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中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中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中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中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懂得安全使用网络的必要性,通过让学生经历身边案例的分析过程,使学生体会网络成瘾的危害,熟悉网络成瘾的特征及预防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归纳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方法、思想、意识。

在体验事例分析活动过程中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并在活动中就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喜悦,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学会健康上网,具有辨别、防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体会网络成瘾的危害,并从中学到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戒除网瘾,远离虚幻,回归真实。

三、教学媒体准备课件——展现案例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首先做一些采访活动(实话实说)1、你上过网吗?你有QQ号吗?2、你上网主要目的是做什么?玩不玩游戏?3、你结交过网友吗?你和网友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交流?4、你曾经有过去网吧的经历吗?能给大家讲讲吗?5、你现在是怎样看待去网吧的?6、周末在家上网吗?一般多长时间?做些什么呢让学生打开心扉,实话实说,引发学生的讨论。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谈一谈: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便利?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小组展示。

课件展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2、网络是先进的,也是危险的。

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充满着陷阱和诱惑。

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小组展示。

课件展示:案例展示,上网或去网吧上网会导致什么后果?3、总结:进网吧的危害4、结合学生实际测一测班里的学生是否存在网瘾5、让学生讨论如何抵制网络诱惑(3)拓展延伸展示实际生活中的三个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

(4)发出倡议远离网吧、文明上网;拒绝诱惑、战胜网魔。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同学们要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着种种诱惑。

特别是要学生认清现在不良网络游戏诱惑的严重危害,自觉自愿地追求文明向上,高雅健康的人生。

网络安全的教案(通用5篇)

网络安全的教案(通用5篇)

网络安全的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网络安全的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网络安全的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让学生加强对不良网上内容的抵抗力。

3、正确对待互联网,做健康阳光青年。

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互联网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正确利用网络。

教学难点:提高网络自制力,让学生有节制的上网。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讲法。

教学时间:1课时导入语: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

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而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

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迷恋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在网吧、走向犯罪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

一、认识网瘾,拒绝网瘾1、网瘾是什么?“网瘾”?可谓互联网成瘾综合征。

即对现实生活冷漠,而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痴迷。

它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行为发展的终结。

心理学认为?网瘾是一种精神病;而心理老师认为网瘾是正常人出现的心理问题(特例除外)。

网瘾具体可分为网络交际瘾、网络色情瘾、网络游戏瘾、网络信息瘾和网络赌博瘾等类型。

2、网瘾的危害青少年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发展为躯体依赖,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可导致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

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重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

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

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产生极大的影响。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教案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教案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类型,如病毒、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

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和重要性。

网络社交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难点理解网络安全技术的原理,如防火墙、加密技术等。

培养学生在实际网络使用中始终保持安全意识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安全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网络安全相关话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思考。

4、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网络安全设置和操作,如设置强密码等。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0 分钟)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的情况,如上网做什么、使用哪些网络平台等。

分享一些因网络安全问题导致个人损失的新闻案例,引起学生对网络安全的关注。

2、网络安全概述(20 分钟)讲解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如病毒、木马、蠕虫、黑客攻击、网络钓鱼、信息泄露等,并举例说明其危害。

3、个人信息保护(30 分钟)强调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

分析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如不安全的网站、社交平台、公共无线网络等。

教授学生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如设置复杂密码、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定期更新密码等。

4、网络社交安全(30 分钟)探讨网络社交中的潜在风险,如虚假身份、网络欺凌、隐私泄露等。

教育学生在网络社交中要保持警惕,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随意发布个人隐私信息。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社交中的不良信息和行为。

