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培优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一、识字与写字(20分)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太阳刚升起来,树林里wù ménɡ ménɡ的,树叶和小草上都挂着lùzhū,小鸟们也醒来了,它们舒畅地hū xī着新鲜空气,张开chì bǎnɡ上下飞动。
2.选择题。
(1)下列下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倔强(jiàng)B.徽章(wēi)C.沮丧(jǔ)D.一声不吭(kēng)(2)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倒不如调整自己的心态,()地去面对。
A.淡然B.坦然C.默然D.悠然(3)课文是按照()来描写“男子汉”的。
A.事情发展的顺序B.时间顺序C.空间顺序D.性格归类的顺序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凸”和“亚”两个字的笔画数相同;“鼎”字有12画。
B.按汉字结构分类,“竞”“廉”“孟”“署”都属于上下结构。
C.按部首查字法,“卓”字应查部首“十”;“在”字应查部首“一”。
D.“驶”“园”“韵”“忠”是形声字;“园”的第二画是“横”。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
(填序号)①自愧不如②心甘情愿③情有独钟④坚持不懈⑤过关斩将⑥出人意料2018年4月4日晚上,朋友圈突然被“雷海为登顶”这条消息刷屏,这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一路,竟获得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真是。
他虽身为普通的外卖小哥,但对古诗词却是。
13年来,他地读背古诗词,阅读各类诗词格律方面的书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赛场上大显身手,让身为文学硕士的对手。
5.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①()人()目②()空如()③万里()()④()()力尽⑤揠()()长⑥()羊()牢(2)动物园里最()的是那几只正在开屏的孔雀。
(3)学习中找到错题原因,及时补救,()还来得及。
6.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朋自.远方来(自己) C.温故.而知新(旧的)B.只留清气满乾坤..(天地) D.清风徐.来(慢慢地)二、积累与运用(22分)7.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菜市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培优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单元培优练习题附参考答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单元培优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根据语境读拼⾳,写词语。
yuán dàn()那天晚上,我想吃yuán xiāo(),可妈妈却给我煮了jiǎo zi( ),⾥⾯的馅⼉是⽼腊⾁。
妈妈从菜缸⾥捞出⾊如翡翠的蒜头,再⽤tānɡchí()舀了⼀点⼉chén cù()倒在碟⼦⾥当作料。
我⽤kuài zi( )夹了⼀个尝了尝,真是美味极了!⼆、下⾯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 )。
A.万象更新张灯结采残灯末庙B.能歌善舞⾏善积得⾝⽆分⽂C.别⽆所求随⼼所欲⽜郎织⼥三、给下⾯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
1.哪⾥有压迫,哪⾥就有反抗。
( )2.这棵树粗壮极了,我双臂合拢才把它抱住。
( )3.春节是⽼北京⼈最闲在的时候。
( )4.藏戏与其他戏剧的特点截然不同。
(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练习。
1.以“⽉亮”为描写对象,分别写⼀个⽐喻句和拟⼈句。
(1)⽐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句⼦,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句话。
有名的⽼铺都要挂出⼏百盏灯来,各形各⾊,有的⼀律是玻璃的,有的清⼀⾊是⽜⾓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这不是粥,⽽是⼩型的农业展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的句⼦改写成陈述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时间:90 分钟总分值:100 分]一、积存与运用。
〔40 分〕1.读拼音,写词语。
(10 分)zhǎyǎn jiǎo bàn rán shāo làyuèáo zhōu2.请把以下每组加点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3 分〕A. 掺.和〔chān〕机杼.〔shū〕B. 吞噬.〔shì〕迢.迢.(tiáo )C. 甜黏〔nián〕连续〔jiān〕D. 擢.素手(zhuó)更〔gēng〕3.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蜡月、风筝、栗子、万不得已B.除歹、浓绸、染缸、七零八碎B.亲戚、拜年、寺院、张灯结彩 D.采绘、通霄、轿车、截然不同4. 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里。
〔4 分〕“彩”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颜色②彩色的丝绸③赞扬、夸奖的欢呼声④把戏,精彩的成分⑤戏剧、舞蹈正式演出前的化装排演⑥获胜的预兆。
彩排〔〕喝彩〔〕丰富多彩〔〕五彩缤纷〔〕张灯结彩〔〕5.将以下画线局部替换成相应的词语。
(2 分)(1)孩子们宠爱吃这些零碎而杂乱儿。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实在没有方法,必定赶回家来吃团聚饭。
〔〕(3)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毫无共同之处。
〔〕(4)元宵节,处处悬挂彩灯、彩带等,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秀丽。
〔〕6.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括号里的词后,句意不变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光线)B.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间隔)C.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吵闹。
(格外)D.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经常)7.以下句子中运用比方修辞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秀丽。
B.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座号:一、读拼音,写词语〔共6 分〕kū qìqī xīxiān xìwūyāzhū hóu piān zhānɡ二、单项选择题〔共6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野马脱缰〔jiāng〕吞噬〔shì〕琼浆(qóng) 青面獠牙〔liáo〕B.优哉游哉〔zāi〕招徕〔lái〕随心所欲〔yù〕毫无倦意〔juàn〕C.哄堂大笑〔hōng〕完毕〔hù〕行善积德〔jī〕雪域高原〔yù〕D.响彻原野〔chè〕婀娜〔nuó〕赞美不已〔yǐ〕一鼓一钹〔bá〕2.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言行不全都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敬重的民族是很难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C.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不睡觉,都要守岁。
