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化学与技术

合集下载

选修2-2

选修2-2

变化 化学 变化
主要原料
主要产品
裂化
重油、石 汽油、煤油、 蜡等 柴油等轻质油 石油分馏 主要是乙烯、 产物(包括 丙烯、丁烯、 石油气) 甲烷等
裂解
化学 变化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栏目导引
2.煤的综合利用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栏目导引
3.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一碳化学
一碳化学是指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一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栏目导引
③离子交换法 利用了离子交换反应原理,软化水的质量高。常用离 子交换树脂作离子交换剂。 表示方法:nHR+Mn n+nH , MR mROH+Ym- mY+mOH-。 R 树脂再生:交换完成后的树脂用酸或碱处理可重新恢 复交换能力。
+ +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2+
[Mg(OH)2溶解度小于Ca(OH)2] ②水解平衡原理 HCl气流 MgCl2· 2O ――→ MgCl2[HCl气体环境抑制MgCl2水解] 6H △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栏目导引
(2009·天津高考改编)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海 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方面,天津市位居全国前列。从海水中提
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氢氧化物胶体,它可吸附天然水中悬
浮物并破坏天然水中的其他带异电的胶体,使其聚沉,达到
净化目的 ②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如明矾等)将水中胶体及悬浮物 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③10°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栏目导引
二、海水的综合利用 1.海水中盐的开发和利用 (1)海水中NaCl的开发和利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 第四章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第2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 第四章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第2课时)

2020/4/25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4
精细化学品及其生产特点
2、 精细化工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的等特点
研究开发(R&D)投资高 工艺流程长 情报密集、信息快
2020/4/25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5
精细化学品及其生产特点
产品的更新换代快,市场寿命短,技术专利性强, 市场竞争激烈等。
2020/4/25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8
精细化学品及其生产特点
情报密集、信息快
由于精细化工产品是根据具体应用对象而设计的,它们的 要求经常会发生变化。
一旦有新的要求提出,就必须按照新要求来重新设计 结构,或对原有的化学结构进行改进,其结果就会 产生新产品。
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产生的新化学品也不断地需要寻 求新的用途。
2020/4/25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9
精细化学品及其生产特点
技术密集的特点反映在精细化工产 品的生产中是技术保密性、专利垄断性 强。
厂家通过自己拥有的技术开发得到 的技术进行生产,并以此为手段在国内 及国际市场上进行激烈竞争。
2020/4/25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20
精细化学品及其生产特点
16
精细化学品及其生产特点
2020/4/25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7
精细化学品及其生产特点
单元反应多、原料复杂、中间过程控制要求严格。
如: 感光材料的成色剂合成单元反应多达十几步,最
后产率有时会低于20%。 在制药工业中,除采用合成原料外,还要采用天
然产物,或是用生化方法得到的半人工合成中间体。

选修2-3

选修2-3

入甲醛,且反应釜应装有________装置。
(2)玻璃纤维由玻璃拉丝得到。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
________和石灰石(或长石)高温熔融而成,主要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栏目导引
(3)玻璃钢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玻璃钢 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异性能(写出两点即可)。 (4) 下 列 处 理 废 旧 热 固 性 酚 醛 塑 料 的 做 法 合 理 的 是 ________。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栏目导引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 2Al(OH)3=====Al2O3+3H2O。
③电解:加入冰晶石及少量萤石降低Al2O3的熔点。 阴极反应式:4Al3 +12e === 4Al 阳极反应式:6O2 -12e ===3O2↑ 950~970 ℃ 化学方程式:2Al2O3 =========== 4Al+3O2↑ 通电,Na3AlF6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栏目导引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化学反应
加成聚合反应
许多小分子(含不饱和 含义 键)通过加成反应形成
缩合聚合反应
许多小分子通过缩合形 成高聚物,同时有小分
高聚物的聚合反应
单体特征 含不饱和键如碳碳双 键、碳碳三键
子生成的聚合反应
含特征官能团如—OH、— COOH、—NH2等 相同或不同的单体 链节与单体的组成不同
C.制永久性模具
工具
D.制造柴油机
栏目导引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选修2《第四单元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单元测试

