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自考】自考专科 《国际贸易实务》全书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全书笔记(专科)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全书笔记(专科)

第⼀章国际贸易导论 ⼀、国际贸易的含义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的基础上进⾏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称为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

2.对外贸易–是指⼀国(地区)与其他国守(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两者之间的关系–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既有联系⼜有区别。

国际贸易与对上贸易都是跨越国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主要是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对外贸易则是从⼀个国家的⾓度来研究。

⼆、国际货物贸易 1.国际货物贸易–也称为有形贸易,它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定物理形态的商品。

2.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根据联合国编制的《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简称SITC),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

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8类为⼯业制成品。

(⽼师说具体的分类内容了解就可以了) 3.对外贸易额–以货币表⽰的按现⾏价格计算的⼀国⼀定时期的对外贸易总额。

⼀般以美元表⽰。

⑴贸易差额–⼀国在⼀定时期内出⼝额与进⼝额相⽐的差额。

⑵贸易顺差(出超)–即⼀国出⼝额⼤于进⼝额。

⑶贸易逆差(⼊超)–即⼀国进⼝额⼤于出⼝额。

4.国际贸易额–同⼀货币单位表⽰的世界各国货物出⼝或进⼝总额,通常以美元表⽰。

5.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已经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6.对外贸易结构–是指⼀国各类进出⼝货物的构成状况。

主要由该国经济发展⽔平、⾃然资源状况、对外贸易政策等国素决定。

7.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是反映国际货物发展⽔平的主要指标,是指各类货物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各类货物在国际贸易总值中的⽐重来表⽰。

8.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指⼀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总额或出⼝总额(进⼝总额)中的⽐重来表⽰。

9.国际贸易地理分布–指各个国家(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的出⼝额(进⼝额)占世界出⼝额(进⼝额)的⽐重来表⽰,是反映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和商流向的指标。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笔记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笔记

国际贸易实务1.交易磋商的方式:谈判磋商方式(口头磋商),书面形式的磋商方式。

程序:询盘—发盘—还盘-接受。

必然有发盘和接受。

2.询盘:也称询价,是指交易的一方欲出售或购买某种货物,向另一方发出的探询买卖该项货物有关交易条件的一种口头或书面的表示.3.发盘:要约有效的条件:①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当事人发出;②内容必须十分明确、肯定(一经对方接受,合同即宣告成立);③要送达受约人;④表明发盘人愿意接受约束的意旨。

4.接受:有效的承诺具备的条件:①承诺要由受要约人作出;②与要约的条件保持一致;③在有效期内作出;④必须通知要约人。

(案例:判断接受是否有效)5.商品品质表示方法:凭样品交易、凭标准交易、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凭商标或品牌买卖、凭产地名称买卖.(区分判断各种表示方法适用的情况)6.样品:实际买卖货物中的一个或几个少量足以代表买卖商品品质的现货。

7.案例:按规定包装执行,若违约,买方的措施:拒收、追究责任、要求重新包装、撤销合同等。

8.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度量衡制度:公制、英制、美制、国际单位制(我国法定).9.数量计量方法:毛重(以毛作净)、净重(默认,做法:实际、平均、习惯、约定)、公量(棉花、羊毛、生丝、生石灰,含水分不稳定)、理论重量、法定重量和实物净重.10.溢短装条款:在合同中规定买房交货数量可以在规定的一定的幅度内机动掌握。

“约”:不超过10%的增减幅度.11.运输包装的作用:保护商品的品质和数量,防止存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发生货损货差,便于存储、检验、计数、分拨,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12.运输包装的标志:①运输标志(收货人代号、参考号、目的地、件数代号);②指示性标志;③警告性标志。

13.唛头:运输标志又称唛头,是指在商品运输包装上书写、压印或刷制的图形、文字和数字。

其主要作用是便于装卸、运输、保管过程中的有关人员识别,以防止错发错运。

14.销售包装:装潢画面、文字说明、标签。

15.贸易术语的含义:贸易术语又称为价格术语、贸易条件,还表示交货条件,说明交货的地点、确定风险、责任、费用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语。

【2014自考】自考专科《国际贸易实务》重点名词解释 必须掌握

【2014自考】自考专科《国际贸易实务》重点名词解释 必须掌握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重点名词解释1、贸易术语——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术语。

