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保护监测技术

环境保护监测技术环境保护监测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环境的状况、监测污染物的排放以及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监测技术的作用、种类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环境保护监测技术的作用环境保护监测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准确的环境数据,以便我们了解环境的状况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通过监测技术,我们可以了解空气、水和土壤中存在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等。
这些数据对于政府制定环境政策、企业进行生产管理以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环境保护监测技术1. 大气监测技术:大气监测技术主要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颗粒物的大小。
常见的大气监测设备包括气象站、空气质量监测站和 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仪器等。
2. 水质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可用于评估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水质监测设备包括水质监测船、水质分析仪器和水下摄像机等。
3. 土壤监测技术:土壤监测技术主要用于测量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和土壤的化学、物理特性。
常见的土壤监测设备包括土壤采样工具、土壤分析仪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等。
4. 声环境监测技术:声环境监测技术主要用于评估环境中的噪声水平。
声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噪声计、声波传感器和振动计等。
5. 生物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通过观察和记录生物界的变化来评估环境质量。
生物监测方法包括物种多样性调查、鱼类和昆虫采样以及生物标志物的分析等。
三、环境保护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动化和智能化:环境监测设备将更加便携、自动化和智能化。
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使得环境数据的获取更加方便和精确。
2. 数据整合和分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环境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更加高效。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趋势。
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的新方法

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的新方法环境污染是一个长期的全球性问题,适当的环境污染监测是减少污染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以及他们的优点和局限性。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是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现代化环境污染物检测方法。
它可以同时监测多种元素,包括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
ICP-MS工作原理是将样品通过电磁场加热成气态,然后使样品中元素离子化,再用质谱仪进行分析和检测。
这种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宽线性范围等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形态。
2. 显微-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显微-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micro-XRF)是一种在线、无损、高精度的污染物检测技术。
它能够实现高通量、多元素同时检测,是处理污染数据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显微-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利用X射线照射样品,激发样品表面的元素荧光,然后测量荧光强度以确定样品中各元素的相对含量。
3. 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借助生物体的生理反应和生化反应等进行环境污染物监测的方法。
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可检测出水、空气中的一些常规的污染物,如铜、铅等。
活性成分或生物体种类的不同使它们对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特异性,从而可对污染物质种的快速分析、高灵敏度检测、实时监测提供重要基础技术。
4.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纳米材料是指直径在1-100纳米之间,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
由于其在表面积、电子运动、光学性质、机械性质和磁学性能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性,因此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检测领域。
一些纳米材料如导电性和磁性纳米材料可以作为传感器,通过表面修饰实现高灵敏度的污染物测量;还有一些纳米材料如氧化物和纳米银可以作为污染物吸附剂,通过吸附污染物来实现净化。
总之,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的新方法不断涌现,使得环境污染监测变得更加科学、准确、高效。
环境监测技术进展

环境监测技术进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监测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旨在概述当前环境监测领域的一些主要技术进步和趋势。
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是现代环境监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利用卫星、飞机或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收集地球表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监测气候变化、森林砍伐、土地退化和污染等环境问题至关重要。
近年来,高分辨率和多光谱传感器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精确度和可用性,使得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高效。
物联网(IoT)与大数据物联网技术通过将各种环境监测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收集和分析。
这种技术的发展使得从空气质量监测到水质检测的各种环境参数可以实时更新,为快速响应环境事件提供了可能。
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以识别趋势和模式,从而更好地预测和管理环境风险。
生物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是指使用生物体(如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来评估环境质量的技术。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生物体能够综合反映环境中多种污染物的影响。
最新的研究集中在开发更敏感、更具针对性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提高生物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塑料监测随着微塑料污染问题的凸显,开发有效的监测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科研人员正在探索使用先进的光谱学和显微镜技术来检测和量化水体中的微塑料颗粒。
此外,也有研究致力于改进样本采集和处理的方法,以提高监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结论环境监测技术的进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通过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我们不仅能够更准确地监测环境状况,还能更有效地预防和减轻环境问题的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将变得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技术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一、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环境监测技术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环境因素的采样、分析和监测,来获取环境数据并评估环境状况的一项技术。
