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涌出量计算办法 Microsoft Word 文档
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

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是衡量煤矿瓦斯涌出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瓦斯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咱们先来搞清楚啥是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
简单说,它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平均每采一吨煤所涌出的瓦斯量。
那这个相对瓦斯涌出量咋算呢?公式就是:相对瓦斯涌出量(m³/t)= 绝对瓦斯涌出量(m³/min)÷日采煤量(t/d)× 1440 。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比如说有个煤矿,一天的绝对瓦斯涌出量是 50 m³/min,一天采煤量是 1000 吨。
那咱们来算算相对瓦斯涌出量。
按照公式,先把日采煤量换算成分钟采煤量,1000 吨÷ 1440 分钟≈ 0.694 吨/min 。
然后用绝对瓦斯涌出量 50 m³/min 除以这个分钟采煤量 0.694 吨/min ,算下来相对瓦斯涌出量就约是 72 m³/t 。
这公式看起来好像挺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那可得小心谨慎。
就像我之前去一个煤矿调研的时候,工人们在计算相对瓦斯涌出量的时候,因为数据记录不准确,导致计算结果偏差很大。
本来应该是比较安全的区域,结果因为错误的计算,被误判为高瓦斯区域,这可给生产带来了不少麻烦。
后来经过反复核对数据,重新计算,才纠正了这个错误。
还有啊,在计算过程中,对于绝对瓦斯涌出量和采煤量的测量一定要精准。
测量设备得定期校准和维护,不然数据不准,算出来的结果那可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啦。
而且不同的采煤工艺、地质条件啥的,都会对瓦斯涌出量有影响。
所以,不能死套公式,还得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分析。
总之,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的计算公式虽然不复杂,但要真正用好用对,还需要我们认真细致,考虑周全,这样才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个公式,让咱们的煤矿生产既高效又安全!。
矿上的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

矿上的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矿上的瓦斯涌出量是指矿井内瓦斯的产生和涌出情况,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参数。
正确地计算瓦斯涌出量对于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矿上的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瓦斯涌出量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矿井的瓦斯产生量和瓦斯涌出率来进行计算。
瓦斯产生量是指矿井中瓦斯的产生速度,通常以标准立方米/小时(Nm3/h)来表示;瓦斯涌出率是指矿井中瓦斯的涌出速度,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瓦斯涌出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瓦斯涌出量 = 瓦斯产生量×瓦斯涌出率。
在实际应用中,瓦斯产生量和瓦斯涌出率的数据可以通过矿井的监测和测量来获取。
瓦斯产生量通常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和矿井的生产情况来确定,而瓦斯涌出率则可以通过矿井的通风系统和瓦斯抽放设备的运行情况来确定。
瓦斯涌出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矿井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矿井内瓦斯的产生和涌出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瓦斯的涌出,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在矿井的日常管理中,矿上的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可以作为重要的工具来指导矿井的生产和通风管理。