2、象征性交货——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的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货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过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

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

3、良好平均品质——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一般指中等货而言。

(指农产品的每个生产年度的中等货、指某一季度或者某一装船月份在装运地发运的同一种商品的“平均品质”)4、品质公差——国际上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

在工业制成品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指标出现一定的误差有时是难以避免的。

5、品质机动幅度——某些初级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为了便于交易顺利进行,在规定其品质指标的同时,可另订一定的品质机动幅度,允许卖方所交的货物的品质指标在一定幅度内有灵活性。

6、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量条款中加订的。

(散装货:粮食、矿砂等)7、中性包装——即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者品牌的包装。

(无牌中性包装、定牌中性包装)8、定牌——卖方按照买方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者包装上面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品牌。

9、滞期费——负责装卸货物的一方,如果未按约定的装卸时间和装卸率完成任务,需要向船方缴纳延误船期的罚款。

10、速遣费——如果负责装卸货物的一方在约定的装卸时间内提前完成任务,有利于加快船舶周转,则可以从船方取得奖金。

11、OCP条款——陆上运输通常可到达的地点。

OCP地区是以落基山脉为界,其以东地区均定为内陆地区范围。

从远东地区向美国OCP地区出口货物,如按OCP条款达成交易,出口上可以享受较低的OCP海运优惠费率,进口商在内陆运输中也可以享受OCP优惠费率。

12、提单(B/L)——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在收到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一种证件,它体现了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际贸易实务总结笔记.docx

国际贸易实务总结笔记.docx

国际贸易实务总结笔记.docx国际贸易实务绪论⼀、国际贸易含义国际贸易是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活动,包括出⼝和进⼝。

国际贸易包括有形的商品交易(货物贸易)还包括⽆形的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

有形的商品买卖是国际贸易的主体。

与法律、条约和惯例联系密切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2.《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103.《跟单信⽤证统⼀惯例与实务600》UCP600⼆、(⼀)国际货物买卖合同1. 合同的⼀般概念合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以发⽣、变更或消除某种民事法律关系为⽬的⽽达成的协议。

合同也可以说就是当事⼈之间意思⼀致的表⽰。

2.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基本内容1)合同的标的主要包括货物的名称、质量、数量和包装。

2)货物的价格通常包括货物的单价和总价,或确定价格的⽅法;有时还规定有关价格调整的条款。

3)卖⽅的义务主要是涉及到何时、何地以何种⽅式交付货物,移交与货物有关的单据和转移货物的所有权等。

4)买⽅的义务主要是于何时以何种⽅式⽀付货款和收取货物。

5)争议的预防与处理主要包括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仲裁等事项的规定。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结构1. 效⼒部分2. 权利与义务部分3. 索赔与争议解决部分(三)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1. 合同的合法性:1)不能违反公共政策2)不能交易违禁品2. 合同的有效性: 1)订约⼈具有⾏为能⼒2)意思是真实的3)要有合法的约因或对价约因,即当事⼈签订合同的直接⽬的对价,指双⽅当事⼈之间存在着相互给付的关系4)有必要的合同形式(四)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的法律1. 国内法买卖双⽅地处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内法,如何解决冲突呢?1)在制定合同时可以商定采取哪⽅国家法律为解决纠纷的根据。

2)如果合同中没有商定选⽤哪⽅国家的法律,按法律规定,与合同有最密切的国家的法律,即按合同的签约地或主要履约地的国内法为依据。

2. 国际条约1988.1.1正式⽣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986.12.11中国交存核准书,在提交核准书时,提出了两项保留意见:1)不同意扩⼤《公约》的适⽤范围,只同意《公约》适⽤于缔约国的当事⼈之间签订的合同(要求两国都需参加公约,否则公约失效)2)不同意⽤书⾯以外的其他形式订⽴、修改和终⽌合同。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笔记(9)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笔记(9)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笔记(9)经常项目的内容:也称为经常帐户。

包罗:1.货物和办事。

货物一般包罗货物的进出口。

办事包罗运费、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办事、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个人和文化及娱乐办事等。

