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教案
2020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3.1青春飞扬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3.1青春飞扬教案
第三课第一节青春飞扬
【教材分析】
本课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的最后一课,也是本单元的落脚点。
在学生认识了青春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矛盾之后,进而引导学生感悟激荡青春的魅力,激发他们创造青春的动力,理解创造青春需要行动的意愿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道理。
【学情分析】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在生理生理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同时,带给他们的是身体充满了能量,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对未来充满了渴望。
通过本课学校,帮助学生开启一扇洋溢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充满各种发展可能的青春之门。
激发学生的青春活力和创造青春奇迹的动力,引导学生他们懂得青春梦想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和付诸行动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激荡的青春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讨论激发他们对青春的憧憬与向往的情感态度,使他们明白梦想的实现需要付诸行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
梦想的实现需要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情操对当代青少年志向的启示。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法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法、难点质疑法、归纳总结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青春飞扬导学案
总序第5个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1青春飞扬 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1课时青春飞扬自主学习案●学习内容教材P23~27.●学习目标1.发现生活中青春活力的表现。
2.体会青春的我们充满渴望,规划青春路径。
3.挖掘青春飞翔的力量,感受自信者的风采,寻找自信、自强的方法。
●重点难点1. 思考想与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挖掘青春飞翔的力量,感受自信者的风采,寻找自信、自强的方法。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激情演讲:青春,是生命旅途中的一个崭新的起点。
青春是人生画卷最华美的篇章。
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朗费罗说:“青年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色彩与梦幻,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
”青春,用汗水水下难忘的故事;青春,用泪水记录成长的悲欢;青春,用创造见证生命的喜悦!来吧,让我们拥抱青春!2.本节课《青春飞扬》让我们一起来发现生活中青春的活力,挖掘青春飞翔的力量,感受自信者的风采,寻找自信自强的方法。
●主动思考自主学习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划上记号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划上记号。
课堂探究案●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成长的渴望活动一:P23运用你的经验:畅想对青春的理解1各抒己见:什么是青春?你认为下面哪些词语能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请标注出来。
你还会用哪些词语描述青春?与同学交流,比较各自对青春的理解有何异同。
2学生填写:与儿童相比,我们拥有更多的:知识、能力、智慧、朋友等。
与父母相比,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活力、希望等。
与老人相比,我们拥有更多的:时光、朝气、力量、健康、激情、梦想等。
教师点拨:在青春的词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念……这些词语具有特别的意义。
年少气盛,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长,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和向往。
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成长的渴望小组讨论:你有过类似下面的想法吗?你还想去做哪些事情?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每个月读一本名著;培养一项运动技能;利用假期走一趟海上丝绸之路;创建一所居家型养老院:……2.有人说,想法总归是想法,小孩子就爱胡思乱想。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三课《青春的证明——青春飞扬》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三课《青春的证明——青春飞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三课《青春的证明——青春飞扬》讲述了青春期的特点、青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珍惜青春。
本课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意义,激发学生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的决心。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惑。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青春期的烦恼,如自尊心、自卑感、焦虑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2.培养学生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的决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应对青春期挑战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春期的特点、青春的重要性、如何珍惜青春。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激发学生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的决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青春的美好与挑战。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组青春期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青春期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面临的挑战。
如自尊心、自卑感、焦虑等。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青春期的重要性,如人生的黄金时期、成长的关键阶段等。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青春飞扬》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青春飞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青春飞扬》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青春期的特点、烦恼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青春期的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和富有启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并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青春期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这个阶段充满好奇和期待,同时也面临着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挑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体验到一些青春期的烦恼,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既能产生共鸣,又能获得实用的应对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烦恼,认识到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