其基本原理包括采样、分析和监测。
1. 采样:环境监测技术从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等介质中采集样品,并保持样品的原有特性。
采样地点的选择、样品的抽取和保存都是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2. 分析:环境监测技术通过对采集样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污染程度。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3. 监测:环境监测技术通过设置监测点位和安装监测设备,实时或定期监测环境变量。
监测设备包括气象仪、水质监测仪、土壤检测仪等。
监测数据可以反映环境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和环境变化的趋势。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领域环境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城市等领域,对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1. 工业: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工业污染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通过对排放废气中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可以确保大气环境的质量。
2. 农业: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环境监测技术可以监测土壤和水体中的农药残留和污染物浓度,及时发现农业污染问题并保护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城市空气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人类健康和居民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环境监测技术可以监测大气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帮助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相应措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4. 灾害预防:环境监测技术在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对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可以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救援和保护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引言:现代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日益增强,环境监测成为评估和保护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各行各业都需要依照规范和方法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帮助各行业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在办公室、学校、住宅等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二氧化碳浓度、甲醛浓度、微尘颗粒物浓度等。
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采样分析两种方式。
2.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需要监测的参数包括PM2.5、PM10、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监测方法主要有现场连续监测、间断性监测和样品分析等。
为了提高监测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和监测时间进行观测。
3. 工业废气排放监测工业废气排放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监测方法需要根据不同废气成分的特点进行选择。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吸附法、吸收法、气相色谱法等。
监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采样装置的使用和数据的准确性。
二、水质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1. 表面水和地下水监测表面水和地下水监测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总磷、总氮等。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和水样分析两种方式。
在现场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采样器具的选择和现场操作的规范。
2. 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排水监测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排水监测需要监测的参数包括悬浮物、COD、BOD、氨氮等。
监测方法包括取样分析和在线连续监测。
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需要严格控制取样和分析过程中的操作环节。
三、土壤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1. 土壤重金属监测土壤重金属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土壤污染状况。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和重金属元素的分析。
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代表性样点和合适的土壤深度。
2. 农田土壤监测农田土壤监测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环境监测和预警的技术和应用

环境监测和预警的技术和应用环境监测和预警是指监测环境中的各种污染和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预警措施,以保护人类和自然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危险性越来越大,对环境监测和预警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环境监测的技术现代环境监测的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采样分析和现代的在线监测。
传统的采样分析主要通过人工采样仪器对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壤等物质进行采样,然后再通过实验室的分析仪器进行分析。
这种方式存在着样品污染和时间滞后等问题。
现代的在线监测技术则是在现场通过自动监测设备对环境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现代的在线监测设备主要包括气体分析仪、水质分析仪、化学传感器等,这些设备具有实时性、高精度和自动化等优势,能够大大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同时避免了样品污染和时间滞后等问题。
二、环境预警的技术环境预警是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对环境中的污染和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提醒人们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害。
现代环境预警技术主要包括气象预警、地质灾害预警、水文预警和环境污染预警等。
气象预警是指通过气象监测仪器对气象变化进行监测和预测,及时提醒人们采取措施以防止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预警是指通过地形学、地球物理学等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测,及时提醒人们采取措施以减少灾害损失。
水文预警是指通过水文监测仪器对河流、水库等水域进行监测和预测,及时提醒人们采取措施以避免洪水、干旱等灾害。
环境污染预警是指通过环境监测设备对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在趋势性和周期性方面进行预测,及时提醒人们采取措施以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
三、环境监测和预警的应用环境监测和预警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分为政府监管、企业管理和公众安全等方面。
政府监管方面,环境监测和预警可以提供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使政府能够及时了解环境问题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环境的质量和安全。
企业管理方面,环境监测和预警可以帮助企业识别环境问题的存在和性质,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因环境问题导致的风险和损失。
《环境监测新技术》课件

物理监测技术
物理监测技术
利用物理原理和传感器技术,对环境中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技术。
