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工高级及时考试题目

合集下载

造林工高级考试题及答案

造林工高级考试题及答案

造林工高级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树木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A. 松树B. 柳树C. 杨树D. 柏树答案:C2.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造林前的准备工作?A. 土壤分析B. 地形测量C. 树木选择D. 树木种植答案:D3. 在造林过程中,下列哪项措施不是提高树木成活率的方法?A. 合理灌溉B. 适当施肥C. 过度修剪D. 土壤改良答案:C4. 造林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病虫害防治的措施?A. 定期喷药B. 物理隔离C.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D. 增加树木密度答案:D5.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树木生长监测的内容?A. 树高B. 胸径C. 树龄D. 土壤湿度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树木的生长?A. 土壤类型B. 光照条件C. 温度变化D. 风力大小E. 人为破坏答案:ABCDE2.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A.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B. 定期修剪C. 合理施肥D. 定期喷药E. 增加树木密度答案:ACD3.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些是树木种植后的管理措施?A. 定期浇水B. 定期施肥C. 病虫害防治D. 树木修剪E. 树木移植答案:ABCD4.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些是树木种植前的准备工作?A. 土壤分析B. 地形测量C. 树木选择D. 树木种植E. 土壤改良答案:ABCE5.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些是病虫害防治的方法?A. 物理隔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人工捕捉E. 增加树木密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造林工程中,树木种植的密度越大越好。

(错误)2. 造林工程中,树木种植前不需要进行土壤分析。

(错误)3. 造林工程中,树木种植后不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

(错误)4. 造林工程中,合理灌溉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正确)5. 造林工程中,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林业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林业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林业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树木是常绿树?A. 杨树B. 柳树C. 松树D. 桦树答案:C2. 森林的三大效益是什么?A.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B.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C.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D.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答案:A3. 林业生产中,下列哪项不是林木的生长发育指标?A. 树高B. 胸径C. 年轮D. 木材价格答案:D4. 林业中“四旁植树”指的是什么?A. 道路旁、水旁、村旁、宅旁B. 道路旁、水旁、山旁、宅旁C. 道路旁、水旁、田旁、宅旁D. 道路旁、水旁、山旁、田旁答案:A5. 森林火灾的三级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预防、扑救、灾后重建B. 预防、监测、扑救C. 预防、监测、灾后重建D. 预防、扑救、监测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林业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森林病虫害防治B. 森林火灾预防C. 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D. 森林资源过度开发答案:ABC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哪些?A. 持续利用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经济效益最大化D. 社会公平答案:ABD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哪些?A. 碳储存B. 土壤保持C. 木材生产D. 休闲娱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对)2. 森林覆盖率越高,生物多样性越低。

(错)3.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对)4.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组成部分。

(错)5. 森林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森林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答案:森林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根系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树木的树冠可以截留降雨,减少地表径流;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活动有助于土壤结构的稳定。

2. 描述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林业造林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造林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造林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造林工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林业造林的基本要求?A. 土壤肥沃B. 光照充足C. 适宜的水分D. 病虫害防治答案:A2. 林业造林中,哪种树木不宜在干旱地区种植?A. 松树B. 橡树C. 杨树D. 柳树答案:B3. 在进行林业造林规划时,以下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A. 树种选择B. 土壤分析C. 市场调研D. 水源条件答案:C二、判断题1. 所有树种都适合在任何土壤条件下生长。

(对/错)答案:错2. 造林密度越大,树木生长速度越快。

(对/错)答案:错3. 病虫害防治是林业造林后期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错)答案:对三、简答题1. 简述林业造林的基本步骤。

答案:- 选择合适的树种和种植地点。

- 进行土壤分析和水源评估。

- 制定造林计划,包括种植密度和行距。

- 准备树苗,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根系处理。

- 按照计划进行种植,并确保树苗直立,根系展开。

- 种植后进行适当的水分管理。

- 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树木修剪。

2. 描述林业造林中土壤分析的重要性。

答案:土壤分析对于确定适宜种植的树种至关重要。

不同的树种对土壤的酸碱度、肥力、排水能力等有不同的要求。

通过土壤分析,可以了解土壤的具体情况,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树种,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和成活率。

