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昆虫钻蛀性害虫
园林常见钻蛀性害虫分类及防治方法.

钻蛀园林植物的害虫种类颇多,包括蛀干、蛀茎、蛀新梢以及蛀蕾、花果、种子等各种害虫。
如鞘翅目的天牛类、吉丁虫类、小蠹虫类; 鳞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织蛾、卷蛾、螟蛾、夜蛾; 膜翅目的茎蜂、树蜂等。
它们对行道树、庭园树及多种花灌木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发生严重时导致花木成片死亡,降低观赏价值,给园林绿化带来巨大损失。
一、天牛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咀嚼式口器,有很长的触角,植食性昆虫,会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
星天牛生活习性:星天牛的虫患可以杀死多种不同的硬木树。
成虫出现于5至7月,生活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区。
成虫夜晚偶有趋光性;幼虫危害柑橘、柳树等植物。
危害特点:幼虫蛀害树干基部和主根,严重影响到树体的生长发育。
幼虫一般蛀食较大植株的基干,在木质部乃至根部为害,树干下有成堆虫粪,使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
成虫咬食嫩枝皮层,形成枯梢,也食叶成缺刻状。
光肩星天牛寄主:悬铃木、柳、杨生活习性:5月至10月都有成虫活动,到11月开始越冬。
危害特点:幼虫蛀食树干,危害轻的降低木材质量,严重的能引起树木枯梢和风折;成虫咬食树叶或小树枝皮和木质部。
桑天牛生活习性:成虫反应迟钝,易扑捉。
喜食构树、无花果、苹果等的嫩枝皮。
白天取食,夜间产卵,主要危害时期为6月至10月。
危害特点:分布很广,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于枝干的皮下和木质部内,向下蛀食,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云斑天牛生活习性:幼虫于7月孵化,初孵幼虫在韧皮部为害一段时间后,即向木质部蛀食,被害处树皮向外纵裂,可见丝状粪屑,直至秋后越冬。
来年继续为害,于8月幼虫老熟化蛹,9~10月成虫在蛹室内羽化,不出孔就地越冬。
危害特点:该虫分布广泛。
危害甚多。
其成虫为害新枝皮和嫩叶,幼虫蛀食枝干,造成花木生长势衰退,凋谢乃至死亡。
举例说明每类蛀干害虫的识别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和防治要点

举例说明每类蛀干害虫的识别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和防治要点什么是蛀干害虫蛀干害虫就是钻蛀树干和枝桠,啃食韧皮部和木质部,造成园林树木枯死的害虫。
常见的几种蛀干害虫:天牛、吉丁虫、木蠹蛾、透翅蛾、小蠹等。
天牛幼虫在樱花,香樟,红枫,法桐,松柏类等树种中出现蛀干害虫时,常想到的大多是天牛和吉丁虫,忽略了其他蛀干性害虫的存在。
木蠹蛾鳞翅目木蠹蛾科昆虫,世界分布。
成虫口器退化,体粗长,翅灰到褐色,常有斑点。
幼虫灰白,几乎无毛,钻入树木的茎内,为害严重;寿命可达1∼3年。
又名蠹木蛾,以幼虫蠹木,是为害阔叶树种主干或根部的主要害虫。
被害林木生长受阻,木材工艺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形态特征:成虫为中至大型蛾类,头部小,喙退化或无。
触角通常为双栉齿状,极少为丝状;有些种类雄虫触角基部为双栉齿状,端部为丝状。
雌雄相似,一般多为灰褐色。
翅面饰以鳞片或毛,并有许多断纹。
幼虫粗状,多为红色,前胸背板与臀板多具色斑,可借此鉴别虫种。
木蠹蛾危害状发生的种类主要有:芳香木蠹蛾、小木蠹蛾、六星黑点豹蠹蛾和咖啡豹蠹蛾等。
1芳香木蠹蛾为鳞翅目,木蠹蛾科。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寄主于杨、柳、榆、槐树、白蜡、栎等。
幼虫孵化后,蛀入皮下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以后蛀入木质部,向上向下穿凿不规则虫道。
形态特征成虫体灰乌色,触角扁线状,头、前胸淡黄色,中后胸、翅、腹部灰乌色,前翅翅面布满呈龟裂状黑色横纹。
卵近圆形,初产时白色,孵化前暗褐色。
