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堪称国宝级的中国制造

合集下载

200字大国工匠观后感(8篇通用)

200字大国工匠观后感(8篇通用)

200字大国工匠观后感(8篇通用)200字大国工匠观后感篇1《大国工匠》,讲述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

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高凤林——火箭的“心脏”在中国航天,53岁高凤林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做得了。

他曾说过“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火箭的“心脏”,他的作为,让中国“神舟”系列顺利升空,也让中国科技发展到达了令人仰视的高度。

微不足道的技能发展,同样蕴藏着较高的智慧含量,我们把微小的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极致,“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同样是一种巨大的事业成就、国家成就。

胡双钱——“航空手艺人”.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

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胡双钱凭着他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对民机梦想的执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奋战在民机制造的第一线。

胡双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品质的极致追求,用他自我的话说:“加工出一流质量的飞机产品,是我一生的追求!期望自我能再干十年、二十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贡献。

”管延安——__深海钳工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

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

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

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他曾说过“装好了也要拆,拆了在装,这是为了手感”。

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三篇

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三篇

2019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三篇关于2019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一近段时间,央视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

他们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他们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他们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他们没有耀眼的文凭,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孜孜以求,每日近乎苛刻般地磨练职业技能,力求达到完美和极致。

八位大国工匠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离不开平时的踏实苦练。

成就大国工匠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大国工匠称号是一种荣誉,反应出的却是一种精神,一种素养。

这种精神和素养,正是当前社会最需要的——从小处说,是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础;从大处说,是“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基石。

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我们都应将大国工匠作为学习的榜样,脚踏实地、专注磨练业务本领,精益求精、专心干好本职工作,如此才能担当起肩上的重担、才能对得起同事信任、才能收获到人生成功。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他们一念执着,一生坚守。

我们国家需要许多像这样的人才。

就是因为他们,才会有如此大的进步。

他们是谁呢?他们是中国“大国之匠”,他们用智慧创造今日的辉煌,他们用实力创造今日的成就,他们证明中国这个大国的实力,他们证明了我们国家的进步与努力。

打造“中国制造”,有这样一些国家顶级技师,他们的名字是故秋亮,孟剑锋,胡双钱……故秋亮为载人潜水艇做出伟大的贡献——蛟龙号,一丝不苟,临近退休却依旧关注祖国的未来,默默奉献祖国科技中。

为此,孟剑锋,国家高级技师,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容半点差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胡双钱,从1980年进场,不管工厂倒闭,也不被高薪诱惑,依旧与工厂老员工相互陪同制造大型飞机,对每一个细节更为关注,他给家人没能尽丈夫与父亲之责,却给他们带来一堆堆奖状和荣誉证书。

他们是打造“中国制造”的有功之臣。

大国之匠,把我们推向世界顶尖,把中国文化传远名扬。

让老外震惊的9项中国制造

让老外震惊的9项中国制造

让老外震惊的9项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2016-02-01中国经济的发展令中国企业的“出海”成为可能,而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扩大海外业务的背景下,“中国制造”这一名词正在被赋予新的内涵。

未来,随着制造业“出海”的脚步日渐加快,“中国制造”或许不再会是一个单纯的产地定义,更是一种能力的证明。

一、中国的桥在世界桥梁业有着这样一句话:世界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

目前世界建成跨度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有28座,中国就占11座;世界目前在建的主跨1000米以上悬索桥有13座,中国占9座;世界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有21座,中国占17座;世界已建跨度420米以上拱桥有12座,中国占9座;世界已建跨度250米以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有20座,中国占12座。

这些过硬的成绩背后是中国桥梁建设者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中国桥梁”已经成了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和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符号。

▲图为湖北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是世界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

为何说现代建桥看中国?衡量桥梁技术水平和建设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桥梁的主跨长度。

跨径越大,技术难度也就越大。

从量上看,中国的大型桥梁建设已占据世界的一半以上。

从质上看,继苏通大桥于2013年被评为“菲迪克百年工程项目杰出奖”后,杭州湾跨海大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也先后于2014年、2015年获“菲迪克”年度奖项。

二、中国卫星2015年12月29日凌晨,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十二五”圆满收官。

一百多颗在轨卫星熠熠生辉,将“中国”的名字书写在广袤的太空。

“十二五”期间,最出名的中国卫星莫过于“嫦娥”系列。

在中国流传千年的嫦娥奔月传说,被卫星变成了现实。

▲2015年7月25日,搭载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桂林有文化127|国宝级美瓷,一起去桂林博物馆看梅瓶