物理监测技术的应用
用于气象观测、地震监测、噪声监测等领域。
物理监测技术的优势
能够提供连续、实时的物理量数据,适用于实时预警和灾害防控。
物理监测技术的局限性
对传感器精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可能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
03 环境监测新技术 应用案例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监测技术
利用生物个体或种群对水体污染的反应,评估水体污染程度和污染 物类型。
应用案例
利用鱼类、昆虫、水生植物等生物监测水体中的重金属、农药、石 油等污染物;通过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反映水体污染状况。
优势
直接反映生物体受到的生物学效应,提供综合性的评估结果。
化学监测技术在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02 环境监测新技术 分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遥感监测技术
遥感监测技术
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 ,对地球表面和大气环境进行远距离 非接触监测的技术。
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变化、森林覆盖 监测、城市扩张监测、环境污染监测 等领域。
遥感监测技术的优势
具有大范围、快速、动态的监测能力 ,能够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
特点
实时性、准确性、高效性、自动化。
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重要性
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及 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障人类健 康。
应用领域
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 、噪声监测等。
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智能化、网络化、大数据应用、遥感遥测技术等。
挑战
技术更新快,需要不断学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监测设备的维护与更新。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现代环境分析技术(Environmental Analysis Techniques)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的一系列方法和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加剧,环境分析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资源利用等领域,有助于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环境资源。
1.实时监测技术:采用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数据采集系统等技术手段,对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连续、高精度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无损检测技术:利用红外、紫外、X射线、激光等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对环境中的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
无损检测可以在不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况下获取有关环境质量的信息,对于需要保存环境完整性的场景非常适用。
3.传感器技术:利用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制造出体积小、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的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微生物和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问题的及早预警和快速应对起到重要作用。
4.数据分析技术: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软件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模拟。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建模,可以提取环境中的有用信息,并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
这些数据分析技术有助于科学研究人员和环境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5.空间信息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获取和管理环境数据。
通过对环境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可以揭示出环境问题的分布和趋势,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环保方案。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和效率,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现代环境分析技术将不断提高,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多新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已得到应用,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
MS),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气相色谱-富里叶红外光谱
仪( GC-FTIR),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流动注射分析
法(FIA),酶免疫检测(EIA)。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三S技术在
实验七、SO2测定Leabharlann •实验八、NOx测定
•
实验九、矿物油类测定
•
实验十、土壤中重金属测定
•
实验十一、气相色谱
•
实验十二、实验考察
•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概念和基本职能 • 一、环境监测定义
• 二、环境监测过程 • 三、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的区别 • 四、环境监测的三种基本职能
•
•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作业
书 P17 3、6、8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一、基本概念
•1、环境 •2、监测(监视、测定、监控等)
•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 环境科学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 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环境监测 是所有这些环境科学分支学科的基础。
•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第三节 环境监测的特点、现状与发展
•
一、 环境监测的特点
• 二、 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
• 三、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 四、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第四节 环境标准
• 一、环境标准的作用 • 二、 环境标准的分类与分级
• 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对SO2、NO2、 TSP、PM10、 CO、O3、Pb、苯并[a]芘 (B[a]P)、氟化物共10种物质的浓度标准作了限制性规定。
• 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对SO2、NOx、 TSP、卤化氢、苯并[a]芘、碳 氢化合物等33种有害工业气体作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限制。
础上,为制定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提供依据。
• 3、在监测污染源并对照控制排放标准的基础上,为环境执
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 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第三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一、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⑴、时间分布性 ⑵、空间分布性 ⑶、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之间的关系 ⑷、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
拮抗作用) ⑸、环境污染的社会性