2小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
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
危害白蜡、丁香、白榆、槐树、银杏、柳树、麻栎、白玉兰、悬铃木、元宝枫、海棠等。
幼虫蛀食花木枝干木质部,幼虫沿髓部向上蛀食,枝上有数个排粪孔,有大量的长椭圆形粪便排出,受害枝上部变黄枯萎,遇风易折断。
柏肤小蠹别名柏树小蠹、柏木合场肤小蠹。
成虫赤褐色或黑褐色,体表无光泽。
柏肤小蠹主要危害侧柏、桧柏、杉树等,在成虫补充营养期危害枝梢,常将枝梢蛀空,易遭风折;繁殖期中危害干、枝,造成枝和树株死亡。
园艺昆虫学-蛀杆类害虫

上旬产卵(卵期28-56天),
5月上旬至6月中旬卵孵化为幼虫危害(幼虫取食期50-60天),6
月下旬全部蛀入老枝。
8月上旬开始休眠越冬。
4、成、幼虫习性
成虫——出枝后,当天即可交尾产卵,均在白天,尤其是中 午前后气温高时进行。早、晚及夜间不活动,阴天活动少,
栖息在树冠下部叶背面。
群集性和不畏惊忧习性——不活动时,常5-8只群集叶背,拉
大多数雌螨一生仅交配1次,少数可交配多次。
3、食性:
螨类分布极为广泛。其食性也非常复杂,有植食性的、捕食性
的、寄生性、菌食性的和腐食性的。与农业关系密切的主要科有: 叶螨科、真足螨科、瘿螨科、植绥螨科、粉螨科。
4、传播方式: 螨类在植株上和植株间的主动迁移是通过爬行来完成的。而被动传 播主要是通过①凭借蛛丝,串连下垂,随风飘荡;②随气流传至高空, 作远,漂至远方; ④附着在其他物体上;⑤随苗木、果实和花卉的运输作远距离传播。
跗线螨科——侧多食跗线螨、寄螨、食螨。
益螨: 植绥螨总科——尼氏钝绥螨,纽氏钝绥螨,智利植绥螨可捕食叶螨。
为害:
各种叶螨均以成螨和幼、若螨集中在果树或蔬菜的叶芽和叶 片刺吸汁液,大发生的年份或季节也可以危害果树。果树芽 严重受害后,不能继续发育甚至死亡;叶片受害初期,常呈 现失绿的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成片,以至整叶焦黄而提早 脱落。影响当年的果品产量和质量,甚至严重影响次年的产 量。
动枝条也不飞走。可利用此习性人工捕捉。
无趋光、趋化性——只取食花蜜和露水。
产卵习性——新梢长6-7cm时,成虫用锯状产卵器将新梢嫩
茎锯断(留3-5cm),留一边的皮层不断,使断梢留在上面, 然后在断口下方2-4mm处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产1粒卵。 在产卵处的嫩茎表皮上不久即出现1黑色小条状产卵痕。隔 1-2天,上部断梢枯萎下垂,遇风吹落,成为光秃断枝。老
钻蛀害虫

钻蛀性害虫钻蛀性害虫的为害特点⏹一类在园林植物体内危害,包括蛀干、蛀茎、蛀新梢、蛀食花蕾、果实和种子,以及潜叶等种类。
⏹主要虫期在树木组织中度过,能以咀嚼式口器取食韧皮部、木质部和形成层,并蛀食成虫道,破坏树木养分、水分的疏导和分生组织,轻则使树势衰弱,重则整株死亡。
⏹受气候变化影响小,天敌种类少且寄生率、捕食率低,因而存活率高,种群相对稳定,防治难度大,是一类最具毁灭性的园林植物害虫。
1. 天牛类光肩星天牛分布与危害◆分布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广西、甘肃等地;日本、韩国。
◆为害杨柳、榆、槭、刺槐等园林树种,对糖槭为害最烈。
◆成虫啮食嫩枝和叶脉,幼虫蛀食韧皮部和边材,并在木质部内蛀成不规则坑道,严重地阻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使枝干干枯甚至全株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体黑色,有光泽。
雌成虫体长22~35mm,雄成虫体长20~29mm。
前胸两侧各有1较尖锐的刺状突起。
鞘翅基部光滑无颗粒状突起。
◆触角鞭状,12节,自第3节开始各节基部呈灰蓝色。
雌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3倍,最后1节末端为灰白色。
雄虫触角约为体长的2.5倍,最后1节末端为黑色。
◆卵初为白色。
近孵化时呈黄褐色,长椭圆形,两端稍弯曲,长6mm左右。
◆老熟幼虫体长约50mm,身体略带黄色。
◆蛹全体乳白色至黄白色,体长30~37mm,附肢颜色较浅。
发生规律◆江苏、浙江、山东、辽宁、上海地区1年1代或2年1代。
◆以1-3龄幼虫越冬。
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经10 - 40d到6月中、下旬化蛹,蛹期20d左右。