除了矿上的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外,矿井管理人员还需要了解瓦斯的特性和危害,以及瓦斯的监测和控制技术。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具有较高的爆炸极限和爆炸能力,一旦瓦斯积聚到一定浓度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事故,对矿井和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矿井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瓦斯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瓦斯异常情况,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在矿井的通风管理中,矿上的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矿井管理人员合理地设计和调整矿井的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内的空气流通和瓦斯的抽放。
通过合理地控制矿井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瓦斯的积聚和涌出,降低矿井的瓦斯浓度,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总之,矿上的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矿井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矿井内瓦斯的产生和涌出情况,指导矿井的生产和通风管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矿井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瓦斯的监测和控制,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为矿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
宝子,今天咱来唠唠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咋计算哈。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呢,简单说就是从矿井里涌出的瓦斯总量。
有一种计算方法是按照产量来算的。
就好比你家蒸馒头,蒸的馒头越多,用的面粉就越多一样。
矿井生产的煤越多,瓦斯涌出量往往也会越多。
它有个公式哦,就是绝对瓦斯涌出量等于矿井瓦斯涌出总量除以矿井产量。
这里的瓦斯涌出总量得是一段时间内的,矿井产量也是同一时间段的。
还有一种计算方法呢,是按照风量和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来算的。
这就像你在一个屋子里,知道空气流动的速度(风量类似这个概念啦),还知道这流动空气中有多少瓦斯(瓦斯浓度),那就能算出总的瓦斯量了。
公式就是绝对瓦斯涌出量等于风量乘以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不过这里风量的单位、瓦斯浓度的表示都得准确哦。
咱在计算的时候呀,可得仔细着点。
要是数据弄错了,就像做菜放错了盐量一样,结果可就差大了。
比如说风量测量要是不准确,那按照这个风量算出来的瓦斯涌出量肯定也是错的。
而且不同的矿井情况还不一样呢。
有些矿井可能开采的煤层瓦斯含量本身就高,那涌出量就可能比别的矿井多很多。
宝子,你要是真的在矿井工作或者学习这方面知识,一定要多看看实际的情况。
有时候公式是死的,但是实际矿井里的环境是活的。
像有些地方可能有瓦斯的局部聚集,这时候单纯按照一般的计算方法可能就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瓦斯涌出情况啦。
总之呢,计算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是个挺重要的事儿,关系到矿井的安全,咱可不能马虎哦。
瓦斯流量计算公式

瓦斯流量计算公式
1. Q纯 = Q混×抽放浓度÷100
2. Q混 = 压差开根号×孔板系数
3. Q纯 = Q总÷抽放时间
4. Q混 = Q纯÷抽放浓度
5. Q混÷该孔板系数 = 压差×压差 = 所算压差
6. 抽放纯量÷(抽放纯量 +矿井风排瓦斯量)× 100% =抽放率
6. 抽放钻孔进尺量÷生产原煤量 = 吨煤钻孔进尺量
7. 利用量=自设发电站压差(一般不大于 6 MPa)×12.55(16寸瓦斯管孔板系数)×时间
8. Q混=孔板系数÷SQRT(1-效正系数0.00446×瓦斯抽放浓度÷100)×SQRT(压差)×SQRT((当地大气压力-抽放负压)÷当地大气压力)
9.风排瓦斯量=回风风量×瓦斯浓度
10. Q=K×C×SQRT(Ah)×SQRT(P0-P负÷P0)
11.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量×60×20÷平均日产量
12.风排瓦斯量=回风风量×瓦斯浓度
13.绝对瓦斯涌出量=风量×瓦斯浓度×抽放量。
矿井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

k3
L 2h L
L 70
h 16
k3 0.5429
L——回采工作面长度,m h——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无实测值时,其值按下表选取
巷道煤壁暴露时间(d) 25 50 100 160 200 250 300 无烟煤 6.5 7.4 9 10.5 11 12 13 不同煤种巷道预排瓦斯等值宽度(m) 瘦 煤 焦 煤 肥 煤 气 煤 9 9 11.5 11.5 10.5 10.5 13 13 12.4 12.4 16 16 14.2 14.2 18 18 15.4 15.4 19.7 19.7 16.9 16.9 21.5 21.5 18 18 23 23 长焰煤 11.5 13 16 18 19.7 21.5 23
3
6~8 9~6
8~12 6~4
12~18 4~3
18~26 3~2
26~35 2
35~42 2