四、案例分析题某林业基地计划在一片新开垦的土地上进行造林,该地区年降水量为800毫米,土壤类型为红壤,pH值为5.5,地下水位较高。

请分析该基地适合种植哪些树种,并说明理由。

答案:该基地适合种植耐酸、耐湿的树种。

考虑到年降水量和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可以选择种植如杉木、马尾松等树种。

这些树种对土壤的酸性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且能够在湿润的土壤条件下良好生长。

同时,应避免种植对土壤排水要求较高的树种,如橡树等。

五、计算题如果一个造林区域的总面积为100公顷,计划种植树木的密度为每公顷500株,请问总共需要种植多少棵树?答案:100公顷× 500株/公顷 = 50,000株结束语林业造林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造林绿化工技师的考试题库及答案

造林绿化工技师的考试题库及答案

造林绿化工技师的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造林绿化工技师在进行植树作业时,以下哪项不是正确的操作?A. 选择适宜的树种B. 选择适宜的土壤C. 随意种植D. 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答案:C2. 造林绿化工技师在进行树木修剪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修剪方法?A. 随意修剪B. 根据树木生长情况和美观需求进行修剪C. 只修剪枯枝D. 修剪时不考虑树木的生长方向答案:B二、多选题1. 造林绿化工技师在进行植树作业时,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A. 树种的适应性B. 土壤的肥力C. 气候条件D. 树木的市场价格答案:A、B、C2. 造林绿化工技师在进行树木病虫害防治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有效的?A. 定期喷洒农药B. 及时移除病虫枝C.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D. 增加树木的施肥量答案:A、B、C三、判断题1. 造林绿化工技师在进行植树作业时,不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习性。

答案:错误2. 造林绿化工技师在进行树木修剪时,应避免在树木生长旺盛期进行修剪。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造林绿化工技师在植树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树种?答案:在选择树种时,应考虑树种对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性,以及其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

2. 造林绿化工技师在进行树木病虫害防治时,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应采取定期检查、及时喷洒农药、使用生物防治方法、移除病虫枝等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某造林绿化工技师在进行植树作业时,发现树木生长缓慢,且有病虫害发生。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1) 树种选择不当;2) 土壤肥力不足;3) 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到位。

解决方案包括:1)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重新选择适宜的树种;2) 增加土壤肥力,如施用有机肥料;3) 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造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

造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

造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3分)1. 育肥猪, 3 月龄,口、鼻流白色泡沫,颈部发红肿胀,张口呼吸,(江南博哥)常作犬坐姿势,急性死亡。

剖检见颈部皮下呈胶冻状,肺脏水肿、出血.预防该病的措施是A.疫苗免疫B.使用抗生素C.使用抗血清D.疫苗免疫E.禁猫A B C D E正确答案:A2. ( ) 在沙地是主导因子之一A.土壤质地B.土层厚度C.坡向D.地下水位正确答案:D3. ( ) 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时,最好选用混交类型A.乔木B.乔灌C.综合性D.主伴正确答案:B4. ( ) 在土层薄、坡度陡山区应采用整地方法。

A.块状B.反坡梯田C.水平阶D.鱼鳞坑正确答案:D5. 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 )A.破土面宽度B.破土面长度C.整地深度D.破土面断面形式正确答案:D6. 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最主要的是与 ( ) 有密切关系。

A.苗木大小C.能否维持苗木本身的水分平衡D.苗木种类正确答案:C7. 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 )为止A.幼林全面郁闭B.高生长速生期C.材积生长速生期D.壮龄期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8. 造林(更新)工是从事( )幼林抚育作业的工种A.整地B. 造林C.补植D.采伐。

正确答案:ABC9. 按起源分,森林分为()两大类A.人工林B.集约林C.天然林D.天然次生林正确答案:AC10. 森林的三大效益是()A.社会效益B.集体效益、C.经济效益D.生态效益正确答案:ACD11. 森林的生态效益有()等A.保持水土,B.涵养水源C.净化空气D.防风固沙正确答案:ABCD12. 森林的经济效益分()两大类。