选修2《第四单元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单元测试

选修2《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1)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3)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4)推广使用清洁能源;(5)过量使用化肥、农药;(6)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1)(2)(4)(5)B. (2)(3)(4)(6)C. (1)(2)(4)(6)D. (3)(4)(5)(6)2.关于油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油脂无固定熔、沸点B、油脂属于酯类C、油脂不溶于水,比水轻D、油脂不能使溴水褪色3.既能发生加氢反应又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A、甘油B、植物油C、硬脂酸D、油脂4.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A、乙醇与甘油B、硬脂酸与油酸C、油脂与乙酸乙酯D、硬脂酸与软脂酸5、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下结构所示,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烃B.属于卤代烃C.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6. 为提高合成洗涤剂的质量,一般要加入含磷的盐。

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我国目前已限制含磷洗衣粉的生产和使用。

含磷洗衣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A. 造成大气中浮尘增多B. 造成农作物歉收C. 引起赤潮D.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7.合成洗涤剂同肥皂相比有哪些优点:①原料便宜②不受软水、硬水等水质限制③不污染水体④去污能力强,你认为正确的是A ① ②③ ④B ① ② ④C ② ③ ④D ① ④8.22.5g某油脂皂化时需要3gNaOH,则该油脂的式量为A、450B、600C、900D、3009.下列物质不能跟硫酸铵肥料混合施用的是A 碳酸氢铵B 草木灰C 过磷酸钙D 氯化钾10、关于精细化学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细化学品品种多产量也大B、精细化学品批量小,但产值高C、精细化学品开发周期快,经济效益见效快D、精细化学品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水与空气的界面张力11、关于卡托普利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蛋白质B、它会发生水解反应C、卡托普利是治疗新脑血管疾病的D、药物与受体之间包括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疏水作用等。

人教版选修2化学与技术期末测验题

人教版选修2化学与技术期末测验题

人教版选修2《化学与技术》期末测验题编题人颜秋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A.使用吸收塔设备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C.使用H2作原料D.使用催化剂2.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分馏B.裂化C.催化重整D.石墨变成金刚石3.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的一端亲水,分子的另一端亲油的是()A.CH3(CH2)15SO3Na B.-CH2CH2CH3C.CCl4D.CH3(CH2)4 CH34.以下关于索尔维制碱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索尔维法的缺点是食盐利用率只有70%左右,生成的CaCl2难处理B.索尔维制碱法采用食盐和碳酸钙为原料,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C.析出NaHCO3后的母液中已无NaCl,只有NH4ClD.索尔维制碱法过程中涉及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但整个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5.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的Na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阴极可得到钠B.在阴极区OH-浓度增大C.在阳极上Cl2生成D.总反应式可表示为2NaCl===2Na+Cl2↑6.钢笔的笔头是合金钢,钢笔头尖端是用机器轧出的便于使用的圆珠体。

铱金笔的笔头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为了改变钢笔头的耐磨性能,故在笔头尖端点上铱金粒为区别钢笔而叫铱金笔。

金笔是笔头用黄金的合金,笔尖用铱的合金制成的高级自来水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钢笔的笔头不易被氧化,抗腐蚀性能好。

B.铱金笔的耐磨性能比钢笔要好C.金笔是笔头和笔尖都是用纯金制成的D.金笔经久耐磨,书写时弹性特别好,是一种很理想的硬笔。

7.下列说法,违反科学原理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天然气制成原子晶体B.闪电时空气中的N2可变为氮的化合物C.添加少量某物质可将水变成燃料油D.在一定温度、压强下石墨可变成金刚石8.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油脂制肥皂B.用铝土矿制金属铝C.用氯气制漂白粉D.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9.在面盆、痰盂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A. 防止铁生锈且美观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 增大硬度防止撞坏D.美观和杀菌消毒作用10.大约在500年前,人们就注意到某些菊科植物的花蕾中存在有杀虫作用的物质。