◆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内停留7d左右,然后羽化孔飞出。
每雌虫产卵30粒左右。
卵期在夏季10d左右,秋后产的卵少数滞育到第2年才能孵化。
幼虫孵出后,开始取食腐坏的韧皮部,并将褐色粪便及蛀屑从产卵孔中排出。
3龄末或4龄幼虫在树皮下取食3-4cm后,开始蛀人木质部。
在蛀入木质部后往往仍回到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取食,使树皮陷落,树体生长畸形。
蛀干害虫

2、生活史与习性
该害虫在我区1年发生2代,生活史极不整齐,世代重叠明 显。9月下旬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4月上旬开始化 蛹,4月中旬达化蛹盛期,4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为羽化 盛期,5月下旬为末期,成虫白天以12~20时(北京时间)出 孔数量最多,占出孔总数的81.3%。成虫无趋光性。第一代 幼虫于5月底6月初开始化蛹,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7月下旬 羽化结束。
坑道系统
侵入孔 交配室 母坑 卵室 子坑 蛹室 羽化孔 通气孔 交配孔
脐腹小蠹(Scolytus seulenis)
脐腹小蠹(Scolytus seulenis)属于鞘翅目小蠹科。
1、分布与危害树种: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等地。主 要为害桃树、梨、李、杏、榆等多种树种的衰弱濒死木和 新枯死的树干。
烟角树蜂
二、蛀干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原则
发生特点 树干内隐蔽生活,初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受害,防治困难, 很难恢复。 危害树势衰弱的树木。多为次期性害虫。 气候不适,土壤水份失调,营养障碍等因素诱发这类害虫的 大发生。
小蠹虫类
鞘翅目小蠹科,多树栖,种类多。
我区危害园林树木的种类是皱小蠹和多毛小蠹。
蛀干害虫及其防治
一、概论
蛀干害虫就是钻蛀树干和枝桠,取食韧皮部和木质部, 造成园林树木枯死的害虫。 我区发生的主要种类: 鞘翅目:小蠹、天牛、吉丁虫。
鳞翅目:木蠹蛾、透翅蛾、蔗扁蛾等
膜翅目:树蜂
鞘危害
蔗扁蛾
学名:Opogona sacchar 为害部位及为害状:幼虫孵化后钻入 树皮下为害。 寄主:巴西木、鹅掌柴等
园林绿化虫害图片及防治方法

园林绿化植物虫害图片及防治方法一、蛀干害虫1.茶材小蠹类别虫害形态特征茶材小蠹(Xyleborus rornicatus Eichhoff),属鞘翅目小蠹科。
别名茶枝小蠹。
此虫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台湾、四川、云南等省区;寄主植物除荔枝、龙眼外,还有茶、樟、柳、蓖麻、橡胶树、可可等到。
为害特点成、幼虫在长势差的寄主植物上钻蛀为害,多成环状坑道,影响养分运输,使树势削弱,降低产量和品质。
其特点是外观为直径2mm的小圆孔,孔口处常有细碎木屑,湿度大时,孔口四周有水渍。
受害重寄主植物成片毁灭。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柱形,全体黑褐色。
头部延伸呈喙状。
复眼肾形。
触角膝状,端部膨大如球。
前胸背片前缘圆钝,并有不规则的小齿突,后缘近方形平滑。
鞘翅舌状,长为前胸背片的1.5倍,翅面有刻点和茸毛,排成纵列。
雄成虫体长1.3毫米,黄褐色,鞘翅表面粗糙,点刻与茸毛排列不很清晰。
卵:长椭圆形,长径约0.6毫米。
初产时乳白色,将孵时淡黄白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约2.4毫米,乳白色。
前端较小,后端稍大,体肥壮,有皱纹。
胸足退化,腹足仅留痕迹。
蛹:雌蛹体长约2.5毫米,初蛹时乳白色,随后逐渐变化呈淡黄褐色,口器、复眼和翅端颜色较深。
生活习性发生危害广东一年发生6个世代,在广西南部年发生6代以上,世代重叠;主要以成虫在原蛀道内越冬,也有部分幼虫和蛹越冬。
翌年2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越冬成虫外出活动,并钻蛀为害,形成新的蛀道。
4月上旬开始产卵。
每代成虫羽化后在原坑道内栖息7天左右即钻出蛀道,尤其晴天午后出孔活动较活跃。