A.直接经济效益B.间接经济效益D.果药正确答案:AB13. 森林的社会效益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等A.旅游休养的最佳场所B.重要的教学基地C.科研基地D.文艺创作的源泉。

正确答案:ABCD14. 森林的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遮阳和防风带来的能源节省()等A.防火、贮水保土和净化环境所带来的损失减少,B.绿地所带来的财富增值C.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高级造林工考试题库(含答案)

高级造林工考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1、根据人工林发挥的不同效益,可将人工林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即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2、我国在造林工作中提出了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合理结构、精心种植和抚育保护等造林基本技术措施。

3、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有生产火、生活火和自然火。

4、地形图的字头方向常为北,右为东,左为西。

5、造林的方式有植苗造林、分殖造林和播种造林等,广东以植苗造林方式为主。

6、种植点的行状配置中有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营造防护林时以用三角形方式配置为好。

7、幼林松土除草的技术要求是三不伤、二净、一培土,三不伤指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二净指草根除净、石块拣净,一培土指把疏松的土壤培到幼树根部。

8、天然林或人工林经过采伐、火烧、或自然灾害而消失后,在这些迹地上以自然力或人为的方法重新恢复森林的过程称为森林更新。

依靠自然力恢复的称为自然更新;由人为方式恢复则称为人工更新;由自然力结合人工方式恢复的称为人工促进自然更新。

9、衡量适地适树的指标有主观指标和数量指标,主观指标主要指成活、成林、生长稳定、有一定的产量(产投比较高)。

数量指标主要有平均材积生长量和立地指数。

10、“五个林业”是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和谐林业。

11、造林地的整理包括造林地的清理和整地两个方面,整地是对土壤的翻垦。

12.造林质量检查验收的内容有施工作业检查、幼林检查验收和造林工程的竣工验收。

13、速生丰产林的两项重要指标是时间指标和质量指标。

14、很多树种都有众多的地理种源,在广东范围内杉木最好的种源在乐昌;马尾松最好的种源在高州、信宜。

15.种皮具蜡质的种子(如相思类种子)常用高温法催芽,种皮厚且坚硬的种子可用浓硫酸处理法催芽或机械破壳法催芽。

16.在培育容器苗时,发芽率高,发芽快的种子可直播法,发芽率较低或发芽慢或微粒种子多用牙苗插播法。

17.去掉原来不符合培育目的要求的低价值林分,重新造林,使之成为符合造林目的要求的林分的过程称为林分改造。

2023年造林工考试造林工考试(试题)

2023年造林工考试造林工考试(试题)

造林工考试-造林工考试1、造林地种类2、造林密度3、森林构造4、乡土树种5、工程造林6、森林树种组成7、人工林8、立地条件类型9、造林学10、立地质量11、立地12、森林生产力13、光合作用的要素包括〔〕。

A.必需有CO2、H2O、叶绿素、光能和适宜的温度B.有CO2 和H2O 就行C.有叶绿素和光能就行D.有CO2 和叶绿素就行14、封山育林中,封育区的封禁方法主要有:〔〕。

A.人工看护和设置围栏B.坡度把握C.海拔高度把握D.水分把握15、根系吸取水分的动力〔〕。

A.外力B.大气拉力C.蒸腾拉力D.土壤压力16、纯林最大的缺点是〔〕。

A.简洁造成地力衰退B.不易治理C.造林麻烦D.抗旱性差17、飞播造林的关键是〔〕。

A.组织劳力B.预备种子C.把握好雨情D.播种后的治理18、森林的层次构造称为林相,依据林相不同,森林可分为〔〕。

A.单层林和复层林B.人工林和自然林C.同龄林和异龄林D.疏林和密林19、林区进展迹地更要坚持〔〕相结合的原则。

A.人工更B.完全自然更C.自然更和人工促进自然更D.任其进展20、分殖造林适用于〔〕造林。

A.全部树种B.大多数杨树和大多数柳树C.萌芽生根力气弱的树种D.大多数针叶树21、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是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的。