高中化学选修2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2课件

SO2(g)
催化剂 加热

第二步:催化氧化
2SO2 (g) + O2 (g) 第三步:吸收 SO3(g)+ H2O(l)
2SO3(g) H2SO4(l)
(二)硫酸工业生产的原理
7
以黄铁矿(FeS2)为原料 第一步:造气 高温 8SO2(g)+ 2Fe2O3(s) 4FeS2(s)+ 11O2 (g) 第二步:催化氧化 2SO2 (g) + O2 (g) 第三步:吸收
三个主要设备: 沸 腾 炉、接 触 室、吸收塔
发烟硫酸是浓度超过100%的硫酸,也 就是它含有游离的三氧化硫气体 .浓硫酸一般指浓度大于75%的硫酸.
14
三、生产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 反应)、催化剂 2、什么是化学平衡? 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 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保持不变的状态。
1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第一章 走进化学工业
第一节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第1课时
走进化学工业
2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复习回顾:
3
硫酸的性质
• (1)物理性质:硫酸是一种无色,难挥发,易溶于水 的油状液体。 •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稀释硫 水 中,并_______ 浓硫酸 倒入____ 不断搅拌 。 酸时应该把______ • (2)化学性质: 吸水 性、______ 脱水 性和 • 浓硫酸具有酸性、______ 强氧化 性。 ______
三、生产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越高 ; 思考压强的增大,SO2的转化率_____ 那么是否压强越高越好呢?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加压对提高 SO 2 的转化率 有利,但在常压、400~500℃时,SO2的转化率已经很 高,加压对设备的要求高,会增大投资和能量消耗。 应选择压强:(2)常压

选修2-1

选修2-1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栏目导引
①图中的中间产物C是________,D是________(写化学 式); ②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栏目导引
(3)联合制碱法是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优点是_______;
(4)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 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等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下 图 的 溶 解 度 (S) 随 温 度 变 化 曲 线 , 分 析 说 明 是 否 可 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栏目导引
解析:
(1)①食盐和浓硫酸在强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 △ ===== Na2SO4+
酸钠和氯化氢,方程式为2NaCl+H2SO4
2HCl↑。②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产物之一为 CaS,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Na2SO4作氧化剂,则作还原剂的为焦炭,C元素的化合价 升高为+4价,由此可判断产物还有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其 高温 反应方程式为Na2SO4+2C+CaCO3 ===== CaS+Na2CO3+ 2CO2↑。
栏目导引
4.三工艺:(1)热交换;
(2)逆流操作;
(3)原料的循环利用。 5.三条件 (1)温度:400~500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应在低温 下进行,但低温时催化剂的活性不高,反应速率低,实际生
产中采用400~500 ℃的温度。
(2)常压: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应在高压下进行,但增大 压强对SO2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且加压会增大成本和能量消 耗,而常压下的转化率已很高,实际生产采用常压操作。 (3)适当过量的空气: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

人教版—选修2—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人教版—选修2—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精细化工
分类 : 由于各国的分类方法不尽 相同,精细化学品包括的范围也不完全 一致。 目前,中国精细化学品大体上包括: 医药、农药、染料、涂料、颜料、信息 技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记录 材料等)、化学试剂和高纯物质、食品 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催化剂、胶粘 剂、助剂、表面活性剂、香料等。
布置作业
精细化工
把产量小、经过加工配制、具有专 门功能或最终使用性能的产品,称为专 用化学品。中国、日本等则把这两类产 品统称为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工与基础化工(如基本有机化 工、无机化工)不同,后者多生产基本化 工原料,而前者生产的产品,多为各工 业部门广泛应用的辅助材料或人民生活 的直接消费品。因此,精细化工是国民 经济不可缺少的工业部门,它与人民生 活紧密关联。
1、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
实验表明,氮、磷、钾等元 素在植物体内能够产生相互促进 作用,可使植物生长 发育均衡 , 复合肥料对植物的肥效 优 于 单 一肥料,所以农业生产中也使用 各种复合肥料,如磷铵复合肥、 硝磷复合肥 等。根据土壤营养 情况,也可以将单一肥料进行配 合使用。
2、农作物的保护神——农药
二、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
1、肥皂可以用来去油污 肥皂的化学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的 钠盐或钾盐。制肥皂的反应为: CH2OH 3RCOONa+ CH OH 2 2、 。
CHOH
RCOOCH2 RCOOCH +3NaOH RCOOCH2
合成洗涤剂: 分子中都同时具有亲水基、亲油基 , 这类化合物统称为合成洗涤剂 。市场 上的合成洗涤剂多为烷基苯磺酸钠, 通常有固态的(洗衣粉)和液态(洗 洁精)产品;
3、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与环境保护 农药除了部分着落于作物上, 大部分落入土壤中而发生 吸附 、 转移 、降解 等一系列相互影响的 过程。其中降解 过程是农药在土壤 中发生变化 、 危害消失 的主要途径; 而 吸附 过程可造成土壤和作物 的农药残留; 转移 过程可使农药进 入大气、 附近水域 或 地下水 ,造 成毒害水生生物和污染水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教师教学用书 选修 2 化学与技术
说明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制订
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
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 2)化学与技术》的内容和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
际编写的,供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
(4)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5)以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在生产技术中的价值为重点,而不过多地追究生产实际过程的技 术细节;
(6)学习顺序注意遵循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 教科书也体现了科学与技术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科学与技术紧密相
连、相互促进,而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例如,与科学相比,技术更直接地面对人们的实际
需要, 一种产品首先用于满足人们的需要, 需要也是生产发展的动力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为
什么要生产这种产品?它可以用来做什么?技术改进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从这些问题展
开时,有利于阐明生产和技术进步的意义, 培养学生求知和创新的欲望以及注意技术应用风
险的社会责任感。由于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因此, 可以凭此
习,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化学基础知识与实际生产建立有效的教学联系,
拉近实际生产过程
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3
2. 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教科书体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化学研究基础上的技术发展为重点的总体设计思想,
以“人类需要的物质产品——化学反应原理——生产过程及其发展”为线索构建单元体系。
除了这一整体设计外, 本单元也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化学与技术选修课程的目标、
定位和要求。
总体而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考虑了以下一些原则:
(1)选取典型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作为内容载体;
(2)以必修模块的化学知识为基础,必要时为本模块补充基础知识;
(3)以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应用为重点,以生产基本问题(如原料及其综合利用、能量的利 用、反应条件的控制、环境保护等)为线索展开内容;