桂林有文化127|国宝级美瓷,一起去桂林博物馆看梅瓶

桂林有⽂化127|国宝级美瓷,⼀起去桂林博物馆看梅瓶微报桂林— 不只把报纸装进⼿机 —桂林⽇报社官⽅微信平台南宁是⾸府,柳州有⼯业,桂林呢?桂林有⽂化。

桂林的⽂化在哪⾥?天赐的桂林⼭⽔不是⽂化,居住在⼭⽔中,流连在⼭⽔间的桂林⼈,他们创造了桂林的⽂化。

……“微报桂林”开通【桂林有⽂化】系列栏⽬与你⼀起寻找桂林的“散珠碎⽟”寻找历史⽂化中,桂林⼈祖先的故事编者按 桂林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批24个历史⽂化名城之⼀,⾃唐宋⾄近代⼀直是岭南重镇及⼴西⾸府。

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为桂林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化遗产。

桂林博物馆作为历史⽂化遗产的守护者,现藏有包括从旧⽯器时代⾄近现代各历史时期的⽂物3万余件,其中国家⼀级⽂物24件,⼆、三级⽂物共四千余件。

现为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百家重点博物馆之⼀,⾃治区第⼀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桂林市未成年⼈教育基地。

2010年2⽉,作为“⽂化⽴市”战略重要举措之⼀的桂林博物馆新馆在临桂新区破⼟动⼯,今年正式全⾯开馆。

博物馆新馆总建筑⾯积3.4万平⽅⽶,展厅⾯积约1.2万平⽅⽶,是⽬前⼴西区内规模最⼤、功能最全的博物馆,也是⼴西区内藏品体系最丰富、藏品特⾊最鲜明的地市级博物馆。

即⽇起,本报将陆续刊登桂林博物馆展出的精品,供读者朋友欣赏。

青花鱼藻纹梅瓶,鱼藻纹流⾏于新⽯器时代⾄明清整个中国陶瓷发展史中,“鱼”与“余”谐⾳,寓意“富贵有余”“连年有余”,成为富⾜、富裕的吉祥物,因此受到⼈们的喜爱,多以莲荷、⽔藻、⽔波等纹饰衬托。

鱼纹则多绘鲭,鲌,鲤,鲫(鲋),鳜,鲶,鲢等鱼种,往往按图意取吉祥谐⾳。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所制造的精美瓷器,为全世界⼈民所喜爱,“瓷器”与“中国”在英⽂中为同⼀个单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精湛的技艺更是体现了古代中国匠⼈的⼯匠精神———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他们倾注毕⽣精⼒,以奉献精神与济世情怀,创造了令西⽅⾼⼭仰⽌的古代艺术⽂明。

12个中国制造的世界之最的机械设备简介

12个中国制造的世界之最的机械设备简介

世界上12个中国制造的机械设备简介世界最大轮式起重机徐工集团推出的世界最大的QAY1200型1200吨全路面起重机。

世界最大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式塔式起重机D5200-240塔式起重机是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塔式起重机。

最大起重能力240吨,起升高度210米,标定力矩为5200吨·米。

该型起重机由中联重科公司制造。

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在四川德阳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生产。

这台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地上高27米、地下15米,总高42米,设备总重2.2万吨。

巨型模锻液压机,是象征重工业实力的国宝级战略装备,世界上能研制的国家屈指可数。

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中国一家海运公司即将运营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中海环球”号。

这头长400米的钢铁巨兽比4个足球场还要长,一次能够运送1.9亿台iPad。

它长400米一次可运19100个集装箱。

世界最大望远镜中国天眼指贵州平塘球面射电望远镜,介绍它的相关词条还有: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望远镜,世界最大望远镜,FAST项目。

世界最大的龙门吊“宏海”号22000吨起重机,主要用于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陆地整体制造、提升、运输和下水。

以往海上油气钻井平台的安装,需要把平台的相关设备“化整为零”,然后在海上慢慢进行拼装。

世界最大压路机徐工XS262J压路机是徐工生产的一款高性能超重型机械驱动振动压路机。

它是全世界最大吨位的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世界最大滚塑机近日,全球直径最大的滚塑机被分装成6个集装箱,从研发制造该机器的温岭市旭日滚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旭日滚塑”),运抵加拿大买家的工厂并安装试机成功。

