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平台印刷机的版台的传动机构说明书.
设计平台印刷机的版台的传动机构Ⅰ及滚筒的传动机构Ⅱ.

目录一、工作原理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即将铅板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印到纸张上。
平台印刷机一般由输纸、着墨(即将油墨均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板上)、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卷筒与嵌有铅板的版台之间进行的。
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
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i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
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
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
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中,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图1-1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一)设计基本要求(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滚筒作连续间歇转动(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
(3)为保证整个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4)平台印刷机分为低速型和高速型两种类型,两种类型任选一种进行设计。
低速型所要求实现的成产率1920~2000张/小时、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为730mm,压印区段长度为440mm,滚筒直径为232mm,电动机功率为1.5KW,转速为940r/min。
高速型所要求实现的成产率4000~4500张/小时、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为795mm,压印区段长度为415mm,滚筒直径为350mm,电动机功率为3.0KW,转速为1450r/min。
(5)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二)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根据前述设计要求,我们选用低速型,版台应作往复移动,行程较大,且尽可能使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匀速运动(压印区段),并有急回特性;滚筒作间歇(滚停式)或连续(有匀速段)转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说明书

第 2 页,共 34 页
2、实现功能的方案
3、设计方案的拟定和比较及设计思路概述
由电动机到印刷机滚筒这一条运动链的两端皆为定轴转动,适宜于传递旋转运动的机构有四 杆机构,齿轮机构,涡轮机构,根据平稳性和简易度,应选齿轮机构。 由电动机到版台间的运动链须将转动变为移动,转动变移动的传动方式很多,常见的有摩檫 传动,齿轮齿条传动,螺旋机构传动,凸轮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等等。但前三 种机构不具有急回特性。由于曲柄滑块比凸轮运动精确性高所以选择曲柄滑块机构。 两条传动链的终端——滚筒和版台的瞬时线速度须相等。当传动机构1 和 2 本身不能满足时, 可以另设补偿机构实现它。用速度补偿来设计其运动曲线可以选择凸轮机构。
五、总结 .................................................................................................................................................17
三、对选定机构的运动分析与设计.......................................................................................................5
1、曲柄滑块机构综合分析 .................................................................................................................5 (1)机构的运动几何关系.............................................................................................................5 (2) 参数选择..................................................................................................................................6
平台印刷机的设计

目录一、工作原理 (2)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3)(一)设计数据 (3)(二)设计基本要求 (3)(三)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3)(四)方案比较及组合 (8)(五)运动循环图 (9)三、平台打印机机构系统——凸轮从动件的设计 (10)四、机器运动简图 (12)五、机械设计总结与感想 ..........................一、工作原理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即将铅板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印到纸张上。