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稳定变化22、我国森林经营的方针必需本着可持续进展的方针,主要指〔〕的可持续治理。

A.森林资源和森林土地B.木材利用C.社会效应D.经济效益23、以下属于保护组织的是〔〕。

A.树脂道B.筛管C.导管D.表皮24、以下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大量元素〔〕。

A.氮B.铜C.铁D.锌25、依据树种耐荫程度的不同可将树种划分为〔〕等三类。

A.阳性树种、阴性树种、中性树种B.中生树种、耐冷树种、耐旱树种C.耐寒树种、耐冻树种、中性树种D.耐旱树种、耐寒树种、中生树种26、植苗前修根主要是剪去〔〕。

A.全部根系B.全部侧根C.大局部主根D.发育不正常的偏根和过长的主根和侧根27、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上全部生物体的干重,而生产力是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

林业技师考试题及答案高中

林业技师考试题及答案高中

林业技师考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林业中常用的树种分类方法是什么?A. 按树种的生长习性分类B. 按树种的用途分类C. 按树种的地理分布分类D. 按树种的形态特征分类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林业规划的主要目标?A. 保护生态环境B. 提高木材产量C. 增加森林覆盖率D. 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答案:D3. 林业中,什么是“林分”?A. 指一片树林B. 指树木的种植方式C. 指树木的品种D. 指树木的种植密度答案:A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林木生长的测量方法?A. 树干直径测量法B. 树高测量法C. 树根测量法D. 树干周长测量法答案:C5. 林业中的“间伐”指的是什么?A. 选择性地砍伐树木B. 定期地砍伐树木C. 一次性砍伐所有树木D. 砍伐树木后不进行更新答案:A二、填空题6.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______、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平衡。

答案:生态7. 森林的______是衡量森林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答案:生物多样性8. 林业中,______是指树木从种植到成熟的过程。

答案:生命周期9. 林木生长的______是影响林木生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答案:环境条件10. 林业中的病虫害防治,常用的方法有______、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答案:物理防治三、简答题11. 简述林业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林业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森林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二是保护水土,森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源;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态平衡。

12. 描述林木生长的三个主要阶段。

答案:林木生长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一是幼树期,这个阶段树木生长速度较快,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二是成长期,这个阶段树木生长速度逐渐稳定,开始形成树冠;三是成熟期,这个阶段树木生长速度减慢,开始形成木材。

结束语:本次林业技师考试题及答案涵盖了林业的基础知识、技术操作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旨在检验考生对林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林工技师培训教材第一章植物知识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由原生质组成的,原生质是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总称。

原生质体包括了由原生质在形态结构上进一步分化为细胞质、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部分,是细胞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P2)植物组织通常指植物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功能相同、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群。

(P2)维管组织在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器官中,有一种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称为维管组织。

(P2)根瘤豆科植物的根上有各种形状的小瘤状突起,称为根瘤,它是由生活在土壤中的根瘤细菌侵入到根内而产生的。

(P5)芽是出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

(P7)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叫完全叶。

(P10)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

(P12)两性花是一朵花中,不论其花被存在与否,雌蕊和雄蕊都存在而正常发育的。

(P14)花序许多花着生于花轴之上,则形成花序。

(P17)真果在一般情况下,植物的果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这种果实称为真果。

(P21)聚花果(复果)由整个花序发育形成的果实。

(P23)子叶出土型幼苗种子萌发时,胚轴迅速生长,从而把上胚轴、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这种方式形成的幼苗,称为子叶出土型幼苗。

(28)植物的生物学特征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个体发育)称为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是指植物由种子萌发经幼苗、幼树发育到开花结实,最后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

(P28)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氧和二氧化碳及其他相关生物等。

对植物而言,在环境因子中,对植物生活有直接、间接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P29)二、单选题1、细胞形状非常多样,主要决定于其(D)。

