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语文试题精选:文言文阅读(2002年)
2002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2002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解析文言文阅读仍在第二大题,题量、赋分、考查内容和2001年夏季高考基本一致,并且同样回避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内容,总的来看,并未超出去年《考试说明》中的有关规定。
这一篇文言文,选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原文包括孙权五个儿子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的内容,选文节选了孙登的部分,并有删节。
删节后连缀起来的文字分为4段,分别介绍了孙登礼贤下士、宽容爱民、孝顺养母、临终上疏四件事、从多个侧面表现了孙登的为人。
《三国志》所记录的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深远。
选文记事平实,文笔简略,塑造了主人公孙登有个性的形象。
全文基本文言文阅读解析没有特别难懂的字词,确实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文。
下面试就试题的命题意图与解题思路,逐题作一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 题。
孙登字子高,(孙)权长子也。
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
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
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
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
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
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
"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
历届高考文言文汇总

历届高考文言文汇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高考考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通过对历届高考文言文试题的汇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文言文的考查方向和难点,有利于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历届高考文言文试题吧。
一、明清时期文言文1. 1999年高考“夫妇”的“妇即爪由夫涂之食之偏也”为以下哪个句式A.定语从句B.主谓宾三部曲C.动宾补D.主谓宾四部曲2. 2002年高考南怀仁《训学斋心余》中“素志而胁其生,浮舟而蹈其质”一语正是对潘国老的何种议论?A.完美化人B.个人主义C.刚柔驯耦D.松生月折《明史》记载:“开宝一绝,杨亿粗遇其三,将杖之。
”这里的“开宝一绝”指的是谁?A.王维B.李白C.杨亿D.薛涧《资治通鉴》:“唯元祐年间改学田。
毁禄山寺楼;坏府库,建场列侧,四月,蠲半赋。
”这里的“蠲”指的是什么?A.赊税B.减免C.纳税D.追求二、近现代文言文有学者认为梁启超在《学生与青年》中“吸各国之阅读,惑授华夏之道”通过运用比方手法,揭示了悬档之教育理论与青年教育之何联系。
这里的“比方手法”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烘托气氛B.举一反三C.彰显主题D.明晰教育观点鲁迅在《我看余秋雨》中说:“至于余先生离京之后,不复能踊跃领衔而上,青年之学问鉴于昔时,固自缺之。
”其中的“踊跃领衔而上”是指余秋雨的什么行为?A.勇敢向前B.积极进取C.争先恐后D.敢于前行《红楼梦》中有云:“易牙挖耳,仲尼涕泣,老聃息生,太白掉头,梵净从行。
”请分析这句话的意境所在。
A.宠辱不惊B.乐极生悲C.磨苦以镂心D.人生如戏通过对这些文言文试题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主要从古代文言文和现代文言文两个方面展开,试题形式多样且题材广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法,同时也要注重对文言文背后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
[2002年][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答案]
![[2002年][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b95943b307e87101f6969a.png)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盐碱.箴.言呼喊.减.员增效感.激涕零B.阐.述弹.药禅.让肆无忌惮.殚.精竭虑C.束缚.薄.荷簿.册赤膊.上阵博.大精深D.滇.池嗔.怒缜.密精卫填.海谨小慎.微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B.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C.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D.株连珠联璧合大意微言大义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过错(过失、错误)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过瘾(满足癖好)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B.道义(道德、正义)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道歉(表示歉意)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C.工会(职工团体)适逢其会(恰巧碰上了那次集会)会谈(多人商谈)必领神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悟)D.张望(向远处看)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张榜(贴出文告)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儿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2002年高考试卷

2002年高考试卷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盐碱箴言呼喊减员增效感激涕零。
B. 阐述弹药禅让肆无忌惮殚精竭虑。
C. 束缚薄荷簿册赤膊上阵博大精深。
D. 滇池嗔怒缜密精卫填海谨小慎微。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
B. 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
C. 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
D. 株连珠联璧合大意微言大义。
3. 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过错(过失、错误)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过瘾(满足癖好)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B. 道义(道德、正义)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道歉(表示歉意)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C. 工会(职工团体)适逢其会(恰巧碰上了那次聚会)会谈(多人商谈)心领神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悟)D. 张望(向远处看)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张榜(贴出文告)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 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 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美关系____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你比他只是____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这几天我_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 一再多少往往。
B. 再三多少常常。
C. 一再稍微常常。
D. 再三稍微往往。
2002年高考文言文翻译