出孔后的成虫多在1-2年生枝条的叶痕和分叉处蛀入,形成蛀道,蛀孔圆形,直径约2毫米,孔口常有木屑堆积。
成虫从出孔到重新入侵约需10分钟至3小时,从入侵到完成坑道需12-36小时。
蛀道可深达木质部,呈缺环状水平坑道。
卵产在坑道内,卵历期约6天,幼虫生活在母坑道中,老熟幼虫在原坑道中化蛹,蛹历期4-5天。
钻蛀害虫主要类群及为害特点
钻蛀害虫主要类群及为害特点周俊仲,梅增霞,李建庆(滨州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滨州256603)钻蛀害虫主要是指某一发育阶段(主要是幼虫)在寄主体内,营隐蔽生活,取食寄主组织,从而对寄主植物造成危害的一类昆虫。
通过梳理,将钻蛀害虫划分蛀干害虫、蛀果害虫、根蛆害虫和潜叶害虫4大类群,并分别介绍了其主要害虫种类和为害特点。
钻蛀害虫;蛀干害虫;蛀果害虫;根蛆害虫;潜叶害虫据以往研究和理解,笔者认为钻蛀害虫主要是指某一发育阶段(主要是幼虫)在寄主体内,营隐蔽生活,取食寄主组织,从而对寄主植物造成为害的一类昆虫。
2钻蛀害虫分类及为害情况2.1蛀干害虫蛀干害虫,通常译为stem boring insect ,通常指以幼虫在树木枝干内部钻蛀生活,隐匿为害,也有少量钻蛀大型草本植物为害的害虫。
鞘翅目天牛科、吉丁虫科和象甲科昆虫为我国最常见的蛀干害虫,鳞翅目的透翅蛾科、木蠹蛾科和潜皮蛾科昆虫,以及膜翅目的茎蜂科昆虫也是较为常见蛀干害虫。
天牛在亚洲分布较为广泛,在我国为害尤其严重,全国各地的绝大多数树木均受到天牛不同程度的为害。
天牛幼虫孵化后,在树干木质部钻蛀为害,从排粪孔排出取食木材产生的木屑和虫粪,将树干木质部蛀成很多孔道,蛀道自下而上分布,切断了木质部的养分运输通道,营养运输受阻,影响树木长势和绿化效果。
天牛多数生命周期长,幼虫长期在树干内部隐秘为害,不易发现,只有成虫外出活动,成虫期较短,为害较轻,一般是取食嫩枝。
在我国对园艺植物造成的为害比较严重且常见的天牛主要有松墨天牛(s )、桃红颈天牛()、光肩星天牛()。
吉丁虫,通常也俗称为“串皮虫”,在我国对树木造成的为害也非常严重,主要为害树木韧皮部,在树皮下窜食,破坏韧皮部,阻断养分运输,引起生长衰弱,严重时环食皮层,成环剥状,致使整株死亡。
在我国为害较为严重主要是苹小吉丁()和金缘吉丁虫()。
除天牛和吉丁虫外,还有其他种类的蛀干害虫,如,膜翅目的梨茎蜂();鳞翅目木蠹蛾科的梨豹蠹蛾()、芳香木蠹蛾()、柳干蠹蛾(),潜皮蛾科梨潜皮蛾(),透翅蛾科的苹果透翅蛾();象甲科的香蕉假茎象()、杨干象()。
武汉地区园林钻蛀性害虫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
钻蛀性害虫是园林害虫中最难防治的一类害虫。
由于受气候、品种及栽培管理等农林生态因子的影响,近年来,钻蛀性害虫发生较为普遍,对植被环境造成了严重为害。
钻蛀性害虫大多数属咀嚼式口器害虫,主要以幼虫钻蛀树木枝干为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且非常隐蔽,往往在人们尚未察觉的情况下,多年的绿化成果已被毁掉。
随着武汉绿地面积增加,园林植物种类逐渐丰富,钻蛀性害虫种类也随之增加。
因钻蛀性害虫为害严重且常规药剂防治难以控制其发生,该类害虫的治理一直都是园林植物病虫害中比较棘手的难题。
因此,开展武汉地区园林钻蛀性害虫的调查研究,了解园林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发生为害等规律,掌握其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系统调查武汉市13个城区内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中钻蛀性害虫种类、分布范围、为害程度,编写了武汉园林钻蛀性害虫名录,分析了重要害虫的发生特点,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园林钻蛀性害虫的综合防治及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1武汉地区园林钻蛀性害虫种类调查统计发现,在武汉市,对园林植物造成为害的钻蛀性害虫共有50种,隶属于3目11科。
主要为鞘翅目(Cole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及等翅目(Isoptera)昆虫。
对园林植物为害较为严重且种类发生最多的是鞘翅目昆虫,种类占比72%,其中,天牛科25种,占比50%;小蠹科5种,占比10%;象甲科3种,吉丁虫科3种,占比均为6%。
