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国通用)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国通用)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456+25+175=456+(25+175)这是根据()。

A.加法结合律B.加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 D.乘法交换律2.下面计算47×102方法错误的是()。

A.47×100+47×2B.40×102+7×102C.50×102-3×102 D.47×100×23.360×5-(580+670)=()A.650B.1350C.1450D.5504.在下列各数中,不改变原数的大小,所有的零都能去掉的数是()。

A.2.050B.0.500C.1004.004D.4.50005.下面每组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4cm、4cm、4cmB.4cm、4cm、10cmC.4cm、1cm、2cmD.4cm、7cm、3cm6.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A.0.1B.0.01C.0.001D.1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一个三角形中,∠1=∠2+∠3,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2.3.199…保留两位小数是3.19。

()3.(29×15)×6=29×(15×6)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观察一个物体,同时看到的最多三面。

()5.长方形有4条对称轴。

()6.根据不同的对称轴,可以画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

()三.填空题(共8题,共15分)1.某个图形的面积扩大两倍,那么它的关于某条对称轴对称的图形的面积()。

2.9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3.2.4里面有()个0.1, 0.74里面有()个0.01。

4.根据1440÷32=45改写成一道除法算式是(),一道乘法算式是()。

5.折一折,用做一个,3的对面是(),6的对面是()。

6.笑笑要制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下图是他绘制的图纸,算一算,风筝的顶角是()°。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3厘米、3厘米、4厘米,按照边来分,这是一个()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厘米长的绳子.2、0.846去掉小数点并去掉0后,得到的数是原数的()倍。

3、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计数单位是().4、填上合适的单位:教室的面积大约为30();课桌的面积大约为15()。

5、把306900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把6874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6、三万零七十点零六写作();20.07读作()。

7、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或().8、□72÷29,要使商是一位数,□内最大填(),要使商是两位数,□内最小填().9、如果A×8=120,那么A×16=(),A×()=15.10、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和().1、从家到图书馆是向东北方向走,从图书馆回家同样是向东北方向走.()2、小数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3、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4、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1、延长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它们()A.永不相交B.相交C.无法判断2、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小数()。

A.大小不变 B.扩大到原数的10倍 C.缩小到原数的1 103、如图所示的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4、大于0.2而小于0.5的小数有()。

A.1个B.2个C.无数个5、要使□42÷3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A.2 B.3 C.4 D.51、直接写得数。

450+350= 720-280= 0×519=84÷21= 103×40= 125×8=100-37-23=200÷5÷4= 35-5×6=列竖式计算。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大于0.3而小于0.5的两位小数有()个。

A.19B.0C.无数D.992.0.99加上()正好是1。

A.0.01B.0.001C.0.11D.0.13.下面是文具的价格:李强买了上面中三种文具,花了26.05元,他买了()。

A.钢笔、书包、橡皮B.钢笔、书包、笔记本C.书包、笔记本、彩笔D.书包、橡皮、彩笔4.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圆D.梯形5.下面各组线段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1cm 1cm 2cmB.1cm 2.5cm 3cmC.0.8dm 1dm 2dmD.1cm 5cm 6cm6.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约等于9.5,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A.9.54,9.45B.9.50;9.45C.9.59;9.45 D.9.54;9.49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如下图,从它们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2.三个数的平均数是n,这三个数都比n大。

()3.3.27+4.09的结果是4位小数。

()4.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90°,它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5.一个三角形有一个钝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6.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是加法交换律。

()三.填空题(共8题,共20分)1.在三角形中,比直角大的角叫()角,比直角小的角叫()角。

2.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对称轴两侧的图形()。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从位置A看能看到()个点,从位置B看能看到()个点,从位置C看能看到()个点。

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往()按顺序计算;如果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法,再算()法。

6.海底世界里鲸鱼的体长达31厘米,用米做单位可以写成小数是()米,这个小数读作()。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1、三角形的三条边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2、一个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位数,还可能是()位数。

3、一个十位数,最高位上是7,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这个数最高位是()位.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4、把306900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把6874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5、三角形按角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6、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7、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李林8时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1千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0.8千米,李林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小时.8、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如果这个数缩小100倍,积变成()9、□72÷29,要使商是一位数,□内最大填(),要使商是两位数,□内最小填().10、两个因数的积是8.4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是().1、黑板上的直角比练习本上的直角大。

()2、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3、9:30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直角.()4、25×4÷25×4=100÷100=l.()5、红领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只有1条对称轴。

()1、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A.6 B.12 C.1442、101×125=()。

A.100×125+1 B.125×100×1 C.125×100+1253、下列算式中,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的是().A.64×101 B.125×66×8 C.352×5×24、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A.等边三角形B.半圆形C.长方形D.正方形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0.8和0.80大小意义都相同 B.7.4吨>7吨4千克C.3个是0.003 D.2.56保留一位小数是2.61、直接写出得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种。