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和心情了。
3.以下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小林不约而同地反对我的意见。
B.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 节日的大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D. 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吃团聚饭。
三、写出下面习俗的寓意。
〔共3分〕(1)过年吃鱼寓意:。
(2)门上贴倒“福”寓意:。
(3)中秋节赏月寓意:。
四、古诗名句填空,并品析句子。
〔共20 分〕(1)日暮汉宫传蜡烛,。
(2),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3),冷露无声湿桂花。
(4)百川东到海,?(5)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描写了。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借写,表达了。
五、口语交际〔共5分〕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美食,简洁地说一说,与大家共享。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提优测评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提优测评卷一、基础知识。
(46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yuán dàn( )那天晚上,我想吃yuán xiāo(),可妈妈却给我煮了jiǎo zi( ),里面的馅儿是老腊肉。
妈妈从菜缸里捞出色如翡翠的蒜头,再用tānɡchí( )舀了一点儿chén cù( )倒在碟子里当作料。
我用kuài zi( )夹了一个尝了尝,真是美味极了!(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4分)“素"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 除部首外还有______ 画。
“素”的解释有: ①与“荤”相对; ②本来的, 原始的; ③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 ④一向, 向来, 从来。
“素材”中的“素"应选第____种解释;“素不相识”中的“素”应选第____ 种解释。
(三)根据词意完成练习。
(2分)“规矩”一词有两个意思: ①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②(行为)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
1.“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中“规矩”的意思应选______。
2.“弟弟虽然刚上一年级,但写的字却很规矩..”中“规矩”的意思应选______。
(四)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5分)万( )( )新( )( )不同万不( )( )( )灯( )彩( )( )分文两( )三( )(1)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____________,显出一派____________的气象。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____________,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风俗虽然____________,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是相同的。
(五)选择题。
(1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写的,他的作品还有《猫》和《草原》B.沈从文是我国著名作家,他写过小说《边城》C.《寒食》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韩翊D.《藏戏》--课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艺术特色2.下列诗句不是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是(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共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以下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3 分〕A.正.月〔zhēng)掺.和〔cān)唾.沫〔tuò)B.摊贩.〔fàn)搅.和〔jiǎo)骡.马〔luó) C.黄焖.鸡〔mèn)油腻.〔lì)肿.胀〔zhǒng)D.王侯.〔hóu)机柕.〔shū)脱缰.〔jiǎng)二、选字组词。
〔9 分〕1.拌伴绊陪〔) 搅〔) ( )脚石2.辨辩瓣蒜〔) ( ) 解〔)别3.揭褐渴〔) 色口〔) ( )秘三、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 分〕A.悬灯结彩万像更零七八碎美不胜收B.赞美不已别无所求随心所欲平稳无恙C.和谐相处喜气洋洋肃然起敬遮天盖地四、选词填空。
〔不重复〕(6 分〕偶然恍然照旧竟然截然毅然1.已是三月,天气〔)很冷,真惊异。
2.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陈〔)拆掉了建的房子。
3.谁都没有料到,他〔)会做出这种事情。
4.在科学领域里,“〔)的机遇”只会给那些擅长独立思考的人。
5.有时,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大悟。
6.我没想到两位教师的观点〔)不同。
五、在以下各句中,选择加点词的意思与例句中的一样的一句,打“√”。
〔4分〕1.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1)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大草原光.景.。
( )(2)那群嬉嬉笑笑的孩子大都五六岁光.景.。
( )(3)那年头,爷爷家的光.景.还不错。
( ) 2.他们……好在年时显出万象更的气.象.。
(1)几位专家正在争论这段时间的气.象.。
( )(2)学期,校园里一片气.象.。
( )(3)北京的故宫,好一派雄伟的气.象.。
( )六、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节日名称或诗句。
〔6分〕1.春节:千门万户瞳瞳日,。
2.寒食节:,寒食东风御柳斜。
3.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七夕节:诏沼牵牛星,。
5.中秋节:,不知秋思落谁家?6.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培优提升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培优提升卷(附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学校: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野马脱缰.(jiāng ) 吞噬.(shì) 琼.浆(qióng ) 青面獠.牙(liáo )B .优哉.游哉. (zāi ) 招徕.(lá) 随心所欲.(yù) 毫无倦.意(juàn )C .哄.堂大笑(hōng ) 结束.(shù) 行善积.德(jī) 雪域.高原(yù)D .响彻.旷野(chè) 婀娜.(nuó) 赞叹不已.(y ǐ) 一鼓一钹.(bá)2.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 .通霄 水绞 摆摊 残灯未庙B .板栗 肿胀 碗筷 无可奈何C .僧人 脱僵 演译 青面獠牙3.老师在黑板上写了春联的上联:龙腾虎跃迎盛世。