A、形状B、大小C、结构D、功能注:细胞的形状多样,其形状是由所处的环境和担负的生理机能决定的。

(P1LL13)2、根瘤具有固(A)能力。

A、氮B、磷C、钾D、钙注:根瘤菌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固氮作用,根瘤菌中的固氮酶能够将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变为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可以从根的皮层细胞吸收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料。

(P6L1)3、雄蕊4枚,二长二短,称为(B)。

A、二体雄蕊B、二强雄蕊C、四强雄蕊D、单体雄蕊注:二强雄蕊是花中雄蕊4枚,二长二短,如一些唇形科植物的雄蕊。

(P16LL7)4、属于核果的植物是(A)。

A、桃B、苹果C、西瓜D、柑桔注:核果通常由单雌蕊或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其子房为上位或下位,心皮1~6层,合生或连生。

其最大的特点是内果皮细胞经木质化后形成坚硬的核,内含1枚种子。

常见的核果有桃、李、杏、枣、樱桃、芒果等的果实。

(P22LL5)三、多选题1、营养器官包括(A、B)。

A、根B、叶C、花D、种子注:具有营养功能的为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和叶。

(P3L1)2、属于对生叶序的植物是(A、D)。

A、女贞B、樱花C、枇杷D、桂花注:每个节上相对着生两个叶柄的称为互生。

(P12LL4)3、属于合瓣花植物是(A、B、C)。

A、泡桐B、迎春花C、连翘D、刺槐注:花瓣彼此连合的为合瓣花冠。

(P15L12)常见的合瓣花植物有:桂花、丁香、迎春花、泡桐、水曲柳、楸树、柿树、杜鹃、茶花、连翘、益母草、枸杞等4、属于网状脉植物是(B、C、D)。

A、棕榈B、女贞C、毛白杨D、垂柳注:网状脉是双子叶植物特有的,分为羽状网脉、掌状网脉、三出脉、离基三出脉。

(P12)女贞、垂柳为羽状网脉,棕榈为射出平行脉5、属于无胚乳种子是(A、B、C)。

A、刺槐B、核桃C、板栗D、油松注:(P25)6、按芽发育后所形成的器官可分为(A、B、C)。

A、叶芽B、花芽C、混合芽D、顶芽注:(P8)7、风媒花的特征是(B、C、D)。

A、多为多性花B、花粉量大C、柱头面大D、有黏液质注:(P19)四、简答题1、种子萌发的过程。

答:种子萌发时,首先吸水膨胀,胚细胞迅速分裂、生长,胚根突破种皮从种孔伸出,迅速向下生长在土壤中形成根系,然后胚轴活动(伸长或不伸长)使子叶出土或留土,胚芽生长形成地上部分的主茎和叶。

这时种子的胚成长为幼苗。

(P26-27)2、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影响。

答:P29-35五、论述题1、种子萌发的条件。

答:P272、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综合作用。

答:P29-35六、判断题1、√(P1)2、√(P1)3、√(P3)4、√(P13)5、√(P21)补充名词解释细胞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

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总称。

定根由胚根发育而成,具有一定的发生位置。

不定根有些植物可以从茎、叶产生根,这种不是由根部发生、位置也不一定的根,通称不定根。

菌根高等植物的根可以与土壤中的某些真菌共生,这种与真菌共生的幼根,称为菌根。

节枝条上着生叶的部位。

节间相邻两节之间的无叶部分。

叶腋叶片与枝条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称为叶腋。

长枝节间显着伸长的枝,称为长枝。

短枝节间短缩,各个节紧密相接的枝条,称为短枝。

不完全叶是指一个叶中叶片、叶柄、叶托三部分任缺1~2部分的叶。

叶裂叶片边缘凹凸不齐,凸出或凹入的程度较齿状叶缘大而深的叫叶裂。

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叫单叶。

复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二至多数叶片的叶叫复叶。

完全花是指具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的花。

不完全花是指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任缺1~3部分的花。

辐射对称花是一朵花的花被片的大小、形状相似,通过它的中心,可以切成两个以上的对称面,又叫整齐花。

左右对称花是一朵花的花被片的大小、形状不同,通过它的中心,只能按一定的方向,切成一个对称面,又叫不整齐花。

心皮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

假果有些植物的果实,除子房外,还有花的其它部分(如花托、花被等)参加发育,与子房一起形成果实,这种果实称为假果。

单果由一朵花的单雌蕊或复雌蕊子房所形成的果实。

聚合果由一朵花中多数离心皮雄蕊的子房发育而来,每一雌蕊都形成一独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的花托上。

