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44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目标
-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表现能力
-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 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美术概念和技巧
教材及资源准备
- 《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材
- 彩色画笔、水彩颜料、彩色纸、剪刀等绘画工具
- PPT和投影仪(可选)
教学内容
第一课:认识颜色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不同颜色的特点和效果
- 利用彩色纸和彩色画笔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喜欢的颜色
- 引导讨论学生对不同颜色的喜好和个人感受
第二课:用线条画形状
-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形状的特点
- 让学生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常见的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 引导学生通过组合形状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物体
第三课:用色彩表达情感
-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颜色与情感的关联,如红色代表喜悦,蓝色代表平静等
- 利用颜料和画笔让学生在纸上表达不同情感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想法
第四课:绘画技巧初探
- 引导学生研究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用线条勾勒轮廓、用色彩填充等
- 让学生尝试简单的绘画任务,如画一朵花、画一只动物等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教学活动安排
- 每节课开始前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 每节课结束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小组或全班评价
-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不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方式
教学评价
- 根据学生的作品和参与度评价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研究态度
-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动力-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班级或校内进行美术展览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和增删。
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并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学会运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美术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美术的工具和材料第二课:线条与形状1. 线条的种类和用法2. 形状的种类和用法第三课:色彩与肌理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 肌理的种类和用法第四课:构图与比例1. 构图的基本原则2. 比例的概念和应用第五课:人物与动物1. 人物和动物的形态特征2. 人物和动物的画法第六课:景物与空间1. 景物的分类和特征2. 空间的表现手法第七课:创意与联想1. 创意的来源和方法2. 联想的技巧和应用第八课:欣赏与评价1. 欣赏的方法和技巧2. 评价的标准和原则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示范画等方式,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自主发现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欣赏评述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作品的内容、形式、技巧等方面,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性评价和作品评价,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时间第一课:认识美术2课时第二课:线条与形状2课时第三课:色彩与肌理2课时第四课:构图与比例2课时第五课:人物与动物2课时第六课:景物与空间2课时第七课:创意与联想2课时第八课:欣赏与评价2课时六、教学资源教材《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实物材料画纸、画笔、水彩、彩泥、剪刀、胶水等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实物展示台等七、教学步骤第一课:认识美术1. 导入: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讲解:讲解美术的工具和材料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体验不同工具和材料的用法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美术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第二课:线条与形状1. 导入:介绍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2. 讲解:讲解不同线条和形状的用法和特点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线条和形状进行创作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线条和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教学步骤继续...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人音版)
第一课:认识美术
教学目标
- 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能够区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 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1. 美术的定义和分类
2. 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简介
3. 通过观察画作,研究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和风格
教学方法
- 老师讲解与示范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 视听辅助教具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艺术形式- 小组讨论和展示,增加互动性和合作性
第二课:色彩的表现
教学目标
- 认识基本的色彩概念和色彩在艺术中的作用
- 掌握常见的色彩组合和运用技巧
- 通过实践绘画,培养对色彩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主要色彩、次要色彩和中性色的认识
2. 色彩对情感和氛围的表达
3. 利用色彩搭配,创作简单的画作
教学方法
- 色彩知识的讲解和示范
- 绘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运用色彩- 学生互评和展示,促进研究的互动和分享
...
(继续编写剩下的教案内容,满足800字以上要求)
...
总结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能力和初步创作能力为核心目标。
通过研究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色彩的运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希望通过这些教案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一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1 / 3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一册)全册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一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一册)全册教案 让大家认识我 教材分析:学生从幼儿园走入小学,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老师需要帮助他们尽快的熟悉环境和认识身边的人,解除他们的焦虑和恐慌。
同时制作名字树,加强同学间的交往,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制作 教学难点: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 课业类型:工艺制作 教具准备 剪刀、彩纸、集体大树的范图、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彩纸 课时:1 榆 课时 教学过程(一)、 迁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表(二)导入新课:妓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 豌 的范图,介绍这棵大 甩 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
掐 、提出问题:始 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 兆 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 崖 来到这个集体中要 2、结论:制作树叶 仪 写上名字贴在 乔 大树上。
、教 支 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美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洲 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沈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淑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珍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朱茁壮地成长。
(三)讲野授新课、教师瓶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吁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酮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斋做自我介绍。
、国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甫形树叶提出问题:如厘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犊叶? 3、教师总结悦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朱从开口处剪或撕树维叶的一半展开成为棵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掉演示、提出问题世: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厄 6、出示课件:树曙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该特殊形状、颜色帐 5、教师小结:大家膘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品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割,看谁的树叶最好、絮最漂亮、最先来到集允体大树上。
一年级美术第一册教案