2.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青春期的问题。
3.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
4.提高学生自我调节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青春期的特点和烦恼。
2.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青春期的问题。
3.学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烦恼及其处理方法。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青春期遇到的烦恼和解决策略。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
4.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讨论话题。
2.设计情景剧剧本。
3.准备相关教学PPT。
4.安排课堂活动时间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性故事或图片,引出青春期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烦恼。
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烦恼和解决策略。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初中道法青春飞扬-教案

《青春飞扬》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第三课第一框《青春飞扬》。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2.内容解析教材通过讨论、反思、探究、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青春应当如何度过。
本框主要包含两目。
第一目,“成长的渴望”,重在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索青春的意蕴和表现,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内心的成长渴望。
第二目,“飞翔的力量”,重在寻找青春飞扬的力量,点燃自信的青春热情,树立自强的青春态度,为青春插上飞翔的翅膀。
二、教学目标1.体会青春的美好,感受青春的可贵,释放青春的活力,激发青春的热情。
2.树立自信、自强的青春态度,培养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成长的渴望是青春探索的脚步。
教学难点: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四、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这令我们兴奋,让我们跃跃欲试。
在人生的舞台上,青春的探索需要我们( B )①规划青春路径②尝试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③探索青春④思考如何走过青春之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 ①③④2.“对于那些有自信而不介意于暂时失败的人,没有所谓的失败;对于每次跌倒却能立即站起来的人,没有所谓的失败。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C )A.人生道路中没有所谓的失败B.自信的人不可能遭遇失败C.自信的人有信心尝试与坚持D.人人都能失败后立即站起来3.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这启示我们,自强需要( B )A. 不断超越自己B. 有坚强的意志C. 检视自身不足D. 努力克服惰性4.进入青春期,我们要像雄鹰一样振翅飞翔于天空,这就需要拥有飞翔的力量,插上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以下属于我们飞翔的力量的是( A )①激荡的青春活力②自信的青春热情③自强的青春态度④依赖的青春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小采访采访1~2个周围的自强自信的亲人或者朋友,深入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体会他们的奋斗精神,感受他们青春飞扬的正能量!。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飞扬》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围绕青春期的烦恼和如何克服这些烦恼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烦恼,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一方面渴望独立,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容易产生各种烦恼。
他们对青春期的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烦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烦恼及其产生原因,掌握克服青春期烦恼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烦恼,健康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春期烦恼的产生原因,克服青春期烦恼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烦恼,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青春期烦恼及其产生原因,学会克服烦恼的方法。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案例:收集与青春期烦恼相关的典型案例。
4.小组讨论题目:制定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是一个怎样的阶段?你们在青春期有哪些烦恼?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关于青春期烦恼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烦恼的产生原因,如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环境变化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1 青春飞扬 教案

《青春飞扬》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一)教学地位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一框的内容,根据新课标“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关于“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的要求,围绕初中生青春期的自我认识问题而设计。
青春期的自我认识是关系到青春期道德认知的重要基础,不仅关系着青春期的成长,而且关系着与他人、与集体等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寻找青春飞扬的力量。
教学难点:理解青春的内涵。
(三)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但是,很多学生对“青春期”以及“青春”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也没有对处于青春期的自己有明确的认识。
因此,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在青春的探索中寻找青春的力量,并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拥有青春的快乐与幸福,在体验中感悟青春对自己、对社会以及对国家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享探究,寻找青春的力量,培养青春探索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认识青春的内涵;了解青春探索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你眼中的青春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关于“青春”的话题。