平台印刷机一般由输纸、着墨(即将油墨均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板上)、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
如图6-9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卷筒与嵌有铅板的版台之间进行的。
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
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i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
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
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
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中,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图--1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一)设计数据表1设计的各种参数(二)设计基本要求(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滚筒作连续间歇转动(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
(3)为保证整个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4)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三)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根据前述设计要求,我们选用低速型,版台应作往复移动,行程较大,且尽可能使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匀速运动(压印区段),并有急回特性;滚筒作间歇(滚停式)或连续(有匀速段)转动。
这些运动要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
印刷行业印刷机操作说明书

印刷行业印刷机操作说明书一、前言感谢您选择我们的印刷机,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印刷机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您正确、安全地操作印刷机。
二、安全须知在操作印刷机之前,请务必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请仔细阅读本操作说明书,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 在操作印刷机之前,请确保您已经收到相关的操作培训并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
3. 请确保所在的印刷车间环境干燥、通风良好,并保持清洁整洁。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戴手套、长袖衣物或其他松散物品,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5. 使用印刷机时,请确保机器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避免使其超负荷运行,以免损坏机器或危及人身安全。
6. 在机器工作期间,请勿将手指、手部或其他物体靠近机器部件,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操作步骤1. 准备操作a. 确认印刷机已连接到稳定的电源,并检查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b. 确认印刷机的油墨和纸张储存处已经准备就绪,并检查其余部件是否齐全。
c. 检查印刷机的刀片是否锋利,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或修复。
d. 若印刷机需涂油,请确认涂油设备已经填充足够的润滑油。
2. 开启印刷机a. 打开电源开关,并确保机器处于待机状态。
b. 调整适当的温度和速度设置,以适应印刷的需要。
c. 检查印刷机的传动系统和张力控制,确保运行平稳。
3. 插入纸张a. 将纸张按照规定的尺寸和规格整齐地放置在印刷机的进纸板上。
b. 轻轻调整进纸张的位置,确保纸张与印刷机的进纸系统对齐。
4. 开始印刷a. 在控制面板上选择所需的印刷模式和设置,并确保调整到合适的颜色和图像效果。
b. 启动印刷机并观察印刷过程中纸张和油墨的运行情况。
c. 定期检查印刷质量,如有需要,及时调整机器设置或更换耗材。
5. 完成印刷a. 停止印刷机的工作,关闭电源开关,并等待机器完全停止运转。
b. 将剩余的纸张和废弃物分类清理,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四、故障排除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问题,以下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简要介绍:1. 纸张卡住:停止印刷机的运行,检查纸张进纸系统是否正常,并清除堵塞物。
印刷机操作指导书

