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综合交体系规划及数据库建设任务书

合集下载

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WorldArchitecture

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WorldArchitecture

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设计任务书(初稿)为保障“十三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各项建设任务的及时有效落实,分阶段推进和贯彻城市总体规划意图,我局决定开展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一、规划范围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烟台市六区范围(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开发区、高新区)和栖霞市桃村镇,总面积约3002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5.《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6.《山东省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技术规定》7.《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8.《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9. 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定四、总体要求1.规划应在《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2016—2020年)》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规划应充分研究上一版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与效果,在规划编制方法、技术手段及编制内容上有所创新。

3.规划应结合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统筹考虑近期城市发展目标与对策,促进新时期烟台社会、经济、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规划应以《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为基础,确定中心城区近期重点发展地区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同时统筹考虑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外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求,使政府公共投资形成合力,确保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政策空间效应的最优。

5. 规划面临烟台新一轮城市建设与发展,要综合考量烟台在产业转型、公共设施、民生改善、有机更新、城市文化振兴等方面内容,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加强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综合调控,提升城市竞争力。

烟台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划二次公示简本

烟台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划二次公示简本

烟台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2年)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评价单位: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单位:烟台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2016年1月1、规划方案概述根据《烟台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烟台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远景线网方案由4条线组成,总规模约为200公里。

分为两个功能层次,1、3号线为中心区骨干线,服务于芝罘、开发区、莱山和福山4大组团,属于大运量系统。

2、4号线为快线,分别服务于八角、牟平东西两翼与中心区之间的快速联系,属中运量系统。

《烟台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2年)》主要包括2条线路,分别为1号线、3号线。

项目总规模约为87km,共设车站69座。

2、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2.1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从声环境保护的角度,部分高架线周围分布着噪声敏感建筑物,须采取道床减振、设置声屏障等综合环境保护措施降低轨道交通对沿线声环境敏感区的影响。

只要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设备的位置、型号,并辅以风道消声器及隔声措施,风亭、冷却塔噪声可控制到可接受水平。

车辆段与停车场内检修、洗车等作业噪声,只要合理布局,厂界噪声一般可满足2类区厂界标准。

2.2振动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虽然地下线路的振动影响较突出,且沿线的既有或规划敏感建筑相对集中,但由于地铁振动的污染振动治理措施较为成熟,在规划实施中可根据沿线建设情况对待开发区域轨道交通线路两侧进行空间用地控制,必要时根据具体振动影响的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理措施,轨道交通振动影响一般不会成为建设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

(2)二次结构噪声源于轨道交通车辆与轨道的振动,降低轨道交通振动就可以相应减轻二次结构噪声影响,采取浮置板道床、弹性短轨枕等减振等措施也可以从根本上减轻二次结构噪声影响。

2.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本规划实施期间,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轨道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及由地表径流导致的污染物入渗;轨道交通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于沿线车站、控制中心、停车场和车辆段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烟台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与组织实施

烟台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与组织实施
s tsy te r qur me to b n s sana e d v lp e t ma k te o m y, d c n tuci d r iai n i e n to a e in. w o a if h e ie n fur a u t i bl e eo m n , r e c no n a o sr t ng mo e z to ntr ai n lr go Ho t n
h n e t eu b n pa nn e e s ge itd u b n pa n n f r a in r s u c , t n t e e u b n p a n n o k n f c e c , n a c h r a ln i gl v l i xse r a ln ig i o u n n m t e o r e sr gh nt r a l ig w r i ge i in y a d o e h n
设现代化 国际性 区域 的需要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也就被提 到 了议 事 日程上 来。本 文以烟 台市规划管理信息 系
统 的 建设 为 例 , 述 了规 划 管理 信 息 的 开发 建设 与组 织 实施 。 阐 关 键 词 : 据 库 ; 市规 划 ; 息 系统 ; 织 实施 数 城 信 组
ct sb c mi gt e n c siy o h i . i los ta hih rr qu s o h b lnn n u e vs r r i i o n h e e st fte tme T sas e g e e e tf rt eur a p a i gs p r ioy wo k:Ho t fe tv l n y e h n w o e ci eye —
刘洪春 ,王慧远
( 烟台市规划信息中心 , 山东 烟台 24 0 ) 60 3