一年级美术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材料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认识美术》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讲解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
2. 第二课:《画直线和曲线》教授如何画直线和曲线。
练习画不同长度的直线和曲线。
3. 第三课:《画形状》介绍基本形状的概念和名称。
练习画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
4. 第四课:《上色技巧》介绍上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练习使用水彩、蜡笔等材料上色。
5. 第五课:《画出自己的世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的世界。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材料使用方法。
2. 示范法:展示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实践。
3.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绘画和上色,掌握基本技巧。
4. 互动法: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
2.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估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美术第一册》2. 绘画材料:画纸、铅笔、橡皮、水彩、蜡笔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画板等。
六、第六课:《观察与描绘》教授学生如何观察物体,学习用美术语言进行描绘。
练习通过观察,用线条和颜色描绘简单的物体,如树木、房子等。
七、第七课:《快乐的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学习描绘动物的方法。
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动物,进行绘画创作。
八、第八课:《美丽的自然》教授学生如何观察自然景观,用美术语言进行表现。
练习描绘山水、天空、云朵等自然景象。
九、第九课:《人物描绘》讲解人物绘画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学生尝试绘画不同表情、动作的人物。
部编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课:认识红、蓝、黄
教学目标:
- 通过游戏和观察,让学生学会认识红、蓝、黄三种颜色
- 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和分辨能力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红色:
- 通过游戏,让学生对红色有初步了解
- 观察和猜测红色物品,提高学生对红色颜色的辨识能力
2. 蓝色:
- 通过游戏,让学生对蓝色有初步了解
- 观察和猜测蓝色物品,提高学生对蓝色颜色的辨识能力
3. 黄色:
- 通过游戏,让学生对黄色有初步了解
- 观察和猜测黄色物品,提高学生对黄色颜色的辨识能力
教学活动:
1. 游戏:颜色接龙
- 学生们站在一个圈圈里,每人说一个颜色,下一个人要说和上一个颜色相连的颜色,例如:红色 - 蓝色 - 黄色 - 红色- 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红、蓝、黄三种颜色的记忆
2. 观察和猜测:
- 准备一些红色、蓝色和黄色的物品,如红苹果、蓝天和黄花- 让学生们观察这些物品并猜测它们的颜色,教师根据猜测情况给予指导和纠正
教学反思:
通过游戏和观察,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认识红、蓝、黄三种颜色。
教师通过引导和纠正,增强了学生对颜色的辨识能力。
教学活动的设置简单明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册教案(共4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课走进大自然教材思路: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
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3、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重、难点: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习性的掌握。
教学准备: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欣赏及交流: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
(如四季美景)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
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讨论及反思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2(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展示及介绍:做一幅色彩游戏图。
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
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
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尝试与练习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湘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大家一起画》 (2)第2课《绕绕涂涂》 (7)第3课《田野的色彩》 (9)第4课《大眼睛》 (12)第5课《我的太阳》 (16)第6课《我跟月亮交朋友》 (20)第7课《七彩飞虹》 (25)第8课《奇妙的撕纸》 (29)第9课《撕纸添画》 (33)第10课《我的拼音卡片》 (36)第11课《数字变变变》 (39)第12课《变脸》 (45)第13课《请跟我来》 (50)第14课《营养早餐》 (53)第15课《我长高了》 (57)第16课《手拉手好朋友》 (60)第17课《简笔画人》 (62)第18课《画画火柴人》 (65)第19课《蚂蚁搬家》 (69)第20课《漂亮的铅笔头》 (75)第21课《鸟语花香》 (78)第1课《大家一起画》1教学目标1、能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绘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本课是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绘画的第一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这节课画得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孩子觉得好玩、有趣、轻松,并体验到绘画活动的乐趣。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让学生直观感性地认识绘画工具和材料,轻松地体验各种画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初步感知绘画的类别。
通过“大家一起画”的作画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集体作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能正确运用各种画笔大胆地表现。
教学难点:能通过媒材,初步了解画种。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大家一起画一、尝试体验、探究学习。
1、游戏导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四个神秘的宝箱,里面分别装着一些神奇的宝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我想请坐姿最端正、举手最标准的小朋友上台挑选喜欢的箱子来参与游戏。
2、游戏规则:请大家认真听清楚游戏规则:挑选一个箱子,先请你“摸一摸”里面的东西,再试着“猜一猜”它是什么,猜完再打开“看一看”你猜对了没有,最后请你用水彩笔把箱子里的物品大胆地在黑板上画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4-4)
题:画刺猬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
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刺猬。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适当的背景。
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教学重点:折线的节奏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教学难点
:添加背景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有一种小动物,它长得很奇怪,浑身是刺,胆子却很小,你一靠近它,它就团成一团,人们确很喜欢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可爱的小刺猬,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画小刺猬(板书题:画刺猬)。
步骤方法1
刺猬的身体可以概括成半圆形。
2
它身上的刺可用折线来概括。
3
在图画纸上确定位置。
4
先画半原形。
然后画折线,注意折线的节奏。
(可做单独的画线训练)6
涂色并添加背静(注意与主体的和谐)。
实践操作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图片资料,巡回指导,因材
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堂小结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题:折纸与剪贴-孔雀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
2学习折纸的基本方法并剪贴羽毛进行装饰。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折纸的方法教学难点
:添加羽毛装饰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见过美丽的孔雀吧。
它有美丽的羽毛,尤其是它的尾巴,当孔雀开屏的时候,那五光十色的羽毛更是美丽动人。
这节我们来学习用折纸的方法表现孔雀(板书题:折纸与剪贴-孔雀)方法技巧
将彩色手工纸裁成正方形,折成扇子形,然后将尖的一端向上翻折,这样头与尾就折出来了,然后用彩色纸剪贴羽毛。
(演示方法、步骤)
折纸方法:1
将正方形的对角重合对折。
2
将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与对称轴重合。
3
再一次重合。
4
翻折尖部。
再一次翻折尖部。
实践操作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
学生提供范样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堂小结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题:我爱动物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生态,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2综合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动物。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适当的背景。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形进行概括教学难点
:动物特征教学过程
:欣赏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组动物的图片,看你喜欢那些小动物,并请你们记住它们的特征,以便我们今天把它画下来。
引导分析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和电视资料,挑选他们喜爱的小动物引导分析概括基本形,分析动物的特征。
实践操作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范样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堂小结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