= A + B A-B B
持其自旋方向不变,称为激发单线态S1; 如果被激发的电子在激发后自旋方向发生了改 变,体系处于三线态,称为激发三线态,用符号T 表示。
能
反 键 轨 道
量
成 键 轨 道 S0 S1 S2 S3 T1 T2
电子跃迁示意图
电子从基态最高占有分子轨道激发到最低空分 子轨道的能量最为有利。因此,在光化学反应中,
一、光化学反应的基础知识
1. 光的性质和光的能量 物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光是一种电磁波。在 一定波长和频率范围内,它能引起人们的视觉,这 部分光称为可见光。广义的光还包括不能为人的肉 眼所看见的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和γ射 线等。
在光化学反应中,光是以光量子为单位被吸收
的。一个光量子的能量由下式表示:
①由液态转变成不溶性固态,称为光固化 或光交链: ②溶解性起变化称为光交链。 ③变色或发光,称为光致变色或光致发光。 ④导电性起变化,称为光导性。 ⑤具有催化功能,称为光催化性。 ⑥对基材的附着力起变化,称为光敏胶。 ⑦高分子链段起降解作用,称为光降解。
目前感光性高分子仍以紫外线和电子束为 中心,可见光、激光、x射线、离子束、等 离子体为辅助能源。其技术包括:印刷、 涂复、粘结、蚀刻等;表面加工的材料为 纸张、木材、塑料、陶瓷、金属、玻璃、 硅片等。近年来其应用领域从印刷包装、 木材处理扩展到高科技领域如电子、通信、 光学仪器、医用材料等方面。由此而产生 了一系列产品:光固涂料、光敏油墨、光 致抗蚀剂(又称光刻胶)、光固化胶粘剂、光 固化封装材料、光敏填充材料、感光制版 材料、干膜光致抗蚀卷材、光致变色和光 致发光材料…。
3 光化学定律 光化学第一定律(Gtotthus-Draper定律): 只有被吸收的光才能有效地引起化学反应。
光化学第二定律: ( Stark—Einstein定律)
一个分子只有在吸收了一个光量子之后,才能
发生光化学反应。(吸收一个光量子的能量,只可 活化一个分子,使之成为激发态)
4 分子的光活化过程
度有关。
第二种分子间的电子跃迁是两种分子先生成 络合物,再受光照激发,发生和 D或 A单独存在
时完全不同的光吸收。通过这种光的吸收,D 的
基态电子转移到 A 的反键轨道上。下图 表示了这
种电子转移的情况。
D
A
D
A
h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