5、网络购物与支付安全(30 分钟)介绍网络购物和支付中的常见安全问题,如虚假网站、钓鱼链接、支付密码泄露等。

指导学生选择正规的购物网站和支付平台,注意查看网站的认证标识。

第一篇 模块六 网络安全 课件-《中职生安全教育》

第一篇 模块六 网络安全 课件-《中职生安全教育》

第四讲 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通过上传、下载、浏览、点击等方式嵌入到正常软件代码之中,进行 繁殖、变异、窃取、监听、复制、删除等相关操作,从而使用户电脑垃圾文件增多,大量运行病毒程序, 抢 占CPU、内存等资源, 导致用户电脑速度变慢、网页打开缓慢、弹出不必要的插件及窗口甚至死机,用户资 料及账号被修改、盗窃、删除,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第一讲 网络诈骗
必掌握:遇到网络诈骗如何补救?
保留证据,及时止损,立即报警! 一旦遇到网络诈骗或怀疑是网络诈骗的情况,要立刻停止转账或泄露信息, 并立刻报警。保留手上的聊天 记录、转账记录、联系方式等信息。
第二讲 网络谣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兴起使谣言信息获得了更强的传播能力和效果。当代中职生普遍 是伴随着互联网告诉发展成长的一代,是网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网络谣言的主要接触者和受害者, 更是抵御和抗击网络谣言的主力军。因此,提升中职生的网络谣言辨别能力与抵御能力是当下进行中职生安 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第一讲 网络诈骗
必学习:常见的网络诈骗形式和预防网络诈骗的措施有哪些?
一、常见的网络诈骗形式
1. 网络交友诈骗 许多学生都很喜欢在网上交友。青少年社会经验少,因此很容易被骗子的风趣以及“才学”吸引。 2. 中奖骗局 虽然同学们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当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的时候,一些同学难免会抱有侥幸心理, 盼望自己真的可以得奖。 3. 定金、预付款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网上开骗人的网店,网上承诺十分好,网上的电话、地址等信息十分详细,同时还把 公司的网页做得很精美, 给人很正规的错觉, 用表面的东西来博得学生的好感,从而骗取定金或者预付款。 4. 网络求助诈骗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本来很正常,可是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却利用了这一点。

中职生网络安全专题教育

中职生网络安全专题教育

防范网络诈骗和钓鱼网站
提高警惕
不轻信来自陌生人的信息,警惕 涉及金钱交易的请求。
识别钓鱼网站
注意检查网站域名、网址和安全证 书,避免访问假冒的官方网站。
使用安全支付方式
在进行在线支付时,使用安全的支 付方式,并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
PART 03
账号密码安全

设置强密码技巧
密码长度
不要使用常见单词
举报违法违规网站和内容
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保持警惕,及时发现网络上的违法违规行为,如侵犯知识产权、 传播淫秽色情内容等。
举报途径
了解并掌握各类举报途径和方式,如向相关部门或平台举报,确保 举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保护举报人权益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应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网络治理。
PART 06
技术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网 络安全领域将面临更多 挑战和机遇。
法规完善
国家将不断完善网络安 全法律法规,加强对网 络安全的监管和处罚力 度。
安全意识提升
随着网络安全事件的频 发,公众对网络安全的 关注度将不断提高,安 全意识将逐渐成为全民 共识。
中职生应如何持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道德规范
除了法律法规的约束外,网络安全还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例如,尊重他人 的隐私权和知识产权,不进行非法入侵和攻击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不传播恶意软 件等。
PART 02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泄露途径
01
02
03
社交工程
攻击者通过社交媒体、电 话、邮件等方式,诱骗用 户泄露个人信息。
恶意软件
攻击者在用户设备上安装 恶意软件,窃取用户的个 人信息。

中职生网络安全教育上课

中职生网络安全教育上课

案例三、【病毒与黑客】

2006年10月万州警方接到计算机用户报案, 反映在互联网上有人连续盗取他的Q币, 引起了万州警方注意。

经网上连续跟踪,发现盗取Q 币的人来自涪陵,且及时与 我方联系,经我们反复核对 嫌疑人IP地址后,发现此人系 涪陵一学校内,当天下午万 州警方刚到涪陵,当晚凌晨2 点,我们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抓获我们才发现尽然是一名 刚从大学门走出社会不久的 学生。他利用黑客程序在万 州转了一圈,并且在到美国 五角大楼里去寻了一下。当 我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回答:是好奇。我们依法 对他进行处理。此人却成了 涪陵的第一“黑客”。
秦火火受审
案例五、由网聊引起的血案
大学城某校学生李飞在网吧打游戏时,帮女友高红挂QQ。正玩得兴起之时, 没想到有人发来了震动窗口,还不识趣地发过来几条信息。李飞一怒之下,就和发 信息的吴杰在QQ上骂了起来。对骂了一会之后,两人约定到李飞的学校见面解决 问题。吴杰找到了好友刘千、陆岁、高柱、孙伟等人,带着两把砍刀、一把匕首赶 到 李飞的学校。李飞也找到了一起玩得比较好的张标替他出头,讲哥们义气的张 标又找到了老乡黄天、陈元、胡帅三人去和吴杰他们“谈谈”。两帮人一见面就打 了起来,在群殴中,张标、黄天的屁股、大腿被刀划伤,来不及逃走的胡帅被吴杰 等人一阵乱砍,屁股、腿部多处受伤,左腿肌腱被砍断,经鉴定为轻伤。吴杰、陆 岁、 高柱、孙伟、张标被检察机关以聚众斗殴罪提起公诉,昨天上午,清河区人 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五名被告人的父母姐妹等亲人赶到法院。父母们看到 自家孩子戴着手铐、剃着光头出现在法庭上,泪水顿时夺眶而出,而这些被告人见 到自己的亲人也控制不住自己哭了起来。特别是在庭审后,在庭审笔录上签字期间, 五名被告人的家人涌上审判区,抚摸着自家孩子的脸,痛哭不已。