印刷机操作指导书印刷机操作指导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普及,印刷机已成为现代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此,为了使新手或者初学者更好地操作印刷机,以减少印刷质量问题和设备故障率,我们需要制作一款印刷机操作指导书,以指导操作者在正确使用印刷机。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一、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印刷机是一种用于印刷文字、图象等不同形式的设备,由印刷机主机、自动送料和收料系统、印版和印墨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在操作印刷机之前,必须先了解每个主要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印刷机主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平板、行走车、齿轮、机架等部分,其中平板连接印刷滚筒,行走车则使纸张逐步印刷,齿轮用于驱动行走车等结构的移动,机架用于提供稳定的外壳保护。
印刷机自动送料和收料系统主要实现了纸张自动进出料,它从最下面的成品库存切入纸张,经过切纸机的切割,再通过输送车进入到收料架中。
印版是印刷机不可缺少的部分,用于反映出要印刷的图案或文字,同时通过印刷滚筒和纸张的挤压以及墨水涂布实现图案或文字的转印到纸张上的。
二、印刷机的操作流程操作印刷机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介绍:1、进纸首先需要打开进纸的缺口,将纸张放入缺口处,并关闭进纸缺口。
当印刷机检测到纸张并完成其定位时,会自动开始印刷。
2、校正在印刷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确保印刷的精度、图案和文字等方面的完整性和质量。
3、印刷当印刷机处理完毕后,可以按下开关开始印刷。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墨板和印刷滚筒的摆放位置,并调整印刷滚筒的压力以确保纸张的充分吸墨并完成印刷。
4、收料当完成印刷后,需要将印刷纸从纸张架上收回,此时需要打开收纸器以及侧面的就简单机架,并将印刷纸放入其中。
收件完成后,就可以把得到的印刷品收起来,等待质检和相关处理。
三、对印刷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操作印刷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相关问题,现总结了以下几点帮助大家解决印刷问题的方法:1、色差问题如果印刷品的颜色不符合要求或色差较大,则需要调整墨水的配色比例,根据原材料的质量、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来调整墨水色彩,然后进行印刷。
印刷机操作说明书

文件名称
印刷机操作说明书
文件编号
WI-ED-001
版次
A/0
页次
1/1
操
作步骤
1、开启机器电源
2、输纸装置:
2.1飞达的吸风和吹风:首先将飞达前后上下位置调整到纸张所适应的工作状态,然后根据纸张的厚薄调整飞达的吹风和吸风大小。
2.2双纸控制器:根据纸张的厚薄及纸张的透光度来调整双张控制器的灵敏性。
前侧规的工作位置:根据纸及压纸轮、毛轮的位置和压力,纸张的厚度的大小调整前规高低,平放三张所要生产的纸于前规处,确定好纸尾毛轮及压纸轮的位置和压力。
3、印前准备:
3.1故障检测:看清CP窗是否锁车,润滑、酒精、水、润版故障显示并排除。
3.2压力、飞达收纸位置:打开CP窗印刷材料菜单,输入纸张厚度、纸张大小,按确认即可。
4、根据纸张正确放置压纸导轮和钢片,正确调节风量、压纸钢片高低,以避免纸第歪斜。
5、机器周围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下班时关电源。
6、根据机长排好的色座排好相应的印版。
7、装版时将咬口、版尾的螺丝松至0位,将顶版螺丝松至相应位置。
8、电脑输入尺寸后检查是否达到需要的位置。
9、确保收纸平整,无擦花现象。
√
递纸/压印/传纸滚筒牙排、水斗辊和计量辊
√
添墨辊摆动轴、墨斗辊超越离合器、水/墨辊、收纸链排
√
核准
审查
制订
制订日期:
2017年04月01日
4、收纸部分:
4.1纸压风、吸风:根据收纸的情况调节风量,确保收纸平整,无擦花等现象。
4.2平纸器:当产品尾部弯曲不平时,可打开平纸器来舒展纸张。
4.3喷粉大小:根据产品的墨量大小来调节。
曲面印刷机间歇传动机构说明书

曲面印刷机间歇传动机构摘要相交于普通平面印刷机只能完成平面印刷,曲面印刷刚好弥补了它的不足。
全自动曲面印刷机能在一些圆柱、圆锥、圆弧等不规则外形的产品外表面进行印刷,例如塑料杯、纸杯、碗和管状容器等。
全自动曲面印刷机包括轮转印刷机构、料盘机构、上下料机构和传动机构,其中加入了光电检测和可编程plc等自动化元素,可实现自动对版功能,从而提高了印刷精度和印刷速度,满足大批量、多色印刷等功能。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全自动印刷机主要传动部分的设计,即间歇传动机构,它的作用是驱动料盘做分度运动。
间歇传动机构大体上由蜗轮蜗杆箱和蜗形凸轮箱组成,其中蜗轮蜗杆箱体一边接入驱动链动力源,另一边将动力源以九十度方向传入蜗形凸轮箱,驱动蜗形凸轮和分度盘实现八分度运动。
蜗形凸轮轮廓展开线为一条两边各占圆周曲线七十五度的曲线和中间为占210度的直线,直线部分时分度盘不做运动,曲线部分时分度盘运动,具体为蜗形凸轮每转八圈,分度盘转一圈。
为了完成本次设计,需要运用solidworks和cad两种绘图软件,构建间歇传动机构的三维模型,完成三维立体造型图、爆炸图、二维装配图以及五个主要零件图。
并且完成分度盘的就爱给你个工艺设计。
说明书部分,通过图表和理论公式对轴承、蜗轮蜗杆、蜗形凸轮等零件的设计、校核。