2.收益包罗职工报答(工资、薪金和其他福利)和投资收益(投资所得股利、利润和利息)。

3.经常转移。

分为政府单方面转移和私人单方面转移。

政府的单方面转移主要包罗侨民汇款、赠予、国外税款的支付等。

本钱和金融项目的内容:1.本钱项目,包罗本钱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获得和处置。

2.金融项目包罗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什么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状况:是指一车在必然时期内全部对外交易所引起的收入总额与支出总额的对比关系。

当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则称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或盈余);反之,则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或赤字)。

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通称为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产生不平衡的主要原因:1.经济周期。

一国的经济发展呈周期性波动。

在衰退、萧条、复苏、高涨的各阶段,国内经济、进出口发生的变化,会引起一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这种由于经济周期性变化而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周期性不平衡。

2.经济结构。

一国经济结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通过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的。

不合理的进出口结构,将导致贸易收支的不平衡,从而引发一国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这种由经济结构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结构性不平衡。

3.国民收入的变化。

一般说来,一国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货物与办事进口支出的扩大,从而造成经常项目逆差,但一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又可能吸引本钱流入。

如果本钱与金融项目不能够弥补经常项目的疗养,就会发生国际收支逆差。

而一国国民收入减少,则货物与办事进口都会减少。

这种由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4.货币价值的凹凸。

一国在必然的汇率水平下,由于存在通货膨胀,商品的货币成本和物价相对高于其他国家,可能导致该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笔记(9)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笔记(9)

第12章合同、代理和出⼝⽀付中的法律问题 国际贸易活动中⾸先遇到合同的签订。

对合同的概念,你是否清楚? 1. 在⼤陆法系,合同是指平等当事⼈(⾃然⼈、法⼈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变更和终⽌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 在英美法系,合同是⼀个允诺或⼀组允诺,违反此⼀允诺时,法律给予救济;或其对允诺之履⾏,法律在某些情况下视为⼀项义务。

合同的订⽴、履⾏和纠纷的解决都离不开对各国合同法规定的了解。

各国合同法的编制体例怎样? ⼤陆法系国家,合同法是以成⽂法的形式出现的。

它们的合同法⼤都包含在民法典或债务法典中,或者是单⾏统⼀的合同法。

英美法系国家,关于合同法的原则主要包含在普通法中,且主要是判例法(或⽇不成⽂法),当然现在也有⼀些制定法。

我国的合同法是以单⾏法的形式出现的。

国际货物贸易中,调整其关系的国际公约有哪些? 1. 1964年的两个公约,即《国际货物买卖统⼀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统⼀公约》。

2.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1980年《国际货物买卖(销售)合同公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或销售)合同公约》的宗旨及其适⽤范围: 宗旨:以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促进各国的友好关系。

适⽤于: 1. 缔约国中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之间的货物买卖。

2. 由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某⼀缔约国法律。

3. 货物买卖。

所谓货物,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通常指有形动产(不包括⽆形物)包括尚待⽣产制造的货物。

公约⽤排除法列举了不适⽤于公约的货物买卖: A.股票、债券、票据、货币、其他投资证券的交易; B.船舶、飞机、汽垫船的买卖; C.电⼒的买卖; D.卖⽅的主要义务在于提供劳务或其他服务的买卖; E.仅供私⼈、家⼈或家庭使⽤的货物买卖; F.由拍卖⽅式进⾏的销售; G.根据法律执⾏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

4. 就买卖合同⽽⾔,公约仅适⽤合同的订⽴和买卖双⽅的权利、义务,⽽不涉及: A合同的效⼒或其任何条款的效⼒或惯例的效⼒; B合同对所有权的影响; C货物对⼈⾝造成伤亡或损害的产品责任问题。

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总结

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总结

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总结一-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第一节合同当事人与标的,第二节商品的品名,第三节商品的品质表现方法(合同中的品质条款),第四节商品的数量,第五节商品的包装(中性包装与定牌生产,合同中的包装条款,包装条款的注意问题)包装有价值,外表值千金。

第二章:国际贸易术语第一节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及作用,第二节国际贸易惯例关于术语的规定(海运术语,多式联运术语,陆运术语)。

第三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第一节商品作价鉴别及影响的因素,第二节进出口作价方法,第三节价格术语的换算,第四节佣金与折扣,第五节出口商品成本换算,第六节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第一节运输方式,第二节装运条款,第三节运输单据(海运提单,铁路运输单据,航空运单,多式联运提单)。