中职网络教案模板范文

中职网络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协议;(3)熟悉网络设备的分类、功能及应用。

2. 能力目标:(1)具备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2)能够分析网络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协议;3. 网络设备的分类、功能及应用;4. 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5. 网络故障分析与解决;6.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解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2.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协议;3. 讲解网络设备的分类、功能及应用。

(三)演示1. 教师演示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直观了解操作过程;2. 教师演示网络故障分析与解决,让学生掌握解决方法。

(四)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网络设备操作练习;2. 学生分组进行网络故障分析及解决练习;3. 学生分组进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练习。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积极性;2. 实践操作:网络设备操作、故障分析及解决、网络拓扑结构设计;3. 学习成果: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2. 多媒体课件;3. 网络设备;4. 网络拓扑结构图。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2.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安全教育教案6篇

网络安全教育教案6篇

网络安全教育教案6篇网络安全教育教案篇1教育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网络与中学生的关系。

2、情感目标:辩证看待网络,正确认识其虚拟性,不沉溺于其中,并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过程:一、导入: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利用不同的渠道尽可能快地获取信息。

于是,网络开始融入人们生活,并且逐渐扮演起重要的角色。

现在,网络不但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更成为人们交流感情,学习知识,娱乐消遣的新的形式。

但是世上自从有了光明,就有了黑暗;有了高尚,就有了邪恶;有了拯救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就有了妖言惑众的潘多拉。

网络也一样,在人们能自由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的同时,网上也出现了各种暴力,色情等非法内容。

于是乎,一些青少年开始上瘾,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各类网吧中游移穿梭。

又于是乎,各种问题相继出现。

下面先让我们来看几个实例:1、网吧火灾是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网吧案例。

2、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聊天。

3、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吸烟)4、模拟网络行为。

二、讨论:1、网络与学生的性格(1)迷恋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容易孤独和抑郁。

(2)网络游戏使得青少年过早地成人化。

(3)网络游戏使青年荒废学业,坐享其成。

(4)不是我不想走,实在是欲罢不能——自我控制力差。

(5)还我明亮的眼睛,还我健康的体魄——损害身体健康。

(6)虚拟世界中,我是谁,你又是谁?——欺骗、谎言。

2、网络与学生的心理(1)沉迷网络一般有两种,一是沉迷于网络聊天,一是沉迷于网络游戏。

不管是哪种类型,或者两个都有,原因一般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不顺利,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心理上的阴影的,想在虚拟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宣泄感情。

(2)对网络的迷恋会让一个人与现实生活脱节甚至相脱离,特别是对学生来说,中学时代正是培养能力的时候,更不能过分迷恋网络,不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要尽力摆脱网络的诱惑,过正常、健康、实际的生活。

3、网络与学生的生活(1)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寻学习中需要的资料,同时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并参与讨论各种社会热点,关注世界,关注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
15406
一、教学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信息部安全使用网络的倡议,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网络使用安全教育,减少因网络的使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杜绝网络潜在危险。

二、重点内容
1、加强网络使用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使用网络的遵守意识。

2、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网络使用安全的意识。

三、教育内容
1、导入语
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

青年在网络影响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令人倍感惊喜。

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不能给社会增辉。

2、网络的影响
①网络的正面影响
1)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此外,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

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②网络的负面影响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

2)网络改变了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3、充分认识网络发展中的“青年问题”,积极寻求对策
1)充分认识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必须加强对青少年
的思想政治教育。

2)切实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

广泛开展以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

3)构建网络和社会互动的青少年教育体系。

着重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

4)开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年网站,积极占领网络阵地。

加强青少年教育软件的开发制作,利用法律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打击网上违法犯罪现象,走“以法治网”的良性发展轨道。

2017.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