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实施评估任务书

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实施评估任务书

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实施评估任务书(初稿)一、项目名称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实施评估报告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范围一致,即烟台市六区(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开发区、高新区)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和栖霞市桃村镇,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按照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规划至年,烟台市中心城区人口万人,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公里。

三、评估要求(一)总体要求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应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建规〔〕号)、《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烟台市城市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将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年)与现状城市规划建设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包括总体规划自身实施状况评估;做好与相关规划关系的评估,上下位规划关系的评估。

(二)评估内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规划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和实施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情况;、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规划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规划评估结论及规划实施建议。

四、评估成果规划评估成果内容及深度需满足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的要求,成果主要由评估报告、附件及必要的图纸组成。

(一)成果形式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实施的建议等,宜采用图、文、表、照片相结合的方式表达。

附件主要是征求和采纳公众意见的情况。

成果应当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报送。

(二)图纸要求为形象、直观地表达和表现评估内容,评估报告应绘制相应的图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图纸:、建设用地使用现状图:主要包括已建成的各类用地的性质和范围,主要道路、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建筑的地段范围等内容。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烟台2021行动方案的通知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烟台2021行动方案的通知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烟台2021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6.12•【字号】烟政办字〔2021〕28号•【施行日期】2021.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烟台2021行动方案的通知烟政办字〔2021〕28号各区市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数字烟台2021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6月12日数字烟台2021行动方案为贯彻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落实《数字山东2021行动方案》,全面推进数字烟台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加快建设整体高效的数字政府(一)优化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

以群众眼中的“一件事”为标准,再造办事流程,打造100个“一链办理”事项。

以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等领域的高频事项为重点,全年落实200项以上“秒批秒办”事项。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加强电子证照应用,推进跨省、跨市互认,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试点,持续打造“掌上办事之城”。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大数据局牵头)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市司法局牵头)开展“爱山东·烟台一手通”APP场景化、向导式改造,完成智能客服、老年关怀专版等建设改造项目。

(市大数据局牵头)(二)加快建设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

完成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一期)建设,初步实现“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

强化全市公共视频监控、数据资源和管理平台集约建设和统筹管理,全市重点区域和14个安全生产重点领域视频监控、数据资源和管理平台“应汇尽汇”。

(市大数据局、市应急局牵头,各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指挥部成员单位配合)加快“挂图作战”“动能转换”可视化平台建设和应用,实现动态监管和即时监督。

烟台市综合交通专题研究

烟台市综合交通专题研究

专题8烟台市综合交通专题研究1 •指导思想交通系统是城市和区域社会经济进展的重要支樺和空间骨架。

基于烟台市交通进展的要求,专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体此刻以下三个方面:区域性,表现城市的目标定位。

2003年初,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主体,打造半岛城市群,同时提出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这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组织提出了更髙的要求。

烟台市的交通系统计划必需立足于区域的整体联系,完善交通网络,强化枢纽功能。

系统性,表现计划的有机整合。

烟台市从来十分重视城市交通的建设和进展, 最近几年来陆续编制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计划、城市综合交通计划,最近又出台了公路、铁路、公共交通等部门的“十一五”计划,为整体计划的编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整体计划编制进程中,应重点协调各专项计划的内容,并与城市土地利用计划相结合,构筑综合的一体化交通体系。

可操作性,表现计划的实效。

在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系统先进的计划理念及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烟台城市交通的进展基础和地方特点,合理控制交通用地,优化土地开发模式,形成具有烟台特色的高质量的交通活动空间。

2.外部环境分析2.1.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山东省政府和国家達设部已评审通过了《山东半岛城市群进展战略研究》, 肯定了以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威海、烟台、东营、日照八市之力,迸展成为实力壮大的我国城市第三多数市连绵区,引领全省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空间进展整体构架的主体能够简单描述为:一个龙头(青岛)、两个区域中心(青岛、济南),一个区域副中心(烟台)、八个城市区(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东营、日照、威海)、三条轴线、五个城市化重点引导区(济南-淄博、青岛-日照、烟台-威海、潍坊、东营)。

在国家和山东省区域进展的战略机缘中,烟台市凸现出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烟台市不仅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中最重要的核心城市之一,并与周边的威海市、青岛市组成了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区,是山东半岛经济最发达的地域。