表中原始瓦斯含量单位为吨煤(即无灰干燥煤)瓦斯体积,在应用式q1时,按下式换算为原始瓦斯含 100 Aad M ad Aad Mad X'1 X1 X 1' 13.57 0.92 3 100 X 1' ——上表中查出的原始瓦斯含量,m3/t A ——原煤中灰份含量,% ad M ad ——原煤中水份含量,% X1——煤的残存瓦斯含量,m3/t, (1)采用长壁后退式回采时,系数k3按下式确定
(2)采用长壁前进式回采时,若上部相邻工作面已采,则k3=1;若上部相邻工作面未采,按下式计
k3
L 2 h 2b L 2b
L
1
h
1
b
1
2、厚煤层分层开采时按下式计算 q1=k1·k2·k3·kfi·( X 0 X 1 )
煤矿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计算方法

煤矿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计算方法摘要:煤层瓦斯(gas of coalseam)、煤层气。
从煤和围岩中逸出的甲烷、二氧化碳和氮等组成的混合气体。
瓦斯是煤矿生产中的有害因素,它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当空气中瓦斯含量为5%~16%时,遇火会引起爆炸,造成事故。
现运用分源预测法、瓦斯地质图法预测瓦斯涌出量供参考。
关键词:瓦斯涌出量涌出量预测方法1.分源预测法预测瓦斯涌出量(一)分源预测法预测瓦斯涌出量方法一个矿井的瓦斯涌出量的大小既取决于瓦斯源的多少,又取决于瓦斯源涌出瓦斯量的多少。
含瓦斯煤层被开采时,受采掘影响的煤层及围岩中的瓦斯赋存平衡条件被破坏,其中的瓦斯将涌入采掘工作面及采空区。
按照瓦斯涌出地点分,井下瓦斯源有4个,即开采层(包括围岩)、邻近层、掘进巷道、生产采空区和已采区采空区。
前4项瓦斯源涌出的瓦斯汇集,构成采区瓦斯涌出。
各采区瓦斯涌出与已采区采空区涌出的瓦斯汇集构成全矿井瓦斯涌出。
其计算步骤是:分别计算开采层、邻近层、掘进工作面煤壁与落煤的瓦斯涌出量,然后按相关顺序计算出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再加上生产采区采空区瓦斯涌出量。
生产采区瓦斯涌出量与已采采区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相加,即可最终得出预计的矿井瓦斯涌出量。
以下为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1、开采煤层(包括围岩)瓦斯涌出量式中q1-开采煤层(包括围岩)相对瓦斯涌出量,m3/t;k1-围岩瓦斯涌出系数,对于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的工作面,取k1=1.3;k2-工作面丢煤瓦斯涌出系数,其值为工作面回采率的倒数;k3-顺槽掘进预排瓦斯对工作面煤体瓦斯涌出影响系数,采用长壁后退式回采时,系数k3按下式确定:式中L-回采工作面长度,m;h-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m-煤层厚度,m;m1-煤层采高,m;X-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t;X1-煤层残存瓦斯含量,m3/t,与煤质和原始瓦斯含量有关,需实测;如无实测数据可查取,由于所查取的瓦斯含量值是以m3/t,daf(表示可燃值基瓦斯量)为计量单位,因此需要按下式换算成以m3/t(表示原煤瓦斯含量)为计量单位的瓦斯含量:X1=X1′(100-Mad-Ad)/100式中X1′-可燃值基瓦斯含量,m3/t,daf;Mad-原煤水分含量,%;Ad-原煤灰分含量,%.2、邻近层瓦斯涌出量式中q2-邻近层瓦斯涌出量,m3/t;mi-第i个邻近层厚度,m;m1-开采层的开采厚度,m;X0i-第i邻近层原始瓦斯含量,m3/t;X1i-第i邻近层残存瓦斯含量,m3/t;ki-取决于层间距离的第i邻近层瓦斯排放率。
相对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

相对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相对瓦斯涌出量是指在矿井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每采 1 吨煤所涌出的瓦斯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相对瓦斯涌出量 = 一定时期内矿井瓦斯涌出总量 / 同一时期内的煤炭产量。
咱就说啊,这公式看着简单,可在实际应用中那可得特别谨慎。
我想起之前去一个煤矿调研的时候,那可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当时我们到了井下,那个环境,真是又黑又潮湿。
采煤工人师傅们在那里辛勤工作,让我特别敬佩。
我们在那就是为了研究瓦斯涌出的情况。
我就跟着技术人员到处查看各种监测设备的数据。
那设备上的数字不停地跳动,看得我眼花缭乱。
技术人员却能特别熟练地记录和分析。
他们跟我讲,计算相对瓦斯涌出量可太重要了。
如果算得不准确,那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可是巨大的隐患。
就好比有一次,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因为一个数据采集的小失误,导致相对瓦斯涌出量的计算结果偏差了不少。
这可把大家紧张坏了,赶紧重新仔细排查,才找到了问题所在,及时纠正了错误。
所以啊,在计算相对瓦斯涌出量的时候,每一个数据都得认真对待。
比如瓦斯涌出总量的测定,这可不是随便测测就行的。
得用专业的仪器,还得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而且煤炭产量的统计也不能马虎,少算一吨或者多算一吨,那相对瓦斯涌出量的结果就差之千里了。