关键词:曲面印刷,间歇传动,蜗形凸轮箱,蜗轮蜗杆箱,CADIntermitten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curved surface printingmachineabstractIntersect in the common plane printing machine can only complete print, surface printing just make up for its shortcomings. Automatic surface printing function in some cylindrical, conical and circular irregular shape products surface printing, such as plastic cups, cups, bowls and tubular container. Automatic surface printing machine includes rotary printing mechanism, feed wheel mechanism, a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hich joined the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and PLC programming automation elements, can realize automatic version of the fun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printing precision and speed and meet the need of large scale, multicolor printing, and other functions.This design is mainly to the automatic printing machine main transmission part of the design, that is, the intermitten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t is the role of the drive plate to do indexing movement. Intermittent drive mechanism is generally composed of worm gear box and the snail shaped cam box, which while access to worm gear box drive chain power sourc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ower source to 90 degrees to the direction of incoming globoid cam box, drive worm cam and indexing plate to achieve eight indexing motion. Globoid cam outline expansion line for a on both sides of each accounted for circular curves seventy-five curve and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for 210 degrees straight, straight part of the indexing disc does not make the movement, curve part of the indexing disk motion, specific for Globoid Cam per turn eight laps, an indexing disc rotates a circle.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design and need to use SolidWorks and CAD two drawing software, build the three-dimension model of intermittent drive mechanism, the complete three-dimensional shapes, exploded diagram, 2D assembly drawing and five of the main parts of the map. And complete the indexing plate of love to you a process design. The description part, through charts and theoretical formula of the bearings, worm gear, worm cam and other parts of the design and check.Keywords: surface printing, intermittent transmission, worm cam box, worm gear box, CAD目录1 引言 (1)1.1 全自动曲面印刷机简介 (1)1.2 全自动曲面印刷机的经济效益及优势 (1)1.2.1 经济效益 (1)1.2.2 优势 (2)1.3 国内外全自动曲面印刷机发展 (2)1.3.1 国内曲面印刷机发展状况 (2)1.3.2国外曲面印刷机发展状况 (4)1.4 全自动曲面印刷机结构和工作流程 (6)1.4.1 组成结构 (6)1.4.2 工作流程 (7)1.5 间歇传动机构介绍 (7)2 间歇传动机构设计方案 (8)2.1 间歇传动机构选择 (8)2.2 间歇传动机构的结构设计 (10)2.3 机构的材料选择 (11)2.3.1 刚度(K) (11)2.3.2 强度 (12)2.3.3 震动稳定性 (12)2.3.4 耐磨性 (12)2.3.5 经济性 (12)3.1 蜗轮蜗杆设计 (13)3.1.1 蜗轮蜗杆参数计算 (14)3.1.2 蜗轮蜗杆材料与加工 (16)3.1.3 蜗轮蜗杆的润滑 (17)3.2 蜗形凸轮机构设计 (17)3.2.1 蜗形凸轮 (18)3.2.2 分度盘 (19)3.3 轴的设计 (21)3.3.1 轴的材料选择 (22)3.3.2 轴的失效形式 (22)3.3.3 轴的定位方式 (22)3.3.4 轴的强度校核 (23)3.4 键的设计 (24)3.5 轴承的选择 (25)3.5.1 轴承的分类 (25)3.5.2 滚动轴承的材料 (26)3.5.3 轴的轴向定位 (26)3.5.4 选择轴承的确定 (26)3.6 其他零件设计 (27)3.6.1 连接件选择 (27)3.6.2 箱体结构 (27)4 分度盘的加工工艺 (29)4.1 分度盘的的工艺性分析 (29)4.2 分度盘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9)4.2.1 分度盘的用途 (29)4.2.2 分度盘的主要技术要求 (30)4.2.4确定分度盘的生产类型 (30)4.3 确定毛坯尺寸和绘制毛坯图 (31)4.3.1 毛坯选择 (31)4.3.