200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是关于李广的一段文字,选自司马迁《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撰写的一篇人物传记,有千余字。
用这段材料进行文言文阅读考查显然篇幅过长,必须进行删节。
经过删除与连缀,现有460字左右,包括李广智斗匈奴、廉洁自律、壮志难酬、引刀白刭等原文中的主要情节,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李广的智慧与战功。
此外,李广其人在历史上也有较高的知名度,汉之飞将军可谓名垂千古,但中学生中知其名而未见得就知其事。
原文: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
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军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基础1.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新研究指出,南极冰层因气候变化而加速_______,将使南极皇帝企鹅数目锐减。
②她的目光从我身旁扫过,一直移到窗子,________着窗外,好像在想着什么。
③由于全球化的现实,如今美国新的对华大战略既不能以________为基础,也不能突然丢弃长期以来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做法。
A.融解凝视遏制B.溶解窥视遏制C.溶解凝视遏止D.融解窥视遏止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题。
篇1:鹧鸪天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一种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亦作“婉晚”。
迟暮。
(1)词的上片写景极具特色,请从色彩和动静的角度加以赏析。
2002年高考乙卷语文

2002年高考乙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赋与汉代①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汉赋也是如此、除文学内部发展因素外,汉代社会对汉赋的生产、消费等有重要的影响。
②汉赋生产与两汉社会的兴衰基本同步、汉初基本上是汉代社会的休养生息阶段,汉赋生产也处于初期阶段、现存的赋作,最有代表性的是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这些作品体制上继承楚辞传统,抒情言志,篇幅短小,而且内容上明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③汉赋生产的繁荣期是武帝以后到东汉中期、大一统的天下,文人心向中央,盛世激发了作家的情怀,于是,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这是时代的产物、典型代表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这些大赋采用对话体,以状物为主,风格上呈现出“全”而“大”的特点、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两汉整个思想界成为经学的天下,大赋所体现的正统思想以及形式上的“劝百讽一”,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
④东汉和帝以后社会走下坡路,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党锢之祸使文人与社会逐渐疏远,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地震、蝗灾、水灾、瘟疫等随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文人士大夫内心世界发生了重要变化,深感人生迷茫、此期经学衰落,道家思想又占据了重要位置。
社会的剧变带来汉赋的新变,文人鸿篇巨制形式的大赋作品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以抒情为主的小赋、这种赋继承屈原、贾谊的传统,代表人物和作品如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等,他们突破汉大赋的创作模式,由外部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世界的抒写,由体物转入写志,个人的思想、感情成为作品的主要内容,这是东汉后期社会带来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⑤由以上可以看出,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生产。
首先影响辞赋生产者,如辞赋作家的地位、遭遇、追求、情怀等、汉代经学盛行,辞赋家的地位低下,被视为倡优一类人物,亦可见地位之低下、就作家的追求、情怀而言,当社会处于鼎盛时期,辞赋家就有很强的自豪感,主动与时代靠拢;当衰世时,辞赋家更多关心的是自我内心、其次,时代影响辞赋作品,包括思想、体制、风格、内容等。
2002年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

绝密★启用前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济jì济世救济济济一堂无济于事B.否fǒu否定否则否极泰来矢口否认C.发fà发胶须发间不容发令人发指D.便biàn便饭便览便宜行事大腹便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狼藉改弦更张读书札记一幅楹联B.象样心心相印竭泽而渔纵横捭阖C.通谍绿荫蔽日和盘托出无耻谰言D.修葺绵里藏针别出心裁焦头烂额3.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之一。
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B.发祥地证明并存C.发源地证明并存D.发祥地表明共存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虽然最终结果只是平局,但国安足球队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捍卫了榜首的荣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高考语文试题精选:文言文阅读(2002
年)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
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
登辞疾不受。
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
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
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
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
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
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
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
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
”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
”权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
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
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
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臣躬之节。
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可令陈上便宜。
删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
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
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或共帐而寐
B 拜受而已
C 出身忧国
D 通达治体
答案:B。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铨简秀士铨简:选拔
B 当由径道径道:小路
C 登所生庶贱所生:指生母
D 登辞疾不受疾:急速
答案:D。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由惑于郑袖。
B 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 以恪为左辅……是为四友
是说也,人常疑之
D 使求过丸
行过夷门,见侯生
答案:B。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忍致罚,呼责数之--不忍心处罚,只是把他叫来,责备了一番。
B 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有一个人拿着弹弓,带着弹丸,大家都认为他就是那个射弹丸的人。
C 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孙登对待下属,少用平民的礼节。
D 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孙登死后,这篇上疏才被孙权看到,孙权更加悲痛。
答案:C。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的一组是
①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
②远者归复,近者尽力
③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④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
⑤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⑥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
A ①⑤⑥
B ②④⑥
C ②③④D①③⑤
答案:D。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后立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才。
B 孙登爱护百姓,不扰民,明辨是非,宽以待人。
C 孙登孝顺母亲,特别是对养母徐夫人恭敬有加,他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
D 孙登盛年而卒,临终上疏对国事多所建议,特别提出国家的政令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
这篇上疏感人至深。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