再说说这公式里的各个元素。
矿井瓦斯涌出总量,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它包括了采煤、掘进、通风等各个环节涌出的瓦斯量。
要把这些都准确地加起来,那可得下一番功夫。
还有煤炭产量,这得把各个采煤面的产量都统计清楚,不能有遗漏。
而且还得考虑到煤的质量、含水量等因素,不然也会影响计算结果。
总之,相对瓦斯涌出量的计算公式虽然简单,但是背后的工作可一点都不简单。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谨、认真,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从而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让工人们能安心工作,让咱们的能源供应能稳定可靠。
这可真是一点都不能马虎啊!。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参考《采矿工程设计手册》3355页公式计算。
计算式一:q j=q m+q Lq m=n〃m〃V〃q V(21L)/0Vq L=s〃v〃γ(W h-W c)式中 q j—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m3/min;q m--掘进煤壁瓦斯涌出量,m3/min;q L—落煤瓦斯涌出量,m3/min;n—暴露煤面个数,单巷掘进时n=2;v—平均掘进速度,m/min;q V—煤壁瓦斯涌出初速度,m3/min(参照公式q V=0.026[0.0004(v r)2+0.16]〃W h取值);v r—煤的挥发分,%;W h—煤层瓦斯含量,m3/t;L0—巷道瓦斯涌出量达到最大稳定值时的巷道长度,m;s—掘进端头见煤面积,㎡;γ—煤的容重,t/m3;W c—煤层残存瓦斯量,m3/t。
计算式二:对于单巷 q j=4mυc1t0.5+bmυ(w h-w c)对于双巷 q j=8mυc2t0.5+m (w h-w c)[ υ(b1+b2)+υ1b1]式中 m—煤层厚度,m;υ-巷道的掘进速度,m/d;t—巷道掘进时间,d;b—单巷宽度,m;b1、b2 --分别为双巷主巷与副巷的宽度,m;w h、w c—分别为煤层的原始瓦斯含量与残余瓦斯含量,m3/t;υ1、b1 --分别为联络巷的掘进速度与宽度,m/d〃m;c1--单巷的瓦斯涌出量特性系数,m3/m2〃d0.5或m/d0.5;c2—双巷的瓦斯涌出量特性系数, m/d0.5;q j—单巷或双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m3/d.瓦斯涌出特性系数计算方法:实测工作面掘进头③、中部②、开口处①的瓦斯涌出量q j、各测点的暴露时间m和巷道掘进速度υ,利用下式进行计算:q j①- q j②=4mυc1(1t-2t)q j②- q j③=4mυc1(2t-3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虬髯客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虬髯客/qiuranke000 2009-03-06 13:20:35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 1018-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02-27发布2006-05-01实施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文忠、秦玉金、闫斌移、薛军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分源预测法与矿山统计法进行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矿井、生产矿井新水平延深、新采区以及采掘工作面(放顶煤工作面除外)的瓦斯涌出量预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册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MT/T 77煤层气测定方法(解吸法)《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3 术语及定义3.1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prediction of mine gas emission rate计算出矿井在一定生产时期、生产方式和配产条件下的瓦斯涌出量,并绘制反映瓦斯涌出规律的涌出量等值线图。
3.2矿井瓦斯涌出量absolute gas emission rate单位时间内从煤层以及采落的煤(岩)体涌入矿井中的气体总量,矿井进行瓦斯抽放时包括抽放瓦斯量。
3.3绝对瓦斯涌出量absolute gas emission rate单位时间内从煤层和岩层以及采落的煤(岩)体所涌出的瓦斯量,单位采用m2/min。
3.4相对瓦斯涌出量relative gas emission rate平均每产1t煤所涌出的瓦斯量,单位为m2/t3.5 矿山统计法statistical predicted method of mine gas根据对本矿井或邻近矿井实际瓦斯涌出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同的矿井瓦斯涌出量随开采深度变化的规律,预测新井或新水平瓦斯的方法。
3.6分源预测法predicted method by different gas source根据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分成数个向矿井涌出的与瓦斯源,在分别对这些瓦斯涌出源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得出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方法。