鳞翅目占比18%,其中,卷蛾科3种,占比6%;螟蛾科2种,占比4%;木蠹蛾科2种,占比4%;蝙蝠蛾科1种,占比2%;透翅蛾科1种,占比2%。
等翅目害虫占比最低为10%。
其中,鼻白蚁科3种,占比6%;白蚁科2种,占比4%(见图1)。
武汉地区钻蛀性害虫种类主要包括天牛类、象甲类、吉丁类、小蠹类、木蠹蛾类、透翅蛾类及白蚁类等。
就为害程度而言,尤以天牛、木蠹蛾、食心虫、白蚁为害最重,且分布最为普遍。
园林病虫害防治(钻蛀性害虫)
园林病虫害防治(钻蛀性害虫)园林病虫害防治(钻蛀性害虫)1. 概述园林病虫害是指在园林环境中对植物和树木造成破坏的各类病菌和害虫。
钻蛀性害虫是其中一类常见的害虫,它们以钻取并寄生在树木和植物组织内为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钻蛀性害虫的特征、危害以及园林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2. 钻蛀性害虫的特征钻蛀性害虫通常是一类昆虫,它们以钻孔寄生在树木和植物组织内,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一些常见的钻蛀性害虫包括蠹虫、粉虱、木虱等。
钻蛀性害虫具有以下特点:- 雌虫一般具有钻孔能力,它们通过钻洞进入植物内部进行寄生。
- 害虫在树木内部寄生生活,繁殖并进食,从而对树木造成严重危害。
- 害虫的幼虫会在植物内部筑巢,从而排斥其它寄生生物和天敌。
3. 钻蛀性害虫的危害钻蛀性害虫对园林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树木生长受阻钻蛀性害虫寄生在树木内部,它们钻孔并占据了树木的部分组织,导致树木生长受到限制。
害虫寄生的树木可能出现生长缓慢、树冠稀疏等现象,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3.2 树木健康受损钻蛀性害虫的寄生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的机械损伤,导致树木树皮脱落、树干开裂等问题。
这些损伤会导致树木的健康状况下降,易受其他病虫害的侵袭。
3.3 害虫传播病菌钻蛀性害虫可能是许多病菌的传播媒介,它们在进食过程中可能携带并传播细菌、霉菌等病原体。
这会对植物和树木的健康状态造成更大的威胁。
4. 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方法为了有效地控制钻蛀性害虫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4.1 提高树木的免疫力加强树木的管理和养护,提高树木的免疫力是防治钻蛀性害虫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适当施肥、修剪病虫枝、加强树木的营养管理等措施,提高树木的抗虫能力。
4.2 定期检查和监测定期检查和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和虫害情况,及时发现钻蛀性害虫的存在。
如果发现害虫或害虫危害较严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3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对抗钻蛀性害虫也是一种可行的措施。
园林病虫害防治(钻蛀性害虫)
园林病虫害防治(钻蛀性害虫)园林病虫害防治(钻蛀性害虫)1:引言园林病虫害是园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钻蛀性害虫是其中一类主要的病虫害,给园林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档将介绍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及防治方法,帮助园林管理者解决相关问题。
2:钻蛀性害虫的种类2.1 蛀木虫类蛀木虫类主要包括家蛀虫、粗蛀虫和细蛀虫。
它们会以木材为食,对园林植物的根、茎和树皮造成损害。
2.2 蛀果虫类蛀果虫类主要以果实为食,会对园林植物的果实产生破坏。
常见的蛀果虫有果蛀虫和豆荚蛀虫。
2.3 蛀花叶虫类蛀花叶虫类主要以花朵和叶片为食,使园林植物的花和叶片出现损伤。
常见的蛀花叶虫有花枯害虫、叶蛀虫和果实蛀虫。
3: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方法3.1 文化防治措施采取文化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害虫的滋生和传播。