A.2B.3C.4D.52.12除2814与1902的差,商是()。

A.86B.650C.750D.763.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是()。

A.4.278B.4.277C.4.27D.4.274.在长方形、等边三角形、圆、扇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个。

A.1B.2C.3D.45.小明的爸爸的身高是1米72厘米,小刚的爷爷的身高是1米68厘米,分别合()米与()米。

A.17.2,16.8B.1.72,16.8C.17.2,1.68 D.1.72,1.686.得数要求保留三位小数,计算时应算到小数后面第()位。

A.二位B.三位C.四位D.五位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计算135-27-38和135-(27+38)时都是先算135-27。

()2.直升飞机再天上飞时只有平移没有旋转。

()3.在0.61,0.603,0.625,0.663中,最大的是0.663。

()4.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2cm,5cm,2cm,因为2+5>2,所以这三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5.9.50、3.900、120这几个数中的“0”去掉后,数的大小不变。

()6.—组长5厘米、8厘米、4厘米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填空题(共8题,共15分)1.火车沿直线前进,车轮的运动是________,车厢的运动________。

(填“平移”或“旋转”)2.在计算786+325-125时,先算()法,再算()法;在计算981-(243+252)时,先算()法,再算()法。

3.计算45+15×(24-14)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4.把39.8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

5.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点A向右平移了6厘米,则点B向右平移了()厘米。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精选五篇)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精选五篇)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精选五篇)第一篇: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一、我会填。

(21分)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43米,读作()。

2、0.85中的8在()位上,表示()个();5在()表示()个()。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65克=()千克5分米=()米 4元2分=()元27厘米=()米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锐角是64度,另一个是()5、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第三边。

6、21.6×0.12的积是()位小数。

0.05×2.4的积是()位小数。

7、小明今年x岁,爸爸比他大24岁,爸爸今年是()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妈妈的今年()岁.8、化简小数;0.900=()55.50=()9、3.33333……记作()0.308308……记作()10、0.405,0.455,0.45,0.45…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二、我会判断(5分)1、5x-2中含有未知数,所以它是方程。

()2、计算3.5÷0.3的商是11,余数是2.()3、3.565656这个小数是循环小数。

()4、用三条长分别是分别是3、4、9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5、我用瓶盖设计了一个游戏规则:掷出瓶盖后,着地时盖面朝上,甲胜;着地时盖面朝下,乙胜。

这个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三、选择。

(5分)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28度,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A.104度B.124度C.1452、下面哪个数字是循环小数()A 3.55555B 3.5C 3.55…… 3、2.8×0.54是几位小数()A.两位B.三位C.四位 4.下列是方程的()A.2+7=9B.3X=9C.6÷X5、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则这个数()A扩大100倍B 缩小10倍C 扩大10000倍D四、我会计算(31分)1、口算。

(3分)1、直接写得数。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四个数,去掉“0”大小不变的是()。

A.6.02B.5.302C.4.30D.40.2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A.抽屉的拉开B.汽车刮雨器的运动C.坐在秋千上人的运动D.投影片的文字经投影变换到屏幕3.23乘103与87的差,积是()。

A.2282B.378C.32D.3684.用简便方法计算:15×(20+3)=()A.245B.8643C.3570D.3455.下面哪个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A.飞机螺旋桨的运动B.投铅球运动C.举重运动 D.以上都是6.以下各组长度小棒中,不能搭成三角形的是()。

A.6cm,12cm,4cmB.4cm,5cm,7cmC.3cm,4cm,5cmD.6cm,8cm,2.5cm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观察,从右面看到的是,从前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

()2.位数多的小数一定比位数少的小数大。

()3.任何一个图形,从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到的图形都相同。

()4.用小数计算8吨80千克-3吨800千克=8.8-3.8=5(吨)。

()5.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6.电梯从一楼上升到五楼是平移现象。

()三.填空题(共8题,共20分)1.一个数万位上的数是4,百位与百分位上的数都是9。

这个数写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叫做()。

3.20元可以写作()元,10.90元可以写作()元。

4.已知一道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2,那么被减数是(),如果差是16,那么减数是()。

5.单位换算。

38厘米=()米 4吨25千克=()吨3元5分=()元 6042克=()千克6.填一填。

5.2元=()角 3.16米=()厘米1.25千米=()米432厘米=()米7.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1、比7.65多()的数是9.54;比()少3.4的数是8.6.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1分钟能传播()米.3、把306900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把6874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4、一个长方形花坛,如果将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5、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3厘米、3厘米、4厘米,按照边来分,这是一个()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厘米长的绳子.6、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7、三万零七十点零六写作();20.07读作()。