4 一般要求4.1 新建矿井或生产矿井新水平,都必须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以确定新矿井、新水平、新采区投产后瓦斯涌出量大小,作为矿井和采区通风设计、瓦斯抽放及瓦斯管理的依据。
4.2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采用分源预测法或矿山统计法。
4.3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应包括以下资料:a) 矿井采掘设计说明书:1) 开拓、开采系统图、采掘接替计划;2) 采煤方法、通风方式;3) 掘进巷道参数、煤巷平均掘进速度;4) 矿井、采区、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产量。
b) 矿井地质报告:1) 地层剖面图、柱状图等;2) 各煤层和煤夹层的厚度、煤层间距离及顶、底板岩性。
c)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结果、风化带深度及瓦斯含量等值线图;d) 邻近矿井和本矿井已采水平、采区(盘区)以及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测定结果;e) 煤的工业分析指标(灰分、水分、挥发分和密度)以及煤质牌号。
4.4 新建矿井或生产矿井新水平瓦斯涌出量预测由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专业机构和生产单位共同完成,预测结果经专家审定后以报告形式提供给生产单位和有关部门。
5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5.1 分源预测法5.1.1 矿井瓦斯涌出构成关系矿井瓦斯涌出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矿井瓦斯涌出构成关系关系图5.1.2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用相对瓦斯涌出量表达,以24 h为一个预测圆班,采用式(1)计算。
式中:q采——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m3/t;q1——开采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q2——邻近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开采层和邻近层相对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见附录A。
5.1.3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用绝对瓦斯涌出量表达,采用式(2)计算。
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q3——掘进工作面巷道煤壁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q4——掘进工作面落煤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掘进工作面巷道煤壁和落煤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见附录B。
5.1.4 生产采区瓦斯涌出量生产采区瓦斯涌出量采用式(3)计算。
式中:q区——生产采区相对瓦斯涌出量,m3/t;K'——生产采区内采空区瓦斯涌出系数,如无实测值可参照附录D选取;q采i——第i个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m3/t;A i——第i个回采工作面的日产量,t;q掘i——第i个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rain;A o——生产采区平均日产量,t。
5.1.5 矿井瓦斯涌出量矿井瓦斯涌出量采用式(4)计算。
式中:q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m3/t;q区i——第i个生产采区相对瓦斯涌出量,m3/t;A oi——第i个生产采区平均日产量,t;K"——已采采空区瓦斯涌出系数,如无实测值可参照附录D选取。
5.1.6 瓦斯不均衡性涌出考虑各区域瓦斯涌出的不均衡性,利用分源预测法预测的各区域的瓦斯涌出量需乘以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K n,如无实测值可参照附录D选取。
5.2 矿山统计法5.2.1 采用矿山统计法必须具备所要预测的矿井或采区煤层开采顺序、采煤方法、顶板管理、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煤质等与生产矿井或生产区域相同或类似的条件。
5.2.2 矿山统计法预测瓦斯涌出量外推范围沿垂深不超过200 m,沿煤层倾斜方向不超过600 m。
5.2.3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与开采深度的关系由式(5)表示。
式中:q——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m3/t;H——开采深度,m;H o——瓦斯风化带深度,m;a——相对瓦斯涌出量随开采深度的变化梯度,m/(m3•t-1)。
a) a值确定1) 当有瓦斯风化带以下两个水平的实际相对瓦斯涌出量资料时,a值由式(6)确定。