种子萌发具有萌发能力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由休眠状态转为活动状态,开始萌发生长形成幼苗,这个过程称为种子萌发。

子叶留土型幼苗 P28L4-6造林工技师培训教材第二章土壤肥料知识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土壤容重指单位容积(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壤的干重。

(P37)土壤结构体是各级土粒由于不同原因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块、土片等土壤实体。

(P38)土壤质地指土壤中各粒级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组合。

(P38)毛管悬着水是与地下水无联系,由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像悬在土壤中一样,故称毛管悬着水。

(P39)土壤剖面是指地面向下直到土壤母质的垂直切面,具有若干个与地面平行的土层。

(P45)土壤缓冲作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后,土壤具有抵抗变酸和変碱而保持PH稳定的作用,或称缓冲性能。

(P42)二、选择题1、我国一般采用(C)对土壤质地进行分类。

(P38)A、美国土壤质地分类制B、苏联土壤质地分类制C、卡庆斯基制D、中国质地分类制2、对植物无效的水是(A)。

(P39)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通常相对含水量的(B),是适宜一般农作物以及微生物活动的水分。

(P39)A、50%~60%B、60%~80%C、80%~85%D、85%~90%4、土壤学中,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B)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P44)A、10%B、20%C、30%D、40%5、矿质养分含量丰富的自然土壤发生层是(B)。

(P46)A、淋溶层B、淀积层C、母岩层D、母质层6、()是符合生产需要的良好土壤结构体。

(D)(P38)A、片状结构体B、块状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团粒结构体三、多项选择1、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

(P37-38)A、土粒排列方式B、施肥C、土壤质地D、灌溉2、影响土壤孔隙的因素有(A、B、C、D)。

(P39)A、土壤耕作B、土壤结构C、土层深度D、土壤质地3、影响土温变化的土壤因素有(A、B、C、D)。

(P41)A、颜色B、湿度C、地表状态D、水汽含量4、影响土壤碱化的因素有(A、B、C、D)。

(P42)A、气候因素B、生物因素C、母质D、灌溉5、土壤形成因素有(A、B、C、D)。

(P45)A、母质B、生物C、时间D、地形四、简答题1、土壤空气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P40)答:土壤空气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主要有:1、土壤空气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的吸收;2、土壤空气影响植物种子在土壤中的萌发;3、土壤空气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有机质转化;4、土壤空气状况影响作物的抗病性能。

2、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组成的主要差别。

(P40)答: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组成的主要差别有:1、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近地表大气;2、土壤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于近地表大气;3、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近地表大气;4、土壤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可能高于近地表大气;5、土壤空气成分随时、空而变化。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

(P41)答: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1、土壤质地;2、有机质含量;3、无机胶体类型;4、土壤酸碱性。

4、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P44-45)答: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主要有:1、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养分较完全;②促进养分有效化;③提高土壤保肥性;④提高土壤缓冲性;⑤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2、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络合重金属离子,减轻重金属污染;②减轻农药残留,腐殖酸可溶解、吸收农药③全球碳平衡的重要碳库。

3、其它方面作用,主要表现在:腐殖酸在一定的浓度下能促进植物的生理活性,有利于植物生长。

5、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P44)答: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包括: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碳化合物,通过微生物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代谢作用及反复循环,增殖微生物细胞;通过微生物合成的多酚和醌或来自植物的类木质素,聚合形成腐殖物质。

6、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P52-53)答: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根系对水和矿质的吸收不成比例;2、根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3、根系吸收单盐会受毒害。

7、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外界因素。

(P53-54)答: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外界因素有:温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土壤PH。

五、论述题1、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

P43-44答: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有: 1、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微生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温度超出最低和最高限度时,即停止生长或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