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31)4.3.3 绘制分度盘毛坯图 (32)4.4 拟订加工工艺路线 (32)4.4.1 选择定位基准 (32)4.4.2 制定工艺路线 (33)4.5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33)4.5.1 机床、刀具、量具的选择 (33)4.5.2 夹具的选择 (34)4.6 确定工序尺寸 (34)4.7 确定切削用量 (35)4.7.1 工序1切削用量的确定 (35)4.7.3工序3切削用量的确定 (35)4.7.4 工序4切削用量的确定 (36)4.7.5 工序5切削用量的确定 (36)4.7.6 工序6切削用量的确定 (36)4.7.7 工序7切削用量的确定 (36)4.7.8 工序8切削用量的确定 (36)4.7.9 工序9切削用量的确定 (37)4.7.10 工序10切削用量的确定 (37)4.7.11 工序11切削用量的确定 (37)4.7.12 工序12切削用量的确定 (37)4.7.13 工序13切削用量的确定 (37)4.8 制定相关的工艺文件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1)1 引言1.1 全自动曲面印刷机简介在圆柱形,圆弧形等不规则表面产品的表面上装饰,现如今的技术有丝网版往复移印,商标粘贴,曲面印刷等,但是相对于其他方式,曲面印刷有着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印刷效果理想等优势。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设计学院:专业: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2010年7月7日一、设计题目:平台印刷机的主传动机构的运动简图的设计设计条件:平台印刷机的工作过程有输纸、着墨、压印和收纸四部分组成,主运动是压印卷有空白纸张的滚筒与嵌有铅字的版台之间纯滚动来完成。
设计的条件是版台的移动速度严格等于滚筒表面的圆周速度,再次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要求版台的运动有急回运动特性。
二、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与论证由电动机到版台之间的运动是将转动转化成平面的运动。
这种转换运动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有摩擦传动、齿轮齿条传动、螺旋机构传动、凸轮机构传动、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等。
此设计课题的要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要求版台的运动具有急回特性,因此我们要在凸轮传动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组合机构中选取最佳方案。
由此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可以实现较好机械运动条件的组合运动的方案。
在组合运动机构之中,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和双曲柄机构以及凸轮机构等进行组合。
在传动链的终端要求滚筒和版台的瞬时速度必须相等,这样才不会出现字迹模糊。
当主传动机构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设计补偿机构来调节。
补偿机构可以采用凸轮传动机构来实现,凸轮传动机构具有传递精度高的优点。
可以实现对机构误差的微细调节。
传动机构Ⅰ的参考方案可由双曲柄机构 AABB和曲柄滑块机构BCD串联组成,将曲柄AA的转动转变为D点往复运动。
当齿条固定不动的时候,中心为D 的行星齿轮将带动齿条移动,并且将齿条固定在印刷版台的下部,以期实现齿条与版台的联动。
下部的齿条与有凸轮组成的补偿机构相连实现补偿。
其中凸轮与从动曲柄BB为同一构件,主动曲柄AA的转动与滚筒的转动同步。
当上部与版台固结的齿条的工作移动速度偏离要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凸轮的轮廓曲线进行调节,控制下部齿条补偿移动来补偿误差。
另一个传动机构Ⅰ设计为双曲柄机构,可以用于带动滚筒的转动。
各个杆的尺寸已知。
两个传动机构通过一对齿轮传动建立其运动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工作原理 (3)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3)(一)设计基本要求 (3)(二)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4)(三)方案比较及组合 (6)三、机构系统的尺寸设计 (7)(一)曲柄滑块运动尺寸设计 (7)(二)凸轮的设计 (7)(三)机构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分析 (8)四、数据验证分析 (15)五、机器运动简图 (17)六、运动循环图 (18)七、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18)八、总结与感想 (19)九、参考文献 (20)一、工作原理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即将铅板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印到纸张上。