包括定期清理落叶、破坏虫害的生境以及合理调整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
3.2 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天敌和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可以引入天敌,如昆虫和鸟类,来捕食害虫。
另外,使用一些有益微生物,如杀虫菌和受体体细胞,可以降低害虫的数量。
3.3 化学防治措施在没有其他有效方法控制害虫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化学防治措施。
选择合适的农药熏蒸和喷雾,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安全有效。
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图片和表格,用于进一步说明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和防治方法。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法是我国的一项相关法律法规,主要用于预防和控制植物病虫害的传播。
5.2 农药管理法农药管理法是我国的一项相关法律法规,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了规范和管理。
6:结束语钻蛀性害虫对园林植物的健康和观赏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园林管理者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文化、生物和化学手段的综合应用,以确保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9
地下通讯 电缆被蛀 造成电信 中断
3、 白蚁的种类
在分类上白蚁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 纲、等翅目。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目前世 界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白蚁分为六个科 :
1.澳白蚁科Mastotermitidae Silvestri l909 2.木白蚁科Kalotermitidae Enderlein 1909(堆吵白蚁)
1.1 白蚁是一种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也是一种世 界上分布极为广泛、 危害性非常严重的害虫。 白蚁出现在中生代后期,距今已有二亿五千年 的历史。由于具有奇妙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对 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极大 的注意和兴趣。白蚁被称为“当代生物学的七大 奇迹”之一。从60年代开始,世界上已使用白蚁 学(termitology)的名称,过去,只有昆虫学 (entomology)的名称,现在,把白蚁研究也提到 “学”的高度,由此可见它在昆虫中的重要性。
2020/12/9
4.防治 (1)清除有虫老根、结合养护管理,发现 茎梢萎蔫功折断,应立即剪除(里面有幼 虫) (2)5~6月份间成虫羽化期在,捕捉成虫 (具有假死性) (3)化学防治:6~7月间,90%晶体敌百 虫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 可杀初孵幼虫。
2020/12/9
1、白蚁概述
园林昆虫钻蛀性害虫
(二)菊天牛(菊虎、菊小筒天牛)
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全世界约有2 万种,我国已知的已有2000多种。
它主要以幼虫钻蛀植株茎杆,在韧皮部 和木质部形成蛀道为害,主要种类有星天 牛,菊天牛,双条合欢天牛、中华锯花天 牛、桔光绿天牛等。受害后,如果出现调 萎枯黄等症状时,已接近死亡,难以恢复 生机。虫也较隐蔽,防治困难,应防患于 未然的措施。
2020/12/9
2020/12/9
2.2 白蚁对堤坝的破坏