•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 ⑴、综合性 • ⑵、连续性 • ⑶、追踪性
环境科技上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环 境 监 测 技 术
PPT文档演模板
•化学分析法•(重量法、容量法)
•光谱分析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
•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 谱
•仪器分析 法
•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X射 线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等
•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
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 环境监测可按其监测目的或监测介质对象进行分类,
也可按专业部门进行分类(如气象监测、卫生监测和资源监 测等)。
•(一)按监测目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
• 环境分析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是在
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 早期的(60-70年代)环境监测即为环境分析,到70年
代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仪器分析、计算机控制等现代 化手段在环境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自动连续监测系 统相继问世,环境监测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发展到物理监测、生 物监测、生态监测、遥感、卫星监测等,从间断性监测逐步过 渡到自动连续监测,监测范围也从原来的局部监测发展到一个 城市、一个区域、整个国家乃至全球范围。
• ⑴、污染事故监测(简易、低空航测、遥感)
• ⑵、仲裁监测(事故纠纷)
• ⑶、考核验证监测(人员、方法验收、治理验收)
• ⑷、咨询服务监测(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
•
产单位等)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 ⑴、环境本底监测及研究
• ⑵、污染规律研究监测(研究污染物从污染源到受体的运动规律, 污染物对人、生物和其它物体的影响,如职业病、地方病的研究等)。 • ⑶、标法研制监测(统一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物质、标准液的研 制等)。 • ⑷、综合评价研究监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规律研 究等)。
• 在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又对居住区中的CO、乙醛、乙醚、甲醛、苯、二甲 苯等34种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作了规定,对车间空气中的CO、一甲胺、乙醚等 111种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也作了规定。
• 近年来,全球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如:酸雨、臭氧层空洞等,与之有关 的氯氟烃浓度,温室气体( CO2、N2O、CH4等)也成为大气监测的对象。
•3、土壤污染监测
•
土壤污染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所引起,一是工业废弃物(如废水
浇灌、废渣的不合理填埋)引起,另一方面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当引
起。受到污染的河流的河床底泥污染,也属于土壤污染之列。
• 土壤污染的主要监测项目是对土壤、作物、有害的重金属如铬、汞、 镉、铅、镍等; 非金属类:Sn、CN-、F-、S2-;有机类:苯并芘、三氯乙醛、 油类、DDT、六六六等。
• 环境监测技术不仅包括各种分析测试技术,还应包括布点
技术、采样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综合评价技术等。因此,环境 监测技术涉及的知识面、专业面宽,它不仅需要有坚实的分析化 学基础,还需要有足够的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气象学、地 学、工程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三、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人工环境: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 产品,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环境
•环境要 素
•宇宙环境 •全球环境
•区域环境 •大气 •水 体 •土壤 •动植物 •矿藏
•风景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二、环境监测的过程
确定目的-→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 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 价-→提出措施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4、固体废物监测 • 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性、急性毒性(包括口服毒性、吸
入毒性和皮肤吸收毒性)等。
•5、生物监测 • 生物群落监测、植物群落监测法、细菌检验监测法、水生生物毒性试验监测
法等。
•6、噪声、振动监测 • 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噪声源、厂界噪声、建筑工地噪声、振动等。
种。
我国提出的优先污染物包括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
其中有机物占58种。
具体可归纳为: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
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
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3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课时安排
•课堂教学 54学时
• 主要教学内容:
•
第一章 绪论(3学时)
•
第九章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12学时)
•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12学时)
•
第三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9学时)
•
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 (3学时)
•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电化学分析法:极谱法、溶出伏安法、
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
•、库仑分析法
•放射分析法:同位素稀释法、中子
•活化分析法
仪器联用及新技术:GC-MS、
HPLC-MS、GC-FTIR(气相-傅里叶红外 光谱)、ICP-AES(等离子体电感耦合原 子发射光谱)、 ICP-MS、FIA(流动注 射法)、EIA(酶免疫检测)、核磁共振
•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2、水质污染监测
• 水质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 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如:江、河、湖、海) 和地下水。水污染源 包括各种各样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水质监测的项目很多,大体可 分为三类:一类是物理性状的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电导率、悬 浮物(SS)、气味等,另一类是化学指标,如溶解氧( DO)、化学耗氧 量( CODcr )、生化需氧量( BOD5)、总有机碳(TOC)、重金属、有 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等,再一类是与生物有关的指标,如大肠菌群、细 菌总数等。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很快,最基本的化学分析法在很多场合还
在应用:如重量法常用在残渣、降尘、硫酸盐等的测定中,容量分析法被广泛 用于DO、BOD、COD、酸碱度、硫化物、氰化物等的测定中;应用更多的为 仪器分析法:如光谱分析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荧光射线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化学 发光分析法等),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等),电化学分析法(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 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库仑分析法),放射分析法(同位 素稀释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等。