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第一节货物保险的作用和原则,第二节海运货物保险承保范围,第三节中国海运保险险别及条款,第四节英国伦敦保险协会的保险条款,第五节其他货运方式保险,第六节中国保险条款。

第六章国际货款收付——国际结算第一节国际结算中的票据(汇票,本票,支票),第二节汇付,第三节托收,第四节信用证,第五节备用信用证与银行信函。

第七章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第一节检验检疫含义,第二节商品检验检疫的时间地点,第三节检验机构,第四节检验证书,第五节检验标准,第六节商品检验条款。

第八章国际贸易争议预防处理第一节争议与索赔,第二节不可抗力,第三节国际贸易仲裁。

二、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收获和体会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内容有了总体上的了解,一学期的学习收获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当事人是合同的主体,合同的标的是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签订合同的当事人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他们都享有合同规定的权利及承担约定的义务。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标的都是有形商品,为了明确责任,交易双方应具体约定成交商品的名称、质量、数量、包装等交易条件。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笔记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笔记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含义(国际体体济贸易)·服务:并不能获得东西的所有权。

第二节国际货物贸易·以获得货物的所有权为特征·《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简称SITC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大类,具体分类为:0类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为饮料及烟草类;2类为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的活动物;3类为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类为动植物油脂及油脂;5类为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6类为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为机械及运输调备;8类为杂项制品;9类为没有分类的其它商品。

·研究国际货物贸易通常要把握以下重要概念:1.对外贸易额、国际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国际贸易量。

以货币表示的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一国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总额,称为对外贸易额或对外贸易值。

这种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已经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故称为对外贸易量。

2.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它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总规定》简称GATS服务贸易界定为四类:1.跨境提供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1.商业性贸易2.通讯服务3.建筑服务4.分销服务5.教育服务6.环境服务7.金融服务8.健康及社会服务9.旅游及相关服务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11.交通运输服务12.其它服务·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起源与历史第一节早期的国际贸易(1776年前)·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产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就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通往中东和欧洲的陆路——丝绸之路第二节运输、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成就,为远洋航行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
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又称为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

2.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守(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两者之间的关系–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际贸易与对上贸易都
是跨越国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主要是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货
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而对外贸易则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研究。

二、国际货物贸易
1.国际货物贸易–也称为有形贸易,它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一定物理形态的
商品。

2.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根据联合国编制的《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简称SITC),
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8
类为工业制成品。

(老师说具体的分类内容了解就可以了)
3.对外贸易额–以货币表示的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一国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总额。

一般
以美元表示。

⑴贸易差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相比的差额。

⑵贸易顺差(出超)–即一国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⑶贸易逆差(入超)–即一国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4.国际贸易额–同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世界各国货物出口或进口总额,通常以美元表示。

5.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已经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对
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6.对外贸易结构–是指一国各类进出口货物的构成状况。

主要由该国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资源状况、对外贸易政策等国素决定。

7.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是反映国际货物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是指各类货物在国际贸
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各类货物在国际贸易总值中的比重来表示。

8.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
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9.国际贸易地理分布–指各个国家(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的
出口额(进口额)占世界出口额(进口额)的比重来表示,是反映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和商
流向的指标。

三、国际服务贸易
1.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将服务贸易界定为四类:
⑴跨境提供,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都不移动)
⑵境外消费,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中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服务消费者移
动)
⑶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商业存在提供服务。

(服务
提供者移动)
⑷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提供服务。

(服
务提供者移动)
2.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及分类
⑴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方法,分为:商业性服务;通讯服务;建筑服务;分
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及社会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文化、娱
乐及体育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其他服务。

⑵按照与商品贸易、直接投资的密切程度划分成三类:①同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
传统国际服务贸易项目②同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国际服务项目③相对
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

⑶以“生产”为核心的划分方法,可分为三类:①生产前服务②生产服务,即生产过
程的服务③生产后的服务。

⑷以服务贸易中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三类:①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
②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③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

3.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⑴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⑵国际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

⑶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的。

⑷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上。

4.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关系
从总体上说,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⑴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会刺激与之有关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⑵传统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新型服务贸易的出现也会促进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起源与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