平台印刷机一般由输纸、着墨(即将油墨均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板上)、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
如图6-9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卷筒与嵌有铅板的版台之间进行的。
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
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i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
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
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
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中,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一)设计基本要求(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滚筒作连续间歇转动(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
(3)为保证整个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4)平台印刷机分为低速型和高速型两种类型,两种类型任选一种进行设计。
低速型所要求实现的成产率1920~2000张/小时、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为730mm,压印区段长度为440mm,滚筒直径为232mm,电动机功率为1.5KW,转速为940r/min。
高速型所要求实现的成产率4000~4500张/小时、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为795mm,压印区段长度为415mm,滚筒直径为350mm,电动机功率为3.0KW,转速为1450r/min。
(5)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二)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根据前述设计要求,我们选用低速型,版台应作往复移动,行程较大,且尽可能使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匀速运动(压印区段),并有急回特性;滚筒作间歇(滚停式)或连续(有匀速段)转动。
这些运动要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
但一定要保证版台和滚筒在压印段内保持纯滚动关系,即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和版台速度相等,这可在运动链中加入运动补偿机构,使两者运动达到良好的配合。
由此出发构思方案。
1、版台传动机构方案方案一:六杆机构。
图3-9所示六杆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加工制造比较容易;作住复移动的构件5(即版台)的速度是变化的,有急回特性。
有扩大行程的作用;但由于构件数较多,故机构刚性差,不宜用于高速;此外,此机构的分析计算比较复杂。
图 3-9 图 3-10方案二: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的组合。
图3-10所示机构由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串联组合而成。
其中下齿条为固定齿条,上齿条与版台固连在一起。
此组合机构最重要的特点是版台行程比铰链中心点C的行程大一些。
此外,由于齿轮中心C(相当于滑块的铰链中心)的轨迹对于点A偏置。
所以上齿条的往复运动有急回运动。
方案三:双曲柄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的串联组合图3-11所示组合机构的下齿条也是可移动的齿条。
故可由下齿条输入另一运动,以得到所需的合成运动;当不考虑下齿条的移动时,上齿条(即版台)运动的行程也是转动副中心点C的行程的2倍。
这里用两个连杆机构串联主要是考虑到用曲柄滑块机构满足版台的行程要求,而用双曲柄机构满足版台在压印区中近似匀速的要求和回程时的急回特性要求。
图 3-11 图 3-12方案四:齿轮可作轴向移动的齿轮齿条机构。
图3-12所示齿轮齿条机构的上、下齿条均为可移动的齿条.且都与版台固接在一起。
当采用凸轮机构(图中未示出)拨动齿轮沿其轴向滑动时,可使齿轮时而和上齿条啮合.时而和下齿条啮合,从而实现版台的往复移动。
若齿轮作匀速转动,则版台作匀速往复移动。
这将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使整个印刷幅面的印痕浓淡一致。
但由于齿轮的拨动机构较复杂,故只在印刷幅面较大(如2),对印痕浓淡均匀性要求较高时采用。
2m22、滚筒传动机构方案图 3-13 图 3-14方案一:齿轮齿条机构(转停式滚筒的传动机构)。
图3-13所示的滚筒是由版台上的齿条带动滚筒上的齿轮转动的,因而可保证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和版台速度在压印区段完全等的要求.此种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保证速度同步的要求。
但当版台空回时,滚筒应停止转动,因而应设置滚筒与版台运动的脱离装置(如滚筒与齿轮间装单向离合器等单向运动装置)及滚筒的定位装置(如图3-14)。