烟台2024城建计划书

烟台2024城建计划书

烟台2024城建计划书一、背景介绍1.1 城市概况烟台位于中国山东半岛东南部,是山东省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

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环境,烟台被誉为“东方瑞士”。

烟台是山东半岛发展最为迅猛的城市之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貌和城市规划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2 城市发展需求随着烟台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系统、公共服务等方面亟需改善和升级。

为了使烟台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我们制定了烟台2024城建计划。

二、总体目标烟台2024城建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烟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三、重点任务3.1 优化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通过完善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

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2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道路、桥梁、给排水、电力等方面的改善与升级。

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3.3 发展住房建设加大住房建设力度,提高住房供应数量和质量。

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加强住房保障政策,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

3.4 优化交通系统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支持。

优化公交系统、地铁系统的网络布局,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和便捷性。

3.5 建设智慧城市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建设智慧城市。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6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四、计划实施为了确保烟台2024城建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4.1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城建计划的组织领导机制,制定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有序推进。

烟台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分析

烟台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分析

烟台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被广泛关注。

烟台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滨城市之一,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烟台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烟台市作为一个发达的海洋之城,在城市交通建设方面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

现在,烟台市已经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为主要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网络,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供了便捷而快速的交通条件。

公路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烟台市拥有一张庞大的公路网,交通便利。

城市内主要以绿化带与快速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

此外,烟台市官方还在近年来加大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城市交通的建设力度,不断优化交通结构,提高交通效率。

铁路交通:烟台位于京沪铁路线、青烟线、威烟线、南威铁路、济青高铁等多条线路的交汇处,铁路交通发达。

同时,烟台市还通过高铁、城际铁路等方式加强和扩大了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络,形成了协同发展的铁路交通体系。

港口交通:烟台市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港口也成为了烟台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烟台港是中国重要的海运枢纽,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发达。

而近年来,为了加强烟台市与周边城市和东北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往来,官方也投资兴建了多个新港口。

二、供水供电供水供电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烟台市在供水供电方面也发挥着很大的优势,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河水、地下水、海水三种水源形成的供水体系,并且在新设施加入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升级改造,从而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用水的需求。

供水方面,烟台市通过扩大供水规模、提高供水质量、加强节水措施等方式,让城市的供水能够更好的稳定提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及数据库
建设任务书
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
2014年8月
一、规划背景
《烟台市综合交通规划》于2003年7月开始编制,2005年8月编制完成,历时两年,至今为烟台市的交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过去9年,烟台市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建设突飞猛进,许多方面的变化超出了原来的预期,尤其是交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老港区向八角港区的逐步搬迁,潮水机场、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即将建成试运营,烟台港客运中心的重新选址,龙烟铁路已全线开工,市区轨道线网规划已完成,这些变化都会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使得既有的综合交通规划难以继续指导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市区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且新的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及烟台市总体规划修编,也都需要综合交通规划做出相应的调整。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指导交通设施建设规划和管理工作,确保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亟需修编烟台市综合交通规划,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多层次的整合和结构性的调整,以构建
未来烟台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和交通发展模式。

二、规划范围及年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与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本规划的期限与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其中,近期为2014-2020年,远期到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三、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三)《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五)《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六)《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七)《烟台市综合交通规划》
(八)《烟台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九)《烟台市城市规划管理若干规定》
(十)其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各区分区规划
四、规划目标
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系,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统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保障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支撑城市
经济与社会发展。

五、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规划内容和深度要求达到建设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和国家、省、市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并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资料搜集整理和既有规划解读。

(二)烟台市交通数据库和交通模型总体策划研究
完成我市综合交通数据库构建研究、交通模型建设研究,综合交通数据调查、数据库构建和交通模型建设等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步骤,包括各项工作分别需要的工作量、时间、资金等,提出交通规划模型、交通仿真进一步工作建议。

(三)交通调查和分析。

进行居民出行调查、交通流量调查和其它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

以调查为依据,评估交通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采用量化模型进行交通特征分析,构建交通战略分析模型,支撑规划方案的科学性。

完成相应的居民出行调查专题报告。

(四)构建综合交通数据库,数据整理和入库,交通需求分析与交通模型。

(五)综合运用交通调查数据、统计数据、相关规划定量指标,利用交通模型进行科学的交通预测和分析。

(六)土地利用与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七)交通发展战略方案规划及方案的测试与评价。