式中:H2——瓦斯带内2水平的开采深度,m;H1——瓦斯带内1水平的开采深度,m;q2——在H2深度开采时的相对瓦斯涌出量,m3/t;q1——在H1深度开采时的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2) 当有瓦斯风化带以下多个水平的实际相对瓦斯涌出量的资料时,a的加权平均值由式(7)确定。
式中:H i——第i个水平的开采深度,m;q i——第i个水平的相对瓦斯涌出量,m3/t;n——统计的开采水平个数。
b) H01) H0可由式(8)确定。
式中符号同前。
2)根据实测煤层瓦斯基本参数确定,瓦斯风化带的下部边界可参照下列条件确定:甲烷及重烃的浓度之和占气体组分的80%(按体积);瓦斯压力P=0.1MPa~0.15MPa;相对瓦斯涌出量q CH4=2m3/t~3m3/t;煤层的瓦斯含量:• W=1.0m3t.r~1.5m3t.r(长焰煤)• W=1.5m3t.r~2.0m3t.r(气煤)• W=2.0m3t.r~2.5m3t.r(肥、焦煤)• W=2.5m3t.r~3.0m3t.r(瘦煤)• W=3.0m3t.r~4.0m3t.r(贫煤)• W=5.0m3t.r~7.0m3t.r(无烟煤)5.2.4 当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与开采深度之间不呈线性关系时,即a值不是常数时,应首先根据实测资料确定a值与开采深度的变化规律,然后再进行预测。
附录A(资料性附录)开采层和邻近层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A.1 开采层瓦斯涌出量A.1.1 薄及中厚煤层不分层开采时,开采层瓦斯涌出量可由式(A.1)计算。
式中:q1——开采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
/t;K1——围岩瓦斯涌出系数;K1值选取范围为1.1~1.3;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碳质组分较多的围岩,K1取1.3;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K1取1.2;全部充填法管理顶板K1取1.1;砂质泥岩等致密性围岩K1取值可偏小;K2——工作面丢煤瓦斯涌出系数,用回采率的倒数来计算;K3——采区内准备巷道预排瓦斯对开采层瓦斯涌出影响系数,如无实测值可按参照附录D选取;m——开采层厚度,m;M——工作面采高,m;W0——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t,参照附录C选取;W c——运出矿井后煤的残存瓦斯含量,m3/t,如无实测值可参照附录C选取。
A.1.2 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开采层瓦斯涌出量计算采用式(A.2)计算。
式中:K f——取决于煤层分层数量和顺序的分层瓦斯涌出系数,如无实测值可按参照附录D 选取;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A.2 邻近层瓦斯涌出量邻近层瓦斯涌出量采用式(A.3)计算。
式中:q2——邻近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m i——第i个邻近层煤层厚度,m;M——工作面采高,m;ηi——第i个邻近层瓦斯排放率,%,如无实测值可参照附录D选取;W0i——第i个邻近层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t,如无实测值可参照开采层选取;W ci——第i个邻近层煤层残存瓦斯含量,m3/t,如无实测值可参照开采层选取。
附录B(资料性附录)掘进工作面煤壁和落煤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B.1 掘进巷道煤壁瓦斯涌出量掘进巷道煤壁瓦斯涌出量采用式(B.1)计算。
式中:q3——掘进巷道煤壁瓦斯涌出量,m3/min;D——巷道断面内暴露煤壁面的周边长度,m;对于薄及中厚煤层,D=2m o,m o为开采层厚度;对于厚煤层,D=2h+b,h及b分别为巷道的高度及宽度;υ——巷道平均掘进速度,m/min;L——巷道长度,m;q0——煤壁瓦斯涌出强度,m3/(m2•min),如无实测值可参考式(B.2)计算。
式中:q0——巷道煤壁瓦斯涌出量初速度,m3/(m2•min):V r——煤中挥发分含量,%;W0——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t,参照附录C选取。
B.2 掘进落煤的瓦斯涌出量掘进巷道落煤的瓦斯涌出量采用式(B.3)计算。
式中:q4——掘进巷道落煤的瓦斯涌出量,m3/min:S——掘进巷道断面积,m2;υ——巷道平均掘进速度,m/min;γ——煤的密度,t/m3;W0——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t,参照附录C选取;W c——运出矿井后煤的残存瓦斯含量,m3/t,如无实测值可按参照附录C选取。
附录C(资料性附录)煤层原始瓦斯含量和残存瓦斯含量的选定C.1 煤层瓦斯含量值是分源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核心参数,因此要求瓦斯含量测值尽可能接近真值。
C.2 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的测定与计算可采用直接法(地勘钻孔解吸法)进行测定与计算,参见煤层气测定方法(解吸法)(MT/T77—94)。
C.3 地勘钻孔解吸法测定煤层瓦斯含量时,当钻孔深度小于500m时,按MT/T77—94标准测定瓦斯含量;当钻孔深度500m~1000m或煤的解吸性能很强时,测定值必须进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