过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 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加深理解, 也有利于比较全面地培养学
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上述总体考虑,本单元安排的主要内容有:
以硫酸生产为例, 说明化学生产过程包括的一些基本问题, 如反应原理、 反应发生的条 件、原料的选择、 “三废”的处理以及能量的利用等。 使学生对化学生产过程有一个概括的、 初步的认识。
内容分析从地
位和功能、 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教学深广度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单元内容做出分析;
课时
建议则是建议本单元的教学课时。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是分课题编写的,包括教材分析和建议、活动建议、问题交流等。 教材分析和建议对各课题的内容特点、 知识结构、 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并对教 学设计思路、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 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 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教科书中栏目所涉 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练习与实践参考 教学资源
2005 年 6 月
第二单元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单元说明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课题 1 获取洁净的水
课题 2 海水的综合利用
课题 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练习与实践参考
教学资源
第三单元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2
单元说明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课题 1 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题 2 金属材料 课题 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练习与实践参考 教学资源
练习与实践参考则是对单元后的练习与实践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单元编写的, 主要编入一些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料、 疑难问题解答, 以及联系实际、 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 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 并在教学时 参考。
1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王晶、吴海建等。
本书的审定者:李文鼎、王晶。
4. 初步了解实验室研究与工业化生产的区别和联系。初步认识基本化工产品的种类、资源 和发展概况等。
二、内容分析
1. 地位和功能
硫酸(产品为液体)、纯碱(产品为固体)和合成氨(产品为气体)等属于典型的基本
化工产品, 它们的生产是化学工业及其发展的基础, 而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也是
学习《化学与技术》 选修课程的基础。因此, 通过对这些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基本问题的学
创设许多生动的教学情景。
再如, 除了关于“是什么、 为什么?”等问题解决过程外, 在化学与技术课程中还强调
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解决过程,后一过程可能会涉及化学以外的物理、生物、
地理等学科知识,体现技术应用的综合性;还会涉及诸如环境保护、经济、风险评估、利弊
权衡等态度、 价值和决策有关的问题, 体现技术实践的复杂性和产品设计标准的多元化。
第四单元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单元说明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课题 1 化肥和农药
课题 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
练习与实践参考
教学资源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单元说明
一、教学目标 1. 以硫酸生产为例,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2. 了解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基本生产过程和合成氨工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 通过纯碱的两种典型生产过程及其演变的学习,了解化学工艺改进的原因、思路、条件 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吴海建。
图稿绘制:李宏庆。
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 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目录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单元说明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课题 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 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 3 纯碱的生产
2)化学与技术》的高中化学
教师教学时参考。
从有利于教师理解和体会课程标准, 以及更好地使用教科书出发, 全书按教科书的单元、 课题顺序编排,每单元包括单元说明、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单元说明是按单元编写的, 包括教学目标、 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 教学目标指出本单元
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