你觉得最适合的下联是( )A .莺歌燕舞贺新春B .鹊向鼠年报好音C .春满神州万物荣D .欢天喜地闹龙乡 4.下列句子中,习俗与寓意对应不正确的是( )A .立春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这一天人们给小孩佩戴“春鸡”,寓意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B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取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吉祥之意。
C .爷爷七十大寿时,家人做了长寿面给爷爷祝寿,祝福爷爷福寿绵长。
D .过年奶奶包饺子时,在饺子中包进了一枚硬币,并告诉大家:“饺子下锅,象征着财源滚滚。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一带地广人稀....,我们驱车数十里不见一个村落。
B .试卷上这两篇习作的主题截然不同....。
C .小弟弟得到玩具后破涕为笑,他这种两.面三刀...的性格真让人难以捉摸。
D .喜剧演员的精彩表演逗得我们哄堂大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看拼音写词语,请书写规范(每空1分,共8分)rán fànɡtōnɡ xiāo bǐ cǐbǎi tān()()()()luò tuo hè sèjiǎo bàn wū yā()()()()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蜜饯.(zhàn)正.月(zhēnɡ)骡.马(luó)B.唾.沫(tuò)肿.胀(zhǒnɡ)搁.下(ɡé)C.札.札(zhá)机杼.(zhù)獠.牙(liáo)2.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蜡月一律彩绘沸腾B.小贩元宵鞭泡搅合C.浓稠粉碎浪漫解释3.下面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4.下面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B.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C.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福气盈门”。
D.建筑上有“云”的图案,寓意“风起云涌”。
5.下面和“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一句写法不同的一项是()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天一擦黑,鞭炮就迫不及待地挤上来凑热闹。
C.在这些粗壮的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6.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比如安徽的()、河南的()、浙江的()、四川的()都非常有名。
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豫剧黄梅戏越剧川剧B.越剧黄梅戏豫剧川剧C.黄梅戏越剧豫剧川剧D.黄梅戏豫剧越剧川剧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分)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同的节日吟诵不同的诗句。
寒食节时我们会吟诵韩翃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七夕节人们会吟诵《迢迢牵牛星》中的诗句: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重阳节人们登高赏菊时会吟诵孟浩然的诗句: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中秋节我们会吟诵王建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部编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含答案)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别人喝彩我曾应邀参加一所小学的运动会,有一个班获得了“道德风尚奖”。
我向校长提出心中的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那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高在何处。
校长说:“其实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同学们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唯有那个班的学生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为别人喝彩”,竟值得这样推崇。
由此,我还想起一个外国人为中国人喝彩的场面: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运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人们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和欢呼,对别人则常常冷漠得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
其实,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将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矫正自己狭隘自私和妒忌的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难,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下划线的词的意思,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①我向校长提出心中的疑惑…… ________②其实你忽略了一个细节…… ________③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 ________(2)读句子,体会加下划线的词和标点,按要求写句子。
①“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
(用“未必”写句子)②有一个班获得了“道德风尚奖”。
(写一个句子,用上双引号)(3)第2自然段中的横线上是法国运动员高举的横幅上的一句祝贺语,请你联系后面的话,想一想:法国代表团究竟在祝贺什么呢?请写上一句合适的祝贺语。
(4)文中举了两个“为别人喝彩”的例子。
请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有一个班的学生在为________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的同时,也不忘________,所以获得了奖。
②法国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________,但法国人仍能________,他们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5)文中第4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根据画线句子的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是一种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
【答案】(1)①疑问;②忽视;③大方(2)①这次考试时间短,未必表明他不能做完所有题目。
②那个小男孩是大家公认的“破坏大王”。
(3)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
(4)①自己班的运动员;为别人喝彩;②北京;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5)排比;美德;人格修养【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再依据词语的意思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疑惑:迷惑,不理解。
怀疑,不相信。
忽略:疏忽,不在意;没注意到。
大度:胸怀开阔,气量宽宏。
(2)①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②“道德风尚奖”这儿的引号是个特定的称谓。
仿写时注意双引号的作用。
(3)解答此题要结合第2自然段回答。