你们是否思考过“什么是青春?”如果你来给青春加几个关键词,会是什么?教师展示PPT,青春的画面与描述青春的关键词活动:请你选择三到四个你认为最重要的词汇来描“青春”。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出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哪些行为对青春有着特别的意义。
承上启下,引发学生思考,要想拥有一个有意义的青春,我们应该怎样做?环节二:探究自信作用(图片、文字材料)1、分享青春故事一:“阳光山里娃”付文韬1982年出生在湖南岳阳一个普通农家,是家里第三个孩子。
父亲为了让他和城里的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毅然带领全家走出大山,搬到了岳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付文韬白天学习,晚上就和姐姐默默地帮爸妈做家务。
上高中后,虽然升学的压力很大,付文韬并没有成为一个书呆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青春飞扬》 教案1

《青春飞扬》教案1【核心素养】理性精神【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第三课青春的证明中的第一课时青春飞扬,对学生青春期的思想和精神起到引领的作用。
本单元着力弘扬青春中积极的、美好的要素。
本框“运用你的经验”活动,以“什么是青春”和“对青春的不同理解”为话题,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表达对青春的理解。
这就为进一步探索青春做好认知铺垫。
通过问题设置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引发学生对自己的青春如何度过、怎样把握进行深入思考,从而顺势导出下文。
并完成课标的要求“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情分析】青春期的青少年,年少气盛,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儿,青春的力量在他们的身体里生发,促使他们渴望在生活中获得力量、胜任感和成就感,渴望有更多的机会来证明自己。
但是,现实生活和外部环境不可能完全满足他们独立性和成人感的发展需求,当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很容易陷入失落、挫败感中,变得敏感、脆弱和自卑,甚至有意逃避或者出现攻击行为。
他们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矛盾状态。
作为教育者,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青少年将青春活力化为成长中的正能量,那么,就能让他们感受到青春时光是美好的,也是真正助力自己生命成长的。
引导学生探索青春的意义和价值,思考自己的青春应如何度过,激励学生在青春中不断的发现自己、证明自己。
【课程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
“认识自我”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自尊自强”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教案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拥有青春的幸福,认识青春的意义,感受青春的力量。
2.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青春的幸福,增强自信的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
3.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实自己的青春生活,使自己的青春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
二:学情分析进入中学,学生对青春充满着想象,有很多青春的想法,他们对成长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渴望飞翔。
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可能会有自卑心理、自弃意识。
因此,引导学生继续对青春保持渴望和憧憬,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自强精神,显得至关重要。
三:重点难点
重点:青春的遐想、对青春的理解
难点:如何让青春更美好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青春是什么?青春不仅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带来身体的变化,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全新的感觉。
踏着青春的节拍,
感受青春的力量,今天我们学习——青春飞扬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年少气盛,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发,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和向往。
2.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的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
3.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4.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5.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
什么是青春?有人说,青春是泪水;有人说,青春是任性;有人说,青春是无悔……
(1)你认为下面哪些词语能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见教材P23)
交流点拨:结合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如:梦想、激情、美好、勇气,等等。
(2)你还会用哪些词语描述青春?
交流点拨:如:春天、朝阳、灿烂、蓬勃、奋斗、昂扬,等
等。
(3)与同学交流,比较各自对青春的理解有何异同。
答案略。
活动二:教材P24探究与分享
1.你有过类似的想法吗?你还想去做哪些事情?
交流点拨:有过类似的想法。
我还想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出版一套自己的歌唱专辑。
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等等。
2.有人说,想法总归想法,小孩子就爱胡思乱想。
也有人说,不少人年轻时的想法最终得以实现。
你怎么看?说出来与同学们讨论。
交流点拨: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这令我们兴奋,让我们跃跃欲试。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学生朗读教材P24王蒙的诗《青春万岁》,感悟美好的青春。
活动三:教材P25探究与分享
站在青春的起点,我们怀揣美好的梦想,思考着该如何拥有飞翔的力量。
想象你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应该拥有怎样的羽翼才能独立飞翔?
把你想到的词语写上去。
交流点拨:激情、自信、自尊、自强、规则、宽容、守法、友善、诚信、坚强、勇敢,等等。
活动四:教材P26探究与分享——自信者的风采
1.根据你的了解,从自信者的言谈、举止、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说一说自信者具有怎样的风采。
交流点拨:务实、努力、乐观、关注、相信自己“我能行”,持之以恒,不畏挫折,等。
2.学生分享教材P26“我们的进步,表现在时时、处处、事事。
”
(1)制作一幅图表,按学习、与人交往等方面分类,与一个月之前相比,把自己的进步填上。
(2)反思一下,这些进步是否带给你自信?与同学交流,找到能让自己增强自信的方法,并在生活中尝试。
交流点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据实回答即可。
拓展空间
通过阅读关于青春的中外文学名著或观看经典影片,了解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人的青春故事。
体会:他们的青春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
他们的青春有哪些相同之处?
他们的青春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新课标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下册第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