8、一个十位数,最高位上是7,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这个数最高位是()位.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9、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10、两个数的积是42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则积是().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1、从家到图书馆是向东北方向走,从图书馆回家同样是向东北方向走.()2、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3、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4、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5、李叔叔批发了6箱橘子,总重60千克,共720元,橘子的单价是12元/千克。

()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1、儿童节商店开展促销活动,一支铅笔卖0.35元,李老师买了100支,一共需要付( )元.A.0.35 B.3.5 C.35 D.350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相比(). A.变大了B.变小了C.不变D.无法确定3、3:30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4、下面是每组小棒的长度,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100分)
一、书写。

(2分) 要求:①卷面整洁②字迹工整
二、填空。

(5小题每空0.5,其余每空1分,共23分)
1、由2个百和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2、2.35中的3在( )位上,表示( );5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是( )。

3、2019年国庆期间,某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634954人。

将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4、( )厘米=1.6米21.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在( )里填上或=。

5.301( )5.31 0.9( ) 5.800( )5.80
21395+5( )213100 350毫米( )3.5米58754万( )5.9亿
6、计算8(12512)=(8125)12时,运用了( )律。

7、将18缩小到它的是0.018。

8、在一个三角形中,1=46,2=43,3=( ),按角分这是一个( )三角形。

9、
10、根据要求的运算顺序在算式中添上括号。

(1)加乘减27 8 + 12 - 10
(2)乘加除36 + 4 16 2
11、先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再扩大100倍后得10.52,这个数原来是( )。

12、某学校四年级学生举行体操比赛。

四(一)班学生的队列是一个正方形方阵,最外层每边站了8人,最外层一共有( )名学生,整个方阵共有( )名学生。

13、学校门前新修的公路长200米,要在公路两边栽上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10米(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 )棵树。

三、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
2、2.3的末尾添上2个0,计数单位和大小都不变。

( )
3、大于1.6且小于1.9的一位小数只有2个。

( )
4、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
5、某地的东偏南30和该地的南偏东60所描述的方向是不同的。

( )
四、选择。

(共4分)
1、下题中,和27+86运算顺序一样的是( )。

①6486 ②96-808 ③ 45-30+17
2、自行车车架做成( )的形状,车子会更稳定些。

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

① 1 ② 2 ③ 3 ④无法确定
4、下面( )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① 3厘米、4厘米、2厘米② 3厘米、5厘米、1厘米
③ 6厘米、8厘米、2厘米
五、计算。

(34分)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人人网百度贴吧复制网址
1、直接写出得数。

(8分)
4.37+2.3= 8-1.68= 81912=
0.6100= 7.41000= 0.3199
1.8+1.2-1.8+1.2= 3千米60米-2千米500米= 千米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8分)
37.5-17.46= 171045=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8分)
35+2.7+65+6.3 862125
10.26-4.35-5.65 5545+4545
650+350258 289-(89+108036)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6分)
1、在右面方格纸上画一个底4
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
并作出这条高。

(每格边长
1厘米)(3分)
2、根据小女孩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个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3分)
七、解决问题。

(26分)
1、一条红绳长120分米,可以做4朵小红花,做25朵小红花需要红绳多少分米?(5分)
2、四、五年级采集树种。

五年级采集了15.62千克,比四年级多采了
3.7千克。

两个年级共采集了多少千克?(5分)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6分)
4、某林场三月份种柳树240棵,种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2倍,种松树的棵数是前两种树的棵数之和,种松树多少棵?(5分)
5、(5分)下面是张兰四年级下期五次数学测试的成绩: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成绩/分7583809597
(1)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分)
(2)第( )次到第( )次成绩上升最快。

(1分)
(3)张兰四年级下期数学成绩整体趋势是( )。

(1分)
(4)请你预测,张兰第六次数学测试可能会得( )分。

(1分)
第二部分(30分)
1、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兴兴商场在育才小学南偏东25的方向上,距离是2.5千米;育才小学在兴兴商场( )偏( )( )方向上,距离是( )米。

(3分)
2、先求出三个算式的得数,再把这些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5分) 264=( ) 1255=( ) 104-25=( )
综合算式:( )
3、小明的爸爸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了12分钟,他用同样的速度把另一根同样的木条锯成8段,要用( )分钟。

(2分)
4、列式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6分)
(1) (2)
5、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2548的积,请写出每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8分)
6、某景区在十一国庆期间推出两种购票方案。

(6分)
方案一:成人每人80元,儿童半价。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方案二:团体8人以上(包括8人),每人55元。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
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王叔叔和李阿姨带着6个小朋友去这个景区玩,选哪种方案购票合算?(通过计算说明)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