要包括: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交通资源配置的原则和策略,各交通子系统的功能定位、相互关系和发展策略,重大交通发展政策等。

(八)综合交通体系组织。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构成,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关系,客货交通组织模式和总体布局框架,城市干路系统组成,城市应急救援、防灾减灾道路规划布局原则,城市客运枢纽结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总体布局框架,城市停车供给策略,交通信息化建设与交通管理的基本策略等。

(九)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全面编制各交通系统规划,包括对外交通系统、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客运枢纽、城市停车系统、慢行系统、交通管理及信息化、货运交通系统等,确定各交通子系统发展方向,提出规划布局方案、控制交通设施用地。

根据城市交通发展重点,对重要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完成研究报告,包括骨干道路系统与城市发展布局关系研究、快速路系统研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换乘研究、市区道路断面形式与规划红线宽度配置研究、静态交通系统研究、路岛交通研究等。

(十)制定交通发展实施规划,包括交通发展进程及阶段划分、近期交通建设规划、重点地区或主要节点改善方案。

依据城市近期发展目标和城市财政能力,根据近期交通需求特征,制定近期交通建设目标和发展策略,提出近期交通发
展政策与措施,提出近期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和重点地区、主要节点改善方案,确定近期建设的交通项目和建设时序,提出近期交通基础设施安排和实施措施,估算近期交通建设投资。

(十一)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遵循有利于促进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原则,提出规划的实施策略和措施。

主要包括:规划实施的管理机制和对策,保障规划实施的技术经济政策,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规划的指导性技术要求等。

(十二)建立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模型。

六、成果要求
规划设计成果必须符合本任务书的规定。

(一)成果内容
烟台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及基础资料汇编。

烟台市城市综合交通数据库和交通模型应当包括所有软硬件及管理使用和更新维护说明、所有基础资料和基础数据等。

1、规划文本应当以条文方式表述规划结论,内容明确简练,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规划说明书应当与规划文本的条文相对应,并对规划文本条文做出详细论述。

现状分析评价报告、交通调查分析报告、交通模型等技术性分析文件以及主要专题研究成果应当作为规划说明书的附录。

3、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应当清晰、准确,与规划文本内容相符。

现状图、规划图和分析图应当分别表示,图例应当一致。

规划图纸比例采用1/1000,快速路与快速路、快速路与主干路、主干路与主干路节点和枢纽的图纸比例采用1;500-1:1000,其它规划专题图纸比例依内容而定。

主要现状图、规划图应包含:
(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现状图
(2)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
(3)对外交通规划图
(4)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图
(5)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图
(6)自行车、步行系统规划图
(7)城市客运系统规划图
(8)货运系统规划图
(9)停车系统规划图
(10)交通附属设施规划图
(11)近期规划图
(12)其他相关规划图纸
分析图视需要进行绘制。

4、资料汇编应包括规划涉及的相关基础资料、参考资料及文件。

5、烟台市城市综合交通数据库和交通模型及所有软硬
件设备应当具有开放性、易操作性。

6、烟台市城市综合交通数据库和交通模型需提供管理使用和更新维护说明、所有基础资料和基础数据等。

7、提供烟台市城市综合交通数据库和交通模型的使用、管理、更新、维护等技术指导服务。

(二)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为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综合交通数据库和交通模型需要有相应形式的成果。

电子文档采用通用的文件存储格式。

文本文件采用word2003格式,图纸文件应采用DWG、JPG两种格式保存。

电子文档应包括交通调查原始数据、模型数据等数据文件,采用数据库格式存储。

(三)成果提交要求
1、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10套(A3大小),规划图纸图板1套(A0大小),多媒体演示文件1套(带配音解说、不带背景音乐、可自动播放、可暂停,时长15分钟左右)。

阶段性成果所有电子文件,包括文本、图纸(jpg、cad格式)、说明书、多媒体等。

2、最终成果提交: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12套(A3大小),多媒体演示文件1套(带配音解说、不带背景音乐、可自动播放、可暂停,时长15
分钟左右),刻有所有规划成果、多媒体演示文件及交通调查原始数据、模型数据等数据文件的电子文件光盘6套。

3、综合交通数据库和交通模型需要提交符合要求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