由于滚筒时转时停,惯性力矩校大,不宜用于高速。
方案二:齿轮机构。
图3-15所示的滚筒是由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及齿轮减速后,由齿轮机构直接带动的。
因而其运动速度是常量。
当与其配合的版台由非匀速机构(如前述版台传动机构方案1、2、3带动时,很难满足速度同步的要求,因而此种机构方案一般只和版台传动机构方案4(图3-12)配合使用。
图 3-15 图 3-16方案三:双曲柄机构。
图3-16所示为双曲柄机构与齿轮机构串联组成的滚筒传动机构。
此传动机构为非匀速运动机构,但当设计合适时,可使滚筒在压印区段的转速变化平缓,这样既可保证印刷质量,又可减小滚筒直径。
因为这种机构的滚筒作连续转动,所以其动态性能比转停式性能简好。
值得指出的是:(1)印刷机主传动机构方案Ⅰ、Ⅱ中应加设滚筒与版台的运动脱离机构及滚筒定位机构;(2)在按主传动机构方案IV设计时,为了保证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往复运动速度在压印区段完全一致,一般应加设运动补偿机构。
如图3-17所示凸轮补偿机构。
其它设计方案可由学生自行构思。
图 3-17(三)方案比较及组合我们设计的是低速型,各版台传动机构和滚筒传动机构的优缺点在阐述方案时已详细说明,这不再重复,综合比较我们选用版台传动机构选方案二,滚筒传动机构选方案一的组合。
三、机构系统的尺寸设计(一)曲柄滑块运动尺寸设计符号说明:e曲柄滑块机构偏距,l为连杆长度,r为曲柄长度,θ为极位角,由版台的行程730H=得曲柄滑块机构的行程为730/2=365,查资料知lr值在2.8到4之间,er值在0.3到0.4之间我们取4,0.4l er r==,结合数学解三角形知识能得:178,712,71.2,7r l eθ====︒由此得行程系数:1801.08180Kθθ+==-(二)凸轮的设计因曲柄与凸轮为同一输入轴,转速相同,当版台移动的距离为440mm。
即印刷过程结束。
要求滚筒被抬起,当曲柄转过113度时完成印刷过程。
所以设基圆半径为40mm,推杆行进20mm。
凸轮运动规律如下:运动角运动规律0º-74º等速上升20mm74º-187º推杆远休止187º-261º等速返回20mm261º-360º推杆近休止我们参照机械原理教材中第九章第三节中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用解析法作出了凸轮的轮廓,如下:(三)机构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分析(1)示意图(2)运动分析图曲柄由0°转到360° 0°-59°120°-219°300°-359°(3)运动线形图(4)运动仿真图四、数据验证分析其次,我们探究曲柄滑块中滑块的位移及速度。
建立直角坐标系,先建立相关位移函数,由图可得:2222cos(sin)cos(sin)s r l l er wt l l wt eθθ=+--=+--则:22cos(sin)sin(sin) ds wr wt r wt ev wr wtdt l r wt e-==----将3.3/,0.178,0.071,0.712w rad s r m e m l m====代入得220.587cos(0.178sin0.071)0.587sin0.712(0.178sin0.071)wt wtv wtwt-=----我们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 5.0作出其图像如下:由图看出其类似正统函数,但我们近似认为其是折线,折线斜率则为加速度由图可算出:2=a m s1.4/由此可估算版台运动一次时间:≈t s1.02根据我们的设计要求1920~2000张/小时,可得大约0.6张/s再加上日常生活常识,充分说明了这些数据是合理的。
五、机器运动简图六、运动循环图曲柄:从0º—187º是版台前进,187º—360º版台返回滚筒:323º—37º回落,37º—150º压印,150º—224º抬起,224°-323°抬起后停止七、传动系统方案设计为了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仅用一对齿轮组成的齿轮机构往往是不够的,需用由一系列齿轮所组成的齿轮机构来传动。
这里用的就是轮系。
1.原动机的选择:由工作状况,选择低速型,印刷生产率1920—2000张/小时,电动机功率1.5KW 。
转速为940r/min,所以选择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100L—6。
其额定功率为1.5KW,满载转速940r/min。
2.总传动比的计算:总传动比为电动机转速与曲柄转速之比。
因曲柄每转一周印刷一张为一个周期。
所以 n=1920/60=32张/min I=nH/n=940/32=29.4 3.各级传动比的计算:第一级传动比 i1=4.7第二级传动比 i2=2.5第三级传动比 i3=2.5第一级为带传动,设z1=20 所以Z2=50 Z3=20 Z4=50 Z5=20 Z6=20实际传动比为 is=4.7×2.5×2.5=29.38曲柄实际转速为 ns =nH/ is=940/29.4 =31.97r/min八、总结与感想五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最终还是完成了,在这期间感受颇深,感触最深的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当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首先,增加了不少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学会如何将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平时上课时间紧,所学内容很多是用于考试,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知识学过,但一用到实践就感觉到很不熟悉,于是就不断查课本,上网查资料。
熟悉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