这台滚塑机直径6.5米、长27米、宽17米、高8米。

是世界最大滚塑机。

世界最大抢险救援机器人这台徐工的ET111步履式挖掘机最大卸载高度达到7.2米,并可爬越45度的斜坡,在30度的坡上作业。

其横跨达1.2米,可以跨越2.4米的垂直障碍和4米宽的壕沟,亦可在涉水深度2米的地方作业,能去山地、林地、沟壑、沼泽、高原等其它设备不能去的地方实施挖掘、起重、破碎、钻孔、喷浆、伐木、植桩等多种工程作业。

盘点中国最优秀的制造业霸主企业

盘点中国最优秀的制造业霸主企业

盘点中国最优秀的制造业霸主企业说起中国的优秀高科技企业,可能大家脑海里面第一个浮现的就是华为,没错华为是中国为数不多营收超过5000亿的制造业企业,也是中国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也是中国净利润最高的民营制造企业。

在本行业占据了最大的世界市场份额,最多的净利润和最高的研发投入,同时掌握技术话语权。

很多人印象中,似乎中国优秀的制造业只有华为一家,其实不是这样,中国现在就工业产值而言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2017年工业产值等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和,绝对不是华为一家就能够撑起来的。

那么中国那么高的工业产值,究竟来自哪里呢?中国的制造业可以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国人的注意力往往聚焦在地方军身上,例如华为等民营企业和地方国企,而由中国政府主导的中央制造集团组成的中央军,非常容易被国人忽略。

事实上,中国的核心制造能力并不在地方军手中,而是主要来自中国的几十个中央制造集团,他们都是名字以中国开头的大型制造集团。

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航天,航空,高铁,地铁,电网,核电站,核潜艇,航空母舰,超级工程建设等等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这些中央制造集团手中,他们才是中国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我们看一个排名就知道了,2016年中国制造业500强,按照研发费用排名,前五名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一说中央制造集团,可能国人最熟悉的就是造高铁和地铁车厢的轨道交通巨头中车集团。

没错,中车现在已经是世界最大的轨道交通企业,并且技术和世界市场份额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优势还在不断扩大,2016年中车营业收入2297亿人民币,差不多332亿美元营收,净利润16.4亿美元。

最大亮点是国际业务签约额约81 亿美元,同比增长40%,到2020年国际业务还要翻一倍。

以2016年8月的高铁市场份额为例,中国中车占全球高铁市场69%,日本川崎+日立两家加起来9%,阿尔斯通8%,西门子3%。

国宝级战略装备——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

国宝级战略装备——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

国宝级战略装备——世界最⼤模锻液压机 2015年11⽉2⽇,中国⼤客机C919正式下线,未来还要研制更⼤的C929客机,⽽打造这些⼤型飞机就要靠下⾯这些国宝级装备。

世界最⼤模锻液压机,在四川德阳中国第⼆重型机械集团⽣产。

这台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地上⾼27⽶、地下15⽶,总⾼42⽶,设备总重2.2万吨。