(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连用三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解答时仿照文中的句式补写,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①疑问、②忽视、③大方(2)①这次考试时间短,未必表明他不能做完所有题目。
②那个小男孩是大家公认的“破坏大王”。
(3)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
(4)①自己班的运动员、为别人喝彩、②北京、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5)排比、美德、人格修养【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①主要考查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表意恰当。
②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掌握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第2自然段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课外阅读。
妈妈的手(节选)从我有记忆开始,母亲的一双手就是粗糙多骨的。
她整日地忙碌,从厨房忙到稻田,从父亲的一日三餐照顾到长工的“接力”。
一双放大的小脚没有停过。
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
那时哪来像现在主妇们用的“萨拉脱、新奇洗洁精”等等的中性去污剂,洗刷厨房用的是强烈的碱水,母亲在碱水里搓抹布,有时疼得皱下眉,却从不停止工作。
洗刷完毕,喂完了猪,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滚烫的水,把双手浸在里面,浸好久好久,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这就是她最大的享受。
泡够了,拿起来,拉起青布围裙擦干。
抹的可没有像现在这样讲究的化妆水、保养霜,她抹的是她认为最好的滋润膏——鸡油。
然后坐在吱吱咯咯的竹椅里,就着菜油灯,眯起近视眼,看她的《花名宝卷》。
这是她一天里最悠闲的时刻。
微弱而摇晃的菜油灯,黄黄的纸片上细细麻麻的小字,就她来说实在是非常吃力,我有时问她:“妈,你为什么不点洋油灯呢?”她摇摇头说:“太贵了。
”我又说:“那你为什么不去爸爸书房里照着明亮的洋油灯看书呢?”她更摇摇头说:“你爸爸和朋友们作诗谈学问。
我只是看小书消遣,怎么好去打搅他们。
”她永远把最好的享受让给爸爸,给他安排最清净舒适的环境,自己在背地里忙个没完,从未听她发出一声怨言。
有时,她真太累了,坐在板凳上,捶几下胳膊与双腿,然后叹口气对我说:“小春,别尽在我跟前绕来绕去,快去读书吧。
时间过得太快,你看妈一下子就已经老了,老得太快,想读点书已经来不及了。
”我就真的走开了,回到自己的书房里,照样看我的《红楼梦》《黛玉笔记》。
老师不逼,绝不背《论语》《孟子》。
我又何曾想到母亲勉励我的一番苦心,更何曾想到留在母亲身边,给她捶捶酸痛的手臂?(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忙碌——________ 满足——________讲究——________ 悠闲——________(2)说说画线句子的妙处。
(3)短文通过记叙母亲________,流露出作者________之情。
(4)作者从小就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作品的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
上联:读《论语》,不耻下问下联:________【答案】(1)劳碌;满意;讲求;悠然(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
(3)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对母亲深切的怀念(4)【示例】品《孟子》,虚怀若谷【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把“手上的裂痕”比作“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
(3)考查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4)对联就是对偶句,由上下两对句组成。
字数相等,节奏一致。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多不少。
上、下联内部的语音节奏要一致,如:“读”可以对“品”;“《论语》”可以对“《孟子》”。
“不耻下问”可以对“虚怀若谷”。
故答案为:(1)劳碌、满意、讲求、悠然;(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
(3)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对母亲深切的怀念;(4)【示例】品《孟子》,虚怀若谷【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4)了解对联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丰富知识。
3.名家·名篇。
栗子汪曾祺①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
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做脐栗,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
坚果的外西大都有保护层,松子有蜂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②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壳很不好剥,里面的内皮尤其不好去。
③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
贯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
”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
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
④栗子热食的较多.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
冬天,生一个例火盆, A几个来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B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C起来,在手里来回D,连连吹气使冷,剥売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开不好会炸伤眼睛,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⑤北京的糖炒栗子,过去讲究栗子是要良乡出产的。
良乡乘子比较小,壳薄,炒熟后个个裂开,轻轻一捏,壳就破了,内皮一搓就掉,不“护皮”。
⑥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实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昆明栗子大,炒栗子的大锅都支在店铺门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时往锅里倒一碗糖水.昆明炒来子的外壳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须洗手,栗肉为糖汁沁透,很甜。
⑦北京的小酒铺过去卖煮栗子,栗子用刀切破小口,加水,入花椒大料煮透,是极好的下酒物。
现在不见卖的了。
⑧栗子可以做菜.栗子鸡是名菜,也很好做,鸡切块,栗子去皮壳,加葱、姜、酱油,加水淹没鸡块,鸡块热后,下绵白糖,小火娴二十分钟即得,鸡须是当年小公鸡,栗须完整不碎。
⑨我父亲曾用白糖耀栗子,加桂花,甚美。
(本短文为原文节选,有改动.)(1)将下列动词还原到短文的第④自然段中,答案填在相应横线上。
倒蹦丢抓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怎么理解第3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3)短文介绍了栗子的多种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