在我国南方,许多江河、水库上建有土坝 ,这些土坝往往栖居着土白蚁属 (Odontotermes)、大白蚁属(Macrotermes)和 家白蚁属(Coptotermes)种类的白蚁群体,它 们在堤坝内,密集营巢,迅速繁殖,苗圃星罗 棋布(除家白蚁外),蚁道四通八达,有些蚁道 甚至穿通堤坝的内外坡,当汛期水位升高时, 常常出现管漏险情,更烈者则酿成塌堤垮坝。 这就是所谓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020/12/9
近年来,随着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增多,被白蚁 破坏造成倒塌的危险性的比率是在逐步降低。 但 是,新的大厦内部木结构仍可遭受白蚁破坏。经常 有此方面的报道,例:广州市的“广州 宾馆” (27层),在建成两年后既遭白蚁危害。高达32层的 “白云宾馆”也有白蚁危害的记 录;青岛市的即 墨路小商品市场,共7层,商住两用,建成后两年 内,也发现白蚁分飞。白蚁不仅危害木结构,而且 它分泌的蚁酸也可以腐蚀金属。因此,新建房屋必 须进行白蚁预防处理。
据有关文献记载,目前世界白蚁种 类已有2000多种,有可能达到3000种。 我国具有除澳白蚁科和齿白蚁科外的四 个科,45个属,474种(夏凯龄 1997)。 约占世界白蚁的1/10强,是当今世界上 白蚁种类最多的一个国家。目前,我国 除新疆、青海、宁夏、内蒙、黑龙江、 吉林等省外,24个省市都有其分布记录 。
3.草白蚁科Hodotermitidae Snyder 1925
4.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 light 1921(家白蚁,散白蚁)
5.白蚁科 Termitidae westwood 1840 (黑翅土白蚁)
2020/12/9
6.齿白蚁科Serritermitidae Emerson 1965
2020/12/9
2.3 白蚁对农作物、林木及园艺 作物的危害
白蚁可以危害甘蔗、花生等农作物 ,尤其对甘蔗的危害十分严重。另外, 白蚁对林木、果树等的危害也具有相当 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2020/12/9
2020/12/9
为害果树干
2020/12/9
古庙宇的大梁被蛀断
2020/12/9
为害林木
2020/12/9
蚁后
2020/12/9
2、白蚁的危害
2.1 白蚁对建筑物的破坏
白蚁对建筑物的破坏,特别是对砖木结构、木结构建 筑的破坏,由于其隐蔽在木结构内部 破坏或破坏其承重 部位,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引起人们的极大 关注。在我国,危害房屋建筑物的白蚁 种类主要有:家白蚁(Coptotermes) 、散白蚁 (Reticulitermes)和堆砂白蚁(Cryptotermes)等属。其中, 家白蚁属的种类是破坏建筑物最严 重的白蚁种类。它的 特点是扩散力强,群体大,破坏迅速,在短期内既能造成 巨大损失。散白蚁属是我国破坏建筑物分布最广、最难灭 制的白蚁种类。而堆砂白蚁属则在中国南方局部范围破坏 建筑物木构件。
2020/12/9
1、白蚁概述
1.2 白蚁在形态上与常见的蚂蚁相似,但在进化道路 上却与蜚蠊近缘,均属于较原始的动物。 白蚁虽然形态原始、变态简单,但却有着极其独 特的习性,它不仅营巢居的群体生活,而且群体内 有不同的品级分化,各品级分工明确又紧密联系,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使得这一古老的类 群得以生 存、繁衍。白蚁的群体中有繁殖型个体和非繁殖型 个体。繁殖型包括原始型蚁王、蚁后和补充型蚁王 、蚁后,专事繁殖。非繁殖型包括工蚁和兵蚁,工 蚁数量占群体数量的绝大比例,约为80%-99%,担 负筑巢、修路、清洁、取食、照料幼蚁的任务。兵 蚁上鄂特别发达,是群体的防卫者。
2020/12/9
1.分布:主要分布华北、华东、 西北等地区。 2.寄主:菊花、金鸡菊、蛇目菊、 欧洲莲等菊科植物。
2020/12/9
3.发生规律: (1)世代:1代/年 (2)越冬:成虫、幼虫在菊科植物根部。 (3)特性: A.翌年5~6月,越冬成虫飞出——叶背活动——具 假死性。 B. 交尾——茎梢部咬一大圈伤口——产卵于其中, 1粒/处。 C.受伤的茎梢——萎蔫,易折断。 D. 幼虫孵化后,钻入茎中,向下蛀食根部。 E. 9月份幼虫老熟——蛀道内化蛹。 F. 10月份成虫羽化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