巨型模锻液压机,是象征重⼯业实⼒的国宝级战略装备,世界上能研制的国家屈指可数。

⽬前世界上拥有4万吨级以上模锻压机的国家,只有中国、美国、俄国和法国。

其中美国在1955年前后建造了两台当时世界最⼤的4.5万吨模锻⽔压机,⼀直⽤到现在。

2001年,美国加州舒尔茨(Shultz)钢⼚,⼜建造了⼀台4万吨级模锻压机。

苏联在1961年前后建造了两台7.5万吨级的巨型模锻⽔压机。

法国在1976年向苏联购买了⼀台6.5万吨级模锻⽔压机,⼜在2005年与德国合作研制了⼀台4万吨级模锻压机。

中国在1973年建成第⼀台3万吨级模锻压机后,停滞了将近40年。

直⾄近两年爆发式地研制了多台巨型压机。

在2012年建成的就有3万吨(昆仑重⼯)、4万吨(三⾓航空)、8万吨(德阳⼆重)模锻压机各⼀台。

其中8万吨级压机,⼀举打破了前苏联保持了51年的世界纪录。

⼆重集团,⽤世界最⼤的1.6万吨级⾃由锻造⽔压机,成功锻造出CPR1000核电机组1150MW半转速汽轮发电机转⼦。

该转⼦直径2050毫⽶,总长16400毫⽶,⽑坯重310吨,采⽤国内第⼀⽀实重560吨特⼤型钢锭锻制。

110万千⽡以上级核电机组特⼤型半速整锻转⼦,是当前世界⼤型锻件和极限制造领域⾼难产品,以前全世界只有⽇本制钢所(JSW)⼀家能够⽣产。

1957年⾄1961年,乌克兰新克拉马托重型机器⼚(HKM3),为苏联建造了两台世界最⼤的7.5万吨级模锻液压机,分别安装在古⽐雪夫铝⼚和上萨尔达钛⼚。

这两台当时世界最⼤的巨型机器,总⾼34.7⽶,长13.6⽶,宽13.3⽶,基础深⼊地下21.9⽶,总重20500吨。

“大国重器”总设计师孙丽:让中国起重机登上世界之巅

“大国重器”总设计师孙丽:让中国起重机登上世界之巅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巾帼筑梦□文/图 越女争锋“反正你们中国人也学不会!”就因为外国人的这句嘲讽,她潜心钻研起重机技术,誓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经过艰苦努力,她带领团队设计出了起重能力达4000吨的起重机,向世界宣告:世界第一吊,属于中国“大国重器”总设计师孙丽:让中国起重机登上世界之巅在德国参加展览会遭嘲讽:“你拿录像机录下来都没关系,反正你们中国人也学不会!”她感到很屈辱,发誓要为中国人争口气1994年,22岁的孙丽从扬州大学工程机械专业毕业,加盟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集团),从事技术研发工作。

机械行业男多女少,初出茅庐、身体娇弱的孙丽一开始不怎么被同事看好。

但时间一长,同事们都发现,她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每次开发新产品,都会积极调研市场,了解客户需求,对客户提出的改进意见特别重视。

同事们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1997年,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孙丽,有幸和几位同事赴德国参加工程机械展览会。

在展览会上她发现,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展位面积很大,展出的高科技机械五花八门。

我国的展位很小,还只展示了几张照片,没有摆放一件像样的机械设备。

两相对比,差距巨大,孙丽感到非常失落。

尤其是德国名工作人员后来说的一句话,更是深深刺痛了孙丽的心。

当她打算现场拍几张照片作为研究资料,礼貌地询问德国工作人员可不可以拍照时,对方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傲慢地说:“没关系,你尽管拍好了!”孙丽正想道谢,对方却又颇带讽刺意味地嘀咕道:“你拿录像机录下来都没关系,反正你们中国人也学不会!”孙丽感受到了极大侮辱,但她也明白,对方之所以这么傲慢,这么看不起我们,是因为人家的技术水平确实比我高得多——我们当时还在研究50吨级起重机,人家已经能够生产800吨级起重机了。

孙丽暗暗发誓:一定要争口气,把中国机械做成全世界最先进的。

历时3年设计出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打破国外垄断,让国外同类产品报价降低20%以上回国后,孙丽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研发15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的塔式臂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数那些堪称国宝级的中国制造
近年来,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重型机床可谓是硕果累累,成功研制出多个世界最大的数控机床,一件件堪称国宝级的“中国制造”享誉全球。

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
中国二重8万吨级液压机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成功建成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这台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地上高27米、地下15米,总高42米,设备总重2.2万吨,是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的重要功臣之一。

巨型模锻液压机,是象征重工业实力的国宝级战略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军工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能研制的国家屈指可数。

目前世界上拥有4万吨级以上模锻压机的国家,只有中国、美国、俄国和法国。

中国的这台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一举打破了前苏联保持了51年的世界纪录,这也标志着中国关键大型锻件受制于外国的时代彻底结束。

更令人震惊的是,清华大学已经研发出16万吨模锻液压机,只因目前我国制造业尚不需要如此之大的模锻液压机,一旦国家需要,即可出图制造。

16万吨是俄罗斯7.5万吨压机的2倍多,是美国4.5万吨的3.5倍多。

如此惊人的数字,相信我们中国日后必将成为世界锻压界新的霸主。

世界最大超重型数控卧式机床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成功打造出世界最大规格的超重型数控卧式机床——DL250型机床。

该机床身长50多米,床重1450吨,最大回转直径达5米,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国产化装备。

曾制造过重106.3吨、直径9.1米的世界最大螺旋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